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冯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冯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whb2213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冯宜主】 已阅:2810 / 回复:0(楼主)

【赵飞燕】  (前45?~公元1年)    女。冯姓血缘后裔。名冯宜主,冯万金之私生女,赵临的养女,汉成帝刘骜的皇后,貌美体轻,能歌善舞。说到赵飞燕,得从冯万金说起。
冯万金是前汉时期音乐家,出身贫寒,与江都(今江苏省高邮)中尉赵曼交情甚笃。赵曼取了一个妻子名叫姑苏郡主。结婚后,赵曼患上性障碍病,不能满足姑苏郡主的性欲。由于赵曼喜欢音乐,经常邀冯万金作客,姑苏郡主与冯万金逐渐相识了解。久之,二人便暗中通奸,并怀孕。为了隐瞒奸情,姑苏郡主借病回娘家,结果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姑苏郡主生了双胞胎,不敢带回丈夫家中,又不能在王宫中抚养,便弃之郊野,谁知过了三天竟没死。姑苏郡主无奈,只好又将其抱起送到冯万金家中,冯万金为其取名为宜主、合德。冯万金死后,姐妹被赵临收养,改名赵宜主、赵合德。赵临是阳阿公主府的总管,阳阿公主见姐妹生得俊秀,说话音如铜茑,便将其收为歌女。
由于姐妹俩的生父冯万金是音乐家,也许是遗传的关系,姐妹俩都很有音乐天赋,不仅天生有一个甜美的歌侯,跳起舞来也很有节奏感,加上阳阿公主家里有舞蹈家、音乐家悉心培养,很快成为声、色、艺兼备的歌女。特别是姐姐宜主,体瘦身轻,起舞时就像春天里的小燕子飞翔,因之得名飞燕。
公元前18年,汉成帝到阳阿公主家中观舞,深为飞燕的美色所动,遂召入宫中,晋为婕妤,她的养父也被封为成阳侯。入宫后,赵飞燕以艳丽压倒后宫,恃宠迫成帝废去许皇后,立飞燕为皇后。成帝特在皇宫太掖池建造一艘“云舟”,让飞燕边歌边舞。有一次,飞燕旋转踏拍起舞,忽被一阵旋风卷起,扬起宽裙,就像要飞上天似的。侍郎【冯无方】直扑上去,用手握住飞燕一双玉足,飞燕站在掌中继续挥袖扭腰,舞姿更加婀娜动人。后人将飞燕的这一表演编成“掌中舞”的故事,传世至今。徐凝在《汉宫曲》中写道:“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韩偓在《偶见》中写道:“愁来自觉歌侯咽,瘦去谁怜掌舞轻。”据说汉成帝担心飞燕真的飞去了,特筑了七宝避风台,并用翠缨结在飞燕裙上,另一端结在台柱上,以作为安全带,由此足见宠幸之甚。
飞燕为了迷住成帝,常以 “息肌丸”藏于肚脐。这种东西含有麝香,能散发出异香,但长期使用就能患不育症。飞燕不知此事,一心想生个皇子,将来继承皇位。为了求子,他无视官禁,与年壮的朝中侍郎官属通奸,以争取多一个怀孕的机会。宿卫陈崇的儿子、侍郎庆安世,甚至宫中身体强壮的侍从燕赤凤等,都与飞燕有染。有一次,飞燕与陈崇之子私通,适成帝来到后宫,陈某匆忙中藏于衣厨里,发出咳嗽声,成帝碍于面子,也不好当场揭穿。经此之后,成帝倾宠于赵合德,赵飞燕开始失宠。她叹息说:“何复得预缨裙之游”,念念不忘成帝与她系上保险带的事。
由于成帝没有儿子,定陶王刘欣(成帝侄)之母丁氏,通过收买赵氏姐妹,立为太子。公元前7年,成帝死,刘欣继立为汉哀帝,立飞燕为皇太后。公元前1年,哀帝死,汉平帝继位。汉成帝的母亲王氏,时为太皇太后,外戚王莽当政假太皇太后之名,废去飞燕封号,贬为庶人,令她到成帝墓守陵。飞燕羞愧无地自容,于公元1年自杀死,时年46岁左右。
赵飞燕为婕妤时,雕刻“婕妤妾赵”四个鸟篆白玉印章,约1.5寸见方。据陈重远着《古玩史话与鉴赏》一书记载,此印章仍留人间,距今已有2000年,是秦汉以来传世极少的玉印章之一。但那印章今在谁手,却是个迷。有人说“那批汉印大部分卖给了张学良”,是经王澍常之手办的;还有人说邱震生在20世纪30年代见过这颗印,并将“婕妤妾赵”四个鸟篆字印在宣纸上,但后遗忘不知放在何处。
《古诗源》收有飞燕诗一首《归风送远操》,诗云:
凉风起兮天陨雪,
怀君子兮渺难望,
感予心兮多慨慷。
《西京杂记》云:“赵后有宝琴,名凤凰,亦善为《归风送远操》。”可见此诗为伴乐的唱词。

作者:60.20.62.* (2008/8/6 16:04:37)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冯氏论坛  执行时间:695.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冯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