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志勇:在命运重击下,我的头颅满是鲜血,但决不低下

    中华姓氏网 2008年11月4日 万家姓

  “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我发奋图强做好汉,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笔者到江西宜丰县晏志勇家采访时,听到他正在高歌《男儿当自强》。铿锵的节奏,洪亮的嗓音,仿佛让人听到了一颗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奋进的心声。


  遭遇意外之祸

  1991年6月的一天,时任宜丰县委办公室秘书的晏志勇,前往农村调研,不慎从2米多高的楼梯上摔下,造成截瘫。当时,他仅25岁。

  在医院住了7个月后,晏志勇回到了老家新庄镇筠山村。不久,一系列命运重击接踵而来。截瘫变为终身甩不掉的残疾。不能正常上班,只能办理病退离开工作岗位。女友又不告而别,残酷的现实、悲观的未来一度让这位自尊心极强的汉子痛不欲生。他后来坦言,曾尝试过自杀,但看到父母的终日辛劳,“不忍再给他们更大的打击”,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养病中的晏志勇终日以书为伴,书本抚慰了他痛苦的心灵。他意识到,自己虽然残疾了,但仍同他人一样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也承担着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以创作自食其力

  心态日渐平和的晏志勇开始考虑未来,决定凭借自身的文字功底往前闯。1999年,《环球时报》就中国外交战略组织专家和读者进行讨论。晏志勇坐在床上撰写稿件投寄报社,稿件很快在10月1日的《环球时报》国庆特刊上发表。第一次写稿就在全国性大报上发表,给他以极大的鼓舞。

  随后,每有所闻所感,晏志勇就写稿寄往报刊和广播电台。4年多来,他已先后在全国和省市级报刊和广播电台发表各类作品400多篇。他根据自身经历写成的《爱读书让我受人尊敬》一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并获得“全国农民读书征文一等奖”。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笔耕不辍让晏志勇获得了应有的回报。在精神世界得到充实的同时,他也靠稿酬奖金收入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自由撰稿人。

  反哺社会尽其所能

  残疾人的成长、成才凝聚着国家、社会和亲友的关爱与帮助;残疾人也应尽其所能,报效和反哺社会。晏志勇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位在上海打工的江西广丰青年饶大溪,看到晏志勇撰写的稿件《发展沼气大有可为》后,给他来信,希望了解沼气和沼气池建造的知识。接信后,晏志勇积极向有关部门求助,找来一套完整的资料寄给饶大溪。饶大溪次年来信说,他后来回家建造了沼气池,还带动村里十多户农户走上了依靠沼气发展立体种养业的小康道路。

  有一次,一位遭遇两次不幸婚姻后萌发自杀念头的女教师,由朋友引荐找到了他。听完晏志勇的奋斗经历和人生感悟后,女教师十分震撼,当即表示要面对现实,重新振作。临走时,晏志勇抄录一段诗赠给她共勉:我没有眨眼,没有痛哭,在命运的重击下,我的头颅满是鲜血,但决不低下。

  这,正是晏志勇十多年来的真实写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