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家谱源流】姒何谱系·贲愤何氏世系·监利涪陵大受公支系

    中华何氏网 2015年12月29日 监利何氏谱载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姒何谱系·贲愤何氏世系·监利涪陵大受公支系
                                     黄帝第一世起    何氏源流
【2015.12.30    第三版】
       
【节选自132世超公(字绍先)所著<何氏本纪>,引用重庆何中兵先生《黄帝姒何谱·完整版》,此姒何世系以轩辕黄帝为第一世祖,第七十一世賁愤公为姒姓改何姓之肇姓始祖】

【引言:尊祖敬宗,慎终追远,求本溯源,乃何氏后辈之任也。对何姓始祖质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不排他,坚持百花争鸣,兼修并蓄。我们恭迎何氏宗亲赐教,交流共享,增补完善,但反对肆意涂鸦,篡改历史,欺祖灭宗。本资料不断更新完善中,热忱欢迎您的支持和参与,我们虚位以待。敬请关注最新版本!】

 
姒何谱世系

第一代

(何氏肇祖)黄帝:少典氏之子【神农时诸侯】,姓公孙,讳轩辕【轩辕,今河南开封府新郑县,黄帝生於此,故名】,亦姓姬【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号有熊氏【有熊即新郑,黄帝国于此,故以为号】。初,无怀氏之世,少典之君娶有峤氏之女曰安登。生二子,长曰石年,姜姓,即炎帝神农氏;次子世嗣少典氏为诸侯。帝榆罔之代,少典国君之妃曰附宝者感电光绕斗而生公。公代神农氏为天子,都涿鹿【今直隶宣化府保安州是】,在位百年(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2598年)。年一百十有一岁而崩于荆山之阳【在今河南陕州阌乡县南】,葬桥山【在今陕西鄜州中部县北,亦曰子午山,接甘肃庆阳府真宁县界,黄帝陵在其上】。娶四妃:元妃西陵氏之女曰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二妃方雷氏之女曰节,生休及清;三妃彤鱼氏之女,生挥及夷鼓;四妃曰嫫母,貌丑德充,生苍林、青阳凡九子,合其众妾之子十六人共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曰:祁、已、滕、箴、任、荀、嬉、姞、儇、衣、二姬、二酉,为十二姓。

第二代

(始以姬为姓)昌意:得姓为姬,或云妘姓,降居若水【即泸水,今打冲河,源出西番,经四川宁远府之西昌诸县与金沙江合】,不得立,娶蜀山氏之女曰昌仆,是为女枢,生颛顼。

第三代

颛顼:姬姓,号高阳氏【高阳,今河南开封府杞县高阳城是,颛顼国于此,故以为号】。年十岁佐少昊,二十即帝位,都帝邱【今直隶大名府开州有濮阳故城。汉书《地理志》濮阳,古帝邱颛顼墟】,在位七十八年(公元前2513年—公元前2436年),年九十八岁,葬濮阳【颛顼陵在今河南卫辉府滑县东北】。娶邹屠氏之女生骆明、苍舒、隤敳【音皑】、梼戭【音演】、大临、庞降、庭坚、仲容、叔达。又娶胜渍氏之女生卷章、庶子曰穷蝉,其不才子曰梼杌,自苍舒至叔达所谓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人谓之八恺。

第四代

骆明:生鲧。

第五代

鲧  :字熙尧。封于崇,谓之崇伯,治水无功,殛于羽山【东裔,在海中。《括地志》云:羽山在沂州临沂县界。按《通鉴》在今江南海州赣榆县东】。娶有莘氏之女曰志,是为修已,生禹。

第六代

(始以姒为姓,为姒姓始祖)禹  :字高密【《史记》作文命】,生於石纽【今四川茂州汶川县西北石纽村是,或云在今四川龙安府石泉县石纽山下。禹母修已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孕岁有二月,尧帝辛丑五十八载(公元前2300年)六月六日生禹于僰道之石纽乡】,长于西羌【今洮岷松茂,古为西羌】,事舜,封于夏【夏,即古阳翟,今河南开封府禹州是】,称“夏伯”。赐姓姒氏。治水功成,受舜禅有天下,都安邑【今山西解州,夏县北,安邑故城是】,在位八年(公元前2205年—公元前2198年)。年一百有三岁,葬会稽【今绍兴府会稽县东南会稽山】。娶塗山氏之女【塗山,诸侯国,在今安徽凤阳府怀远县】曰憍,生启。

第七代

启  :继禹立,在位九年(公元前2197年—公元前2189年),年九十一。生子六,长太康、次仲康。

第八代

太康:继启立。畋(音tian,打猎)于有洛,为羿所距(东夷族首领羿,一度夺得太康的君位)。在位二十九岁(公元前2188年—公元前2160年),失政十年而崩。仲康:继太康立,在位十三岁(公元前2159年—公元前2147年),生相。

第九代

相  :继仲康立,为羿所逐,居商邱【今河南归德府商邱县】,后被寒浞子浇【即奡】所弑。在位二十八岁(公元前2146年—公元前2119年)时,其后有仍【《路史》仍太昊后,即任也。地在今山东兖州府济宁州。】国之女缗逃奔有仍。生少康。(按:郭沫若著《中国史稿》140页和《中国大事编年》40页载:相妻缗已经怀孕,从墙洞中逃归母家有仍氏(国),生少康。)

第十代

少康:生於崎岖离乱之间(癸卯, 公元前2118年生於有仍)。年四十,举兵灭寒浞,复国,在位二十二岁(公元前2079年—公元前2058年),年六十一。娶有虞【商均所封之国】国君之二姚,生杼、无余。 

第十一代

杼  :杼《史记》作予,《路史》作伯杼,前编作季杼。继少康立,在位十有七岁(公元前2057年—公元前2041年)。生槐。无余:少康次子,封于越,使奉禹祀。是为越之始祖。

第十二代

槐  :《帝王世纪》作芬,继杼立。在位二十六岁(公元前2040年—公元前2015年),生芒。

第十三代

芒  :《史记》芒,一名和,继槐立。在位十有八岁(公元前2014年—公元前1997年)。生泄。

第十四代

泄  :《路史》作洩,是为世宗,继芒立,在位一十有六岁(公元前1996年—公元前1981年)。生不降及扃。

第十五代

不降:《世纪》作帝降,继泄立,在位五十有九岁(公元前1980年—公元前1922年)。生孔甲。扃  :《路史》或曰高阳,继不降立,在位二十一岁(公元前1921年—公元前1901年)。生廑。

第十六代

廑 :(廑,音jin)扃之子,《世纪》廑、一名顿,继扃立,在位二十一岁(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880年)。孔甲:继廑立,在位三十一岁(公元前1879年—公元前1849年),生皋。

第十七代

皋  :(皋,音gao)继孔甲立,在位十有一岁(公元前1848年—公元前1838年),生发。

第十八代

发  :《路史》作敬发,亦曰发直,继皋立,在位十有九岁(公元前1837年—公元前1819年)。生癸。

第十九代

癸  :或作履癸,是为桀。继发立,在位五十三岁(公元前1818年—公元前1766年),无道,汤伐之,不胜,奔于三朡【古国名,今山东曹州府定陶县】之国,汤又从而伐之,放于南巢【今江南庐州府居巢县是】,三岁死于亭山【淮南子作历山,即今江南和州历阳山】。夏,自禹丙子(公元前2205年)至癸乙未(公元前1766年)共十七君,十四世,四百三十九年而亡。癸娶二妃,昆吾氏之女曰太樊生懿;次妃,有施氏之女曰妹喜生融。

第二十代

懿公:商汤丁酉三年(公元前1764年),癸卒於亭山,汤念夏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土之封,因封懿于杞【今河南开封府杞县】,使奉禹祀。【按《通鉴》立禹后在十八祀乙未(公元前1766年),(商成汤)即(天子)位之年。】生宣。( 按:史学奇才何光岳先生在其姓氏巨著《中华姓氏源流史》第2473页中写道:“涪陵何氏世系为夏禹之后,以黄帝为一世祖,夏桀为十九世祖,桀子懿,被商汤封于杞,是为杞国第一代君,四十一世东楼公,周武王十三年已卯又封于杞,六十三世杞简公姒春,于周惠王二十四年被楚惠王所灭,杞国共传48君一千二百年,可补《史记》之缺。”)

第二十一代

宣公:生显。

第二十二代

显公:生昭。

第二十三代

昭公:生穆。

第二十四代

穆公:生康。

第二十五代

康公:生惠。

第二十六代

惠公:惠公于商时,仿古金天氏系姓之义创制姒氏谱牒。生戴。

第二十七代

戴公:生庄。

第二十八代

庄公:生景。

第二十九代

景公:生高。

第三十代

高公:生睿。

第三十一代

睿公:生定。

第三十二代

定公:定公祖述(遵循、依照)惠公续修谱牒。生怀。

第三十三代

怀公:生度。

第三十四代

度公:生肃。

第三十五代

肃公:生襄。

第三十六代

襄公:生威。

第三十七代

威公:生灵。

第三十八代

灵公:灵公嗣(继承)定公续修谱牒。生安。

第三十九代

安公:生元。

第四十代

元公:杞自懿公封国至元公,值周灭殷,凡二十一世,六百四十二年。生东楼公。

第四十一代

东楼公:值周灭殷,受周武王己卯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再封于杞【今河南开封府杞县】,都雍邱【古雍国在今杞县】。生西楼公。

第四十二代

西楼公:武王大启王命,号尧后兆阳为唐公,舜后胡满为虞公,居堂上之左。西楼为夏公,启为商公,居堂上之右,皆北面立,备四公、三恪。生题。

第四十三代

题公:生仁。

第四十四代

仁公:生哲。

第四十五代

哲公:生钦。

第四十六代

钦公:钦公踵灵公续修谱牒。生敬。

第四十七代

敬公:生英。

第四十八代

英公:生献。

第四十九代

献公:生顷。

第五十代

顷公:值周道衰微。杞仅守府,乃东徙淳于【即今山东青州府安邱县淳于故城是。或曰淳于在今杞县】。生谋娶公。

第五十一代

谋娶公:生武公。

第五十二代

武公:周平王辛卯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继立为杞后,至周桓王时,数被莒、晋侵伐。周桓王壬戌元年(公元前719年)莒人伐杞。取牟楼。鲁桓公辛未二年(公元前710年),鲁入杞,遂微弱。在位四十七年,以周桓王丁丑十六年(公元前704年)卒。生靖公。

第五十三代

靖公:周桓王丁丑十六年(公元前704年)继武公立,在位二十三年。以周釐王庚子元年(公元前681年)卒。踵钦公续修谱牒。生共公。

第五十四代

共公:周釐王辛丑二年(公元前680年)继靖公立,在位八年。周惠王戊申四年(公元前673年)卒。生德公,亦作惠公。

第五十五代

德公:周惠王已酉五年(公元前672年)继共公立,在位十八年。周惠王丙寅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卒。生成公及桓公姑容。

第五十六代

成公:周惠王丁卯二十三年(公元前654年)继德公立,时淮夷病杞,诸侯迁杞于缘陵,周襄王甲戌五年(公元前647年)淮夷病杞。乙亥六年(公元前646年)迁杞以避之【缘陵即营陵故城,在今山东青州府昌乐县,或曰缘陵在杞县西北百里】。在位十八年,周襄王甲申十五年(公元前637年)十一月卒。桓公:德公次子,讳姑容。周襄王乙酉十六年(公元前636年)继成公立,戊子十九年(公元前633年)往朝于鲁,用夷礼,杞本伯爵,不书伯而书子,盖以杞小而入夷也。是年秋八月鲁入杞,寻杞复徙淳于,在位七十年,周灵王甲午五年(公元前567年)三月壬午卒。生子孝公匄,文公益姑,平公郁釐。

第五十七代

孝公:讳匄。周灵王乙未六年(公元前566年)继桓公立,在位十七年。周灵王辛亥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三月乙巳卒。文公:桓公次子,讳益姑。周灵王壬子二十三年(公元前549年)继孝公立,在位十四年,周景王乙丑九年(公元前536年)正月卒。平公:桓公三子,讳郁釐。周景王丙寅十年(公元前535年)继文公立,在位十八年。周敬王癸未二年(公元前518年)丁酉卒。生悼公成。

第五十八代

悼公:讳成。周敬王甲申三年(公元前517年)继平公立,在位十二年。周敬王乙未十四年(公元前506年)五月卒。生隐公乞,釐公过《左传》作僖公。

第五十九代

隐公:讳乞,一名允。继悼公立,在位七月薨(薨音hong。诸侯,大官死)。釐公:悼公次子,讳过,按《左传》作僖公。周敬王丙申十五年(公元前505年)继隐公立。时,王室陵夷,小国困敝,杞仅不绝如缕,在位十九年,周敬王甲寅三十三年(公元前487年)十二月癸亥卒。釐公尝踵靖公续修谱牒。生湣公维。

第六十代

湣公:讳维。《左传》作闵公。周敬王乙卯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继釐公立,在位十六年,周元王庚午五年(公元前471年)薨。生哀公,讳阏路。

第六十一代

哀公:讳阏路。周元王辛未六年(公元前470年)继闵公立,在位十年,周贞定王庚辰八年(公元前461年)卒。生出公敕。【按:《史记》作湣公弟,误。】

第六十二代

出公:讳敕。周贞定王辛巳九年(公元前460年)继哀公立,在位十二年,周贞定王壬辰二十年(公元前449年)卒,生简公春及佗公。

第六十三代

简公:讳春。周贞定王癸巳二十一年(公元前448年)继出公立,四年,当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惠王入寇,杞遂亡。计自东楼受封至简公失国,凡二十七君,二十三世【按:《通鉴》作十九世,误】,六百七十八年。自是,神裔华胄降为编氓。生禹裔。佗公:出公次子,当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惠王灭杞,佗奔鲁。鲁悼公以佗为大禹之后,封夏阳侯,因称夏侯氏,为夏姓之祖。

第六十四代

禹裔:值楚惠王灭杞,窜处江南庐江河干,在今安徽庐州府之辖境内,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清代,安徽之合肥县、庐江县、舒城县、无为州、巢县皆属庐州府。又:安徽之怀宁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皆属安庆府。两府地系相接。禹裔踵釐公续修旧谱。生绍圣。

第六十五代

绍圣:生念祖。

第六十六代

念祖:生徽廕。

第六十七代

徽廕:生熙菴(廕,荫的繁体,音yin)。

第六十八代

熙菴:生裕昌。

第六十九代

裕昌:生衍夏。

第七十代

衍夏:生贲偾。
 
第七十一代(舍姒姓改何姓,为本族何姓受姓始祖)

贲偾:生於秦政即位之初年,因先世自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杞被楚灭,至秦政并吞六国后之庚辰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窜居江南庐江河上,已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生迪光。按:杞被楚灭时,江南庐江河上之地尚未入楚版图,至战国乃隶之。秦分天下为郡县,则属九江郡,今南直凤阳府寿州、扬州、淮安、庐州、安庆等府及和、滁、徐三州,江西南昌、饶州、南康、九江、建昌、抚州、临江、瑞州、袁州、赣州、南安等府及吉安府之半;至汉,属庐江郡。清时,安徽安庆府所领之怀宁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及庐州府所领之合肥县、舒城县、无为州、巢县皆属汉时庐江郡之一部分。我族因居庐江郡时最久,故郡名庐江。按:庐江故城有六:(一)汉:置在今安徽庐江县西一百二十里。(二)汉末:置在安徽潜山县北皖城。(三)晋:置在安徽霍邱县西五十五里。(四)南朝——宋置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三十里。(五)隋:置在今安徽合肥县治。(六)南朝―—齐置隋废改舒城县曰庐江,即今庐江县治。清:仍为县。又:江西、安徽、江苏三省古统称曰“江南”。

第七十二代

迪光:生脩。

第七十三代

脩  :字道皇(脩,修的繁体,音xiu)。西汉文帝时(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64年)为博士,有贤声,加二千石,公曾续修禹裔所存釐公旧谱。生禧、卓、宪。

第七十四代

禧  :脩公长子,一名成。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宏农都尉,后出为胶东王相。由江南庐江河上【注:见前第六十四世及第七十一世】徙汝南【即今安徽颖州府阜阳县治】。生清。卓  :脩公次子。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太尉。由江南庐江河上徙汝南郡平舆县【汉县名,故城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南】。生澜。宪  :脩公三子。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丞相长史。(其后待考)

第七十五代

清  :禧公之子,一名果。西汉武帝建元时(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为尉史中丞,迁大中大夫。生比权、比干。澜  :卓公之子。西汉武帝元光时(公元前134年—公元前129年)为谒者仆射,加二千石。自平舆徙平陵。生比烈。

第七十六代

比权:清公长子,字衡卿。西汉武帝时为奉车都尉。(其后待考)比干:清公次子,字少卿。敞六世祖。学尚书于晁错,经明行修,兼通法律。为汝阴县【今安徽阜阳县治】狱吏,决曹掾(治水),平活数千人,武帝时为廷尉正,与张汤同时,汤持法深,而公务为仁恕,数与汤争,虽不能尽得,然所济活以千数。后迁丹阳【今安徽宣城县】都尉,狱无冤囚,淮汝号曰“何公”。征和三年辛卯(公元前90年)三月辛卯天大阴雨,公在家,日中,梦贵客车骑满门。觉以语妻,说未已,门有老妪,可八十余,头白,求寄避雨。雨甚,而衣履不沾渍,雨止,送出门,乃谓公曰:“公有阴德,今天赐君策,以广君之子孙。”因出怀中符策,状如简,长九寸,凡九百九十枚以授公,曰:“子孙佩印绶者当如比算。”时公年五十八,有六男,又生三子。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自汝阴徙扶风【郡名,今陕西关中道西部之地】平陵【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代为名族【为武之祖,敞之六世祖,见《汉书》敞传】。生九子:刚、毅、木、讷、近、仁、寿、考、万。比烈:澜公之子,字勋卿。西汉武帝时官二千石。生並。

第七十七代

刚  :比干长子。(其后待考)毅  :比干次子,字子坚。西汉宣帝五凤时(公元前57年—公元前54年)为蜀郡太守,遂由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徙蜀郡郫县【今四川成都府郫县】。毅公尝踵脩公续修谱牒。生文、武、显、承、谟。木  :比干三子。(其后待考)讷  :比干四子。(其后待考)近  :比干五子。(其后待考)仁  :比干六子。(其后待考)寿  :比干七子。为蜀郡太守。无子,以毅第三子显为后。考  :比干八子。(其后待考)万  :比干九子。(其后待考)並  :比烈之子,字子廉。初为长陵令,道不拾遗,持法如山,不阿权贵。后迁陇西太守、徙颖川太守,均有贤声,见纪颖川,名次黄霸,史称其节,亚尹翁归云。《汉书》有传。生恹。

第七十八代

文  :毅公长子,字翁君,号霸。任郡户曹,属国中郎将等职。(其后待考)武  :毅公次子,字君公。蜀郡郫县人。西汉成帝阳朔戊戌二年(公元前23年)为蒲(山西永济)郡守,庚子四年(公元前21年)为扬州【今江苏扬州府】刺史,鸿嘉壬寅二年(公元前19年)为凤阳【今安徽凤阳府】郡守,甲辰四年(公元前17年)为司隶校尉,永始丙午二年(公元前15年)为兖州【今山东兖州府】守,戊申四年(公元前13年)为京兆【今陕西西安府】尹。公为吏,守法尽公,进善退恶,所居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其为刺史时,二千石有罪,应时辄奏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问恳田美恶,已见二千石,称循吏焉。元延时(公元前12年—公元前9年)为御史大夫。绥和癸丑元年(公元前8年)夏四月,上疏言:“末俗事烦,宰相不及古,而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不治,宜建三公官。”成帝嘉纳之,进为大司空,封氾【音泛】乡侯,增奉如丞相。是年冬十月,与丞相翟方进上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临尊,剌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准,请罢剌史,更置州牧,以应古制。”寻又与方进奏请立辟雍,成帝皆从之。甲寅二年(公元前7年)夏六月与丞相孔光奏请:“自诸侯王,列侯公主,名田有限,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过三千顷。奴婢无过三千人,期尽三年,犯者没入官。”成帝诏行之,后未果。秋七月右将军傅喜以光禄大夫遣归养病。武与唐林上书曰:“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今以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忠臣、社稷之卫。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成帝亦自重之,故寻复进喜。是年冬十一月因后母在郡,遣吏归迎,会(恰巧)成帝崩,吏恐路有盗贼,后母迎止。先是武不附贼莽,至是,莽因讽(用含蓄的话指责)左右,冤武事亲不笃。哀帝嗣统(继承帝位),亦欲改易大臣,遂策免武,罢归就国。哀帝建平戊午四年(公元前3年),谏大夫鲍宣等上书言:“武可大委任”。元寿已未元年(公元前2年)正月宣复上书言:“宜复征武,以应天心。建立大政,兴太平之瑞。”三月,丞相王嘉又言:“贤如何武不能进,罪当死。”是月,哀帝复征为御史大夫,秋七月,徙前将军。庚申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太皇太后诏公卿举可任大司马者,孔光以下皆举莽。独公与公孙录以为惠昭之世,外戚持权,几危社稷。今比世无嗣,方当选立近亲幼主,不宜令外戚持权,亲疏相错,为国计便。于是,武举录,录亦举武。太皇太后自用莽为大司马焉。莽以武不举已,因劾奏何武,公孙录互相称举,复免官就国。平帝元始癸亥三年(公元3年)为莽所杀,时同死者有司隶鲍宣等数百人,海内震焉!成帝朝功名略比薛宣而经术正直过之(功名和经术,武比薛高一筹)。《汉书》有传。生况、鄢。

显  :毅公三子。曾出后寿公为子。为颖州太守、京辅都尉。无子,以武公次子鄢【隐名为孟,字出图】为后。

承  :毅公四子。(其后待考)

谟  :毅公五子。(其后待考)恹  :並公之子。(其后待考)

第七十九代

况  :武公长子。仍家蜀郡郫县。生寰。

鄢  :武公次子,隐名为孟,字出图。曾出后显公为子。因王莽篡汉,生父武被害,知忠臣正士不可立于朝,由蜀郡郫县【今四川成都府郫县】徙匿河南嵖岈山【今河南安宁府遂平县嵖岈山】,后再徙扶风平陵【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隐居,抱道而终。鄢公尝踵毅公重修谱牒。生宠。

第八十代

寰  :况公之子。东汉光武中元时(公元56年—公元57年)为骑都尉。生腾。

宠  :鄢公之子,敞父,扶风平陵人,字天眷。为济南都尉。建武中(公元25年—公元55年)为千乘都尉,以病免,遂隐居不仕。生敞、敦。

第八十一代

腾  :寰公之子。东汉光武中元时(公元56年—公元57年)为大司农,掌赋税。生玮。

敞  :宠公长子,字文高。扶风平陵人【脩字道皇,生禧。禧一名成,生清。清一名果,生比干。比干字少卿,生刚、毅、木、讷、近、仁、寿、考、万。毅字子坚,生文、武、显、承、谟。寿无子,以毅第三子显为后。武生况、鄢。显复无子,以武第二子鄢为后,鄢因王莽篡汉,生父武被害,匿河南嵖岈山,隐名为孟,字出图】。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东汉章帝元和(公元84年—公元86年)中辟(召见)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敞论议高常引大体,每多匡正。司徒袁安亦敬重之。是时,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敞通经传,能为天官意,甚恶之,乃言于二公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故鸜鹆来朝,昭公有乾侯之厄;西狩获麟,孔子有两楹之殡;海鸟避风,臧文祀之,君子讥焉。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於庭际,不可不察。”由、安惧然不敢答。居无何(不久)而帝崩。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仓帑为虚。敞奏记由曰:“敞闻事君之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明公视事,出入再期,宜当克已,以酬四海之心,礼一,谷不升,则损服撤膳,天下不足,若已使然,比年水旱,人不收获;凉州缘边,家被凶害;男子疲于战阵;妻女劳于转运;老幼孤寡,叹息相依。又中州内郡,公私屈竭。此实损膳节用之时。国恩覆载,赏赉(音赖,尝赐)过度,寻公家之用,皆百姓之力,明君赏赉,宜有品制。忠臣受赏,亦应有度。明公宜先正已,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奏王侯就国,除苑囿之禁,节省浮费,赈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由不能用。章和戊子二年(公元88年)冬月齐殇王子都乡侯——畅奔吊国忧,上书未报,侍中窦宪遂令人刺杀畅于城门屯卫之中,而归罪于畅弟刚使侍御史与青州刺史杂考刚等。敞又说由曰:“刘畅宗室肺腑,茅土藩臣,来吊大忧,上书须报,亲在武卫,致此残酷奉宪之吏,莫适讨捕踪迹不显,主名不立。敞,备数股肱,职典贼曹,故欲亲至发,所以纠其变而二府以为故,事三公不与盗贼,公纵奸慝,莫以为咎。敞请独奏按及得事实。”太后闭宪于内宫,京师称其正。和帝永元已丑元年(公元89年)春,宪又陷尚书仆射郅寿下吏当诛。时敞为侍御史。上书曰:“寿为机密侍臣,匡救为职,缄默不言,其罪当诛。今寿违众正议以安社稷,岂其私耶?忠臣尽言,以死为归,臣诚不欲圣朝行诽谤之诛,以杜塞忠直,垂讥无穷。”书奏,寿得减死。是年秋九月官尚书,见窦宪兄弟骄纵,上封事曰:“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伏见大将军宪兄弟专朝,虐用百姓,奢侈僭逼(冒用地位高的人的名义威胁他人),诛戮无罪。臣敞区区,诚不能上令太后损文母之号,陛下有誓泉之讥;下使宪等得长保其福祐,附马都尉窦瓌比请退身。愿抑家权,可与参谋,听顺其意,诚宗庙至计,窦氏之福。”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曰出敞为济南太傅。敞至国,辅康以道义,康有违失,敞辄谏争,康虽不能从,然素敬重敞,无所嫌牾焉,庚寅二年(公元90年)十二月迁汝南太守。敞疾,文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立春日常召督邮还府,分遣儒术大吏,按行属县显孝悌有义行者,及举冤狱,以春秋大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追行丧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置立礼官,不任文吏。又修理鲖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倾。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壬辰四年(公元92年)窦氏事败【窦宪伏诛】,有司奏敞子与夏阳侯窦瓌厚善,坐免官退归,由扶风平陵【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徙家庐州冶父山【在安徽庐州府庐江县之野】。读书种花以自娱。尝踵鄢公续修何氏谱牒。并于永元九年丁酉(公元97年)刻瘗(瘗,音yi,石碑隐埋的意思。) “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以垂不朽。和帝永元庚子十二年(公元100年)三迁五官中郎将。常忿疾中常侍蔡伦。伦深憾之,为所陷,抵罪。殇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卒於家(别本记为‘和帝永元十七年’)。生灿、煜。《汉书》有传。

敦  :宠公次子,字文厚。生熙。

第八十二代

玮  :腾公之子。生芸。

灿  :敞公长子,字耀彩。东汉安帝永初时(公元107年—公元113年)为驸马都尉。(其后待考)

煜  :敞公次子,字耀先。东汉安帝元初时(公元114年—公元119年)由庐江冶父山【在今安徽庐江县之野】出任山东任城【今山东兖州直隶济宁州是】刺史,卒於官。子孙遂籍任城樊邑。樊县故城在今兖州瑕邱县西南。生豹。

熙  :敦公之子,字缉光。东汉安帝永初时(公元107年—公元113年)为大司农,庚戌四年(公元110年)三月迁车骑将军,击降匈奴。生二子:长淳、次忠。

第八十三代

芸  :玮公之子。东汉顺帝阳嘉时(公元132年—公元135年)为水衡都尉。生雄。

豹  :煜公之子。东汉时为少府。生休。

淳  :熙公长子,字质良。迁河南南阳【即古宛城、宛州、中州,今河南南阳府是】。生固。

忠  :熙公次子,字汉升。迁河南襄阳【今河南南阳府内乡县】。生凤。

第八十四代

雄  :芸公之子。东汉桓帝和平时(公元150年)为中牟令。生瞻。

休  :豹公之子,字邵公,山东任城樊邑人也。公为人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以列卿子,诏拜(授)郎中。非其好也,辞病而去,不仕州郡,进退必以礼。桓帝延熹(‘熹’字别本为‘禧’)乙巳八年(公元165年)太傅陈蕃辟之,与参政事。蕃败,公坐废锢。乃作《春秋公羊解诂》,覃思不窥门十有七年。又注训《孝经》、《论语》、《风角七分》,皆经纬典谟,不与守文同说。又以春秋驳汉事六百余,妙得公羊本意。公善历算,与其师博士羊弼,追述李育意(思想),以难(批驳)二传,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党禁解,又辟(评论)司徒群公表。公道术深明,宜侍帷幄,幸臣(宠臣)不悦之,乃拜(任)议郎,屡陈忠言,再迁(任)谏议大夫。年五十四,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卒。自商杞惠公所创制之谱牒,经定、灵、钦、靖、釐、禹裔、脩、毅、鄢续修,后传至东汉顺帝永建时(公元126年—公元131年)佚失,休公因此抱残续修,阙其贲偾以上不可知者,而述其以下可知者,即断自贲偾为始。生黼、黻。《汉书》有传。

固  :淳公之子,字守坚。生二子,长进、次苗。又生一女为东汉灵帝后。

凤  :忠公之子,字文通。生一子颙。

第八十五代

瞻   :雄公之子。生一子楷。

黼   :休公长子,字道济。东汉灵帝中平时(公元184年—公元188年)为光禄主事,克绍家学,著《五经要义》十六卷。生一子潜。

黻  :休公次子,字道翼。(其后待考)

进  :固公长子,字遂高。河南南阳人,其妹为东汉灵帝后。灵帝光和庚申三年(公元180年)十二月征为侍中,中平甲子元年(公元184年)为大将军。已巳(公元189年)年秋七月为宦官等所杀。生一子源。

苗  :固公次子。(按:《后汉书》何进列传摘抄补之: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荥阳贼数千人群起,攻烧郡县,杀中牟县令,诏使何进弟何苗(河南尹)出击之。苗攻破群贼,平定而还。诏遣使者迎于成皋,拜(授)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后被匡遂、董旻(董卓弟)所杀。)

颙  :凤公之子,字伯求,河南南阳襄乡人。东汉灵帝中平时(公元184年—公元188年)见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是人也”。《汉书》有传。(其后待考)

第八十六代

楷  :瞻公之子。为南陵令。生恂。潜  :黼公之子,字孔昭。东汉献帝兴平时(公元194年—公元195年)为九江【汉郡名,今安徽凤阳县】太守。由山东任城【今山东兖州府济南州】樊邑迁还庐江灊县【古安徽霍山,汉置灊县,属庐江,灊音潜,县名】。汉武帝登礼灊之天柱山【即霍山,又灊通潜,潜县亦称潜州、亦称潜江】。即今安徽安庆府,春秋时为皖国。今安徽省,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属庐江,今潜县西北有水曰潜水,亦名皖水;有山曰潜山,亦名皖山。潜公继休公述有谱牒。生一子旻。源  :进公之子,字逢之。为豫章【汉郡县,今江西南昌府】太守。生一子宴。
 第八十七代

恂  :楷公之子。生贞。

旻  :潜公之子,字奉天。魏文帝曹丕黄初时(公元220年—公元226年)为中郎将,与吴战不克,死之。生心德、恒德。

宴  :源公之子,字平叔。南阳宛人。美姿容,少以才名著。魏明帝曹睿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即蜀汉后主延熙二年】与邓颺、曹爽谋夺司马懿权,为懿所杀,夷其族。(按:有史书作何晏。)

第八十八代

贞  :恂公之子。为桂阳太守。生宣。

心德:旻公长子,字正广。魏明帝景初时(公元237年—公元239年)为博士。生祐。

恒德:旻公次子,字承休。迁陈郡阳夏【今河南陈州府太康县】。生夔。

第八十九代

宣  :贞公之子。生攀。

祐  :心德之子,字助国。博学洽闻,为儒者宗。生恽。

夔  :恒德之子,字叔龙。陈郡阳夏人。东汉献帝建安癸巳十八年(公元213年)十一月为魏曹操尚书。生曾。(按:《中国大姓》摘抄补之: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辟(授)为司空掾属,后出任城令、长广太守、乐安太守,曹丕即位,先后任太仆、太傅,封阳武亭侯。)

