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氏祠堂对联--反映姓氏发祥地、祖先居住地

    中华姓氏网 2009年2月3日 万家姓

堂联是通过对联形式,将姓氏发祥地、祖先居住地、名号、官位等等,以艺术手法把内容反映出来,从而达到数典不忘祖之目的。这些堂联,一般张贴于祖祠、家庙或住宅正厅门上。通用堂联为:
  01、源自亶父;望出新安。
  02、名扬东汉;勇冠青齐。
  03、君称国宝;人举笔公。
  04、亶父家声远;笔公世胄长。
  05、押衙真侠义士;笔公为社稷臣。
  06、国宝家声垂后裔;新安门第继遗风。
  07、学富精撰长生诀;志坚拒交禅受图。
  08、至孝弥灾,名扬东汉;神威服介,勇冠青齐。
  09、片言可用,毫末将拱;小恶无为,涓流成池。
  10、古道照人,世传孝德;新安发迹,代孕忠诚。
  11、忠慎质直,笔公真社稷之臣;
  明恕清通,箴语表长民之式。
  但客家古氏,多系广东省梅州(旧称程乡县、嘉应州)十世祖古凤仪的后代,常用堂联为:
  12、乡贤世泽;国宝家声。
  13、乡贤世泽;名宦家风。
  14、岭南首第;魏北元勋。
  15、乡贤懿德;进士芳徽。
  16、一母三进士;四世两乡贤。
  17、国宝家声远;乡贤世泽长。
  18、社稷书通鉴;乡贤著粤城。
  19、杏苑鸿才开宋代;羊城仙迹著清时。
  20、兄弟同科三进士;公孙四世两乡贤。
  21、同榜一门三进士;任绵二甲独登仙。
  22、一榜同怀三进士;四传崇祀两乡贤。
  23、玉笋琼林才储国器;鸾笺凤绍彩焕天章。
  24、国宝乡贤宜承祖德;郎官甲第当振家声。
  25、派衍韩江,甲第郎官彰粤海;
  徽流棉竹,乡贤名宦著羊城。
  随着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的多次移民运动,自湖广、江西入云贵川的古姓家族,祖祠联一般会注明祖居地及落基地。如贵州省平坝县古氏祖祠堂联为:
  26、楚水渊源来百世;黔山俎豆绍千秋。
  还有些地方祖祠,以古姓郡望“新安”两字为堂联,如:
  27、新发于硎千年利;安然无恙万家兴。
  28、新岁纳鸿禧举仰文光冲斗栱; 安居迎燕喜遥瞻瑞气霭门庭。
  释义:
  名扬东汉:指东汉时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古初,其性至孝,待父昼五省、夜三问,能以色养。父亲逝世后,置于祖堂,每食必祭,其祭必敬,出告其面如在时,有事必告而行,事死如死生,事亡如事存也。尝与一赤面朱衣少年同行,问何往?云至其乡有公干,憩息于古树下。古初忽暝目,闻有人告少年曰:“不可厄孝子”。惊而晤,不见少年所在。乃归家,远见村民多从火光中逃出,焦头烂额者无数。至己家,左邻右舍皆烧成灰烬,独古初家无恙,宅第资财自若。汉帝闻之,表其闾曰:“孝子之门”。
  勇冠青齐:指春秋时期齐国勇士古冶子,有次随齐景公出行,横渡黄河,忽大雨骤至,波涛汹涌,舟将覆。时有大鼋浮出水面,衔左骖没之,众皆惕,古冶子独仗剑从之。斜行五里,逆行五里,望之无踪。景公叹曰:冶子死矣!稍顷,但见水面流红,古冶子左手挽左骖,右手提鼋头,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之逆流三百步,观者皆比于河伯。齐景公赞曰:真神勇也!遂厚赏之。
  国宝、笔公、魏北元勋:指南北朝时北魏宰相古弼。古弼是河北省蔚州人,初为猎郎,使长安,称旨,转门下奏事,以敏正著称,太宗嘉之,赐名曰笔,取其直而有用,后改名弼,言其辅佐材也。古弼头尖似笔,太武帝常呼之为笔头,时人则称之为笔公,累官至吏部尚书、东宫四辅、尚书令。其性耿直,有次太武帝要在河西校猎,令古弼留守,并下诏拨肥马给骑士,古弼却给以瘦弱之马,帝大怒曰:“尖头奴胆敢裁量朕也,朕还台,先斩此奴。”古弼坦然曰:“为臣不使人主盘于游田,其罪小;不备不虞,乏军国之需,其罪大。今蠕蠕方强,南寇未灭,吾为国远虑,虽死何伤?”帝闻言,慨然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
  押衙真侠义士:指唐代陕西省富平县南社乡古家社人古洪。古洪自小精通武艺,豪侠好义,年近六旬,任羽林卫押衙,人称古押衙。唐德宗建中年间(780—783年),尚书刘震(有些史书又作郑震)有个女儿,名叫无双,才貌双绝,曾许配给其外甥王仙客。后来,刘震因罪处死,无双被收为官奴,后改为打扫皇陵。一天,王仙客在褥子下发现一封信,信中说:“富平古押衙,人间有心人,你能否去求他帮助?”王仙客便去造访古洪,在他的奇计帮助下,救出了无双。古洪为了表明心迹,不泄露机密,仗义自刎。
  学富精撰长生诀:指南北朝时代郡学者古铣,撰《长生保要》一卷著名。
  志坚拒交禅受图:指明末重庆梁平县人古其品。孙可望谋禅代,派人求画《尧舜禅受图》,遭到古其品拒绝。
  片言可用,毫末将拱;小恶无为,涓流成池:出自唐代文学家古之奇的名作《县令箴》。
  明恕清通:唐代文学家古之奇,升任为东陵太守,将要赴任,父亲问他怎样治政才能泽国惠民?古之奇答道:彰善瘅恶,藻鉴无欺,明也;推己及人,与聚勿施,恕也;比德于风,洗心于月,贪墨是戒,清也;泽满于下,情得于上,闭塞无闻,通也。古之奇终成一代良吏。
  岭南首第:指北宋校书郎古成之。古成之年少力学,博览群书,出口成章,语惊四座。而在北宋初期,战事刚息,岭南一带学风未振,朝廷科考名额有限,每一路只能举荐一人。当时古成之居于广东省河源县,属广南东路。众人力举古成之赴京,古成之不失众望,荣登端拱元年(988年)进士,成为岭南第一位高中进士之人,故誉为“岭南首第”。
  一母三进士:指宋代广东省梅州古革、古堇、古巩三兄弟。古革、古堇、古巩系凤仪公之子,母亲杨太夫人。兄弟三人于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丁丑赴京,考取同科进士于一榜。哲宗皇帝赞曰:“一门三贵,旷世盛闻”。后来古革任潮州刺史、古堇任象州刺史、古巩任宾州刺史,列授剌史于三州,传为美谈。
  四世两乡贤:指宋代广东省的古成之及其曾孙古革。古成之于端拱初登进土,历任元氏县尉、益都知县、校书郎、魏城知县、棉竹知县,在职以廉能著称,政绩昭然,且工书法、善诗词,卒于官,入祀广州学宫,崇祀乡贤。古革,是古成之的曾孙,于绍圣四年进士及第,历任琼州府教授、潮州府太守,作育英才,德化黎蛮,革敝除奸,治政有方。卒后,崇祀名宦乡贤。 
                                                                                                                                        作者:古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