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李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李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蒲城临潼河南李氏祭祖记 已阅:2638 / 回复:0(楼主)

当年始祖李麦珍率110户,一户大人和娃娃拿4口人计算,也四五百人哩!那时侯,始祖李麦珍率众人初到温家塬,可以说一边垦荒,一边还要和土匪、兵匪以及地痞流氓周旋。他们开垦了大片良田,也挖掘了一批窑洞,也叫“地窝子”,让几百人先安顿下来。几年后,有了经济力量,便建起了自已的城堡。所谓城堡,就是大家齐心协力盖好了110座土房孒,再拿城墙把一百多所房子围起来,并留有东城门和西城门。城门装有结实的大木门,还用一道道铁皮包裹着,非常坚固。有许多次土匪来袭扰,都被始袓李麦珍率领众乡亲打退了。这时,李德万等几位同宗老前辈都走过来,争先恐后介绍自已所掌握的点滴信息:
“老年人说,打了很多次仗呢!你把土地开好了,禾苗长起来了,天旱要浇地,上游死活不放水,咱就不能眼睁睁看着庄稼旱死呀?几百口子人要吃饭呀!咋办?凉扮!只有打架抢水!争怂怕冷怂,冷怂怕的不要命的!……”
“那阵子从山西移民过来,开荒种地,朝庭不是支持吗?”
“呵呵,那时候,山高皇帝远,捶头子就是知县官!”
“你粮食丰收了,土匪、地痞就眼红了,就来抢粮呢!城皇庙后头的南瓜蔓,爷不缠它,它要缠爷哩!咱们始祖不是统领过军队吗?打仗那是行家里手啊!就组织大家武装起来,几百人啊!刀响娃叫唤,杀的土匪屁滚尿流!”
“后来呢?”
“我老太爷说过,几十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了,温家塬上人口越来越多,一茬茬楞头青小子叮哩咣当出生了,一个个眉清目秀的女娃子稀哩哗啦降临了。树大分枝啊!先把一百多户外姓人迁出城堡,组成了一个个新村庄,象现在的山西庄、白家原、石道、保南、兴林的许多自然村,都是从温家塬出去的……”
“噢。那么多人都是从咱李家的城堡迁出去的?”
“哈哈,严格意义上说,那时侯啊,温家塬城堡是属于110户的,咱始袓不是里长吗?他带领山西移民110户造的城堡啊!大家迁走了以后,还长来长往呢,绝大部分人都成了儿女亲家,几辈人几辈人都是亲戚,亲套亲,亲上加亲哩!后来,咱李家也是人丁兴旺,在温家塬上春种秋收,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成了方圆几十里的大户人家。老辈人说,蒲城县太爷从咱地面上过,都要下轿哩!”
“再后来啊?”
“再后来是这,咱李家家大业大了,自然要分家哩!始祖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老三啊!三支人啊!我们在温家塬发展了六、七代人呢,光这片陵地,就有十几亩地大,有30多个列祖列宗的坟呢!”
“老二、老三两支人啥时候迁走的……”
“呵呵,你算啊!蒲城麦里村现在算上刚出生的娃娃,已经29代人了。除去温家塬7代人,老弟兄三支人分别了已经有22代人了!”
“是这,我爷在世时说过,在温家塬时,大房、二房、三房共生活了七、八代人。紧接着二房一支迁到河南去了、三房一支迁到临潼去了。老二老三两支人都迁走后,老大一支还一直生活在温家塬。后来塬上旱啊,水越来越少,井越来越深,才不得不迁到塬下,这才有了蒲城麦里村……”
“呓呀呀!分开都22代人或者23代人了!啧啧!”
“就像大田里的小麦,到了季节,该分蘖的时候分蘖,该拔节的时候拔节,该授粉的时候授粉,该成熟的时候成熟,错过了季节,作为生命特征的一切生物就很难挽回,人生也是如此啊!”
