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何氏源流参考

    中华何氏网 2012年4月29日 何氏二千年


(摘自何焕强编著《何氏二千年》一书)

 

一、何氏迁居台湾大约始于明朝末年的何斌家族

据一坦何氏谱牒记载,何氏迁居台湾大约始于明朝末年的何斌家族。何斌帮助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成了郑成功的重要幕僚,其后裔也因此在台湾留居下来,并代代繁衍。而在郑成功及其后代控制台湾期间,以及在清朝中叶和近、现代,又有不少何姓人前往台湾,并在那里留居下来。(报刊摘要)

二、台湾河洛何氏大多为安抚公之后

台湾的何氏,河洛、客家都有,有来自广东兴宁的一支,也有从福建的漳泉地区迁移过来的。

土城的何氏家族,一直保存着一部当年自“唐山”老家抄过来的族谱,该谱中有一篇完成于光绪三十年的《何氏源流纪略》,对于他们的来龙去脉,有十分翔实的说明,摘要如下:

何之先人本河南省光州固始县人,自周武王、唐叔虞,裔孙唐仪凤间(公元676-678年),何嗣韩从陈元光经略开闽,因家焉。

及昭宗时(公元889-903),王绪举光、寿二州附秦宗权,绪先锋擒绪奉王潮,惧众不附,求固始县人先世有功于闽者,以慰民望。表授我先祖安抚使,分田划地,安插闽人,当时赖之。后王审知据闽,引身去闽,人思其德,塑像以祀。(据《姓氏根源》)

宋淳佑间(公元1241-1251年),逖基公由螺阳卜居温陵浔江。德佑(公元1276年)以后,宋失其柄,服役不胜,隐于清源洞麓下学道,足迹不入城市。公讳普成,字正献,逖基之号,因同谱何清卿父子慕公清德,时来拜访,大书深谷逖居四大字于壁,后世称为逖基公云。

有子五:曰元镇、元钊、元钲、元镛、元铉,实为漳泉分派之祖。至元间(元初,公元377-394年),钊移惠安埔崎,钲、镛移漳郡岳日莲花,而元钲实为诏安鼻祖。元镇公讳靖之,号我泉,又为和地鼻祖,仍居温陵。添清公仕元,至大理寺评事,因世乱全家航海至同安顺济官而居之,后又移于漳浦之南溪。

迨乎大明龙兴,区宇混一,边尘尚犹未靖,洪武九年抽兵御寇,血属又不能不瓜分矣。旧谱云,漳之有何也,以濠浔鼠尾为宗,而浔之有何也,以晋江清源为祖……

从这段文献,可知何氏也是唐朝初叶开辟闽南地区的先驱之一。这一点,正好跟《漳州府志》所载完全吻合。

河洛籍的何姓台湾人士,的确有很多都是奉唐初那位大名鼎鼎的安抚公为先祖的,以下这篇刊载于五十六年(1967)版《何氏族谱》的《白氏何氏宗谱》序文,即为明证:

余稽鼻祖乃安抚公也。……陈将军率光州固始人定关,凡子弟皆其安插,闽人德之,今田家世祀三佛,中黄龙衮者州主王也;左黑面按剑者,陈将军也;右噗头白面者,圣头公也,问之则我祖安抚公也,时划地安抚闽人如田主然,故祀之。

有长子讳成,字子绎,官授指挥昭信校尉,世袭漳州卫千户,卜居溪之白石,我祖兴焉。至宋末端宗,帝昺之变,边邮匈乱,海岳戎寇并兴,祖祠焚毁,又苦于夫役,俱各分散逃移,而在白石守祖者因之以衰,奈何漳泉分派者竟不识其祖,可慨也………明正统十二年丁卯,莆田十九世孙潜谨志。(报刊摘要)

三、河洛人占台湾总人口的80%以上

在台湾2300多万人口中,河洛人占80%以上。根据台湾省文献会统计,台湾的前十大姓氏占台湾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均发源于中原河洛;他们来台之前,大部分世代居住在闽南,是地地道道的河洛人。因此,我们说:莘莘河洛郎是开发台湾和建设台湾的主要力量。

