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姓首页 | 万姓新闻 | 姓氏文化 | 文化古迹 | 古代人物 | 自强英模 | 励志越超 | 心身健康 | 为人处世 | 快乐人生 |
 
《中华姓氏的起源与演变》之四 —— 窦学田
中华万家姓 2010年11月30日    中华姓氏网

第三个话题:中华“姓氏”发展的基点。
首先,这里说的“姓氏”,用的是司马迁的概念。中华姓氏发展的基点是“姓”。最古老的“姓”很少。东汉有位文字学家,名叫许慎,他对“姓”的解释是这样的:“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从女、生。《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按造字法归类,“姓”字是由“会意”的方法造就的——“从女、生”,意思是指:“姓”字与女人、生育相关。“姓”字形体本身就表现这一词义。华夏先民的子女都随母姓,因为不知道父亲是谁,即使想从父姓也是不可能的。最早的姓氏一定会“从女”,也就是随从母姓。刚才我曾说及“姜”姓,即所谓的“美女姜”,它是现行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是炎帝的姓。炎帝为什么姓姜?因为他母亲住在姜水边,以“姜”来命名自己的部族,又以族为姓,所以便姓“姜”了。传说黄帝姓“姬”,因为他母亲就生活在姬水之滨,便用“姬”来命名她的部族。“姜”我们叫“美女姜”,是“美”的上头,底下一个“女”字;“姬”,也是女字边;还有“姚”姓,姓姚的现在也不少。还有“妫”姓,跟姚姓同源。传说是虞舜的姓,因为舜生在“姚墟”——这地方可能是姚部落废弃的聚所,所以名为“姚墟”;这“姚墟”就在妫河拐弯处,就是古人说的“妫汭”,所以他有“姚”、“妫”俩姓。夏商以前,多称虞舜姓“姚”;周武王分封古帝后裔,舜的后裔有个叫胡公满的,封在陈——即现在河南淮阳境内,古时或称宛丘——赐姓“妫。
还有一个“姒”姓,这个“姒”跟我们窦家就有点关系了——其实“姒”的本字应该写作“以”,也是“苡”的本字。有一种植物名叫“薏苡”,它的种籽脱壳以后叫“薏苡仁儿”,也叫“薏米”,可以入药,有渗湿利水的功效。中药铺有售,农贸市场也有的卖,可以买来熬点薏米粥喝,以食代药,能利水消肿,是不错的保健食品。传说夏禹的母亲郊游时吞食了一把薏苡,之后竟然怀孕了!生下个男孩就是大禹。大禹长大以后,帮着虞舜治水——尧本来任命禹父鲧治水,但没有成功;虞舜又举荐大禹治水,他成功了。大禹治水成功,受到嘉奖:封地赐姓——封在夏邑,建国号为“夏”;至于赐姓,帝舜可能考虑到禹母吞食薏苡仁儿受孕生下大禹的传闻,便赐姓“以(苡→姒)”,为表示是姓氏用字——当时来讲要从母姓,姓氏用字都以“女”字边为其基本结构,就在“以”旁加了个“女”字旁而成“姒”。词义变了,语音也随之而变,后世读音“S”。这个姒姓经四千多年的传承,仍活跃在中华姓氏的群体里,人数虽不算很多,但生活得十分顽强。
为什么说我们姓窦的和姒姓有点关系呢?因为窦氏家族是姒姓的分支。大禹之后,他的儿子启继位,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历史上称他为“夏启”。经四世而到少康,几乎灭国。经少康及其儿子龙、杼的努力,终于重振国威、中兴夏朝。后来,季杼承袭王位及其姒姓;伯龙驻守有仍(今山东济宁之任城区),以“窦”为氏。窦氏族人多奉窦龙为自己的始祖。
最古老的“姓”并不很多,大多“从母姓”,书写形体大都带有“女字边”,姜姓、姬姓、姚姓、妫姓、姒姓,包括秦始皇嬴政的“嬴”姓,以及姞姓、妘姓、妊(今写作“任”,音Rn,不能读成去声R-n)姓等等。嬴政的“嬴”,注意别写错了,与输赢的“赢”不同:字下部中间是个“女”,不是“贝”。子姓的“子”,甲骨文有的写作“好”,“秦”姓写成“嫀”——是由“女”字边儿跟“秦”组合而成。这是当时的一种习惯,一种认可,只要是用来表示姓的字,就应该这么写,表明“从母姓”的意思。我们最早的姓并不多,从不多的“姓”,发展为成千上万的姓氏群,这是一个恒久的历史过程,并将继续发展下去。所以我们说:“姓”是中华姓氏发展的基点。
其次,我说一下我们先人得姓受氏的基本原则。应当明白,中华先民并非先制订好各项原则、而后才根据“原则”获得姓氏的。不是的,恰恰相反,先民们先有得姓受氏的实践,后世学者对这些实践进行各方面的研究,从中总结、摸索出规律性的内容,这就是“得姓受氏的基本原则”的由来。
