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网新闻】淳安“东大门”文昌镇何氏文昌村 何氏文化搭上高铁快车

    中华何氏网 2015年4月10日 浙江在线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2014年,杭黄高铁破土动工,淳安县唯一的高铁站点千岛湖站就设立在文昌镇的文昌村。高铁的停留,让文昌镇这扇淳安历来的的东大门,集聚了公路、水路码头和高铁等诸多交通优势,一举成为淳安高铁时代的领跑者。

  殊不知,未来高铁千岛湖站建成之后,与之零距离相望的是一座千年古祠,换站点的闲暇时光,领略一番别有风味的历史沧桑,或许会无意间给你留下点让你终生难忘的东西。不言而喻的是,对于文昌的何氏人来说,高铁时代,给予了这个城镇飞速的发展,同时也为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何氏文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何氏宗祠:未来高铁与它擦肩而过,千岛湖站与它隔路相望

  穿山洞、凿隧道,在文昌村水深火热的高铁施工区域,何氏宗祠昂然挺立着历史的雄姿。大气的门面,古朴的建筑,尽管宗祠后期作了修缮,但横梁之间难掩历史的痕迹。宗祠高墙上,一位位历史名人述说着文昌何氏家族延续千年的丰功伟业,一张张功德榜铭记着文昌后人的不忘初心。偌大的天井,集聚天地的精华,明晃晃的阳光照射进来,好像祖先庇佑着每一个何氏族人。

  而在老一辈何氏人的记忆里,何氏宗祠始终是他们值得骄傲的地方。有人依稀记着这样的故事:1939年3月19日,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浙江宣传共同抗日事宜。3月20日,周恩来一行人由金华经兰溪、建德、淳安赴天目山途中路过文昌村,中午就餐于何济舟先生家,借就餐前空隙,胜步何氏宗祠。参观后对陪同的何绍曾乡长说:“何氏宗祠的建筑风格不错。这是国家的文化遗产,应加以保护。”

  1993年,文昌村就因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而被列入浙江省名村,1700多年的何氏文化自然功不可没。人们都说家族有三宝,家谱、宗祠和祖坟。然而,高铁落户文昌,位于S302省道旁的何氏宗祠也险些被夷为平地,经过何氏人的多方争取,最终修改线路,高铁从宗祠右侧擦肩而过。追述当年,新安江修建水库、文化大革命屡屡事件,何氏宗祠都险遭厄难。幸运的是,2011年宗祠被列入县农村历史建筑修缮计划,对整体框架进行翻修,之后又陆续恢复了重要横匾与对联,并在祠前新建文化长廊,祠内新设了文献室。

  如今,我们看到的何氏宗祠占地面积十余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系淳式徽派建筑风格。宗祠坐北朝南,背靠龙脉山,两傍大小塔坞,面对文昌村,与高铁千岛湖站隔S302省道相望,气势雄伟,景色宜人。

  何氏家谱:传承千年传统的不老典范

  文昌何氏系过江始祖腾公之后裔,自腾公四世东晋吏部侍郎文建公来此肇基,已有1700多年历史。缘由文昌山水环秀之风水宝地,何氏家族在此安居乐业,生息繁衍,至今已传承60余世,并迁徏衍生至淳安县20多个村落、浙江省10多个县市,甚至国内外10多个地方,可谓根深流远、世代蕃昌。

  文昌原名富昌,因宋度宗皇帝御赐何梦桂状元,同时御赐彩联“一门登两第,百里足三元”和“子拜丹墀亲未老,叔登金榜侄同年”(梦桂侄景文同年中进士),遂改富昌赐名为文昌,寓意“文人辈出氏族蕃昌”。文昌自古有状元村和进士村的美誉,从汉朝至大清,村登进士金榜有30余人,历朝御封府尹县臣等职官达106人,改革开放后涌现出6位博士、20位硕士及60几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可谓地灵人杰承前启后、族盛家昌继往开来。

  据悉,《文昌何氏家谱》历史上总共修过12次。2010年,在距上次修谱时隔85年后,文昌村成立了何氏宗亲会和何氏家谱编委会,历经三载的艰辛努力下,把200多户何氏家庭的世系传承下来,并于2012年龙年圆谱。

  宗亲会会长何次平是一名科技人员,也是一名政协委员,修谱是他工作外的另一重大事业。“修谱是个苦差事,不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挨家挨户上门登记、劝说,争取得到每位何氏后裔的理解和支持,有的家甚至要跑十几趟才能完成登记,有的则专程跑几百公里以外去校对。三年来,编委会成员凭着良心和责任,不计个人得失,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把精力全放在家谱上。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有时半夜也会起来写。”何次平说,“最新的家谱有古代和现代2个版本,即传承古风,又满足现代人的习惯。现代版采用简化汉字,并增设《祖训》《风俗典制》《铁牛翁全集》《科技论文》等诸多章节,还附有大量图片,使谱更为充实生动;为体现男女平等的时代特点,不论男女,只要何姓一律给予上谱。”

  何氏文化:接轨高铁,带动文昌经济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修复开放以来,何氏宗祠已接待各类参访者上万余人,慢慢成为文昌镇的旅游胜地。特别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何氏宗祠都会举行祭祀祖先、舞龙舞凤闹元宵的活动。何氏后人聚集在何氏宗祠祭祀祖先,抬何氏祖先何大王出巡,鸣锣开道,彩旗飘舞,舞龙队和舞凤队紧随其后,绕村一周,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门口燃香点烛,燃放鞭炮,迎接祖先何大王,场面蔚为壮观,热闹非凡。抬何大王出游归位后,何氏后人及周边村民,欢聚何氏宗祠,摆酒设宴,共庆佳节,其乐融融。

  自担任宗亲会会长以来,何次平经常会给成员们下“文件”,探讨近期家族工作,在他最近下发的“35号文件”里,我们看到了宗亲会接下来希望实现的一些目标。“对新做的和将要新做的对联、牌匾等进行复旧处理;在宗祠门前植树挂旗;修复宗祠大门头上被破坏的木花雕、动物雕;将收集到的古石碑和重要文献雕成石碑并做到祠旁沿水沟的山壁里……”这些事情看似细小,对传承何氏文化却意义重大。何次平说:“何氏宗祠是块山环水抱的风水宝地,当年修水库,附近的建筑全被淹没,唯独宗祠留了下来。如果有可能,我最希望恢复的还是大塔坞山顶何梦桂状元的易庵书院,那里还有状元亲手种的宋代梅树。高铁建成之后,何氏宗祠历史文化游、文昌古村落探寻根游等这些旅游开发或许也将不是梦。”



分享按钮>>【何氏网新闻】【好人何氏】何庆国拾金不昧展风采 贴心为民人人夸
>>【弓氏网新闻】构建“弓氏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