万家姓首页 | 万姓新闻 | 姓氏文化 | 文化古迹 | 古代人物 | 自强英模 | 励志越超 | 心身健康 | 为人处世 | 快乐人生 |
 
《中华姓氏的起源与演变》之二 —— 窦学田
中华万家姓 2010年11月30日    中华姓氏网

这些观点是当时报纸上公开发表的。时隔将近三年,这些观点居然又出现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我觉得有必要就此说上两句,所以专门设此“刨根问底话姓源”的话题。
——中华“姓”的源头究竟在哪儿?我认为:
第一,任何一种事物都有一个孕育、发生的过程,华夏姓氏的发生、发展也是如此,不可能突然天降高人——他特别聪明,特别高超:忽然有一天,突发奇想,要给大家赐姓授氏——要“正姓氏”了,于是乎一蹴而就,“世间才有了姓和氏的概念”,也有了多种多样的姓和氏。这可能吗?过去没有姓氏——刚才讲过了,原始社会之前哪有什么姓氏啊?男女老少群居杂处,像野兽一样混住在一块,不分彼此。忽然出现一位高人,要“正姓氏”:要你以×为姓,他以××为氏。朋友们,您能相信吗?
第2,刚才我们已经说过“氏”是用来分贵贱的。如果有贵贱之分,一定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伏羲所处的历史阶段究竟如何认定,我们还可以再推敲。有关伏羲的传说很多,但是历史上明确记载的少之又少。从历史上看,研究伏羲的不乏其人,直至清末还有人在写。于是有些人便用晚清某人的说辞,来补充说明三皇的“历史”,这值得怀疑,值得质疑!传说伏羲是兄妹结合而生人类。这种传说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传说基本相近。人类曾经有过那么一个兄弟姐妹相互婚配的愚昧阶段,而这个历史阶段还在母系氏族之前。我们不必说得更远,不必说在母系氏族之前,就按报纸上或者杂志上说的,伏羲是“处在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转折阶段”,那不仍然处在“原始公社”时期吗?那时候养活一个人不容易,非得靠集体的劳动才行,才能过活,才能生存下去。没有剩余价值,就没有私有财产;没有私有财产,就不会有阶级。因此,就不会有贵贱等级,就没有产生“氏”的必要,所以伏羲之时不可能“授予”很多很多“氏”。
回过头来讲,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时空观念来衡量古人类。古人类的发展史是几千年、上万年,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更久远的时段来估算。比如“猿人”,已经和“人猿”不一样了,虽然仍带有“猿”字,但是已经落实到“人”上,以“人”为中心。猿人是人的初期,那是几百万年前的事,不能用我们现在的社会来想象那时候的情况。人类在排除了兄妹之间的婚姻状况之后,才进入了母系氏族——以一位老奶奶为中心、生养哺育成的母系氏族。这之前,如果兄妹之间还有婚配的现象,就连“原始公社”时期都谈不上,当然不会有“姓”,更谈不上“氏”。人类在愚昧无知的时代,两性关系比较混乱,集群《百度》交配,兄妹交媾,造成了一个个悲惨结果:生育的后代很不健康,要么是夭折,要么是怪胎。古籍上写有“同姓而婚,其生不蕃”的经验教训。假如两个氏族之间是有血缘关系,他们之间通婚的话,其后代都不健康。这样一个血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有必要把自己的家族、自己的部落,用一定的标志互相区分一下,树个神柱,或者选定一个动物、某个植物,以为标志。这种用以区分氏族的标志,西方人用印第安语音译过来就叫“图腾”。“图腾”一词不是国产,是音译词,从英语totem转译过来的(英语又是从印第安语音译过来的)。“图腾”本来的意思是“他的亲族”,在这样一个符号下边,所有的人是同一个血缘的。这种人内部是不能结婚的。如果图腾不同,或者是家族的符号不同,或者是族徽不同,这样的人可以通婚。
如前所述,姓氏产生于母系氏族时期,部族或者是部落的族徽、徽号、图腾等等,这样的标志犹如后世姓氏的作用。所以,图腾、徽号、族称,是华夏姓氏产生的直接源头,这种“源头”日渐增多、日积月累,“姓”也就多了起来的。不可能由某个人一天之内想出来,即使他是伏羲,即使他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做到。伏羲究竟生活在哪个历史阶段?是“从母系到父系过渡阶段”?还是在史前——就是兄妹婚配的那个愚昧历史阶段?这有待专家们深入研究。但不管是“史前”,还是“原始公社时期”,都不可能有区别贵贱的“氏”。古代传说很多,都应认真研究,从中捕捉一些历史信息。神话、传说是不能当作历史的。