历史上研究姓氏的学者也很多。最早阐述“得姓受氏的基本原则”的是《左传》,左丘明写道:“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春秋左氏传•隐公八年》)到了汉代,有一个叫王符的,隐居在乡间,对世上的百态万事有自己的看法,写了一本名为《潜夫论》的书,其中有一篇《志氏姓》,专门讲姓氏,提出九条“得姓受氏的基本原则”。宋代,又有一位大史学家郑樵,编了一部《通志》,《通志》里面的《氏族略》,对我们中华得姓受氏的“原则”罗列了三十二条之多!郑樵感慨而言:“凡言姓氏者,皆本《世本》、《公子谱》二书。二书皆本《左传》。然左氏所明者——‘因生赐姓,胙土而命氏’及‘以字’、‘以谥’、‘以官’、‘以邑’五者而已。今则不然,论得姓受氏者有三十二类。左氏之言隘矣!”我们姑且不去评论左丘五条、王符九条、郑樵卅二孰优孰劣,重要的是应记取:“得姓受氏的基本原则”是在姓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丰富、逐渐完善起来的。
中华姓氏的发展历程中有“两大涌动”、“两条轨迹”,希望大家给予足够的注意。
“两大涌动”:一指“改朝换代”;一指“民族融合”。我用“涌动”这个词,是想借以表现姓氏发展的高潮,同时隐现造成姓氏发展高潮的原动力。政权更迭、民族融合的特殊历史阶段,姓氏的发展变化也会很大。比方说,春秋战国是姓氏发展比较活跃的时期,“春秋”起自公元前720年,战国结束于公元前221年。在五百年间,姓氏增加很多,原先不许有姓氏的庶民百姓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姓氏。现行的许许多多的姓氏,都是春秋战国时产生并流传至今的。当然,不仅仅是春秋战国,后世政权的更迭,同样也会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姓氏的发展变化。
民族的融合,是促进姓氏发展的又一动力,仅举两例:南北朝之北魏时,鲜卑族向中原靠拢,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强烈要求他的族人进行姓氏改革,把原来少数民族的姓氏改成汉姓或类似汉姓。比方说,北魏皇室原姓“拓跋”,他就下令改成“元”姓;“纥豆陵”是鲜卑三字姓,改而姓“窦”。随孝文帝南迁洛阳的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伴随历史发展,鲜卑族几乎完全融于汉族群体及汉族文化之中。当今“汉姓”拓跋氏,无疑是那次民族融合在姓氏上的遗存。还有慕容、宇文,这些姓氏至今仍为现行姓氏,习惯上叫做“复姓”,实际上只是个音译姓,是个多字姓。再如,满清入主中原,受汉族姓氏文化的影响,“八旗子弟”纷纷改用汉字姓,如瓜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朗”、佟佳氏改为“佟”。辛亥革命后,清皇族爱新觉罗氏也改而为“爱”、“罗”、“金”、“肇”、“洪”、“依”、“海”。不仅满族,与其相近的蒙古族、锡伯族也有不少改从汉单字姓的。少数民族及其姓氏的融入,无疑为中华姓氏增添了新的成员。
“两条轨迹”:一指语音,一指字形。我前曾说过,姓氏的发展,首先有赖于语言的发展,其次则有赖于文字的发展。没有语言,无从命名姓氏,也就不会有姓氏的产生;没有文字,没有文字的记录,无法克服“语音”的时空隔阂,无法实现姓氏的积累及扩大。文字的记载可以跨越时空界限。因此,姓氏的发展,在语言文字上有两条轨迹供我们“追踪寻源”、“按图索骥”:一指语音的变化,一指字形的变化。字形不变,改变或增其读音,即造就“多音字(一字多音)”,以表现多个姓氏;语音不变,改变或增加其字形,即造就“同音字(一音多字)”,以表现多个姓氏。
汉字属于表意字体系。在座的大多是学中文的,知道汉字的发展情况,知道汉字的基本特点:它是一字一形;每个字都有自己特有的读音,每个字都用来表示一定的意思——形、音、义三位一体。姓氏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利用了汉字的这一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字音与字形。
