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的“高速公路”         

    中华姓氏网 2009年2月3日 万家姓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华夏之后,除其它政绩外,还办了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一是修筑了万里长城;二是修建了一条类似今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它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至公元前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北起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的阴山脚下,南抵秦都咸阳附近的云阳林光宫(今陕西淳化县梁武帝村),穿越14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据《史记》载:“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汉书》称:“道广五十丈,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可见其工程艰巨、宏伟,可以说是世界公路工程的奇迹,是中华民族的杰作之一。

关于秦直道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里说:“三十五年(公元前212),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

秦直道,指的是秦始皇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进攻,修筑的一条军事交通大道。公元前212年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除以国都咸阳为中心,修筑了通向原六国首都的驰道外,还命大将蒙恬由距咸阳不远的陕西淳化县梁武帝村的云阳林光宫,沿陕西旬邑、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安塞、榆林进入内蒙古继续北行,越过黄河通向包头西的九原郡遗址,修起的一条直道。由于是“直道”,所以遇山开山,遇沟填沟。这样浩大的工程竟以两年半的时间便迅速全部竣工。这条大道的筑成,在当时曾使秦始皇的骑兵三天三夜即可驰抵阴山之下,出击匈奴,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秦朝灭亡以后,直道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自泰山复东至海上,至碣石,自辽西历北边九原,归于甘泉”(《汉书·武帝纪》),所走的正是直道。这次巡幸,司马迁曾经随行,故而能将直道的起讫地点明确记载下来,并说“行观蒙恬所为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史记·李斯列传》),对秦人开辟直道的利弊得失进行了历史总结。西汉时期不仅积极利用秦时所修的直道防御匈奴南犯,而且对于直道的维护也曾有所着力。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在北地郡新增了直路县和除道县,这两县正分别设在子午岭段直道的南北两端,显然是为了加强对直道的控制。

唐朝建都于长安,强大的突厥族雄峙于漠北,频繁南侵关中。唐太宗时期,突厥一次进犯,十万铁骑直达渭河岸边,兵锋威逼长安。后来唐王朝转守为攻,再夺河南地,设置东、中、西三个受降城控制阴山防线(《元和郡县图志》卷四),直道联系北边诸军要镇的作用仍显而易见。

一直到了明代,直道仍旧是一条通途,清朝初年才渐趋湮塞。据乾隆《正宁县志》:“此路一往康庄,修整之则可通车辙。明时以其道直抵银、夏,故商贾经行。今则塘汛废弛,通衢化为榛莽。”清嘉庆年间文献记载:“若夫南及临潼,北通庆阳,车马络绎,冠盖驰驱……”表明秦直道的荒废仅是近几百年的事。

秦直道的未解谜团

秦直道从咸阳一直延伸到当时匈奴人的居住区,其整个地势有的是跌宕起伏,有的是丘陵延绵、沟壑纵横,两千多年前的秦人,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如此精确的北方大地方位概念以及如此丰富的地理学、地貌学知识?

据闻,蒙恬是秦代身经百战的军事家,协助他的是饱学经书、富有谋略的太子扶苏,他们文武组合,给秦直道工程注入了活力。在勘察施工中,他们礼贤下士,广开言路,听取各方面建议和意见,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出路线的方向,然后重用富有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实地勘测,反复论证。

但是仅仅依靠刚发明不久的罗盘定位技术,他们就具备了如此辽阔地域内的大地测绘技能了吗?就是按照现代人的思路,如果没有特定的技术支持,要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在一个无论是地理方位还是地质条件都十分陌生的区域内完成这么大的一项工程是绝难想象的。

现在的秦直道人烟稀少、荒芜寂寥。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秦直道附近只长一种植物?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秦直道陕西段曾被当地农民开荒种荞麦,但奇怪的是,荞麦怎么都长不好,又被废为荒地,大约8公里路段,没有长一棵树,仅仅长着20厘米高的茅草。“要找秦直道,一定要踩过茅草路。秦直道和茅草仿佛是相伴而生的,而且也只有茅草这种植物在秦直道附近生长旺盛,别的植物也有,比如说艾蒿,但并不会像茅草这样处处见到。”这是很多研究秦直道学者的共同体会。

道上那些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