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网新闻】乐从沙边村 何氏古祠换上青年坊新颜

    中华何氏网 2015年4月13日 南方都市报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2年前的一纸协议,让这座有着600年历史的古村落有了新的时代使命。如今,乐从沙边村正在慢慢复活。

  在保有历史风貌的同时,引入社工服务,将挖掘祠堂文化与提升社区服务结合,选取符合条件的古祠翻新建设青年坊,让沙边旧貌换新颜。

  1见证变迁的古老宗祠

  沙边村位于乐从南面,是一个临水村落,南临开阔的顺德水道,与龙江隔江相望。

  4月4日上午10点,在密布的河涌以及绿树的掩映间,沿着河涌,在沙边大街一段不到200米的水泥路上,密密麻麻的坐落着7座祠堂。而以此为起点,在不到5公里的地方,便是盛名已久的中国家具商贸之都的“十里家具长廊”。

  沙边于明代开村,悠久的历史给村里留下了丰富的岭南祠堂建筑文化群。其中最古老的何氏大宗祠,是沙边占地面积最大的宗祠。几百年来,何氏族人在沙边晴耕雨读,秋牧冬藏。而这座有着380年历史的何氏大宗祠,在漫长的岁月里几经修缮,成为了这个村落在历史大潮中起伏的缩影。

  “这种浮雕是明代的工艺,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重新用青砖砌过的”,顺着沙边村委会60岁退休老人何万祥手指的方向,祠堂的旧日图景慢慢展开。祥叔曾是沙边村治保会副主任,现在是沙边村何氏宗亲联谊会的秘书长。

  据称,该宗祠建成之时,曾是何姓族人拜祭先祖,商议族事聚集之地,在每年的冬至分猪肉,清明拜太公之时,这里都被用来当作活动场地。

  到了民国中后期左右,宗祠用作学堂使用。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宗祠也曾被用作临时办公的场所。何万祥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宗祠中座礼堂还曾被用作沙边村召开社员大会的场地,每当开社员大会时,学校就停课一天或半天,直至上世纪90年代末,“何氏宗祠那时候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沙边小学迁了出去,何氏大宗祠也慢慢恢复原貌”。

  2沙边古村:因开拓而得来

  站在祠堂外,何万祥仍沉浸在过去的时光中,这座如今保存完好的祠堂见证了他以及其同族数代人的命运。

  从1949年起,何万祥便开始在沙边村委工作。何万祥说,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陈济棠主政广东时期,随着缫丝业的发展,那时候的沙边村民的生活已经非常富足。

  据当地老人回忆,当时沙边的耕地将近1000亩,沙边村民种桑养蚕,缫丝卖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是桑基鱼塘最鼎盛时期”。

  临近的村落都是如此。那时的沙边、水藤和罗沙都统称水藤地区。在这片区域,散落着13个缫丝厂,而沙边村有4家。

  据了解,当时一名丝厂女工月收入为17元左右,而在1923年,北京普通民众一个家庭月支出为10元2角。

  沙边的地理优势并不明显,但富足的生活与早年先民的开拓不无关系。以顺德水道为界,西侧为居民区东侧则是耕地。这些耕地原是无人理会的滩涂地,早在明朝洪武年间,何氏后代南廓公从南海九江和清来到顺德,在海边的沙丘丛林处落脚,以打铁为生。

  先人长年的经营和开拓,为后辈提供了不竭的资源,而沙边村也因此得名,意为“在沙地滩涂上开垦得来”。何万祥也印证了这一说法。“由于沙边没有田,大多数村民只能选择出洋谋生,赚了钱回家买鱼塘,再转租给别人”。

  3沙边的黄金时代

  4月4日中午12点,临近沙边大街的住宅区才稍微热闹起来,两层水泥楼房显得有些落寞,像是暗示着这个村落昔日的特色。从狭窄的街道穿梭而过时,不时可以见到端着饭碗坐在门口的人们,带着浓浓外省口音。