《史记》载有汉文帝时大臣袁盎,《汉书》则作“爰盎”,说明“袁”、“爰”因其同音,——都音Yun而通用,后有区分,各自专表一个姓氏。我前曾说过,帝舜后裔有一个叫胡公满的。周武王时把他分封到陈国,就是现在的淮阳一带。赐姓妫,以“陈”为氏。所以也有人他称“妫满”,或称“陈胡公”。陈胡公十九世裔孙名“诸”、字“伯爰”。伯爰之孙名涛涂,“以王父字为氏”——“王父”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祖父”——遂为爰氏,也写作袁。后世分族,又为援;辕、榬、溒,“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见《袁枢年表》),就是说,利用“同音字”,从当初的“爰”氏,发展出援、袁、辕、榬、溒五个分支,成就了五个新姓氏。这就是利用“同音字”发展新姓氏的实例之一;利用语音发展新姓氏,还表现在“多音字”的利用上:即字形不变,而变其读音。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字”:孟子有一“经典问句”:“独乐乐、与民乐乐,孰乐?”其中的“乐乐”,不能读成“ll”,也不能读成“yuyu”,应读作“yul”北京乐家老铺“同仁堂”的老掌柜乐松生,上世纪50年代北京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献“同仁堂”为国营,北京市选他当副市长。“乐”姓音“Yu”。但“乐”的另一读音“L”,也是姓氏,我国南方就有这个“乐(L)”姓。“解”姓,一般应读“Xi”。我国地域辽阔,方音特殊,同一个字有不同读音,也可能构成不同的姓氏,仍以“解”字为例:山西人音“hi(害)”,说“(这个疙瘩)解不开”,人称“害不开”;湖南人或音“ɡāi(该)”,说“解《百度》放军”,人称“该放军”。“单”姓比较常见,老本《百家姓》就收有这个姓:“丁宣贲邓,郁单杭洪。”“单”作为姓氏,最常见的应读作“Shn”,本为邑名——“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邑,因以为氏”(见《姓氏考略》)。“单”姓也有“Chn”音,来源于古代匈奴族“单于”之后。本是官职,“以官为氏”,延续至今,与“单”之“Shn”姓不止音异,也不同源。“单”还读“Dān”、又音“Tn”,一字四音,表示四个姓氏。
姓氏的发展,还表现在字形的变化上。姓氏字形的变化也很有意思。举个例子,比如“敬”姓,就是“敬礼”的“敬”字。敬氏是妫姓的分族,或称为陈氏分支,是陈厉公之子陈敬仲的后人。“敬”是谥号,陈敬仲的后人“以谥为氏”。在封建社会,帝王们有权有势、有许多避讳。如果你的姓名跟帝王们的有所雷同,那怕只是同音或音近都不行!你要“避讳”,要更名改姓。五代时后晋高祖叫石敬塘。所以,姓“敬”的只好把自己的姓改了。怎么改?改变字形。改字形有两种改法,一种是增减笔画,把原姓的笔画增减一下;一种,就是重新组合,笔画不增也不减,只是重新组合。敬姓人家为避后晋高祖石敬塘的“敬”字,把自己的“敬”姓一分为2:或改成“文”姓;或改成“苟”。“苟”也写作“芶”。我们从而得知:文氏、苟(芶)氏,与敬氏同宗,是陈氏的分支,祖姓妫,帝舜之裔。至少有一部分是这样的。
前些日子,也许是去年,听说苟姓人家告状的消息:河南登州有苟姓百姓,联名要求登封公安局为其改姓,说:“我们不想再姓苟,不好听。”要求户籍管理部门为他们改成别的“好听的”姓氏。若按照“姓随人愿”的原则考虑,改个姓氏,没什么了不得,也不值得在报纸上炒作。对登州苟姓朋友改姓之举,我不想直接评论什么。不过,我确实觉得:每一个姓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承载着一定的家族文化进程,记录着先人的荣辱遭遇。正是为此,人们才会尊重自己的姓氏,“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被视为尊祖敬宗的美德。现在有人公开改换自己的祖姓,的确令人纳闷。说真的,姓氏无非是个家族的符号,在中华现行姓氏中,比“苟”还要“不好听”的姓氏大有所在!以“苟”而论,其同音姓氏还有句、勾、芶、钩、絇、以及狗等等,这些姓氏是否也要因其“不好听”而改为别姓呢?比如“屎”姓,以及与“屎”姓音同、或音近的施、诗、尸、史、世等姓,也会因其“不好听”而改姓吧?