第九十代

攀  :宣公之子,字惠兴,蜀郡郫县人。武长子,况之十二代孙。西晋武帝咸宁时(公元275年—公元279年)为王濬参军。濬入建业,王浑以濬不待已,将攻之。公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得止。后为散骑侍郎。生一子璋。

恽  :祐公之子,字谋昌,庐江灊人。西晋武帝咸宁间(公元275年—公元279年)为扬州别驾。太康庚子元年(公元280年),晋伐吴,恽谓刺史周浚宜速渡江直指建业。浚使白王浑,浑曰:“受诏”。但屯江北,不使轻进。且诏令龙骧将军王濬受我节制,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进耳。恽曰:“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成之功,来受节制,未之闻也。”浑不听,后王濬入建业,其明日王浑乃济江,以濬不待已,欲攻之。恽又与周浚笺使谏止浑。生敏。

曾  :夔公之子,字颖考。陈国阳夏人,性奢侈。魏元帝曹奂景元时(公元260年—公元263年)【即蜀后主景耀时】为魏司隶。咸熙甲申元年(公元264年)升司徒。乙酉二年(公元265年)晋武帝伐魏,袭王位,改号“泰始”时,以曾为西晋丞相,位太傅,谥曰“孝”。生二子遵、邵。

第九十一代

璋  :攀公之子。(其后待考)

敏  :恽公之子,字叔达。西晋惠帝元康乙卯(公元295年)五年为司隶校尉。生表、泰、绍。又生女适(出嫁)临沂【今山东沂州府】西晋太傅王导字茂宏。

遵  :曾公长子,字思祖【邵庶兄】。有干能,少历清职,终于太仆。生四子:嵩、绥、机、羡。

邵  :曾公次子,字敬祖。西晋武帝太熙庚戌元年(公元290年)即惠帝永熙元年,惠帝立广陵王为太子,以邵为师保,后任尚书左仆射。(按:其它书籍作何劭。)

第九十二代

表  :敏公长子,字儒宗。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繁昌令,遂家焉。生行。

泰  :敏公次子,字岱宗。西晋怀帝永嘉壬申六年(公元312年)为豫州刺史。生五子:函、充、范、矩、准。绍  :敏公三子,字道宗。迁东海郯【今山东沂州府郯城县。东海,或曰沂州府,古名郯,即郯城县】。生修。

嵩  :遵公长子,字伯岳。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吏部郎中。

绥  :遵公次子,字伯蔚。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尚书,参机密。已巳三年(公元309年)为太傅越所杀。

机  :遵公三子,字逸仙。初,何曾侍武宗,宴退,谓诸子曰:“祖上开创大业,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贻厥孙谋之道也,及身而已,后世其殆乎!汝辈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属必及于难”!及绥死,兄嵩哭之,曰:“我祖其殆圣乎!曾日食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子邵日食二万,绥及弟机、羡汰侈尤甚。与人书疏,词礼简傲。”王尼见绥书,谓人曰:“伯蔚居乱世而矜豪乃尔,其能免乎?”人曰:“伯蔚闻卿言,必相危害。”尼曰:“伯蔚比闻吾言,自已死矣!”永嘉之末,曾后无遗种。

羡  :遵公四子。

第九十三代

行  :表公之子,字遵道。生琦。

函  :泰公长子,字伯道,庐江灊人。东晋明帝太宁癸未元年(公元323年)为庐江太守。尝踵潜公重修谱牒。生玄。

充  :泰公次子,字次道。东晋成帝咸康间(公元335年—公元342年)为丹阳【今江苏汝宁府】尹。丞相王导【字茂宏临沂人,充之姑父】、司徒庾亮共荐曰:“充,气度风概,有万夫之望。”已亥五年(公元339年)七月为护军将军,参录尚书事,庚子六年(公元340年)为中书令(宰相)。壬寅八年(公元342年)成帝崩,康帝即位,凉阴不言,委政于充与庾冰。康帝建元癸卯元年(公元343年)征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甲辰二年(公元344年)康帝崩。穆帝立,方二岁,太后褚氏临朝称制,充,加侍中录尚书事,封都乡侯。充有器扃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已任,所进用,皆以功效,不私亲旧,辅两朝幼主【即康帝、穆帝】,尤有大勋。于晋穆宗永和丙午二年(公元346年)二月卒,谥“文穆”。无子,嗣弟准长子放为后。

范  :泰公三子,字叔道。东晋成帝咸康时(公元335年—公元342年)为宣城【今安徽宁国府宣城县】内史。(其后待考)

矩  :泰公四子,字季道。东晋康帝建元时(公元343年—公元344年)为义兴【今直隶宜兴府】太守。(其后待考)准  :泰公五子,字幼道。庐江灊人,高尚寡欲【欲—作交】,弱冠(20岁)知名州府,交辟并不就,兄充为骠骑将军时,劝其仕,准曰:“弟五【准于兄弟行中第五故云】之名,何减骠骑。”后于东晋康帝建元时(公元343年—公元344年)为散骑常侍。去官后,散带衡门,不及人事。惟诵佛经,修营塔庙而已。卒后,封晋兴侯,子惔以父行高洁,表让不受。生放、惔、澄【放继充后】;又生一女,为东晋孝穆帝后【穆章皇后,于穆帝升平丁巳元年(公元357年)八月立。安帝元兴甲辰三年(公元404年)七月崩】。

修  :绍公之子,字明道。生谦。

第九十四代

琦  :行公之子,字万伦。充从兄子,繁昌人,年十四丧父,哀毁过礼。居于宣城阳谷县【今安徽宁国府南陵县,在繁昌县西南】,好古博学,事母孜孜,朝夕色养,常恐甘鲜不赡。乃为郡主簿,历补泾县【今安徽宁国府泾县】令。丁母忧,居丧泣血,杖而后起。停柩在殡,为邻火所逼,烟焰已交,家乏僮使(仆人),计无从出。乃匍匐抚棺号哭,俄(突然)而风止火熄,堂屋一间免烧。其精诚所感如此。从此,遂杜门高尚,屡召不起。桓温过其地,曰:“此中有人,以琴书自娱”。著《三国评论》。年八十二卒。(其后待考)

玄  :函公之子,字妙子。东晋哀帝隆和间(公元362年)为莱州【今山东莱州府】太守。遂由庐江灊县流寓于齐之莱州【原为齐地】。兴宁间(公元363年—公元365年)为兵都左侍郎。尝踵函公续修谱牒。生一子风度。放  :充公嗣子。原为准长子,出嗣充为子。(其后待考)

惔  :准公次子。东晋时为南康太守。生二子,元度、叔度。

澄  :准公三子,字季元。东晋时为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生融。

谦  :修公之子,字子恭。生谨度、慎度。

第九十五代

风度:玄公之子,字宜雅。东晋时为东海郡【山东沂州府,古名东海】太守。遂由齐之莱州再流寓于东海郯县【郯:即古之郯子国,今山东沂州府郯城县,位居山东莱州府西南】。尝踵玄公重修谱牒。生羡之。

元度:惔公长子。东晋时为西阳【郡名,晋置隋废,故城在今湖北黄岗县东】太守。(其后待考)

叔度:惔公次子,准孙。东晋安帝义熙时(公元405年—公元418年)官太常侍卿尚书。后为金紫光禄大夫。吴郡太守王宏每称其清身洁已,少笃行谊。姨与母厚。母早亡,奉姨卒,朔、望必往哭之。哀子尚之为吏部,归省。叔度问曰:“汝行同朝相送可有几人?”对曰:“数百”。叔度笑曰:“此送吏部尔,非为何氏有彦德也。昔殷通任豫章,效钱甚众。及废江亭,积日故旧无复窥之者”。世谓尚之立身简略,实本叔度之教云。生尚之、佟之。

融  :澄公之子。东晋时为大司农。生祚徵。

谨度:谦公长子,字式金。娶刘牢之之妹。生无忌。

慎度:谦公次子,字式玉。生长瑜、承天。

第九十六代

羡之:风度之子,字彦贤。生达。

尚之:叔度长子,字彦德。准曾孙,庐江灊人。宋文帝元嘉间(公元424年—公元453年)为丹阳尹。戊寅十五年(公元438年),文帝建四学,庚辰十七年(公元440年)为吏部尚书,庚寅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为仆射,辛卯二十八年(公元451年)为尚书令。壬辰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以老致仕,退居方山【在今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东南,了凡鉴谓在建康府西葛玄炼丹之处。江宁别号建康、建业、南京】。既而诏书敦谕数四,复起视事,仍为尚书令。癸巳三十年(公元453年)太子邵弑文帝,以尚之为司空,子偃为侍中。及邵败,尚之左右皆散自洗(自我检讨), 黄阁宋王特宥(宽恕)之,复以为尚书令,偃为大司马长史,任遇无改。生偃、伦。

佟之:叔度次子,字士威(别本误作“士成”)。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齐高帝建元间(公元479年—公元482年)官将军,武帝永明间(公元483年—公元493年)为国子助教,都下称其高儒。武帝命掌修《五礼》,书成,遭齐末兵燹。及梁武帝天监时(公元502年—公元519年)为右丞相尚书。武帝修《五礼》,复命佟之总其事,未成而卒。生昌寓。

祚徵:融公之子,字锡吉。生燧。

无忌:谨度之子。东海郯人,刘牢之之甥也【母刘见《烈女传》】。牢之与贼臣桓玄通,无忌与刘裕极谏不听,其子敬宣又谏。与刘裕等谋诛桓玄。东晋安帝元兴甲辰三年(公元404年)二月与刘裕起兵京口诛桓玄,无忌为琅玡内史,及桓谦战于覆舟山下,大破之。玄出走。夏四月,无忌等及玄兵战于桑落州【在江西九江府德化县东北】,玄挟安帝东下。五月,无忌与刘毅及玄战于峥嵘州【在湖北武昌府武昌县东北,一名得胜州】,大破之。玄复挟义帝入江陵宁州,督护冯迁击玄,诛之,帝复位。安帝义熙乙巳元年(公元405年),无忌与刘毅讨灭桓玄余党,荆、湘、江、豫皆平。诏以无忌为都督,江东五郡会稽内史。丙午二年(公元406年)论建义功,封无忌为安城郡公。庚戌六年(公元410年)无忌讨徐道覆战败,死之。谥曰:“忠肃”。生春。

长瑜:慎度长子。南北朝宋人,与谢灵运【河南杭州人,流寓江西南康府】、荀雍、羊璿以文学相赏,号曰“四友”。(其后待考)

承天:慎度次子。东海郯人,宋文帝元嘉初年(公元424年)为太子率更令【东宫官,主宫殿门户职,如卫尉】。戊寅十五年(公元438年),宋立四学,使承天立史学,制有《元嘉历》。生遹。

第九十七代

达  :羡之之子,字通翁。宋明帝泰始庚戌六年(公元470年)为侍中御史。生敬叔。

偃  :尚之长子,字仲弘。庐江灊人,宋文帝元嘉壬辰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为太子中庶子,癸巳三十年(公元453年)为侍中,后改为大司马长史。孝武帝孝建时(公元454年—公元456年)为吏部尚书。大明时(公元457年—公元464年),袭父职,为中书令。生戢、炯。

伦  :尚之次子,字仲常。生求、点、胤。

昌寓:佟之之子,字俨望。齐武帝永明间(公元483年—公元493年)为荆州刺史。海临王昭秀行事废帝,昭文延兴甲戌元年(公元494年)九月,萧鸾【即齐明帝。是年十月鸾废昭文而自立。】遣徐元庆害昭秀,昌寓止之曰:“仆受朝廷意,寄翼辅外藩,殿下未有愆失(过失),何容即以相付耶?若朝廷必须,殿下当自启闻更听后旨”,昭秀由是得还建康。明帝建武时(公元494年—公元497年)屡官吏部尚书,后又为宰相。昌寓独立不群,所交皆当世名儒,风流籍甚,为相以清白称。有姓闵者乞官,自言子骞之后,昌寓笑曰:“遥遥华胄矣!”生敬容。

燧  :祚徵之子,字端甫。生二子:迈、宪。

春  :无忌之子,字若木。生象坤。

遹  :承天之子,字德循。生昭序、昭度。

第九十八代

敬叔:达公之子,字立礼。齐明帝建武间(公元494年—公元497年)为长城【南北朝邑未改】令。其政清约,不通问遗,夏节至,忽榜门受节数日,共得米二千斛【或作二千八百石】,悉取以贷贫民输租,民大悦。尝踵风度重修谱牒。生思澄。

戢  :偃公长子,字惠景。尚(仰攀婚姻)宋武帝山阴公主,齐高帝建元已未元年(公元479年)为太子詹事,庚申二年(公元480年)为吏部尚书加骁骑将军。(其后待考)

炯  :偃公次子,字士光。胤从弟,庐江灊人。(其后待考)

求  :伦公长子,字子有。历丹阳郡丞,后除(授)永嘉太守,逃归,隐居武邱山。【吴郡山中】

点  :伦公次子,字子皙。容貌方雅,博通群书,善谈论。宋、齐屡徵中书郎,中庶子,并不就。豫章王命驾造点,点从后门遁去,隐居吴郡山中,或驾柴车,或蹑草履,随意所适,必醉归。人谓之通隐。与梁武帝有旧,及践祚(音作,君主的位置),天监壬午元年(公元502年)赐川鹿皮冠,手诏徵之,引入华林园,因欲拜(授)为常侍中。点以手捋帝须,曰:“乃欲臣老子耶?”不屈,寻辞疾归。与兄求弟胤皆隐遁不仕。世称:“何氏三高”【潜山有三高亭,今圯废。圯音pi】,又称点为大山,胤为小山、亦曰东山。点少时常患渴痢,积岁不愈,后在吴中石佛寺建讲,于讲所昼寝梦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梦中服之,至此而瘥,时人以为淳德所感,好施与,远近致遣,随复散焉。点,雅有人伦,识鉴多所甄拔。卒年六十八岁。(其后待考)胤  :伦公三子,字子季。年八岁居丧哀毁若成人。既长好学,入宝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为建安太守,有恩信民,不忍欺。每伏腊放囚归家,依期而返。历黄门侍郎,齐高帝建元中(公元479年—公元482年)拜表辞职,不待报辄去。齐武帝永明中(公元483年—公元493年)为国子祭酒,齐废帝昭业隆昌甲戌元年(公元494年)为中书令。慕会稽【今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南有会稽山】之胜,举家而往住云门山【在今会稽县南,亦曰东山,即今会稽县若邱山云门寺】,隐居教授【初,胤兄点隐居吴郡山中,至是胤复隐,世称点为大山,胤为小山】。齐和帝宝融中兴辛巳元年(公元501年)萧衍奏,徵为军谘祭酒,不至。梁高祖武帝天监壬午元年(公元502年),诏赴光禄大夫,遣司马王果劝驾,不应。谓果曰:“卿,何不表留我同隐。”果曰:“不闻比例”。胤笑曰:“擅君两卷,皆言物始,何必有例。”梁高帝诏赐白衣尚书禄,命山阴库钱月给五万,胤皆固辞。乙酉四年(公元505年),武帝选学生往云门山从胤受业。命胤选经明行修者以闻。胤初迁云门山【即秦望山】起学舍,别为小阁,寝处其中,将筑室,忽见二人,容貌甚伟,问胤曰:“君欲居比耶?乃指一处,云:“其中殊吉”。忽不复见。胤依其言而止焉。寻而山发洪水,树石皆倒拔。惟胤所居室,岿然独存。后移居虎丘西寺,讲经论学。徒复从之,有虞人遂鹿,鹿径趋胤,伏不动。又有异鸟如鹤,红色,集讲堂,驯狎如家禽焉。初,开善寺藏法师与胤遇于云门【别作秦望】,后卒於钟山。其死日,胤在般若寺,见一僧,授胤香奁并函,书云“呈何居士”。言讫失所在,胤开函乃是《大庄严论》,世所未有。又于寺内立明珠柱,七日七夜放光昭明。太子钦其德,致手书褒美之,卒年八十六。先是胤疾,妻江氏梦神人告曰:“汝夫寿尽,既有至德,应获延期,尔当代之”。妻觉说焉,俄(突然)得疾而卒。胤疾乃瘳(音chou,病愈)。至是,胤梦一神女并八十许人,并衣恰行列至前,俱拜床下。觉,又见之,便命营凶具,既而疾重,因不治。(其后待考)

敬容:昌寓之子,字国礼。梁武帝大同已未五年(公元539年)为尚书令。性好洁,衣冠必鲜丽直悫无文,以纲维为已任。壬戌八年(公元542年)以吏部尚书出为吴郡太守,政为天下第一。癸亥九年(公元543年)复为太子詹事,太子频于玄圃,自讲老庄。敬容谓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使中原沦于仇敌。今东宫复习,此江南亦将致寇乎?”时武帝笃好佛老,故敬容反得罪。(其后待考)

迈  :燧公长子,字超远。宋孝武帝大明时(公元457年—公元464年)为宁朔将军,尚(仰攀婚姻)宋废帝子业姑新蔡长公主。(其后待考)

宪  :燧公次子,字子思。博该群籍,任昉、刘沨共执秘阁四部书试,问其所知,自甲至丁,连日累夜,莫见所遗,位本州别驾国子博士。(其后待考)

象坤:春公之子,字宏载。生子朗、子守。

昭序:遹公长子,字著明。生逊。

昭度:遹公次子,字九龄。生远。

第九十九代

思澄:敬叔之子,字元静。东海郯人。作游庐山【在今江西南康府西北五十里】诗,见重于沈约。齐和帝中兴间(公元501年—公元502年)为殿中侍御史。少与族弟【一作宗人】水部郎中逊及散骑常侍子郎俱擅文名,世称【一作谚云】“东海三何”。生晦。子朗:象坤长子,字世明。东海郯人。与逊、思澄齐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齐武帝永明癸亥元年(公元483年)四月为散骑常侍。(按:有史书作子郎) (其后待考)

子守:象坤次子,字世禄。徙西城。生一子细胡。

逊  :昭序之子,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南北朝时仕梁,为扬州法曹。公廨(即官舍)有梅一株,逊常吟咏其下。后迁洛阳,思梅花不得,因请再任扬州,上从之【‘从’一作‘许’】。至日花适盛开,逊于东阁延(请)诸名士赏之,笑傲终日【杜诗:东阁观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用此】。少与族兄思澄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称为“东海三何”。沈约谓逊曰:“每见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武帝天监中(公元502年—公元519年)为水部郎中。(其后待考)

远  :昭度之子,字义方。东海郯人。(按《中国大姓》抄补:何远做过奉朝请。为报答别人恩德,全家遭难。他自己也渡江北上,亡命异乡,投奔了北魏。梁朝建立,武帝不仅没有岐视他,反而赞扬他毁家报恩,是人中之杰。史书上称他恨豪强如仇人,爱贫弱似子弟,先后任太守、县令。凡为官之地,民间都为他立庙设祠,表彰他的政绩。称他“清廉公正天下第一”。)(其后待考)

第一百代

晦  :思澄之子,字明叔。梁武帝太清间(公元547年—公元549年)领国子助教。晦,尝踵敬叔重修谱牒。生俊。

细胡:子守之子。由东海郯通商入蜀,遂家郫县。生通、妥。

第一百零一代

俊  :晦公之子,字秀士。陈宣帝太建丁酉九年(公元577年)为御史中尉。生容。

通  :细胡长子。善斫玉。生稠。

妥  :细胡次子,字栖凤。西城人,亦作蜀郡郫县人。少机警。兰陵萧慎亦有俊才,住青阳巷。时人为之语曰:“世有两儒【‘儒’一作‘俊’】,白杨何妥,青阳萧慎。”隋高祖文帝开皇壬寅二年(公元582年)为龙州剌史,有负笈从游者,亲为教授。作《刺史箴》勒(雕刻)石州门外。戊申八年(公元588年)为国子博士。公善音乐,已酉九年(公元589年)文帝令考定钟律,作《清瑟调》三声。又作八佾鞞铎巾拂四舞,以太常所传宗庙雅乐,深乖古意,奏请用黄钟。(其后待考)

第一百零二代

容  :俊公之子,字正修。隋文帝仁寿间(公元601年—公元604年)为国子司业。生政。

稠  :通公之子,字桂林。妥兄之子。隋炀帝大业丙寅二年(公元606年)为太府少卿。(其后待考)

第一百零三代

政  :容公之子,字立纪。唐高祖武德甲申七年(公元624年)以明经出教舒城【今安徽庐州府舒城县】,由东海郯【今山东沂州府郯城县】复归庐江【今安徽庐州府庐江县】。踵晦公重修谱牒。生德馨。

第一百零四代

德馨:政公之子,字泽霈。唐太宗贞观甲辰十八年(公元644年)为给事中。生芬。

第一百零五代

芬  :德馨之子,字济芳。唐高宗麟德间(公元664年—公元665年)为中书侍郎。生宽。

第一百零六代

宽  :芬公之子,字公绰。唐中宗嗣圣甲申元年(公元684年)拜舒州【今安徽安庆县】都督。生应奎。

第一百零七代

应奎:宽公之子,字联辉。唐中宗神龙间(公元705年—公元706年)登明经高第。初,为常州【今江苏常州府】剌史。改除(授)长沙【今湖南长沙府】太守。生修文。

第一百零八代

修文:应奎之子,字超武。唐玄宗开元间(公元713年—公元741年)第进士。初,拔相王府司马,改除(授)御史大夫,升授国子祭酒。为人直谅慷慨,见推于同平章事韩休。尝踵政公重修谱牒。生欣。

第一百零九代

欣  :修文之子,字同人。清奇雅正,有诗名。唐肃宗上元间(公元760年—公元761年)为江南道巡察使。生翰、翬。

第一百一十代

翰  :欣公长子,字西园。唐德宗建中时(公元780年—公元783年)为翰林侍诰。生浩。

翬  :欣公次子,字斯飞(翬,音hui)。唐德宗贞元时(公元785年—公元804年)为大理寺评事。生淮。

第一百一十一代

浩  :翰公之子,字其天。唐宪宗元和已丑四年(公元809年)进士,任河北按察使。博学工词赋,时人称为“庐江学士”。生伟。

淮  :翬公之子,字自桐。生进滔。

第一百一十二代

伟  :浩公之子,字丰宗。唐穆宗长庆癸卯三年(公元823年)判度支。后为同州刺史。伟尝踵修文公重修谱牒。生彙、彝。

进滔:淮公之子。灵武人,为本军校。文宗太和已酉三年(公元829年)六月知留后使,八月为魏博节度使。卒於文宗开成庚申五年(公元840年)十月。生宏敬。(按:‘进滔’别本为‘进韜’,后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

第一百一十三代

彙  :伟公长子,字秉钧(彙,音hui)。唐武宗会昌时(公元841年—公元846年)为剑南巡察使。生琇、莹。彝  :伟公次子,字秉常。唐武宗会昌时(公元841年—公元846年)为刑部侍郎。生瑜。

宏敬:进滔之子,初名重顺,赐名宏敬。唐文宗开成庚申五年(公元840年)冬十月知魏博留后使,寻为魏博节度使。武宗会昌癸亥三年(公元843年)为南面招讨使。唐懿宗咸通丙戌七年(公元866年)卒。生子全皞。(‘宏敬’别本为‘弘敬’)

第一百一十四代

琇  :彙公长子,字子美。迁黄州【今湖北黄州府。一作广州,即广东广州府】。生锡嘏。

莹  :彙公次子,字子玉。迁浙江杭州府会稽县。生锡畴。

瑜  :彝公之子,字子光。唐文宗太和癸丑七年(公元833年)擢进士,迁(任)户部郎中。生锡恩、锡圭。

全皞:宏敬之子。唐懿宗咸通丙戌七年(公元866年)为魏博留后使,寻为魏博节度使。以年少骄暴好杀,庚寅十一年(公元870年)秋八月,军中作乱,全皞单骑走追杀之。自进滔得魏博至全皞传三世,四十二年而灭。(其后待考)

第一百一十五代

锡嘏:琇公之子,字光禹。唐时为大理司直。生鼎。

锡畴:莹公之子,字范禹。唐时为太常侍丞。生羲图。

锡恩:瑜公长子,字绳禹。唐僖宗光启间(公元885年—公元887年)为会稽【今渐江绍兴府、会稽县】守,甚有能名。生羲易、羲庆。

锡圭:瑜公次子,字缵禹。唐时为司农寺卿。(其后待考)

第一百一十六代

鼎  :锡嘏之子。唐末,为容管经略使。生泽。

羲图:锡畴之子,字辉山。会稽人。唐昭宗天复壬戌二年(公元902年)进士。铨陕西延安府郡守。生渊。

羲易:锡恩长子,字肇三。唐昭宗天祐时(公元904年—公元918年)为监察御史。生神剑。

羲庆:锡恩次子,字肇基。唐昭宗天祐乙丑二年(公元905年)进士及第。世乱不仕。生清。尝踵伟公重修谱牒。

第一百一十七代

泽  :鼎公之子。《五代史》作黄州【黄州:今湖北黄州府,他本作广州,今广东广州府】人,后唐庄宗同光癸未元年(公元923年)为洛阳【即今河南省洛阳县】令。甲申二年(公元924年)九月庄宗猎,泽遮道谏曰:“陛下赋敛既急,今禾稼将成复蹂践之,使吏何以为理,民何以为生。臣愿先赐死。”庄宗慰遣之。乙酉三年(公元925年)为太仆少卿。(其后待考)

渊  :羲图之子,字溥博。生延。

神剑:羲易之子。生福进。

清  :羲庆之子,字洁怀。后唐庄宗同光时(公元923年—公元925年)为建昌【今江西建昌府】令。生二子:廷、建。

第一百一十八代

延  :渊公之子,字世熙。生继夏。

福进:神剑之子,字善长。太原人【《通鉴》作河南人】。五季初为颖州防御使,后晋齐王开运时(公元944年—公元946年)为恒州将,丁未四年(公元947年)闰七月逐辽将满达勒遣使降汉,后汉隐帝承祐【隐帝名】乾祐已酉二年(公元949年)为刺史。生继筠。

廷  :清公长子,字朝立。生一子继禹。

建  :清公次子,字道立。宋太宗太平兴国壬午七年(公元982年)为巩昌【今陕西巩昌府】刺史,有惠政,性恬雅,琴书自随。生继杞。

第一百一十九代

继夏:延公之子,字昌炽。生允元。

继筠:福进之子,字化龙。宋太祖乾德时(公元963年—公元967年)为李继勋前锋将。开宝戊辰元年(公元968年)击破北汉兵,斩首三千级,遂夺汾河桥。生承矩。

继禹:廷公之子,字昌裔。生允诚、允信。

继杞:建公之子,字昌先,号菊友。筑室冶父【山名,在安徽庐江县之野】,种菊十余年,自号菊友,日偕词客,泛舟白湖【安徽庐州府庐江县之南有黄波湖,东当西河以入大江。黄波湖之南有荡湖简称白湖。白湖之西北有支流,上流出于庐江县之西南】之间,煮酒吟诗为物外游。复于淳化二年辛卯(公元991年)建祠冶父,掘得敞公所瘗“历代源流碑”,续成《何氏历代世谱》五十六卷。生允文、允修、允武。按:庐江县之北有巢湖,其北有黄波湖,黄波湖之南有白荡湖,白荡湖之南为长江。继杞公之泛舟白湖,其七代孙镕【字声一】之欲与从兄铸【字伯寿】一叶巢湖即指此二处。

第一百二十代

允元:继夏之子,字惇德。生绍。

承矩:继筠之子,字正则。宋太宗淳化癸巳四年(公元993年)三月【按:宋史本传作端拱戊子元年】为河北屯田制置使。至道乙未元年(公元995年)四月契丹寇雄州,承矩御却之(击退)。生龟龄、昌龄、九龄、遐龄。允诚:继禹长子,字纯一。(其后待考)

允信:继禹次子,字近义。(其后待考)

允文;继杞长子。迁浙江余杭郡【今浙江杭州府余杭县】。生经。

允修:继杞次子,字高文。豪纵不羁,诗酒自适,生纶。

允武:继杞三子。迁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生纲、纪。

第一百二十一代

绍  :允元之子,字祖述。生自康。

龟龄:承矩长子。(其后待考)

昌龄:承矩次子。生象中。

九龄:承矩三子。(其后待考)

遐龄:承矩四子。(其后待考)

经  :允文之子,字子圣。生自修。

纶  :允修之子,字子贤。隐居教授,不入城市,剌史高其行谊,造门,屡辟不起。生自明。

纲  :允武长子,字子常。生自强。

纪  :允武次子,字子律。迁四川顺庆府南充县,生自行、自尊、自立。

第一百二十二代

自康:绍公之子,字尔寿。迁湖北武昌通城县,今湘人奉为迁湘始祖,葬通城县,妣田氏,生周士。【按:旧谱只载自康迁湘为湖广之祖,以下未悉,民国丙辰五年(公元1916年),有湖北何立功(系“运”字派)上川清族,携来刻谱查对,乃知此支实自康亲支,因抄补之。】

象中:昌龄之子。(其后待考)

自修:经公之子,字进益。生煌。

自明:纶公之子,字训典。潜心好学,笃志立行,富贵利达,毫不介意,生炳。

自强:纲公之子。生琬、琳。

自行:纪公长子。生涉、涧。

自尊:纪公次子。生群。

自立:纪公三子。生郯、邦。

第一百二十三代

周士:自康之子。妣吴氏,生淙尧、淙舜。

煌  :自修之子,字耀祖。生程、秩。

炳  :自明之子,字耀天。宋仁宗庆历辛巳元年(公元1041年)为国子直讲,壬午二年(公元1042年)十一月,朝廷征晋州处士孙复【字明复,宋征为国子直讲】,遂避贤,复修先人菊圃,杜门读书,乡里罕识其面,生一子穆。

琬  :自强长子,字子温。浙江龙泉人,宋仁宗尝疏其名于屏曰:“政事何琬,文章叶涛”涛亦同里。生守中。

琳  :自强次子,字子斑。生执中、致中。

涉  :自行长子,字济川。四川南充人,汛览博古。宋仁宗宝元间(公元1038年—公元1039年)迁(授)著作郎,管勾鄜延路招讨使,机宜文字,时夏景宗元昊扰边。军中经画,涉与有力。所至多建学馆,劝课诸生。虽在军中亦尝为诸将讲《左氏春秋》,狄青之徒皆横槊以听。(其后待考)

涧  :自行次子。(其后待考)

群  :自尊之子,字通夫。西充人,博学好古,喜激扬论议,著书数十篇。宋仁宗嘉祐间(公元1056年—公元1063年)直龙图阁,何郯表其行义,赐号“安逸处士”。(其后待考)

郯  :自立长子,字圣从。四川成都府人,宋仁宗庆历间(公元1041年—公元1048年)为御史,后迁(授)龙图阁学士。生榛。

邦  :自立次子,字圣国。迁四川成都资州直隶州,生栗。

第一百二十四代

淙尧:周士长子。妣焦氏,生翼凤、附凤。

淙舜:周士次子。(其后待考)

程  :煌公长子,字德昌。迁浙江金华府【金华,宋名婺州】。生钊。

秩  :煌公次子,字德音。生铸。

穆  :炳公之子,字友昌。宋徽宗政和间(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为翰林学士,忤(音伍,不顺从)蔡京意,遂隐归。生镕、锦。

守中:琬公之子,字大本。(其后待考)

执中:琳公长子,字伯通。浙江处州龙泉县人,宋徽宗崇宁间(公元1102年—公元1106年)为吏部尚书。大观丁亥元年(公元1107年)春正月为中书侍郎,已丑三年(公元1109年)六月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政和丙申六年(公元1116年)四月,病甚,年高,以太傅致仕、就第朝朔,望物仪廪稍,一如居位时,未几,卒。生修年、亿年。