司马贞虽撰有《三皇本纪》,但就在他为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写完“本纪”之后,又特别补写了另外一些说法:“谓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自人皇已后,有五龙氏、燧人氏、大庭氏、栢皇氏、中央氏、卷须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浑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斯盖三皇已来有天下者之号。但载籍不纪,莫知姓王年代、所都之处。而《韩诗》以为,‘自古封太山、禅梁甫者,万有馀家,仲尼观之,不能尽识。’《管子》亦曰:‘古封太山七十2家,夷吾所识十有2焉。’首有无怀氏。然则无怀之前、天皇已后,年纪悠邈,皇王何升而告?但古书亡矣,不可备论,岂得谓无帝王耶?”
《韩非子》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有巢氏;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记载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猛兽多,人民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有位高人就发明了在树上造房子,大家住在树上就安全多了。大伙儿就觉得他有能耐,让他管理大家,称王天下,称他为 “有巢氏”。有的人因吃生冷食物,伤及脾胃,总爱生病,有位高人就发明了钻木取火,让人们吃上熟食,保证身体健康,人们认为他很聪明,推举他为首领,称王天下,称他为“燧人氏”,后世还有人认为“燧人氏”就是伏羲氏的爹,这个话当然也值得怀疑。传说就是传说,不要把它当真。
前边曾说到“龙”,现在网上也有关于龙的争论。有人说:龙的形象太恶,怎么能说我们是恶龙的传人呢?提议改变龙的图腾形象。我看大可不必。报纸上称太昊伏羲是“以蟒蛇为图腾的部落”“首领”,说他“以龙纪官”。莫非“蟒蛇”就是“龙”?关於“龙”,我想插说几句:
龙的形象,有其演变的过程,古人龙的形象和我们今天描绘的龙并不一样:
考古发现,红山文化当中有一种“龙形”佩玉,“龙”的前脸儿如猪,后来考古学者名为“猪龙”,龙头如猪嘴,跟我们现在常见的绘图形象区别很大。河南濮阳考古中也发现了“龙”。我没有到现场去过,只看到拍的照片。那是个天象图,考古工作者确认它是一种天象方位,用一个个蛤蜊的壳摆出的四方“形象”——北方玄武,南方朱雀,西方白虎,东方青龙。龙在东方出现,用一个个蛤蜊的壳摆出龙的形体。濮阳的同志就认为那“用一个个蛤蜊的壳摆出的”东方“青龙”,是“天下第一龙”。
《史记•夏本纪》也记载过“龙”的故事,那是夏帝孔甲时的事:“天降二龙,有雌雄,孔甲不能食(音s,这里意同‘饲’,饲养的意思),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此字亦音s,使动用法,意为‘使……吃’。‘食夏后’,就是‘让夏后(孔甲)吃’。)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按《史记》所载,“龙”在夏代似乎是个司空见惯的动物,它能被驯化、豢养,训练它跳舞,表演节目,甚至有以养龙为生的“专业户”“豢龙氏”!有个叫刘累的,在刘姓家族当中被认为是最早的祖宗。刘累向养龙“专业户”“豢龙氏”学习养龙技术,以此为孔甲服务,替国君养龙。国君很是高兴,特别嘉奖,赐姓“御龙”。也许技术没学到家吧,刘累代养的那两条龙,母龙居然意外死亡。他就煮一煮献给国君。孔甲一尝,说“真好吃,味道鲜美极了!再给我弄点来!”刘累无奈,只能“惧而迁去”,据传跑到山东去了。
《史记》所载,“龙”是活灵活现的动物,长的到底是什么样子?我没见过,说不清。有人说是蜥蜴,有人说是蟒蛇,蟒蛇要跳舞的时候,像印度耍蛇人的眼镜蛇似的,“魔笛”一吹,蛇便会伸颈昂首左右摆动,是这样的情况吗?我也不清楚。司马迁明白写着“天降二龙”,从天而降却未被摔死,这“龙”似乎与“蜥蜴”、“蟒蛇”并非同类,您说呢?