虽然是只言片语,流露出来的却是一个家族沧桑历程的发展史啊!我们的始祖李麦珍,为了子孙后代将来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美好前景,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与汗水。漫漫历史长河啊,因始祖李麦珍的名字璀璨夺目,老人家扬起的火种,从温家塬的最高处向辽阔的神州大地撒播,茁壮地成长起3000多个子孙后代。而且,后裔中人才辈出:李映南,清道光年间举人,曾是左宗棠将军的军亊高参;李可亭,孙中山先生的学生,于佑任先生的割袍兄弟,曾任西安城防司令;李树彦,杨虎城将军的参谋长;李何方,张闻天的秘书,中国外交部对外政策研究室主任,副部长级……
哦哦,一个家族的故亊,已经不再飞翔;一个家族的伤口,早已没有了蓓蕾;一个家族的哲理,再也无法照耀。当我家被钉上“漏划地主”牌子时,当文革时期政治灾难袭来时,当老父亲被批斗时,当我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我一生都不曾哭泣。这一次,在始祖生活过的温家塬上,我哭了,感情全不受心的控制,那眼泪,把个温家塬火热的夏天,打得遍地花蕾。
我忽然有了一种冲动,俯下身子,捡起一块温家塬的金黄的土圪垯,揣进怀里。我直起身体,看见金色的太阳烈焰四射,如同美酒,扑面而来。哦,我们温家塬的太阳,多么明媚啊!这阳光,不正是始祖李麦珍身上的光彩吗?
有多少个500年可以重来?李氏家族不仅有再造大明朝之功,凭其满腔忠诚和绝伦武功而彪炳史册,享受历代统治者的祭祀和历代文人志士的讴歌。而且是他繁衍了一个显赫的家族——蒲城李氏!正如作家郑建成所写李麦珍祖父李雄文云:“其先烈之辉煌,其后贤之绳蛰,甚矣哉!”
李麦珍,一个完美的男人。不仅以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后人无限的景仰!同时将他的忠诚、勇敢、仁孝留进了后人的血脉。所以我想说:先祖李麦珍,于国,你是勋国大柱,于家,你是始祖,你是蒲城麦里村李氏之圣!你是男人中的NUMBER ONE(第一)!
再见了!温家塬!埋藏我祖先的桑梓之地!
4、走泰陵
夕阳,瞬间变成了一个彤红的铜盆,高高的挂在金粟山上,远方那些层峦叠嶂,随之变幻成紫荆色的一抹,涂在天际线上,分外壮观。景色如此美好,蒲城麦里村李天亮、李武生建议同宗们去泰陵看看。在李炳奎、李富民、苏雪梅的带领下,我和李学东、李建武、李高潮、李永放、李随功、李合长、李龙江等人悠然地向泰陵漫步走去。
五龙山在这里陡然形成了一个大转弯,被称为天下唐陵第一湾。相传,我们的始祖李麦珍初来温家塬时,曾多次到此仰头观天象,低头看河山。面对这里天然形成的大湾盘,始祖深悟皇家的贵气,定会点化这片圣土,开创了先祖农耕文明的先河,定乾坤、垦沃土、论团结、讲和谐。
    我发现,五龙山这个大湾盘是一幅天造地设的天然太极图,是五龙山山洪冲刷形成的一大自然景观,是蒲城椿林乡最亮丽、最壮观的一个自然风景点。站在高处,极目远望,眼前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温家塬犹如一条巨龙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奔腾并屹立不倒。她令人遐想,令人神往,发人深思。
大湾盘的确雄奇,山上树林涛声澎湃,仿佛给您讲述最动人的传说;这里果林遍野,让您沉醉于果乡的美丽,那气贯长虹的大湾盘,将引领您探寻李氏族亲生生不息的奥秘!
