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陈氏宗谱第七卷艺文

    中华陈氏网 2011年6月15日 原创


第七卷 艺文

第一篇 纪念陈武帝诞辰1500周年
一、陈武帝“帝乡佛国”文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长城(兴)属会稽郡。汉朝时,长城先后属扬州、会稽、吴兴等郡。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屯兵吕山。西晋太康三年(282)分乌程县西北诸乡立长城县,属吴兴郡,这是长兴置县之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南北朝时,长兴下若里出了勇猛贤良的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公元557年在建康(南京)建都,国号陈。中国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时期在江南出过两个皇帝,一是富阳的孙权,一是长兴的陈霸先,而陈霸先属浙江土生土长的唯一皇帝。唐代魏征称陈武帝功绩不比孙权、刘备逊色;归有光评陈武帝“号为最贤”;毛泽东推崇陈霸先政治军事才干,要求读《陈书》。陈武帝生活俭朴,深受部下和百姓爱戴,现被誉为中国百名杰出皇帝之一。
陈武帝开创了长兴“帝乡佛国”文化,始建大雄寺、钟楼、鼓楼。陈武帝故宫建于公元560年,为五进大院,建地36亩,四面环水,皇族大户气派,宫内建有家庙,后称下若寺,寺内正中自山门而入,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小西天,佛像魁凛、气势磅礴,历代皇帝皆称为“帝乡佛国”。现立于青石琮上的“帝乡佛国”四字为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手书。下若寺陈武帝故宫历史悠久,是江南子午线三大寺院(镇江定慧寺、长兴下若寺、杭州灵隐寺)之一,向来是文人墨客、达官贵族观光游览圣地。许多文人挥毫泼墨,留下了不少传世碑刻字匾和诗词,而乾隆的天赐圣旨更是光照后人。陈武帝“帝乡佛国”文化给长兴带来130多所大小寺院的建成和南宗创始人道宣、诗僧释皎然的宗教文化以及观音由男相变女相始于南朝长兴(有待进一步考证)的历史。陈武帝在长兴还留下不少传说故事,而且神州陈姓的繁衍地也在此,如陈英士、陈云、陈毅、陈独秀、陈立夫等。陈武帝故宫在海内外影响颇大,日本学者多次来考察,陈立夫还亲笔题字。陈武帝“帝乡佛国”文化的资源给长兴带来了旅游业的投资开发,《陈武帝故宫总体规划》的完成和由上海维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的电视专题片《历史名人文化•陈霸先》的拍摄和播出,为2003年11月底陈武帝1500周年诞辰盛典奠定了基础。
二、长兴纪念陈武帝
2003年11月28日晚,浙江长兴体育馆内,数千名长兴市民与来自国内以及日本、韩国、港台地区著名院校的史学界专家、学者及陈皇后裔代表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长兴——陈武帝诞辰15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文化经贸系列活动。活动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长兴县主办《陈武帝的历史作用及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都是南北朝史学专家,许多高见卓识,足以振聋发聩,眼界大开。
11月29日清晨5时,湖州长兴新塘口太湖西岸人声喧哗,惊醒了附近村落老百姓的好梦。参加“中国•长兴——陈皇故里摄影大奖赛”的600多名摄影爱好者,排起长达2公里的“长龙”,架起“长枪、短炮”,翘首期待太湖日出的精彩时刻。除了太湖日出,长兴还为摄影爱好者安排了连台好戏。《陈武帝的历史作用及南朝史》论坛,为过去曾被忽视的“六朝英主”——陈霸先“正名”,国内外史学专家学者们“唇枪舌剑”的风采被全程记录;海内外陈氏后裔前来认祖归宗;陈皇故居举行盛大的陈霸先塑像揭幕仪式的瞬间都被镜头“定格”。许多文人挥毫泼墨,留下了不少传世诗词和对联。
三、陈武帝一千五百年祭
虞舜之苗,太丘之裔,
陈武皇帝,宗出长兴。
少年立志,文武兼备,
英谋雄算,大度倜傥。
南定交州,维护国家统一;
北征广陵,反抗民族压迫。
扫猖獗之侯景,剪狂妄之强寇,
拒威逼之权门,平割据之藩镇。
拨乱反正,功勋不下曹操、刘裕;
鼎立三分,雄豪无愧刘备、孙权。
生逢乱世,不以杀伐为功;
绥抚末运,谨记爱育为本。
力挽狂澜,为受命于危难之际;
顺天应人,实承运于无望之秋。
身经百战,功在史册;
泽被华夏,德在民心。
盛世追远,铸像公祭。
仰六朝遗列,弘扬传统美德;
振江左雄风,光大民族精神。
四、纪念陈武帝诞辰1500周年诗词集
1、水调歌头
朝日照平显,彩霞缀晶空。万里江山新透,心畅驾飞鸿。佛国传来消息,高祖千年圣诞,怡悦漫天红。额手称庆曲,神往大江东。
公俭勤,人器重,远志弘。风云际会海宇,跃虎又腾龙。率领王孙帝子,北战南征挥师,得道古今雄。英哉浩然气,贤哲万载彤。
2、桂枝香
金风玉露,又盛世中秋,莲放祥图。环宇欢声雷动,电波耀目。时空载寿一千五,我高皇、帝乡安度。拱门云绕,彩花天响,姮娥曼舞。
忆往昔,峥嵘岁月,见扬子江头,烟散樯橹。平定王、侯内乱,不惊宠辱。统一大业宜果断,打江山帷幄运筹。史家浓墨,叠叠犹书,壮哉陈武!
3、水调歌头
人说究读苦,闭目细拈须。大虫山冈稀少、猴子王自书。醉我临窗香桂,心往神京帝都,馥郁飘兰族。秃笔划歪诗,见笑众高佛?
岭南吟,金陵颂,洛阳鸣。浴血基业、倾毁因为游春图!邦赖贤臣英君,国靠清官廉吏,史册古今录。党庶枝叶茂,千载富米鱼。
4、千秋岁引
吟咏驱烦,操场极目,万里江天染霞落。东湾月经鸢岭亮,南河水往芦洲阔。百家灯,一天斗,半槽猡。
何惧浪涌刷又搓!何惧隼鹰争而夺!扼腕英雄变罗锅!寄人篱下平淡过,流音肺腑陈朝说。夜深沉,露凝重,花影绰。
5、沁园春
斜雨沾衣,落叶嬉追,戏蛟舞龙。
正车拥街市,跳珠溅玉,立桥交叉,靓路飞虹。
累中偷闲,查典穷故,弄懂陈王开国功。
朝虽小,却金光史册,长响黄钟。
曾经虎踞江东,继仲谋玄德三分雄。
更鸿绩懋勋,“决机百胜,英谋独运,”大度雍容。
四克征伐,夷凶静难,倜傥霆然五岳松。
千百载,傲掀浪银海,流殒苍穹。
6、沁园春
三下广陵,统一宏图,霸先绘描。
忆台城恶战,身先士卒,谈先中矢,浩气凌霄。
帝子神孙,励精图治,写得英名青史彪!
怜阿宝,把江山社稷,拱手隋朝。
人才细选精挑,系生死存亡如触礁。
看圃园植种,花果树木,知节培育,枝叶难凋。
材料堪做,资源可用,家国强盛旗自飘。
兴邦计,只科学教育,理想金桥。
五、贺陈霸先诞辰1500周年联
1、霸业功成,承汉开唐,鲜莲嫩藕,千亩水乡千千子;
先鞭已著,代智让广,紫燕黄莺,万顷林海万万孙。
2、王运继往,思志士这般彩焕,必重钟此运;
水源开来,看江山如此多娇,须再掘斯源。
3、兴国高祖,志度弘远;解围广州,颍川娇娆,霸业厚祖德,聚星出一朝英主;
法生武帝,恭俭勤劳;举兵京口,长兴秀丽,王者兴身能,钟运育万岁明君。
4、孝为行之原,作善降祥,自致夫位名禄寿;
思乃心所运,报本追远,弥进於袷祠丞尝。
5、妫汭流长,想当年尊富飨保万福攸同,圣祖发祥惟以孝;
芝溪泽远,喜今日丞尝祠袷百礼既洽,曾孙奏格在于思。
6、户跸南来,君开国,臣传家,附翼攀鳞,五马双旌驻浙水;
分符西出,孙贻谋,子式谷,呜珂列戟,一宗两派隶严陵。
7、统绪无穷,自宋元及明及清,光垂奕叶;
本枝弥远,由祥符而分而建,泽被云礽。
8、高祖问鼎历五代,启后承先,幽明咸理;
龙门拱秀千余年,敬宗收族,享祀常昭。



第二篇 江州义门词联
一、名宦题赠
1、天下第一家
编者按:这是秘阁内监裴愈所题。宋至道三年(996),内侍裴愈赍散御书到义门,见村舍古朴,服饰古野,书声朗朗,耕织繁忙之景象,不由畅然发出“天下第一家”之赞叹,遂泼墨题赠。见湖北黄梅蔡山(遵义堂)《义门陈氏宗谱》。
2、江州奕世
编者按:宋庆历四年(1044),东佳书院学子应举者四百有三,在朝者琛、逊而下有二十九员,且多人与欧阳修友善。欧回故乡庐陵(今江西吉安),一日途经江州至东佳,见陈氏累世簪缨,车马盈门,遂题词赠之。
3、陈氏遗谱,子孙葆之
编者按:遗,赠与。葆,保护、保存。嘉祐七年分庄,不因骨肉异地而世远人涣,熙宁二年(1069)陈知柏等人议定以欧苏谱式编修《义门世谱》,敬宗收族。元丰二年(1079),苏试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市),陈知柏拜访苏轼,赠其家谱。苏轼一见,甚喜,在赠谱首页上题下此词,嘱咐子孙“葆之”。
4、义门流芳
编者按:题词时间说法有二。一说熙宁二年(1069),陈晞为江州助教,授课东佳,黄庭坚游学至此所题。二说是黄庭坚任楚地太和县令时,为当地陈氏修族谱所题词。
5、德星永著
编者按:明嘉庆六年(1527)丁亥,九江近地(黄梅、宿松、广济、瑞昌、星子)陈氏于三凤坊义门祠纂修宗谱。九江知府陈天栋因同出一源,欣然应请题词,且撰谱序一篇。见九江德星堂《义门陈氏宗谱》。
6、义门世泽
编者按: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明世宗(朱厚漗)为激扬民风,表彰历代旌表遗迹,在德化县甘泉乡齐集里(今九江县狮子乡牌楼村)敕建“义门坊”。近地各县义门后裔欢欣雀跃,集资修乘,以纪念此一盛举。九江知府(义门祥符庄后裔)陈谦题词,且撰谱序一篇。
7、义韻千秋
编者按: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敕建“义门坊”,九江近地各县重修(德星堂)谱。九江教谕(义门裔孙)为宗谱留迹。
8、义笃纲常
编者按: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敕建“义门坊”,九江近地各县义门后裔欢聚一堂,重修宗谱。进士劳堪欣然应请题赠,且撰谱序一篇。
二、义门楹联
1、九重天上旌书贵,
千古人间义字香。
编者按:唐中和四年(884),僖宗首次旌表江州陈氏,并赐此联予以褒扬。此联谱志有异,对于“旌书贵”,有曰“书声旧”,还有说“书声贵”。三种说法相比较,以“旌书贵”为妥。此处“旌书”非赐书,应理解为“皇上的旌书(御笔亲题)是至高的荣誉,特为人间德义世家所题赠”。
2、萃居三千口人间第一,
合爨四百年天下无双。
编者按:至道二年(996),太宗御封“真良家”,次年又赠此联。此时义门人口二千余,同居时间265年。此联同居“四百年”,是从叔明受封宜都王时计起逾四百多年,联中皆取整数(下同)。同时还赐义门陈氏“希公汝,知守宗,承延继,才思彦”十二字作世派取名用。可是后来义门分庄时却用作各分庄主名号,作为“义门人”的标志。
3、三千余口文章第,
五百年来孝义家。
编者按:大中祥符四年)1011),宋真宗赵恒赐陈旭将仕郎守江州助教,亦赐此联。
4、治家弗可无近虑,
处世须当有远谋。
5、清修逸乐虚中之实,
禄位权势实中之虚。
6、奇服异器莫思玩好,
钱财货利勿视泥沙。
7、富不忘贫可常葆其富,
贵不践贱方屡居其贵。
编者按:以上四联为广堂楹联。四、五联乃伯宣生前家训之语;六、七联为陈崇生前教诲之语。
8、孝谨著前徽,温诏时从天上至;
光灵流后叶,文孙今自日边来。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家长陈泰所撰。
注释:1、温诏,指旌表或嘉奖陈氏的诏书。2、文孙,谓能不失祖先之政的子孙。孔传:“文子文孙,文王之子孙”。后用为对他人孙子的美称。这里是指在京城为官的义门子孙。3、日边,指圣上或皇城。
9、义居山麓耕畲,尽应卿相子;
良家院内临寝,半是帝王臣。
编者按:此联为宋太子中舍陈度所撰。
注释:1、义居山,原名镇场山。后因封“义居人”,故称义门故居为“义居”,山为“义居山”。2、卿相子,指长辈对晚辈的爱称。3、良家院,因御封“真良家”而得名。