河洛郎,又称河洛人,也即闽南人。河洛郎和河洛人是从台湾传回的称呼,而河洛地区的人们并不这样自称。实际上,台湾人对从闽南迁居台湾、而祖籍是河洛地区的人,才称其为“河洛郎”或“河洛人”。因此台湾河洛郎这一称呼的来历,直接来源于台湾一闽南一河洛之间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渊源关系。

台湾人口的组成成分,究其根源,主要是三种人,即河洛人、客家人和先住民(高山族)。

台湾现存的文献,缺乏有关清代人口的详细统计资料。日本占领时期曾进行过多次调查。据1930年统计的人口资料,当时台湾的河洛人和客家人为411.8772万人,其中祖籍广东的64.87万人,注明从祖籍泉州和漳州移去的河洛人有34777人,占总人口的日84%。1940年,台湾省共有汉族529.6021万人,其中来自广东的客家人为80.3361万人,只占汉族人口的15.7%,而大量的是来自福建闽南的河洛人。

1953年,台湾进行了一次户口统计,结果发现,户数在500户以上的100个姓氏中,有63姓族谱上明确记载其祖先来自河南光州固始。这63姓共67.0512万户,占台湾总户数的80.9%。

1956年9月16日,台湾当局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所获的资料显示:台湾全省居民共计815.8146万人。其中祖籍属于福建省系的691.363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数的84.75%;祖籍属于广东省系的有122.7745万人,占15.05%;祖籍属于其他省份的有1.677万人,只占0.2%。在当时全省21个县市和一个管理局中,祖籍属于福建省系人占多数的高达19个县市和一个管理局之多,只有苗栗和新竹两县广东省系的客家人人口多于福建省系人口。在开发较早的澎湖县和台南县及台南市,客家人只有5719人,大量的是福建闽南河洛人。

1979年台湾当局公布,全台湾地区1740万人中,汉族有1710万人,占全地区总人口的98%,其中祖籍广东的客家人只占20%,而占80%的是由福建去台湾的河洛人。

1990年底台湾“主计处”统计,当时台湾2039万人口的血缘来源情况为:一是近二三百年来从福建漳州、泉州移民的闽南人后裔约1450万人,占台湾总人口的71.1%;二是近二三百年来陆续从广东的梅县、潮汕一带移民台湾的客家人后裔约290万人,占台湾总人9的14.3%;三是1949年前后从大陆各省跟随国民党政府去台湾的军民及其后代约270万人,占台湾总人口的13.5%;四是统称高山族的9个早期从大陆移民台湾的先住民族,约34万人,占台湾总人口的2%弱。前三部分人占台湾总人口的98%。

以台中县的丰原市、彰化县的埔心乡、屏东县的高树乡及满州乡、台东县的鹿野乡、花莲县的吉安乡及光复乡等7个地区为例,也都是闽南人占尽优势。

1946年,福建云霄县做过一次人口统计,当时全县总人口为11.3万人,共81姓。在族谱中明确写明先世从河南入闽的有:关、张、陈、柳、王、汤、蔡、林等姓,共9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80%。

1984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其中上篇“移民资料”中提到先祖来自河南固始的族谱也有16部之多,分布于晋江、泉州、南安、安溪、永春、漳州、龙海、诏安、仙游、长乐等地。

1988年,台湾出版了巨著《台湾族谱目录》,收录了200多种族谱,这些家族的开基祖大部分是来自中原河洛。

台湾族谱可以为证的极多,如:台北县《胡氏族谱》记载:“胡公满之后,古代世居于陈,西晋之末,五胡乱华,乃与林、黄、陈、郑、詹、邱、何八族入闽,居晋安郡(今漳、泉两地),至唐,有胡竦者,登进士第,宫中议大夫,是为闽中第一世祖。迨至宋未,避元入闽,再析居闽南各县,今闽中胡氏俱其后裔……”

清溪《永安谢氏族谱》记载:“祖为光州固始人,从王审知人间,始迁泉州之安溪县永安东皋焉。”

台北县土城乡的《何氏族谱》载:“何之先本河南光州固始县人,自周武王、唐叔虞裔孙唐仪凤间,何嗣韩从陈元光经略开闽,因家焉……”

除了族谱可以佐证台湾与中原河洛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外,在台湾岛上的姓氏,尤其是目前在台湾高居前10位的姓氏,也是佐证河洛先民南迁闽南,然后渡海赴台、开发台湾的最有力证据。