拾级而上,那些“番酋”、石马、石狮、石虎列阵而来,威风八面。泰陵是唐玄宗李隆基墓。李隆基是唐朝第七个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因“开元之治”,他把唐王朝推上极盛的巅峰;因“天宝之乱”,他又把唐王朝推向几致覆亡的深渊;一折“长生殿”,使他流传千古;一曲“长恨歌”,又使他遗恨终生。
“因山为陵”是唐代帝王陵墓的重要特色,大唐十八陵中有十四陵营建在“孤耸回绝”的山峰之中。泰陵位于蒲城县东北十五公里的金粟山。金粟山为五龙山之金脉,海拔716米,“有碎石若金粟状”。与我们始袓李麦珍的创始之地温家塬遥遥相望。其山系自西南向东北方向伸展,诸峰罗列,呈环拱之势;山形起伏,逶迤蜿蜒,若龙踞凤翔,远望呈黛色,气势磅礴,雄伟肃穆,云雾苍茫。
泰陵陵园规模宏大,据《省志》载,陵内封地达三十八公里,为诸陵中最大者。陵区以玄宫为中心,依山势构筑陵墙,平面布局分内外两城,酷似京师长安城规范。当年建设泰陵时,巨大的石料堆、工人住宿的帐篷,就在温家塬下呢。
细细观察,泰陵的四门及陵墙四角分别建有门阙、角阙,地面建筑包括献殿、下宫、阙楼、陵署等,殿舍连绵,错落有致。陵区林木繁茂,苍翠荫郁,一派肃穆景象。与其他帝陵一样,陵园设有陵台令(从五品)及主文、主乐、主辇和典事等-。陵区还设有折冲府,负责陵区安全,封内陵户,则专门应付各级官员的祭奠活动。
其实,唐玄宗去世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已近尾声,但河南、河北的战争仍在继续。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两京破坏殆尽,军队(尤其是军阀军队和回纥军队)烧杀淫掠,社会一片混乱。唐朝国力急转直下,几致覆亡,从此历史走进了中唐时代。由于陵墓石刻的产生同社会主宰者关系的直接性,它本身既反映着产生时的国力,也博动着统治那个时代的精神力度的脉象,因之,泰陵石刻成了中唐陵墓石刻的代表。
用艺术的视角审视的话,我们发现同盛唐作品相比,中唐石刻个体变小,精神魄力在大气磅礴中渐趋平和。但此段时期石刻作品也有一定的发展,不少作品保持着很强的生气和气势,其中泰陵翼马(在陵墓中,翼马起着联系亡灵与天界的神秘作用)体态矫健,英恣飒爽,不失为唐陵石刻艺术中的珍品;泰陵翁仲,文臣雍容华贵,武臣勇武骠悍,仍不失大唐风韵,只是那威风凌历的神态,信佛要威慑某一特定的对象,不象盛唐作品中的侍臣,倨傲天下,旷达不羁。
随着岁月的流逝,战火频发,泰陵曾遭受过多次破坏和洗劫。尤其是朱温篡唐期间,华原节度使温韫“唐诸陵在境者,悉发之,取所藏金宝。”浩劫不仅使宏伟的地面建筑荡然无存,而且还祸及玄宗遗骸。北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下诏修葺泰陵,玄宗遗骸着法服、常服一套重新安葬,同时建立玄宗庙,庙址就在我们麦里村不远的地方。于下宫处立碑,并于陵区广植松柏、长杨、巨槐等。明清以前,下宫即为朝庭祭祀泰陵处所。清代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陕西巡抚毕沅下令修葺泰陵,并于陵区修筑宽3尺、高6尺的围墙加以保护,现在围墙已不复存在。同时还在朱雀门献殿遗址附近,树立亲笔题写的“唐元宗泰陵”(为避康熙玄炜讳,改玄为元)巨碑一座。这一石碑至今犹存,五个隶书大字,苍劲有力,不失为一件镌刻珍品。一九五六年,泰陵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一九五八年建立了泰陵文物管理所。
蒲城麦里村的几位老前辈介绍说,陕西巡抚毕沅下令修葺泰陵时,李氏族人去了不少人,有人做石匠,有人做木工,有人赶着马车拉沙运石修筑陵园围墙,培养出了不少能工巧匠。后来,他们还修葺过蒲城的文庙呢!