寓言故事也提到过“龙”,最著名的要算“叶公好龙”了:叶公子高特别喜欢龙,简直爱龙成癖!衣带钩、服饰、桌案器具到处都雕、绘着龙。他的精神感动了天龙。龙来了,从窗户外将头探进屋里,竟然把叶公吓得魂不附体,面如死灰,落荒而逃!叶公所爱的,并非真正的龙,不过是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西游记》龙的形象更具体,现在还有电视剧《西游记》:“四海龙王”,那就是“龙王爷”,人身“龙”首。凡是有水的地方,管理水的就是龙,就是龙王。也只是神话故事中的形象,当不得真。
我们现在印象中的龙,大多是以庙宇的壁画、民间龙灯、龙船或戏台演员所穿龙袍图绘不断叠映而成。演出服上用金丝绣着龙,张牙舞爪,腾挪盘桓,所演帝王常穿这种服装,人们称它为“龙袍”。京剧有出戏叫《打龙袍》,是“黑脸老包”的戏。黑老包打皇上不敢,就打皇上穿的衣服,这就是“打龙袍”。打皇上穿的龙袍,就相当于打皇上了。“龙袍”又称“蟒袍”——这不,又把“龙”跟“蟒”连在一超了。
还有一个有关龙的话题,即所谓“真龙天子”。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点,过去那些帝王们,都自称是“真龙天子”、“天子下凡”。所谓“天子”,说穿了,不过是母系氏族妇人生儿女育的一个特殊痕迹,一种托辞。在母系氏族社会里,交媾生子更多的是生理的需要,男性并不跟女方生活在一起组成家庭,春情一度,各奔东西。女人生下的孩子,用古人的话来说——“但知其母,不知其父”,不知道谁是他父亲,因此就编造了一些谎言、一些故事,说他母亲梦见天神跟她怎么怎么着了,或者他母亲吃了点什么东西,然后就怀孕了,这些实际上都是想象出来的。而且,我认为是后世的道学先生胡乱编造的。如果说母系氏族时所生子女“不知其父”,还有的可说,后世的帝王们自称“真龙天子”、“天子下凡”,就纯粹是为了给自己增加点神秘的色彩、借以唬人罢了。这类天人合一、权由神授的怪论,经统治阶级长时间不遗余力地宣扬,在世人心中就形成了一种错觉,仿佛真有所谓“真龙天子”,统治阶级长期不遗余力的宣传,的确起到了为帝王树立权威的作用。
艺术家们的确绘有龙的形象,也为世人所认可。但龙实际并不存在。龙的图形经历代无数艺人及艺术家不断加工、创造、发展,形象逐渐丰满、逐渐完整起来。现在龙不仅个体形象固定而完整,而且龙还是个群体!“龙生九子”,大家都听说过。“龙”如世间人的生活一样,有“龙王爷”,自然也有“龙王奶奶”,他们组成“家庭”,过起家家儿,生儿育女,“龙丁”兴旺,居然连生九子——“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九种龙性格不同,人们根据他们的不同性格特长安置不同的工作岗位:
第二点,中华姓氏产生于原始公社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对于母系氏族年代的观念,我们不应用现代人的感受和时空观念去看待荒古时代的古人世界,我们现在说“百年”,总认为这时间很长,人活一百岁已经不得了了。至于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样的时间概念势必觉得十分久远,而这“十分久远”的时间概念,对人类的发展历史来讲,可能是“弹指一挥间”!人类的发展,人类形成过程中的历史,恐怕要用上千年、上万年,甚至几十万年这样的时间概念去估量。
中华姓氏产生于母系氏族,当初的“姓氏”为全民所有,或者说为全氏族所共有。当今的中华大地上,分布着许许多多称作“张家村”、“李家寨”一类的村落,在这类村名的村庄里,住户大都姓张或姓李。这类村庄命名的情况往往是这样:比如张姓人开基在某处,便可能命名某处为“张家庄”;同样,李姓人家到某山落户,也可能名其村落为“李家寨”;马姓人迁居河边,可能名其村落为“马家河子”,或者别的什么名称。姓氏的起源则与此相反:因为有人在某处居住,而某处有有其固有的地域特征,他们(自身或另外的族群)便可能就以“地域特征”称代居住在这地方的人们。住在姜水边的部落,便以“姜”名其部落,炎帝部落因而称为“姜人”或“姜部落”,而炎帝的姜姓,也因其部落名“姜”而得。这一族人共有一个标志。这标志渐渐成为这一群人的代称。