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记吾李氏家族的由来与变迁

    中华李氏网 2012-12-4 14:51:31 万家姓


吾李氏家族从元朝建村,历经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已七百余年,家族现存祖谱共十二册,总谱及各支谱均经过多次修续,现将大致情况简述于后:
一、家族的由来
建村人始祖李珪诰授光禄大夫(载山东县志),李氏家谱记“公系出陇右① ,嗣徙宽河②。元朝由邠州③刺史,累至平章事,生平精于算学,亩籍赋税,兵响馈用,立朝时随机权算,毫无差谬,故钦赐曰算子李,此庄之命名所由来也”。
注:① 陇右——古时以西为右,此即陇山以西,黄河以东地区。
② 宽河——今之博平镇。
③ 邠州——在陕西、甘肃交界处,下辖四县。1913年改为邠县,1964年改为彬县。
二、家族的变迁
珪祖诞生兴、旺二子,兴祖迁居汶上县,后代又迁居丰邑;旺祖留在博陵,任明朝两淮转运使,诰授中议大夫。三世祖:温、良、恭、俭、让、仁共六兄弟。温为明护驾将军,恭诰授资政大夫(山西蒲州为官),让也诰授资政大夫(明山西都统,载县志)。嗣后均以书香传世,文武秀才、大夫①济济。如四世祖贤,五世祖真均诰授中宪大夫。汶上嗣后、族属亦是才俊甚多,最为有名者一曰华春、一曰如兰,都可与前辈比肩。其后曾遭明季兵燹吾博、汶两邑,族人分投各州郡者甚众,遂家道落寂。
满清定鼎中原,祖德重昭。家族二次兴旺,仍然诗书相传,家声丕振,饱读诗书,考取功名,为官者众,直至民国,相延至今。
注:① 大夫——明、清将文职高官统称大夫,武职高官统称将军。
三、扩建祖茔
十一代孙子实字李信,约社于祖茔内,植松柏千余株,并立碑铭,扩大祖宗茔地,以表水源木本之恩。以松柏长青护佑祖先之坟墓(此事发生在1600—1690年间)。设专人看护,之后历年不仅精心培植已栽树木,且年年增栽,棵棵苗木茁壮生长,郁郁葱葱,终于形成百亩祖林。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一直是省内外极少见的松林,历经三、四百年。
四、建李氏宗祠
第十四代孙庆雲字若济,以为孤死者坵(意思是狐狸死时,其头总是朝向有穴的山丘,表示不忘本之意)。物性犹然,何况人乎。我李氏聚族于此,历元、明、清三朝,故址者真狐之坵也,生者乐生,吾列祖列宗之灵位,也应有落地供奉之所。这是后世子孙们应尽之责,每念及此事,总是汗颜不止。适逢乡眷王氏因无后人要卖宅基,此地恰座落于我族居的中间地带,若济召集族人议置买此宅。各代宗亲一致同意,都乐于出资出力,遂组织人等订方案,出图样,备材料,建成李氏宗祠,然后设神位,次尊卑。不仅使先灵有所依归,并使子孙晓喻。此与子实祖植松柏庇荫祖茔,与修谱传宗是一样的善事。
其后为了办学校等又修了不少房屋。(修宗祠大约在十八世纪中叶)
五、修续家谱
吾李氏家族,记载修续族谱共五次,各分支修谱次数更多。
第一次记载修谱是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时吾族已历经三百多年,由汶上县乙酉科(1669年)举人知县方远祖撰文作序:历述了吾族发展变迁简况,并记述了子实爷植松、扩茔地事宜。赐进士出身经筵日讲官兵部尚书天馥参订。
第二次修谱是道光九年(1831年),与上次修谱相距120年。此次修谱无人撰文,只在第三次修谱的撰文中提及此事。
第三次是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距上次56年。此次修谱历经坎坷,所以撰文者最多,共五人,各有侧重点。
首个撰文者是十八代孙辛昌(清秀才,有名的鲁西才子,逝于1925年),简述此次续谱,首先由十六代孙玉相字琢修(曾任武城县训导)发起,联合族人公议纂辑,恰逢贼匪蜂起而延搁。继之者是英年字冠群和族中长辈甫议重修,无奈天不永祚,其志未达而逝。遂由十八代孙辛昌等担起此任,于先辈冠群公在旧本上已添注明晰的基础之上,完成修谱之任。
冠群之子十八代孙贡生增华所写序中特别强调惟木有本,惟水有源,本源者人伦之始事,纲纪之关键也。我氏历来夙称大族,修谱联宗理所当然,若长期不修谱则湮支不知系于何代,以致长幼难分等等。
光绪十二年有来自汶上的尚义爷(十七代)来村商议修谱之事,也促使此次修谱的进行。
十九代孙金符也行文记之,指出惟木有本,本固则枝荣;惟水有源,源深则流长。吾祖出陇西自元迄今已五百余春,始祖官居平章事,子孙并游宦于其间,冠戴簪缨者代不乏人,修谱之事屡遭战乱之阻,蓋不忍一线之墜焉,在千钧一发之际,各兄弟子侄同心协力完成之,故写俚言一首以表祝贺:
绳绳世牒朗如眉,修辑而今復待谁。
欲溯源流分鼻耳,还从支派序壎篪。
三槐茂蹟从古绘,一脉真传识谱知。
家乘攸关成急务,千年统绪在于兹。
十六代孙人伦重审要依前辈之规定,三十年一序之定期,断不可迟延。若迟延日久,后辈子孙欲因流溯源而不得溯,由枝寻根而根不得寻,甚至长幼失节,亲戚以紊,以致忘本乱宗悔之晚矣。