过去在福建地区,有一句大家所耳热能详的俗语,那就是“陈林半天下”,用以形容长期以来陈姓与林姓在当地,旺丁繁、子孙茂盛的情形。现在,把这句俗语拿来用在台湾岛上,毫无疑问也是恰如其分的,陈林一直高居台湾第一、第二大姓。依照台湾省文献会的统计,在全省的人口中,陈姓占有12%弱,林姓占有8%强;几乎每5个人当中,便有一个人姓陈或者姓林。这种现象,说是“半天下”虽然夸大了一些,但其人多势众,却是有目共睹,不可否认的。

“陈林半天下”的现象,很显然早巳从福建闽南延续到了台湾岛上。除了陈林二姓,在台湾为首的其余8个姓氏,在全省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根据台湾省丈献会统计,依次是这样的:黄姓占6%强,张姓占5%强,李姓占4%强,王姓和吴姓各占4%弱,蔡、刘、杨三姓各占3%弱。由此可见,台湾所有居民中,上述十个姓氏的子孙,总共占了台湾人口的一半以上。(选自《中国剪报》2004-06-17)

四、台湾何姓与大陆何姓同宗同祖

台湾的何姓,与大陆的何姓同宗同祖,一脉相承。现多居住在台北、新竹、彰化、嘉义等县。它是台湾的第二十六个大姓,是来自一水之隔的福建。其远祖,则是唐叔虞分居在光州(河南省潢川县)的后代。因此,台湾的何姓和韩姓也原是一家人。明末天启年间,就有一位郑芝龙的旧部何斌,在台湾担任荷兰人的通事。通事是一种专门担任翻译的职务。何斌是一位占有重要地位的人。正是由于他的游说,当时在福建高举反清复明旗帜的郑成功,才会渡海而进到台湾来。在郑成功据台期间,福建的何姓也纷纷到了台湾。清朝时,到台湾来开创新天地的何姓更多,在凤山、基隆、士林内双溪、台中东势,以及新竹宝山乡,都有何姓的足迹。荷兰人的通事,是为何姓最早入台者。当然以后有的又进而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据《何姓来源》)

五、何厝庄开发的背景年代和考证(摘要)

清代台湾背景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郑成功的叛将施琅带兵攻打澎湖,郑克塽的部下失败了,接着明朝正式灭亡。隔了一年,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并且取消海禁,除了广东省的惠州、潮州客家人不能渡台以外,福建省的河洛人可以移民台湾,但是只可以做生意,少部份可以开垦种田或航海捕鱼,而且不可以携家带眷,除非有人偷渡成功。所以当时的台湾,“罗汉脚”(单身汉)很多,当时台湾男多女少,大部份的人会娶平埔族女孩(入赘女方),或做人家“螟蛉子”(有钱人家没生男子,过继闽南人地主当儿子再结婚传宗接代),要不然就是娶个“童养媳”(有的闽南人生太多女儿,无力抚养,把小女孩卖给单身汉照顾到十六、七岁再正式结婚)。以上三种如果都没办法结姻缘,两条路:一辈子没娶,客死异乡,不然就“卷草席”搭船回唐山老家了。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清廷开放准许移民携眷来台,才明显的改善台湾人的整个生活情况。最少从公元1621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郑成功的爸爸郑芝龙和二十六组海盗兄弟们谋反日本失败以后,开船来到笨港(今北港)登陆,开垦土地过生活以来,这一百一十一年,来台湾讨生活的男人,其实是很辛苦的,而且不容易结婚传后代。

何厝庄开发的年代

各项资料显示,何厝庄是何姓祖先陆续开垦的“血缘聚落”是没错的。但是在当时为什么能够有这么一大片土地,都是姓何的人开垦?我们没办法找到第一手资料,只能从台中盆地开发历史来推测:

何厝庄位于四不管地带:据洪敏麟教授研究,台中盆地汉人最早开发的是南屯区,定海总兵张国部下的开垦(公元1710-1719年);再来是中、西区的南澳总兵蓝廷珍招垦区域;第三梯次是雍正十二年(1734年)西屯区、北屯区由廖朝孔和其它五个大垦首组成的“六管业户”联合开发。第四梯次是东区、南区由来自平和县的林氏家族企业开垦,那已经是乾隆十年(1745年)的事了。而“何厝庄”就介于这四大区域的中央“模糊地带”。