乌鸦的叫声不怎好听,人们多把它看成不祥之兆。京剧《打鱼杀家》萧恩一出场便唱道:“……清晨起,开柴扉,乌鸦叫过。飞过来,叫过去,却是为何?”乌鸦的叫声令萧恩油然而生不祥之感。但我国南方却有“鸦”姓!据传有人遭难在逃,被仇家追得十分疲惫,想坐下喘口气,朦胧中竟自睡着了!追杀他的人越来越逼近,惊飞一群乌鸦,“啊!啊!”叫着从逃人头顶飞过,逃人猛然惊醒,发现追杀他的仇家正在逼近。感悟到是乌鸦的叫声救了他的命。在他躲过这场追杀之后,便改姓“鸦”。当今,“鸦”姓的族人,不会因为乌鸦的叫声“不好听”而改为别的什么姓吧?我真诚地希望中华同胞珍重我们的每个姓氏,无论其大小、动听与否。
“”,大家看这个字:就构成这个字的“零部件”来说,与“岳飞”的“岳”相同,只是组合结构不同:岳飞的“岳”,是“上丘下山”;而“”,则为“上山下丘”。一般字典上查不到这个字。传说秦桧害死岳飞之后,岳飞的族人也受株连:为了活命,为了避祸,他们隐姓埋名、四处逃亡。古人所造“隐姓埋名”这一成语,特别耐人寻味!“埋名”好理解,无非是将自己的真名儿深藏起来,换个新名儿;“隐姓”,可就费思量了,尤其这个“隐”字——名是“埋”了,而姓却不能像名似的随便改换,只是将祖姓“隐”于背后而已——于是想到,就用构成祖姓的“零部件”重新组合而为“”——从表面看,已与“岳”截然不同,改姓了;而内涵“‘’是‘岳’重组而成”的意思。古人“隐姓”,用心良苦。“”字音Y,是个现行姓氏。人数并不很多,但也不是绝无仅有,安徽涡阳、辽宁昌图等地都有分布。
“”,也是一个组合姓。其结构:上面一个“比”,底下一个“干”,音“Gun”。此姓历史久远。商朝末年,帝辛当政,荒淫暴虐,不行君道,他就是纣王。纣王有位叔叔名叫比干,为他们摇摇欲坠的子姓王朝的前途担心,一再向商纣王进谏,希望他能改恶从善,亲近贤臣,疏远奸佞。因而惹恼了纣王,赐死掏心:“你自夸是‘忠臣’,忠臣之心有七窍,我要看看你的‘忠臣心’!”传说比干真地被挖心而死。比干死得很惨,很冤。比干的后人为纪念这位忠于国事、英勇献身的先人,就“以名为氏”而称“比干”氏。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习惯一向是由上至下、纵向而写。在书写的过程当中,有意无意地把“比干”2字写得距离比较近,几乎构成一个字。这不过是个小小的疏忽,却也提醒了“比干”氏的族人:“何不因错就错直接将‘比干’组合成一个字!”就这样,新姓“”诞生了,名其音Gun。也是个现行姓氏。今湖北石首有分布。石首长江水利工程局有位副局长姓“”,人称“局长”。
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兀”姓:兀姓也是个现行姓氏。兀姓姓源是怎样的?兀姓中有一支,原是鲜卑人的后裔。前边我曾讲过,北魏政权由鲜卑族拓跋氏所建,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率先将拓跋氏改成汉单字姓“元”。所以,孝文帝拓跋宏,也称元宏。元氏自孝文帝始,就成了北魏的“国姓”。在元姓皇室家族里,有个叫元长乐的,封为安乐王。这个小子有点不安份,违法乱纪、贪暴肆虐,后来居然图谋不轨、造反作乱。事发赐死。改其姓为“兀”,——义取“元”削其“首”。“元”的本义就是“首”。“元首”是“同义组合”而构成的现代双音节词。“元”上面那一小横儿,原是个指示性符号,指出“这儿是头(首)”。“头(首)”砍掉了,也就成“兀”了,减少一笔,成为新字,造就一个新姓。