这种代称,后来就演变成我们现在所说的姓。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姓也变成私家所有了,不再是“公有”的了,不是任何人随便都可以有姓的。奴隶主贵族有姓;奴隶们没有姓,也不准有姓。在那个时代,能够掌握国家权力、生杀予夺、占有统治地位的人,当然只能是贵族。贵族才有姓氏,贵族才能做官。从夏、商、周三代传下来的当时历史文献当中也有“百姓”这个称谓,但那时的“百姓”,是指“百官”,不是指咱们现在所说的“庶民”;那时的“百姓”,全是指当官的。后来奴隶制度逐渐瓦解,封建社会逐渐确立,在这个过程当中,奴隶主对姓氏的专制也开始松动、瓦解,平民老百姓逐渐有了自己的姓氏。姓氏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共有到私有、从姓氏的专制到专制的逐步瓦解,普通老百姓也都有了自己的姓氏。“姓名权”,这是千百年间广大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有意无意、不断抗争获得的,是民主缓慢发展的结果,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姓氏。
人为什么要有“姓”?古代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姓者,生也。以此为祖,命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姓不改也。”(《国语•周语》);“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礼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为重人伦也。姓,生也,人所禀天气所以生者也。”(《白虎通义》)——姓是血缘的标志,是用来“明世系”、“别婚姻”的。最早的“姓”,实际上是为了两个部落或族群之间男女婚配而确定能否通婚的标志,从其产生到今天的全部历史过程,至少在“别婚姻”这一职能上,是“一以贯之”。“同姓不婚”的理念,保障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健康发展。
从姓氏发展的角度来说,“氏”是“姓”的分支。但“氏”的社会内涵远过于此!氏可能孕育在“原始公社”父系社会末期,但肯定地讲,它是、也只能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氏”的别称为“族”。人为什么要有“族(氏)”?古代学者也有所探讨:“族者,属也。与其子孙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立氏。”(《国语•周语》)班固说得尤其明确:“(人)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闻其氏即可知其所以,勉人为善也。”(《白虎通义》)——氏是用来区分贵贱身份的,“贵则有氏,贱则有名无氏”。“氏”也可以称为“族”;“族”就是“属”,也就是“支属”的意思,是“氏”的同义语(“氏”字原本就有sh、zhī两读)。春秋时期,称“族”的时候比较多。“族”多用为集体的称谓;“氏”可用以称道个人。
一般说来,一个人只有一个祖姓,但是祖姓之下可以分析出不同的支属,而不同的支属又可命名不同的“氏”。一个人只有一个祖姓,却可以有几个“氏”。相传帝尧姓祁,他的后代裔孙亦为祁姓,至于“氏”,则另当别论。尧裔承祖荫而封于唐,称唐侯,实际上是以封国而为唐氏;历夏商周三代而至成王,迁之于杜,降爵为伯,遂称杜伯,实际也是以封国而为杜氏;到宣王时,杀死杜伯,杜伯之子隰叔逃奔晋国,当了一名士师,因而改为“士”氏;隰叔的后世子孙分封在随、范两地,因而又为随氏、范氏。同为尧裔祁姓,时代不同,氏有所改:或为唐氏,或为杜氏,或为士氏、随氏、范氏。一个人的“姓”不能变更,但“氏”随时随地可变。这是“姓”、“氏”重要区别之一。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毛泽东说过:“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用以标识尊卑贵贱的“氏”更是如此。