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网星光出了个“台湾文献初祖”

    中华姓氏网 2010年3月29日 沈氏网

  

1992年5月,台湾沈氏后人和几位台湾学者的寻根之旅打破了石碶街道星光村的平静,从此星光村成为众多专家学者时常提及的三个字。因为星光村出了个被誉为“台湾文献初祖”的沈光文。
  沈氏第27代子孙、区业余文保员、星光村村民沈谒毛现在代表全村保管着修于民国17年(1928年)的《栎社沈氏家谱》,他说,栎社沈氏是甬上一大望族,自宋代以来名人辈出,有布衣诗人沈明臣,大学士沈一贯,布政使沈九畴、沈一中,主事沈凤超,同知沈汝璋等,根据家谱记载,沈光文为栎社沈氏第18代子孙,沈九畴为沈光文之曾祖,沈一贯为他的族曾祖。
  然而,沈光文的名气并不是因为他生于沈氏望族,而是因为他在台湾为倡导中华文化不遗余力、积极提倡文教为先的精神。作为抗清义士,沈光文参与了众多抗清活动,后欲举家搬迁到泉州时,遇台风被吹到台湾宜兰。当时台湾被荷兰人占据,荷兰人在台湾实行一系列的殖民政策,包括文字在内。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以沈光文为首的一批文人,以传统诗文形式,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成为台湾文化的开拓者,并开创了台湾“遗民文学”和“乡愁文学”的先河。同时,他用文字详细记录了从荷兰人占领台湾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及郑氏家族的盛衰情况,为后人研究台湾历史提供了真实而宝贵的资料,被尊为“台湾文献初祖”。
  自沈光文到台后,时历三百多年,台、甬两地的沈氏后裔失去了联系。在沈光文诞辰380周年前,台湾人民为追念他在台湾复兴中华文化的丰功伟绩,举办了各种活动,台北宁波同乡会掀起了寻找沈氏宗脉的热潮,他们根据有关记载与宁波台联会取得了联系。沈家第25代子孙吴乡菊老太保存完好的《栎社沈氏家谱》最终找到了沈光文的出生地,家谱中详细记载了当年沈光文渡海到台湾的经过。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宁波有5支沈氏家族,其中以栎社一支最为完整,总人口在3000人以上,星光村是沈氏家族主要的聚居地。目前沈氏仍是该村的第一大姓,常住户口有160户,共400多人。不少沈氏后人已走出星光,足迹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有些还出了国。
  除了沈光文,星光村的祖先还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元末时期,在浙江处州、杭州等地做过几任小官的高明,避乱隐居在星光村赵家院瑞光楼,将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南戏《赵贞女》改编成著名的《琵琶记》。如今,高明曾居住的瑞光楼已不见踪影,惟有“瑞光堂”匾额及“瑞光楼故址”纪念碑记载着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这些珍贵的遗存造就了这个村庄独特的魅力,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也成了当代人的任务。1992年,当时的鄞县文化部门出资将原先的沈氏宗祠改造后建起了纪念馆,并在馆内塑起了沈光文石膏塑像,用图片、文字等详细介绍他的生平。展览馆建起来后,当年5月间,来自台湾的沈家第27代子孙沈允在和台湾宁波同乡会会长王雄夫等慕名前来参观,此后还吸引来自台湾和其他各地的1000多人次前来参观。沈光文提升了星光村的知名度。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村里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有15家企业落户该村,去年,全村实现工业产值1.4亿多元,创利590万元,村年可用资金达到120万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该村还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下阶段,星光村将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并以此为依托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