简化字“万”,也是个现行姓氏,与繁体字“万”不同。古时候,原本有数目字“百”、“千”、“万”,但用以表示“万岁”的“万”时,可能考虑到它笔画简单、间架结构不美,便借用“万”来代替“万”字。“万”是“虿(虿)”的本字,音Chi,是个象形字,是蝎子一类的毒虫。借“万”表“万”,久借不还,“万”所表现的本义无从表现,人们又造了一个“虿(虿)”,以表现“蝎子一类的毒虫”——是在“万”下增加一个形(意)符“虫”而已。“万”成了“专职”数目字,原先的数字“万”反被视为“俗体”而受到冷落。当今“万歳”简化而作“万岁”。但作为姓氏的“万”,似乎不应简为“万”,因为“万”、“万”原本是两个不同的姓氏。
我们不说“万”姓,只讲“万”氏的故事:
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元蒙统治,建立朱明王朝。明朝建立,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建有汗马功劳。朱元璋死时将皇位传给他孙子朱允炆,年号“建文”,所以史或称其为“建文帝”。谥“惠”,因而也称“明惠帝”。建文帝采纳齐泰、黄子澄之谋,削诸王兵权以固当朝。朱棣愤然起兵,发动“靖难之役”,杀回南京,把他侄子赶下台。建文帝跑了,不知所终。朱棣夺得政权,要颁布诏书,以诏告天下,名正言顺地当他的皇帝。当时有位大儒,大知识分子,叫方孝儒。朱棣请他起草登极诏书。方孝儒是个书呆子,居然抗旨,说什么“你夺取皇位是非法的,建文帝才是正宗。让我为你起草登极诏书,我才不干呢!”朱棣很气恼,说:“你胆敢抗命,我就杀你全家。”“你杀我全家,我也不干!”最终方孝儒也没答应起草登极诏,朱棣真地将其“灭门九族”。
当然,方姓族人很多,有的听到要“满门抄斩”的恶耗,赶快逃跑了,躲过一时劫难,还要考虑长期保命,惯常的作法就是“隐姓埋名”——逃跑的方姓族人改成“万”、“六”、“施”三个姓。“万”,义取“‘方’无头”,孝儒被杀,方家失去了头头儿,为不忘这血海深仇,改“方”为“万”!有的改姓“六”:南方人不念“li”,而念“L”。为什么改“方”为“六”?——“方”字右下的笔形是一横一折,犹如卑躬屈膝、单腿而跪——我们方家忠心耿耿为皇上、兢兢业业保大明,连我们的姓都要屈膝重足而立,换来的竟然是灭门九族!从此以后,我们改“方”为“六”——要两腿岔开、挺胸昂首地做人!为什么又有改姓“施”呢?将“施”字的偏旁依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拆开排列,便可释然:你朱棣要我方家灭族绝后,偏不让你遂愿——我,“方人也”!