10、门尚敦睦之义,乡闾因之悉率化;
家崇孝悌之风,州邑由是偕效行。
编者按:此联为胡旦所撰,由陕西山阳陈道久提供。
11、三十七婴争妍除夕,陈氏又添栋梁;
十八朝官显荣升元,义门更增光辉。
编者按:此联为宋太常博士陈延芝所撰。据德安笃义堂义门谱载:“十八朝官俱葬东佳书院坂”。
12、室无私财方能三千九百口同居义聚,荣称义门一语;
厨无异爨遂使四百八十年共济睦族,誉满海内四遐。
编者按:此联由宋代盐铁使陈恕所撰。
13、义著四海,僖宗御封玉音犹在;
门振五洲,真宗诰敕金字常存。
编者按:此联为东佳书院联,系宋职方员外郎陈延赏所撰。玉音,指唐僖宗首旌“义门陈氏”。金字,指宋真宗书“义居人”三字。
14、敦儒术以修身,
笃义风以睦族。
编者按:此联为宋同平章事陈尧叟所撰。
15、莫道栋梁欢聚二十有九,
且看蛟龙跃起四百有三。
编者按:“二十有九,”指义门陈氏有二十九人做京官。“四百有三”,指宋庆历四年(1044),东佳书院有四百零三人应举考试,登科者有四十五人。此联为宋制诏总裁杨亿所作。
16、潜心东佳阅周礼玩羲文,一字必求其解,宁可一日仅解一个字;
致力西舒尊儒术游书山,万卷何愁其破,但愿一年能破万卷书。
编者按:羲文,指易经。西舒,指寄咏舒,在东佳书院西侧,故称西舒。此联是宋光禄少卿陈执中为义门别墅所题。
17、八方学子求学由是,造诣由是,功成名就亦由是;
五洲志士笃志于斯,肄业于斯,登第致仕亦于斯。
编者按:肄业于斯,指肄业于东佳书院。据陆游《南唐书》载:“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此联见湖北黄梅《义门陈氏宗谱》。
18、接官厅内尽是进士、博士、大学士;
迎宾路上又来侍郎、礼郎、尚书郎。
编者按:此联为德安廨宇接官厅柱联,由宋江州知府李原颖所撰。
19、一母踏青,扶仆抬夫竟是所惦三大臣;
三子舞彩,荷椅负轿岂非因悦一太君。
编者按:此联为三孝堂联。由南唐彭泽令陈岳撰。一母、一太君,同指陈恕妻王夫人。三子、三大臣,同指陈执淳(诏)、陈执中(显)、陈执古(颁),俱登进士为京官,时称“三孝子”。
20、玉昆二难撑宇宙;
德星一颗照乾坤。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祠堂联,由宋翰林院编修陈用撰。二难,指陈元方和陈季方。德星,指太丘长陈实。
21、盐官令逢乱世避难泉州仙游,
著作郎忌宦海隐居庐山龙潭。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祠堂联。盐官令,即陈褒,官至盐官令。著作郎,指陈伯宣,为戒宦海争斗,隐居庐山,故征召不起。此联是宋岳州军事推官陈逊所撰。
22、神农尝百草择五谷始由耕耘济世,
烈山伐千木造两轮方以轩辕定邦。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祠堂联,由宋徽州军事推官陈逊撰。神农,神农氏,即炎帝,传说他尝百草择五谷,让人播种,便有了粮食。烈山,烈山氏,即黄帝,史称轩辕氏,传说他成千次砍伐树木试制了两轮车,即轩辕,并以此战胜其他部落,统一了中原。
23、东佳左峙形胜一方甲第,
源泉右绕泽流百代人家。
编者按:此联为东佳庄院联,尚存今德安爱民乡岩泉桂村。源泉,指紫岩泉,泉水从岩中汩汩而出,经寄咏舒跌崖而瀑,飞流直下,溪绕东佳庄,形成水阁山斋之胜概。
24、家严三尺法,
官省五条刑。
编者按:此联为刑杖厅联,由宋太子中舍陈度撰。三尺法,指《家法三十三条》。
25、一犬未至百犬不食,牢内异物皆效义;
一吠突起百吠齐怒,寨中同声共护门。
编者按:此联为百犬牢联,是南唐兵部尚书陈觉撰。牢,百犬牢,位于义门故居左侧小山坡上。《十国春秋》载:“畜犬百余,共一船贮食饲之,一犬不至,群犬亦皆不食”。同治《九江府志》亦载:“牢长数丈,尚存”。据义门乡人说,上世纪60年代因修水库,折断犬槽垫基坝底。
26、德安常乐里原遵祖训同居合爨延续世代一十八,
义居太平乡今奉圣旨分庄析烟迁赴州郡七十二。
编者按:此联由南宋进士陈文龙撰。义门分家时,以十五代作阄参分,然其对义门长房长孙十八、十九代已相继出生,故联云“一十八”。
27、义聚三千九百口世间第一,
庄分七十二州郡天下无双。
编者按:以上两联为分庄碑联,此联是谢景初在《分庄复旨回文》中的一骈句。宋嘉祐七年七月初三,时任江南西路转运使谢景初奉旨率官临门监护析庄,至次年三月始按御赐“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十二字,同另“先迁成,升仁悦,大通琉”九字相应取名分庄,首分一百零八庄,此谓大庄,阄迁七十二州郡。后又分一百八十三庄,此谓小庄(亦称小宗,待考),但取名时只能用御赐十二字,而不能用后九字。这就是宋仁宗诗“庄上分庄岁月长”的由来。清光绪吏部主事陈三立在撰修《义门陈氏宗谱》时亦撰联:“颍水溯真源二千年积善累基文范至今光史籍,江州缅遗迹百八庄同宗别派义门螽古衍家传”。也点到一百零八庄。
28、远有元钦近有文伟以世继世义风激于闾里,
前有太丘后有伯宣以代绳代儒业传于世家。
编者按:此联由广西钦州陈帮彦提供。元钦,即陈衮,南唐文渊殿大学士,字元钦。文伟,即陈兢,南唐入仕,至宋不起,字文伟。
29、人无殊志室无私财厨无异爨,义之至也,
犬亦同牢一犬不至诸犬不食,义之感耶!
编者按:《南唐书》载:“江州陈氏,家族七百口,每日设广席,长幼以次坐而共食。畜犬百余,共一牢食,一犬不至,诸犬为之不食”。
30、三十七娇婴争妍除夕陈氏又添樑栋,
一十八朝官显荣昇元义门更增光辉!
编者按:此联原载陕西洛南绍义堂《义门陈氏宗谱》。乾化二年(912)腊月三十日除夕,陈昉(家长)买黄忠辅之田,长三千八百步。当晚,诸房产男三十七,后同榜登第,仕宦显荣,遂名其田为“公婆丘”。南唐昇元年间,义门陈氏有十八人在朝为官,十八朝官俱葬东佳书院坂。
31、室无私财方能三千九百口同居义聚荣称义门一语,
厨无异爨遂使四百八十年共济睦族誉满海内四遐。
编者按:义门陈氏合族同居,人口最多时达三千九百余口。从义门始祖陈叔明封宜都王时算起至义门分庄,历时四百八十余年。
32、门以义称溯先人行由义路教由义方遂启无双门祚,
家因良著望后裔出为良臣处为良士方承第一家声。
编者按:此联由宋江州助教陈蕴撰。
33、天书屡降叠见太室之祥,
玉牒新颁何止尧门之瑞。
编者按:此联是宋江州助教陈旭撰,见陈旭《谢恩表》。天书,指帝赐御书一百零四卷。玉牒,指宋太宗《赐陈旭诰敕一道》,特授将士郎,守江州助教。
34、学仙学禅出尘之妙事,
拜将拜相处世之荣名。
编者按:此联为得胜楼联,由宋太常寺卿陈荣先所撰,见各地《义门陈氏宗谱》。
35、八文龙同登进士第簪缨符符重光秘监先志,
九才子齐擢中宏科词章灿灿俨然著作遗风。
编者按:此联由宋秘书省正字陈策所撰。八文龙,指义门陈逊、陈俨、陈度、陈渐、陈泳、陈岳、陈续、陈延年,皆胸罗书史腹饱典墳,时称八文龙。九才子,指陈乔、陈省、陈象、陈诰、陈策、陈碧、陈位、陈念、陈延芝,皆词赋敏捷挥笔万言,时称义门九才子。秘监,指陈京,秘书少监。著作,指陈伯宣,著作郎。
36、东汉蔡邕刊铭垂歌颍川文范,
北宋胡旦撰碑仰颂江州义风。
编者按:此联为义碑联,由宋朝散大夫陈贻所撰。蔡邕,东汉文学家,曾撰写《汉太丘陈实庙碑铭》。文范,指陈实。胡旦,北宋兵部尚书,制诰总裁,曾撰写《义门记》。江州义风,指江州义门陈的崇高风尚。
37、贷粟赈饥乃救荒之政惟济德义之族,
旌门功善为治世之策谨褒真良之家。
编者按:此联为义倉联。由宋江州知州康戬所撰。贷粟,即从国仓里把粮食借给民家。据《宋史•陈兢传》载:“淳化元年(990),知州康戬上言:陈兢家常苦不足,诏本州每岁贷粟三千石”。
38、独食赐梨合族品味悟公意,
同啖御鸽满门欣尝知天恩。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馈食堂联,由内侍裴愈所撰。天,指宋太宗。公,指陈兢。据光绪《江西通志》载:淳化四年(993),宣陈兢入朝,赐一御鸽。兢持归,碎鸽,和醍酒一壶,合门三千余口共尝其味。裴愈目睹此景,回朝复奏曰:“陈氏一门咸知天恩加厚矣”。帝深赏之,曰:“诚哉,义门也”。宋太宗复试之,又赐一梨,而兢一人食,众深思乃大悟:“永不分离(梨)”。
39、缨襦之同袭堂前架上衣无主,
饮膳之同味厅内席中馔有情。
编者按:此联由宋右直言陈佑所撰。据《武邑太君夏夫人墓誌》载:“是时,陈氏族大于九江且十世矣,衣襦之同袭,饮膳之同味,长幼聚居已数千口”。
40、迎百贤延千隽育才于院可谓义门义天下,
聚千卷藏万轴储书于楼敢称东佳佳宇中。
编者按:此联为东佳书院院门联,由宋中书舍人徐锴所撰。据《湘山野录》载:“江州陈氏别墅建家塾,聚书,延四方学者,伏腊皆资焉”。又据徐锴《陈氏书堂记》载:“陈衮于居之左二十里,曰东佳,因胜据奇,是卜筑为书楼,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置田二十顷,以为游学者之资”。
41、三公知新竟忘岁耋龄茂,
百子求学更争年少风华。
编者按:此联曾作东佳书院楼联,由宋靖州通判章谷所撰。三公,指陈谦、陈诱、陈范。李昉诗有“三公老且病,无暇访山居”句。徐锴《东佳书院记》载:“如谦与诱、范诸公虽大耋之年尚受知新之学”。
42、东佳院内藏书楼縈紫崖水,
西舒阁中洗砚池连白石岩。
编者按:此联见章谷缺题残篇,为寄咏舒曾用对联。东佳院,即东佳书院,在今江西德安爱民岩前桂村。藏书楼,东佳书院一建筑,称东佳书楼,内三层:下为文范堂,中为百科书斋,上为御书阁。紫崖水,即紫崖泉,源出东佳山紫岩。西舒阁,即寄咏舒,为一阁楼式建筑,专门接待文人墨客。白石岩与紫崖相近,皆为东佳山一崮。
43、朝夕勤笃克歧克疑矢志出类拔萃,
夙夜匪懈破书破典负愿耀祖光宗。
编者按:此联由宋咸宁令陈恭撰。据《东佳书院记》载:“子弟之克歧克疑负出类拔萃之资者,有不夙夜匪懈者哉?”
44、良家子思愤激穷日究习嫌昶短,
义门裔期陶铸彻霄研读恋卷长。
编者按:此联由宋殿中丞陈瑞卿撰,曾作集贤院联。
45、文之以诗书为承著作之遗训,
固之以礼乐因袭秘监之累功。
编者按:此联由宋秘书省正字陈道祥撰,台北陈仕宜提供。著作,指陈伯宣,唐为著作佐郎。秘监,指陈京,唐为秘书少监。
46、风流东佳捧蕴藉经典视若越世至宝,
匍匐西舒至纷华盛丽指为过眼飞霞。
编者按:此联曾作义门别墅寄咏舒之联,由宋徐州教授陈师道撰。
47、慕东佳之名求焉斯至道犹江海,
追义门之誉仰遂即来院若岳麓。
编者按:此联由宋东佳教授陈倜撰。徐锴《陈氏书堂记》载:“四方遊学者自是宦成而名立者益有之,于戏文,如菽粟,求焉斯至,道犹江海”。
48、五马拜高士之风名香下榻,
八龙迭太邱之后史卜聚星。
编者按:此联为衮公亭联,由宋奉训大夫陈锡撰。五马,指陈珪(兵部侍郎)、陈璹(刑部尚书)、陈让(衙前兵马使)、陈谦(管驿使)、陈玞(都督兵马司),时称“五马”。八龙,指义门八文龙。太邱、聚星,指陈实。
49、欢洽慈帏簪缨三枝频频交晖被化日,
喜阅孝幛桑榆一萼微微含笑向暖风。
编者按:此联为三孝堂联,由宋枢密使夏竦撰。三枝,指三孝子。一萼,指王夫人。
50、国为楚併衍避户牖新辟业,
功被汉忌考隐瑕坵再展图。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祠堂联,由宋知舞阳县事陈密撰。衍,即陈衍,周代陈国末代国君陈湣公越之子。楚灭陈,杀湣,其子衍避难户牖(今河南原阳县户牖乡)。考,即陈考,陈与京之子。与京仕汉为员外郎,曾诛贵族。与京故,贵族复仇,考避难瑕坵。
51、揭竿宰肉千古风流人物亡秦兴汉,
吞日擎天一代英明帝主辅梁定陈。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祠堂联,由宋内侍给事中陈衍撰。揭竿宰肉,指陈胜,因秦暴政,揭竿而起,称大楚,推翻秦王朝。吞日擎天,指陈霸先,曾作梦吞日,醒后,肚子还热乎乎的,后辅梁帝、灭侯景、诛王僧辨,梁帝自逊别宫,遂立陈朝,三十三年故。
52、一使矫制斩单于灭郅支英雄威风振中外,
六出奇计佐高祖诛诸吕丞相智慧著古今。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祠堂联,由宋进士陈范撰。一使矫制,指陈汤。汉时,郅支单于扰乱边陲,汤受命出使矫制,灭单于及王以下一千五百余人,遂赐爵关内侯。郅支,汉边境小诸侯国。六出奇计,指陈平,仕汉高祖,初为都尉,旋升员外郎,凡六出奇计,诛诸吕,官至丞相。
53原遵先祖训十五世同居肇自开元辛未,
今承天子命三百庄分爨始于嘉祐壬寅。
编者按:此联为分庄碑联,由宋进士陈知柏撰。开元辛未,指唐开元十九年(731),陈旺建庄义门。天子,指宋仁宗。嘉祐壬寅,指宋嘉祐七年(1062),义门奉旨分庄。
54、允矣在天之灵一神两化,
格于有庙之典万载千秋。
编者按:此联为太平宫陈仙真君祠联,由明进士王允撰。庐山太平宫曾建陈仙真君祠,崇祀陈伯宣。
55、三千门内同居第,
五百年来再造家。
编者按:此联为齐集里义门陈氏先祠一门联。