5、农家乐里话传奇
同宗信步欲寻幽,泰陵惬意胜酒筹。
五百多载血脉路,亲山亲水情未疏。
妩媚的金粟山,不动声色的伸出她的臂弯,轻轻地相拥着蒲城椿林乡的山山水水,当夕阳回头的霎那间,大地山川全染上了一片金色,仿佛沾上皇家之气似的,大气浓烈,金壁辉煌。于是,恬静的七月,便小心地在田地、小河、和小石桥边徜徉。从唐泰陵过来的风悠悠的吹着,原野里的缨络柔美地飘着,在果林和玉米的耳畔窃窃私语,不时暴发出铜铃铛般的笑声。
李天亮舒展着浓浓的剑眉,会说话的眼睛显得神采飞扬,他乐呵呵的给同宗们介绍唐泰陵的遗文趣事和风土人情,流露出他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李天亮笑着,幽默地对我们说了句富有诗意的话,他一字一顿地说:“在唐泰陵,只要我们走上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道风景哩!”
是啊!在先祖的土地上,你来了,我来了,你我皆风景!
这时,李武生用他法律的、专业的眼光打量金粟山的山谷、树林、和农家乐,判断着生态的保护和农家的韵味相结合的逻辑性,并为同宗不时讲解一些蒲城的社会发展态势。 在弯弯的山道上,河南宗亲李学东和李武生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李武生:“我叫李武生,我父亲叫李世珍,他是在河南李家沟出生的,后来当兵去了。”
李学东:“你父亲名字我知道,我老父亲时常提起呢,咱们是亲亲的一家人……”
李武生:“我们都应该是老二一支的后代啊!老大、老二、老三的共同祖先是李麦珍啊!想不到我们在这儿见面了!”
李学东:“有时间回李家沟看看啊!”
李武生:“我一定回去看看,我爷爷的坟还在哪啊!”
在这里,我们顺便讲述一下李武生爸爸的传奇故亊。李世珍,是李武生的父亲,出生在河南淅川县李家沟村,是我们李氏老二一支的后裔。李世珍从小就听上辈人说,我们的根在蒲城。他放过羊,在淅川河里抓过鱼,在梯田里点种过玉米,习惯了李家沟的山山水水,时常听到的是大山的碎草疯长的声音,看见的是一年一度秋风阵阵、波澜壮阔的淅川河水的涨涨落落。可是,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已有一天会回到朝思梦想的祖宗之地!
上世纪的三十年代,战争仍频,兵荒马乱,人民苦不堪言。有一天,国民党军队抓壮丁,一群土匪般的士兵闯进村里,见男人就追,见青年就抓,李世珍躲避不及,被抓个正着,稀里胡涂当了兵。穿上军装后,他由于在家乡李家沟读过小学,很快就被补充进云南龙云的第三师第一旅任班长、排长、连长。不久,李世珍认识了从陕西蒲城同样被抓壮丁的李志昌,他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很快成为要好的朋友,并相互关照,感情日深。
呵呵,来个情景再现吧:
李世珍:“嘿?你,出列,哪儿的?”
李志昌:“报告连长!我陕西蒲城的!”
李世珍:“叫什么名字!”
李志昌:“报告连长,本人姓李,名志昌!”
李世珍:“呵呵,好啊!我虽然是河南的,袓上却是陕西蒲城,根在蒲城呢!你姓李,本连长也姓李,说不定我们还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李的本家人呢!”