再说一个稀姓“”。这个字,原来我也不认得,向人请教才知道。原则的“则”没有右侧内的一小竖儿。这个姓,在现在的山东诸城一带还有分布,告诉我这个姓的是在辽宁锦州工作的焕富个同志。“”,音“zhī”。字典上也查不到这个字。后来我到山东诸城开会,顺便请教当地的朋友查询一下“”姓的现行情况。在诸城,“”姓人并不太多,可能是由“则”姓改成。为什么要把那个竖去掉? 寄托了先人们对后世人的一种嘱托和期待。
我们的古文字中,有个“刃”字,就是“刀刃”的“刃”。前边我曾说过,我们的汉字属于表意字体系,其基础就是“象形”。但只有具体的实物才好描摹,才好“象形”,抽象或较为抽象的事物就不便画出。“刀”是个具体器物,人们便画出刀的轮廓而为“刀”,以此表示“刀”,这种造字法就叫“象形”。世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并不都那么具体、实在,比如“刀刃”的“刃”,就不容易画出来。所以古人就想出个“指事”的主意:“刃”比较抽象,不好画,但“刀”是具体的——便在刀的“锋口”,也就是刀刃所在之处加个“指事性”符“丶”而为“刃”,表明此处即为“刃”。这便是“六书”中的“指事”造字法。汉字“隶变”以后,用作偏旁的“刀”,或写作“刂”。很显然,刃之所在,当“刀”之“丿”上、在“刂”之小竖儿上。如果去掉“刂”左小竖儿而为“亅”,就等于将其锋芒收敛、隐藏。民间俗语:“出头儿的椽子先烂”、“吃人的老虎不露牙”——“则”改而为“”——把你的锋芒深藏起来,不要锋芒毕露。将“刂”左小竖儿(即“刃”)抹去,寄托了“”姓先人的一种期待,希望他们后人在生活中不与人争强斗狠,不要锋芒毕露,以便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
太史公司马迁是大家熟悉的伟大史学家,鲁迅先生称赞他的《史记》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但每年到他陵墓祭祀的多不是姓“司马”的,而是“同”、“冯”两姓。为什么会这样?也是变换姓氏结构造成的结果。当初,司马迁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激怒了汉武帝,不仅杀了李陵的全家,还要治罪司马迁。汉武帝考虑到司马迁尚未完成《史记》的编撰,饶他一死,施以宫刑。司马迁后人为避祸而改姓:长房仅取“司马”之“司”,并在“司”左加一“丨”而为“同”;2房则取“司马”之“马”,并在“马”左加两点“冫”而为“冯”。所以当地冯姓、同姓都是司马氏之后,这两家自己就有约定,两姓之间是不能通婚的。
山东有一个“骂”姓,本来姓“马”,不知道怎么惹恼了雍正皇帝,一道圣旨:“以后不许他们再姓‘马’,改姓‘骂’,世世代代挨人骂!”圣旨一下,这马姓人家不得不遵旨改而姓“骂”。后来,清王朝灭亡了,皇帝被打倒了,“圣旨”也不圣灵了。山东的“骂”姓族人,觉得世代挨“骂”实在委屈——“你个皇帝老儿也太欺负人了,凭什么让我们祖祖辈辈都挨骂?”所以决定改姓:去掉“骂”上的两个“口”,而为“傌”,虽仍音M,但已不是“挨骂”的“骂”了。在“马”左旁加了一个“亻”而为“傌”,表示我们也能站在马的旁边,正正堂堂地做人了。
姓氏在汉字音、形变化中表现出强大的活力。除此之外,也有从字义的变化造就新姓的,这就用利用“同义词”,虽说与形、音比较,以“义”发展新姓的频率要小得多,但仍不乏其例,比如“敬”姓改而为“恭”、“庆”姓而而为“贺”、“庄(庄)”姓改而为“严”:
春秋时齐桓公之孙有个叫庆克的,也叫“庆父”(不是鲁公子“庆父”,与“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鲁公子不是同一个人),他的后人“以名为氏”而称“庆”氏,系出姜姓。汉安帝的父亲名叫刘庆,庆姓人家当有所避讳,于是改“庆”为“贺”——“庆”与“贺”词义相同,古时通用,所以才有此改。
前我们提到“敬”姓避后晋高祖石敬塘名讳而改“敬”为“苟”、为“文”的事例,那是改变字形结构发展新姓的实例之一;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叫赵敬,赵匡胤当了皇帝,他的父亲赵敬不就是“太上皇”了么。“太上皇”的名讳也是不能让人随便叫的,所以“敬”姓人家又要改,不过这次并未再改为“苟”姓、“文”姓,而是利用“同义词”改而为“恭”。
战国之际有位大哲学家庄(庄)周,世人尊之为“庄子”,我们都知道庄子姓“庄(庄)”。“庄”姓是楚庄王的后人。“庄”本来是个谥号,以谥为姓而为“庄”氏,系出芈姓。庄姓人到东汉又出了位名人,叫庄光,字子陵。他是汉光武刘秀的老朋故友,学识渊博,很得刘秀的赏识,但却不得不改姓!事情是这样的:刘秀当了皇上以后,想起他的颇有才华的好友庄光,便招庄光来做官,而庄光一向清高,不愿在老同学面前违心地曲意奉承,就没有应命。直到光武去世、明帝继位,庄光觉得:要不要应命做官是一回事,老朋故友的情份是另外一回事。故友的情份还是要讲的,所以在刘秀死后,他来到长安悼唁。通报姓名时犯了难:新登极的汉明帝叫刘庄。——庄光心里明白“皇帝的名字应避讳”,“但我不说自己叫‘庄光’,又能说什么呢?”琢磨了半天,想到利用“同义词”,只说“我是严光。”朝中并没有知道“严光”的,不予接待!后来“严光”便到南方隐居去了,隐居在湖边,取名“子陵滩”。毛主席有一首词,大伙可能比较熟悉,那就是给柳亚子先生的和诗《七律》:“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柳亚子是清末最后一批举人,当时的名气挺大。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他来了以后,觉得没事可做,所以写诗呈毛主席,发发牢骚,最后一句提到,“分湖便是子陵滩。”——“分湖”就是严子陵隐居的地方,那就是我的老家,我要回到那儿去得了。后来毛主席就说,在北京好好住着吧,以便治理国事。这里说的“子陵滩”中的“子陵”,就是指严子陵严光,也就是庄光。历史上不少人为此提出来异议,说叫“严子陵”,“严陵滩”等等情况,难道不知道这是历史上的一个误会? 宋人俞成《七绝•严滩怀古》:“千古英风想子陵,钓台缘此几人登。谁知避讳更严氏,滩与州名总误称。”潘素心《七绝•过严州》:“谁改州名姓自香,钓台千古属严光。岂知隐士终埋姓,当日先生本姓庄。”这算是因姓氏的改变所引发的一些历史轶事吧。