56、一脉相承敢附太丘之后,
九源不泯复还遗址之隅。
编者按:此联曾为先祠二门联,由明左副都御使劳堪撰。
57、远自胡公三千载明德相承木本居然一人苗裔应同江汉广永,
近传陈氏十二朝宗烟望重春秋俨若九代门栏曾此庐岳高巍。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陈氏先祠联,由明吏部侍郎文德翼撰。胡公,指妫满,为周代陈国君主,陈氏得姓始祖。
58、我来日边过九江至于敷浅源凭吊遗址思祖德,
舜有天下富四海不如宗庙飧瞻言盛世见家传。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陈氏先祠联,由明进士陈继泰撰,此联是步陈泰“文孙今自日边来”而作。敷浅源是江西德安博阳河上游一支流,与永泰源汇合,形成博阳河。义门故址正在汇合之中,故借敷浅源指义门故址。
59、唐颂真良世第,
宋旌大义名家。
编者按:此联引用朱熹诗句,曾为九江德星堂联。
60、唐世优恤荣先第,
宋代旌封重义家。
编者按:此联见九江德星堂《义门陈氏宗谱》。

61、义著鸾章承帝泽,
门容驷马绍宗功。
62、义笃宗丈每感霜露思祖德,
门高阀阅当崇孝友振家声。
63、义炳日星九重早荷皇恩渥,
门族孝友万古长留义字香。
64、富不忘贫贵不践贱宜守格言传勃海,
尚义则崇尚利则穷须知遗训著江州。
编者按:以上四联为天津彝陵颍川堂联。
65、义气入朝庭千古流传家道盛,
门庭启后裔九州同赞子孙贤。
编者按:此联为湖北黄梅遵义堂联。
66、义旌南唐庄分庐阜家声远,
星聚东汉郡属颍川世泽长。
67、颍川郡启后承先千百载,
义门陈繁子衍孙亿万秋。
68、六代欢聚举杯步咏义门旌诗旧辙,
百贤萃会援翰续编大成宗谱新卷。
编者按:以上三联见黄梅旌义堂《义门陈氏宗谱》。大成宗谱,指明代由陈谦主持的九江、瑞昌、星子、都昌、宿松、黄梅、广济、阳新、安义、永修等地合修的《义门陈氏宗谱》。
69、受领永丰迁赴吉安继钟乾坤之气,
思念常乐重归德化续翠山海之英。
编者按:此联为九江城门九里垅陈家老屋“三孝堂”存联。义门分庄,陈继钟受领永丰庄。常乐,即义门故居。
70、先祖分庄恋义居离义居迁赴各路州郡,
后裔寻根思故里集故里定居同邑乡村。
71、门以义称笃义笃诚笃遵良家贻训,
家因良著敦睦敦实敦荷义门遗风。
编者按:以上二联为德安笃义堂联。
72、开宗自虞舜唐旌义门几历千秋瓜瓞连绵遗后世,
受姓由周武宋表良家流传万代子孙繁衍乐今朝。
编者按:此联为江西星子定冈堂联。虞舜,即舜帝,舜禅位于禹,禹封舜子裔均于虞,后改封于商,商汤灭夏,继封舜裔,周武王复以舜裔妫满封于陈,子孙以国为姓,故陈氏追宗源于虞舜。
73、同爨超三百年胜迹长垂为江州增益光彩,
合家近四千口文风鼎盛瞻义门续扬祖功。
编者按:此联为福建福鼎义门祠联,由陈海亮撰。

74、¬¬义气凛千秋忠孝传家天地久,
门风高万载衣冠奕世古今同。
编者按:此联为安徽宿松义门祠联。
75、家崇孝悌九重天上旌书贵,
门敦雍睦千古人间义字香。
76、廉清颍川数世同居怨尤不宿,
义著江州一堂共聚亲逊可风。
77、代传孝悌累叶同居历年已几乎五百,
世绍簪缨历朝共爨聚族实逾乎三千。
编者按:以上三联为湖南平江义门祠联,原载《对联杂志》。
78、义字为百世之传由汉历唐宋恩荣旌孝旌忠赫赫芳名辉前代,
理学居群儒之首自祖及子孙作述注书注礼挺挺英标启后昆。
79、如宋仁住其人一肩永荷先儒绪,
有汉仲弓之德百冀应来太史占。
编者按:以上二联为江西都昌经归书院联,由清进士陈继泰撰。仁住,即陈浩,字仁住,元代理学家,因研究经书,写了很多著作,经史的传播归功于他,人称经归先生。仲弓,即陈实,字仲弓。
80、功继虞庭光唐宋,
德铭江州辉义门。
编者按:此联为江西都昌陈继铭祠联。继铭,陈继铭,宋时出任左仆射,义门分庄其为都昌庄。
81、义族瓜瓞绵绵流芳百世,
门风浩气荡荡源远千秋。
编者按:此联曾为江西瑞昌陈伯宣墓联,由台湾知名人士陈绍虞撰。
82、义气凛千秋忠孝传家天地久,
门风高万载衣冠奕世古今同。
编者按:此联为安徽宿松义门祠联。
83、宛丘世派福荫旌门累累金枝茂丛山,
¬ 颍川宗源德泽义居汩汩玉叶溢钱塘。
编者按:此联为重庆合川钱塘义门大夫堂祠联,由宗谱主编陈世涛撰。宛丘,在今河南淮阳,是周代陈国都城,陈氏发源地,因一丘出于平原,形似碗,故名。旌门,指义门。文德翼《江州义门陈氏宗谱序》载:“宋元以来,吾乡所遗碑碣,凡是陈氏子孙题撰者,不称官爵,称旌门陈某”。丛山,山名,在江西泰和(今吉安)。义门分庄,先祖陈延矩分迁江西高安,其后世析居椒坊里,宋末元初,为避匪乱,迁居泰和丛山村,元末明初,避朱元璋害,迁居湖南东安。清初湖广填川,又迁居重庆合川钱塘。
以上对联可选择“天下第一、天下无双、江州奕世、德星永著、义门世泽、义韻千秋、义笃纲常、义门流芳”作横批。

三、义门诗词
1、赞义门陈氏
唐僖宗
金门宴罢月如银,环佩珊珊出凤闉。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唯有义门陈。
编者按:闉,指城外小城门。凤闉,这里指皇帝外巡行宫,白居易有诗“瑰奇填市井,佳丽溢闉阇”。此诗是说唐僖宗李儇携佳妃巡江南,自然想起了曾经旌表过的江州陈氏这一豪门义族。
2、御赐义门陈氏
宋太宗
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耀门闾。
祖宗遗下林泉地,子孙相承孝义庐。
原上栖鸰常救难,庭前棠棣每增辉。
颍川郡派传千古,芳播江州绍有虞。
编者按:宋太宗赵光义于至道二年(996)赠义门诗,诗见1990年版《德安县志》卷二十三“艺文志”。林泉地,山林泉石胜境。义庐,族人义居的地方。绍,继承。有虞,即古部落有虞氏,舜乃其领袖。这里指陈姓血缘祖舜帝。
3、题江州义门分庄
宋仁宗
江州久著义门庄,庄上分庄世派长。
蒂固根深谁与共,珠辉玉廊孰同行?
漫夸诗礼追邹鲁,须信簪缨赛谢王。
子孙各知遵义范,永继舜德有重光。
编者按:此诗是仁宗皇帝赵祯,在御览谢景初《分庄复旨回文》时,即兴所赋。邹鲁,指孔子、孟子。谢王,史称王谢,即六朝时代的望族王氏、谢氏。旧时因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刘禹锡有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赞义门陈氏
文彦博

