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许威,元代金吾卫上将军,河北等路汉兵马都元帅,佩金虎符。西征时过灵宝梁村里,爱其山水之秀美,风土之古朴,遂卜居为家。许威被尊为梁村许氏第一世。下延各代为本(元代百户)、玉(号一斋,元代百户)、五(号四山居士)、九(妻何氏)、仕信(生于元文宗至顺元年,即1330年,妻为元经历陈钦之女),传至第七世许实。 许实,明初叶人。以孙进贵,赠通议大夫,户部左侍郎。以曾孙赞贵,加赠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妻焦氏,赠淑人,生聚。 许聚,字德盛,号谦斋。以贡士任安定县(今甘肃定西境)教谕。秉性耿直,教人有方,安定科目日盛,后改教丰润(今河北省境)。治家严整,三世同堂。以子进贵通议大夫、户部左侍郎,后以孙赞贵,加赠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妻何氏,赠淑人,生进。 许进(1437--1510),字季升,号东崖,体貌魁伟。10岁随父在安定读礼经,明英宗天顺六年(1642)中举。以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监察御史,七月居父丧。五年授浙江道御史。翌年丁母忧。继升山东按察司副使,善变疑狱,人称神明,分巡辽东。弘治元年(1488)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大同。以劾太监石岩,左迁茺州府。七年任陕西按察使,复为右佥都御史,十一年巡抚甘肃,收复哈密,加右副都御使,巡抚陕西。升户部右侍郎,转左侍郎。正德元年(1506)起为兵部尚书,复转吏部尚书。因宦官刘谨专权,编造口实,许被免职。待刘谨被诛,欲使进复官,进已去世,赠太子太保。嘉靖五年(1526)缢号襄毅公。妻高氏,赠一品太夫人。生有八子,二子诰、三子赞、八子论均官至尚书,故世称许氏父子四尚书。 许诰(1471--1534),字廷纶,弘治八年(1495)与弟赞同举于乡。十二年中进士,任户科给事中,进刑科右给事中。武宗正德元年(1506)因其父进为兵部尚书,按惯例,大臣子不得进言职,改为翰林检讨。刘谨忌之,谪全州(今广西境)判官。五年居父丧归家。谨败,起为尚宝丞,又因病归里,家居授徒讲学。嘉靖初年,召为南京通政参议,改侍讲学士,升太常卿,掌国子监祭酒。十一年(1532)任吏部右侍郎,年底升南京户部尚书。当时,其弟赞亦任户部尚书,兄弟并职南京,乡里以为荣耀。卒于任所,赠太子太保,缢号庄敏公。著述有《通鉴编》、《图书管见》、《道统源流》、《诗考》、《易参易余》、《春秋意见》、《中庸本意》、《太极图论》和《性学篇》等,学者称为函谷先生。 许赞(1473--1548),字廷美。孝宗弘治九(1496)进士,任大名(今河北省境内)推官,和其父进一样,也以辨疑狱知名。十五年任陕西道监察御史。正德元年(1506)改任翰林院。因其父被宦官刘谨所诬,随受株连,贬为山东临淄知县。谨败亡,赞升浙江佥事,又任副使,巡视海道。后任浙江左布政使。嘉靖六年(1527)召为光禄卿,历史刑部左、右侍郎,八年为刑部尚书,十年改为户部尚书,不久又被任为吏部尚书,并兼文渊阁大学士。虽居相位,但因奸相严嵩擅权,且年事已高,老不得志,就一再上疏乞休,被免职归里闲住三年病故。三十一年帝知其死,下诏复其官,赠少师,缢号文简公。在《明经世文编》中,选入许赞五篇奏疏,有《陈言六事疏》、《覆盐法事宜疏》、《覆议言法疏》、《议房虏事宜疏》和《正国典明选法以便遵守疏》等。 许论(1495--1566),字廷议。正德十四年(1519)举乡试,嘉靖五年(1526)中进士,出任顺德(今河北邢台境)推官,升兵部主事,复转礼部。幼年曾从父遍历边境,尽知关塞攻守,因著《九边图论》。明世宗颁付边臣议行,论以兵家知名。十九年由尚书郎进南京光禄少卿,升南京大理寺丞。进都察院右都御史,抚蓟州(今天津市蓟县境)。进右副都御史,出抚山西。以功进兵部右侍郎,升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因严嵩父子弄权,论被夺官闲住。嘉靖四十五年冬十月,自理丧具,端坐而终,年72岁。隆庆初年复官,缢号恭襄公。妻河东李氏,封一品夫人。 时间:2005-7-27 来源: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作者:smxgov 阅读次数:5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