致中:琳公次子,字位高。迁浙江温州府。生南轩。

榛  :郯公之子,字文密。(其后待考)

栗  :邦公之子,字文缜。四川资州人。宋钦宗靖康丙午元年(公元1126年)三月为尚书右丞,八月为中书侍郎,栗主战,与曹恪,耿南仲不合【时朝议割三镇以缓金师,栗力言其不可】,十一月罢为开封尹。寻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其后待考)

第一百二十五代

翼凤:淙尧长子,字翔霄,行细六。同弟附凤捷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年)科进士,故至今称双凤仕。至大理寺评事,迁衡州签判,勅授承德郎。妣戴氏,生念六、鹏。庶室周氏。

附凤:淙尧次子,字千仞,行义六。与兄翼凤同捷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年)科进士。任岳州府平江宰,迁浙江杭州司理厅,封奉直大夫。妣邱氏【梢林邱圣卿女】,生鹓。【按:此即湖北沔阳州何家塆益兰马埠四世祖考、妣也。】

钊  :程公之子。生伯熭。

铸  :秩公之子,字伯寿。余杭人,宋高宗绍兴已未九年(公元1139年)为侍御史,庚申十年(公元1140年)七月为中丞,辛酉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签枢密院事,壬戌十二年(公元1142年)七月权参知政事。初,秦桧陷岳飞于狱,命铸鞫(音锯,审问)。铸颔(音han,点头)之,引飞至庭,诘(音洁,问)其反状。飞裂裳以背示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字深入肤里。既而阅实,俱无验,遂白其冤于桧。桧怒。铸曰:“铸岂区区为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至是年八月,桧以铸不传会岳飞之狱,怨之,讽万俟卨(读mo、qi、xue)论其过,欲窜诸岭,表,帝不许。遂出知徽州【今安徽徽州府】,后复授秘书少监。徽州居住。生大德。

镕  :穆公长子,字声一。宋高宗绍兴戊午八年(公元1138年)十二月为礼部左侍郎。辛酉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月秦桧矫诏(假传圣旨)下飞于大理狱,令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鞫。镕谓铸曰:“岳鹏举【岳飞字】乃宋室社稷,天下生灵之所系也。桧欲诬而死之,将以和议图富贵,欺天罔上,莫此为甚。兄既坐狱【‘坐’字别本作‘听’】,须赤胆白肺以明其诬。毋令权贵戕害忠良”。铸颔之,既而阅实无状,遂白其冤于桧。桧乃改命私人谏大夫万俟卨【读墨七血】。镕见桧必欲死飞,又谓铸曰:“天下事,不可为矣,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无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余与兄,一叶巢湖【在安徽庐州府庐江县之北】,数杯笛浦,庶北风不致吹衣,雨雪不致沾裳也。”铸不以为然,镕遂隐去,筑菊圃以待清。及桧卒害岳飞。镕叹曰:“二圣【宋徽宗、钦宗】不返【被金掳去】,三光无色。”基于此矣!因为泣下。生大受。

锦  :穆公次子。生大一。

修年:执中长子,字南翔。生澹。

亿年:执中次子。后无考。(其后待考)

南轩:致中之子。生逢源。

第一百二十六代

念六:翼凤长子。无出。

鹏  :翼凤次子,字云程。于宋理宗淳祐已酉九年(公元1249年)同制置使余玠治蜀,任利州【今四川省保宁府广元县】守将,诰封武烈大夫。妣汪氏,生朝栋。

鹓  :附凤之子,字云路,行念六。邑庠生,应经艺制科中式,任江南道临州新淦宰。妣张氏【临湘张驸马女】,生朝祯。

伯熭:钊公之子。(熭,音wei)生基。

大德:铸公之子。(其后待考)

大受:镕公之子,字超儒。宋宁宗嘉定壬午十五年(公元1222年)进士,任安徽颖州府泰和县教谕【宋泰和县,明改泰为太今县】,严师弟礼,训诲谆恳,至忠孝节烈,丁宁告诫,不啻再三,诸生咸遵其教,一邑赖之,后以老解组归里,撮取《历代世谱》著《图系》一卷,娶魏氏,生一子侯。

大一:锦公之子。由庐江徙楚之梅城,生尚一。

澹  :修年之子,字自然。浙江处州府龙泉县人,宋孝宗淳熙间(公元1174年—公元1189年)为司业,光宗绍熙时(公元1190年—公元1194年)为中丞,宁宗庆元丙辰二年(公元1196年)夏四月参知政事,庚申六年(公元1200年)知枢密院事。(其后待考)

逢源:南轩之子。浙江温州府人,宋宁宗开禧中(公元1205年—公元1207年)知四川嘉定府,以忧民为心,与何耕、孙松寿、宋海前后守嘉,皆有惠政,民绘像以祀,曰:“四循良”。 (其后待考)

第一百二十七代

朝栋:鹏公之子,字国柱,行祥三。生而颖异,早登贤书,后任江西道赣州府瑞金邑宰,循良著绩,封文林郎,妣徐氏,临湘县治湖里徐兴公女,生煁心。

朝祯:鹓公之子。任齐地青州剌史,诰授奉直大夫,生煁思。

基  :伯熭之子,字子恭。婺州金华人,少师事黄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遂得渊源之懿,穷伊洛之学,赵汝腾、蔡杭、杨栋相继荐于朝,诏以崇政殿说书,徵不起,宋理宗景定癸亥四年(公元1263年)都省言婺州布衣何基得先儒理学之传,年高德邵,隐居乐道。于是,诏补迪功郎,又改承务郎,基终不受,时差婺州教授兼丽泽书院【在浙江金华府城东北】山长,宋恭帝【即帝显】德祐乙亥元年(公元1275年)四月诏赐基谥“文定”。所著有《大学》、《语》、《孟》、《太极通书》、《西铭近思录》等。(其后待考)

侯  :大受之子,字公次。性静谧,博览群书,抚宋室之衰微,痛乾纲之不振,尝作诗以寓意。诗曰:“黄袍启运业承天,五曜娄奎诞大贤。圣主慈祥甘露润,奸臣罪恶飓风颠。江山瓦裂苍生病,国祚波漂宝位悬。最是不堪回首处,朱仙镇上目凄然。”于是,忧愤不己,以楚之江安【今湖北之公安,原注黄州府误】多产名贤,且又干戈稍静,遂以访道之故,于度宗咸淳时(公元1265年—公元1274年)挈家溯江而南,爱明水山【湖北黄州府广济县】,乃筑室居之,后又迁于齐安【齐安:湖北黄州府别名】。娶潘氏,生三子:顺、颐、颜。

尚一:大一之子。生宣仪、宣仁。

第一百二十八代

煁心:朝栋之子,字盛光,行千二。举宋端宗【即宋益王昰】景炎元年【即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丙子乡榜,生平廉静寡欲,不求闻达,乐志林泉,且际时艰,妣孙氏,生万一、万二、万三、万四、万五、万六。

煁思:朝祯之子,字慎修,即千三。其子迁监利【湖北荆州府监利县】、沔阳【湖北汉阳府沔阳县】。(其后待考)

顺  :侯公长子,字理翁。元世祖至元癸酉十年【即宋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岁进士,任浙江严州府寿昌县教谕,娶杜氏,生宽、安。

颐  :侯公次子,字养翁。娶潘氏,生容。

颜  :侯公三子,字悦翁。娶邱氏,生宥、宜。

宣仪:尚一长子。生念一、念四、念七、念八、念九、念十。

宣仁:尚一次子。生念二、念三、念五、念六。

第一百二十九代

万一:煁心长子。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生得经。

万二:煁心次子。娶白氏,生得申、得晋,何桥关祖。

万三:煁心三子。举方正,不就。妣胡氏,临湘县胡士昂公女,生得量。神二祠中源祖。万

四:煁心四子。妣焦氏,生得瑛、得春,西关祖。

万五:煁心五子,字豫章。妣沈氏。生得世、得众,凤雁二关祖。

万六:煁心六子。生得绶。

宽  :顺公长子,字洪人。元时,府庠生。娶周氏,生三子,福、祉、祥。

安  :顺公次子,字济人。娶祝氏,生祖。

容  :颐公之子,字受人。娶左氏,生三子:祐、祧、祜。

宥  :颜公长子,字育人。元庠生。娶焦氏,生二子:祀、禧。

宜  :颜公次子,字谐人。娶白氏,生礼。

念一:宣仪长子。旧居新化沣溪,转徙蒋家坪,今成都司马进卿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四:宣仪次子。旧居御浦河底溪,转徙新仪口东,今文学自如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七:宣仪三子。旧居新化何家坪,转徙大洋溪三江口,今文学自得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八:宣仪四子。旧居新化石溪塘下山,转徙思沣溪,今孝廉东俊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九:宣仪五子。旧居新化白溪,转徙白沙坪,即昔旧县,今颖川司马相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十:宣仪六子。徙豫章。(其后待考)

念二:宣仁长子。徙中湘彭山。(其后待考)

念三:宣仁次子,名德明,字又新,行念三。元初,由新化徙宁乡黄材市,娶姜氏,夫妇合葬司马山,癸山丁向兼子午,去黄材市十五里,为造钟怡祖,生时兴。

念五:宣仁三子。徙宝庆何家桥。(其后待考)

念六:宣仁四子。徙资阳小子江,今万历解元守初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第一百三十代

得经:万一之子。同父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生辛一、辛二、辛三。辛三迁巴陵襄阳。

得申:万二长子。自临湘县雁岭迁湖北武昌府嘉鱼县,娶甘氏,生胜一、胜二。

得晋:万二次子。生胜三。

得量:万三之子,字达卿,行绍六。妣罗氏,临湘县罗启辉女。生大器、大成、大传、大贵、大明、大俊、大宝、大荣【长二祠中四关祖】。

得瑛:万四长子。妣周氏,继妣汤氏,公生二子,长子由西井桃林迁巴陵县官桥塅;次子迁寒婆坳。(其后待考)

得春:万四次子。妣周氏,继妣陶氏,生三子:长元泰,西港山祖;次谅泰,何家洞祖;三晨泰,平桥祖。

得世:万五长子,字问十。妣赵氏,生子:长承纲,雁岭祖;次承纪,长安祖;三承纶,凤凰祖。

得众:万五次子。(其后待考)

得绶:万六之子。生承坤。

福  :宽公长子,字维祺。(其后待考)

祉  :宽公次子,字维嘏。娶罗氏,生三子:长玉明字师寄、次绍明字师齐、三开明字师启。

祥  :宽公三子,字维祯。元世祖至元癸巳三十年(公元1293年)举人,甲午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进士,任云南大理府浪穷县知县。娶赵氏,生九子:长圣、次贤、三英、四哲、五邦、六国、七隆、八盛(后更德明入蜀涪)、九光。

祖  :安公之子,字维念。娶徐氏,生新号师知。

祐  :容公长子,字启寿。(其后待考)

祧  :容公次子,字启后。(其后待考)

祜  :容公三子,字启祚。元,县庠生。(其后待考)

祀  :宥公长子,字受膰。元,太学生。(其后待考)

禧  :宥公次子。字受喜。(其后待考)

礼  :宜公之子,字受矩。(其后待考)

时兴:念三之子。娶李氏,夫妇合葬黄材市何家塆对门塅中,乙山辛向。生克仁、克义、克礼、克知。

第一百三十一代

辛一:得经长子。(其后待考)

辛二:得经次子。(其后待考)

辛三:得经三子。迁巴陵襄阳。(其后待考)

胜一:得申长子,原名雁岭。妣李氏,生仁二、仁五、仁七、仁八。

胜二:得申次子。(其后待考)

胜三:得晋之子。同父迁湖北荆州府监利县何家塆,娶胡氏。(其后待考)

大器:得量长子。失传。(其后待考)

大成:得量次子。失传。(其后待考)

大传:得量三子。迁兴国州,通神关祖。(其后待考)

大贵:得量四子。迁兴国州,通神关祖。(其后待考)

大明:得量五子,字清远,号熙象。盛德贻谋,通易理,每有神机,家颇饶。乐行善事,殁后,得公子铸铜像以祀之,其像因兵燹失于临湘县苦竹坳郑姓家。盖苦竹坳是我祖籍发源之所,故先世祖坟多在其处,以元鼎革失之,原配鲁氏,生一子讳贵,迁湖北兴安府,为彼十一世,继妣左氏,生四子:长道,神关祖;次振,祠关祖;三祥止;四奇,中关祖。

大俊:得量六子。奇中关祖。

大宝:得量七子。(其后待考)

大荣:得量八子。字华远,迁巴陵县,在岳州府城西门外张骆坊外。娶官氏,生一子义,马源祖。

元泰:得春长子,行一。生一子至广。

谅泰:得春次子,行二。生一子伏五。

晨泰:得春三子,行三。娶杨氏,生一子俸元。

承绪:(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仲五:(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添视:(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文富:(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文贵:(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承纲:得世长子,字周典。妣闵氏,生二子:储丰、储足。

承纪:得世次子。妣高氏,生二子:长功鼎、次山鼎。

承纶:得世三子。徙居银邑凤凰山阳界,因元乱,仍转黑洋洞,箩筐等处,妣钟氏,生一子仕成。

承坤:得绶之子。迁湖北荆州府监利县。(其后待考)

玉明:祉公长子,字师寄。与弟师齐于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为洪武元年)自湖南岳州府巴陵县迁四川叙州庆符县,光绪间署涪州训导何世熙字介堂即其后也,介堂出庆符志,证其始祖师寄、师齐之名。(其后待考)

绍明:祉公次子,字师齐。明洪武初(公元1368年为洪武元年),同兄玉明由湖南巴陵县迁四川叙州府庆符县。(其后待考)

开明:祉公三子,字师启。明洪武初年携《大受谱》由齐安迁黔。娶唐氏,生起、赴。

圣  :祥公长子,字师鲁,后更德远。元武帝至大己酉二年(公元1309年)举人,仁宗皇庆癸丑二年(公元1313年)进士,延祐甲寅元年(公元1314年)授广东高州府石城县知县,英宗至治癸亥三年(公元1323年)内转除礼部郎中,泰定帝泰定丁卯四年(公元1327年)以贤劳迁云南布政使司,遂泛舟泊岳阳【今湖南岳州府】见洞庭【湖名,在湖南岳州府。】山水之胜,有栖隐志,乃命财力仆于府治北仓,后卜地数亩,筑室其间为何家庄,作他日解组之计,是年冬始莅任。顺帝至正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徐寿辉兵陷岳州,公举家至大桥【在今湖南岳州府巴陵县】,依弟玄六居,癸巳十三年(公元1353年)以寿终于大桥,甲午十四年(公元1354年)其子超复归何家庄,元配吕氏,生一子超字绍先。庶妣苏氏,生一子越字茂先。

贤  :祥公次子,字师孟,后更德大。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八角楼。(其后待考)

英  :祥公三子,字师杰、后更德浦。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雁岭。或谓雁岭,属湖南岳州府临湘县。(其后待考)

哲  :祥公四子,字师睿,后更德长。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公安门。(其后待考)

邦  :祥公五子,字玄敏,后更德茂。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临湘县聂家市。(其后待考)

国  :祥公六子,字师政,后更德盛。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安陆府潜江县。(其后待考)

隆  :祥公七子,字玄昌,后更德光。家湖北黄州府。(其后待考)

盛  :祥公八子,字师发,后更名德明。元延祐戊午五年(公元1318年)十月十二日卯时生於齐安【湖北黄州府,即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元顺帝至正乙酉五年(公元1345年)科武举。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沿江盗起,继而叛元者纷纷四起,闻徐寿辉驱元除乱,公亦早有其志,因此于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託妻陈氏、蔺氏及子赵、赳(舜卿)、趋等于七兄玄昌,为避成败莫测,株连族众,更名德明,毅然往从徐寿辉部。至正丁酉十七年(公元1357年),公同族弟新字师知与徐部将明玉珍入蜀,陷成都,据重庆……至正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玉珍称帝,国号“夏”,年号“天统”,建都重庆,封公“万户侯”(沿袭元制),世袭“千户伯”,掌涪陵军伍,取眷齐安移籍蜀之涪州徐坪(鹤游坪、又称北坪,公元1953年划入垫江县)沙坪庙场石堰口而家之。至正甲辰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公见玉珍无复远图,往从明太祖,授公“恢剿副总兵”。公曾前后镇涪两次,蜀中黔地屡乱皆平之。明太祖洪武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蜀平,太祖以公在蜀久,授公“涪陵卫指挥”。甲寅七年(公元1374年)黔贼侵犯,公兵寡不敌,于八月二十六日午时殉难失尸,仅拾血衣,铸金首招魂以葬。太祖嘉其忠勇,追赠“建威将军”。赐谥“忠节”,世荫“千户”一人。寿五十六岁。葬鹤游坪沈家场(坪山镇杨柳村)尖山坡下金子山,立丁山癸向。(其行实,已载入《涪州志》、《涪陵辞典》等史籍。)失《大受世谱》。妣陈氏,诰封正一品夫人,生赵,字光先。母子均未入蜀,生卒不详,葬湖北黄州府。妣蔺氏,湖北黄州府进士蔺先模女,诰封一品夫人。生於元英宗至治辛酉元年(公元1321年)正月十九日子时,亡明洪武乙丑十八年(公元1385年)十二月十八日未时,寿六十四岁,与公合葬。生二子,次子赳字武先,入川更名舜卿,字重华。三子趋,字启先,入川更名尧卿,字放勋(尧卿出后何新字师知)。光  :祥公九子,字玄六,后更德久。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其后待考)

新  :祖公之子,字师知。元季,与从兄德明佐明太祖以征剿功授“武显将军”。偕德明入蜀涪陵。娶赵氏,无嗣,以德明三子尧卿字启先为后。公卒,与妣赵氏合葬涪陵鹤游坪箐林山。

克仁:时兴长子。(其后待考)

克义:时兴次子。(其后待考)

克礼:时兴三子。(其后待考)

克知:时兴四子。民国黔军中有何振华者携一袖珍谱。考其谱乃穆公七世孙克知之后徙于滇者。(其后待考)

第一百三十二代

仁二:胜一长子。失传。(其后待考)

仁五:胜一次子。失传。(其后待考)

仁七:胜一三子。失传。(其后待考)

仁八:胜一四子。失传。(其后待考)

贵  :大明长子。迁湖北兴安府,为彼十一世祖。(其后待考)

道  :大明次子。神关祖。(其后待考)

振  :大明三子。祠关祖。(其后待考)

祥  :大明四子。止。(其后待考)

奇  :大明五子。中关祖。(其后待考)

义  :大荣之子。马源祖。(其后待考)

至广:元泰之子。(其后待考)

伏五:谅泰之子。(其后待考)

俸元:晨泰之子。(其后待考)

储丰:承纲长子。(其后待考)

储足:承纲次子。(其后待考)

功鼎:承纪长子。(其后待考)

山鼎:承纪次子。(其后待考)

仕成:承纶之子。(其后待考)

起  :开明长子,字立先。居贵州。(其后待考)

赴  :开明次子,字行先。(其后待考)

超  :圣公长子,字绍先。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举人,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进士。乙未十五年(公元1355年)授山东济南府长清县知县,戊戌十八年(公元1358年)转经筵博士。庚子二十年(公元1360年)升河南彰德府知府。初,从父圣自湖北黄州府官云南,去官后迁湖南岳州府治北仓后何家庄。元顺帝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徐寿辉兵陷岳州,父圣举家至大桥【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甲午十四年(公元1354年)超挈家复归何家庄。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大明兵及陈友谅战于鄱阳,友谅死。其子理复据武昌。是年,超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之南湖。超之后世多有闻人。今湖北汉阳府沔阳族众。生子五:仁、义、礼、智、信。公述有《何氏本纪》。

越  :圣公次子,字茂先。明太祖洪武乙卯(公元1375年)举人。生於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原籍湖南岳州府。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与兄超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南湖。生一子孝。

赵  :盛公(德明)长子,字光先。元,县庠生,与母陈氏仍留齐安未入蜀,妣氏未详。生一子弟,名恭卿。舜卿:盛公(德明)次子,原名赳,字武先,入蜀后更名舜卿字重华。公,元县庠生。明洪武甲寅七年(公元1374年)荫“千户”,兼任涪陵卫千户所千户。诰赠“武显将军”,镇涪三十八载,边隅肃清。元顺帝至正癸未三年(公元1343年)七月初一日巳时在湖北黄州府诞生。明永乐壬辰十年(公元1412年)二月二十九日戌时在鹤游坪石堰口家告终,寿七十岁。葬石堰口侧箐林山。立申山寅向。【其行实已载入《涪州志》和《涪陵辞典》等史籍。】妣冯氏,明诰封二品夫人,生於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六月十四日卯时。明永乐甲午十二年(公元1414年)冬月初十日辰时卒,寿六十八岁,与公合葬。生三子:兴、清、洪。

尧卿:盛公(德明)三子,原名趋字启先。入蜀后更名尧卿字放勋。于元顺帝至正癸巳十三年(公元1353年)十月二十日辰时在湖北黄州府诞生,至正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公年十岁,因父德明遣使取眷齐安,从生母蔺夫人,兄舜卿入蜀。嗣因从叔新字师知无后,遂出嗣之。明洪武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公年十八,是年三月娶白孺人。八月即奉父命返齐安迎陈夫人并兄赵入蜀。九月十九日申时以疲劳得疾卒,葬麻城县孝感乡。妣白氏,南京刑部侍郎白勉之姑母,生於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七月初八日寅时,卒於明洪武壬子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二十八日巳时。寿二十一岁,葬鹤游坪水口。生一子澄,原名忠。

第一百三十三代

仁  :超公长子,字长卿。(其后待考)

义  :超公次子,字善卿。(其后待考)

礼  :超公三子,字政卿。(其后待考)

智  :超公四子,字贵卿。(其后待考)

信  :超公五子,字才卿。(其后待考)

孝  :越公之子,字敬卿。(其后待考)

弟  :赵公之子,字恭卿。县庠生,与父居齐安。(其后待考)

兴  :舜卿长子,字诗斋。公长而贤,例应荫“千户”,因先舜卿公而逝,故未得荫,涪人深惜之。生於明太祖洪武戊申元年(公元1368年)九月十四日卯时,卒於明成祖永乐庚寅八年(公元1410年)四月十五日亥时,寿四十三岁。葬北拱坝何家山。妣潘氏,生於元顺帝至正丙午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七月初八日午时,卒於明永乐壬寅二十年(公元1422年)正月二十五日子时,寿五十六岁,与公合葬。生五子:友直、友益、友于、友善、友义。

清  :舜卿次子,字洁斋。公,明成祖永乐九年辛卯(公元1411年)科举人。永乐壬辰十年(公元1412年)荫“千户”兼涪陵卫千户所千户,镇涪十七载,行实详墓志。公生於明洪武丁巳十年(公元1377年)九月二十四日寅时,于宣宗宣德戊申三年(公元1428年)七月二十六日未时殉“五姓流贼”难。寿五十二岁。赠“武显将军”,赐谥“义烈”。葬鹤游坪沙坪庙周元山,立艮山坤向。(其行实,己载入《涪州志》和《涪陵辞典》等史籍。)妣韩氏,明诰封二品夫人。生於洪武戊午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十五日未时,卒於景泰丙子七年(公元1456年)四月初七日子时,寿七十八岁。葬石堰口石瓦坟,立寅山申向。生一子友亮。

洪  :舜卿三子。出后舅父冯氏。(注:洪公之后不复何姓,为冯氏一支矣)澄  :尧卿之子,原名忠。生於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十二月初七日未时。公幼孤,赖蔺太夫人(祖母)抚育成立。事明惠帝,建文壬午四年(公元1402年),成祖靖难兵入南京,公与方孝儒等同殉难。(其后待考)


   
-------------------------------------------------------------------------------------------------------------------------------------------------------------------------
【复版】        黄帝姒何谱系··贲愤何氏世系···监利涪陵大受公支系 (黄帝71世起)

71世
贲偾:生於秦政即位之初年,因先世自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杞被楚灭,至秦政并吞六国后之庚辰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窜居江南庐江河上,已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生迪光。
                                            (汉朝时代) 
72世
迪光:生脩。
 
73世
脩  :字道皇,西汉文帝时(公元前179年—164年)为博士,有贤声,加二千石,公 曾续修禹裔所存釐公旧谱。生禧、卓、宪。
74世
禧  :一名成。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宏农都尉,后出为胶东王相。生清。
74世,卓  :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太尉。由江南庐江河上徙汝南郡平舆县,生澜。
74世,宪  :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丞相长史。(其后待考)
 
75世
清  :一名果。西汉武帝建元时(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为尉史中丞,迁大中大夫。生比权、比干。
75世,澜  :。西汉武帝元光时(公元前134年—公元前129年)为谒者仆射,加二千石。自平舆徙平陵。生比烈。

76世,比权:字衡卿。西汉武帝时为奉车都尉。(其后待考)
76世,比干:字少卿。敞六世祖。学尚书于晁错,经明行修,兼通法律。为汝阴县狱吏,决曹掾(治水),平活数千人,武帝时为廷尉正,与张汤同时,汤持法深,而公务为仁恕,数与汤争,虽不能尽得,然所济活以千数。后迁丹阳都尉,狱无冤囚,淮汝号曰“何公”。征和三年辛卯(公元前90年)三月辛卯天大阴雨,公在家,日中,梦贵客车骑满门。觉以语妻,说未已,门有老妪,可八十余,头白,求寄避雨。雨甚,而衣履不沾渍,雨止,送出门,乃谓公曰:“公有阴德,今天赐君策,以广君之子孙。”因出怀中符策,状如简,长九寸,凡九百九十枚以授公,曰:“子孙佩印绶者当如比算。”时公年五十八,有六男,又生三子。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自汝阴徙扶风平陵,代为名族。生九子:刚、毅、木、讷、近、仁、寿、考、万。
76世,比烈:澜公之子,字勋卿。西汉武帝时官二千石。生並。
 
77世,毅  :比干次子,字子坚。西汉宣帝五凤时(公元前57年—公元前54年)为蜀郡太守,遂由扶风郡平陵徙蜀郡郫县。
               毅公尝踵脩公续修谱牒。生文、武、显、承、谟。
77世,寿  :比干七子。为蜀郡太守。无子,以毅第三子显为后。
77世,並  :比烈之子,字子廉。初为长陵令,道不拾遗,持法如山,不阿权贵。后迁陇西太守、徙颖川太守,均有贤声,见
              纪颖川,名次黄霸,史称其节,亚尹翁归云。《汉书》有传。生恹。
 
78世,文  :毅公长子,字翁君,号霸。任郡户曹,属国中郎将等职。
78世,武  :毅公次子,字君公。蜀郡郫县人。西汉成帝阳朔戊戌二年(公元前23年)为蒲郡守,庚子四年(公元前21年)为扬州刺史,鸿嘉壬寅二年(公元前19年)为凤阳郡守,甲辰四年(公元前17年)为司隶校尉,永始丙午二年(公元前15年)为兖州守,戊申四年(公元前13年)为京兆尹。公为吏,守法尽公,进善退恶,所居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其为刺史时,二千石有罪,应时辄奏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问恳田美恶,已见二千石,称循吏焉。元延时(公元前12年—公元前9年)为御史大夫。绥和癸丑元年(公元前8年)夏四月,上疏言:“末俗事烦,宰相不及古,而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不治,宜建三公官。”成帝嘉纳之,进为大司空,封氾乡侯,增奉如丞相。是年冬十月,与丞相翟方进上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临尊,剌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准,请罢剌史,更置州牧,以应古制。”寻又与方进奏请立辟雍,成帝皆从之。甲寅二年(公元前7年)夏六月与丞相孔光奏请:“自诸侯王,列侯公主,名田有限,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过三千顷。奴婢无过三千人,期尽三年,犯者没入官。”成帝诏行之,后未果。秋七月右将军傅喜以光禄大夫遣归养病。武与唐林上书曰:“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今以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忠臣、社稷之卫。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成帝亦自重之,故寻复进喜。是年冬十一月因后母在郡,遣吏归迎,会成帝崩,吏恐路有盗贼,后母迎止。先是武不附贼莽,至是,莽因讽(用含蓄的话指责)左右,冤武事亲不笃。哀帝嗣统(继承帝位),亦欲改易大臣,遂策免武,罢归就国。哀帝建平戊午四年(公元前3年),谏大夫鲍宣等上书言:“武可大委任”。元寿已未元年(公元前2年)正月宣复上书言:“宜复征武,以应天心。建立大政,兴太平之瑞。”三月,丞相王嘉又言:“贤如何武不能进,罪当死。”是月,哀帝复征为御史大夫,秋七月,徙前将军。庚申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太皇太后诏公卿举可任大司马者,孔光以下皆举莽。独公与公孙录以为惠昭之世,外戚持权,几危社稷。今比世无嗣,方当选立近亲幼主,不宜令外戚持权,亲疏相错,为国计便。于是,武举录,录亦举武。太皇太后自用莽为大司马焉。莽以武不举已,因劾奏何武,公孙录互相称举,复免官就国。平帝元始癸亥三年(公元3年)为莽所杀,时同死者有司隶鲍宣等数百人,海内震焉!成帝朝功名略比薛宣而经术正直过之。《汉书》有传。生况、鄢。
78世,显  :毅公三子。曾出后寿公为子。为颖州太守、京辅都尉。无子,以武公次子鄢为后。
 
79况  :武公长子。仍家蜀郡郫县。生寰。
79鄢  :武公次子,隐名为孟,字出图。曾出后显公为子。因王莽篡汉,生父武被害,知忠臣正士不可立于朝,由蜀郡郫
               县徙匿河南嵖岈山,后再徙扶风平陵隐居,抱道而终。鄢公尝踵毅公重修谱牒。生宠。
 
80寰  :况公之子。东汉光武中元时(公元56年—公元57年)为骑都尉。生腾。
80宠  :鄢公之子,敞父,扶风平陵人,字天眷。为济南都尉。建武中(公元25年—公元55年)为千乘都尉,以病免,
               遂隐居不仕。生敞、敦。
 
81腾  :寰公之子。东汉光武中元时(公元56年—公元57年)为大司农,掌赋税。生玮。
81敞  :宠公长子,字文高。扶风平陵人。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东汉章帝元和(公元84年—公元86年)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敞论议高常引大体,每多匡正。司徒袁安亦敬重之。是时,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敞通经传,能为天官意,甚恶之,乃言于二公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故鸜鹆来朝,昭公有乾侯之厄;西狩获麟,孔子有两楹之殡;海鸟避风,臧文祀之,君子讥焉。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於庭际,不可不察。”由、安惧然不敢答。居无何而帝崩。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仓帑为虚。敞奏记由曰:“敞闻事君之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明公视事,出入再期,宜当克已,以酬四海之心,礼一,谷不升,则损服撤膳,天下不足,若已使然,比年水旱,人不收获;凉州缘边,家被凶害;男子疲于战阵;妻女劳于转运;老幼孤寡,叹息相依。又中州内郡,公私屈竭。此实损膳节用之时。国恩覆载,赏赉过度,寻公家之用,皆百姓之力,明君赏赉,宜有品制。忠臣受赏,亦应有度。明公宜先正已,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奏王侯就国,除苑囿之禁,节省浮费,赈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由不能用。章和戊子二年(公元88年)冬月齐殇王子都乡侯——畅奔吊国忧,上书未报,侍中窦宪遂令人刺杀畅于城门屯卫之中,而归罪于畅弟刚使侍御史与青州刺史杂考刚等。敞又说由曰:“刘畅宗室肺腑,茅土藩臣,来吊大忧,上书须报,亲在武卫,致此残酷奉宪之吏,莫适讨捕踪迹不显,主名不立。敞,备数股肱,职典贼曹,故欲亲至发,所以纠其变而二府以为故,事三公不与盗贼,公纵奸慝,莫以为咎。敞请独奏按及得事实。”太后闭宪于内宫,京师称其正。和帝永元已丑元年(公元89年)春,宪又陷尚书仆射郅寿下吏当诛。时敞为侍御史。上书曰:“寿为机密侍臣,匡救为职,缄默不言,其罪当诛。今寿违众正议以安社稷,岂其私耶?忠臣尽言,以死为归,臣诚不欲圣朝行诽谤之诛,以杜塞忠直,垂讥无穷。”书奏,寿得减死。是年秋九月官尚书,见窦宪兄弟骄纵,上封事曰:“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伏见大将军宪兄弟专朝,虐用百姓,奢侈僭逼,诛戮无罪。臣敞区区,诚不能上令太后损文母之号,陛下有誓泉之讥;下使宪等得长保其福祐,附马都尉窦瓌比请退身。愿抑家权,可与参谋,听顺其意,诚宗庙至计,窦氏之福。”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曰出敞为济南太傅。敞至国,辅康以道义,康有违失,敞辄谏争,康虽不能从,然素敬重敞,无所嫌牾焉,庚寅二年(公元90年)十二月迁汝南太守。敞疾,文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立春日常召督邮还府,分遣儒术大吏,按行属县显孝悌有义行者,及举冤狱,以春秋大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追行丧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置立礼官,不任文吏。又修理鲖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倾。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壬辰四年(公元92年)窦氏事败,有司奏敞子与夏阳侯窦瓌厚善,坐免官退归,由扶风平陵徙家庐州冶父山。读书种花以自娱。尝踵鄢公续修何氏谱牒。并于永元九年丁酉(公元97年)刻瘗 “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以垂不朽。和帝永元庚子十二年(公元100年)三迁五官中郎将。常忿疾中常侍蔡伦。伦深憾之,为所陷,抵罪。殇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卒於家(别本记为‘和帝永元十七年’)。生灿、煜。《汉书》有传。
81敦  :宠公次子,字文厚。生熙。
 