御笔亲题灿锦霞,满封官职遍天涯。
名垂万古应不朽,庆衍千秋宰相家。
编者按: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天圣进士,庆历末(1048)因镇压王则起义有功,遂由参知政事拜相。王则,涿州人,北宋仁宗时河北士兵起义首领,曾参加弥勒教,庆历七年(1047)冬与教首李教等谋,联合教徒举事,战士面刺“义军”,以示推翻宋王朝的决心。次年(1048)被文彦博等率重兵围攻镇压。后当文彦博得知江州义门陈氏仍累世聚族不散,人口众多,且“官职遍天涯”,朝野太盛,遂生疑心,以王则前车之鉴,屡次建议仁宗析居义门。嘉祐七年七月,在包拯等重臣同谏下,仁宗终于下诏劝其分家,并令在各地做官的义门子弟就地置田产居住,不得回原籍参分。


5、赞义门陈氏
胡 旦

三千余口烟霞地,五百年来孝义家。
待我归朝朝拜罢,与君奏请赐恩华。
编者按:胡旦,字周父,宋滨州渤海(今山东滨县)人,举进士第一,后任兵部尚书郎掌制诰,因“挫字命词不当,连贬岭表(岭南),已亥岁(999)会赦东归。辛丑春(1001)过浔阳,登庐阜,因访名家,得诣陈氏。览世谱,阅家法,询事实,俱知其状”,乃赋诗一首。回京后于咸平五年(1002)写成《义门记》。
6、题义门宅
王禹偁
华阁遥遥信不虚,义门风范孰能如?
力田岁积千仓粟,儒学家藏万卷书。
簇对杯盘烧野笋,别开池沼养新鱼。
吾生未有林泉计,空愧高贤卧草庐。
编者按:王禹偁,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太平兴国进士,任右正言,真宗朝被贬黄州知事。后游庐山至义门,果然“信不虚”。诗末句叹自己受贬黄州(今黄冈市),没有力量举荐列位,愧对高贤。力田,指致力耕种。林泉计,此处指好的办法或能力。
7、过义门山庄
陈尧叟
旌阙书亭焕水乡,四时烟景似沧浪。
浔阳霁色连莎砌,庐岳清荫覆草堂。
田里苁蓉应逊畔,儿孙游戏亦成行。
吾君致理行天下,谁拾风谣缀乐章。
编者按:陈尧叟,字唐夫,宋阆中(今属四川)人,官至同平章事,陈省华之子,史称一门三宰相。有较多义门宗谱记载他们是义门人,也有谱说他们是陈叔宝之后,待考。诗题有云:“赠义门陈村”,见1990年版《德安县志》卷二十三“艺文志”。莎砌,指潮湿的台阶长满莎草。庐岳,指庐山,这里曾留有伯宣著书草堂。苁蓉,这里指庄稼。畔,指田埂、田边。风谣,即民谣。
8、赞 义 门
吕 端
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
永清潭底观鱼变,东佳冈上听莺吭。
编者按: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后周任著作佐郎,因游学东佳写下此诗。耕日月,指义门人是以农业为生活来源。永清潭,在义门故居西南永清寺侧。东佳冈,即德安东佳山,今称傅山。因吉安永丰石乌庄公先第十九世孙陈傅山回迁东佳山顶居住,久而久之,后人习惯称之为“傅山”。

9、赠义门陈村
张齐贤

五百年来烟爨同,衣冠江左慕家风。
儿孙歌舞诗书内,乡党优游礼乐中。
孝悌筠编争纪录,门闾天诰屡褒崇。
莫将六政方朱氏,叶叶绵延尚义中。
编者按:张齐贤,字师亮,宋冤句(今山东曹县)人,太祖时,以布衣陈十策,举进士,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宝年间任右补阙知江州事。谱载张齐贤因巡德安至义门山庄,留下此咏。乡党,地方名人、绅士。筠编,指竹简,这里指编书。六政,指道、德、仁、圣、礼、义。

10、题东佳山房
李 昉
孝义冠乡闾,门多长者车。
收贮千顷粟,家藏一楼书。
待客开新酒,留僧煮嫩蔬。
三公老且病,无暇访山居。
编者按:李昉,字明远,河北正定人,翰林学士,太宗朝拜平章事。昔与义门陈谦、陈诱、陈范友善,因访故旧至东佳庄。山居,指义门总宅,历朝旌表之地,位于东佳庄右二十多里,尽是山路。因“三公老且病”,不能陪同前往,故“无暇访山居”。

11、拜伯宣公墓
柳 宏
马蹄特就访贤来,隔日红尘喜自开。
古冢有踪经岁久,残碑没宇被云埋。
八龙道学传遗绪,千古文星照夜台。
嘱咐义门陈氏子,年年此处扫莓苔。
编者按:柳宏,生卒不详。从“残碑没宇被云埋”句看,此时德安义门故居陈氏子孙稀少,东佳书院应已迁至德安县城,旧基仅存残垣断壁。推成诗时间,应在元朝前期,因此时义门故居先遭匪贼李成毁,后遭元兵毁,德安陈姓人四处逃生。八龙,即义门陈逊、陈俨、陈度、陈渐、陈永、陈岳、陈绩、陈延年,皆登进士,时称“八文龙”。道学,宋儒的哲学思想,以继承孔孟“道统”、宣扬“性命义理”之学为主。绪,绪言,发而未尽的言论,这里指八文龙的宏论遗文。文星,指伯宣。九江《义门陈氏联宗谱》载伯宣葬东佳书院旁,后不知何时何因迁葬今瑞昌金城乡。

12、题东佳书院
杨 亿
闻说东佳院,名将阙里偕。
生徒似东阁,书籍胜西斋。
俎豆儒风盛,埙篪乐韵谐。
门庭双桂茂,编籍九流排。
讲学褰纱幔,题诗挂粉牌。
苟陈传旧族,游夏结同侪?
红实州生桔,清荫缘绿槐。
夜蝉穿户牖,晴瀑泻岩崖。
远客来千里,新恩出两阶。
横经定何日,凭此寄幽怀。
注释:1、东阁,指山东孔府。2、西斋,指湖南岳麓书院。3、俎豆,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设宴用的器具。4、埙篪,古乐器。5、粉牌,指旧时专为题词的木、石板牌子。6、游夏,子游,子夏的并称,两人都是孔子的学生。这里喻指四方之士游学东佳,如同当年孔门。7、下夜蝉,这里指夜晚读书声。
编者按:杨亿,字大年,宋浦城(今属福建)人。淳化进士,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诗见1990年版《德安县志》卷二十三“艺文”。诗中个别字词从谱改动。
13、题东佳书院
宋 琪

群芳肄业文方盛,孝友传家族更豪。
旌表异恩门第贵,史书新传姓名高。
谋孙有德荣非数,待士无蔬众岂劳。
我想东佳终未到,只因胜概属仙曹。
编者按:宋琪,字俶宝,宋蓟(今北京市)人,长于文学,好诙谐。方志云“荣非数”,而谱云“荣非俗”,此处从志。


14、陈 义 门
钱若水
居近东佳对白云,义风深可劝人伦。
儿童尽得诗书力,门巷偏多车马尘。
楼上落霞粘笔砚,池边怪石间松筠。
乡闾岂独民迁善,阶砌兼闻犬亦驯。
朱实垂庭红橘熟,清香袭座药畦春。
他年好卜为邻住,悔筑吾庐洛水滨。
注释:1、松,指松树;筠,竹子的青皮,引申为竹子的别称。杜甫诗:“柴门空闲锁松筠”。2、药畦,即医俗园,在东佳书院内,培植百味药卉。3、洛水滨,指作者的家乡。
编者按:钱若水、字澹臣,宋新安(今属河南)人,雍熙中登第,累官同知枢密院事,江南东路转运使。
15、咏东佳书院
苏 轼
曾至东佳书院来,紫岩洞口荔枝阶。
藏书楼阁萦泉水,洗砚池潭连石岩。
寄咏舒中朝对弈,一字园内夜含怀。
八方亭外五株桂,岁岁秋风一度开。
注释:1、紫岩洞,即紫岩泉。位于东佳山悬崖峭壁下,洞深几十里,洞景千奇百态。明德安令蔡元伟有游记一篇。2、藏书楼阁,即寄咏舒,先为陈氏别墅。3、一字园,即寄咏舒旁边的小花园。
16、题义门三孝堂
岳 飞

黄河曾有几番清,未见人间有此荣。
文章昨夜朝金阙,萃盖今朝拥帝京。
千里旌旗迎五马,一门黄榜中三名。
且喜状元登榜眼,探花又是弟与昆。
注释:1、三孝,指陈诏,陈显、陈颁。有谱亦称三孝为陈恕之子执淳、执中、执古兄弟三人俱登进士,“一门黄榜中三名”。2、五马,陈玞(都知兵马司)、陈让(衙前兵马使)、陈彰、陈巨、陈辉(讨击副使),时称“五马”
编者按:岳飞,字鹏举,河南相州汤阴人,南宋抗金名将。绍兴五年(1135)驻军湖北鄂州,为避兵乱,移母江州奉养时(今庐山株岭有岳母墓),遂有机瞻仰三孝堂。
17、赞 三 孝
佚 名

三陈事业高天下,义门忠孝古今稀。
后学何为不发愤,状元甘愿弟兄题。
编者按:三陈,指陈诏、陈显、陈颁同榜登进士,同拜枢密使。
18、民间谚语
佚 名

义门太婆善滋媳,一夜生子三十七。
今朝两妇又双双,凑着昨霄四十一。
编者按:据宗谱《旧碑碎言家语》载:“陈氏置购黄忠辅田,计三千八百步,坐义门东岸。是夜,诸房产男三十七人,后皆登第显荣,故曰此田为太婆丘田,令每岁收谷另贮之,除夕,全家食用此仓粮,以纪其事。”
19、赞江州义门
赵 普
击鼓传餐岂异初,江州义族不差殊。
当朝采察观风致,特为高门大揭书。
历代旌表皆盛迹,屡世敕赐悉成模。
如今诚信古人语,积善之家庆有余。
编者按:赵普,字则平,北宋洛阳人,宋初任枢密使。因读书不多,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击鼓传餐,每逢就餐,义门人就于打鼓山上击鼓为号。大揭书,指南唐昇元元年标揭门闾。

20、题江州义门
寇 准
文明魁天下,孝义盖乡闾。
岁赐三千粟,楼藏万卷书。
朗吟开绿酒,雅叙煮青蔬。
长吟云天外,家和庆有余。
编者按:寇准,字平仲,太平兴国进士,曾经两度拜相,均被排挤。晚年被贬至雷州(今广东海康),途经江州至义门,写下此诗。“岁赐三千粟”,指淳化元年(990)及其后,官仓每岁给陈氏贷粟以度春荒,这是朝廷对陈氏的厚爱。
21、赞 陈 衮
陈 抟
义门之盛,莫过乾宁。欲论功绩,应归元钦。
进士及第,官拜翰林。文渊阁里,挥毫秋春。
司户江州,府驻义门。东立书楼,西耸官厅。
旌旗映日,车马盈门。子孙崛起,满院簪缨。
朝廷旌表,门闾一新。史册垂功,竟被误名。
注释:1、乾宁,唐昭宗李晔年号(894—897)。2、元钦,即陈衮,字元钦。3、文渊阁,府名。谱志云陈衮,进士及第,任文渊阁学士。4、司户江州,指陈衮曾出任江州司户参军。5、书楼,指东佳书楼。6、官厅,指义门接官厅。7、垂,载。8、竟被误名,指许多野史方志竟把陈衮错成“陈褒”。
编者按:陈抟,五代宋初道士,字图南,毫州真源人,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隐居武当、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
22、赞 陈 昉
陈与义

五代陈昉,名振南唐。太常寺卿,礼部侍郎。
后因变革,退隐还乡。不求仕进,义笃纲常。
同居共爨,誓守义方。蓄犬百余,亦以义养。
一犬不至,百犬不尝。誉满朝野,风化乡邦。
千秋故事,史册留芳。
编者按:陈昉是义门的第五任家长,管家三十五年,家业旺盛。陈昉生前曾著有《北庭须知》二卷,已失传。
陈与义(1090—1139)南宋诗人,属江西诗派。河南洛阳人,政和上舍及第,官至参知政事,宋室南渡时,经历了战乱生活,颇有感怀时事的作品。词中虽是赞美陈昉,其实是抒发他对安定美好生活的感怀与渴望。
23、旺公墓铭
佚 名

