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卫氏之明朝卫炳家族

    中华卫氏网 2011年7月23日 中华卫氏


卫氏家族作为望族跨越了宋、元、明三个朝代,是松江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家族,特别是在南宋时期,卫氏一族诞生了松江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为此后松江科举的发达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推动作用。卫氏家族中的卫肤敏、卫泾均为南宋名臣,国史有传。卫炳奋起于田野,追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其子、孙在明代初期参与了击败唐赛儿和靖难之役,为明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⑵卫炳家族

别一支卫姓兴起成为望族的时间在元末明初,由于先世务农,因此是否与卫公佐支脉有关连难以考定。松江在元明之际追随朱元璋以军功登显爵的人很少,从史志记载来看当以卫炳长子卫青、次孙卫颖的爵位最高,其家族之所以成为明初望族著姓的缘由也在于此。据钱溥所撰《赠宣城伯卫炳墓表》叙卫炳的先世:“祖福、父贵,皆潜德勿耀。”可见自其祖父以上已经无可追溯,而所谓“潜德勿耀”其实是一般平民的同义词。史志记载卫青年幼时曾在府城东北角的马嗜寺牧羊,可见卫炳家境是比较贫寒的。卫炳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按一般情形来说是难以有所作为。但当时正值元末群雄蜂起之时,所以他就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开始他应募“长民兵”,隶水军万户府,为元王朝效力。不久,他听闻了许多有关朱元璋起兵淮甸豪杰云集的消息,于是他毅然往投朱元璋,从征三十年,“克湖广,平福建,守潼关,效劳甚多;征四川,下滇南,收诸夷,其名益振”。但他由于自谦退让,始终未能升官授职,于是让长子卫青替代他为“队伍长”,嘱其“昌大吾门以白吾志”。卫青有才略,接替父职后不久升任青蓟州卫百户,接着又参加燕王朱棣发起的四年靖难之役,因功升山东都指挥佥事;后来又在平定唐赛儿起义中立功,授任都指挥;正统初年官至左军都督佥事。明成祖对他评价甚高:“卫青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虽古名相何以加焉!”卫青生十一子。长卫颐,袭职济南卫指挥,早卒,次子卫颖继嗣。“土木堡”之变,卫颖从山东率师勤王,屡破也先,升都督同知,充总兵官出守宣府。英宗复辟,以翊戴功进封宣城伯,赐铁券,子孙世袭。羌地作乱,他以总兵官挂平羌将军印出镇甘肃,后又挂征虏前将军印镇辽东,屡立战功,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卫颖去世后追封宣城侯,谥“壮勇”。卫炳曾孙男有十九人,其族繁衍,支脉甚多。卫氏经三代奋斗,不经科举途径从普通农家一跃而为名门望族,在松江历史上堪称是一个特例。

卫炳一族居宅史志失载。卫炳有二子,长卫青,次卫通。有孙十一人,都是卫青所生,据此卫通应无后裔。而卫青长期山东任职,家属随任迁移,后代子孙遂分处济南、登莱等地,居住松江的仅第九子卫显。卫显之后人未见有掇巍科跻名宦的记载,但卫氏在英宗朝受赐铁券,故子孙世袭宣城伯。甲申清兵入关明朝灭亡,袭爵宣城伯的卫时春世受明禄,遂慨然率全家赴井殉国,事见康熙《松江府志》。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