82玮  :腾公之子。生芸。
82灿  :敞公长子,字耀彩。东汉安帝永初时(公元107年—公元113年)为驸马都尉。
82煜  :敞公次子,字耀先。东汉安帝元初时(公元114年—公元119年)由庐江冶父山出任山东任城刺史,卒於官。子
              孙遂籍任城樊邑。樊县故城在今兖州瑕邱县西南。生豹。
82熙  :敦公之子,字缉光。东汉安帝永初时(公元107年—公元113年)为大司农,庚戌四年(公元110年)三月迁车骑
               将军,击降匈奴。生二子:长淳、次忠。
 
83芸  :玮公之子。东汉顺帝阳嘉时(公元132年—公元135年)为水衡都尉。生雄。
83豹  :煜公之子。东汉时为少府。生休。
83淳  :熙公长子,字质良。迁河南南阳,生固。
83忠  :熙公次子,字汉升。迁河南襄阳,生凤。
 
84雄  :芸公之子。东汉桓帝和平时(公元150年)为中牟令。生瞻。
84休  :豹公之子,字邵公,山东任城樊邑人也。公为人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以列卿子,诏拜郎中。非其好也,辞病而去,不仕州郡,进退必以礼。桓帝延熹乙巳八年(公元165年)太傅陈蕃辟之,与参政事。蕃败,公坐废锢。乃作《春秋公羊解诂》,覃思不窥门十有七年。又注训《孝经》、《论语》、《风角七分》,皆经纬典谟,不与守文同说。又以春秋驳汉事六百余,妙得公羊本意。公善历算,与其师博士羊弼,追述李育意,以难二传,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党禁解,又辟司徒群公表。公道术深明,宜侍帷幄,幸臣不悦之,乃拜议郎,屡陈忠言,再迁谏议大夫。年五十四,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卒。自商杞惠公所创制之谱牒,经定、灵、钦、靖、釐、禹裔、脩、毅、鄢续修,后传至东汉顺帝永建时(公元126年—公元131年)佚失,休公因此抱残续修,阙其贲偾以上不可知者,而述其以下可知者,即断自贲偾为始。生黼、黻。《汉书》有传。
84固  :淳公之子,字守坚。生二子,长进、次苗。又生一女为东汉灵帝后。
84凤  :忠公之子,字文通。生一子颙。
 
85瞻   :雄公之子。生一子楷。
85黼   :休公长子,字道济。东汉灵帝中平时为光禄主事,克绍家学,著《五经要义》十六卷。生一子潜。
85黻  :休公次子,字道翼。
85进  :固公长子,字遂高。河南南阳人,其妹为东汉灵帝后。灵帝光和庚申三年(公元180年)十二月征为侍中,中平甲子元年(公元184年)为大将军。已巳(公元189年)年秋七月为宦官等所杀。生一子源。
85苗  :固公次子。(按:《后汉书》何进列传摘抄补之: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荥阳贼数千人群起,攻烧郡县,杀中牟县令,诏使何进弟何苗(河南尹)出击之。苗攻破群贼,平定而还。诏遣使者迎于成皋,拜(授)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后被匡遂、董旻(董卓弟)所杀。)
85颙  :凤公之子,字伯求,河南南阳襄乡人。东汉灵帝中平时(公元184年—公元188年)见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是人也”。《汉书》有传。
 
86楷  :瞻公之子。为南陵令。生恂。
86潜  :黼公之子,字孔昭。东汉献帝兴平时(公元194年—公元195年)为九江太守。由山东任城樊邑迁还庐江灊县。汉武帝登礼灊之天柱山。即今安徽安庆府,春秋时为皖国。今安徽省,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属庐江,今潜县西北有水曰潜水,亦名皖水;有山曰潜山,亦名皖山。潜公继休公述有谱牒。生一子旻。
86源  :进公之子,字逢之。为豫章太守。生一子宴。
                               (三国时代   魏   蜀  吴) 
 87    岷:潜公之子,字奉天。魏文帝曹丕黄初时为中郎将,与吴战死。生子二:心德,恒德
87恂  :楷公之子。生贞。
87旻  :潜公之子,字奉天。魏文帝曹丕黄初时(公元220年—公元226年)为中郎将,与吴战不克,死之。生心德、恒德。
87宴  :源公之子,字平叔。南阳宛人。美姿容,少以才名著。魏明帝曹睿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与邓颺、曹爽谋夺
               司马懿权,为懿所杀,夷其族。(按:有史书作何晏。)
 
88贞  :恂公之子。为桂阳太守。生宣。
88心德:旻公长子,字正广。魏明帝景初时(公元237年—公元239年)为博士。生祐。
88恒德:旻公次子,字承休。迁陈郡阳夏。生夔。
 
89宣  :贞公之子。生攀。
89祐  :心德之子,字助国。博学洽闻,为儒者宗。生恽。
89夔  :恒德之子,字叔龙。陈郡阳夏人。东汉献帝建安癸巳十八年(公元213年)十一月为魏曹操尚书。生曾。(按:
             《中国大姓》摘抄补之: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辟(授)为司空掾属,后出任城令、长广太守、乐安太
              守,曹丕即位,先后任太仆、太傅,封阳武亭侯。)
                                ( 晋朝时代       西晋)
90攀  :宣公之子,字惠兴,蜀郡郫县人。武长子,况之十二代孙。西晋武帝咸宁时(公元275年—公元279年)为王濬
               参军。濬入建业,王浑以濬不待已,将攻之。公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得止。后为散骑侍郎。生一子璋。
90恽  :祐公之子,字谋昌,庐江灊人。西晋武帝咸宁间(公元275年—公元279年)为扬州别驾。太康庚子元年(公元
               280年),晋伐吴,恽谓刺史周浚宜速渡江直指建业。浚使白王浑,浑曰:“受诏”。但屯江北,不使轻进。且诏
              令龙骧将军王濬受我节制,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进耳。恽曰:“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成之功,来受节制,未
              之闻也。”浑不听,后王濬入建业,其明日王浑乃济江,以濬不待已,欲攻之。恽又与周浚笺使谏止浑。生敏。
90曾  :夔公之子,字颖考。陈国阳夏人,性奢侈。魏元帝曹奂景元时(公元260年—公元263年)为魏司隶。咸熙甲申元年(公元264年)升司徒。乙酉二年(公元265年)晋武帝伐魏,袭王位,改号“泰始”时,以曾为西晋丞相,位太傅,谥曰“孝”。生二子遵、邵。
 
91璋  :攀公之子。(其后待考)
91敏  :恽公之子,字叔达。西晋惠帝元康乙卯(公元295年)五年为司隶校尉。生表、泰、绍。又生女适临沂
              西晋太傅王导字茂宏。
91遵  :曾公长子,字思祖【邵庶兄】。有干能,少历清职,终于太仆。生四子:嵩、绥、机、羡。
91邵  :曾公次子,字敬祖。西晋武帝太熙庚戌元年(公元290年)即惠帝永熙元年,惠帝立广陵王为太子,以邵为师
              保,后任尚书左仆射。(按:其它书籍作何劭。)
 
92表  :敏公长子,字儒宗。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繁昌令,遂家焉。生行。
92泰  :敏公次子,字岱宗。西晋怀帝永嘉壬申六年(公元312年)为豫州刺史。生五子:函、充、范、矩、准。
92绍  :敏公三子,字道宗。迁东海郯。生修。
92嵩  :遵公长子,字伯岳。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吏部郎中。
92绥  :遵公次子,字伯蔚。西晋怀帝永嘉时(307年—312年)为尚书,参机密。已巳三年(309年)为太傅越所杀。
92机  :遵公三子,字逸仙。初,何曾侍武宗,宴退,谓诸子曰:“祖上开创大业,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贻厥孙谋之道也,及身而已,后世其殆乎!汝辈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属必及于难”!及绥死,兄嵩哭之,曰:“我祖其殆圣乎!曾日食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子邵日食二万,绥及弟机、羡汰侈尤甚。与人书疏,词礼简傲。”王尼见绥书,谓人曰:“伯蔚居乱世而矜豪乃尔,其能免乎?”人曰:“伯蔚闻卿言,必相危害。”尼曰:“伯蔚比闻吾言,自已死矣!”永嘉之末,曾后无遗种。
92羡  :遵公四子。
 
93行  :表公之子,字遵道。生琦。
93函  :泰公长子,字伯道,庐江灊人。东晋明帝太宁癸未元年(323年)为庐江太守。尝踵潜公重修谱牒。生玄。
93充  :泰公次子,字次道。东晋成帝咸康间(335年—342年)为丹阳尹。丞相王导、司徒庾亮共荐曰:“充,气度风概,有万夫之望。”已亥五年(339年)七月为护军将军,参录尚书事,庚子六年(公元340年)为中书令。壬寅八年(342年)成帝崩,康帝即位,凉阴不言,委政于充与庾冰。康帝建元癸卯元年(公元343年)征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甲辰二年(344年)康帝崩。穆帝立,方二岁,太后褚氏临朝称制,充,加侍中录尚书事,封都乡侯。充有器扃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已任,所进用,皆以功效,不私亲旧,辅两朝幼主,尤有大勋。于晋穆宗永和丙午二年(公元346年)二月卒,谥“文穆”。无子,嗣弟准长子放为后。
93范  :泰公三子,字叔道。东晋成帝咸康时(公元335年—公元342年)为宣城内史。
93矩  :泰公四子,字季道。东晋康帝建元时(公元343年—公元344年)为义兴太守。
93准  :泰公五子,字幼道。庐江灊人,高尚寡欲,弱冠知名州府,交辟并不就,兄充为骠骑将军时,劝其仕,准曰:“弟五之名,何减骠骑。”后于东晋康帝建元时(公元343年—公元344年)为散骑常侍。去官后,散带衡门,不及人事。惟诵佛经,修营塔庙而已。卒后,封晋兴侯,子惔以父行高洁,表让不受。生放、惔、澄;又生一女,为东晋孝穆帝后。
93修  :绍公之子,字明道。生谦。
 
94琦  :行公之子,字万伦。充从兄子,繁昌人,年十四丧父,哀毁过礼。居于宣城阳谷县,好古博学,事母孜孜,朝夕色养,常恐甘鲜不赡。乃为郡主簿,历补泾县令。丁母忧,居丧泣血,杖而后起。停柩在殡,为邻火所逼,烟焰已交,家乏僮使(仆人),计无从出。乃匍匐抚棺号哭,俄(突然)而风止火熄,堂屋一间免烧。其精诚所感如此。从此,遂杜门高尚,屡召不起。桓温过其地,曰:“此中有人,以琴书自娱”。著《三国评论》。年八十二卒。
94玄  :函公之子,字妙子。东晋哀帝隆和间(公元362年)为莱州【今山东莱州府】太守。遂由庐江灊县流寓于齐之莱
              州。兴宁间(公元363年—公元365年)为兵都左侍郎。尝踵函公续修谱牒。生一子风度。
94放  :充公嗣子。原为准长子,出嗣充为子。(其后待考)
94惔  :准公次子。东晋时为南康太守。生二子,元度、叔度。
94澄  :准公三子,字季元。东晋时为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生融。
94谦  :修公之子,字子恭。生谨度、慎度

95风度:玄公之子,字宜雅。东晋时为东海郡太守。遂由齐之莱州再流寓于东海郯县。尝踵玄公重修谱牒。生羡之。
95元度:惔公长子。东晋时为西阳太守。
95叔度:惔公次子,准孙。东晋安帝义熙时(公元405年—公元418年)官太常侍卿尚书。后为金紫光禄大夫。吴郡太守王宏每称其清身洁已,少笃行谊。姨与母厚。母早亡,奉姨卒,朔、望必往哭之。哀子尚之为吏部,归省。叔度问曰:“汝行同朝相送可有几人?”对曰:“数百”。叔度笑曰:“此送吏部尔,非为何氏有彦德也。昔殷通任豫章,效钱甚众。及废江亭,积日故旧无复窥之者”。世谓尚之立身简略,实本叔度之教云。生尚之、佟之。
95融  :澄公之子。东晋时为大司农。生祚徵。
95谨度:谦公长子,字式金。娶刘牢之之妹。生无忌。
95慎度:谦公次子,字式玉。生长瑜、承天。
                         (南北朝时代)
96羡之:风度之子,字彦贤。生达。
96尚之:叔度长子,字彦德。准曾孙,庐江灊人。宋文帝元嘉间(公元424年—公元453年)为丹阳尹。戊寅十五年(公元438年),文帝建四学,庚辰十七年(公元440年)为吏部尚书,庚寅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为仆射,辛卯二十八年(公元451年)为尚书令。壬辰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以老致仕,退居方山。既而诏书敦谕数四,复起视事,仍为尚书令。癸巳三十年(公元453年)太子邵弑文帝,以尚之为司空,子偃为侍中。及邵败,尚之左右皆散自洗, 黄阁宋王特宥(宽恕)之,复以为尚书令,偃为大司马长史,任遇无改。生偃、伦。
96佟之:叔度次子,字士威(别本误作“士成”)。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齐高帝建元间(公元479年—公元482年)官将军,武帝永明间(公元483年—公元493年)为国子助教,都下称其高儒。武帝命掌修《五礼》,书成,遭齐末兵燹。及梁武帝天监时(公元502年—公元519年)为右丞相尚书。武帝修《五礼》,复命佟之总其事,未成而卒。生昌寓。
96祚徵:融公之子,字锡吉。生燧。
96无忌:谨度之子。东海郯人,刘牢之之甥也。牢之与贼臣桓玄通,无忌与刘裕极谏不听,其子敬宣又谏。与刘裕等谋诛桓玄。东晋安帝元兴甲辰三年(公元404年)二月与刘裕起兵京口诛桓玄,无忌为琅玡内史,及桓谦战于覆舟山下,大破之。玄出走。夏四月,无忌等及玄兵战于桑落州,玄挟安帝东下。五月,无忌与刘毅及玄战于峥嵘州,大破之。玄复挟义帝入江陵宁州,督护冯迁击玄,诛之,帝复位。安帝义熙乙巳元年(公元405年),无忌与刘毅讨灭桓玄余党,荆、湘、江、豫皆平。诏以无忌为都督,江东五郡会稽内史。丙午二年(公元406年)论建义功,封无忌为安城郡公。庚戌六年(公元410年)无忌讨徐道覆战败,死之。谥曰:“忠肃”。生春。
96长瑜:慎度长子。南北朝宋人,与谢灵运、荀雍、羊璿以文学相赏,号曰“四友”。
96承天:慎度次子。东海郯人,宋文帝元嘉初年(公元424年)为太子率更令。戊寅十五年(公元438年),宋立四学,
                使承天立史学,制有《元嘉历》。生遹。
 
97达  :羡之之子,字通翁。宋明帝泰始庚戌六年(公元470年)为侍中御史。生敬叔。
97偃  :尚之长子,字仲弘。庐江灊人,宋文帝元嘉壬辰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为太子中庶子,癸巳三十年(公元453年)为侍中,后改为大司马长史。孝武帝孝建时(公元454年—公元456年)为吏部尚书。大明时(公元457年—公元464年),袭父职,为中书令。生戢、炯。
97伦  :尚之次子,字仲常。生求、点、胤。
97昌寓:佟之之子,字俨望。齐武帝永明间(483年—493年)为荆州刺史。海临王昭秀行事废帝,昭文延兴甲戌元年(494年)九月,萧鸾遣徐元庆害昭秀,昌寓止之曰:“仆受朝廷意,寄翼辅外藩,殿下未有愆失,何容即以相付耶?若朝廷必须,殿下当自启闻更听后旨”,昭秀由是得还建康。明帝建武时(494年—497年)屡官吏部尚书,后又为宰相。昌寓独立不群,所交皆当世名儒,风流籍甚,为相以清白称。有姓闵者乞官,自言子骞之后,昌寓笑曰:“遥遥华胄矣!”生敬容。
97燧  :祚徵之子,字端甫。生二子:迈、宪。
97春  :无忌之子,字若木。生象坤。
97遹  :承天之子,字德循。生昭序、昭度。
 
98敬叔:达公之子,字立礼。齐明帝建武间(公元494年—公元497年)为长城令。其政清约,不通问遗,夏节至,忽榜
                 门受节数日,共得米二千斛,悉取以贷贫民输租,民大悦。尝踵风度重修谱牒。生思澄。
98戢  :偃公长子,字惠景。尚宋武帝山阴公主,齐高帝建元已未元年(公元479年)为太子詹事,庚申二年(公元480
          年)为吏部尚书加骁骑将军。
98炯  :偃公次子,字士光。胤从弟,庐江灊人。
98求  :伦公长子,字子有。历丹阳郡丞,后除永嘉太守,逃归,隐居武邱山。
98点  :伦公次子,字子皙。容貌方雅,博通群书,善谈论。宋、齐屡徵中书郎,中庶子,并不就。豫章王命驾造点,点从后门遁去,隐居吴郡山中,或驾柴车,或蹑草履,随意所适,必醉归。人谓之通隐。与梁武帝有旧,及践祚(音作,君主的位置),天监壬午元年(公元502年)赐川鹿皮冠,手诏徵之,引入华林园,因欲拜(授)为常侍中。点以手捋帝须,曰:“乃欲臣老子耶?”不屈,寻辞疾归。与兄求弟胤皆隐遁不仕。世称:“何氏三高”,又称点为大山,胤为小山、亦曰东山。点少时常患渴痢,积岁不愈,后在吴中石佛寺建讲,于讲所昼寝梦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梦中服之,至此而瘥,时人以为淳德所感,好施与,远近致遣,随复散焉。点,雅有人伦,识鉴多所甄拔。卒年六十八岁。(其后待考)
98胤  :伦公三子,字子季。年八岁居丧哀毁若成人。既长好学,入宝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为建安太守,有恩信民,不忍欺。每伏腊放囚归家,依期而返。历黄门侍郎,齐高帝建元中(公元479年—公元482年)拜表辞职,不待报辄去。齐武帝永明中(483年—493年)为国子祭酒,齐废帝昭业隆昌甲戌元年(公元494年)为中书令。慕会稽之胜,举家而往住云门山,隐居教授。齐和帝宝融中兴辛巳元年(公元501年)萧衍奏,徵为军谘祭酒,不至。梁高祖武帝天监壬午元年(公元502年),诏赴光禄大夫,遣司马王果劝驾,不应。谓果曰:“卿,何不表留我同隐。”果曰:“不闻比例”。胤笑曰:“擅君两卷,皆言物始,何必有例。”梁高帝诏赐白衣尚书禄,命山阴库钱月给五万,胤皆固辞。乙酉四年(公元505年),武帝选学生往云门山从胤受业。命胤选经明行修者以闻。胤初迁云门山起学舍,别为小阁,寝处其中,将筑室,忽见二人,容貌甚伟,问胤曰:“君欲居比耶?乃指一处,云:“其中殊吉”。忽不复见。胤依其言而止焉。寻而山发洪水,树石皆倒拔。惟胤所居室,岿然独存。后移居虎丘西寺,讲经论学。徒复从之,有虞人遂鹿,鹿径趋胤,伏不动。又有异鸟如鹤,红色,集讲堂,驯狎如家禽焉。初,开善寺藏法师与胤遇于云门,后卒於钟山。其死日,胤在般若寺,见一僧,授胤香奁并函,书云“呈何居士”。言讫失所在,胤开函乃是《大庄严论》,世所未有。又于寺内立明珠柱,七日七夜放光昭明。太子钦其德,致手书褒美之,卒年八十六。先是胤疾,妻江氏梦神人告曰:“汝夫寿尽,既有至德,应获延期,尔当代之”。妻觉说焉,俄得疾而卒。胤疾乃瘳。至是,胤梦一神女并八十许人,并衣恰行列至前,俱拜床下。觉,又见之,便命营凶具,既而疾重,因不治。
98敬容:昌寓之子,字国礼。梁武帝大同已未五年(公元539年)为尚书令。性好洁,衣冠必鲜丽直悫无文,以纲维为已任。壬戌八年(公元542年)以吏部尚书出为吴郡太守,政为天下第一。癸亥九年(公元543年)复为太子詹事,太子频于玄圃,自讲老庄。敬容谓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使中原沦于仇敌。今东宫复习,此江南亦将致寇乎?”时武帝笃好佛老,故敬容反得罪。
98迈  :燧公长子,字超远。宋孝武帝大明时(公元457年—公元464年)为宁朔将军,尚宋废帝子业姑新蔡长公主。
98宪  :燧公次子,字子思。博该群籍,任昉、刘沨共执秘阁四部书试,问其所知,自甲至丁,连日累夜,莫见所遗,位
               本州别驾国子博士。
98象坤:春公之子,字宏载。生子朗、子守。
98昭序:遹公长子,字著明。生逊。
98昭度:遹公次子,字九龄。生远。
 
99思澄:敬叔之子,字元静。东海郯人。作游庐山诗,见重于沈约。齐和帝中兴间(公元501年—公元502年)为殿中侍
                 御史。少与族弟水部郎中逊及散骑常侍子郎俱擅文名,世称“东海三何”。生晦。
99子朗:象坤长子,字世明。东海郯人。与逊、思澄齐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齐武帝永明癸亥元年(公元483年)四月为散骑常侍。
99子守:象坤次子,字世禄。徙西城。生一子细胡。
99逊  :昭序之子,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南北朝时仕梁,为扬州法曹。公廨有梅一株,逊常吟咏其下。后迁洛阳,思梅花不得,因请再任扬州,上从之。至日花适盛开,逊于东阁延诸名士赏之,笑傲终日。少与族兄思澄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称为“东海三何”。沈约谓逊曰:“每见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武帝天监中(公元502年—公元519年)为水部郎中。
99远  :昭度之子,字义方。东海郯人。
 
100晦  :思澄之子,字明叔。梁武帝太清间(公元547年—公元549年)领国子助教。晦,尝踵敬叔重修谱牒。生俊。
100细胡:子守之子。由东海郯通商入蜀,遂家郫县。生通、妥。
 
101俊  :晦公之子,字秀士。陈宣帝太建丁酉九年(公元577年)为御史中尉。生容。
101通  :细胡长子。善斫玉。生稠。
101妥  :细胡次子,字栖凤。西城人,亦作蜀郡郫县人。少机警。兰陵萧慎亦有俊才,住青阳巷。时人为之语曰:“世有两儒,白杨何妥,青阳萧慎。”隋高祖文帝开皇壬寅二年(公元582年)为龙州剌史,有负笈从游者,亲为教授。作《刺史箴》勒(雕刻)石州门外。戊申八年(公元588年)为国子博士。公善音乐,已酉九年(公元589年)文帝令考定钟律,作《清瑟调》三声。又作八佾鞞铎巾拂四舞,以太常所传宗庙雅乐,深乖古意,奏请用黄钟。(其后待考)
                      102世    
102容  :俊公之子,字正修。隋文帝仁寿间(公元601年—公元604年)为国子司业。生政。
102稠  :通公之子,字桂林。妥兄之子。隋炀帝大业丙寅二年(公元606年)为太府少卿。
                                    (唐朝时代)
103政  :字立纪。唐高祖武德甲申七年(624年)以明经出教舒城,由东海郯复归庐江。踵晦公重修谱牒。生德馨。
104德馨:字泽霈。唐太宗贞观甲辰十八年(公元644年)为给事中。生芬。
105芬  :字济芳。唐高宗麟德间(公元664年—公元665年)为中书侍郎。生宽。
106宽  :字公绰。唐中宗嗣圣甲申元年(公元684年)拜舒州都督。生应奎。
107应奎:字联辉。唐中宗神龙间(公元705年—公元706年)登明经高第。初为常州剌史。改除长沙太守。生修文。
108修文:应奎之子,字超武。唐玄宗开元间(公元713年—公元741年)第进士。初,拔相王府司马,改除御史
                   大夫,升授国子祭酒。为人直谅慷慨,见推于同平章事韩休。尝踵政公重修谱牒。生欣。
109欣  :修文之子,字同人。清奇雅正,有诗名。唐肃宗上元间(760年—公元761年)为江南道巡察使。生翰、翬。
110翰  :欣公长子,字西园。唐德宗建中时(公元780年—公元783年)为翰林侍诰。生浩。
110翬  :欣公次子,字斯飞。唐德宗贞元时(公元785年—公元804年)为大理寺评事。生淮。
 
111浩  :字其天。唐宪宗元和已丑四年(809年)进士,任河北按察使。博学工词赋,时人称为“庐江学士”。生伟。
111淮  :翬公之子,字自桐。生进滔。
112伟  :字丰宗。唐穆宗长庆癸卯三年(公元823年)判度支。后为同州刺史。伟尝踵修文公重修谱牒。生彙、彝。
112进滔:灵武人,为本军校。文宗太和已酉三年(公元829年)六月知留后使,八月为魏博节度使。卒於文宗开成庚申
                   五年(公元840年)十月。生宏敬。
 
113彙  :伟公长子,字秉钧。唐武宗会昌时(公元841年—公元846年)为剑南巡察使。生琇、莹。
113彝  :伟公次子,字秉常。唐武宗会昌时(公元841年—公元846年)为刑部侍郎。生瑜。
113宏敬:进滔之子,初名重顺,赐名宏敬。唐文宗开成庚申五年(公元840年)冬十月知魏博留后使,寻为魏博节度
                  使。武宗会昌癸亥三年(公元843年)为南面招讨使。唐懿宗咸通丙戌七年(公元866年)卒。生子全皞。
 
114琇  :彙公长子,字子美。迁黄州。生锡嘏。
114莹  :彙公次子,字子玉。迁浙江杭州府会稽县。生锡畴。
114瑜  :彝公之子,字子光。唐文宗太和癸丑七年(公元833年)擢进士,迁(任)户部郎中。生锡恩、锡圭。
114全皞:宏敬之子。唐懿宗咸通丙戌七年(公元866年)为魏博留后使,寻为魏博节度使。以年少骄暴好杀,庚寅十一
                   年(公元870年)秋八月,军中作乱,全皞单骑走追杀之。自进滔得魏博至全皞传三世,四十二年而灭。
 
115锡嘏:琇公之子,字光禹。唐时为大理司直。生鼎。
115锡畴:莹公之子,字范禹。唐时为太常侍丞。生羲图。
115锡恩:瑜公长子,字绳禹。唐僖宗光启间(公元885年—公元887年)为会稽守,甚有能名。生羲易、羲庆。
115锡圭:瑜公次子,字缵禹。唐时为司农寺卿。
 
116鼎  :锡嘏之子。唐末,为容管经略使。生泽。
116羲图:锡畴之子,字辉山。会稽人。唐昭宗天复壬戌二年(公元902年)进士。铨陕西延安府郡守。生渊。
116羲易:锡恩长子,字肇三。唐昭宗天祐时(公元904年—公元918年)为监察御史。生神剑。
116羲庆:锡恩次子,字肇基。唐昭宗天祐乙丑二年(公元905年)进士及第。世乱不仕。生清。尝踵伟公重修谱牒。
                                 (五代时期    梁  唐  晋  汉  周 五代)
117泽  :黄州人,后唐庄宗同光癸未元年(公元923年)为洛阳令。甲申二年(公元924年)九月庄宗猎,泽遮道谏曰:“陛下赋敛既急,今禾稼将成复蹂践之,使吏何以为理,民何以为生。臣愿先赐死。”庄宗慰遣之。乙酉三年(公元925年)为太仆少卿。
117渊  :羲图之子,字溥博。生延。
117神剑:羲易之子。生福进。                                                                                                                                                                   117清  :羲庆之子,字洁怀。后唐庄宗同光时(公元923年—公元925年)为建昌令。生二子:廷、建。
 118延  :渊公之子,字世熙。生继夏。                                                                                                                                                                                                           (宋朝时代     北宋及南宋)
118福进:神剑之子,字善长。太原人。五季初为颖州防御使,后晋齐王开运时(944年—946年)为恒州将,丁未四年
                (947年)闰七月逐辽将满达勒遣使降汉,后汉隐帝承祐乾祐已酉二年(公元949年)为刺史。生继筠。
118廷  :清公长子,字朝立。生一子继禹。
118建  :清公次子,字道立。宋太宗太平兴国壬午七年(982年)为巩昌刺史,有惠政,性恬雅,琴书自随。生继杞。
 
119继夏:延公之子,字昌炽。生允元。
119继筠:福进之子,字化龙。宋太祖乾德时(公元963年—公元967年)为李继勋前锋将。开宝戊辰元年(公元968
                   年)击破北汉兵,斩首三千级,遂夺汾河桥。生承矩。
119继禹:廷公之子,字昌裔。生允诚、允信。
119继杞:建公之子,字昌先,号菊友。筑室冶父,种菊十余年,自号菊友,日偕词客,泛舟白湖之间,煮酒吟诗为物外游。复于淳化二年辛卯(公元991年)建祠冶父,掘得敞公所瘗“历代源流碑”,续成《何氏历代世谱》五十六卷。生允文、允修、允武。按:庐江县之北有巢湖,其北有黄波湖,黄波湖之南有白荡湖,白荡湖之南为长江。继杞公之泛舟白湖,其七代孙镕【字声一】之欲与从兄铸【字伯寿】一叶巢湖即指此二处。
 
120允元:继夏之子,字惇德。生绍。
120承矩:继筠之子,字正则。宋太宗淳化癸巳四年(993年)三月为河北屯田制置使。至道乙未元年(995年)四月
                   契丹寇雄州,承矩御却之(击退)。生龟龄、昌龄、九龄、遐龄。
120允诚:继禹长子,字纯一。
120允信:继禹次子,字近义。
120允文;继杞长子。迁浙江余杭郡。生经。
120允修:继杞次子,字高文。豪纵不羁,诗酒自适,生纶。
120允武:继杞三子。迁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生纲、纪。
 
121世
绍  :允元之子,字祖述。生自康。
龟龄:承矩长子。
昌龄:承矩次子。生象中。
九龄:承矩三子。
遐龄:承矩四子。
经  :允文之子,字子圣。生自修。
纶  :允修之子,字子贤。隐居教授,不入城市,剌史高其行谊,造门,屡辟不起。生自明。
纲  :允武长子,字子常。生自强。
纪  :允武次子,字子律。迁四川顺庆府南充县,生自行、自尊、自立。

122世
自康:绍公之子,字尔寿。迁湖北武昌通城县,今湘人奉为迁湘始祖,葬通城县,妣田氏,生周士。【按:旧谱只载自康迁湘为湖广之祖,以下未悉,民国丙辰五年(公元1916年),有湖北何立功(系“运”字派)上川清族,携来刻谱查对,乃知此支实自康亲支,因抄补之。】
象中:昌龄之子。
自修:经公之子,字进益。生煌。
自明:纶公之子,字训典。潜心好学,笃志立行,富贵利达,毫不介意,生炳。
自强:纲公之子。生琬、琳。
自行:纪公长子。生涉、涧。
自尊:纪公次子。生群。
自立:纪公三子。生郯、邦。

