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拳棒"——诸暨何氏人的尚武精神

    中华何氏网 2011年11月12日 诸暨日报


"赵家拳棒"——诸暨何氏人的尚武精神

 

诸暨网  2011-11-4 8:03:59  来源: 诸暨日报  编辑:陈璐

 

    “你们外头都叫赵家拳棒,在我们村,这叫国术,其实就是武术了。”在赵家镇花明泉村,记者见到了刚从田里劳作回来的何增安,他告诉记者现在能打拳的人不多了,“年轻人要么读书,要么经商,都到外面去了”。

    事实上,作为入选绍兴市第四批非遗保护项目名录的赵家拳棒曾经却有过一段辉煌的过去——除暴安良的何文庆,力挫日本柔道黑段高手的何长海,都是赵家拳棒的代表人物。日前,记者实地走访了赵家镇花明泉村,从老拳师的口中寻访诸暨的尚武精神。

    记者 寿祈祺 何珠华 通讯员 应言信

    一门千年传承武术技艺

    “要说我们村练习拳棒的历史,我想想怎么说也得有一百七八十年了吧。”何小培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向记者介绍道。今年已经83岁的何小培丝毫不显老态,17岁开始练习武术的他善使“火流星”,是目前花明泉村为数不多的第四代拳棒传人,“那时候我们村有公清堂、承先堂两座武祠,分别请长山师傅和嵊县师傅教,两个武祠之间常相互切磋、交流”。

    其实,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赵家拳棒的历史并不像何小培所说的一百七八十年,其源流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檀溪何氏宗谱》里记载,唐末宋初,泉畈村何氏始祖讳茂公被任命为吴越轻车节度使,从山东青川前来任职,这被后人视作是何氏尚武风气的先河。随后便由赵家何氏一脉世代相传。主要以花明泉村、泉畈村、山口村三个自然村,也就是俗称的“三大房”为主,继承了赵家拳棒。

    市文化局社文科科长郭少华认为,何小培所说一百七八十年的历史很有可能是从何文庆算起的。

    作为锄强扶弱的诸暨人代表,何文庆的名号曾经无人不知,关于他的传说至今还流传在诸暨乡间。

    清代咸丰年间,诸暨知县许瑶光来泉畈村收捐,言语间与村民起了争执,泉畈村何文庆之子将装了火炭的小火炉,砸到知县许瑶光的头上,并将一名来收捐的官员捉住,用稻桶倒扣了五天,将其饿死。至此,矛盾激化。为防止清兵前来报仇,泉畈村民在村内日夜操练,赵家拳棒在这一历史时期发展快速。

    “这也是诸暨民风刚强的一个证明吧。”郭少华说。

    如今成为一种表演艺术

    赵家拳棒在历史的发展中,宗族血脉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以实战应用为主要目的,不断发展,穷尽几十代武师的智慧,杂糅了各家之所长,最终形成了庞大的武术体系。据说,光是拳术还尚存18套。

    “我们管拳术叫‘单套’,像千爪手、大小五拳、反角短打、活拳三路……这些拳术都有一定的实战功能。”何增安告诉记者,他从16岁开始学武,除了会牵掣手之外,刀术棍法也是看家本领。“像凳花,就具有实战功能。”

    何增安口中的‘凳花’,即是以条凳为武器的一种武术套路,现在是赵家拳棒表演程式当中的一种。

    和凳花一样,随着时代发展,原本作为技击之用的招式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转而以表演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

    据了解,赵家拳棒的表演程式分为前后两场,前半场为单人表演,表演顺序依次为枪、刀、流星、叉、单套。后半场以串阵表演开始,至少需十人,五人一组,分为两组,一方持长枪、单刀、叉、剑、沙斧;另一方持一大虎盾牌和四小虎盾牌,分为三种阵法,分别为边笆阵、元宝阵和十字阵;串阵之后是兵器对打,孤拐铁尺对长枪、双刀对长凳之后,整场表演结束。

    何小培告诉记者,每年正月里,花明泉都会有拳棒表演。“这样说明我们还没把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丢下”。

    虽然刀枪棍棒这些都已随冷兵器时代的结束而成为过去,但赵家人的尚武精神却并未流失,代代相传,成为他们永不磨灭的精神印记。

    如何困境突围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要求何小培表演一下他拿手的“火流星”。

    年届八旬的何小培听到记者的要求也并不推辞,转身从房间里拿出一根两端系着椭圆形木球的麻绳。“这就是火流星。”随后,他慢步走到院子中间,手持绳索中端,开始耍将起来,虽然年事已高,但记者在何小培略显佝偻的身躯上看不到有一丝迟疑,整根绳索上下翻飞,仿佛一下子有了生命一般。

    何小培妻子其时正在里间做饭,也闻声出来看丈夫表演,“到了晚上,两个笼子里放上炭火,那耍起来才叫一个漂亮。”

    演毕,何小培连连摆手说,“打不全,打不全了,现在上了年纪,很多招式使不出来了。”

    当记者问何小培是否有徒弟时,他说,几年前,花明泉小学里曾经开过火流星的兴趣班。“但是现在已经不弄了”。

    诚如所言,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随着时代变迁,它们从原本的勃勃生机渐而显示出颓势。如何将曾经的辉煌延续下去,它们首先要面对的便是传承的问题。

    “其他村我不太清楚,但是我们村会国术的人大概也就剩下30多个人了吧。” 何增安说,话语里似乎充满对过往辉煌的的不舍。

    赵家拳棒作为特有的武术体系,它的背后是近千年的中华武术积淀,然而却在时间长河中慢慢失去了生命力——如何才能注入新的血液让这门千年遗产传承下去,应该成为何氏族人思考的重要议题。

    在传承这一优秀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市文化部门也在不断努力。“我们对于赵家拳棒的保护已经制定一系列的日程表,成立研究会、确定传承人、完善赵家拳棒保护基地、建立赵家拳棒保护区,这些都将会相继开展起来。”郭少华说。


分享按钮>>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通过将何东花园列为法定古迹
>>中国各地马氏修谱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