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妙语拒友 —中华历代廉吏故事集之苏轼

万家姓手机网 中华姓氏手机网→ 姓氏网新闻资讯


一代文豪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为人所熟知。其诗词歌赋,水平之高,数量之多,在中国古代文坛上都是屈指可数。但他的宦海生涯并不顺利,虽然也曾官至三品,任过礼部尚书、高级翰林、皇帝侍读等要职,但更多的是作迁客骚人,一生被放逐时间远远大于在庙堂的时间。虽然仕途坎坷,但他的名气却很大,身后更是千年传颂不衰。

1057年, 22岁的苏轼和19岁的弟弟苏辙在其父苏洵带领下进京赴试,在仁宗皇帝举的殿试考试中,双双考中进士,名震京师,可谓少年得志。当时的大文学家、宰相欧阳修在读到苏轼的文章时说:“看他的文章,我的汗都快下来了,再过三十年,就没人知道我了,而只知道他了。”仁宗皇帝更是高兴地说:“我今天为儿孙选了两个好宰相。”

苏辙和苏轼兄弟俩都是京官,苏辙任尚书右丞,苏轼任翰林学士丞旨。有一个人同他们都是旧交,想求取官职。他在苏辙那边呆了很长时间没有如愿,便满怀希望转到苏轼这边来。他说:“我很想在翰林学士院谋个职,请你帮忙说几句话。”苏轼未置可否,却讲起了故事:“过去,有个穷得叮当响的人去盗墓。棺材里坐着个赤条条的人,他对盗墓者说:我是汉代的杨王孙哪!临死的时候,我嘱咐儿子实行裸葬。所以,没有钱周济你呀!盗墓的又花了好大力气掘开另一座坟,里面的人打扮像国君。死者自我介绍:我是汉文帝。驾崩之前,我留下遗昭叫臣下不要用金玉财宝陪葬。这里连器皿都是陶制的,你能得到什么呢?盗墓者见旁边还有紧紧相连的两座坟,便掘开了左边的那座。死者皮包骨头,眼珠深深地凹在眼眶里。他说:我是伯夷,你没有听说吗?我是饿死在首阳山的,你想想看,饿死的人身上能有分文吗?盗墓的还想挖右边那座坟,伯夷好心相劝:那是我的哥哥叔齐。我这个做哥哥的瘦成这个样子,他还能像个人吗?”
、 苏轼拿这个故事作比喻:伯姨是苏辙,叔齐是自己;苏辙满足不了你的要求,我苏轼就能满足吗?还是不要张口吧!朋友会意,竟忍不住笑了起来。

苏轼一生坎坷,但无论身居庙堂之高,还是身处荒野僻壤,都关心着国家的安危,关心着朝中大事。神宗皇帝读到他写的诗文,感叹“苏轼是忠君爱国的”。在欲仕不能、欲隐不忍的矛盾中,他并不因此而消沉,无论在朝还是作地方官,都不忘记为国家、为当地百姓做好事。在治国方略上,无论是内政外交,他都能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对外,他主张积极防御,反对随意开放边境。对内,他主张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关注民生。

他在密州做太守时,生活很苦,他作为一州之长,公务完毕也同老百姓一样挖野菜吃。但他总是怀着一颗忧国为民的心,主张抵抗当时夏、辽的侵袭,并做着随时奔赴前线的准备。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词中写道:“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报国的一腔热忱。

他在徐州任上,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黄河决口,淹了45个县,眼看徐州也要成为泽国,人为鱼鳖。在关键时刻,苏轼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才能,他亲赴城门,拦阻要举家迁走的富户,同时动员全城军民,包括直属中央的禁军,参加到抗洪的斗争中去。暴雨连天,河水猛涨,苏轼就昼夜住在城上,数次经过家门而不入。一面督促修城筑堤,一面派人划船援救城外百姓。军民看到太守不辞辛劳,身先士卒,斗志大增。苏轼采纳能人的建议,疏堵结合,终于战胜了洪水。事后他又上报朝廷,加固徐州城池,以防患于未然,受到了朝廷的表彰和百姓的爱戴。

在杭州知府任上,他筹集多方力量,兴修水利,引水灌田千余顷。开挖水井,使当地人喝上了甘甜的泉水。疏浚西湖,使它不要干涸淤塞,重现碧波千顷的美景。在疏浚西湖过程中,如果把湖中的全部淤泥都运到湖岸上去,不仅难以堆放,而且费时费力,他就因势就便,利用淤泥在湖中筑就了一条大堤,不仅解决了淤泥的堆放问题,还使交通更方便。堤上植柳,堤中有桥,成就了西湖的一个美景。据说,因为苏轼组织杭州人民开浚西湖,杭州人民很感激他,很多人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把送来的很多猪肉,让人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分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人称“东坡肉”,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道美餐大菜。

后来苏轼又调往颖州和扬州任职,也大力兴修水利,干了许多实事。他在颖州时,开封一带水患严重,有人就轻率地提出开凿新河,把开封积水引向淮河,并且已经得到了朝廷的批准。这是一项很能表现自己的政绩工程,是名利双收的事情。苏轼却没有轻易地实施,而是亲自率人用当时的水平仪进行测量,发现淮河的水位比开封的还要高,如果盲目开河,势必倒流,于是有理有据地提出反对意见,使朝廷收回成命,避免了这一劳民伤财、有害无益的浩大工程。

苏轼到各地作地方官,都非常关注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刚去登州任职短短五天里,他就发现这里赋税太重。于是就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章,要求减轻登州、莱州的盐税和其他赋税,缓解民生,得到了上级的批准。至今这一奏章还镌刻在蓬莱观海的山石上,游人至此,无不肃然起敬。在定州时,他赈济饥民流民,安定百姓生活,发展生产,增强了保卫国防的物质和人力基础。在贬至惠州期间,他仍然忧国忧民,引蒲涧滴水岩之水进广州城,解决市民饮水问题,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自来水。后来贬到海南时,他“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过着十分窘迫的生活。但他仍不忘为当地人们做好事,用自己的医药知识造福百姓,还托人从大陆捎药来,解除人民的痛苦。当地群众以溪水做饭,很不卫生,他又指导群众挖井,饮用井水。正因为做了这些好事,他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的称颂。

苏轼虽不富有,但遇人危难,经常慷慨相助,从不吝惜钱财。苏轼晚年,曾用仅有一点积蓄托人买了一所房子,准备安居以度残生。一天,他和朋友散步到一个村子,见一老妇人哭得伤心,苏轼问她哭什么,她说不肖的儿子把祖传百年的房子卖了。苏轼听了也替她难过,一打听,正是自己买的房子,于是取来房契,当着老人的面烧了,原来他自己买房的钱也不要求退还,并叮嘱她儿子再也不要卖房了。从此苏轼自己就只好借屋居住了。1101年,一代文豪苏轼就凄然谢世于常州他借住的居所内。

》更多$x$氏新闻 ... 》中华万家姓新闻
点击下面按扭【分享到宗亲群、QQ空间、微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