123世
周士:自康之子。妣吴氏,生淙尧、淙舜。
煌  :自修之子,字耀祖。生程、秩。
炳  :自明之子,字耀天。宋仁宗庆历辛巳元年(公元1041年)为国子直讲,壬午二年(公元1042年)十一月,朝廷征晋州处
          士孙复,遂避贤,复修先人菊圃,杜门读书,乡里罕识其面,生一子穆。
琬  :自强长子,字子温。浙江龙泉人,宋仁宗尝疏其名于屏曰:“政事何琬,文章叶涛”涛亦同里。生守中。
琳  :自强次子,字子斑。生执中、致中。
涉  :自行长子,字济川。四川南充人,汛览博古。宋仁宗宝元间(1038年—1039年)迁著作郎,管勾鄜延路招讨使,
          机宜文字,时夏景宗元昊扰边。军中经画,涉与有力。所至多建学馆,劝课诸生。虽在军中亦尝为诸将讲《左氏春
          秋》,狄青之徒皆横槊以听。
涧  :自行次子。
群  :自尊之子,字通夫。西充人,博学好古,喜激扬论议,著书数十篇。宋仁宗嘉祐间(1056年—1063年)直龙图
          阁,何郯表其行义,赐号“安逸处士”。
郯  :自立长子,字圣从。四川成都府人,宋仁宗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为御史,后迁龙图阁学士。生榛。
邦  :自立次子,字圣国。迁四川成都资州直隶州,生栗。
124世
淙尧:周士长子。妣焦氏,生翼凤、附凤。
淙舜:周士次子。
程  :煌公长子,字德昌。迁浙江金华府。生钊。
秩  :煌公次子,字德音。生铸。
穆  :炳公之子,字友昌。宋徽宗政和间(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为翰林学士,忤蔡京意,遂隐归。生镕、锦。
守中:琬公之子,字大本。
执中:琳公长子,字伯通。浙江处州龙泉县人,宋徽宗崇宁间(公元1102年—公元1106年)为吏部尚书。大观丁亥元年(公元1107年)春正月为中书侍郎,已丑三年(公元1109年)六月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政和丙申六年(公元1116年)四月,病甚,年高,以太傅致仕、就第朝朔,望物仪廪稍,一如居位时,未几,卒。生修年、亿年。
致中:琳公次子,字位高。迁浙江温州府。生南轩。
榛  :郯公之子,字文密。
栗  :邦公之子,字文缜。四川资州人。宋钦宗靖康丙午元年(1126年)三月为尚书右丞,八月为中书侍郎,栗主战,与
          曹恪,耿南仲不合【时朝议割三镇以缓金师,栗力言其不可】,十一月罢为开封尹。寻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125世
翼凤:淙尧长子,字翔霄,行细六。同弟附凤捷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年)科进士,故至今称双凤仕。至大理
            寺评事,迁衡州签判,勅授承德郎。妣戴氏,生鹏。庶室周氏。
附凤:淙尧次子,字千仞,行义六。与兄翼凤同捷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年)科进士。任岳州府平江宰,迁浙
            江杭州司理厅,封奉直大夫。妣邱氏,生鹓。
钊  :程公之子。生伯慧。
铸  :秩公之子,字伯寿。余杭人,宋高宗绍兴已未九年(公元1139年)为侍御史,庚申十年(公元1140年)七月为中丞,辛酉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签枢密院事,壬戌十二年(公元1142年)七月权参知政事。初,秦桧陷岳飞于狱,命铸鞫。铸颔之,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裂裳以背示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字深入肤里。既而阅实,俱无验,遂白其冤于桧。桧怒。铸曰:“铸岂区区为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至是年八月,桧以铸不传会岳飞之狱,怨之,讽万俟卨论其过,欲窜诸岭,表,帝不许。遂出知徽州,后复授秘书少监。徽州居住。生大德。
镕  :穆公长子,字声一。宋高宗绍兴戊午八年(公元1138年)十二月为礼部左侍郎。辛酉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月秦桧矫诏下飞于大理狱,令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鞫。镕谓铸曰:“岳鹏举乃宋室社稷,天下生灵之所系也。桧欲诬而死之,将以和议图富贵,欺天罔上,莫此为甚。兄既坐狱,须赤胆白肺以明其诬。毋令权贵戕害忠良”。铸颔之,既而阅实无状,遂白其冤于桧。桧乃改命私人谏大夫万俟卨。镕见桧必欲死飞,又谓铸曰:“天下事,不可为矣,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无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余与兄,一叶巢湖,数杯笛浦,庶北风不致吹衣,雨雪不致沾裳也。”铸不以为然,镕遂隐去,筑菊圃以待清。及桧卒害岳飞。镕叹曰:“二圣不返,三光无色。”基于此矣!因为泣下。生大受。
锦  :穆公次子。生大一(亦纪六一)。
修年:执中长子,字南翔。生澹。
亿年:执中次子。后无考。
南轩:致中之子。生逢源。

126世
鹏  :翼凤次子,字云程。于宋理宗淳祐已酉九年(公元1249年)同制置使余玠治蜀,任利州【今四川省保宁府广元县】
          守将,诰封武烈大夫。妣汪氏,生朝栋。
鹓(鸳)  :附凤之子,字云路,行念六。邑庠生,应经艺制科中式,任江南道临州新淦宰。妣张氏,生朝祯。
伯熭:钊公之子。生基。
大德:铸公之子。
大受:镕公之子,字超儒。宋宁宗嘉定壬午十五年(公元1222年)进士,任安徽颖州府泰和县教谕,严师弟礼,训诲谆
            恳,至忠孝节烈,丁宁告诫,不啻再三,诸生咸遵其教,一邑赖之,后以老解组归里,撮取《历代世谱》著《图
            系》一卷,娶魏氏,生一子侯。
大一:锦公之子。由庐江徙楚之梅城,生尚一。
澹  :修年之子,字自然。浙江处州府龙泉县人,宋孝宗淳熙间(1174年—1189年)为司业,光宗绍熙时(1190年—1194年)为中丞,宁宗庆元丙辰二年(1196年)夏四月参知政事,庚申六年(1200年)知枢密院事。
逢源:南轩之子。浙江温州府人,宋宁宗开禧中(公元1205年—公元1207年)知四川嘉定府,以忧民为心,与何耕、孙
            松寿、宋海前后守嘉,皆有惠政,民绘像以祀,曰:“四循良”。
友灵:展公之子,妣李,生子  极 

127世
朝栋:字国柱,行祥三。生而颖异,早登贤书,后任江西道赣州府瑞金邑宰,循良著绩,封文林郎,妣徐氏,生煁心。
朝祯:任齐地青州剌史,诰授奉直大夫,生煁思。
基  :伯熭之子,字子恭。婺州金华人,少师事黄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遂得渊源之懿,穷伊洛之学,赵汝腾、蔡杭、杨栋相继荐于朝,诏以崇政殿说书,徵不起,宋理宗景定癸亥四年(公元1263年)都省言婺州布衣何基得先儒理学之传,年高德邵,隐居乐道。于是,诏补迪功郎,又改承务郎,基终不受,时差婺州教授兼丽泽书院山长,宋恭帝德祐乙亥元年(公元1275年)四月诏赐基谥“文定”。所著有《大学》、《语》、《孟》、《太极通书》、《西铭近思录》等。
侯  :大受之子,字公次。性静谧,博览群书,抚宋室之衰微,痛乾纲之不振,尝作诗以寓意。诗曰:“黄袍启运业承天,五曜娄奎诞大贤。圣主慈祥甘露润,奸臣罪恶飓风颠。江山瓦裂苍生病,国祚波漂宝位悬。最是不堪回首处,朱仙镇上目凄然。”于是,忧愤不己,以楚之江安多产名贤,且又干戈稍静,遂以访道之故,于度宗咸淳时(公元1265年—公元1274年)挈家溯江而南,爱明水山,乃筑室居之,后又迁于齐安【齐安:湖北黄州府别名】。娶潘氏,生三子:顺、颐、颜。
尚一:大一之子。生宣仪、宣仁。
极:友灵之子,为宋史左阁之官居江妣其子如全徙玉沙立寨州垸名为何家寨,封一字王,妣宋氏,生子一 名如全(后更名邦却)
                                        (元朝时代)
128世
煁心:朝栋之子,字盛光,又字予林,行千二,敕授文林教郎谕。举宋端宗景炎元年【即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丙子乡榜,                  生平廉静寡欲,不求闻达,乐志林泉,且际时艰,妣孙氏,生万一、万二、万三、万四、万五、万六。
煁思:朝祯之子,字慎修,即千三。其子迁监利【湖北荆州府监利县】、沔阳【湖北汉阳府沔阳县】。
顺  :侯公长子,字理翁。宋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岁进士,任浙江严州府寿昌县教谕,娶杜氏,生宽、安。
颐  :侯公次子,字养翁。娶潘氏,生容。
颜  :侯公三子,字悦翁。娶邱氏,生宥、宜。
宣仪:尚一长子。生念一、念四、念七、念八、念九、念十。
宣仁:尚一次子。生念二、念三、念五、念六。
隆:建公之子,字辉耀,妣彭氏  生子一  盛
如全:极公之子,字邦却,封 一字王,后挂冠解绶,抱愤而卒。妣钱氏。乃监利县北何氏之始祖矣。生子三   琏  清  勋
 
129世
万一:煁心长子。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生得经。
万二:煁心次子。娶白氏,生得申、得晋,何桥关祖。
万三:煁心三子。举方正,不就。妣胡氏,临湘县胡士昂公女,生得量。神二祠中源祖。
万四:煁心四子。妣焦氏,生得瑛、得春,西关祖。
万五:煁心五子,字豫章。妣沈氏。生得世、得众,凤雁二关祖。
万六:煁心六子。生得绶。
宽  :顺公长子,字洪人。元时,府庠生。娶周氏,生三子,福、祉、祥。
安  :顺公次子,字济人。娶祝氏,生祖。
容  :颐公之子,字受人。娶左氏,生三子:祐、祧、祜。
宥  :颜公长子,字育人。元庠生。娶焦氏,生二子:祀、禧。
宜  :颜公次子,字谐人。娶白氏,生礼。
念一:宣仪长子。旧居新化沣溪,转徙蒋家坪,今成都司马进卿公之后是也。
念四:宣仪次子。旧居御浦河底溪,转徙新仪口东,今文学自如公之后是也。
念七:宣仪三子。旧居新化何家坪,转徙大洋溪三江口,今文学自得公之后是也。
念八:宣仪四子。旧居新化石溪塘下山,转徙思沣溪,今孝廉东俊公之后是也。
念九:宣仪五子。旧居新化白溪,转徙白沙坪,即昔旧县,今颖川司马相公之后是也。
念十:宣仪六子。徙豫章。
念二:宣仁长子。徙中湘彭山。
念三:宣仁次子,名德明,字又新,行念三。元初,由新化徙宁乡黄材市,娶姜氏,夫妇合葬司马山,癸山丁向兼子
            午,去黄材市十五里,为造钟怡祖,生时兴。
念五:宣仁三子。徙宝庆何家桥。
念六:宣仁四子。徙资阳小子江,今万历解元守初之后是也。

130世
得经:万一之子。同父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生辛一、辛二、辛三。辛三迁巴陵襄阳。
得申:万二长子。自临湘县雁岭迁湖北武昌府嘉鱼县,娶甘氏,生胜一、胜二。
得晋:万二次子。生胜三。
得量:万三之子,字达卿,行绍六。妣罗氏,临湘县罗启辉女。生大器、大成、大传、大贵、大明、大俊、大宝、大荣
                               【长二祠中四关祖】。
得瑛:万四长子。妣周氏,继妣汤氏,公生二子,长子由西井桃林迁巴陵县官桥塅;次子迁寒婆坳。
得春:万四次子。妣周氏,继妣陶氏,生三子:长元泰,西港山祖;次谅泰,何家洞祖;三晨泰,平桥祖。
得世:万五长子,字问十。妣赵氏,生子:长承纲,雁岭祖;次承纪,长安祖;三承纶,凤凰祖。
得众:万五次子。
得绶:万六之子。生承坤。
 
福  :宽公长子,字维祺。
祉  :宽公次子,字维嘏。娶罗氏,生三子:玉明字师寄、绍明字师齐、开明字师启。(祉公二子师寄师齐由巴陵迁四川涪陵庆符县。)
祥  :宽公三子,字维祯。元世祖至元癸巳三十年(公元1293年)举人,甲午三十一年(1294年)进士,任云南大理府
          浪穷县知县。娶赵氏,生九子:圣、贤、英、哲、邦、国、七隆、盛(后更德明入蜀涪)、光。
        【舔注:监利谱载,祥公九子: 圣字师鲁、贤字师孟、英字师杰、哲字师睿、邦字元敏、国字师政、隆字元昌、盛字师发(后更德明入蜀涪)、光字元六。此九子七个外迁,仅圣公和哲公留守,监利谱谓之“九子七出”者也,下有详载】
祖  :安公之子,字维念。娶徐氏,生新字师知。
祐  :容公长子,字启寿。
祧  :容公次子,字启后。
祜  :容公三子,字启祚。元,县庠生。
祀  :宥公长子,字受膰。元,太学生。
禧  :宥公次子。字受喜。
礼  :宜公之子,字受矩。
时兴:念三之子。娶李氏,夫妇合葬黄材市何家塆对门塅中,乙山辛向。生克仁、克义、克礼、克知。

131世
辛一:得经长子。
辛二:得经次子。
辛三:得经三子。迁巴陵襄阳。
胜一:得申长子,原名雁岭。妣李氏,生仁二、仁五、仁七、仁八。
胜二:得申次子。
胜三:得晋之子。同父迁湖北荆州府监利县何家塆,娶胡氏。
大器:得量长子。失传。
大成:得量次子。失传。
大传:得量三子。迁兴国州,通神关祖。
大贵:得量四子。迁兴国州,通神关祖。
大明:得量五子,字清远,号熙象。盛德贻谋,通易理,每有神机,家颇饶。乐行善事,殁后,得公子铸铜像以祀之,其像因兵燹失于临湘县苦竹坳郑姓家。盖苦竹坳是我祖籍发源之所,故先世祖坟多在其处,以元鼎革失之,原配鲁氏,生一子讳贵,迁湖北兴安府,为彼十一世,继妣左氏,生四子:道,振,祥,奇。
大俊:得量六子。
大宝:得量七子。
大荣:得量八子。字华远,迁巴陵县,在岳州府城西门外张骆坊外。娶官氏,生一子义,马源祖。
元泰:得春长子,行一。生一子至广。
谅泰:得春次子,行二。生一子伏五。
晨泰:得春三子,行三。娶杨氏,生一子俸元。
承绪:
仲五:
添视:
文富:
文贵:
承纲:得世长子,字周典。妣闵氏,生二子:储丰、储足。
承纪:得世次子。妣高氏,生二子:长功鼎、次山鼎。
承纶:得世三子。徙居银邑凤凰山阳界,因元乱,仍转黑洋洞,箩筐等处,妣钟氏,生一子仕成。
承坤:得绶之子。迁湖北荆州府监利县。
玉明:祉公长子,字师寄。与弟师齐于明洪武初年自湖南岳州府巴陵县迁四川叙州庆符县,光绪间署涪州训导何世熙,
            堂即其后也,介堂出庆符志,证其始祖师寄、师齐之名。
绍明:祉公次子,字师齐。明洪武初(公元1368年为洪武元年),同兄玉明由湖南巴陵县迁四川叙州府庆符县。
开明:祉公三子,字师启。明洪武初年携《大受谱》由齐安迁黔。娶唐氏,生起、赴。
 
圣  :祥公长子,字师鲁,后更德远。元武帝至大己酉二年(公元1309年)举人,仁宗皇庆癸丑二年(公元1313年)进士,延祐甲寅元年(公元1314年)授广东高州府石城县知县,英宗至治癸亥三年(公元1323年)内转除礼部郎中,泰定帝泰定丁卯四年(公元1327年)以贤劳迁云南布政使司,遂泛舟泊岳阳见洞庭山水之胜,有栖隐志,乃命财力仆于府治北仓,后卜地数亩,筑室其间为何家庄,作他日解组之计,是年冬始莅任。顺帝至正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徐寿辉兵陷岳州,公举家至大桥【在今湖南岳州府巴陵县】,依弟玄六居,癸巳十三年(公元1353年)以寿终于大桥,甲午十四年(公元1354年)其子超复归何家庄,元配吕氏,生一子超字绍先【监利棋盘码头埠何姓始祖也】。庶妣苏氏,生一子越字茂先。
贤  :祥公次子,字师孟,后更德大。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八角楼。
英  :祥公三子,字师杰、后更德浦。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雁岭。或
哲  :祥公四子,字师睿,后更德长。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公安门。【后查证由岳州府迁湖北监利尺八镇。】
邦  :祥公五子,字玄敏,后更德茂。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临湘县聂家市。
国  :祥公六子,字师政,后更德盛。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安陆府潜江县。
隆  :祥公七子,字玄昌,后更德光。家湖北黄州府。
盛  :祥公八子,字师发,后更名德明。元延祐戊午五年(公元1318年)十月十二日卯时生於齐安【湖北黄州府,即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元顺帝至正乙酉五年(公元1345年)科武举。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沿江盗起,继而叛元者纷纷四起,闻徐寿辉驱元除乱,公亦早有其志,因此于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託妻陈氏、蔺氏及子赵、赳(舜卿)、趋等于七兄玄昌,为避成败莫测,株连族众,更名德明,毅然往从徐寿辉部。至正丁酉十七年(公元1357年),公同族弟新字师知与徐部将明玉珍入蜀,陷成都,据重庆……至正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玉珍称帝,国号“夏”,年号“天统”,建都重庆,封公“万户侯”(沿袭元制),世袭“千户伯”,掌涪陵军伍,取眷齐安移籍蜀之涪州徐坪(鹤游坪、又称北坪,公元1953年划入垫江县)沙坪庙场石堰口而家之。至正甲辰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公见玉珍无复远图,往从明太祖,授公“恢剿副总兵”。公曾前后镇涪两次,蜀中黔地屡乱皆平之。明太祖洪武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蜀平,太祖以公在蜀久,授公“涪陵卫指挥”。甲寅七年(公元1374年)黔贼侵犯,公兵寡不敌,于八月二十六日午时殉难失尸,仅拾血衣,铸金首招魂以葬。太祖嘉其忠勇,追赠“建威将军”。赐谥“忠节”,世荫“千户”一人。寿五十六岁。葬鹤游坪沈家场(坪山镇杨柳村)尖山坡下金子山,立丁山癸向。(其行实,已载入《涪州志》、《涪陵辞典》等史籍。)失《大受世谱》。妣陈氏,诰封正一品夫人,生赵,字光先。母子均未入蜀,生卒不详,葬湖北黄州府。妣蔺氏,湖北黄州府进士蔺先模女,诰封一品夫人。生於元英宗至治辛酉元年(公元1321年)正月十九日子时,亡明洪武乙丑十八年(公元1385年)十二月十八日未时,寿六十四岁,与公合葬。生二子,次子赳字武先,入川更名舜卿,字重华。三子趋,字启先,入川更名尧卿,字放勋(尧卿出后何新字师知)。
光  :祥公九子,字玄六,后更德久。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
新  :祖公之子,字师知。元季,与从兄德明佐明太祖以征剿功授“武显将军”。偕德明入蜀涪陵。娶赵氏,无嗣,以德明三子尧卿字启先为后。公卒,与妣赵氏合葬涪陵鹤游坪箐林山。
克仁:时兴长子。
克义:时兴次子。
克礼:时兴三子。
克知:时兴四子。民国黔军中有何振华者携一袖珍谱。考其谱乃穆公七世孙克知之后徙于滇者。

132世
仁二:胜一长子。失传。
仁五:胜一次子。失传。
仁七:胜一三子。失传。
仁八:胜一四子。失传。
贵  :大明长子。迁湖北兴安府,为彼十一世祖。
道  :大明次子。神关祖。
振  :大明三子。祠关祖。
祥  :大明四子。止。
奇  :大明五子。中关祖。
义  :大荣之子。马源祖。
至广:元泰之子。
伏五:谅泰之子。
俸元:晨泰之子。
储丰:承纲长子。
储足:承纲次子。
功鼎:承纪长子。
山鼎:承纪次子。
仕成:承纶之子。
起  :开明长子,字立先。居贵州。
赴  :开明次子,字行先。
超  :圣公长子,字绍先。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举人,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进士。乙未十五年(公元1355年)授山东济南府长清县知县,戊戌十八年(公元1358年)转经筵博士。庚子二十年(公元1360年)升河南彰德府知府。初,从父圣自湖北黄州府官云南,去官后迁湖南岳州府治北仓后何家庄。元顺帝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徐寿辉兵陷岳州,父圣举家至大桥【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甲午十四年(公元1354年)超挈家复归何家庄。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大明兵及陈友谅战于鄱阳,友谅死。其子理复据武昌。是年,超公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之南湖(即今之洪湖)。超之后世多有闻人。今湖北汉阳府沔阳族众。生子五:仁、义、礼、智、信。公述有《何氏本纪》。【舔注:超公之后裔今主要居住于湖北监利县棋盘乡,码头埠附近菊兰村新湾村金塘村高湾村桐湖村等,2011年大约12000男丁】

越  :圣公次子,字茂先。明太祖洪武乙卯(公元1375年)举人。生於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原籍湖南岳州府。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与兄超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南湖。生一子孝。

(涪陵132世)赵  :盛公(德明)长子,字光先。元,县庠生,与母陈氏仍留齐安未入蜀,妣氏未详。生一子弟,名恭卿。
(涪陵132世)舜卿:盛公(德明)次子,原名赳,字武先,入蜀后更名舜卿字重华。公,元县庠生。明洪武甲寅七年(公元1374年)荫“千户”,兼任涪陵卫千户所千户。诰赠“武显将军”,镇涪三十八载,边隅肃清。元顺帝至正癸未三年(公元1343年)七月初一日巳时在湖北黄州府诞生。明永乐壬辰十年(公元1412年)二月二十九日戌时在鹤游坪石堰口家告终,寿七十岁。葬石堰口侧箐林山。立申山寅向。【其行实已载入《涪州志》和《涪陵辞典》等史籍。】妣冯氏,明诰封二品夫人,生於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六月十四日卯时。明永乐甲午十二年(公元1414年)冬月初十日辰时卒,寿六十八岁,与公合葬。生三子:兴、清、洪。

(涪陵132世)尧卿:盛公(德明)三子,原名趋字启先。入蜀后更名尧卿字放勋。于元顺帝至正癸巳十三年(公元1353年)十月二十日辰时在湖北黄州府诞生,至正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公年十岁,因父德明遣使取眷齐安,从生母蔺夫人,兄舜卿入蜀。嗣因从叔新字师知无后,遂出嗣之。明洪武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公年十八,是年三月娶白孺人。八月即奉父命返齐安迎陈夫人并兄赵入蜀。九月十九日申时以疲劳得疾卒,葬麻城县孝感乡。妣白氏,南京刑部侍郎白勉之姑母,生於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七月初八日寅时,卒於明洪武壬子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二十八日巳时。寿二十一岁,葬鹤游坪水口。生一子澄,原名忠。

★(监利谱载第132世----棋盘码头埠师鲁公支系) ????????????

(监利132世)超: 字绍先,号仰东,师鲁公长子。生元正至顺元年庚午正月十三寅时,中至正辛卯科举人,壬辰科进士,授山东济阳府长清县令,转经筵博士,升河南彰德府尹。殁明洪武十六年癸亥腊月初二巳时,十七年三月初一辰时葬本县熊家垸令河港凤咀地上(今位于监利棋盘中学李家祠堂后),卯山酉向外。乃监利棋盘码头埠,新湾村,菊兰村,三洲何堡等地始祖。 公妣王氏,系岳州巴陵诰授慈安夫人,生元至顺二年辛未正月廿八丑时,殁永乐三年乙酉九月十六午时,择取本年腊月初八寅时葬凤咀。生子五,仁,义,礼,智,信。卷载甚明。(公著有《何氏本记》,又名《自岳迁沔始祖绍先公自述世系纪略》,注:“自岳迁沔”即从岳阳大桥何家庄迁至湖北监利棋盘码头埠也。)

(监利132世)越: 字茂先,师鲁公次子。生元至正十一年辛卯八月十六巳时,中明洪武乙卯科举人,知江西分宜县事。殁明洪武辛未年九月十三巳时,同绍先公合葬凤咀石茔。 妣张氏,系临湘县大东门淑慎夫人,生元至正辛卯年腊月初一子时,殁明洪武辛巳年正月廿日午时,合葬夫茔。生子一,讳孝,字抡卿(另记敬卿)迁本洲东北今之何家榜下槎埠是其后也,系未著。

(监利132世)廷贵: 溥公长子,字邦佐,元天历元年己巳三月初三辰时生,於明洪武二十年丁卯科举人,拜国子监助教官太师兼尚书令。殁於永乐三年乙酉十一月二十五日亥时。御赐祭葬何家垸下乡河鱼形地,艮坤寅申向。公原自洪湖迁西南六十里容城县何家庄上落业(即今之监利县何家垸是也)。原妣邓氏,御赠三品夫人,无子。继妣董氏,生子三,超元,宗元,应元。在监南衍派,皇姑朱妣,生子一,智,在监北锦水口何家湾衍派。公及三妣合葬。

(监利132世)廷纲: 字邦昌,溥公次子。迁湖南华容未叙。妣颜氏,生子一,正元,迁华容。

(监利132世)程:  字扶凤,哲公长子。支住监利县尺八乡茶湖垸何家汪,观音洲何家塘子等地衍派。妣吴氏,生子二,齐安,受安。

(监利132世) 鹏: 字福一,又名畴九。哲公次子。支住尺八乡何家湖,何家垱,黄家庙,聂家河等地衍派。

(监利132世)士耀: 才公之子。妣胡氏,生子三,广文,广洪,广祥。

(监利132世)信富: 仑公之子。生子一,显。

(监利132世)信贵: 峰公之子。生子一,凤。

(监利132世)信全: 岚公之子。生子一,

(监利132世)廷爵: 嵩公之子,妣吴氏。生子三一,仁。

(监利132世)廷华: 妣吴氏。生子二,凤,芳。

(监利132世)士宗: 能公之子。妣田氏。生子三,大贤,大贵,大荣。

133世

(涪陵133世)弟  :赵公之子,字恭卿。县庠生,与父居齐安。

(涪陵133世)兴  :舜卿长子,字诗斋。公长而贤,例应荫“千户”,因先舜卿公而逝,故未得荫,涪人深惜之。生於明太祖洪武戊申元年(公元1368年)九月十四日卯时,卒於明成祖永乐庚寅八年(公元1410年)四月十五日亥时,寿四十三岁。葬北拱坝何家山。妣潘氏,生於元顺帝至正丙午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七月初八日午时,卒於明永乐壬寅二十年(公元1422年)正月二十五日子时,寿五十六岁,与公合葬。生五子:友直、友益、友于、友善、友义。

(涪陵133世)清  :舜卿次子,字洁斋。公,明成祖永乐九年辛卯(公元1411年)科举人。永乐壬辰十年(公元1412年)荫“千户”兼涪陵卫千户所千户,镇涪十七载,行实详墓志。公生於明洪武丁巳十年(公元1377年)九月二十四日寅时,于宣宗宣德戊申三年(公元1428年)七月二十六日未时殉“五姓流贼”难。寿五十二岁。赠“武显将军”,赐谥“义烈”。葬鹤游坪沙坪庙周元山,立艮山坤向。(其行实,己载入《涪州志》和《涪陵辞典》等史籍。)妣韩氏,明诰封二品夫人。生於洪武戊午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十五日未时,卒於景泰丙子七年(公元1456年)四月初七日子时,寿七十八岁。葬石堰口石瓦坟,立寅山申向。生一子友亮。

(涪陵133世)洪  :舜卿三子。出后舅父冯氏。(注:洪公之后不复何姓,为冯氏一支矣)

(涪陵133世)澄  :尧卿之子,原名忠。生於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十二月初七日未时。公幼孤,赖蔺太夫人(祖母)抚育成立。事明惠帝,建文壬午四年(公元1402年),成祖靖难兵入南京,公与方孝儒等同殉难。

★(监利谱载133世   棋盘码头埠师鲁公支) ????????????

(监利133世)仁: 字长卿,超公长子,生元至正十一年辛卯三月十六寅时,岳州府庠生,殁明宣德三年戊申九月廿丑时,己酉三月十二寅时葬监利县河港垸。 妣刘氏,生元至正十六年丙申五月初六辰时,殁明宣德二年冬月廿巳时,次年十月廿六午时葬本处大园。生子二,清,济。

(监利133世)义: 字善卿,超公次子,生元至正十四年甲午二月十九巳时,殁永乐十七年己亥六月初四子时,本年冬月初一寅时葬未详。 妣唐氏,生元至正十五年乙未冬月廿一未时,殁正统元年丙辰七月廿二午时,次年冬月廿六申时葬河南岸。 继妣李氏,生宏武四年辛亥正月十三卯时,殁正统九年甲子十月十八巳时,葬与唐孙人合墓。生子四,溆,润,浩,汉。

(监利133世)礼: 字政卿,超公三子,生元至正十七年丁酉十月廿寅时,殁永乐廿一年癸卯十月初二戌时,葬本月十九未时于监利县熊家垸。 妣柳氏,生元至正戊戌六月初八午时,殁宣德二年丁未七月廿七亥时,次年九月十四酉时,葬新岚村老準有碑。生子二,渊,港。

(监利133世)智: 字贵卿,超公四子,生明洪武五年壬子十月廿七申时,殁正统元年丙辰二月十三午时,四年二月初七寅时葬熊家垸即今小河港。 妣邓氏,生明洪武六年癸丑三月十六子时,殁宣德十年乙卯正月十二酉时,本年二月十六合葬河垸。生子一,涧。

(监利133世)信: 字才卿,超公五子,生明宏武八年乙卯正月廿六丑时,殁宣德四年戊申四月十三子时,次年二月初九卯时葬同前。 妣黄氏,生明洪武七年甲寅十月初十午时,殁宣德九年甲寅正月十六未时,四月廿二申时合葬同前。生子二,渭,海。 【另谱载:先是师孟公丁元末之乱由齐安迁沔阳东门八角楼。生子一,失名。绍先公因命才卿公彼勷理家事,才卿公殁,二子扶柩归,葬讫,一迁万家垸沱公湖。生子二,训,襄。】 

(监利133世)孝  :越公之子,字敬卿。 

★(监利谱载134世  棋盘码头埠师鲁公支) ????????????

