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家谱,方氏族谱之方氏发源地族谱总序

万家姓手机网 中华姓氏手机网→ 姓氏网新闻资讯

盛世修史、修志、修谱,自古皆然。树有根、水有源,人亦然也。重修族谱实为慎终追远,弘扬祖德,倡导孝悌,敬祖爱国,做到承上启下,宗序有依之壮举也。

鼻祖雷公,乃神农氏八代帝榆罔之长子也。炎黄联盟,平定天下。在讨伐蚩尤中,公战功显赫;平定天下后,公劝其父主动让位于黄帝,公以丰功伟绩封邑方山,吾族始得方姓。

方岗,古之方家岗也。属河南府、阳翟县、义让里。方山、方岗同属伏牛余脉,山、岗相依,故称方山为“上方”,方岗为“下方”。方岗是鼻祖雷公封邑内现存唯一历史悠久之方氏聚居地。大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贤君碑对古代方家岗是这样描述的:“方山之东,阳翟之西,颖水南岸,有岗若龙,竹茂林密,清幽秀丽。”方家岗西依方山,东连平原,北有具茨(今始祖山),南有三峰(古黄帝笔架山),南北绵延数十里,犹如巨龙,气势磅礴。古时村西群山叠翠,林木葱郁,村北河湖环绕,水清岗秀,气象万千,实乃得天独厚之风水宝地也。我方氏先祖居此繁衍生息,世代相传,迄今已一百余世,有五千余口方氏子孙。

方岗(现方岗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由方东、方南、方北三个自然村(也是行政村)组成。村西有先祖衍迁遗址晚衍沟,村中有祖庙。祖庙依地势座东向西,面对方山。明万历(公元1573)之前,祖庙分三部分,历经风雨,残破不堪,万历年间重修,始具规模,清朝再修形成宏伟的建筑群体,占地4300平方米。祖庙中为家庙,北为贤君庙,南为望峰书院。家庙正殿座东向西,内供鼻祖雷公及历代先祖塑像、牌位。贤君庙是为周方叔玄孙圆公修建。贤君碑称:“先祖圆公修道于此(方家岗),圆公(为分宗始祖)周方叔之后裔,得道飞升,奉为贤君,眷佑一方,笃灾愆阳”。这和当地民间传说方圆能呼风唤雨,役使鬼神,疗百病救民于水火相符。碑文还记述了当年“夏自秋不雨”,族人祈祷,天降甘霖的事儿。无独有偶,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夏天大旱,禾枯田龟,又是族人往祷之,霎时雷辊电霍,大雨滂沱,解除了旱情。感其恩德,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族人在贤君庙前又刻石纪念。望峰书院的正殿亦座北向南,因遥望三峰(山)而得名。内供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塑像及孝孺公牌位。这里是族人子弟读书学习和宿学鸿儒讲学的地方。正殿对面是套宿楼及留侯洞。相传西汉名相张良是方家岗毗邻古留村人。族人敬之,修洞以纪念,教育鞭策族人子弟勤奋读书,立志成才,光宗耀祖。祖庙各处碑石林立,记述了方氏辉煌的历史。可惜经过日本侵华战争和内战,祖庙遭到严重破坏,碑石在后来也大量失散,十年动乱使残存古迹扫荡殆尽。如今这里是方岗乡第二中学校址。近年来,为缅怀先祖恩德,在原方氏老坟重建了“方氏发源地纪念馆”,占地1500平方米。馆内建有“纪念堂”一座,偏殿、大门、牌坊、纪念碑还有待逐步完善。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为了祖国的统一富强,方氏列祖列宗们,曾为之奋斗,为之献身,为子孙后代树立了典范。二世祖明公与黄帝等同列为“七圣”,回为舜友,方相助禹,周朝方叔,南征蛮夷,挽救了周室天下,汉之方约助刘兴汉,被封为开国公。西汉纮公先为阳翟令,后为西汉司马汝南尹,为避新莽之乱开创了方氏南迁之先河,安徽歙县东乡成为方氏南迁的中转站。纮公生子雄,官拜东汉司马,雄生三子:侪、储、俨。侪为南郡太守;储能役使鬼神,称仙翁,是东汉孝廉举贤良方正,官太常兼洛阳令,封黟县侯;俨文武兼备为大都督;当时兄弟三个名噪天下。储公生三子:观之、赞之、弘之。弘之后裔有南迁闽,亦有北归中原者。其中廷范公于大唐大顺年间(公元890—891),择居福建莆田刺桐巷,并改名曰:方巷。公生六子,皆进士第,时称“六桂联芳”。又因五子仁载官至上柱国、金紫光禄大夫,于是便有“金紫”方氏之称。

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先祖赞公之胞弟智公(字月峰)奉诏出使东国,传播中华文明,为韩国方氏之始祖也。

详情请登录 中华方氏网  http://www.10000xing.cn/x056/

》更多$x$氏新闻 ... 》中华万家姓新闻
点击下面按扭【分享到宗亲群、QQ空间、微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