租地开垦:清朝开垦荒地,一定要有许可执照,但是当时测量、定界线不是很准确,有些“模糊地带”大多被“张达京”系统承租了。考据何氏来台中何厝的年代应在“六管业户”之后一些。可能向张家承租当佃农、或者向“小租头”买地开垦。

何厝庄没有充沛的河流经过:主要河川筏子溪、惠来溪、麻园头溪、柳川、绿川都没经过何厝庄,六管业户开挖的“葫芦墩圳”支线,早期只流到三十张犁、四张犁、七张犁、牛埔仔(机场)、港尾、西大墩而已。除了靠一些地下泉水以外,就是“分享”了水湳地区溢流出来的“水尾仔”。所以这些地,没人要开垦。

或许是这些不利的因素,使得最早来的何氏祖先能够陆续“买或租”了这一大块土地来开垦,而且是以小河流为四周界线呢!之后成立的祭祀公业“何合季”、“何合诚季”也都会将结存的钱买地再租给佃农耕作,换何家当老板了。

开发的年代考证和繁衍

从何氏族谱中知道,他们都是来自福建省漳州府的平和县和诏安县两个系统。其实,何氏祖先最早到福建省漳州地区的是何德,他在唐朝末年,跟随陈元光将军,平定福建兵乱以后留在漳州、泉州一带,称为“开闽始祖”(第一世),被朝廷封为“光禄大夫安抚节度使”,所以子孙尊称为“安抚公”。安抚公传到第十七世的时候,又遭遇到元末明初兵慌马乱时期,众兄弟们又改名字搬家避难。到了平和或诏安,又重新算起为第一世了。明朝中期,我国航海业已经很发达,郑和下西洋七次,带动闽南地区大量移民到海外各地。而沿海居民,占地利之便,最敢冒险开发新地方了。尤其雍正十年开放可以携带家眷,造成何氏祖先和其它姓氏一样,大量移民台湾了。以下介绍何家祖先来何厝庄的顺序:

来自平和县:

乾隆初期:

十一世何怀安,出生年不详,他有三个儿子,从老二何谒1750年出生来推算,他约在1725到1728年间出生,大约在乾隆十年左右来到何厝(1745年)。但是他的三儿子和大孙何忠义不久就迁到东势仔(东区东势里),精武路上“何药局”可能是后代子孙。

乾隆中期:

十一世何淑慎,出生年不详。已传到二十世孙。

十三世何谦顺,雍正癸丑年生(1733年)来台中应是1753年左右(以二十岁计算)。

十三世何合搿,生年不详,第十八世何基宏校长在南屯国小退休,现居南屯。

十四世何天成,辛丑年生(1781,来台中可能是1801年)。已传至二十二世孙。

十一世何云,先到彰化埔心犁头厝,第十五世何清标迁居惠来里;十七世何火树、何金印,十八世何言添里长,对乡土考查协助很多。

乾隆末期:

十四世何纯良,来台时间可能在1790年间,已传至二十世孙。

嘉庆年间:

十五世何语,传到二十世何旺,结合宗亲何石结、何天佑等捐钱修缮何氏家庙,并且加盖左右护龙。

十四世何实义,乾隆乙巳年生,来台应是1805年左右。后代有人迁雾峰,已传至二十一世。

来自诏安县:

雍正年间:

十一世何秀满,乾隆戊戌年(1778)生,来台应在1795至1798年间,时正嘉庆初年,民国七十五年版族谱写为雍正年间应该不对!但是他来得慢,辈份却是最大的。学校的土地,有很多是派下子孙的,此派独生子单传较多。