(监利134世)清: 仁公长子,生於明宏武十一年戊午八月初八申时,殁明正统十一年丙寅四月初三酉时,己未腊月廿五申时葬(今棋盘乡金塘村)唐家湾宅前。 妣王氏,生洪武十三年庚卯九月十九戌时,殁景泰元年庚午腊月初三戌时,合夫茔右。生子三,仲恢,仲樟,仲权。

(监利134世)济: 仁公次子。生殁葬未详。

(监利134世)淑: 义公长子,生于建文四年辛巳三月廿五丑时,岁进士 ,授重靖府安教谕,转无为洲学正。景泰五年甲戌六月十一子时自京返。殁塘家洲,葬父茔旁。有望云思亲图诗文。 妣章氏,系武昌汉阳门。生建文四年辛巳,寿六十一。殁天顺五年辛巳四月初六亥时,葬金钧形,卯山酉向。 继妣陈氏,生宣德甲寅年六月十二丑时,殁未详。生子二:仲经,仲绅。

(监利134世)润: 义公次子,字有光。生殁葬未详。 妣曹氏,生殁葬未详。

(监利134世)浩: 义公三子,字若海。生永乐三年乙酉六月十七午时,本州庠生。殁成化二年丙戌二月十一酉时,葬舍东乙山申向。 妣张氏,生永乐五年丁亥四月初二亥时,殁成化二年丙戌三月初一未时,合葬夫茔,有碑,生子一,仲镛。

(监利134世)汉: 义公四子,生于明永乐五年腊月卅酉时,殁成化七年辛卯冬月十四子时,葬金钓形,生子二,仲纲,仲缙。 妣高氏,生永乐六年戊子正月十六卯时,殁成化四年戊子八月十五午时,本年九月十五葬河港垸有碑。 〈附河港垸坟地吉宪清文卅一年号督丈李同泗册名何公东至坟南〉

(监利134世)渊: 礼公长子,生洪武廿七年甲戌四月初四辰时自监邑。殁正统四年丙辰五月十五辰时,本年冬月初六辰时葬监利县熊家垸即今大河港。 妣黎氏,生戊寅年六月廿七酉时,殁正统四年己未四月廿四戌时,四年腊月十四申时葬丁家园。生子一,仲纪。 〈附河湖垸坟宪吉清丈二九十一号督丈李同泗册荷渊公荷美公东至邓田,时南至同训,西至同璞 ,北路南横八弓二分,北横六弓七,西长九弓东〉

(监利134世)港: 礼公次子,生洪武卅年丁丑二月初八卯时,县庠生。殁宣德十年乙卯二月初八戌时,四年九月廿一申时葬本垸三盘棋河东岸。 妣左氏,生宏武廿九年丙子九月廿八丑时,殁天顺二年戊寅三月十八午时,本年十月初三辰时葬张先口杨宅地。生子一,仲紫。

(监利134世)涧: 智公长子,生永乐元年癸未五月初六亥时,殁正统十年乙丑腊月廿六申时,本年四月初七卯时葬同前。 妣刘氏,系鸡鸣铺,生于建文五年壬午八月十五巳时,殁正统十一年丙寅四月初九酉时,葬本县龙行官乾山巽向。生子二,仲文,仲武。

(监利134世)渭: 信公长子,字志清,生于建文五年壬午五月十四戌时,殁成化二年丙戌冬月十三亥时。 妣戴氏,生建文三年庚辰二月十八未时,寿六十九二茔失考。悦友公遗嘱,在沔城北,又圣瑞公遗嘱,葬万家元河家茔头亥山巳向,均可考,子孙宜访。生子二,仲富,仲贵。

(监利134世)海: 信公次子,字志洪。生殁葬未详。妣罗氏,生殁葬未详。生子一,仲轨。  

★(监利棋盘码头埠135世。师鲁公支)????????????

(监利135世)仲恢: 清公长子,字洪元,生明永乐十五年丁酉正月廿二卯时,殁成化十四年戊戌十月十八辰时,葬伴母茔。 妣刘氏,生永乐戊戌年四月初八未时,殁成化十七年冬月初七未时,葬合夫茔。生子一,煊。

(监利135世)仲璋: 清公次子,生永乐十七年己亥七月廿七申时,葬舍东子山午向。 妣王氏,生于宣德元年丙午正月初二酉时,葬新峰村丑山未向。生子一,瓒。

(监利135世)仲权: 清公三子,生永乐十九年辛丑五月廿卯时,殁成化十二年丙申八月廿子时,葬父茔旁。 妣王氏,生永乐十七年己亥二月初六亥时,殁成化十四年,葬新沟。生子一,琮。

(监利135世)仲经: 字大伦,淑公长子,沔阳庠生,生殁葬未详。 妣王氏,生殁葬未详。 继妣蔡氏,生殁葬未详。

(监利135世)仲绅: 淑公次子,生景泰年甲子十月初八丑时,本州庠生,殁嘉靖三年甲申三月十三卯时,葬蛇形地。 妣邓氏,生景泰四年癸酉七月初七戌时,殁嘉靖十三年甲午八月廿子时,合葬夫茔。生子四,介,珊,瑚,容。

(监利135世)仲镰: 浩公之子,生宣德二年丁未八月廿九亥时,殁成化十一年乙未正月十三午时,葬六途垸(今棋盘彭刘村)乾山巽向。 妣张氏,生宣德二年丁未腊月十三午时,殁正德八年癸酉五月十四亥时,次年腊月廿一合葬夫茔有碑。生子二,艮,许。

(监利135世)仲纲: 汉公长子, 生于宣德九年甲寅四月初十卯时,殁宏治十八年乙丑二月十六辰时葬父茔旁。 妣吴氏,系高湾人,生于宣德十年乙卯三月廿三寅时,殁宏治十六年癸亥五月十一子时,葬河南岸,壬山丙向。生子三,禹,皇,环。

(监利135世)仲缙: 汉公次子,字绅来,生于正统二年丁巳五月初一卯时,殁正德九年甲戌六月初二子时,葬屋后,乾山巽向。 妣庐氏,生正统元年丙辰冬月廿七丑时,殁洪治十七年甲子八月十六辰时,合葬屋后。生子一,玉。

(监利135世)仲纪: 渊公之子,生永乐廿一年癸卯八月廿八子时,州庠生,寿七十六,殁洪治十一年戊午四月初二未时,葬金钓形,傍二房伯祖茔,卯山寅向,(今俗名虎尾)。 妣羿氏,生永乐廿二年甲辰八月十五丑时,殁正德四年乙巳六月十七亥时,合葬夫茔旁有碑。生子四,现,全,呈,秀。

(监利135世)仲紫: 港公之子,生宣德二年丁未五月初十申时,为藩司史。殁成化四年戊子八月十九未时,在武昌奔柩,葬於父侧。 妣杨氏,生宣德三年戊申正月初六辰时,殁成化十三年丁酉六月十三戌时,葬张先口。 继妣殷氏,生殁葬未详。续彭氏,生殁葬未详。

(监利135世)仲文: 涧公长子,生宣德元年丙午二月初六申时,殁宏治七年甲寅八月十八丑时,四月廿三酉时,葬蔡家湾夏家园。 妣徐氏,生宣德二年丁未三月初七辰时,殁洪治十六年癸亥正月初二午时,本年二月十七辰时,合葬下家园。生子一,琨。

(监利135世)仲武: 涧公次子,生宣德二年丁未四月初十寅时,殁成化廿三年丁未六月初六丑时,本月初十辰时葬吴家汪。 妣罗氏,生宣德元年丙午九月十一午时,殁洪治八年乙卯冬月廿五亥时,次年正月卅戌时葬车垸。生子二,玺,元。

(监利135世)仲富: 渭公长子,生明永乐廿一年癸卯冬月十二卯时,与本县万禹易换鱼子湖,迁居之万家垸,今不可考。 妣赵氏,生明洪??元年乙巳五月十八辰时,葬本垸余家墩前河草场。生子二,恭,俭。

(监利135世)仲贵:。渭公次子,生明洪??元年乙巳八月十二午时,殁洪治十年八月廿四午时,葬本垸北墩。 妣张氏,生宣德元年六月十四未时,殁宏治十一年二月十八亥时,葬合夫茔。生子二,训,襄。

(监利135世)仲轨: 海公之子,生於明永乐廿年甲辰十月十五巳时,殁未详。 妣黄氏,生殁葬未详。生子一,秩。  

★(监利谱载136世。码头埠师鲁公支))????????????

(监利136世)煊: 仲恢之子,生明正统十年乙丑六月初六丑时,殁嘉庆元年壬午三月十九亥时,元年八月十五子时葬内澄港子。 妣罗氏,生明景泰元年庚午十月廿三巳时,殁嘉靖二年癸未九月十三午时,葬合夫茔。 继妣高氏,葬同罗氏。生子二,贤。

(监利136世)瓒: 仲璋之子,生明正统十一年丙寅正月廿三卯时,葬龙王庵。妣黄氏,生明正统十三年戊辰腊月卅寅时 葬王家堡,生子一,凤学。

(监利136世)琮: 仲权之子,生明正统四年己未二月廿卯时,殁成化廿二年十月初八丑时,葬新沟。 妣钱氏,生殁葬未详。 继妣张氏,生明正统六年九月廿九戌时,葬洪治三年二月初七申时,葬夫茔旁,生子,凤容。

(监利136世)玠: 仲绅长子,生殁葬未详。 妣曹氏,生殁葬未详。继妣孙氏,生殁葬未详。 续王氏,生殁葬未详。

(监利136世)珊: 仲绅次子,生於成化廿二年丙午九月十五丑时,殁嘉靖廿六年丁未十月廿一辰时,次年正月初八葬郑家墩,子山午南。 妣尹氏,生宏治年庚戌闰九月廿三戌时,殁万历元年癸酉六月十九未时,合葬夫茔。生子二,姿,翼,居新房湾。

(监利136世)瑚: 仲绅三子,生宏治元年戊申八月初六午时,殁嘉靖十七年戊戌三月廿辰时,葬黄老垸中岭。 妣余氏,生成化廿年甲辰,殁嘉靖廿四年乙巳,合葬中岭。生子二,凤奇,凤继,迁居血湖口。

(监利136世)容: 仲绅四子,生宏治九年丙辰正月廿五戌时,殁嘉靖卅七年戊午七月廿三午时,葬河南岸,子山午向有墓志。 妣刘氏,生宏治九年丙辰六月十八戌时,殁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六月十六巳时,葬金钓形卯山酉向。 继妣张氏,生正德三年戊辰七月初十丑时,殁万历十一年癸未七月廿申时,葬张家元丁山癸向。生子二,凤尧,凤舜,居中墩。

(监利136世)艮: 仲镰长子,生景泰六年乙亥九月廿六未时,殁正德八年癸酉十月廿六寅时,葬冯屋地,乾山巽向有碑。 妣范氏,生景泰四年癸酉腊月初八巳时,殁嘉靖五年丙戌十月初十亥时,葬屋东乙山辛巳有碑。生子一,凤麟。

(监利136世)许 :仲镰次子,生明天顺三年己卯正月初三辰时,殁正德十四年己卯三月初十亥时,葬本月十六寅时于团湖(今棋盘金塘团湖墩)。妣尹氏,生明天顺十年庚辰六月十五丑时,殁正德十二年九月初一未时,葬宅东有碑。生子一,凤岐,居上码头埠,四房湾。

(监利136世)禹:。 仲纲长子,生景泰七年丙子腊月廿六巳时,殁正德十一年丙子腊月廿五午时,次年二月初八未时葬父茔旁。 妣张氏,生景泰七年丙子腊月廿六巳时,殁洪治十七年甲子二月初四亥时,葬本垸中岭。生子四,凤鸣,凤仪,凤高,凤宸。住上码头埠。

(监利136世)煌: 仲纲次子,生明天顺元年丁丑冬月廿八午时,殁正德六年辛未二月十九辰时,本年八月初三未时葬宅东。妣简氏,生明景泰三年壬申六月初六辰时,葬河东岸。生子,喜,住河家口。

(监利136世)环: 仲纲三子,生明成化十五年己亥七月廿八午时,葬嘉靖九年庚寅九月初二午时,本月十五葬监利棋盘孙家滩。 妣卜氏,生于明成化廿八年甲辰六月十一 时,殁嘉靖四十年丙寅三月初二午时,合葬同前。生子一,凤鸾,住行辅墩。

(监利136世)玉: 仲缙之子,生天顺六年壬午腊月廿九亥时,殁宏治十三年庚申十月廿午时,葬父茔旁。 妣柴氏,生天顺六年壬午正月初三丑时,殁嘉靖十年辛卯九月十五亥时,葬夫茔旁。生子一,凤彩。

(监利136世)现: 仲纪长子,生于正统五年庚申十月廿九子时,州庠生,殁嘉靖八年己丑二月廿九申时,葬本垸陈环地,即今陈门子,乾山巽向有碑。 妣魏氏,生正统九年甲子十月初八丑时,殁正德十五年庚辰冬月廿三亥时,葬监利马鞍里高湾。生子四,凤祥,凤韶,凤伟,凤瑞。继妣夏氏,附陈门子地。

(监利136世)全:。仲纪次子,生正统七年壬戌五月初五未时,殁嘉靖十六年丁酉三月十五辰时,葬监利大石垸沈家垸塘屋右。 妣胡氏,生宏治二年己酉二月十八卯时,殁嘉靖廿八年己酉三月初十酉时,葬吴家湾。生子一,凤霄,居中墩。

(监利136世)呈: 仲纪三子,生于正统十一年丙寅七月初三未时,殁正德元年丙寅五月十九戌时,葬河港垸。妣王氏,生正统十二年丁卯四月初九丑时,殁宏治十八年乙丑正月十八巳时,次年十月十八酉时葬六途垸李家墩。生子

(监利136世)秀:仲纪四子。

(监利136世)恭: 仲富长子生明正统十三年戊辰二月十二酉时,本县庠生,葬附父茔右,妣李氏,生明天顺二年戊寅八月十六辰时,

(监利136世)俭: 仲富次子

(未完待续)

????监利谱载棋盘码头埠师鲁公支老派语:“(卿)水仲凤相,其可昌然,承祖以德,显烈宜光,文章世第,贵嗣忠良,逢时宣美,宗祚克长”   。(此派词为绍先公五世孙万舞公撰)

??????民国36年监沔嘉蒲汉五县联宗联谱改新派语:“复新泰殷,勤宣懋勋。美善发达,枝实蕃盈。品高才博,恢汉振廷。修文习礼,海宇清平。”

?????1987年合谱合派:“修仁宏业,志道延祥,同源正本,宗祚克长,诗书守泽,作述扬芳,家声孝友,国瑞思良,金玉值品,云汉为章,家贤崇厚,百世永昌”   (此派词为绍先公三房国贡生介福公(字初白)撰)

??????1991年又合新谱,改新派语:“知源益正本,立纪振纲常,作述功勋远,联宗世泽长,经纶须大展,典训永昭彰,后起文英秀,千秋事迹芳”。此派语2011年监利何氏十三祖公支重新合修新谱新派沿用至今。   ????????????


【舔注:祉公二子师寄师齐由巴陵迁四川涪陵庆符县。

祥公第四子哲字师睿由岳州府迁湖北监利尺八镇。

祥公第八子盛字师法更名德明迁蜀之涪州鹤游坪石堰口

何敬叔,字维建,生于永明四年(486)五月十一日,卒陈天嘉六年乙酉(565)二月十五日,南齐授余杭令、长城令。
其子何思澄(504—576),历任廷尉正、治书侍御史、秣陵令、东宫通事舍人,湘东王、武陵王录事参军等职。以文章著称,与宗人何逊、何子朗时称“东海三何”。】

   (此世系不断更新完善中........) 
                                                                                            
鸣谢:本支系表摘选自中华何氏网《何氏本纪》,收录难免有瑕疵错漏,敬请各位何氏宗亲不吝赐教,批评指正,并以此为蓝本,添加修改完善。谢谢!

【附录①】:  《宋代·大受公撮修何氏历代谱序》

      谱之为言,普也,普吾族之世系昭穆、源流支派而载之谱牒者也。如国史然,如舆志然。然国史,仅载国之治乱兴衰得失,王侯公卿士大夫之昏明贤奸。舆志,则载山川之形胜扼塞土宜物产之出内多寡,城廊疆域之损益沿革,而一人一姓之出处变迁不与焉。此又谱之与史志异也。夫史与志,犹有能承修之者,而谱,顾可忽乎哉!
稽我何氏之谱,创自商杞惠公。惠公后有定公、灵公及周之钦公、靖公、釐公等为之继。迨杞被楚灭,简公之子禹裔携之窜处江南庐江河滨。至西汉文帝时(公元前179—164年)脩公重为删补编辑,条理井井,灿然可观。嗣禹裔、脩公而迁携继述者,厥惟西汉之毅公、东汉之鄢公、敞公。敞公复于永元丁酉九年(公元97年)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其谱传至东汉永建【顺帝年号(126—131年)】而佚。后休公抱残续修,贲偾以上已失考,仅纪其以下可知世系。嗣此而迁携续修者则有潜公及东晋之函公、玄公、风度公。南北朝齐之敬叔公,梁之晦公。唐之政公、修文公、伟公、羲庆公。宋之继杞公。继杞公复于宋淳化【太宗年号】二年辛卯(991年)建祠冶父时,掘获东汉永元【和帝年号】九年丁酉(97年)敞公所瘗“何氏历代源流碑”,复得贲偾(第七十一代)以上至黄帝世系。之上所述二十三公者皆内具闵谱之才,外负承启之任,以明世系、序昭穆、溯源流、正支派而纲维家乘于不坠者也。
        故自黄帝以至于今,凡传世一百二十有六,纪年三千九百二十有二。其间易姓者四【一、黄帝姓公孙。二、昌意得姓为姬,或云妘姓。三、禹事舜,封于“夏”,赐姓“姒”氏。四、杞简公被楚灭,其子禹裔率族人,窜处江南庐江河上,后历绍圣、念祖、徽廕、熙庵、裕昌、衍夏七世至贲偾,当秦始皇庚辰二十六年(前221年)遂以人居河之义,改姒为何。所谓易姓者四,此也。】;迁地者二十有七;为天子、诸侯者四十有九;为循吏、名儒、隐逸奇硕者七十有七,皆能一一按谱指数。然所以能一一指数者,夫岂偶然哉?盖有旧谱为之征,诸先哲传谱以致之也。第遭靖康之变,残缺失序。且卷帙浩繁,不便观察,大受是以撮其十之一二,著为图系一卷,一以存先型之不坠;一以便后世之易阅,虽不成为完璧,亦可纪其节略梗概,俾后之与吾同志者,庶可助其不逮。岂敢夸阀阅示后世而与“史志”争功哉!

         宋·嘉定十七年甲申岁(1224年)夏六月,黄帝一百二十六代孙,嘉定壬午(1222年)科进士,任安徽颖州府泰和县教谕,何大受超儒氏识于江南之庐江冶父】。

【附录②】  《何氏本纪》     (监利谱载为《自岳迁沔始祖绍先公自述世系纪略》)
[注:“自岳迁沔”即超公(字绍先)于大明洪武三.四年间自岳阳迁至湖广沔阳洲(即今监利棋盘码头埠)]

            余何氏者,夏禹之苗裔也。按世史类编: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骆明,骆明生鲧,鲧生禹,姓姒氏,受舜禅有天下,国号“夏”。传启、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孔甲、皋、发、癸十四世,及太康、扃、廑为十七王,凡四百三十九年,商迁之。汤念夏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土之封,丁酉三年,乃封禹后癸之子懿于杞,使奉禹祀历宣、显、昭、穆、康、惠、戴、庄、景、高、睿、定、怀、度、肃、襄、威、灵、安、元,凡二十一世,六百四十二年。值武王克商,追思元圣,乃褒封五帝及二王后,由是元公之子东楼公于已卯十三年复封于杞。修夏之礼乐,以祀其先。东楼既立,率德谨度,克遵旧典,假乐之诗,其大较也。及周道寝衰,诸侯并争,杞及陈、宋,仅亦守府。周桓王壬戌元年,莒人伐杞,取牟娄。辛未十年,鲁入杞,杞遂微弱。其后,虽或振兴,然亦非先公之旧矣。周襄王戊子十九年,杞子朝鲁,始用夷礼。故夫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徴也。又数传及釐公,遂恹恹不振,《春秋》录其卒,其意深矣!自东楼再受封于杞,传西楼公、题公、仁公、哲公、钦公、敬公、英公、献公、顷公、谋娶公、武公、靖公、共公、德公、桓公、平公、悼公、釐公、湣公、哀公、出公、以至简公为楚所灭,而圣人之胄沦入编氓,伤哉!时有简公之子禹裔窜居江南庐江河上,历绍圣、念祖、徽蔭、熙菴、裕昌、衍夏而至贲偾时,居庐江河上已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舍姒姓,而以居地河为姓,又以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生迪光。汉兴,迪光之子脩字道皇,以博士事孝文帝,有贤声,加二千石。生成、卓、宪。成一名禧,景帝时为宏农都尉,出为胶东相,徙汝阴。生果。果一名清,武帝建元时为御史中丞迁大中大夫。生比权、比干。比干字少卿,武帝太初时为汝阴狱吏,升廷尉,后为丹阳都尉,太始乙酉元年徙扶风郡平陵县。生九子:刚、毅、木、讷、近、仁、寿、考、万。毅字子坚,宣帝五凤时为蜀郡太守,徙蜀郡郫县。生五字:文、武、显、承、谟。武字君公,鸿嘉甲辰四年为司隶校尉,永始戊申四年为京兆尹。武为吏守法尽公,进善退恶,不附贼莽。其为人如此,绥和时为大司空,封氾乡侯,增俸如丞相。是年冬十月,莽恶之,策免就国。哀帝立,以司隶鲍宣荐,复徴用为御史大夫,秋七月,徙前将军尝举公孙禄为大司马,禄亦举武,平帝元始癸亥三年为莽所害,同时死者数百人,海内冤之。生况、鄢。鄢为光禄大夫,鉴父为莽所害,更名孟,字出图,匿嵖岈山,隐居不仕,再徙扶风郡平陵县。生宠,字天眷,建武中为千乘都尉。生敞、敦。敞字文高,章帝元和间为河南尹,汝阳太守,和帝永元己丑元年为侍御史,九月迁尚书,上封事论窦宪不报,出为济南太傅,庚寅二年迁汝南太守。壬辰四年去位隐庐江冶父山,遂家之,读书种花以自娱。并于丁酉九年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生灿、煜。煜字耀先,安帝元初时任山东任城刺史,卒于官,子孙遂籍任城郡樊县。生豹,东汉时为少府。生休字邵公,精研六经,人目为学海。生黼、黻。黼字道济,灵帝中平时为光禄主事。生潜字孔昭,献帝兴平时为九江太守,迁庐江灊县。生旻字奉天,魏文帝黄初时以勇健为中郎将,与吴战不克,死之。生心德,恒德。心德字正广,魏明帝景初时为博士。生祐字助国。祐生恽字谋昌,西晋武帝咸宁间为扬州别驾。生敏字叔达,惠帝元康乙卯五年为司隶校尉。生表、泰、绍。泰字岱宗,怀帝永嘉壬申六年为豫州刺史。生函、充、范、矩、准。函字伯道,东晋明帝太宁癸未元年为庐江太守。生玄字妙子,哀帝隆和时为山东莱郡太守,因流寓其间,兴宁间为兵部左侍郎。生风度字宜雅,为东海郡太守,流寓郯县。生羡之字彦贤。羡之生达字通翁,宋明帝泰始庚戌六年为侍中御史。生敬叔字立礼,齐明帝建武间为长城令。生思澄字元静,齐和帝中兴间为殿中侍御史。少与族弟水部郎中逊及散骑常侍子朗,俱擅文名,作《游庐山》诗见重于沈约,世称“东海三何”。生晦字明叔,梁武帝太清间领国子助教。生俊字秀士,陈宣帝太建丁酉九年为御史中尉。生容字正修,隋文帝仁寿间为国子司业。生政字立纪,唐高祖武德甲申七年以明经出教舒城,由郯县复归庐江。生德馨字泽霈,太宗贞观甲辰十八年为给事中。生芬字济芳,高宗麟德间为中书侍郎。生宽字公绰。中宗嗣圣甲申元年拜舒州都督。生应奎字联辉,中宗神龙间由明经官常州刺史,改除长沙太守。生修文字超武,玄宗开元间以进士官相王府司马,除御史大夫,迁国子祭酒。为人直谅慷慨,见推于同平章事韩休。生欣字同人,唐肃宗上元间为江南道巡按使。生翰、翬。翰字西园,唐德宗建中时为翰林侍诏。生浩字其天,唐宪宗元和已丑四年进士,任河北按察使。博学工词赋,时号“庐江学士”,生伟字丰宗,唐穆宗长庆癸卯三年判度支,后为同州刺史,生彙、彝。彝字秉常,会昌间为刑部侍郎。生瑜字子光,唐文宗太和癸丑七年进士,迁户部郎中。生锡恩、锡圭。锡恩字绳禹,唐僖宗光启间为会稽守。生羲易、羲庆。羲庆字肇基,唐昭宗天祐乙丑二年进士,生清字洁怀,后唐庄宗同光间为建昌令。生廷、建。建字道立,宋太宗太平兴国壬午七年为巩昌刺史,有惠政,性恬雅,琴书自随。生继杞字昌先,筑室冶父,种菊十余年,因自号“菊友”。日偕词客,泛舟白湖之间,煮酒吟诗为物外游。子孙继之,不乐仕进。复于宋太宗淳化辛卯二年,建祠冶父,掘得敞公所瘗“何氏历代源流碑”,续成《何氏历代世谱》五十六卷。生允文、允修、允武。允修字尚文,生纶字子贤。纶生自明字训典。自明生炳字耀天,仁宗庆历辛巳元年为国子直讲。壬午二年,朝廷徴晋州处士孙复,遂避贤去位,复修先人之菊圃,闭户读书,乡里罕识其面。生穆字友昌,徽宗政和间为翰林学士,忤蔡京意,遂归隐。生镕、锦。镕字声一,绍兴戊午八年为礼部左侍郎,与堂兄铸并仕高宗。绍兴辛酉十一年,秦桧矫诏下岳飞大理狱,令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鞫之。镕谓铸曰:“岳鹏举,乃宋室社稷,天下生灵之所系也。桧欲诬而死之,将以和议图富贵,欺天罔上,莫此为甚。兄既坐狱,须赤肝白肺,以明其诬。勿令权贵,戕害忠良。”铸颔之。既而阅实无状,遂白其冤于桧。桧乃改命谏大夫万俟卨。镕见桧必欲死飞。又谓铸曰:“天下事不可为矣!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无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余与兄,一叶巢湖,数杯笛浦,庶北风不致吹衣,雨雪不致沾裳也。”铸不以为然,镕遂隐去,筑菊圃以待清。及桧卒害岳飞,镕叹曰:“二圣不返,三光无色。”基于此矣!因为泣下。生大受字超儒。宋宁宗嘉定壬午十五年进士,教谕泰和,严师弟礼,训诲谆恳,至忠孝节烈,则丁宁告诫,不啻再三,诸生咸遵其教,一邑赖之。后以老解组归里,取《历代世谱》撮其十之一二,著为《图系》一卷。生子侯字公次,性静谧,博览群书,抚宋室之衰微,痛乾纲之不振,尝作诗以寓意。诗曰:

黄袍启运业承天,五曜娄奎诞大贤;圣主慈祥甘露润,奸臣罪恶飓风颠;

江山瓦裂苍生病,国祚波漂宝位悬;最是不堪回首处,朱仙镇上目凄然。

于是,忧愤不已,以楚之江安多产名贤,且又干戈稍静,遂以访道之故,于度宗咸淳时,挈家溯江而南,爱明水山,乃筑室居之,后又迁于齐安。生三子:长子顺字理翁,余之高祖也。次颐字养翁,次颜字悦翁,皆余叔高祖。及元世祖定鼎以至元癸酉十年岁进士,教谕寿昌。生二子:长宽字洪人,本府庠生,余之曾祖也。次安字济人,为余叔曾祖。二房高祖颐公,生容字受人。三房高祖颜公,生宥字育人,庠生。又生宜字谐人,为余堂曾祖。宽公生福字维祺,次祉字维嘏,次祥字维祯。福公、祉公为余伯祖,而祥公则余之祖也。祖,以至元癸巳三十年举于乡,越明年成进士,知浪穷县。叔曾祖安公生祖。二房曾祖容公生祐、生祧、生祜,县庠生。三房曾祖宥公生祀,太学生,次禧。三房曾祖宜公生礼,县庠生。祖祥公生余皇考及叔考贤字师孟、英字师杰庠生、哲字师睿岁进士、邦字玄敏、国字师政、隆字玄昌、盛字师发更名德明,光字玄六,俱家齐安。皇考圣字师鲁,皇妣吕夫人,苏孺人。皇考以至大已酉二年登贤书,黄庆癸丑二年售礼闱,延祐甲寅元年知石城县,至治癸亥三年内转礼部郎中,泰定丁卯四年以贤劳迁云南布政使司,遂泛舟泊岳阳,见洞庭山水之胜,有棲隐志,乃命材力仆于府治北仓,拨卜地数亩,筑室其间为何家庄,作他日解组之计。是年冬始莅任。至顺庚午元年解组棲隐何家庄。至正辛卯十一年余以第五人释褐。是年苏孺人生弟越,所谓茂先者也。壬辰十二年余复以第二人捷南宫。癸巳十三年皇考微示疾,命余曰:“余叼天地祖德,食禄国朝,虽无丰功伟绩,以立天壤,然亦不愧于君,不负于民,凡事上接下清,心不欺利人济物之事,即不便于己,必竭力以行之。今汝幸列巍科,皆天之庇廕也。他日临民,毋以时艰而侮法,毋以已欲而欺人,洁已守职,毫忽莫怠。汝母老,善事之,汝弟幼,善抚之。汝果如是,余其瞑目于地下矣”。余受命讫,拜哭于地。越明日,衣冠危坐,别家人而逝。余斩焉齐衰,庐于堂左。先是丁亥七年,沿江盗起,师孟公之沔阳,师杰公之巴陵,师睿公之公安,玄敏公之湘湄,师政公之沱潜,惟玄昌公、师发公仍家齐安。居无何,师发公入蜀。及壬辰十二年,余试燕京,徐寿辉兵陷岳州,皇考举家之大桥,依叔考玄六公居之,故皇考之卒皆在大桥。甲午十四年,复归何家庄,乙未,授长清令,戊戌转经筵博士,庚子除河南彰德府尹之任。未几,以八十之老母,十岁之幼弟,心实不宁,耿耿欲归,乃上其状于朝,蒙允谕。及辛丑奉旨养亲。是年,大明兵伐汉,拔江州,陈友谅走武昌。癸卯秋,大明兵及友谅战于鄱阳,友谅败死,其子理复据武昌。余乃奉老母吕夫人、苏孺人,卜沔之南湖(即今之洪湖西岸)筑高墩居之,因地势之飞雁投湖也,甲辰母夫人以寿终。遵遗命葬于岳澜静港之南,与皇考合兆扦艮山坤向,顺帝至正戊申,大明皇帝即位,改元“洪武”。明洪武八年乙卯,余弟茂先中乡举。余子五:长子仁字长卿,次义字善卿,次礼字政卿,皆生于岳。次智字贵卿,次信字才卿,则生于沔。余弟茂先子一,名孝。此齐安五世迁岳,自岳迁沔之始末也。

溯余何氏,自杞亡肇姓之后,簪缨文章,烜赫两间。昔菊友昌先公汇集《何氏历代世谱》,最详悉冠冕,子孙宝之,世守不敢慢。靖康之变,残缺失序,后大受公复撮其十之一二为《图系》一卷,迄公次公迁齐安,携之以来,皇考迁岳,为五世图,今余迁沔,恐后世子孙不悉履历,置祖德宗功于度外,则千秋百世流为支鹿之人,是玄圭之泽将湮,而齐安之荫寝息矣!故鉴菊友之意,述为《本纪》一篇,以志梗概。嗟呼!陵谷变迁,沦桑移易,即何氏一系,或盛或衰,或南或北,孙不识祖之居,兄莫知弟之徙,骨肉歧途,支派各天,搔首踟蹰,不禁悲前感后之思。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后世子孙,尚其修德以念之。书,不可不使之读。农,不可不使之务。守礼法以修身,遵孝弟而笃本。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此先主之所以诫其子也。余虽不肖,亦曾托先人之庇,食朝廷之禄矣。我子我孙,鉴此意而守先主之诫,以慰余愿可也!?