太阳开口穴若河,任取中心脉似窝。
天葬其茔莫深广,儿孙蛰蛰永登科。
注释:1、穴若河,指挖好的墓穴被山洪淹没。2、蛰蛰,这里形容潜伏着很多,层出不穷的意思。
编者按:这是一首标志旺公墓地形位置的诗。据民间传说,当年殡葬,当送葬队伍行至山脚下,突然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送葬人群只好弃棺避雨。约过半个时辰,雨过天晴,山冲里的雨水汇流成河,忙赶到墓地,山上的泥石流已将棺木掩埋了,即所谓“天葬”。在今义门村旺公山上有上下两处坟茔,从本诗描写的情景看,山脚下的墓碑处为真坟茔。
24、赞武邑太君夏夫人
吕夷简
聪懿端慧,妇道衷兮。温俭贞和,家法隆兮。
训导诸子,母仪崇兮。寿考好德,五福终兮。
木环之墅,绕山宫兮。殓葬俱美,归一同兮。
注释:1、夏夫人,殿中丞陈袭的继娶夫人,陈延赏的生母。2、寿考,高寿。3、木环,地名,今德安木环乡,义门田庄之一。
编者按:家长陈肱死后,至道元年(995),袭公告老还乡掌家长事,夏夫人协助袭公督理家政,后因教子有方,母从子贵,封武邑(今河北省东南部)太君。延赏先官知南容州事(今广西境内),后因母年迈“表请近牧”以便尽孝,遂迁官泰州,再迁瑞州(今江西高安),母随往,卒,归葬木环袭公之墓侧。义门分庄,延赏一房就地居住筠阳陈家湖。
吕夷简(978—1043),字坦夫,寿州人。咸平进士,北宋大臣。素与陈袭友好,晚年辞官,两家亦有来往。
25、旌陈兢公
宋太宗
积善由来庆必长,卿家历世羡贤良。
长幼一心联族属,内外同气淑乡邦。
龙钟鹤发皆入瑞,麒趾凤雏悉德祥。
拥拥挤挤三王志,世世代代克后昌。
按:淳化四年(993),宋太宗(赵光义)宣陈兢入朝,赐以旌诗。因陈兢高龄白发,状若雪崖,御封雪崖处士。
26、赐义门陈氏祠堂箴
颍川派远,江州泽新。累世同爨,惟兹有陈。
犬犹让食,何况于人。故知孝悌,陋巷长春。
苟无礼义,金谷灰尘。贤愚之异,兴替之因。
攸覊攸叙,均此彝伦。既长其长,既亲其亲。
勉为秀士,共作良民。钦哉汝族,永绥礼明。
按:天圣元年(1023),幸逢圣朝追美之典,宋仁宗追赠义门陈氏先祖五世公爵,特许立祠堂,并赠此箴。
27、九华却逊义门高
锦笺字字千年红,青史昭昭万代褒。
历诣江州陈氏寨,九华却逊义门高。
按:此诗为宋工部尚书王冕作。锦笺,泛指皇帝对义门陈氏的圣旨、诰敕、御封等。
28、赞江州义门
赵普(宋•枢密使)
击鼓传餐岂异初,江州义族不差殊。
当朝採察观风致,特为高门大揭书。
历代敕表皆盛迹,屡世旌赐悉成模。
如今诚信古人语,积善之家庆有余。
注:击鼓传餐,每逢就餐则击鼓。
29、群贤萃义门
龚碧梧
异类犹同食,群贤萃一门。
唐朝无旧族,尚有九江陈。
注:异类,指犬。
30、如今义门义更深
吕蒙正(宋•宰相)
叠奏华门聚德星,朱霞飞锦绕江城。
太和鼓畅淳风美,大顺勋蒸景物新。
千石赐回天上粟,五车书篇匣中经。
只知雍睦当年盛,哪知如今义更深。
31、确信累朝旌义门
李处巽
历世同居子复孙,人生常理不须论。
概观闾里悉率化,确信累朝旌义门。
32、义门流芳
朱熹(宋•秘阁修撰)
唐宋令名久著,义门孝德流芳。
冠盖文章渊薮,子孙百世其昌。

33、寄居东佳书院
宋琪(宋•右仆射)
群贤肄业文方盛,孝友传家族更豪。
旌表异恩门第贵,史书新册姓名高。
谋孙有德荣非数,待士无蔬众岂劳?
我想东佳终未到,只因胜概属仙曹。
34、答太宗皇后语
王夫人
堂前架上衣无主,三岁孩儿不识母。
丈夫不听妻偏言,耕男不道田中苦。
注:堂前架上衣无主,意思是衣服放在架上,是公共的,出外作客遊学穿好衣服,在家劳动就穿粗衣服,按需自取。三岁孩儿不识母,意思是在广庭大众之中,同时生的孩子与处于哺乳期的母亲都很多,不分你我,孩儿要吃,任何一个母亲都会给他喂奶,时间一长,小孩分辨不了哪个是生他的母亲。这个谚语,反映了义门陈氏当时聚族同居的崇高风尚。
35、五祖墓诗
陈泰(宋•户部侍郎)
荫山千载旧封树,后裔兴思纪处处。
祖先有灵万古存,岂徒祗背一回顾。
36、感公墓铭
陈 泰

东龙滚滚势更长,认真一点最为良。
男清女洁家昌盛,百子千孙庆满堂。
注:感公,即陈感,义门陈氏第三世祖,墓葬江西德安东源山。这是一首标志感公墓址的诗词。
37、金夫人像赞
程 诚

唐室遥遥孝义门,犹然双阙至今存。
当年泣尽思亲血,化作恩波与子孙。
注:金夫人,陈崇之妻,曾受御封“孝德一品金夫人”。
38、陈伯宣隐逸处
陈有崇

圣治当年履迹存,老君岩下吊遗魂。
三山半掩飞云洞,两水长围听雨轩。
使者庙由唐代建,真君图为道元遵。
隐逸独擅匡庐胜,故遗风范护义门。
注:圣治,圣治峰,在庐山西北麓。陈伯宣游庐山,爱其峰峦耸秀,隐居圣治峰下。老君岩,在今太平宫南,后陈伯宣迁至老君岩。使者庙,即九天使者庙,后改为太平兴国宫,简称太平宫。真君图,即陈仙真君图(陈伯宣遗像)。

39、重振虞风
陈珩(南宋•朝议郎)

太丘子孙重奋振,延蔓谁知共本亲。
一脉水分千派水,万户人属一家人。
殊条不忘梁公贵,同浣何妨范叔贫。
天合彝伦从此序,虞风重振大清春。
40、千流万派共一脉
陈瑄(元•海运总督)

妫水源本出历山,合流归海两相关。
河南河东皆庆泽,江西江浙尽文澜。
闽广恩波多浩瀚,汉川余润任潺湲。
千流万派乾坤玉,皆是虞阳一脉间。
41、德星永著
陈 从

吾陈本自达公迁,何幸相逢见本源?
玉昆二难撑宇宙,德星一颗照乾坤。
先前事业云礽盛,迪后文章世泽存。
援翰且为今日祝,从来仁孝福儿孙。
注:达公,陈达,为丞相掾,立太子洗马,晋永嘉中(307—312),出为长城令,悦其山水秀丽遂家焉,尝谓其亲曰:“此地山川秀丽当有王者兴,二百年后我子孙必钟斯运矣。”至十二世,陈霸先果然称帝,建立陈朝,使陈氏一跃而为帝王家。
42、义风万年传
陈谓川

开辟乾坤定九州,杰生虞舜发源流。
皇王爵位先人履,侯伯功劳后俊收。
朝野声名千载著,义门风范万年留。
祖宗世德垂悠久,家乘应同国史修。
43、义风追思
周必大(宋•国史院编修)

义门家风几百年,九江分派尚绵绵。
先人事迹千年在,颍水家声百世传。
唐宋封题多宠赐,古今兵燹几更迁。
贻谋燕翼皆当宝,后代子孙好勉旃。
44、义 门 颂
张 素
圣主诰敕立义门,紫泥旌表示优恩。
广延墨客收经藉,屡见丹心给子孙。
池馆宴时花满栏,烟霞吟处酒盈樽。
清闲官叙清闲景,万代封侯未足论。
45、陈崇像赞
陈希亮(宋•太常寺卿)
前唐陈崇,致仕咸通。散骑常侍,检校书鸿。
并兼御使,主政朝功。节度祁西,长史江东。
垂示法令,率化邦风。名振中州,誉感僖宗。
特赐旌表,幸遇御封。义门之称,肇始于公。
文载经典,名列史丛。百世敬慕,万代仰颂。
注:咸通,唐僖宗年号。散骑常侍,官名,检校右散骑常侍。祁西,指湖南祁阳之西。江东,江南东路,旧时区域名。原载金华《义门陈氏宗谱》“像赞”。
46、赞陈延赏
陈邦仪(元•进士)
父乃殿丞,母封太君。
淳化及第,景德晋升。
累迁尚书,历典数郡。
恳请侍养,求领江筠。
与公乐游,互吟对咏。
举止庄重,帝王共钦。
名垂史册,光辉义门。
注:太君,指武邑太君。淳化,宋太宗年号,陈延赏于淳化二年(991)进士及第。景德,宋真宗年号,陈延赏于景德二年(1005)晋升殿中丞、太常博士。尚书,官名,陈延赏于大中祥符七年(1015)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江筠,即江西筠州(今高安市),陈延赏以职方员外郎知筠州兼管劝农事营田司。公,指陈度。陈延赏在《中书舍人陈公讳度墓誌》云:“尝同南至闽越,西至秦陇,虽驰驱客路,亦不少辍咏”。
47、赞江州助教陈晞
张群(宋•知南康军)
盛德之后,有蔚颍川。汉有陈寔,唐有伯宣。
自汉迄唐,遂称两贤。世至于公,挺然祖风。
五福云备,令名克终。名垂不朽,万代崇颂。
注:陈晞,字几圣,宋熙宁(1068—1077)末,敕授将仕郎、守江州助教。
48、赞义门家长陈泰
陈亮(南宋•建康判官)
幼而功文,长而习术。官入殿中,职任侍御。
年逾花甲,退归义居。恭之泰山,称之寨主。
族聚人口,三千有余。所辖庄田,四百多处。
院纳学子,时近千秀。楼延髦士,日逾百儒。
一家之长,万机倾注。运筹帷幄,治理自如。
日迎车马,夜著诗书。名垂史册,功昭环宇。
注:据《分庄碑记》载:“所分宅田计江南一百一十处,楚地接壤九十一处,两直、川、浙、广、福因官立产计九十处,拈阄二百九十一处也,外奉旨私买四十三庄列在份外”。
49、赞宋太子中书陈度
陈延赏(宋•职方员外郎)
伟哉陈公,修道以仁。是则是式,立正家人。
幼而好学,长而能文。艺赡学富,诗礼训庭。
跨灶济济,出类超群。偕老未必,契阔幽林。
哀哉噫嘻,何痛之深。精灵不朽,万年勒名。
50、登九里殿拜陈三将军
陈光亨(清•阳新县令)
当年虎旅一将军,香史千载威烈新。
秋光扬鞭驱马键,夜深按剑剪灯神。
江涛势怒吞吴楚,旌旗席卷荡风云。
剩有文源流万代,崔嵬诗句照长青。
51、赞淮西军马副统帅陈仕尹
佚 名
经天伟地,义勇忠良。
宋皇敕封,盖世无双。
52、赞陈仕尹
佚 名
生而英武,殁而威灵。
一时奋勇,万世名神。
上安社稷,下卫生民。
有功宇宙,庙祀无垠。
注:陈仕尹,字彦衡,号三将军。建炎初应诏,与金人鏖战,殁于阵,诏赠保义郎,淮西军马副统帅,敕立庙祀之。义门故里九里殿,是奉敕而建,崇祀陈仕尹。
53、赞宋参知政事陈文龙
何 政
忠贯日月,孝通鬼神。
勋在王室,泽及生民。
注:据《义门陈氏宗谱》载:“殿丞子陈垓者(垓是文龙的字),素有孝行。母梅氏原封永乐县太君,卒葬地隔家四十里。适有人盗穴,遂梦母曰:今夕有人插葬,汝可救之!及醒,遂潜行兼程往墓所,果有周人盗墓,望风逃避。”
54、赞义门处士陈兢
陆秀夫
代不乏贤,冠伦为先。
子孙克绍,万古绵绵。
55、赞义门处士陈兢
吕蒙正(宋•三任宰相)
公之心思,青天曒日。
公之襟怀,光风霁月。
公之行止,和风甘雨。
公之节概,苍松翠柏。
56、赞宋江州助教陈旭
陈淳(南宋•安溪主簿)
公讳陈旭,一代风流。胸罗坟典,章灿春秋。
笃义持家,志力聚族。驳斥劝惑,廉洁逊粟。
诰敕一道,身披箕裘。郎官将仕,助教江州。
接纳高雅,训导生徒。名垂史册,荣耀千秋。
注:劝惑,据《宋史•陈兢传》载:本州每岁贷粟三千石。后兢死,其从父弟旭每岁止贷粟之半。云:“省啬而食可以及秋成。”时属岁敛谷贵,或劝其全受而粜之,可邀善价。旭曰:“朝庭以旭家群从千口,轸其乏食,贷以公粟,岂可见利忘义而罔上之事乎?”诰敕一道,指宋真宗赐陈旭诰敕一道,特授将士郎,守江州助教。名垂史册,指《宋史》、《江西通誌》、《德安县誌》都载有《陈旭传》。
57、赞宋江州助教陈蕴
陈珩(南宋•朝请郎)
敏公名蕴,义门先星。幼习经书,少壮成名。
进士及第,尚书左丞。宦逾花甲,告老颐情。
茂龄白首,尚受知新。督学东佳,声誉帝京。
复遇旌表,老承重任。名垂故史,荣耀子孙。
注:陈蕴,字敏,因其年高,称敏公。据杨亿《御书楼记》载:“且以大栋讳旭,敏公名蕴,屡来坚请,敢言著撰?聊以塞二公之意云。”老承重任,指宋真宗赐陈蕴诰敕一道,授之将仕郎,守江州助教。名垂故史,指《宋史》与地方誌都有他的传载。
58、赞宋文林郎陈恭
陈皓(元•理学家)
义门之秀,江南名臣。
第及进士,官授文林。
曾掌洪州,亦守咸宁。
安边十策,奉为宝箴。
镇定疆域,扭转乾坤。
注:曾掌洪州,陈恭曾为洪州掌书记,迁任咸宁令,献《安边十策》,名播朝野。
59、赞左仆射陈继铭
文彦博(宋•吏部员外郎)
公之才,足以补天浴日。公之德,足以济世安民。始以金榜联捷,继以玉暑蜚声。政绩标炳古今,文章卓越群伦。清白爵然,不负竖立环中,亭亭为昭阳之灵,秀徭江州而入汇滨。包罗万象,继武云礽,瓜瓞麟趾,面无既嵩高甘棠拟其真。嘻,而世之后,仰高标而寸衷激发,展遗像而奕世芳馨。
大宋嘉祐元年(1056)正月
60、赞宣义郎陈纪纲
宗泽(宋•兵部郎中)
江州遗裔,敦睦世宗,蔼乎其气之清,肃乎其貌之恭,服圣贤之遗训,慕隐逸之高风,孝称全族,惠及穷困,赈饥千钟余粟,旌义七品荣封。意若斯人,宜其合终。