第四个话题,中华姓氏文化。姓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族谱是姓氏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有机的组合。在历史发展当中,姓氏文化跟我们的关系实在紧密了,从姓氏的产生,就和婚姻捆在一块儿,成了鉴别婚姻的标准。随着历史的发展,姓氏就成了宗法制度的核心——要传宗接代,特别是当权派,要确保自己的血缘纯之又纯,代代相传,制定了世级的制度。所谓“世”,就是世袭,嫡系传承,父传子,子传孙;“及”就是“旁及”,兄弟相传,兄可以传弟。于是乎产生了两个不同的社会概念:一个是“公天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一个是“家天下”,国家为私家所有,或称此为“小康”社会。“公天下”和“小康”社会,是孔老夫子提出来的。孔子在追述历史时深有感触地写有《大同》、《小康》两段文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孔老夫子追述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大概就是马克思主义者所说的“原始公社”吧,但原始社会的生产水平十分低下,单独个体无法生存,要生存必须依赖氏族成员的共同劳动、集体狩猎。即使如此,所获仅能维系氏族成员最低生活所需,而不会有多余的收获(我们还不能称其为“财货”)为个人私自占有。所以,孔子所描述的“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亦如孟子诠释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际之间和谐相处、各得其所,“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理想很美,但也只是个美好的理想而已。
自然,孔子所谓“小康”,也不同于邓《百度》小平所称“人均收入800美元”的“小康生活”。孔子的“小康”,是指“以礼治国”的奴隶社会。所谓“礼”,就是奴隶主贵族为维护其阶级利益而制订的宗法制度、人际关系、道德规范。我们可以想象,即使是奴隶主,或封建统治者,也不希望他治下的社会是乱七八糟的,希望维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良好关系,抑恶扬善、“示民有常”,依法办事,以求社会的安定和谐。历史证明,这也不过是他的理想!奴隶主、建封统治者,订有条种各样的规章制度,甚至放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口风,又有哪个统治者认真执行过!
家族是社会的细胞。家族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以姓氏为核心所构造的家族文化,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家族文化,再扩大一些,就是氏族文化——同一个姓氏,同一条血脉,同一的发展历使,造就了同一的家族文化。这种文化,有形无形、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趋向和发展。我国历史典籍丰富而厚重。国史、地方志(省、州、郡、县各级方志)、家谱(族谱、家乘)是我国史籍的三大支柱。应了“盛世修谱”的老话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不再为吃饭穿衣着急,而要追求文化、精神上的满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些问题油然而生,于是乎便想到寻根觅祖、想到追宗溯源、想到续修家谱。
民《百度《》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过:“寻根觅本、追源探流,为人之天性,中外皆然。由宗族的团结扩大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爰加应用。”毛zhuxi主席也说:“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江《百度》泽民同志也说过:“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收集、研究族谱,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革命领袖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家族文化的论述,是当代的“谱论”,无论是对续谱,还是对谱牒研究,都具有难以磨灭的指导意义。续修家谱,已然成风。我的感觉是:发展不平衡,外地较北京为盛;农村较城镇为盛。所修亦是良莠不齐。我希望对家谱及家族文化感兴趣的朋友,认真学习、领会革命领袖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家族文化的论述,引导拟修或续修族谱的朋友,继承并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谱写出社会主义家族文化的新篇章!