原来标识为贵姓、贵氏的,在其社会地发生变化以后——先前的统治者被推翻而成了被统治者,原先表示其高贵身份的姓氏,变得也不怎么高贵了;相反,原本被人看不起的姓氏,反倒为世人所仰望!渐渐地,用“氏”表示贵贱身份的的功能淡漠不清了。于是乎,“姓”与“氏”逐渐混淆,最终合而为一,统称为“姓氏”,其内涵:既表姓,也指氏。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中说:“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为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顾炎武《日知录》也讲道:“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这里提示一下:秦始皇姓什么?大多数朋友都会回答:“秦始皇姓嬴,名政。”大学者顾炎武怎么说秦始皇“姓赵氏”呢?作为一个小小的话题,我们先放置不论,如有时间,可以向大家作个交待。总而言之,历史上“姓”、“氏”、“姓氏”三词的概念不完全一样。“姓”、“氏”不分、且“合而为一”,是从司马迁开始的。我们今天只是沿袭司马迁的认识——无论“姓”、“氏”或“姓氏”,都是同一个概念:家族的符号,血缘的标志。说到这里,我有必要强调:姓氏的产生及其基本功能在于“别婚姻”,“同姓不婚”的传统理念仍有其极积的、健康的、现实的伟大意义,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下边,我们转入第二个话题:“刨根问底话姓源”——中华“姓”的源头在哪里?
前几天我在书摊上发现一本杂志,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因它是以“奇妙姓氏”为主要内容“特别策划”的“姓氏专题”,就买了一本。杂志印制精美、内容也很吸引人。他们找了些稀有姓氏——比如“方位姓”东、西、南、北、中,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实物姓”柴、米、油、盐、酱、醋、茶,“数字姓”一、拾、百、千、万、兆,都以实名介绍其姓源及现状,甚至还用姓氏集成“毛主席万岁”的标语!其中有位署名“刘睿”的记者,写有两篇大块的文章,文笔不错,所写有关“第五”姓的文字,很有意思,如有条件,建议朋友们翻阅一下。我不知道现在咱们台里有没有姓“第五”的同志,这个“第五”姓确实存在。不止“第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还有“第六”、“第七”、“第八”都在历史上存在过,算是“次第姓”吧。
“次第姓”产生的历史也很久远。西汉初立,百废待兴,需要一个安定的内外环境。汉高祖刘邦手下有位谋士,叫娄敬,给刘邦出了两个主意,对西汉刘氏王朝的稳固发展有过不小的影响。第一,建议对北方匈奴族实行和亲政策;第二,建议把列国贵族遗老遗少们迁出旧地、集中管理,不让他们想入非非。刘邦采纳了他的意见。春秋后期,山东田氏家族崛起,后来代姜而王齐,九世而至齐王(田)建,为秦所灭。田氏为大族,田儋、田市(儋子)、田荣、田横、田广等等,秦末乘乱揭竿而起,并裂地称王。后来虽被一个个剪灭,而他们表现出的反抗能量,给世人以深刻的印象。所以,西汉初立,当局对山东齐田家族不敢掉以轻心,将其一户户全部集中,强制迁徙到陕西阳陵——“你们都住在这儿,给我们刘家看守园陵!”被迁的人很多,为便于管理,便编出次第,说你们这一家算第一号,这家算第二号,那家编为第三号……一直到“第八”。从此,他们就没有了原来的姓氏,只叫“第一”,只叫“第二”,一直到“第八”。别的“次第姓”历史上显现得很少,但直到宋代郑樵编《通志•氏族略》时还有“第二”、“第五”、“第八”等姓。东汉有一个第五•伦,唐代有第五•琦,宋代有第五•宁远,是位进士,明代有第五•规,永乐举人。传承两千多年的“第五”姓,仍为现行姓氏,不仅大陆有,台湾也有。刘睿特别到“第五村”进行采访,全村男女老少一起拍照留影,场面很是壮观!
