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姓建筑】 慈溪沈师桥

    中华沈氏网 2010年1月17日 沈氏


“积雨黄昏水满汀,顺流卌里快扬舲。云沈月黑烟村暗,一路桥头照蟹灯。”这是清人郑兆龙雨后至沈师桥时发出的感慨。
  沈师桥坐落在慈溪市观海卫镇沈师桥村大塘头快船江上。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沈师桥,宋隆兴时建,旧在唐家兜西,朱家河隘东,以南北为岸。明洪武汤和移建今处,同治十三年里人重建。”该桥全长7.6米,宽4.2米,南北走向。桥两栏板正中刻楷书桥名“沈师桥”,旁刻“同治十三年重建,钱塘吴淦书”字样,桥墩两侧面置两对石雕昂首龙头。桥立面朴素典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五板五台阶单孔平板石桥。
  关于沈师桥的来历,还有一段慈籍沈氏始祖沈恒行善建桥的轶事。沈恒(1110-1199),字维时,北宋大观四年生于永嘉贴水桥。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沈恒进士及第,授太常寺博士。金人入侵,沈随宋高宗赵构南渡后,旋任太府卿。乾道初,任朝奉大夫兼督明州市舶司管内劝农使,钦赐金鱼袋。在巡视慈北时,见鸣鹤乡地处海滨,土宇宽厚,便动隐居之念。乾道六年致仕,至海滨整地,筑室定居。
  沈恒为人乐善好施,且对理学颇有研究,见鹤皋之地,穷乡僻壤,无人振学,便在其私宅“海隅书屋”兴办义学,谈道不辍,引学者纷至沓来。因村前无桥,行人与求学者往来不便,淳熙十五年(1188年),沈捐资建桥。门人万琦将此桥命为“师桥”。庆元五年(1199年),沈恒病故,终年90岁,里人感念沈的功德,就以桥名为地名。
  沈恒的德行成为激励沈氏后裔的精神动力,沈师桥亦成了海滨之地的一方热土。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四月十二日,倭寇侵犯沈师桥,沈氏合族殊死抗击,战死者达数百人,有六名妇女夺刀自刎,拒辱明志。清时以沈师桥为中心的快船江南北两岸,人口密度增加,经济日趋繁荣,手工业逐渐发达,集镇初显规模。雍正年间,“沈永丰老店”(沈永丰南货店)的“三北藕丝糖”曾作为贡品御前供用。民国期间,沈师桥继续前代的发展势头,商贾云集,为三北一带小有名气的商贸集散地,“十里行人问沈师,万家烟火路交通”是对沈师桥的真实写照。
  2003年12月慈溪市人民政府将沈师桥列为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分享按钮>>【沈姓寻根】 沈氏迁民始祖牌位供奉大槐树
>>【沈尤一家】尤姓出自沈姓源起河南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