四、义门后裔陈雁南追研诗
1、镌 誓
——跻东皋岭拜旺公墓
东皋岭麓几徘徊,誓语镌刊远祖碑。
考稽旌门唐业绩,追研义族宋光辉。
恒情广採天下书,笃毅遍驰世上逵。
决心编成文献集,弘愿未就志岂归?
注:东皋岭,位于义门故居之东,因义门开基祖陈旺公墓在其上,后称旺公山。远祖碑,即旺公墓碑,立于咸丰三年。旌门,指义门陈氏。文德翼《江州义门陈氏族谱序》载:“宋元以来,吾乡所遗碑碣,凡陈氏子孙题撰者,不称官爵,类曰旌门陈某,以旌门优于官爵也。”
按:陈雁南于1987年考察旺公墓,曾在旺公墓碑上刻下誓言:“决心为义门陈氏历史著书!”此镌刻尚存于墓碑上。
2、考研《庐山誌》
寄处庐山白鹿洞,优游故史旧书中。
太平宫里观宗迹,甲秀堂中觅祖功。
旌表台前追义范,义门祀后溯遗风。
桑疏留下存疑句,延至千年我缜终。
注:白鹿洞,即白鹿洞书院。旧书,指康熙《庐山誌》。太平宫,指《庐山誌》中《太平宫誌》,其中有关于陈伯宣历史记载。甲秀堂,属《太平宫誌》部份,“宋时所藏帖与书号天下第一”。旌表台,指《庐山誌》中有文德翼《江州义门陈氏族谱序》,序中有对旌表台的记载。义门祀,指《庐山誌》中有白玉蟾《义门祀记》,记中有对义门陈氏历史的记述。桑疏,《庐山誌》的一部份,其中对陈伯宣历史存疑:“计其生,当在宪(宪宗)、穆(穆宗)之间,鸟有所谓捐寨者哉?!”
3、获义门陈氏遗址碑
近日寄居在故里,竭力考察掘垣篱。
残碑数语当珍宝,碎碣只字作珠玑。
终得嘉靖一碑誌,方克遗址千年疑。
拓印镌篇以为据,撰写论文述古迹。
注:故里,指德化甘泉乡齐集里,义门陈氏的发祥之地。嘉靖,指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碑誌,即“义门陈氏遗址碑”,记述当时表彰义门陈氏遗址的历史景况。千年疑,指德化、德安县誌,都记述“在县治西六十里”。县,没有明显指明,故历史上有争议,还是文德翼区分为故里、故居,故里指德化齐集里,故居指德安车桥乡常乐里。论文,指在《九江日报》上发表的《义门坊考述》。
4、咏一字园寺名
寄咏舒边小花园,泉水潺潺浸其间。
盆景一廊悬瀑墀,花卉千姿灿岩巅。
东坡挥墨留三字,义门镌额垂千年。
宋时遗迹何处去?惟有寺名袭其传。
注:寄咏舒,东佳书院的古代建筑,即东佳别墅,由于寄寓的都是高雅儒士,常于兹雅叙吟咏心情舒畅,故名“寄咏舒”。泉,即紫岩泉。三字,指“一字园”。据章谷缺题残篇记述,别墅旁边原是小花园,排着一廊盆景,后盆没于沙土,形成自然一字景。苏东坡临此,命其园名曰:“一字园”,这一遗迹无存。寺名,指明时有僧人就原别墅的砖瓦修一寺宇,仍袭称“一字园”。
5、石刻遐思
泉水飞瀑注下游,簾中枕流甚郁幽。
苍松翠柏延溪畔,绿杉红棡围潭周。
慕名东佳车马聚,追誉义门旌旗稠。
江南名士皆游此,溪内携书谁题留?!
注:瀑,瀑布,紫岩泉跌岩飞溅,形成的瀑布。枕流,刻字,在瀑布下溪底岩石上的刻迹。