当然,行文中的个别观点、提法,我不敢苟同——比如说,我们的姓氏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华夏姓氏,中华姓氏,或称“汉族姓氏”,其源头究竟在哪儿?我在大前年(04年)到河南周口参加“中国首届姓氏研究大会”。 在周口淮阳有座伏羲陵,借着“伏羲文化”做了一篇大文章——说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着宣传“伏羲文化”,对中华姓氏的起源提出新的观点,而集中反映这些新观点的,是发表在《周口日报》上的题为《万姓同根 源于宛丘》的文章,我摘录了一点,不妨把这些观点简要介绍给大家,以辨正误:
“在6500年前的河南省淮阳县(古称宛丘)一带,生活着一个以蟒蛇为图腾的部落,这个部落当时正处在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转折阶段,传说其首领为太昊伏羲氏。”“在太昊伏羲之前,世间没有姓,也没有氏,正是太昊伏羲氏‘正姓氏’之后,世间才有了姓和
氏的概念。”
“伏羲首先自定‘风’姓”,“太昊伏羲氏又为当时已经出现的以男子为传承中心的父系家族定了氏。他自命为伏羲氏,乃制伏天下牺牲之意。又命‘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对天下的庶民百姓,有的以居住地的地形、景物为氏,如石氏、邱氏、高氏、沙氏、江氏、海氏、池氏、洪氏、谷氏等;有的以驯养的动物为氏,如牛氏、马氏、猪氏、燕氏、羊氏等;有的以周围常见的植物为氏,如杨氏、柳氏、桑氏、桐氏、茅氏、叶氏、桂氏、梅氏、葛氏、麻氏、花氏等;有的以天地方位为氏,如左氏、东氏、南氏等;有的以天象变化为氏,如云氏、雷氏、雪氏、阴氏等;还有的以生活用品为氏,如柴氏、庖氏等。至此,华夏九州的部落庶民既有了姓,也有了氏。”(见张天兴 袁义达《万姓同根 源于宛丘》,2004年2月3日《周口日报》第4版)
这些观点是当时报纸上公开发表的。时隔将近三年,这些观点居然又出现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我觉得有必要就此说上两句,所以专门设此“刨根问底话姓源”的话题。
——中华“姓”的源头究竟在哪儿?我认为:
第一,任何一种事物都有一个孕育、发生的过程,华夏姓氏的发生、发展也是如此,不可能突然天降高人——他特别聪明,特别高超:忽然有一天,突发奇想,要给大家赐姓授氏——要“正姓氏”了,于是乎一蹴而就,“世间才有了姓和氏的概念”,也有了多种多样的姓和氏。这可能吗?过去没有姓氏——刚才讲过了,原始社会之前哪有什么姓氏啊?男女老少群居杂处,像野兽一样混住在一块,不分彼此。忽然出现一位高人,要“正姓氏”:要你以×为姓,他以××为氏。朋友们,您能相信吗?
