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东 池 水 包 氏 族 谱 前 言 摘 录

    中华姓氏网 2010年3月17日 中华包氏网

包氏族人,在汉族大家庭里,也是古老的一支。我们的远祖,可以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时代的楚国贵族申包胥。申包胥姓申,这是以国为姓。他的子孙以祖之字为姓,而改为姓包。
吾族包姓实自此始。他们先是聚居山西上党,成为望族。后来多次南迁,皖赣闽粤至今,叶茂花繁,代有名人。安徽合肥的包拯是北宋名臣,更是包氏宗族中的佼佼者。所有这些,都有史册、志书和谱籍可考,只因年代久远,我们现在无需考查这源远流长的世系。总而言之,对此我们都引以为荣而自豪。
我包氏自闽杭十郎号纯白公始祖第十七世自业公夫妻二人,于大清康熙四十八年(1702年),由英德乌石岗迁居到清远滨江池水到庄埇定居为始祖。祖祠背靠高山密林,名谓“饱虎”看猪形,来龙山脉,座向甲庚兼寅申。
到庄埇,俗称池水尾到庄埇,是包氏族人居住地方。全村四面群山环绕,东临英德县黎溪镇白芒村,南邻本县高田镇高塱山心村,西是本镇(鱼霸)村相邻,北是深山密林。位于东经113°28’05”,北纬23°44'30”,是广东省西北中部,清远滨江中部,距县城50多公里。滨江河流全程80多公里,池水支流汇合滨江河流最下游的珠坑池水口。我始祖到此居住时,从没有立足之地,到其孙昌乾公买落该处,面积细小而狭窄,只有一条小坑冲和两条微小支流汇合一起,所谓四水归源,包括耕地、山林在内不足三平方公里。交通不便,幽深而闭塞,文化落后,少年儿童基本没入学读书,靠肩担小贩卖茶叶、木柴等繁重劳动维生,在1921—1928年先后到南洋(马来西亚)做工谋生的就有十六男六女。
自叶公传至良字辈共十一世,从五世祖仲字辈的妻和子孙全没记载,距今三个世纪,包氏族谱只有一些手抄稿,但文化有限,加上外行又没有新的谱范借鉴,要写起新的族谱实属困难,居住分散数十处之多,近者数里,远者万里之外。为今后子孙后裔寻根问祖着想,只有摆开重重困难,想方设法,艰苦努力,走遍英德、翁源、福建、外埠。。。。。。等,查访及重复书信联系,得到族人热情支持和回忆,反复查看碎烂模糊的包祠总牌友儒两辈名字已看不清,及到每户查访老中小的字号名,用尽各种方式进行收集、整理,区别尊辈排列,但延昌两辈的延钦、延铃、昌昆太公是否迁居异地无法查明,友儒两辈部分号名亦回忆不清,只得将字名排上辈与其原来的号名是否有异误的有待后考证。
本族人为了生活,一生颠沛流离。在二十世纪中后,全部族人迁离原址,只遗下重建公祠一间,所以人口发展缓慢,至今(包括迁居异国)只有55户303人。其中男156人,女147人。大学本科毕业6人,其中硕士1人,大专和高中毕业12人,初中毕业1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七十岁以上寿星13人,其中九十岁以上4人,八十岁以上3人。
建国后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都向前发展,逐步改善交通条件,建设滨江公路,现为107国道,从北(京)到南贯穿滨江全线,直达县城、广州、深圳、香港。鱼咀向西公路到达下滨江禾云镇接驳107国道;向东公路在建设中了,今年可全线完成,经池水尾到达英德黎溪接106国道。同时族人中全面结束了无米之炊的日子。在经济上也涌现出致富能人,构建新房,大小运输车八台,摩托车十台多,电视、电器等用品已进入家庭。尽管整体而言,本族人还不富,大部分人只能解决温饱,文化素质不高,但我们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到庄埇族人朝着未来的前景,必将到达更加兴旺发达的美好生活。
二00一年农历辛巳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