6、考东佳手植古松碑
遗址尚存一块碑,喜得后裔展欢颜。
忙读镌文所记述,顿觉古风亦俨然。
落款签署三个字,遗值迭坠万丈渊。
但可考证一史实,院内曾有医俗园。
注:碑,即东佳手植古松碑,尚存东佳书院遗址。三个字,即“桂东佳”三字。这块碑曾记述东佳书院医俗园的史况,本来是很有研究价值,由于落款“桂东佳”三字,所以被人认为是伪作而遗弃,李才栋先生就否认了这一点。
7、考百犬牢遗址
披荆拔棘入宋处,深愧迟来景不如。
不见栅牢蓄异物,但睹瓦砾嵌废墟。
甚羡康戬曾赞叹,亦慕裴愈尝奏疏。
借问百犬今何在?须得拜读《南唐书》。
注:百犬牢,见《宋史》。宋处,指百犬牢遗址。康戬,宋代江州知州。裴愈,宋代殿中丞。《南唐书》,有马令、陆游两种著本,但都记载有义门陈氏“百犬同槽“的历史。
8、读《避兵记》有感
先贤所撰一遗篇,引人偕至千年前。
故居一时遭兵燹,义门四处起狼烟。
露草凄泣山容惨,风木啼悲溪声怨。
倘若无此避兵记,孰知遗址毁何年?!
注:《避兵记》,是义门火巷庄后裔陈梓龙撰于宋德祐元年(1275),是一篇难得的记述义门故居遭毁的文献。
9、拜伯宣公墓
考察古墓至瑞昌,孰知临此心惆怅。
荆棘蓬勃占墓地,蒿草茂盛掩冢冈。
嘉靖古坊无碎碣,乾隆旧碑没垣磉。
不因隆庆誌载述,竟疑祭扫在襄阳。
注:嘉靖古坊,指嘉庆三十二年(1553),表彰义门陈氏遗址,瑞昌近县各庄在瑞昌金城乡北涉渡合修伯宣公墓。乾隆旧碑,指乾隆十四年(1750),清季兴盛,瑞昌近县各庄复修伯宣公墓。
按:伯宣公墓,一直是江西九江历史上的名墓,九江府誌、瑞昌县誌都有记载,但因始于1966年的“文革”运动而破坏,笔者1989年临此考察,墓前仅是一块木板,上写“义门始祖陈伯宣墓”。隆庆誌,指隆庆版《瑞昌县誌》。
10、登国公山拜蓝公墓
一座高碑入云篱,千年古墓立山墀。
背伊青山龙虎地,面临绿水凤凰池。
日见千夫齐揖拜,夜观万盏共祭思。
墓前秋扫尚拥挤,麓间成群正攀跻。
注:国公山,在九江赤湖东南岸,因陈蓝公爵名而名。蓝公,即陈蓝,义门陈氏第三世祖(自陈旺计起)。天圣元年,宋仁宗追赠义门陈氏先祖五世公爵,追赠陈蓝为吴国公。
11、论赤崖
分庄始祖继珪公,六世以后至以崇。
初授故土居火巷,后徙禄原近庐峰。
因官迁任至吉安,择胜置庄在永丰。
复自赤崖衍其脉,源流遍注大江东。
注:继珪,义门陈氏火巷庄分庄祖。以崇,继珪第六代孙。火巷,义门故居的一支巷。禄原,即禄原坂,在今九江县马迴岭乡境内。赤崖,山名,在今永丰县境内。
12、考棲贤古地名
棲贤地址未诠明,忙得追研几出征。
古地辞书曾浅耙,蓝图版本亦深耕。
遍查县誌无获果,泛考省藉未得澄。
是日途径武穴市,优游竟在棲贤城。
注:棲贤,地名,在湖北武穴市。古地辞书,即《中国古代地名辞典》。蓝图版本,指中国地图。
按:为考研《义门陈氏分庄地名録》,很多古代地名在《辞典》、《地图》上都难以找到,需要参考很多誌书史料,棲贤地名便是一例。
13、再拜伯宣公墓
清明祭祖入松筠,顿觉庄穆间柏林。
砼亭崔巍镇新墀,石狮威武护佳城。
高碑显耀文宗位,巨竭刊镌孝裔名。
扫墓岂惟九江子?追奠更有五州孙。
注:文宗,指陈伯宣,唐著作郎,称一代文宗。
按:1994年,由瑞昌陈新贤等主持,近县各庄集资重修伯宣公墓。
14、获览金字谱
再度诚恳拜名贤,终幸获览金字篇。
一人校稽忘夜逝,三公伴赔迎熹悬。
十卷编著于斯定,几年考研由是旋。
昨日欣悦刚见报,今朝勖勉满江天。
注:金字谱,即《义门陈氏奉敕析烟迁徙谱》。陈述川,江西星子县城附近陈家垅人,时年六十多岁,因拜访陈述川,有幸获览金字谱。见报,指1993年8月7日,《九江日报》发表《宋代“金字谱”尚存星子民间》。
15、获 宝 乐
——谢陈立夫先生为《江州义门文献选集》题书名
日为著述书寓间,忽有一柬至案前。
函註孔孟学会址,展见吾老题华笺。
字迹刚劲孰可比?且因声誉冠中原。
悬帧瑞壁永思品,喜获墨宝乐无边。
自庆五载未虚度,寒窗十卷颂先贤。
今以名题冠部首,敢借泰山跻高巅。
激情趋步诣户外,寄思腾云飞南天。
欲渡海峡幸台北,献堂馆内拜尊颜。
鹤发霜鬓虽弗识,龙钟老态梦里现。
虔表祝愿赠一语,无疆高龄逾百年。
注:陈立夫,浙江湖州人,国民党元老,现住台北。孔孟学会,台湾一学术组织。献堂馆,在台北市。
五、义门陈氏远宗世系歌
陈雁南
(一)宛丘派图
虞帝舜裔妫①之满②,受封天下始于陈。
建都宛丘③立大业,子孙因以国为姓。
申孝慎幽④袭侯爵,厘武夷平⑤续国政。
九代相传力图治, 国势强大且振兴。
桓厉利庄⑥相争夺,宣穆共灵⑦渐衰沉。
征舒⑧夺国午奔晋,庄王⑨迎午以县陈。
哀⑩因司徒国自乱,惠○11由弃疾○12方复兴。
怀○13受吴欺卒异国,湣○14遭楚戳国被并。
¬(二)户牖派图
衍○15避武阳户牖乡,琏玙○16仕齐皆显扬。
琏归养老生履辉,履辉匿迹生周昌。
周昌之裔生丞丕○17,从善从吉再传芳。
德绍陈胜○18同继续,传至陈述○19渐兴旺。
伯自躬耕纵游学,平○20以曲逆晋国相。
買员承父袭侯爵,恢惺○21继祖皆飞黄。
恢子名澄生与京,仕汉官拜员外郎。
曲逆遗风诛权贵○22,国祸家难又一桩。
(三)瑕坵派图
考○23因避难迁山阳,卜居瑕坵为家乡。
代不乏贤英才起, 仕魏辅汉皆贤良。
长子名汤关内侯, 次子名溥少尉郎。
溥生万年相魏帝,冯与勋诗○24皆栋梁。
四世咸臧○25尚书令,五世钦遵○26拥朝纲。
六世宠琛○27皆参政,七世忠为尚书郎。
翔○28为八世官御史,谋诛贪宦性刚强。
后因权贵行复辟, 引起党锢祸一场。
(四)颍川派图
实○29迁颍川○30曾为令,辄求判正有惠声。
追赠康乐谥文范, 四海同歌颂德星。
长子元方拜太傅, 次子季方殿中丞。
三世群○31为魏司空,宫○32以大将帅步兵。
四世漾为大司马,泰○33为佐仆尚书令。
五世准为晋中书, 成为録事大参军。
六世匡逢晋室衰, 隐居不仕观朝政。
七世达○34为丞相椽,随帝南迁至长城。
(五)长城派图
达因官迁至长城, 悦其山川赞有声。
秀丽当有王者起, 子孙必将钟斯运。
达为长城第一世, 二世盱眙太守英。
三世户部尚书弼, 四世兵部校尉鼎。
五世安为常侍郎, 六世高袭父职称。
七世咏为淮安令,八世猛○35以安城昇。
九世道臣○36为太常,十世文赞○37为景星。
子孙果然逢斯任,一代帝王起吴兴○38。
(六)吴兴派图
霸先○39初为大将军,举兵镇乱诛侯景。
遂定陈朝于建邺○40,武帝功德振江陵。
二世文帝○41承大业,主持国政惠万民。
禅位伯宗○42无治策,两年遂废还安成。
宣帝○43继位主朝政,好谋善断称英明。
举取寿阳定江州, 扩充疆域国威振。
三世后主○44无节概,不惜民财极奢淫。
以至后隋夺天下, 竟还不知亡国恨。
(七)宜都派图
宣帝六子陈叔明○45,初以陈王宜都郡○46。
隋大业中亦仕宦, 鸿胪少卿展风征。
二世志高为司马, 三世才公官晋陵。
四世陈蕴无显耀,五世陈兼○47有功名。
六世京为秘书监, 七世褒为盐官令。
八世瓘为高安尹, 九世瓖为临海令。
一代文宗振文风, 几世子孙遭厄运。
避难泉州仙游县, 隐名匿迹亦潜形。
(八)江州派图
伯宣○49仕唐居翰林,因为避仇离帝京。
隐居匡山屡不起, 著作佐郎朝野闻。
二世檀○50公亦隐逸,助父著述弃功名。
后被追赠楚国公, 父因子荣遂得旌。
长子旺○51为江州牧,次子晓为南安令。
幼子眺知广昌郡,皆因官迁别庐林。
德安潭口与秀岭,皆为伯宣之子孙。
三支异流衍其脉,九派同源江州陈。
(九)义门派图
旺以承义牧江州, 治藉德安之太平。
一时卜居肇基业, 百代蝉联辉门庭。
二世师孟○52中书舍,三世伯通○53迪功君。
四世元发○54朝议郎, 五世仁钦○55直阁丞。
六世伉辈○56能嗣业, 七世沂辈○57更显闻。
崇○58为长史兼御史,玫○59于本邑当县令。
礼○60任吉王府司马,觉○61为兵部尚书卿。
历代同居蹈和睦, 累世簪缨振家声。
僖宗追赠五祖爵, 亲笔御封义门陈。
义门子孙更发愤, 夺榜登第衣冠新。
绍○62为骁骑大将军,勋○63令蒲蕲迁通判。
让○64为衙前兵马使,密○65知武阳为县令。
谦○66为东路馆驿使,衮○67为司户大参军。
袭○68以尚书殿中丞,观○69以枢密入翰林。
南唐敕筑旌表台, 北宋御赞义居人。
九世仕宦复继起, 门巷遍多车马尘。
昉○70奉礼郎文林部,郜○71领都督感义军。
玞○72为都知兵马使,锡○73为奉训大夫臣。
尚有殿丞昱卓训○74,皆为三傅同出身。
且有押衙缪渥蔼○75,同行节度之大任。
十世而后更昌盛, 旌旗映日气象新。
衍○76为登仕恭○77书记,珪王寿 ○78押衙贻○79奉训。
用○80为三礼琼○81教练,岳○82令彭泽荣○83奉新。
晋○84为三史恕○85盐铁,度○86为中书乔○87翰林。
诏○88为太傅显太师,逊○89为参军俨殿丞。
臣辉○90皆为讨击使,旭蕴○91继任助教臣。
延赏○92职方员外郎,延芝○93太常博士卿。
尚有词场九才子○94,且有神笔八文英○95。
一十八员任朝官, 二十九名为令军。
四百零三同应试, 三千九百萃一门。
五百年来共聚族, 众官○96奉旨助析分。
分庄二百九十一, 迁赴七十二州郡。
一家繁衍成万户, 万户皆为新义门。
注:
1、妫:水名,妫水,在今山西永济西南。
2、满:虞帝舜裔,生于妫水之滨,称妫满。周武王定天下,以其为帝王之裔,配以元女,封于宛丘,国号陈,子孙因以国为姓。
3、宛丘:古陈国旧址,今河南淮阳。
4、申孝慎幽:申,名犀侯。孝,名突。慎,名圉戌。幽,名宁。满公薨,子犀侯立,传位弟皋羊(相公)。相故侄孝立,孝故子慎立,慎故子幽立。
5、厘武夷平:厘,名孝。武,名灵。夷,名说。平,名燮。幽公卒,子孝立,孝故子武立,武故子夷立,夷故弟平立。
6、桓厉利庄:桓,名鲍。厉,名佗。利,名跃,庄,名林。平公卒,传位子圉(文公),圉娶宋氏,生鲍。复娶蔡氏,生佗。鲍子四:免、跃、林、杵臼,立免为太子,佗以蔡势弑兄及免而得国,生子完(陈敬仲)。后桓公共令蔡人以女诱佗,杀之,立跃(利公)。佗子完,惧祸及已,奔齐。利公卒,弟庄立。
7、宣穆共灵:宣,名杵臼。穆,名款。共,名朔。灵,名平国。庄公卒,弟杵臼立,杵臼娶吴氏,生御寇,立为太子。后娶夏姬,生款。杵臼宠夏姬,乃杀御寇,立款(穆)。穆公卒,子共立,共公卒,子平国立。
8、征舒:夏征舒,夏姬之子。时,平国(灵公)与臣孔宁通于夏姬,相耻征舒,征舒怒,伏弩射杀灵公。灵公子午奔晋,征舒自立。
9、庄王:楚庄王。征舒弑君,楚庄王伐陈,杀征舒,以陈国为县,申叔谏止,庄王乃迎公子午于晋,立之,是为成公。
10、哀:名弱,娶长姬,生偃师。长妾,生留。次妾,生胜,初立偃师为世子,留有宠于叔(司徒招)。哀公病,招杀偃师立留为世子,偃师子吴奔晋。
11、惠:名吴,吴奔晋,楚灵王灭陈。
12、弃疾:楚国大将,篡楚,欲亲诸侯,乃迎陈惠公(吴)于晋,而立之。
13、怀:名柳,继父惠立,吴人召之,不往。复召,怀公惧祸而往。吴以前不往而留之,遂卒于吴。
14、湣:名越,父卒吴则立,介居吴楚侵削日甚,迁徙图存,后被楚惠王所灭,国除。
15、衍:陈湣公之子,因亡国而避难。
16、琏玙:陈衍之二子,因陈完后世在齐得国,念同出一源,应仕齐,皆为大夫。后,琏因父(衍)老而归。
17、丞丕:丞,伯丞。丕,仲丕。裔之子,周昌之孙。伯丞生从善,仲丕生从吉。
18、陈胜:字涉。秦二世暴政,遂斩木揭竿而起,称大楚,入据陈,王军而灭秦。
19、陈述:陈绍之子,生子二:伯、平。述殁,伯自躬耕,纵平游学,因之成功名。
20、平:陈平,仕汉,初封曲逆侯,六出奇计,佐汉高祖定天下,后拜为丞相。子买、员皆袭侯爵。
21、恢惺:恢,买之子,袭侯爵。惺,字远,员之子,生子一:澄。
22、与京:澄之子,仕汉,官拜员外郎。长于谋略,助帝诛权贵,声名大振。
23、考:与京之子,与京卒,权贵复辟,害其子考,考避难山阳瑕坵。
24、冯与勋诗:冯,万年之弟,时为荆州剌史,封破胡侯。勋,汤长子,袭父爵为讨狄侯,诗,汤次子,亦袭侯爵。
25、咸臧:咸,万年长子,官御使中丞、尚书令。臧,万年次子,亦袭尚书令。
26、钦遵:钦,咸三子,初为县令,后弃官归田。遵,臧之子,封加威侯。
27、宠琛:宠,钦之子,尚书。其子忠,袭为尚书。琛,会可(乃晟子勋孙)子,官参知政事。
28、翔:忠之子,官拜侍御使,曾诛大将军梁翼、吴郡太守徐参,后因徐参之兄徐璜借故污陷,坐党事,卒于家。
29、实:字仲弓,因父翔党锢之祸,移家颖川,为太丘长,乡里争讼,辄求判正。实晓譬曲直,退无怨言,咸曰:“宁为刑罚所枷,不为陈君所短”。中平四年(187)卒,海内赴吊会葬者三万余人,谥曰:“文范先生”。
30、颍川:颍水河畔山镇,因群山峡颍水故名,后魏置县,故城在安徽凤阳附近。
31、群:元方之子,仕魏,官至司空。
32、宫:季方四子,仕魏为步兵大将军。
33、泰:群之子,仕魏为并州冀州剌史,迁尚书左仆射。泰生准(中书令),准生匡,匡生达。
34、达:仕晋为丞相掾,立太子洗马,晋室南迁,出为长城令,悦其山水,遂家焉,尝谓所亲曰:“此地山川秀丽,当有王者兴,吾子孙必逢斯运”。
35、猛:仕齐初为安成太守,因功连升三级,迁吏部尚书。
36、道臣:仕梁为太常寺卿。
37、文赞:道臣子,梁赠侍中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封义兴郡国。生子谈先、霸先、休先,后因霸先称帝,追赠“景星皇帝”。
38、吴兴:郡名,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地区。
39、霸先:文赞次子,初仕梁为中直参军,迁征北大将军。太平元年(556),进位丞相。八月,进位太傅。九月,进位相国。十月,梁帝以二十郡,封诸陈国为陈王。继而,梁帝受禅于陈,自逊别宫。永定元年(557),霸先即位,改元,定江山于陈。谥曰:武帝,庙号高祖。
40、建邺:古地名,今江苏南京市。
41、文帝:陈蒨,谈先之长子。初为临川王,武帝崩,入继大统即帝位,改元,谥曰:文帝。
42、伯宗:文帝长子,年十五即帝位,因年幼无策,求谋于叔父顼。慈训太后称文帝遗志废,令降伯宗为临海王,出居别第。卒,谥曰:废帝。
43、宣帝:谈先之次子。初为安成王,太建二年(570)即帝位,十四年(582)崩于宣福殿,谥曰:宣帝。子四十二,封王二十九。
44、后主:名叔宝,宣帝太子。继宣帝即位,盛修宫室,荒于酒色,不恤政事。祯明三年(589),隋文帝伐陈,攻陷诸郡,有司报信,叔宝不理。隋军直入宫廷,而信尚未拆封,陈国遂破,故称叔宝为陈后主。
45、叔明:宣帝六子,太建五年(573)封为宜都王。祯明三年(589)入关,隋大业中,征为鸿胪少卿。
46、宜都郡:晋置,属治夷道,治今湖北宜都县西北,南齐因之,治今四川成都县地。南朝陈,袭为郡。隋废,改曰宜昌,唐复名宜都。
47、兼:叔明四世孙(叔明生志高,志高生才,才生蕴珪,蕴珪生兼)。唐元宗时及进士第,以翰林院学士为秘书少监,至右补阙。生子三:衮、京、齐。
48、京:唐上元(674—675)进士,以集贤院学士擢左补阙,迁太常博士,考功员外郎。主文史,决修典,广积天下奇书,编撰《贞元御府群书新录》。无论地位,僅见文稿,拒权贵朽草庸作而门外,因积祸,殃及全族,子孙四处避难。无子,以从子褒为嗣。
49、伯宣:褒三世孙(褒生瓘,瓘生瓖,瓖生淇洪渊浩阔)。唐开元(719)进士,入翰林院学士。乾元(758—759)中应诏,佐高祖(陈京)编撰《贞元御府群书新录》,拜著作左郎,后因京祸,避隐庐山,自号淳化。
50、檀:伯宣子,无显闻,生子三:旺、晓、眺,三子同登第,旺为江州牧,晓为南安令,眺知广昌军。父从子荣,追赠楚国公。
51、旺:字天相,唐为承议郎,出为江州牧。因官治藉于德安之太平乡常乐里,为义门陈氏始祖,因子孙得旌,追赠晋国公。
52、师孟:名机,旺之子。唐为中书舍人,因子孙得旌,追赠燕国公。
53、伯通:名感,机之子。唐为迪功郎,追赠许国公。
54、元发:名蓝,感之子。唐为朝议郎,追赠吴国公。
55、仁钦:名青,蓝之子。唐为万年尉,追赠齐国公。
56、伉辈:即青子辈:伉、侍、仲、俛、伟、伸共六人。
57、沂辈:青孙辈:沂、经、泗、坦、贡、崇、谐、式、玫、德、昺、的、礼、周、善、奇、克绳、克思、克政,共十九人。
58、崇:仲之子,为检校右散骑常侍。银青光禄大夫兼御使,后出任江州长史,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
59、玫:俛之子,唐为本邑(德化)令。
60、礼:伟次子,唐为吉王府司马。
61、觉:字克绳,伸长子,仕唐,为兵部尚书。
62、绍:字荣先,沂长子,仕唐为骁骑大将军。
63、勋:沂次子,仕唐为蒲蕲令,荆州、徐州通判。
64、让:崇三子,为衙前兵马司。
65、密:经之子,知舞阳县事。
66、谦:玟之子,为江南东路管驿使。、
67、衮:崇次子,为文渊殿大学士,江州司户参军。
68、袭:税之子,以吏部尚书为殿中丞。
69、观:字克政,伸三子,为枢密使。
70、昉:衮长子,官至文林部奉礼郎。
71、郜:字士尹,缙之子,为感义军都督。
72、玞:汉次子,为都知兵马使。
73、锡:胜之子,为奉训大夫。
74、昱卓训:昱,勋长子。卓(一云直),勋次子。训,建长子。皆以进士及第,赐三傅出身。
75、缪渥蔼:缪,礼之子。渥,饶次子。蔼,玺之子。皆为节度总管。
76、衍:昉长子,进士及第,授登仕郎。
77、恭:和长子,进士及第,初为洪州掌书记,迁咸宁尹。后为桃江太守,转为蕲州通判。
78、珪王寿 :珪,汉长子。王寿 ,达长子。皆为节度押衙。
79、贻:玞四子,进士,官朝散大夫、奉训大夫。
80、用:屿之子,为三礼司。
81、琼:一云珙,顺次子,为教练使。
82、岳:玉之子,为彭泽令。
83、荣:鍊之子,为奉新令。
84、晋:贽次子,为三史司。
85、恕:训次子,为盐铁使。
86、度:训长子,进士及第,敕同三傅出身,赠太子太师,中书舍人,历典数郡,终太子中舍。
87、乔:训三子,吏部尚书,光政院辅政。
88、诏、显、颁,同登进士,拜枢密使。后因孝加升,诏为太傅、显太师、颁少师。
89、逊:瓒之子,进士及第,初为常州团练推官,历任岳州、潭州、戌州通判,以太子宾客辞归。
90、巨辉:巨,林长子。辉,林次子。皆为讨击使。
91、旭蕴:旭,饬之子,授将士郎,守江州助教。蕴,善长子,继旭为江州助教。
92、延赏,袭长子,进士及第,为殿中丞,宣德郎,太常博士,兵部尚书,职方员外郎。
93、延芝:一云延云,泮次子。进士及第,官至太常博士。
94、九才子:乔、省、象、诰、策、碧、位、谂、延芝,皆词赋敏捷,挥笔万言,时称义门九才子。
95、八文英:逊、俨、度、渐、泳、绩、岳、延年,皆胸罗书史,腹饱典绩,时称义门八文龙。
96、众官:指江南西路转运使谢景初、郡牧吕诲、户槽使刘宪、德安令穆恂、湖口镇巡检范彬、会计使官王大远,众官奉旨临门,监护分析义门陈氏。
按:文中某些记事年代及伯宣与陈旺、伯宣与陈崇的关系,是依据某些义门宗谱而来,未经考证,有误。