第二,刚才我们已经说过“氏”是用来分贵贱的。如果有贵贱之分,一定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伏羲所处的历史阶段究竟如何认定,我们还可以再推敲。有关伏羲的传说很多,但是历史上明确记载的少之又少。从历史上看,研究伏羲的不乏其人,直至清末还有人在写。于是有些人便用晚清某人的说辞,来补充说明三皇的“历史”,这值得怀疑,值得质疑!传说伏羲是兄妹结合而生人类。这种传说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传说基本相近。人类曾经有过那么一个兄弟姐妹相互婚配的愚昧阶段,而这个历史阶段还在母系氏族之前。我们不必说得更远,不必说在母系氏族之前,就按报纸上或者杂志上说的,伏羲是“处在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转折阶段”,那不仍然处在“原始公社”时期吗?那时候养活一个人不容易,非得靠集体的劳动才行,才能过活,才能生存下去。没有剩余价值,就没有私有财产;没有私有财产,就不会有阶级。因此,就不会有贵贱等级,就没有产生“氏”的必要,所以伏羲之时不可能“授予”很多很多“氏”。
回过头来讲,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时空观念来衡量古人类。古人类的发展史是几千年、上万年,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更久远的时段来估算。比如“猿人”,已经和“人猿”不一样了,虽然仍带有“猿”字,但是已经落实到“人”上,以“人”为中心。猿人是人的初期,那是几百万年前的事,不能用我们现在的社会来想象那时候的情况。人类在排除了兄妹之间的婚姻状况之后,才进入了母系氏族——以一位老奶奶为中心、生养哺育成的母系氏族。这之前,如果兄妹之间还有婚配的现象,就连“原始公社”时期都谈不上,当然不会有“姓”,更谈不上“氏”。人类在愚昧无知的时代,两性关系比较混乱,集群交配,兄妹交媾,造成了一个个悲惨结果:生育的后代很不健康,要么是夭折,要么是怪胎。古籍上写有“同姓而婚,其生不蕃”的经验教训。假如两个氏族之间是有血缘关系,他们之间通婚的话,其后代都不健康。这样一个血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有必要把自己的家族、自己的部落,用一定的标志互相区分一下,树个神柱,或者选定一个动物、某个植物,以为标志。这种用以区分氏族的标志,西方人用印第安语音译过来就叫“图腾”。“图腾”一词不是国产,是音译词,从英语totem转译过来的(英语又是从印第安语音译过来的)。“图腾”本来的意思是“他的亲族”,在这样一个符号下边,所有的人是同一个血缘的。这种人内部是不能结婚的。
如果图腾不同,或者是家族的符号不同,或者是族徽不同,这样的人可以通婚。
如前所述,姓氏产生于母系氏族时期,部族或者是部落的族徽、徽号、图腾等等,这样的标志犹如后世姓氏的作用。所以,图腾、徽号、族称,是华夏姓氏产生的直接源头,这种“源头”日渐增多、日积月累,“姓”也就多了起来的。不可能由某个人一天之内想出来,即使他是伏羲,即使他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做到。伏羲究竟生活在哪个历史阶段?是“从母系到父系过渡阶段”?还是在史前——就是兄妹婚配的那个愚昧历史阶段?这有待专家们深入研究。但不管是“史前”,还是“原始公社时期”,都不可能有区别贵贱的“氏”。古代传说很多,都应认真研究,从中捕捉一些历史信息。神话、传说是不能当作历史的。
司马贞虽撰有《三皇本纪》,但就在他为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写完“本纪”之后,又特别补写了另外一些说法:“谓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自人皇已后,有五龙氏、燧人氏、大庭氏、栢皇氏、中央氏、卷须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浑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斯盖三皇已来有天下者之号。但载籍不纪,莫知姓王年代、所都之处。而《韩诗》以为,‘自古封太山、禅梁甫者,万有馀家,仲尼观之,不能尽识。’《管子》亦曰:‘古封太山七十二家,夷吾所识十有二焉。’首有无怀氏。然则无怀之前、天皇已后,年纪悠邈,皇王何升而告?但古书亡矣,不可备论,岂得谓无帝王耶?”