十三世何子清,康熙丙申年(1716)生,族谱写他年轻时就来何厝,可能是1734到1738年间。他的子孙繁多,现任家长会长何进兴是二十一世孙。

十四世何子旋,雍正丁未年(1727)生,据说他是背着父亲的“灵骨坛”和叔辈何子清来台湾的。他们相差十一岁,虽然同是诏安县,但是子旋是三都桥头乡,子清是离岛五都靖和社人。他们叔侄二人都娶张氏女子为妻,很可能是向张振万垦首“张达京”或张国租地当佃农或买下开发权利,因为何厝地区当时属于汉番交界的模糊地带。尤其子旋的妻子小他十九岁,有可能是当年流行的“童养媳”。但是子旋有五子传后,子孙最多,所谓“大厝内”就是他们。祭祀公业何金三、北管师傅何锦顺十九世;何义结里长、何学金师傅二十世;何清标董事长、何山阳师傅、家长会何嘉郎、何聪洲顾问二十一世。子清和子旋都有二十三世孙了;其中,何锦顺、何金山可说是“小房大叔公”,已经做“叔公太祖”了。

另外,有人说何子旋是在大陆生了五子以后才渡台的,根据考证不可能,因为老大在1764年出生,推算老么是1772年,已经是乾隆中叶末段了。

乾隆年间:

十三世何朝保,族谱没生辰资料,无法考据来台年代,但也有二十三世孙了。

十五世何疑、何算、何强三兄弟相差九岁,约1770年左右来到何厝。但他们以七世祖祯远为派下开基祖,可能第七世迁到诏安。此派在第十八世开始自立昭穆(辈份诗文):振清通世泽,为善衍家声;继体云礽远,承祧基业宏。家长会何再添常委二十一世,此派也有二十三世孙了。

十四世何汉,无生辰资料可查,已传廿二世孙。

十九世何均,无生辰资料可查。来何厝以后,后代有人迁往大里仁化,已传二十六世孙。

十二世何文惠,无生辰资料可推算,但已传二十二世孙。此派下各世孙祭祖时,都要呼请“姑婆”(何文惠的姑妈)。那是因为何文惠渡台时,带姑母的养女高氏一起上船,在海上遇到暴风,非常危险,船主很有经验知道解救办法,当众宣布:船中有谁犯了祖先劫数,必须祈求上苍或告慰某家神主才能化危为安,否则船覆海中。这时何文惠马上烧香祷告:“船若平安靠岸,又创业有成愿与高氏结成夫妻,并奉祀高家祖先。”不久,风平浪静,顺利靠岸。数年后,开基创业,并与高氏结婚。后代子孙遵照文惠公遗训,年节拜祖时,必先呼请姑婆及丈公(高氏在唐山的祖先)和何家祖先一起受拜。现在此派已传到二十二世。

十五世何恭笃,无生辰资料,但已传二十二世。

十四世何坐,生于乾隆壬午年(1762),来台应在1782左右,已传廿一世孙。

十六世何明山之祖先,来到何厝以后,再迁到北屯二分埔,也传到廿一世孙。

嘉庆年间:

十五世何位,出生年代不详,但已传至二十二世孙。

十六世何诰,出生年代不详,后代有人再迁雾峰乡,也已传到二十二世孙。

结论:纵观何氏家族祖先陆续开发何厝地区,应在雍正十二年(1734)以廖朝孔为首的“六管业户”开发西屯、北屯以后的年代;再依族谱的生辰推算,来自诏安县的何子清年纪最大,何子旋第二。他们叔侄二人可能是最早开发何厝庄的了(公元1736年左右)。而平和县最早来何厝的是何怀安(1745年左右),但他的子孙不久就迁居东势里。如果,以开发时的辈份,就以十一世的何怀安、何淑慎、何秀满三人最大辈,但是何秀满最慢来,相差六十年左右。

从血缘聚落形成,发展成多姓族亲(入赘、入嗣)可看到二百六十多年的蜕变;尤其是这二十几年来,土地重划以后,外地人口大增,何姓宗亲比例只占百分之十左右。世界永远再变动,不变的是所有中国人的家训:教忠教孝、有情有义。今天住在何厝地区的虽然多数不姓“何”,但是我们都是“好厝边”,“新何厝人”都以住在“六何里”为荣,我想过去“恩怨情仇”就像眼前云烟,大家好好重视儿童教育、社会教化,将来“入相出将”肯定不是梦。 (原作:台湾/黄庆声)


分享按钮>>建设一个更加团结和谐幸福的燕氏宗族大家庭
>>山西省垣曲县英言乡无恨村卫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