1949年,龙云的部队反正起义,李世珍、李志昌都成为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部队行进到陕西渭南朝邑县(后并入现在渭南市的华阴县)整顿时,李世昌因为是军官,且取妻生子,便在朝邑县(华阴)就地转业。李志昌随后也转业回到蒲城麦里村定居。在朝邑﹝华阴),有一户姓苏的老人,夫妻俩孤苦伶仃,无儿无女,便恳求李世珍作他们的儿子,为他们老俩口养老送洛。李世珍为人宽厚,心无旁婺,就爽快地答应下来。从此他们一家改为苏姓,李世珍的大名也改叫苏世珍。
春华秋实,十几年过去了,苏家老俩口均已作故。老俩口在世时幸福美满,去世时也风风光光。苏世珍是用关中的丧葬礼仪为老人送葬的,十二人抬的棺椁,扬一路纸钱,而且吹吹打打,洋洋火火待了三天客,也算尽孝了!
上世纪60年代,苏联专家坐飞机在三门峡转了一圈,说可以在朝邑(华阴)修个水库建发电站。建国之初,专业人才匮乏,一批不学无术的土包子官员不懂装懂,急急忙忙把苏联专家的所谓研究成果捧若神明。于是,撤销渭南地区的朝邑县建制,把大批库区移民迁往大西北的银川。政府巨大的宣传工程轻而易举地制造出一种无尚的荣誉感。苏世珍和千千万万的人们被告知:他们为黄河下游数以千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作出牺牲,他们是国家的功臣。地方政府信誓旦旦地向移民们作出保证:安置地的生活绝对不会低于原有水准。1956年秋,节日般的大迁徙开始了,有人还给苏世珍的胸前戴上了大红花。很快,“安置地的生活绝对不会低于原有水准”的谎言,被大漠风沙无情地撕破了。宁夏贺兰县和陶乐县的移民安置区地处黄土高原的沙漠边缘,自然环境极端恶劣,一年到头狂风漫卷,黄沙蔽日。晚上闭门睡觉,第二天早上房门就会被流沙封住。当时,一位负责移民事务的干部不小心掉进一个沙坑,没有挣扎出来,顷刻之间便被流沙掩埋,几百人出动寻找也未能找到他的遗体。
大迁徙后的第二年,又遇上了那场人为制造的“三年大饥荒”,移民每月人均口粮仅有7市斤。苏世珍亲眼看见大批大批的人饿死了,幸存者们一贫如洗。但安置地的移民人口仍然有剧增,移民数量甚至超过原住民一倍以上,生存空间的争夺与环境的恶化激化了移民与原住民的矛盾。原住民占据了河流的上游,每当灌溉季节,便截断下游的水源。抢水发展为大规模械斗,移民与原住民成为誓不两立的冤家对头……在沙漠与饥荒夹击之下,思乡之情终于引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惨烈悲壮的大逃亡。一些官员的谎言破灭了,大逃亡开始。
1960年,是那场大饥荒最可怕的一年。当初冬来临之际,树皮、草根、谷糠、老鼠……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留在安置地只能是死路一条。逃亡很快由分散行动汇集为洪流,宁夏首府银川周围的交通线被挤得水泄不通。
    政府当局紧急封锁了所有的车站渡口。只要是陕西口音,没有“移民通行证”不准乘车渡河。在黄河封冻之后,大批移民偷越冰河。贺兰县的一个移民村40余人踩塌了冰层,当场13人葬身黄河,剩下的人仍然义无反顾地跃过浮冰,继续回归之途。
  1961年6月,在宁夏仁群黄河渡口,上万名被堵截的移民与封锁渡口的官员僵持了三天三夜。但返回家园的决心是暴力所无法阻挡的。不久之后,1961年7月的一天清晨,当各村留守监视的移民干部们醒来时,发现所有土屋都空无一人。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人从高原上神秘地消失了。这一次,他们绕过严密把守的黄河,象作战一样向北迂回,横穿内蒙古沙漠,再折向南方,越过晋北高原,顺汾河河谷一直走到山西省最南端,最后渡过黄河进入陕西,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这条跨越三省,顺着河套外沿绕行数千里的路线,就是首批逃亡移民九死一生的“北路”。除了风餐露宿,忍饥受渴,还要对付官方的围追堵截。沿途各级政府奉命追捕,被抓住的马上强行押解回宁夏沙漠安置区。
