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源流----------周时杨氏受姓始祖概述

    中华杨氏网 2009年11月2日 佚名


杨氏的根在古柏苍郁的陕西桥山之巅;杨氏的源在浩荡濛洄的陕西姬水之端。杨氏的初祖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轩辕黄帝。
  黄帝是我国上古时代西北黄土高原的一位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国语·晋语》称:“昔少典娶于有 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司马迁又有一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因生于轩辕之丘,故名轩辕;又因发祥于姬水一带,故改姓姬……黄帝生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为十二姓:即姬、酉、祁、巳、滕、任、荀、僖、姞、箴、环、衣是也。”(《史记·五帝本纪》)。而“杨氏为周王(指周成王姬诵)所封,系黄帝后裔。”(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姬姓乃黄帝衍生的首姓,而杨姓系由姬姓派生而来。有史书记载:“黄帝生两子,长子为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夏之祖);次子为玄嚣,玄嚣生 极, 极生高辛,高辛生契(即“天命玄鸟,降而生殷”的殷之祖)、弃(即后稷)。后稷乃为周祖,传十四世出了西伯昌(周文王)。由此可见,黄帝之次子玄嚣乃杨氏之远祖。
姬姓至周朝发展到了鼎盛地步,杨姓开始崭露头角。在姬姓母体向杨姓转化过程中,“桐叶封弟”是一个充满美丽色彩的故事,而叔虞这位充满戏剧性的人物在这其中起到了承先启后的关键作用。叔虞乃周武王少子周成王的小弟。据司马迁《史记·晋世家》记载:周武王灭了殷商建立周朝,崩后传位长子姬诵(即周成王)。当年周成王年仅十三岁,由周公旦摄理朝政。一天,成王与叔虞嬉戏,把一枚桐叶剪成 (分封诸侯、朝臣的文书)赠予叔虞说:“以此封你为侯。”在场史官听后遂请求成王履行诺言,说:“君无戏言”。是时,唐国(今山西翼城西)此前发生叛乱甫被周公所平定,周公鉴于唐国战略位置之重要,嗣后便建议成王封叔虞为唐国诸侯(国君)。叔虞不辱君命,精心治国,使唐国民殷物阜,成为姬周王朝坚固的东方屏障。叔虞卒,长子燮继立,因其地有晋水,故改国号为晋。叔虞父子在这方土地上生息繁衍,建功立业,为晋武公次子伯侨的封杨姓奠定了基础,故杨氏后人均崇奉唐叔虞为杨氏鼻祖。
  周成王不忘诺言,剪桐叶而封弟,开始了周王朝三次封杨的先例;其后,周康王、周宣王和周安王三次封杨为侯。一是周康王五六年戊辰(公元前1073年),姬钊封堂弟姬杼为杨侯,世称杨侯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以杨为氏;二是周宣王十九年壬辰(公元前809年),姬静再封少子尚父(即杨涧)为杨侯;三是周安王五年甲申(公元前397年),姬骄又封伯侨为杨侯,即所谓“周朝三封杨侯国之谓也”。
  统而言之,姬杼(杨杼)、尚父(杨涧)、伯侨(杨伯桥)均为杨氏之远宗始祖。然代远年湮,典籍冗杂,查证维艰,崇者不一。据我省《漳州杨氏族谱》和《湖南汉寿花园杨氏族谱》等记载,皆崇奉伯侨为远宗始祖。
  杨伯侨,又名文实。晋武公之子,献公之弟。周襄王姬郑元年庚午(公元前651年)任中大夫。五年甲戌(公元前647年)封于杨邑为杨侯。后世有《铭》耶:“长源浩浩,远书攸攸。起自唐叔,发系隆周。伯侨分晋,是曰杨侯。皎皎赤泉,千载承流。”(《魏故朔州刺史华阴伯杨君墓志铭》)。而初唐杨炯又有一《铭》云:“叔虞建国,天锡之唐。伯侨受氏,食采于杨。五侯簪黻,四代轩裳。有德有行,如 如璋。”(《伯父杨去溢墓志铭》)。
  伯侨受封后,在古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一带)的土地上治乱安邦,建功立业,其子杨文、孙子杨突、曾孙杨职、玄孙杨赤、杨 (叔向)、杨鲋、杨虎,以及叔向之子食我(又名伯石)、季凤共五代,均在晋国任要职,成了晋国的中流砥柱,为晋文公在春秋争霸开创霸业夯实了基础,亦开创了杨氏在历史上的辉煌业绩。其中杨突还受封食邑于羊舌(地名),号羊舌大夫,后由其子孙叔向袭封,其兄弟四人均为朝廷重臣,世称“羊舌四族”。然功高震主,树大招风,杨氏家族终被奸人诬陷,横遭灭族之祸,史称“羊舌罹难”。幸存少数子息纷逃他乡,其中一支为叔向之后裔逃到华山仙峪韬光晦迹,隐姓埋名,潜存下来,在一百五十余年后才走出山林,重见天日。
  这里值得大书一笔的是,杨氏向为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之家族。伯侨、叔向的劫后孑遗在华山仙峪的深山老林中度过了一个半世纪漫长艰难的岁月,逐渐蕃衍生息,孕育了杨道、杨忠、杨业、杨赞、杨祺、杨羡、杨惠、杨元、杨温、杨志等后人,由野老、山民、猎户、樵夫等角色逐渐靠近村落融入市井,并跻身杂役、百工、小吏行列,直至战国末期,伯侨公十六世孙杨章率其族人在华山脚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宫村)购置田产,入籍定居,重建家业,重新崛起,并世代尚武,金戈铁马,逐鹿中原,为国征战。杨章时任秦惠文王的左庶长,为秦国击败楚国立下赫赫战功,其后裔又从刘邦征战,在楚汉争雄中亦功彪史册,直至封侯拜相,成了西汉的名门望族,由是杨章公遂被尊为弘农华阴杨氏的开基祖。


分享按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杨姓主席付主席
>>杨氏源流-------杨再思的史实及族别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