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秦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秦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巾帼英雄秦良玉 已阅:5644 / 回复:10(楼主)

蜀锦堂--秦良玉
姓名:秦良玉
生辰:1574或1584
忌日:1648年
籍贯:四川忠州(属今四川忠县)
地区:四川忠州(属今四川忠县)
国家:明代
职业:女将
插图:

秦良玉(1574或1584一1648),明末女将,四川忠州(属今四川忠县)人。石驻宣抚使马千乘妻。骁勇胆智,兼骑射,通词翰,常为男子装。夫死,代领其职,所部号白杆兵。率兵北上御后金(清),授都督佥事,充总兵官。张献忠建大西政权,她据境抵抗,后病死。
    著名的辛亥女革命家秋谨在《题芝龛记》诗:"古今争传女状头,谁说红颜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执撑乾坤女土司,将军才调绝尘姿。靴刀帕首桃花马,不愧名称娘子师。/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蛾媚。吾骄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曾有?"(《秋瑾集》),对巾帼英雄秦良玉给予了充分肯定,备加推崇。


作者:中华万家姓 (2007/1/31 11:14:30)   回复此贴
  崇祯帝赋诗四首旌秦良玉功 第 1 楼

崇祯帝赋诗四首旌秦良玉功

崇祯三年(1630年)永平四城失守,"勤王诏下,杳无人至",然女将军秦良玉慷慨誓众,裹粮率师,昼夜兼程,再次驰援京师,抗击后金(清),在保卫大凌河筑城战斗中,再建"首功"。崇祯皇帝(明思宗)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赋诗四首旌其功。
  
   其 一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古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其 二
   蜀锦征袍手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其 三
   胡虏饥餐誓不辞,饮将鲜血带胭脂。
   凯歌马上清吟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其 四
   凭将箕帚扫虏胡,一派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作者:tsccwjx (2007/1/31 11:16:21)   回复此贴
  万寿寨 :秦良玉御敌处 第 2 楼

万寿寨,在石柱县城东15公里,今蚕溪乡与河坝乡的交界处,山顶海拔1490米,其名因明末女将军秦良玉当年在此筑寨御敌并题字而得。1984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登上万寿山,可由"驻马关"进入万寿寨。"驻马关"而上可进入前寨门,寨门门框上一副凿石对联"奇水奇山此间宜有奇杰,寿民寿国随在可为寿徽",门额:"万寿寨"。
   万寿寨依山势而成,东西长约2公里,有前、内、后三寨之分,只东西两面有路可上,南北俱是刀削斧劈的悬崖。从西上前寨有两道寨门,中以山脊为梯,宽仅3尺许,左右皆百丈深壑,望之使人目眩心悸,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中寨门旁有炮台二座,直对驻马关旋绕转出之处,飞炮经达,人不能避,今日炮台遗迹犹在。左炮台下侧面石壁上有"万寿山"三字,字广尺余,系秦良玉书。从二门东行约半里,进入内寨,为山之绝顶,宽敞平阔,系当年秦良玉兵营旧址,有点将台、练兵场等残迹。最奇的是在山之巅却有"清泉四互,甘冽异常"被称之为"官井"的方形水井,"纵横一丈八尺,周围秋瓦之以石,其水何供数十家",至今"百日无雨而不涸",不知源从何来。石柱土司正是看中了这里既险要又不缺水,才利用其建立别寨的。《石柱直隶厅志》载,秦良玉临终告其孙马万年:"城东南万寿山,上平下险,吾新积粮草火药于此,寇来,亟率兵民往避其地。"秦良玉死后,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反动地主武装朱容藩进犯石柱,马万年遵嘱,率部退守万寿山,凭险固守。朱军围之,"断其汲道,以为不日可下"。而马万年依靠秦良玉生前所屯粮草军火和那口官井,坚持月余,其间派人取道后寨下山,买回许多活鲤鱼,又编织了若干盈尺的草鞋磨损,相继抛崖慑敌。朱军见之惊畏,不战而退。万寿寨两侧为男女石柱峰,前寨南侧为女石柱峰,高约70米,其体态俊逸俏丽,前胸丰满,婉若依山静座的少女,人称女石柱;后寨与神仙洞相对的山峰上,耸立着高约100米的石柱峰,高冠微髯,酷似伟男,人称男石柱峰,故石柱县名来源于男女石柱。

作者:tsccwjx (2007/1/31 11:17:22)   回复此贴
  三教寺:秦良玉陵园 第 3 楼

三教寺,位于石柱县南宾镇以东约3公里处的回龙山,因该庙系儒、释、道三教合一,故名"三教寺",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秦良玉陵园的一部分。
   三教寺原系汉唐的朝天宫,宋代称回龙寺,只信奉佛教。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石柱宣抚使马微母陈氏所建。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该庙僧人智先和尚率僧兵五百随秦良玉赴京勤王有功,相传思宗召见时允该僧婚娶,僧返、改回龙寺为三教寺,成为独特的宗教寺庙,并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由秦良玉进行了增修。
   三教寺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由大山门、藏经楼、三清殿、玉皇殿、大佛殿及厢房等建筑组成,藏经楼四周绕万字格木栏,楼下中堂塑接引佛,两边分立四大天王。三清殿塑通天教祖、原始天尊、太上老君三星像,泥胎彩塑,神形生动。三星像背后筑普陀台,普陀观音立于台上。玉皇殿正中塑玉皇大帝,高丈余,楠木雕刻。玉皇左右各立天神两尊,其后有真武祖师和三关像。大佛殿内韦陀菩萨背向而立。铜铸释迦牟尼佛像端坐莲台,相传此像为秦良玉平辽时从辽东运回。释迦后有紫竹观音,莲台前一尊卧佛栩栩如生。
   三教寺藏经楼上有八口立柜,每柜81格,格格装满经书,全系僧戒和尚与秦良玉婆母覃氏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从北京运回的经书。这些藏经已于1952年运交川东行署文教厅,现存重庆北碚缙云寺。明代以来,不少文人墨客慕名来三教寺,为其留下的诗文默迹颇多。吕大器题额"万派归宗",破山和尚题额"白云深处",书法遒劲,风格独特。现存的三清殿东西墙上分别有"鹫"、"山领"两个大字,高4.27米,宽3米,系1940年清洁和尚所写, 为巴蜀丛林大字之冠。 清人马斗慧游三教寺诗曰:"寺构松门里,乘闲试一游,刹高云懒去,山好客应留"。足见其风景之胜。