六、回义门累朝事迹状(节选)
陈 泰
修真宗皇帝一朝正史,要见义门陈氏自来义居事迹及朝廷有何恩赐旌表次第,立便取来,仔细具录。
……臣泰家先祖自宜都王叔明之后,五世孙兼,唐开元举进士第为右补阙,仍留翰林院,赠秘书少监。生京,进士及第,德宗朝官至给事中,集贤院学士,以从子褒为嗣,官至盐官令;生瓘,高安县丞;其孙避难于泉州。生六子,唯五子伯宣有文史之才,与马总友善。因游庐山结茅晦迹,注司马迁《史记》行于世,名闻朝廷,累召不起就拜著作佐郎。后置庄田于江州德安县,子孙因此居住,恪承祖训,屡世同居。唐僖宗朝,令行旌表。
大顺中,崇授江州长史,立家法三十三条,置主事,设库司,建书堂,立庄首,自此始也。至昇元元年,江南伪命特立义门,县帖差人于门首竖大柱两条,长二丈有余,右镌“义”字,左镌“门”字,既立义门。仍除正苗正税外,免杂差科徭、盐曲线绢等。时家长衮授江州司户参军。衮死,昉为家长又授文林郎试太常寺奉礼郎,累世同居,世守家法。
我朝太祖皇帝开宝八年,右补阙知江州事张齐贤奏:“据伪署文林郎试太常寺奉礼郎陈昉状称:一十三代同居,二千七百余口,在伪命蒙恩除正苗税外,免放差役沿科物色。前件可以敦化民俗,激励黔黎,虽属伪命日事,敢不腾录奏闻”。牒命敕旨,宜令江州一依伪命同施行,仍除正苗正税外与免杂差徭役。昉死,鸿为家长。
太宗皇帝太平兴国七年,樊若水为江南东路转运使,复令江州并督陈氏积年沿征杂配。右直史馆、参知政事赵普奏言:“陈氏历代孝义之家,前李煜时尚蒙蠲免杂配,幸至圣王岂合征收?宜悉免本户沿征杂役,庶彰大化”。是岁,张相会为江南西路转运副使,亦奏:“据江州德安县状申,陈鸿家自来积善、孝悌相承,义聚一十四代,迄今四百余年。方逢圣运,实厚人伦,本户沿征曾经奏免,著复依前东路转运指挥,一户沿科虽多,在国不足为利。其陈鸿户下除正苗正税外,所有杂科乞仍免征。”敕命并依所奏施行。鸿死,兢为家长。
淳化元年殿中丞康戬因勾当公事至陈兢家,见人众家贫,田畴不广,供给不足,每春首却于乡闾剩余之家贷借四千斛方得接食秋成,倍费二千斛息利。遂奏乞至春首借陈兢家粟二千石,侯到冬收之日一斗只纳一斗。上从之。兢死,肱为家长。肱死,袭为家长。袭死。旭为家长。
至道二年,殿值裴愈散赐御书到陈旭家,见聚族益众,家道贫困。遂奏旭家纳米二千七百余石,每年江州输纳,往回四百余里,尽是辇运,倍费盘缠。奏乞就本县输纳,实省脚值。蒙敕特许本县送纳。愈又上陈氏家法二篇。太宗皇帝叹曰:“天下有此人家,真良家也”。遂赐“真良家”三字。侍臣又谓:“江州陈氏一家孝友恭俭无比,长幼三千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闺(阖)门之内,肃如公府,近为本郡岁欠以官粟二千石贷之,后家长旭但肯请其半。且云:省啬而食之可以及秋,或谓何不受而粜之,以邀善价。旭曰:朝廷以吾家食众,居荒欠之岁,特以王赋贷私室,岂可见利忘义,而为罔上之事乎”。上为叹惜,因赐之诗。
真宗皇帝景德三年,侄延赏受殿中丞,知南容州赴任,便路经过本家,见诸庄子侄勾当不告家长,擅自典卖田产,深虑不肖卑幼递相仿效,坏祖先之义范,辜负圣朝奖励之鸿恩。到任后,奏乞差官追领臣家卑幼子侄与承典豪民一并提勘,将庄田所典得钱谷去着敕降断还。蒙敕下江州,差大理评事知本州德安汪白勾勘,钱谷多无去着,及利过于本。……江州检格业还本主,财没不追。旭以守义年深,不欲违负乡人,钱谷逐年还足。后来虽至困穷不敢私卖田产,上负圣恩。
大中祥符四年,赐家长旭诰敕一道,特授将仕郎守江州助教。旭死,蕴为家长。
天禧四年,奉敕诸州军监应有旌表门闾人户,仅免户下物役,其余合差人夫科配物色并依例施行,不得放免。其义门合行事件,只仰依格,敕指挥州、县详义门事实,与其余旌表不同。
天圣元年,见义门孝义之风卓然无比,追赠义门陈氏先祖五世公爵,许立祠堂以奉祭享,旌其义也。
天圣三年,奉敕应有官户只买水田三十顷。蕴家义居三千余口,田畴窄狭,与其余官户不同,遂有状申州。当蒙知江州李原颖依状与奏,特敕许从便置买田产。
今上仁圣皇帝天圣四年,又见陈蕴曾授敕不曾科配,蒙赐蕴敕一道,特授将仕郎守江州助教。蕴死,泰为家长。
太岁己已年,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徐锴撰《陈氏书堂记》,随状投入。
咸平五年,制诏总裁胡旦撰《义门记》,凡户下起止事迹总在其中,随状投下。
历朝圣皇赋诗,随状投下。
右泰所奉帖命,取本家自来义居事迹及朝廷有何恩赐、旌表次第者。窃以泰家自叔明王分封以来,几更其代,几更其迁矣。然纪其年,自隋唐五季以来,至于圣朝,不越四百八十载,一十五世不见分,聚族三千七百余口,皆是义聚事迹。累蒙圣朝恩赐次第,已在前项开说,并是指实,具状申闻。

 

天圣五年七月二十四日
江州义门陈泰谨状
 


分享按钮>>义门陈氏宗谱第六卷陈氏将相名人
>>义门陈氏宗谱第八卷研究与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