时 大明洪武十年丁巳秋九月九日后裔孙绍先何超述于南湖(今洪湖)之种菊堂】

  

【荆州监利何氏族谱QQ群:481191742       监利棋盘码头埠师鲁公二十三代嗣孙   黄帝152代裔孙  新华  摘录    2015.12.30】                                                                                                                                                                         

,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姒何谱系·贲愤何氏世系·监利涪陵大受公支系
                                     黄帝第一世起    何氏源流
【2015.12.30    第三版】
       
【节选自132世超公(字绍先)所著<何氏本纪>,引用重庆何中兵先生《黄帝姒何谱·完整版》,此姒何世系以轩辕黄帝为第一世祖,第七十一世賁愤公为姒姓改何姓之肇姓始祖】

【引言:尊祖敬宗,慎终追远,求本溯源,乃何氏后辈之任也。对何姓始祖质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不排他,坚持百花争鸣,兼修并蓄。我们恭迎何氏宗亲赐教,交流共享,增补完善,但反对肆意涂鸦,篡改历史,欺祖灭宗。本资料不断更新完善中,热忱欢迎您的支持和参与,我们虚位以待。敬请关注最新版本!】

 
姒何谱世系

第一代

(何氏肇祖)黄帝:少典氏之子【神农时诸侯】,姓公孙,讳轩辕【轩辕,今河南开封府新郑县,黄帝生於此,故名】,亦姓姬【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号有熊氏【有熊即新郑,黄帝国于此,故以为号】。初,无怀氏之世,少典之君娶有峤氏之女曰安登。生二子,长曰石年,姜姓,即炎帝神农氏;次子世嗣少典氏为诸侯。帝榆罔之代,少典国君之妃曰附宝者感电光绕斗而生公。公代神农氏为天子,都涿鹿【今直隶宣化府保安州是】,在位百年(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2598年)。年一百十有一岁而崩于荆山之阳【在今河南陕州阌乡县南】,葬桥山【在今陕西鄜州中部县北,亦曰子午山,接甘肃庆阳府真宁县界,黄帝陵在其上】。娶四妃:元妃西陵氏之女曰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二妃方雷氏之女曰节,生休及清;三妃彤鱼氏之女,生挥及夷鼓;四妃曰嫫母,貌丑德充,生苍林、青阳凡九子,合其众妾之子十六人共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曰:祁、已、滕、箴、任、荀、嬉、姞、儇、衣、二姬、二酉,为十二姓。

第二代

(始以姬为姓)昌意:得姓为姬,或云妘姓,降居若水【即泸水,今打冲河,源出西番,经四川宁远府之西昌诸县与金沙江合】,不得立,娶蜀山氏之女曰昌仆,是为女枢,生颛顼。

第三代

颛顼:姬姓,号高阳氏【高阳,今河南开封府杞县高阳城是,颛顼国于此,故以为号】。年十岁佐少昊,二十即帝位,都帝邱【今直隶大名府开州有濮阳故城。汉书《地理志》濮阳,古帝邱颛顼墟】,在位七十八年(公元前2513年—公元前2436年),年九十八岁,葬濮阳【颛顼陵在今河南卫辉府滑县东北】。娶邹屠氏之女生骆明、苍舒、隤敳【音皑】、梼戭【音演】、大临、庞降、庭坚、仲容、叔达。又娶胜渍氏之女生卷章、庶子曰穷蝉,其不才子曰梼杌,自苍舒至叔达所谓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人谓之八恺。

第四代

骆明:生鲧。

第五代

鲧  :字熙尧。封于崇,谓之崇伯,治水无功,殛于羽山【东裔,在海中。《括地志》云:羽山在沂州临沂县界。按《通鉴》在今江南海州赣榆县东】。娶有莘氏之女曰志,是为修已,生禹。

第六代

(始以姒为姓,为姒姓始祖)禹  :字高密【《史记》作文命】,生於石纽【今四川茂州汶川县西北石纽村是,或云在今四川龙安府石泉县石纽山下。禹母修已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孕岁有二月,尧帝辛丑五十八载(公元前2300年)六月六日生禹于僰道之石纽乡】,长于西羌【今洮岷松茂,古为西羌】,事舜,封于夏【夏,即古阳翟,今河南开封府禹州是】,称“夏伯”。赐姓姒氏。治水功成,受舜禅有天下,都安邑【今山西解州,夏县北,安邑故城是】,在位八年(公元前2205年—公元前2198年)。年一百有三岁,葬会稽【今绍兴府会稽县东南会稽山】。娶塗山氏之女【塗山,诸侯国,在今安徽凤阳府怀远县】曰憍,生启。

第七代

启  :继禹立,在位九年(公元前2197年—公元前2189年),年九十一。生子六,长太康、次仲康。

第八代

太康:继启立。畋(音tian,打猎)于有洛,为羿所距(东夷族首领羿,一度夺得太康的君位)。在位二十九岁(公元前2188年—公元前2160年),失政十年而崩。仲康:继太康立,在位十三岁(公元前2159年—公元前2147年),生相。

第九代

相  :继仲康立,为羿所逐,居商邱【今河南归德府商邱县】,后被寒浞子浇【即奡】所弑。在位二十八岁(公元前2146年—公元前2119年)时,其后有仍【《路史》仍太昊后,即任也。地在今山东兖州府济宁州。】国之女缗逃奔有仍。生少康。(按:郭沫若著《中国史稿》140页和《中国大事编年》40页载:相妻缗已经怀孕,从墙洞中逃归母家有仍氏(国),生少康。)

第十代

少康:生於崎岖离乱之间(癸卯, 公元前2118年生於有仍)。年四十,举兵灭寒浞,复国,在位二十二岁(公元前2079年—公元前2058年),年六十一。娶有虞【商均所封之国】国君之二姚,生杼、无余。 

第十一代

杼  :杼《史记》作予,《路史》作伯杼,前编作季杼。继少康立,在位十有七岁(公元前2057年—公元前2041年)。生槐。无余:少康次子,封于越,使奉禹祀。是为越之始祖。

第十二代

槐  :《帝王世纪》作芬,继杼立。在位二十六岁(公元前2040年—公元前2015年),生芒。

第十三代

芒  :《史记》芒,一名和,继槐立。在位十有八岁(公元前2014年—公元前1997年)。生泄。

第十四代

泄  :《路史》作洩,是为世宗,继芒立,在位一十有六岁(公元前1996年—公元前1981年)。生不降及扃。

第十五代

不降:《世纪》作帝降,继泄立,在位五十有九岁(公元前1980年—公元前1922年)。生孔甲。扃  :《路史》或曰高阳,继不降立,在位二十一岁(公元前1921年—公元前1901年)。生廑。

第十六代

廑 :(廑,音jin)扃之子,《世纪》廑、一名顿,继扃立,在位二十一岁(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880年)。孔甲:继廑立,在位三十一岁(公元前1879年—公元前1849年),生皋。

第十七代

皋  :(皋,音gao)继孔甲立,在位十有一岁(公元前1848年—公元前1838年),生发。

第十八代

发  :《路史》作敬发,亦曰发直,继皋立,在位十有九岁(公元前1837年—公元前1819年)。生癸。

第十九代

癸  :或作履癸,是为桀。继发立,在位五十三岁(公元前1818年—公元前1766年),无道,汤伐之,不胜,奔于三朡【古国名,今山东曹州府定陶县】之国,汤又从而伐之,放于南巢【今江南庐州府居巢县是】,三岁死于亭山【淮南子作历山,即今江南和州历阳山】。夏,自禹丙子(公元前2205年)至癸乙未(公元前1766年)共十七君,十四世,四百三十九年而亡。癸娶二妃,昆吾氏之女曰太樊生懿;次妃,有施氏之女曰妹喜生融。

第二十代

懿公:商汤丁酉三年(公元前1764年),癸卒於亭山,汤念夏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土之封,因封懿于杞【今河南开封府杞县】,使奉禹祀。【按《通鉴》立禹后在十八祀乙未(公元前1766年),(商成汤)即(天子)位之年。】生宣。( 按:史学奇才何光岳先生在其姓氏巨著《中华姓氏源流史》第2473页中写道:“涪陵何氏世系为夏禹之后,以黄帝为一世祖,夏桀为十九世祖,桀子懿,被商汤封于杞,是为杞国第一代君,四十一世东楼公,周武王十三年已卯又封于杞,六十三世杞简公姒春,于周惠王二十四年被楚惠王所灭,杞国共传48君一千二百年,可补《史记》之缺。”)

第二十一代

宣公:生显。

第二十二代

显公:生昭。

第二十三代

昭公:生穆。

第二十四代

穆公:生康。

第二十五代

康公:生惠。

第二十六代

惠公:惠公于商时,仿古金天氏系姓之义创制姒氏谱牒。生戴。

第二十七代

戴公:生庄。

第二十八代

庄公:生景。

第二十九代

景公:生高。

第三十代

高公:生睿。

第三十一代

睿公:生定。

第三十二代

定公:定公祖述(遵循、依照)惠公续修谱牒。生怀。

第三十三代

怀公:生度。

第三十四代

度公:生肃。

第三十五代

肃公:生襄。

第三十六代

襄公:生威。

第三十七代

威公:生灵。

第三十八代

灵公:灵公嗣(继承)定公续修谱牒。生安。

第三十九代

安公:生元。

第四十代

元公:杞自懿公封国至元公,值周灭殷,凡二十一世,六百四十二年。生东楼公。

第四十一代

东楼公:值周灭殷,受周武王己卯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再封于杞【今河南开封府杞县】,都雍邱【古雍国在今杞县】。生西楼公。

第四十二代

西楼公:武王大启王命,号尧后兆阳为唐公,舜后胡满为虞公,居堂上之左。西楼为夏公,启为商公,居堂上之右,皆北面立,备四公、三恪。生题。

第四十三代

题公:生仁。

第四十四代

仁公:生哲。

第四十五代

哲公:生钦。

第四十六代

钦公:钦公踵灵公续修谱牒。生敬。

第四十七代

敬公:生英。

第四十八代

英公:生献。

第四十九代

献公:生顷。

第五十代

顷公:值周道衰微。杞仅守府,乃东徙淳于【即今山东青州府安邱县淳于故城是。或曰淳于在今杞县】。生谋娶公。

第五十一代

谋娶公:生武公。

第五十二代

武公:周平王辛卯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继立为杞后,至周桓王时,数被莒、晋侵伐。周桓王壬戌元年(公元前719年)莒人伐杞。取牟楼。鲁桓公辛未二年(公元前710年),鲁入杞,遂微弱。在位四十七年,以周桓王丁丑十六年(公元前704年)卒。生靖公。

第五十三代

靖公:周桓王丁丑十六年(公元前704年)继武公立,在位二十三年。以周釐王庚子元年(公元前681年)卒。踵钦公续修谱牒。生共公。

第五十四代

共公:周釐王辛丑二年(公元前680年)继靖公立,在位八年。周惠王戊申四年(公元前673年)卒。生德公,亦作惠公。

第五十五代

德公:周惠王已酉五年(公元前672年)继共公立,在位十八年。周惠王丙寅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卒。生成公及桓公姑容。

第五十六代

成公:周惠王丁卯二十三年(公元前654年)继德公立,时淮夷病杞,诸侯迁杞于缘陵,周襄王甲戌五年(公元前647年)淮夷病杞。乙亥六年(公元前646年)迁杞以避之【缘陵即营陵故城,在今山东青州府昌乐县,或曰缘陵在杞县西北百里】。在位十八年,周襄王甲申十五年(公元前637年)十一月卒。桓公:德公次子,讳姑容。周襄王乙酉十六年(公元前636年)继成公立,戊子十九年(公元前633年)往朝于鲁,用夷礼,杞本伯爵,不书伯而书子,盖以杞小而入夷也。是年秋八月鲁入杞,寻杞复徙淳于,在位七十年,周灵王甲午五年(公元前567年)三月壬午卒。生子孝公匄,文公益姑,平公郁釐。

第五十七代

孝公:讳匄。周灵王乙未六年(公元前566年)继桓公立,在位十七年。周灵王辛亥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三月乙巳卒。文公:桓公次子,讳益姑。周灵王壬子二十三年(公元前549年)继孝公立,在位十四年,周景王乙丑九年(公元前536年)正月卒。平公:桓公三子,讳郁釐。周景王丙寅十年(公元前535年)继文公立,在位十八年。周敬王癸未二年(公元前518年)丁酉卒。生悼公成。

第五十八代

悼公:讳成。周敬王甲申三年(公元前517年)继平公立,在位十二年。周敬王乙未十四年(公元前506年)五月卒。生隐公乞,釐公过《左传》作僖公。

第五十九代

隐公:讳乞,一名允。继悼公立,在位七月薨(薨音hong。诸侯,大官死)。釐公:悼公次子,讳过,按《左传》作僖公。周敬王丙申十五年(公元前505年)继隐公立。时,王室陵夷,小国困敝,杞仅不绝如缕,在位十九年,周敬王甲寅三十三年(公元前487年)十二月癸亥卒。釐公尝踵靖公续修谱牒。生湣公维。

第六十代

湣公:讳维。《左传》作闵公。周敬王乙卯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继釐公立,在位十六年,周元王庚午五年(公元前471年)薨。生哀公,讳阏路。

第六十一代

哀公:讳阏路。周元王辛未六年(公元前470年)继闵公立,在位十年,周贞定王庚辰八年(公元前461年)卒。生出公敕。【按:《史记》作湣公弟,误。】

第六十二代

出公:讳敕。周贞定王辛巳九年(公元前460年)继哀公立,在位十二年,周贞定王壬辰二十年(公元前449年)卒,生简公春及佗公。

第六十三代

简公:讳春。周贞定王癸巳二十一年(公元前448年)继出公立,四年,当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惠王入寇,杞遂亡。计自东楼受封至简公失国,凡二十七君,二十三世【按:《通鉴》作十九世,误】,六百七十八年。自是,神裔华胄降为编氓。生禹裔。佗公:出公次子,当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惠王灭杞,佗奔鲁。鲁悼公以佗为大禹之后,封夏阳侯,因称夏侯氏,为夏姓之祖。

第六十四代

禹裔:值楚惠王灭杞,窜处江南庐江河干,在今安徽庐州府之辖境内,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清代,安徽之合肥县、庐江县、舒城县、无为州、巢县皆属庐州府。又:安徽之怀宁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皆属安庆府。两府地系相接。禹裔踵釐公续修旧谱。生绍圣。

第六十五代

绍圣:生念祖。

第六十六代

念祖:生徽廕。

第六十七代

徽廕:生熙菴(廕,荫的繁体,音yin)。

第六十八代

熙菴:生裕昌。

第六十九代

裕昌:生衍夏。

第七十代

衍夏:生贲偾。
 
第七十一代(舍姒姓改何姓,为本族何姓受姓始祖)

贲偾:生於秦政即位之初年,因先世自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杞被楚灭,至秦政并吞六国后之庚辰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窜居江南庐江河上,已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生迪光。按:杞被楚灭时,江南庐江河上之地尚未入楚版图,至战国乃隶之。秦分天下为郡县,则属九江郡,今南直凤阳府寿州、扬州、淮安、庐州、安庆等府及和、滁、徐三州,江西南昌、饶州、南康、九江、建昌、抚州、临江、瑞州、袁州、赣州、南安等府及吉安府之半;至汉,属庐江郡。清时,安徽安庆府所领之怀宁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及庐州府所领之合肥县、舒城县、无为州、巢县皆属汉时庐江郡之一部分。我族因居庐江郡时最久,故郡名庐江。按:庐江故城有六:(一)汉:置在今安徽庐江县西一百二十里。(二)汉末:置在安徽潜山县北皖城。(三)晋:置在安徽霍邱县西五十五里。(四)南朝——宋置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三十里。(五)隋:置在今安徽合肥县治。(六)南朝―—齐置隋废改舒城县曰庐江,即今庐江县治。清:仍为县。又:江西、安徽、江苏三省古统称曰“江南”。

第七十二代

迪光:生脩。

第七十三代

脩  :字道皇(脩,修的繁体,音xiu)。西汉文帝时(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64年)为博士,有贤声,加二千石,公曾续修禹裔所存釐公旧谱。生禧、卓、宪。

第七十四代

禧  :脩公长子,一名成。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宏农都尉,后出为胶东王相。由江南庐江河上【注:见前第六十四世及第七十一世】徙汝南【即今安徽颖州府阜阳县治】。生清。卓  :脩公次子。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太尉。由江南庐江河上徙汝南郡平舆县【汉县名,故城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南】。生澜。宪  :脩公三子。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丞相长史。(其后待考)

第七十五代

清  :禧公之子,一名果。西汉武帝建元时(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为尉史中丞,迁大中大夫。生比权、比干。澜  :卓公之子。西汉武帝元光时(公元前134年—公元前129年)为谒者仆射,加二千石。自平舆徙平陵。生比烈。

第七十六代

比权:清公长子,字衡卿。西汉武帝时为奉车都尉。(其后待考)比干:清公次子,字少卿。敞六世祖。学尚书于晁错,经明行修,兼通法律。为汝阴县【今安徽阜阳县治】狱吏,决曹掾(治水),平活数千人,武帝时为廷尉正,与张汤同时,汤持法深,而公务为仁恕,数与汤争,虽不能尽得,然所济活以千数。后迁丹阳【今安徽宣城县】都尉,狱无冤囚,淮汝号曰“何公”。征和三年辛卯(公元前90年)三月辛卯天大阴雨,公在家,日中,梦贵客车骑满门。觉以语妻,说未已,门有老妪,可八十余,头白,求寄避雨。雨甚,而衣履不沾渍,雨止,送出门,乃谓公曰:“公有阴德,今天赐君策,以广君之子孙。”因出怀中符策,状如简,长九寸,凡九百九十枚以授公,曰:“子孙佩印绶者当如比算。”时公年五十八,有六男,又生三子。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自汝阴徙扶风【郡名,今陕西关中道西部之地】平陵【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代为名族【为武之祖,敞之六世祖,见《汉书》敞传】。生九子:刚、毅、木、讷、近、仁、寿、考、万。比烈:澜公之子,字勋卿。西汉武帝时官二千石。生並。

第七十七代

刚  :比干长子。(其后待考)毅  :比干次子,字子坚。西汉宣帝五凤时(公元前57年—公元前54年)为蜀郡太守,遂由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徙蜀郡郫县【今四川成都府郫县】。毅公尝踵脩公续修谱牒。生文、武、显、承、谟。木  :比干三子。(其后待考)讷  :比干四子。(其后待考)近  :比干五子。(其后待考)仁  :比干六子。(其后待考)寿  :比干七子。为蜀郡太守。无子,以毅第三子显为后。考  :比干八子。(其后待考)万  :比干九子。(其后待考)並  :比烈之子,字子廉。初为长陵令,道不拾遗,持法如山,不阿权贵。后迁陇西太守、徙颖川太守,均有贤声,见纪颖川,名次黄霸,史称其节,亚尹翁归云。《汉书》有传。生恹。

第七十八代

文  :毅公长子,字翁君,号霸。任郡户曹,属国中郎将等职。(其后待考)武  :毅公次子,字君公。蜀郡郫县人。西汉成帝阳朔戊戌二年(公元前23年)为蒲(山西永济)郡守,庚子四年(公元前21年)为扬州【今江苏扬州府】刺史,鸿嘉壬寅二年(公元前19年)为凤阳【今安徽凤阳府】郡守,甲辰四年(公元前17年)为司隶校尉,永始丙午二年(公元前15年)为兖州【今山东兖州府】守,戊申四年(公元前13年)为京兆【今陕西西安府】尹。公为吏,守法尽公,进善退恶,所居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其为刺史时,二千石有罪,应时辄奏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问恳田美恶,已见二千石,称循吏焉。元延时(公元前12年—公元前9年)为御史大夫。绥和癸丑元年(公元前8年)夏四月,上疏言:“末俗事烦,宰相不及古,而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不治,宜建三公官。”成帝嘉纳之,进为大司空,封氾【音泛】乡侯,增奉如丞相。是年冬十月,与丞相翟方进上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临尊,剌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准,请罢剌史,更置州牧,以应古制。”寻又与方进奏请立辟雍,成帝皆从之。甲寅二年(公元前7年)夏六月与丞相孔光奏请:“自诸侯王,列侯公主,名田有限,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过三千顷。奴婢无过三千人,期尽三年,犯者没入官。”成帝诏行之,后未果。秋七月右将军傅喜以光禄大夫遣归养病。武与唐林上书曰:“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今以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忠臣、社稷之卫。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成帝亦自重之,故寻复进喜。是年冬十一月因后母在郡,遣吏归迎,会(恰巧)成帝崩,吏恐路有盗贼,后母迎止。先是武不附贼莽,至是,莽因讽(用含蓄的话指责)左右,冤武事亲不笃。哀帝嗣统(继承帝位),亦欲改易大臣,遂策免武,罢归就国。哀帝建平戊午四年(公元前3年),谏大夫鲍宣等上书言:“武可大委任”。元寿已未元年(公元前2年)正月宣复上书言:“宜复征武,以应天心。建立大政,兴太平之瑞。”三月,丞相王嘉又言:“贤如何武不能进,罪当死。”是月,哀帝复征为御史大夫,秋七月,徙前将军。庚申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太皇太后诏公卿举可任大司马者,孔光以下皆举莽。独公与公孙录以为惠昭之世,外戚持权,几危社稷。今比世无嗣,方当选立近亲幼主,不宜令外戚持权,亲疏相错,为国计便。于是,武举录,录亦举武。太皇太后自用莽为大司马焉。莽以武不举已,因劾奏何武,公孙录互相称举,复免官就国。平帝元始癸亥三年(公元3年)为莽所杀,时同死者有司隶鲍宣等数百人,海内震焉!成帝朝功名略比薛宣而经术正直过之(功名和经术,武比薛高一筹)。《汉书》有传。生况、鄢。

显  :毅公三子。曾出后寿公为子。为颖州太守、京辅都尉。无子,以武公次子鄢【隐名为孟,字出图】为后。

承  :毅公四子。(其后待考)

谟  :毅公五子。(其后待考)恹  :並公之子。(其后待考)

第七十九代

况  :武公长子。仍家蜀郡郫县。生寰。

鄢  :武公次子,隐名为孟,字出图。曾出后显公为子。因王莽篡汉,生父武被害,知忠臣正士不可立于朝,由蜀郡郫县【今四川成都府郫县】徙匿河南嵖岈山【今河南安宁府遂平县嵖岈山】,后再徙扶风平陵【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隐居,抱道而终。鄢公尝踵毅公重修谱牒。生宠。

第八十代

寰  :况公之子。东汉光武中元时(公元56年—公元57年)为骑都尉。生腾。

宠  :鄢公之子,敞父,扶风平陵人,字天眷。为济南都尉。建武中(公元25年—公元55年)为千乘都尉,以病免,遂隐居不仕。生敞、敦。

第八十一代

腾  :寰公之子。东汉光武中元时(公元56年—公元57年)为大司农,掌赋税。生玮。

敞  :宠公长子,字文高。扶风平陵人【脩字道皇,生禧。禧一名成,生清。清一名果,生比干。比干字少卿,生刚、毅、木、讷、近、仁、寿、考、万。毅字子坚,生文、武、显、承、谟。寿无子,以毅第三子显为后。武生况、鄢。显复无子,以武第二子鄢为后,鄢因王莽篡汉,生父武被害,匿河南嵖岈山,隐名为孟,字出图】。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东汉章帝元和(公元84年—公元86年)中辟(召见)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敞论议高常引大体,每多匡正。司徒袁安亦敬重之。是时,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敞通经传,能为天官意,甚恶之,乃言于二公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故鸜鹆来朝,昭公有乾侯之厄;西狩获麟,孔子有两楹之殡;海鸟避风,臧文祀之,君子讥焉。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於庭际,不可不察。”由、安惧然不敢答。居无何(不久)而帝崩。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仓帑为虚。敞奏记由曰:“敞闻事君之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明公视事,出入再期,宜当克已,以酬四海之心,礼一,谷不升,则损服撤膳,天下不足,若已使然,比年水旱,人不收获;凉州缘边,家被凶害;男子疲于战阵;妻女劳于转运;老幼孤寡,叹息相依。又中州内郡,公私屈竭。此实损膳节用之时。国恩覆载,赏赉(音赖,尝赐)过度,寻公家之用,皆百姓之力,明君赏赉,宜有品制。忠臣受赏,亦应有度。明公宜先正已,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奏王侯就国,除苑囿之禁,节省浮费,赈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由不能用。章和戊子二年(公元88年)冬月齐殇王子都乡侯——畅奔吊国忧,上书未报,侍中窦宪遂令人刺杀畅于城门屯卫之中,而归罪于畅弟刚使侍御史与青州刺史杂考刚等。敞又说由曰:“刘畅宗室肺腑,茅土藩臣,来吊大忧,上书须报,亲在武卫,致此残酷奉宪之吏,莫适讨捕踪迹不显,主名不立。敞,备数股肱,职典贼曹,故欲亲至发,所以纠其变而二府以为故,事三公不与盗贼,公纵奸慝,莫以为咎。敞请独奏按及得事实。”太后闭宪于内宫,京师称其正。和帝永元已丑元年(公元89年)春,宪又陷尚书仆射郅寿下吏当诛。时敞为侍御史。上书曰:“寿为机密侍臣,匡救为职,缄默不言,其罪当诛。今寿违众正议以安社稷,岂其私耶?忠臣尽言,以死为归,臣诚不欲圣朝行诽谤之诛,以杜塞忠直,垂讥无穷。”书奏,寿得减死。是年秋九月官尚书,见窦宪兄弟骄纵,上封事曰:“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伏见大将军宪兄弟专朝,虐用百姓,奢侈僭逼(冒用地位高的人的名义威胁他人),诛戮无罪。臣敞区区,诚不能上令太后损文母之号,陛下有誓泉之讥;下使宪等得长保其福祐,附马都尉窦瓌比请退身。愿抑家权,可与参谋,听顺其意,诚宗庙至计,窦氏之福。”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曰出敞为济南太傅。敞至国,辅康以道义,康有违失,敞辄谏争,康虽不能从,然素敬重敞,无所嫌牾焉,庚寅二年(公元90年)十二月迁汝南太守。敞疾,文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立春日常召督邮还府,分遣儒术大吏,按行属县显孝悌有义行者,及举冤狱,以春秋大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追行丧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置立礼官,不任文吏。又修理鲖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倾。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壬辰四年(公元92年)窦氏事败【窦宪伏诛】,有司奏敞子与夏阳侯窦瓌厚善,坐免官退归,由扶风平陵【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徙家庐州冶父山【在安徽庐州府庐江县之野】。读书种花以自娱。尝踵鄢公续修何氏谱牒。并于永元九年丁酉(公元97年)刻瘗(瘗,音yi,石碑隐埋的意思。) “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以垂不朽。和帝永元庚子十二年(公元100年)三迁五官中郎将。常忿疾中常侍蔡伦。伦深憾之,为所陷,抵罪。殇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卒於家(别本记为‘和帝永元十七年’)。生灿、煜。《汉书》有传。

敦  :宠公次子,字文厚。生熙。

第八十二代

玮  :腾公之子。生芸。

灿  :敞公长子,字耀彩。东汉安帝永初时(公元107年—公元113年)为驸马都尉。(其后待考)

煜  :敞公次子,字耀先。东汉安帝元初时(公元114年—公元119年)由庐江冶父山【在今安徽庐江县之野】出任山东任城【今山东兖州直隶济宁州是】刺史,卒於官。子孙遂籍任城樊邑。樊县故城在今兖州瑕邱县西南。生豹。

熙  :敦公之子,字缉光。东汉安帝永初时(公元107年—公元113年)为大司农,庚戌四年(公元110年)三月迁车骑将军,击降匈奴。生二子:长淳、次忠。

第八十三代

芸  :玮公之子。东汉顺帝阳嘉时(公元132年—公元135年)为水衡都尉。生雄。

豹  :煜公之子。东汉时为少府。生休。

淳  :熙公长子,字质良。迁河南南阳【即古宛城、宛州、中州,今河南南阳府是】。生固。

忠  :熙公次子,字汉升。迁河南襄阳【今河南南阳府内乡县】。生凤。

第八十四代

雄  :芸公之子。东汉桓帝和平时(公元150年)为中牟令。生瞻。

休  :豹公之子,字邵公,山东任城樊邑人也。公为人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以列卿子,诏拜(授)郎中。非其好也,辞病而去,不仕州郡,进退必以礼。桓帝延熹(‘熹’字别本为‘禧’)乙巳八年(公元165年)太傅陈蕃辟之,与参政事。蕃败,公坐废锢。乃作《春秋公羊解诂》,覃思不窥门十有七年。又注训《孝经》、《论语》、《风角七分》,皆经纬典谟,不与守文同说。又以春秋驳汉事六百余,妙得公羊本意。公善历算,与其师博士羊弼,追述李育意(思想),以难(批驳)二传,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党禁解,又辟(评论)司徒群公表。公道术深明,宜侍帷幄,幸臣(宠臣)不悦之,乃拜(任)议郎,屡陈忠言,再迁(任)谏议大夫。年五十四,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卒。自商杞惠公所创制之谱牒,经定、灵、钦、靖、釐、禹裔、脩、毅、鄢续修,后传至东汉顺帝永建时(公元126年—公元131年)佚失,休公因此抱残续修,阙其贲偾以上不可知者,而述其以下可知者,即断自贲偾为始。生黼、黻。《汉书》有传。

固  :淳公之子,字守坚。生二子,长进、次苗。又生一女为东汉灵帝后。

凤  :忠公之子,字文通。生一子颙。

第八十五代

瞻   :雄公之子。生一子楷。

黼   :休公长子,字道济。东汉灵帝中平时(公元184年—公元188年)为光禄主事,克绍家学,著《五经要义》十六卷。生一子潜。

黻  :休公次子,字道翼。(其后待考)

进  :固公长子,字遂高。河南南阳人,其妹为东汉灵帝后。灵帝光和庚申三年(公元180年)十二月征为侍中,中平甲子元年(公元184年)为大将军。已巳(公元189年)年秋七月为宦官等所杀。生一子源。

苗  :固公次子。(按:《后汉书》何进列传摘抄补之: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荥阳贼数千人群起,攻烧郡县,杀中牟县令,诏使何进弟何苗(河南尹)出击之。苗攻破群贼,平定而还。诏遣使者迎于成皋,拜(授)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后被匡遂、董旻(董卓弟)所杀。)

颙  :凤公之子,字伯求,河南南阳襄乡人。东汉灵帝中平时(公元184年—公元188年)见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是人也”。《汉书》有传。(其后待考)

第八十六代

楷  :瞻公之子。为南陵令。生恂。潜  :黼公之子,字孔昭。东汉献帝兴平时(公元194年—公元195年)为九江【汉郡名,今安徽凤阳县】太守。由山东任城【今山东兖州府济南州】樊邑迁还庐江灊县【古安徽霍山,汉置灊县,属庐江,灊音潜,县名】。汉武帝登礼灊之天柱山【即霍山,又灊通潜,潜县亦称潜州、亦称潜江】。即今安徽安庆府,春秋时为皖国。今安徽省,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属庐江,今潜县西北有水曰潜水,亦名皖水;有山曰潜山,亦名皖山。潜公继休公述有谱牒。生一子旻。源  :进公之子,字逢之。为豫章【汉郡县,今江西南昌府】太守。生一子宴。
 第八十七代

恂  :楷公之子。生贞。

旻  :潜公之子,字奉天。魏文帝曹丕黄初时(公元220年—公元226年)为中郎将,与吴战不克,死之。生心德、恒德。

宴  :源公之子,字平叔。南阳宛人。美姿容,少以才名著。魏明帝曹睿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即蜀汉后主延熙二年】与邓颺、曹爽谋夺司马懿权,为懿所杀,夷其族。(按:有史书作何晏。)

第八十八代

贞  :恂公之子。为桂阳太守。生宣。

心德:旻公长子,字正广。魏明帝景初时(公元237年—公元239年)为博士。生祐。

恒德:旻公次子,字承休。迁陈郡阳夏【今河南陈州府太康县】。生夔。

第八十九代

宣  :贞公之子。生攀。

祐  :心德之子,字助国。博学洽闻,为儒者宗。生恽。

夔  :恒德之子,字叔龙。陈郡阳夏人。东汉献帝建安癸巳十八年(公元213年)十一月为魏曹操尚书。生曾。(按:《中国大姓》摘抄补之: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辟(授)为司空掾属,后出任城令、长广太守、乐安太守,曹丕即位,先后任太仆、太傅,封阳武亭侯。)