  南路逃亡队伍在宁夏首府银川附近被当局拦截,绝大部份被遣返安置区。苏世珍拖儿带女,是跟着北路的逃亡者穿越险恶的内蒙古沙漠,辗转于秦晋高原,终于成功地返回黄河岸边的家乡。
     当他们这些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的逃亡者们走进自己祖居的村落时,已经泣不成声。他们讲述了银川安置区的恶劣环境和逃亡途中断水喝尿、沿途乞讨的悲惨情景。乡亲们把他们团团围住,如同召开全村大会。听的人和讲的人哭成一片,泪水淹没了整个儿村庄。
漫长的路途中,有些人失踪了,有些人被遣返了,有些人半途留下了,回到家乡的逃亡者不及出发时的一半。这是自两千年前犹太人出埃及以来最为悲壮的一次远征。在地方政府严密的封锁下,大部份移民仍然难圆返乡之梦。
    后来,共产党员、三位乡村支部书记坚强的站出来,他们背上干粮,代表着一千多个移民村庄,在北京和西安进行了艰苦的告状、请愿。在30万移民的强大压力下,陕西、宁夏两省政府终于同意移民全部返回陕西。
移民们回到华阴后,渭南市又把部分移民分散安置到渭南市下属的9个县上。就这样,苏世珍一家幸好被安置在蒲城麦里村,他又和老战友李志昌相会了。在麦里村,苏世珍闭门静思之时,那些白色的往亊,如槐花纷纷坠落。走向先祖的故土,好多人都要经过这个程序。认祖归宗,是苏世珍的最大心亊。袓宗之地——麦里村的太阳重新升起,他的心儿也再度绽放。苏世珍认定了自已就是麦里村李氏的同宗,于是决然毅然的改回李姓,重新叫响了“李世珍”这个名字!
故亊讲完了,眼泪擦干了。夕阳,也从山窝里跃跃身子,扬起火辣辣的大巴
掌,把最后一抹余辉使劲儿抛向远方。热热闹闹的同宗们又开始聚餐。宗亲会秘书长李富民即席讲话:
“哎,在唐泰陵农家乐,我们蒲城、河南、临潼宗亲终于相聚团圆了……,哎,近500年了,血脉亲情更浓了……,哎,始祖之后现在有3000多人,枝繁叶茂啊!老大一支,哎,老二一支,哎,老三一支,哎,代表,为始祖李麦珍上了坟……令人感动涕泪啊!……哎,李天亮、李武生、李建武、李学东、李随功……大家有个设想,哎,……啥呢?……为始袓陵寝立碑,……哎,以示纪念……。今儿个,哎,宗亲们也看了地方,哎,……那地方向阳哩,背靠青山,面朝帝陵,有贵气哩!……”
李天亮浓重的剑眉一扬,忽闪着充满笑意的眸子,说:
“宗亲在雕栏砌玉的宝地相聚,绝对大家都会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家庭和谐,开门有喜啊!来来来,大家用餐吧!”
李天亮、李武生等宗亲的盛情,带来了欢乐的气氛,大家一阵惊喜的附合声,随之碗筷声雨点似的响起来,菜肴、美味,一盆一碟的端上来,宗亲们一边交流,一边用餐,分明是一场热闹的晚餐。
返回的路上,晚霞如一只翩跹的仙鹤,悄然轻飏地映衬着祖宗之地的山川沃野。晚风吹彻,心儿悸动,宗亲依依昔别的不舍还在眼前晃悠,一声声道别却偏偏卡在喉头,发不出声响。我突然看见, 晶莹剔透的什么东西闪耀着,居然挂在自已的睫毛上,用手一摸,原来是泪珠儿……


作者:13738925493 (2015/10/9 20:09:46)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李氏论坛  执行时间:6,000.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李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