总之此次修谱,中间变故多,拖的时间长,然前辈们仍然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大任,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第四次修谱在民国二年(1913年),距离上次修谱25年,由十八代孙树棠爷作序以记之,阐明吾李氏历经五百多年繁衍生息,居处各异,家居者众,外徙者多。此次按三代六支(即温、良、恭、俭、让、仁)分序,下面再分支续,颇为清晰,经月余而完成。
十八代孙思鑑撰文说,此次修谱朝夕从事,先修草谱,再写成正谱,月余完成。深赖於读书人多。由此可见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否则既不能继前人之志,復不能述前人之事。时久恐一线墜焉。
第五次修谱在民国第二十二年(1933年春),十九代孙秋芳作序称此次修谱与上次只相隔20年,原因有二:一是上次参与修谱之人尚在者无几,有尚在者指导会顺利许多。二是上次修谱时良祖后人迁居长清、禹城;让祖后代迁聊城贺家海村,俱去信而未回来,以致事峻两支未续入。之后不久,两支均来人厘清,只录于草谱,耽心时间久了而遗误,故提前续之。
十九代孙穆轩则撰文说,此次修谱由秋芳族弟发起,思东族叔为指导,写谱者有族侄志文、兆阳,族孙善荣,嫡孙一心等。同心协力,且修谱之时,於某代添名写清代数,某人生之。按支排行,重序前者,仍之后者,乱次者改正之,作到支派分明,长幼有序,出继者,承嗣者,换名者,义养者,皆注清楚,令人一目了然。只希望明明白白地接续传承下去。
六、家族成员和迁徙概况
正像始祖李珪从陇西迁博陵一样,家族成员的迁徙屡见不鲜。二世兴祖迁居汶上县以后,又迁江苏丰邑,三代六支中恭祖为明山西蒲州府荣县知县,良祖为明山西都统,六代祖瑞为明大同府知府,七代祖光远为大梁驿丞,九代祖茂华明兖州府宁阳县训导(载县志)等,以上皆因为官,迁居他处。因家庭及社会等原因迁徙者,如三代第六支仁祖的后代迁居李桥,前后尚有多支随迁,实际上李桥、陈庄村的李姓宗亲全是由我村迁去的。明永乐年间又有迁居汶上草桥村的佐祖。光绪十二年(1886年)十一月第十七代孙尚义等曾来村续谱。八代迁居陈留县,十一代有移居广平穆庄,短丁庄的;有迁居聊城窦家营的。
十四代迁居涿州、李兆安庄、李桥等处的。
十五代迁成范二庄、涿州、茌平田庄。启明李庄、郎庄、王家集、公李庄、秦庄、北李庄、黄庄、李桥、贾庄、博平西街、茌平田庄、郎庄、牛店、王家营、临清杜家堤、回民李庄。
十六代迁居胡家楼北独立庄,村号为李洪如庄。
十七代迁居成范庄、江苏海州沭阳县、周庄、保定府定界县、皮孤李庄、郎庄、官庄、苏庄、东袁庄等。
十八代又有迁李桥、博平西街的等等(详见族谱,文中有重复,系因不同时期迁居)。
从以上不完全的记载可以看出,吾李氏家族迁居比较频繁,迁居之后的后人又有新的迁居,也是平常事。二十世纪以后,由于交通发达,经济发展,迁徙的范围更大,省内外,国内外皆有之,作为老村的人们谨祝愿各地吾李氏宗亲幸福安康。
七、几点感悟
1、历史上一代明君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读了吾李氏家谱,进一步知道了吾族、我村的发展变化,历代先人曾创出不朽的业绩。子子孙孙应以前人为榜样,更加自强不息,勤勉努力,为国为民多做贡献,建功立业。
2、从五次修谱可以看出先辈对修谱之事十分关心,每次皆由德高望重者发起,大家响应,踊跃出资、献力,共同完成大任。方使吾族绵延七百余年,保持宗亲清晰,长幼有序。从多人所作序中表达了对先辈的敬仰,对后辈的殷殷期望之情,吾后代子孙绝不可忘矣。
3、十一世子实祖,对祖林的建设功劳大矣,亲植松柏千余株,以表水源木本之恩。十四代孙庆雲爷为修李氏宗祠尽了大力。后代子孙永不可忘记。
由于历史原因,祖林、宗祠均已损毁,也使吾辈受到启示教育,逐渐形成共识,祖林的碑已重立起,宗祠欲重新修缮,不仅实现吾族的传统,同时实现文化和历史的传成。一个不尊重历史,不懂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4、从1933年修谱至今已整整过了八十春秋,据了解,各分支修谱多者已三、四次,少者一、两次。修续总谱已是燃眉之急,笔者建议尽快启动之。
5、从总谱上看吾李氏在六世之前均以单字起名,六世之后多以两字为名,相延至今。但因无统一规定,各支各样,很难分清辈份,且前后辈份重名者甚多。仅举例说明:十四代有庆雲爷,十九代庆字辈人很多;十六代有玉相爷,十九代有玉庆叔;二十三代有玉魁。“兆”字辈,有十八代的,有十九代的,二十代的在村东排更多。为了使辈份清楚,前辈后辈不紊乱,采用“同辈同字”起名方法,笔者认为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学习“孔氏、孟氏”起名方法。 编者(2012.4)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