作者:tsccwjx (2007/1/31 11:18:06)   回复此贴
  秦良玉陵园 第 4 楼

秦良玉陵园,在石柱县城以东约3公里处龙河北岸回龙山上。前临龙河,河中有三道石滩,传说为"石龙过江";后靠回龙山,山顶有一天然水洼,人称"卧龙眼",四季不涸。园中青松茂密,园外翠竹依依,风光一派清幽。回龙山对面为古巴人岩棺最典型、最集中的摇儿坡岩棺群。1992年四川省政府公布秦良玉陵园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庆直辖后,2000年重庆市政府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建于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即秦良玉辞世之年,占地面积320亩。良玉墓位于陵园正中,呈圆形,坐南朝北,条石镶砌,体积106立方米。其墓碑盖状若元宝,前额刻有二龙抢宝,精雕细镂,形态逼真。碑两侧耳门各刻一麒麟,若奔似跑,墓前有27平方米拜台,拜台左右有华表和青狮、白象、石马、石俑各一。拜台中立长方形石碑一块,正中书刻:"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官兵挂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候贞素秦太君墓。"左右联为"袭土服清懿,锦袍帛带仰官仪;勤王有明祯,巾帼一人骁将略",横额为"勋名一世"。墓前有宽3米、长50米庄严肃穆的神道、神道两侧有明末风格石雕的石人、石马、石狮子等石像生共48尊,神道路面用大青石铺砌而成。良玉墓右侧26米为良玉之子马祥麟圆形墓,体积29立方米,墓前有11平方米拜台。墓碑书刻:"骠骑将军讳祥麟号瑞微府君之墓"。随葬在陵园中的还有秦良玉麾下的将官秦怀远、马德音及良玉子孙马光仁、马佑诏等墓20座。陵园落成后,每年岁首、清明等节令,前往凭吊祭祀巾帼英雄的人群络绎不绝。
   现在陵园残留地面的石人石马约20尊,虽有残损,但仍能窥出明末时期当地石刻艺术之精良。秦良玉墓位置未动,石雕大部分完好,可供观瞻。

作者:tsccwjx (2007/1/31 11:19:02)   回复此贴
  明末女将军秦良玉 第 5 楼

中国正史唯一登录的著名历史文化名人--明代巾帼英雄秦良玉(明万历元年即公元1573年--清顺治五年即公元1648年),字贞素,忠州(今忠县)人。
   良玉出生于一个岁贡生的家庭。她自幼深受其封建家庭"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思想影响,从其父秦葵操练武艺,演习阵法,显露出一般女子所难企及的军事才能,素以"饶胆智、善骑射、熟韬略、工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称著于世。幼年时代秦良玉就树立了一颗掌军挂帅的雄心。她说:"使儿掌兵柄,夫人城,娘子军不足道也"。
   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嫁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她激励其夫并帮助其在石柱建立了一支"戎伍肃然"为远近所惮的"白杆兵"。
   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到播州(今遵义)参加平定杨应龙叛乱的战斗,战功第一,然而良玉不言其功;
   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马死后良玉袭其夫职。秦良玉26岁时开始带兵打仗,一生多次率师远征,历经44年戎马生涯,足迹遍及贵州高原,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派其兄秦邦屏率三千白杆兵赴沈阳, 决战浑河(今永定河) ;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秦良玉亲自率兵北上,抵御后金,镇守榆关有功,熹宗为其诏加二品,即予封诰,并赐"忠义可嘉"匾额;同年9月,她奉诏讨伐奢崇明叛乱,转战重庆、成都和泸州待地。熹宗又授予她四川都督佥事,并充总兵官;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永平四城失守,畿辅震动,诏天下勤王,各方将领自保不暇,逗留不前,独秦良玉慷慨誓众,裹粮率师,昼夜兼程,再次驰援京师。崇祯皇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彩帛羊酒,并赋四诗旌其功。
   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清军攻占北京,大举南下之时,秦良玉已年过七十,还毅然接受南明隆武政权赐封的"太子太保忠贞候"封号和隆武政权赐予的铜质"太子太保总镇关防"官印,继续高举扶明抗清的旗帜,维护土家族地区人民的安全。清军入川后,狼烟四起,遍地干戈,广大人民备受蹂躏,唯秦良玉不屈,以万寿山的万寿寨为据点,坚持斗争, 最终保持了抗清的晚节。
  
   秦良玉卒于顺治五年 (公元1648年),葬于石柱县东3公里处、龙河北岸的回龙案(今石柱县大河乡鸭桩村),享年75岁。其墓碑题刻为:"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土官兵总兵官挂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候贞素秦夫人墓。"

作者:tsccwjx (2007/1/31 11:19:43)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0 每页5条 当前1/2页 [1] [2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秦氏论坛  执行时间:242.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秦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