《韩非子》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有巢氏;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记载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猛兽多,人民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有位高人就发明了在树上造房子,大家住在树上就安全多了。大伙儿就觉得他有能耐,让他管理大家,称王天下,称他为 “有巢氏”。有的人因吃生冷食物,伤及脾胃,总爱生病,有位高人就发明了钻木取火,让人们吃上熟食,保证身体健康,人们认为他很聪明,推举他为首领,称王天下,称他为“燧人氏”,后世还有人认为“燧人氏”就是伏羲氏的爹,这个话当然也值得怀疑。传说就是传说,不要把它当真。
前边曾说到“龙”,现在网上也有关于龙的争论。有人说:龙的形象太恶,怎么能说我们是恶龙的传人呢?提议改变龙的图腾形象。我看大可不必。报纸上称太昊伏羲是“以蟒蛇为图腾的部落”“首领”,说他“以龙纪官”。莫非“蟒蛇”就是“龙”?关於“龙”,我想插说几句:
龙的形象,有其演变的过程,古人龙的形象和我们今天描绘的龙并不一样:
考古发现,红山文化当中有一种“龙形”佩玉,“龙”的前脸儿如猪,后来考古学者名为“猪龙”,龙头如猪嘴,跟我们现在常见的绘图形象区别很大。河南濮阳考古中也发现了“龙”。我没有到现场去过,只看到拍的照片。那是个天象图,考古工作者确认它是一种天象方位,用一个个蛤蜊的壳摆出的四方“形象”——北方玄武,南方朱雀,西方白虎,东方青龙。龙在东方出现,用一个个蛤蜊的壳摆出龙的形体。濮阳的同志就认为那“用一个个蛤蜊的壳摆出的”东方“青龙”,是“天下第一龙”。
《史记•夏本纪》也记载过“龙”的故事,那是夏帝孔甲时的事:“天降二龙,有雌雄,孔甲不能食(音s,这里意同‘饲’,饲养的意思),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此字亦音s,使动用法,意为‘使……吃’。‘食夏后’,就是‘让夏后(孔甲)吃’。)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按《史记》所载,“龙”在夏代似乎是个司空见惯的动物,它能被驯化、豢养,训练它跳舞,表演节目,甚至有以养龙为生的“专业户”“豢龙氏”!有个叫刘累的,在刘姓家族当中被认为是最早的祖宗。刘累向养龙“专业户”“豢龙氏”学习养龙技术,以此为孔甲服务,替国君养龙。国君很是高兴,特别嘉奖,赐姓“御龙”。也许技术没学到家吧,刘累代养的那两条龙,母龙居然意外死亡。他就煮一煮献给国君。孔甲一尝,说“真好吃,味道鲜美极了!再给我弄点来!”刘累无奈,只能“惧而迁去”,据传跑到山东去了。
《史记》所载,“龙”是活灵活现的动物,长的到底是什么样子?我没见过,说不清。有人说是蜥蜴,有人说是蟒蛇,蟒蛇要跳舞的时候,像印度耍蛇人的眼镜蛇似的,“魔笛”一吹,蛇便会伸颈昂首左右摆动,是这样的情况吗?我也不清楚。司马迁明白写着“天降二龙”,从天而降却未被摔死,这“龙”似乎与“蜥蜴”、“蟒蛇”并非同类,您说呢?
 

 


中华万家姓 www.10000xing.cn  中华姓氏网、中华姓名网、中华百家姓、中华万家姓
Copyright by 中华万家姓 E-mail:fangshuang888@hotmail.com    y17@sohu.com 粤ICP备07015447号
本网宗旨:繁荣华夏姓氏文化 继承家族优良传统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振我家业兴我中华
百家姓、万家姓、姓氏文化、中国万家姓、中国百家姓、姓氏家谱、姓氏图腾、姓氏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