我有一位宗亲,山东诸城人,是“天下文官祖,一代帝王师”窦光鼐的后人,一位优秀的实业家、收藏家,名叫窦宝荣。投巨资购得诸城长山的使用权,整修“碧霞宫”,新建“窦公(光鼐)祠”,拟建“万姓园”,开辟家族谱牒收藏和展览,把长山建成旅游景点,建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雄心勃勃,令人叹服!
时间过得真快,现在已是(下午)五点半了!看来原要谈的第四个话题——家族文化,没时间跟大家交流了。家谱是家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而家谱是由谱名、谱序、谱论、堂号、家训、世系、家传、艺文等等诸多方面所构成,有其丰富、浓郁的文化内涵。这样吧,只简短介绍几个“堂号”,管中窥豹,借以领悟族文化的内涵:
赵匡胤死后,弟弟继位登极,他就是宋太宗赵光义。太宗以族人赵普为相。赵普治国还算用心,百姓安居乐业,朝廷内外团结祥和。皇上深感满意,甚是欣赏。有一天,太宗皇帝当朝问赵普:“爱卿用什么办法把国家治理得这么好?”赵普谦虚地说:“回禀陛下:我本没什么才能,治理国家我只是用了半部《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就这样传扬开了。赵普的后人名其祠堂为“半部堂”,以纪念这位倡导儒学、“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先人。
五代时渔阳窦氏家族出了位名人,叫窦禹钧,号燕山。开办义学,免费教授贫苦好学的孩子,他的五个儿子也都培养成材,蟾宫折桂、中第仕进。时人称其为“燕山五龙”,成语“五子登科”,说的就是燕山五子。时任宰相的冯道,曾有贺诗一首:“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宋人王应麟所编启蒙读物《三家经》也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叙述。窦燕山名声远播,妇孺皆知。燕山后裔,为纪念这位“教子有方”的先人,便将家祠堂号命名为“五龙堂”、“五桂堂”。
关西杨姓祖上有位杨震,学问很大,人称“关西夫子”。杨震为官清廉,有人想走他的“后门儿”施以重贿,悄悄对他说:“这点小意思您且收下,别怕,除了你我谁都不知道送礼的事!”杨震厉声道:“一派胡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四知也’!怎么会‘谁都不知道’?”杨震拒绝贿赂,授贿者羞愧而退。杨氏后人为祖上的高洁清廉而自豪,名其家祠堂号为“四知堂”,永远怀念先祖廉洁的品格。
姓孙的有“兵部堂”,以纪念“兵圣”孙武、孙膑;姓周的有“爱莲堂”,以周敦颐的《爱莲说》名其堂号。“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空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借“爱莲”、借“爱莲堂”,表现出周姓族人崇尚高洁的文化品味。
好了。今天就讲这些吧!
很愿意跟大家交朋友,在姓氏文化方面与大家互相交流。可以通过电话或其它方式进行联系。耽误了大家不少时间。谢谢!
提问:麻烦问一下,刚才您提到的姓氏读音,比如“查”姓,有读成zhā的,也有人念成ch,两种读法是不是都可以?
回答:“查”有zhā,ch两读,各表一个姓氏。“查”所表示的两个姓氏,不仅读音不同,姓源也不一样,不能混同。有些人对自己的姓不够尊重,误写误读,这很不好。不只误读,还有误写的。比如“阎”,有人就写成“闫”,省事!却不知在不经意间“改姓”了。“阎”、“闫”都读Yn,音同字不同,是两个姓,不能混,也不应该混……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双周论坛就到这儿了,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窦学田教授的演讲。
 

 


中华万家姓 www.10000xing.cn  中华姓氏网、中华姓名网、中华百家姓、中华万家姓
Copyright by 中华万家姓 E-mail:fangshuang888@hotmail.com    y17@sohu.com 粤ICP备07015447号
本网宗旨:繁荣华夏姓氏文化 继承家族优良传统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振我家业兴我中华
百家姓、万家姓、姓氏文化、中国万家姓、中国百家姓、姓氏家谱、姓氏图腾、姓氏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