  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以325国道为界,一半是住宅区,在住宅区的另一边,曾经的桑基鱼塘被慢慢填起搭棚,建起了乐从最初的家具贸易业。

  这些原本就有着极强开放思维的沙边村民,迅速吸引港、澳资本,并在沙边建立起了一批“三来一补”的企业。

  何万祥说,改革开放之初,最开始几个在外当学徒的沙边木工回来开厂,后来分开各自做,“从开始10多间一下到100来间厂房”。

  在何万祥眼中,这是一段引以为豪的历史。“沙边村的港澳侨胞非常之多,村里的人口与分布在海外、港澳的人口基本上是对半分”,开放后村里吸引港澳资本、向银行贷款举债,沙边人纷纷开始办厂,奠定了村经济的基础。

  也正是这个时期,沙边村涌入大批外地人,村委会工作人员何科锟介绍,该村有常住户籍人口约3000人,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外来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现在外来人口基本稳定在1万左右,仍远超本地村民。

  4被改变的生活

  沙边村原有形态的打破与两件事有关:一是大量外地人涌入,二是家具行业的衰退。

  何科锟是土生土长的沙边村人,1996年,他在水藤中学读初中二年级。他还记得,村里因办厂而富裕起来的本地人,逐渐搬到了住宅区的东面,建起了两层的小洋楼。而沙边住宅区的400间出租屋,则基本都租给了外地人。“每天放学后,沿着堤围回家时,总会见到无数工人骑着自行车回到沙面大街住宅区”。

  很多外来者已经长期在流入地居住和生活,甚至在此娶妻生子、安家落户。无形中就促使了村庄社区结构的流动,进而无形中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与此同时,冲突也不可避免,在村委会负责纠纷调解20余年的何万祥说,那时候他经常忙得不可开交,而主要的纠纷则是拖欠工资、工伤等事宜。

  而从近几年起,突然封锁的商铺大门、掐断的水电、更换的门头、转让及搬迁的告示,已然成为乐从家具城的常态。很多家具经销商和厂商也都因为生意的惨淡、租金的上涨难负重荷不得不退出。

  现在沙边以家具城、沙边家具木材市场等200多家企业组成的经济格局,每年的村产值超过3亿元。而在这片总面积2.58平方公里的地方,目前总耕地面积只有300多亩。

  但沙边村党支部副书记邓燕芬坦言,实际上沙边村的年集体收入并不算高。经济体量只排在乐从村居的中等水平,去年全村靠盘活物业,全部收入也才2300万元左右。

  5如何活化:留住年轻一族

  2013年7月24日,在乐从团委的牵头下,沙边村练塘何公祠的沙边青年坊正式揭牌启用。硬件主要就是练塘何公祠,而社工服务由地方党委政府以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请来专业的社工机构提供。

  同年10月19日,沙边青年坊利用练塘何公祠旁的云埜何公祠,作为场地进行二期扩建。扩建后将使这一项目的活动场地扩大,服务功能更完善完备。

  4月4日,青年坊里陆陆续续迎来正在放清明小长假的学生。在练塘何公祠的墙上,张贴不少中小学生书画作品;而书柜上则摆放了各种各样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籍和期刊;一面墙上还贴满了这里举办各种活动的照片。

  沙边青年坊负责人文浩介绍,外地人与本地人的融合问题,在乐从很多地方都存在,引入这个项目是旨在为沙边及周边的青少年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通过一系列活动让青少年能够了解沙边祠堂的同时,了解沙边文化。

  希望还在延续。目前沙边正在打造的“祠堂文化一条街”,则旨在保护好祠堂建筑的同时,还要赋予其新的生命。

  70岁老人何万祥有些激动地说,当今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的宗族观念逐渐淡薄,对于宗祠的兴趣也在消减,“而这是维系我们村民情感不可缺少的”。

  采写:南都记者 曹嫒嫒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



分享按钮>>【何氏网新闻】黄河石林里的炭窑何氏高考状元社
>>【何氏网新闻】关于建立河南何氏宗亲总会教育咨询中心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