第九十代

攀  :宣公之子,字惠兴,蜀郡郫县人。武长子,况之十二代孙。西晋武帝咸宁时(公元275年—公元279年)为王濬参军。濬入建业,王浑以濬不待已,将攻之。公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得止。后为散骑侍郎。生一子璋。

恽  :祐公之子,字谋昌,庐江灊人。西晋武帝咸宁间(公元275年—公元279年)为扬州别驾。太康庚子元年(公元280年),晋伐吴,恽谓刺史周浚宜速渡江直指建业。浚使白王浑,浑曰:“受诏”。但屯江北,不使轻进。且诏令龙骧将军王濬受我节制,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进耳。恽曰:“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成之功,来受节制,未之闻也。”浑不听,后王濬入建业,其明日王浑乃济江,以濬不待已,欲攻之。恽又与周浚笺使谏止浑。生敏。

曾  :夔公之子,字颖考。陈国阳夏人,性奢侈。魏元帝曹奂景元时(公元260年—公元263年)【即蜀后主景耀时】为魏司隶。咸熙甲申元年(公元264年)升司徒。乙酉二年(公元265年)晋武帝伐魏,袭王位,改号“泰始”时,以曾为西晋丞相,位太傅,谥曰“孝”。生二子遵、邵。

第九十一代

璋  :攀公之子。(其后待考)

敏  :恽公之子,字叔达。西晋惠帝元康乙卯(公元295年)五年为司隶校尉。生表、泰、绍。又生女适(出嫁)临沂【今山东沂州府】西晋太傅王导字茂宏。

遵  :曾公长子,字思祖【邵庶兄】。有干能,少历清职,终于太仆。生四子:嵩、绥、机、羡。

邵  :曾公次子,字敬祖。西晋武帝太熙庚戌元年(公元290年)即惠帝永熙元年,惠帝立广陵王为太子,以邵为师保,后任尚书左仆射。(按:其它书籍作何劭。)

第九十二代

表  :敏公长子,字儒宗。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繁昌令,遂家焉。生行。

泰  :敏公次子,字岱宗。西晋怀帝永嘉壬申六年(公元312年)为豫州刺史。生五子:函、充、范、矩、准。绍  :敏公三子,字道宗。迁东海郯【今山东沂州府郯城县。东海,或曰沂州府,古名郯,即郯城县】。生修。

嵩  :遵公长子,字伯岳。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吏部郎中。

绥  :遵公次子,字伯蔚。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尚书,参机密。已巳三年(公元309年)为太傅越所杀。

机  :遵公三子,字逸仙。初,何曾侍武宗,宴退,谓诸子曰:“祖上开创大业,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贻厥孙谋之道也,及身而已,后世其殆乎!汝辈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属必及于难”!及绥死,兄嵩哭之,曰:“我祖其殆圣乎!曾日食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子邵日食二万,绥及弟机、羡汰侈尤甚。与人书疏,词礼简傲。”王尼见绥书,谓人曰:“伯蔚居乱世而矜豪乃尔,其能免乎?”人曰:“伯蔚闻卿言,必相危害。”尼曰:“伯蔚比闻吾言,自已死矣!”永嘉之末,曾后无遗种。

羡  :遵公四子。

第九十三代

行  :表公之子,字遵道。生琦。

函  :泰公长子,字伯道,庐江灊人。东晋明帝太宁癸未元年(公元323年)为庐江太守。尝踵潜公重修谱牒。生玄。

充  :泰公次子,字次道。东晋成帝咸康间(公元335年—公元342年)为丹阳【今江苏汝宁府】尹。丞相王导【字茂宏临沂人,充之姑父】、司徒庾亮共荐曰:“充,气度风概,有万夫之望。”已亥五年(公元339年)七月为护军将军,参录尚书事,庚子六年(公元340年)为中书令(宰相)。壬寅八年(公元342年)成帝崩,康帝即位,凉阴不言,委政于充与庾冰。康帝建元癸卯元年(公元343年)征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甲辰二年(公元344年)康帝崩。穆帝立,方二岁,太后褚氏临朝称制,充,加侍中录尚书事,封都乡侯。充有器扃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已任,所进用,皆以功效,不私亲旧,辅两朝幼主【即康帝、穆帝】,尤有大勋。于晋穆宗永和丙午二年(公元346年)二月卒,谥“文穆”。无子,嗣弟准长子放为后。

范  :泰公三子,字叔道。东晋成帝咸康时(公元335年—公元342年)为宣城【今安徽宁国府宣城县】内史。(其后待考)

矩  :泰公四子,字季道。东晋康帝建元时(公元343年—公元344年)为义兴【今直隶宜兴府】太守。(其后待考)准  :泰公五子,字幼道。庐江灊人,高尚寡欲【欲—作交】,弱冠(20岁)知名州府,交辟并不就,兄充为骠骑将军时,劝其仕,准曰:“弟五【准于兄弟行中第五故云】之名,何减骠骑。”后于东晋康帝建元时(公元343年—公元344年)为散骑常侍。去官后,散带衡门,不及人事。惟诵佛经,修营塔庙而已。卒后,封晋兴侯,子惔以父行高洁,表让不受。生放、惔、澄【放继充后】;又生一女,为东晋孝穆帝后【穆章皇后,于穆帝升平丁巳元年(公元357年)八月立。安帝元兴甲辰三年(公元404年)七月崩】。

修  :绍公之子,字明道。生谦。

第九十四代

琦  :行公之子,字万伦。充从兄子,繁昌人,年十四丧父,哀毁过礼。居于宣城阳谷县【今安徽宁国府南陵县,在繁昌县西南】,好古博学,事母孜孜,朝夕色养,常恐甘鲜不赡。乃为郡主簿,历补泾县【今安徽宁国府泾县】令。丁母忧,居丧泣血,杖而后起。停柩在殡,为邻火所逼,烟焰已交,家乏僮使(仆人),计无从出。乃匍匐抚棺号哭,俄(突然)而风止火熄,堂屋一间免烧。其精诚所感如此。从此,遂杜门高尚,屡召不起。桓温过其地,曰:“此中有人,以琴书自娱”。著《三国评论》。年八十二卒。(其后待考)

玄  :函公之子,字妙子。东晋哀帝隆和间(公元362年)为莱州【今山东莱州府】太守。遂由庐江灊县流寓于齐之莱州【原为齐地】。兴宁间(公元363年—公元365年)为兵都左侍郎。尝踵函公续修谱牒。生一子风度。放  :充公嗣子。原为准长子,出嗣充为子。(其后待考)

惔  :准公次子。东晋时为南康太守。生二子,元度、叔度。

澄  :准公三子,字季元。东晋时为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生融。

谦  :修公之子,字子恭。生谨度、慎度。

第九十五代

风度:玄公之子,字宜雅。东晋时为东海郡【山东沂州府,古名东海】太守。遂由齐之莱州再流寓于东海郯县【郯:即古之郯子国,今山东沂州府郯城县,位居山东莱州府西南】。尝踵玄公重修谱牒。生羡之。

元度:惔公长子。东晋时为西阳【郡名,晋置隋废,故城在今湖北黄岗县东】太守。(其后待考)

叔度:惔公次子,准孙。东晋安帝义熙时(公元405年—公元418年)官太常侍卿尚书。后为金紫光禄大夫。吴郡太守王宏每称其清身洁已,少笃行谊。姨与母厚。母早亡,奉姨卒,朔、望必往哭之。哀子尚之为吏部,归省。叔度问曰:“汝行同朝相送可有几人?”对曰:“数百”。叔度笑曰:“此送吏部尔,非为何氏有彦德也。昔殷通任豫章,效钱甚众。及废江亭,积日故旧无复窥之者”。世谓尚之立身简略,实本叔度之教云。生尚之、佟之。

融  :澄公之子。东晋时为大司农。生祚徵。

谨度:谦公长子,字式金。娶刘牢之之妹。生无忌。

慎度:谦公次子,字式玉。生长瑜、承天。

第九十六代

羡之:风度之子,字彦贤。生达。

尚之:叔度长子,字彦德。准曾孙,庐江灊人。宋文帝元嘉间(公元424年—公元453年)为丹阳尹。戊寅十五年(公元438年),文帝建四学,庚辰十七年(公元440年)为吏部尚书,庚寅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为仆射,辛卯二十八年(公元451年)为尚书令。壬辰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以老致仕,退居方山【在今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东南,了凡鉴谓在建康府西葛玄炼丹之处。江宁别号建康、建业、南京】。既而诏书敦谕数四,复起视事,仍为尚书令。癸巳三十年(公元453年)太子邵弑文帝,以尚之为司空,子偃为侍中。及邵败,尚之左右皆散自洗(自我检讨), 黄阁宋王特宥(宽恕)之,复以为尚书令,偃为大司马长史,任遇无改。生偃、伦。

佟之:叔度次子,字士威(别本误作“士成”)。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齐高帝建元间(公元479年—公元482年)官将军,武帝永明间(公元483年—公元493年)为国子助教,都下称其高儒。武帝命掌修《五礼》,书成,遭齐末兵燹。及梁武帝天监时(公元502年—公元519年)为右丞相尚书。武帝修《五礼》,复命佟之总其事,未成而卒。生昌寓。

祚徵:融公之子,字锡吉。生燧。

无忌:谨度之子。东海郯人,刘牢之之甥也【母刘见《烈女传》】。牢之与贼臣桓玄通,无忌与刘裕极谏不听,其子敬宣又谏。与刘裕等谋诛桓玄。东晋安帝元兴甲辰三年(公元404年)二月与刘裕起兵京口诛桓玄,无忌为琅玡内史,及桓谦战于覆舟山下,大破之。玄出走。夏四月,无忌等及玄兵战于桑落州【在江西九江府德化县东北】,玄挟安帝东下。五月,无忌与刘毅及玄战于峥嵘州【在湖北武昌府武昌县东北,一名得胜州】,大破之。玄复挟义帝入江陵宁州,督护冯迁击玄,诛之,帝复位。安帝义熙乙巳元年(公元405年),无忌与刘毅讨灭桓玄余党,荆、湘、江、豫皆平。诏以无忌为都督,江东五郡会稽内史。丙午二年(公元406年)论建义功,封无忌为安城郡公。庚戌六年(公元410年)无忌讨徐道覆战败,死之。谥曰:“忠肃”。生春。

长瑜:慎度长子。南北朝宋人,与谢灵运【河南杭州人,流寓江西南康府】、荀雍、羊璿以文学相赏,号曰“四友”。(其后待考)

承天:慎度次子。东海郯人,宋文帝元嘉初年(公元424年)为太子率更令【东宫官,主宫殿门户职,如卫尉】。戊寅十五年(公元438年),宋立四学,使承天立史学,制有《元嘉历》。生遹。

第九十七代

达  :羡之之子,字通翁。宋明帝泰始庚戌六年(公元470年)为侍中御史。生敬叔。

偃  :尚之长子,字仲弘。庐江灊人,宋文帝元嘉壬辰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为太子中庶子,癸巳三十年(公元453年)为侍中,后改为大司马长史。孝武帝孝建时(公元454年—公元456年)为吏部尚书。大明时(公元457年—公元464年),袭父职,为中书令。生戢、炯。

伦  :尚之次子,字仲常。生求、点、胤。

昌寓:佟之之子,字俨望。齐武帝永明间(公元483年—公元493年)为荆州刺史。海临王昭秀行事废帝,昭文延兴甲戌元年(公元494年)九月,萧鸾【即齐明帝。是年十月鸾废昭文而自立。】遣徐元庆害昭秀,昌寓止之曰:“仆受朝廷意,寄翼辅外藩,殿下未有愆失(过失),何容即以相付耶?若朝廷必须,殿下当自启闻更听后旨”,昭秀由是得还建康。明帝建武时(公元494年—公元497年)屡官吏部尚书,后又为宰相。昌寓独立不群,所交皆当世名儒,风流籍甚,为相以清白称。有姓闵者乞官,自言子骞之后,昌寓笑曰:“遥遥华胄矣!”生敬容。

燧  :祚徵之子,字端甫。生二子:迈、宪。

春  :无忌之子,字若木。生象坤。

遹  :承天之子,字德循。生昭序、昭度。

第九十八代

敬叔:达公之子,字立礼。齐明帝建武间(公元494年—公元497年)为长城【南北朝邑未改】令。其政清约,不通问遗,夏节至,忽榜门受节数日,共得米二千斛【或作二千八百石】,悉取以贷贫民输租,民大悦。尝踵风度重修谱牒。生思澄。

戢  :偃公长子,字惠景。尚(仰攀婚姻)宋武帝山阴公主,齐高帝建元已未元年(公元479年)为太子詹事,庚申二年(公元480年)为吏部尚书加骁骑将军。(其后待考)

炯  :偃公次子,字士光。胤从弟,庐江灊人。(其后待考)

求  :伦公长子,字子有。历丹阳郡丞,后除(授)永嘉太守,逃归,隐居武邱山。【吴郡山中】

点  :伦公次子,字子皙。容貌方雅,博通群书,善谈论。宋、齐屡徵中书郎,中庶子,并不就。豫章王命驾造点,点从后门遁去,隐居吴郡山中,或驾柴车,或蹑草履,随意所适,必醉归。人谓之通隐。与梁武帝有旧,及践祚(音作,君主的位置),天监壬午元年(公元502年)赐川鹿皮冠,手诏徵之,引入华林园,因欲拜(授)为常侍中。点以手捋帝须,曰:“乃欲臣老子耶?”不屈,寻辞疾归。与兄求弟胤皆隐遁不仕。世称:“何氏三高”【潜山有三高亭,今圯废。圯音pi】,又称点为大山,胤为小山、亦曰东山。点少时常患渴痢,积岁不愈,后在吴中石佛寺建讲,于讲所昼寝梦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梦中服之,至此而瘥,时人以为淳德所感,好施与,远近致遣,随复散焉。点,雅有人伦,识鉴多所甄拔。卒年六十八岁。(其后待考)胤  :伦公三子,字子季。年八岁居丧哀毁若成人。既长好学,入宝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为建安太守,有恩信民,不忍欺。每伏腊放囚归家,依期而返。历黄门侍郎,齐高帝建元中(公元479年—公元482年)拜表辞职,不待报辄去。齐武帝永明中(公元483年—公元493年)为国子祭酒,齐废帝昭业隆昌甲戌元年(公元494年)为中书令。慕会稽【今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南有会稽山】之胜,举家而往住云门山【在今会稽县南,亦曰东山,即今会稽县若邱山云门寺】,隐居教授【初,胤兄点隐居吴郡山中,至是胤复隐,世称点为大山,胤为小山】。齐和帝宝融中兴辛巳元年(公元501年)萧衍奏,徵为军谘祭酒,不至。梁高祖武帝天监壬午元年(公元502年),诏赴光禄大夫,遣司马王果劝驾,不应。谓果曰:“卿,何不表留我同隐。”果曰:“不闻比例”。胤笑曰:“擅君两卷,皆言物始,何必有例。”梁高帝诏赐白衣尚书禄,命山阴库钱月给五万,胤皆固辞。乙酉四年(公元505年),武帝选学生往云门山从胤受业。命胤选经明行修者以闻。胤初迁云门山【即秦望山】起学舍,别为小阁,寝处其中,将筑室,忽见二人,容貌甚伟,问胤曰:“君欲居比耶?乃指一处,云:“其中殊吉”。忽不复见。胤依其言而止焉。寻而山发洪水,树石皆倒拔。惟胤所居室,岿然独存。后移居虎丘西寺,讲经论学。徒复从之,有虞人遂鹿,鹿径趋胤,伏不动。又有异鸟如鹤,红色,集讲堂,驯狎如家禽焉。初,开善寺藏法师与胤遇于云门【别作秦望】,后卒於钟山。其死日,胤在般若寺,见一僧,授胤香奁并函,书云“呈何居士”。言讫失所在,胤开函乃是《大庄严论》,世所未有。又于寺内立明珠柱,七日七夜放光昭明。太子钦其德,致手书褒美之,卒年八十六。先是胤疾,妻江氏梦神人告曰:“汝夫寿尽,既有至德,应获延期,尔当代之”。妻觉说焉,俄(突然)得疾而卒。胤疾乃瘳(音chou,病愈)。至是,胤梦一神女并八十许人,并衣恰行列至前,俱拜床下。觉,又见之,便命营凶具,既而疾重,因不治。(其后待考)

敬容:昌寓之子,字国礼。梁武帝大同已未五年(公元539年)为尚书令。性好洁,衣冠必鲜丽直悫无文,以纲维为已任。壬戌八年(公元542年)以吏部尚书出为吴郡太守,政为天下第一。癸亥九年(公元543年)复为太子詹事,太子频于玄圃,自讲老庄。敬容谓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使中原沦于仇敌。今东宫复习,此江南亦将致寇乎?”时武帝笃好佛老,故敬容反得罪。(其后待考)

迈  :燧公长子,字超远。宋孝武帝大明时(公元457年—公元464年)为宁朔将军,尚(仰攀婚姻)宋废帝子业姑新蔡长公主。(其后待考)

宪  :燧公次子,字子思。博该群籍,任昉、刘沨共执秘阁四部书试,问其所知,自甲至丁,连日累夜,莫见所遗,位本州别驾国子博士。(其后待考)

象坤:春公之子,字宏载。生子朗、子守。

昭序:遹公长子,字著明。生逊。

昭度:遹公次子,字九龄。生远。

第九十九代

思澄:敬叔之子,字元静。东海郯人。作游庐山【在今江西南康府西北五十里】诗,见重于沈约。齐和帝中兴间(公元501年—公元502年)为殿中侍御史。少与族弟【一作宗人】水部郎中逊及散骑常侍子郎俱擅文名,世称【一作谚云】“东海三何”。生晦。子朗:象坤长子,字世明。东海郯人。与逊、思澄齐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齐武帝永明癸亥元年(公元483年)四月为散骑常侍。(按:有史书作子郎) (其后待考)

子守:象坤次子,字世禄。徙西城。生一子细胡。

逊  :昭序之子,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南北朝时仕梁,为扬州法曹。公廨(即官舍)有梅一株,逊常吟咏其下。后迁洛阳,思梅花不得,因请再任扬州,上从之【‘从’一作‘许’】。至日花适盛开,逊于东阁延(请)诸名士赏之,笑傲终日【杜诗:东阁观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用此】。少与族兄思澄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称为“东海三何”。沈约谓逊曰:“每见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武帝天监中(公元502年—公元519年)为水部郎中。(其后待考)

远  :昭度之子,字义方。东海郯人。(按《中国大姓》抄补:何远做过奉朝请。为报答别人恩德,全家遭难。他自己也渡江北上,亡命异乡,投奔了北魏。梁朝建立,武帝不仅没有岐视他,反而赞扬他毁家报恩,是人中之杰。史书上称他恨豪强如仇人,爱贫弱似子弟,先后任太守、县令。凡为官之地,民间都为他立庙设祠,表彰他的政绩。称他“清廉公正天下第一”。)(其后待考)

第一百代

晦  :思澄之子,字明叔。梁武帝太清间(公元547年—公元549年)领国子助教。晦,尝踵敬叔重修谱牒。生俊。

细胡:子守之子。由东海郯通商入蜀,遂家郫县。生通、妥。

第一百零一代

俊  :晦公之子,字秀士。陈宣帝太建丁酉九年(公元577年)为御史中尉。生容。

通  :细胡长子。善斫玉。生稠。

妥  :细胡次子,字栖凤。西城人,亦作蜀郡郫县人。少机警。兰陵萧慎亦有俊才,住青阳巷。时人为之语曰:“世有两儒【‘儒’一作‘俊’】,白杨何妥,青阳萧慎。”隋高祖文帝开皇壬寅二年(公元582年)为龙州剌史,有负笈从游者,亲为教授。作《刺史箴》勒(雕刻)石州门外。戊申八年(公元588年)为国子博士。公善音乐,已酉九年(公元589年)文帝令考定钟律,作《清瑟调》三声。又作八佾鞞铎巾拂四舞,以太常所传宗庙雅乐,深乖古意,奏请用黄钟。(其后待考)

第一百零二代

容  :俊公之子,字正修。隋文帝仁寿间(公元601年—公元604年)为国子司业。生政。

稠  :通公之子,字桂林。妥兄之子。隋炀帝大业丙寅二年(公元606年)为太府少卿。(其后待考)

第一百零三代

政  :容公之子,字立纪。唐高祖武德甲申七年(公元624年)以明经出教舒城【今安徽庐州府舒城县】,由东海郯【今山东沂州府郯城县】复归庐江【今安徽庐州府庐江县】。踵晦公重修谱牒。生德馨。

第一百零四代

德馨:政公之子,字泽霈。唐太宗贞观甲辰十八年(公元644年)为给事中。生芬。

第一百零五代

芬  :德馨之子,字济芳。唐高宗麟德间(公元664年—公元665年)为中书侍郎。生宽。

第一百零六代

宽  :芬公之子,字公绰。唐中宗嗣圣甲申元年(公元684年)拜舒州【今安徽安庆县】都督。生应奎。

第一百零七代

应奎:宽公之子,字联辉。唐中宗神龙间(公元705年—公元706年)登明经高第。初,为常州【今江苏常州府】剌史。改除(授)长沙【今湖南长沙府】太守。生修文。

第一百零八代

修文:应奎之子,字超武。唐玄宗开元间(公元713年—公元741年)第进士。初,拔相王府司马,改除(授)御史大夫,升授国子祭酒。为人直谅慷慨,见推于同平章事韩休。尝踵政公重修谱牒。生欣。

第一百零九代

欣  :修文之子,字同人。清奇雅正,有诗名。唐肃宗上元间(公元760年—公元761年)为江南道巡察使。生翰、翬。

第一百一十代

翰  :欣公长子,字西园。唐德宗建中时(公元780年—公元783年)为翰林侍诰。生浩。

翬  :欣公次子,字斯飞(翬,音hui)。唐德宗贞元时(公元785年—公元804年)为大理寺评事。生淮。

第一百一十一代

浩  :翰公之子,字其天。唐宪宗元和已丑四年(公元809年)进士,任河北按察使。博学工词赋,时人称为“庐江学士”。生伟。

淮  :翬公之子,字自桐。生进滔。

第一百一十二代

伟  :浩公之子,字丰宗。唐穆宗长庆癸卯三年(公元823年)判度支。后为同州刺史。伟尝踵修文公重修谱牒。生彙、彝。

进滔:淮公之子。灵武人,为本军校。文宗太和已酉三年(公元829年)六月知留后使,八月为魏博节度使。卒於文宗开成庚申五年(公元840年)十月。生宏敬。(按:‘进滔’别本为‘进韜’,后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

第一百一十三代

彙  :伟公长子,字秉钧(彙,音hui)。唐武宗会昌时(公元841年—公元846年)为剑南巡察使。生琇、莹。彝  :伟公次子,字秉常。唐武宗会昌时(公元841年—公元846年)为刑部侍郎。生瑜。

宏敬:进滔之子,初名重顺,赐名宏敬。唐文宗开成庚申五年(公元840年)冬十月知魏博留后使,寻为魏博节度使。武宗会昌癸亥三年(公元843年)为南面招讨使。唐懿宗咸通丙戌七年(公元866年)卒。生子全皞。(‘宏敬’别本为‘弘敬’)

第一百一十四代

琇  :彙公长子,字子美。迁黄州【今湖北黄州府。一作广州,即广东广州府】。生锡嘏。

莹  :彙公次子,字子玉。迁浙江杭州府会稽县。生锡畴。

瑜  :彝公之子,字子光。唐文宗太和癸丑七年(公元833年)擢进士,迁(任)户部郎中。生锡恩、锡圭。

全皞:宏敬之子。唐懿宗咸通丙戌七年(公元866年)为魏博留后使,寻为魏博节度使。以年少骄暴好杀,庚寅十一年(公元870年)秋八月,军中作乱,全皞单骑走追杀之。自进滔得魏博至全皞传三世,四十二年而灭。(其后待考)

第一百一十五代

锡嘏:琇公之子,字光禹。唐时为大理司直。生鼎。

锡畴:莹公之子,字范禹。唐时为太常侍丞。生羲图。

锡恩:瑜公长子,字绳禹。唐僖宗光启间(公元885年—公元887年)为会稽【今渐江绍兴府、会稽县】守,甚有能名。生羲易、羲庆。

锡圭:瑜公次子,字缵禹。唐时为司农寺卿。(其后待考)

第一百一十六代

鼎  :锡嘏之子。唐末,为容管经略使。生泽。

羲图:锡畴之子,字辉山。会稽人。唐昭宗天复壬戌二年(公元902年)进士。铨陕西延安府郡守。生渊。

羲易:锡恩长子,字肇三。唐昭宗天祐时(公元904年—公元918年)为监察御史。生神剑。

羲庆:锡恩次子,字肇基。唐昭宗天祐乙丑二年(公元905年)进士及第。世乱不仕。生清。尝踵伟公重修谱牒。

第一百一十七代

泽  :鼎公之子。《五代史》作黄州【黄州:今湖北黄州府,他本作广州,今广东广州府】人,后唐庄宗同光癸未元年(公元923年)为洛阳【即今河南省洛阳县】令。甲申二年(公元924年)九月庄宗猎,泽遮道谏曰:“陛下赋敛既急,今禾稼将成复蹂践之,使吏何以为理,民何以为生。臣愿先赐死。”庄宗慰遣之。乙酉三年(公元925年)为太仆少卿。(其后待考)

渊  :羲图之子,字溥博。生延。

神剑:羲易之子。生福进。

清  :羲庆之子,字洁怀。后唐庄宗同光时(公元923年—公元925年)为建昌【今江西建昌府】令。生二子:廷、建。

第一百一十八代

延  :渊公之子,字世熙。生继夏。

福进:神剑之子,字善长。太原人【《通鉴》作河南人】。五季初为颖州防御使,后晋齐王开运时(公元944年—公元946年)为恒州将,丁未四年(公元947年)闰七月逐辽将满达勒遣使降汉,后汉隐帝承祐【隐帝名】乾祐已酉二年(公元949年)为刺史。生继筠。

廷  :清公长子,字朝立。生一子继禹。

建  :清公次子,字道立。宋太宗太平兴国壬午七年(公元982年)为巩昌【今陕西巩昌府】刺史,有惠政,性恬雅,琴书自随。生继杞。

第一百一十九代

继夏:延公之子,字昌炽。生允元。

继筠:福进之子,字化龙。宋太祖乾德时(公元963年—公元967年)为李继勋前锋将。开宝戊辰元年(公元968年)击破北汉兵,斩首三千级,遂夺汾河桥。生承矩。

继禹:廷公之子,字昌裔。生允诚、允信。

继杞:建公之子,字昌先,号菊友。筑室冶父【山名,在安徽庐江县之野】,种菊十余年,自号菊友,日偕词客,泛舟白湖【安徽庐州府庐江县之南有黄波湖,东当西河以入大江。黄波湖之南有荡湖简称白湖。白湖之西北有支流,上流出于庐江县之西南】之间,煮酒吟诗为物外游。复于淳化二年辛卯(公元991年)建祠冶父,掘得敞公所瘗“历代源流碑”,续成《何氏历代世谱》五十六卷。生允文、允修、允武。按:庐江县之北有巢湖,其北有黄波湖,黄波湖之南有白荡湖,白荡湖之南为长江。继杞公之泛舟白湖,其七代孙镕【字声一】之欲与从兄铸【字伯寿】一叶巢湖即指此二处。

第一百二十代

允元:继夏之子,字惇德。生绍。

承矩:继筠之子,字正则。宋太宗淳化癸巳四年(公元993年)三月【按:宋史本传作端拱戊子元年】为河北屯田制置使。至道乙未元年(公元995年)四月契丹寇雄州,承矩御却之(击退)。生龟龄、昌龄、九龄、遐龄。允诚:继禹长子,字纯一。(其后待考)

允信:继禹次子,字近义。(其后待考)

允文;继杞长子。迁浙江余杭郡【今浙江杭州府余杭县】。生经。

允修:继杞次子,字高文。豪纵不羁,诗酒自适,生纶。

允武:继杞三子。迁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生纲、纪。

第一百二十一代

绍  :允元之子,字祖述。生自康。

龟龄:承矩长子。(其后待考)

昌龄:承矩次子。生象中。

九龄:承矩三子。(其后待考)

遐龄:承矩四子。(其后待考)

经  :允文之子,字子圣。生自修。

纶  :允修之子,字子贤。隐居教授,不入城市,剌史高其行谊,造门,屡辟不起。生自明。

纲  :允武长子,字子常。生自强。

纪  :允武次子,字子律。迁四川顺庆府南充县,生自行、自尊、自立。

第一百二十二代

自康:绍公之子,字尔寿。迁湖北武昌通城县,今湘人奉为迁湘始祖,葬通城县,妣田氏,生周士。【按:旧谱只载自康迁湘为湖广之祖,以下未悉,民国丙辰五年(公元1916年),有湖北何立功(系“运”字派)上川清族,携来刻谱查对,乃知此支实自康亲支,因抄补之。】

象中:昌龄之子。(其后待考)

自修:经公之子,字进益。生煌。

自明:纶公之子,字训典。潜心好学,笃志立行,富贵利达,毫不介意,生炳。

自强:纲公之子。生琬、琳。

自行:纪公长子。生涉、涧。

自尊:纪公次子。生群。

自立:纪公三子。生郯、邦。

第一百二十三代

周士:自康之子。妣吴氏,生淙尧、淙舜。

煌  :自修之子,字耀祖。生程、秩。

炳  :自明之子,字耀天。宋仁宗庆历辛巳元年(公元1041年)为国子直讲,壬午二年(公元1042年)十一月,朝廷征晋州处士孙复【字明复,宋征为国子直讲】,遂避贤,复修先人菊圃,杜门读书,乡里罕识其面,生一子穆。

琬  :自强长子,字子温。浙江龙泉人,宋仁宗尝疏其名于屏曰:“政事何琬,文章叶涛”涛亦同里。生守中。

琳  :自强次子,字子斑。生执中、致中。

涉  :自行长子,字济川。四川南充人,汛览博古。宋仁宗宝元间(公元1038年—公元1039年)迁(授)著作郎,管勾鄜延路招讨使,机宜文字,时夏景宗元昊扰边。军中经画,涉与有力。所至多建学馆,劝课诸生。虽在军中亦尝为诸将讲《左氏春秋》,狄青之徒皆横槊以听。(其后待考)

涧  :自行次子。(其后待考)

群  :自尊之子,字通夫。西充人,博学好古,喜激扬论议,著书数十篇。宋仁宗嘉祐间(公元1056年—公元1063年)直龙图阁,何郯表其行义,赐号“安逸处士”。(其后待考)

郯  :自立长子,字圣从。四川成都府人,宋仁宗庆历间(公元1041年—公元1048年)为御史,后迁(授)龙图阁学士。生榛。

邦  :自立次子,字圣国。迁四川成都资州直隶州,生栗。

第一百二十四代

淙尧:周士长子。妣焦氏,生翼凤、附凤。

淙舜:周士次子。(其后待考)

程  :煌公长子,字德昌。迁浙江金华府【金华,宋名婺州】。生钊。

秩  :煌公次子,字德音。生铸。

穆  :炳公之子,字友昌。宋徽宗政和间(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为翰林学士,忤(音伍,不顺从)蔡京意,遂隐归。生镕、锦。

守中:琬公之子,字大本。(其后待考)

执中:琳公长子,字伯通。浙江处州龙泉县人,宋徽宗崇宁间(公元1102年—公元1106年)为吏部尚书。大观丁亥元年(公元1107年)春正月为中书侍郎,已丑三年(公元1109年)六月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政和丙申六年(公元1116年)四月,病甚,年高,以太傅致仕、就第朝朔,望物仪廪稍,一如居位时,未几,卒。生修年、亿年。

致中:琳公次子,字位高。迁浙江温州府。生南轩。

榛  :郯公之子,字文密。(其后待考)

栗  :邦公之子,字文缜。四川资州人。宋钦宗靖康丙午元年(公元1126年)三月为尚书右丞,八月为中书侍郎,栗主战,与曹恪,耿南仲不合【时朝议割三镇以缓金师,栗力言其不可】,十一月罢为开封尹。寻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其后待考)

第一百二十五代

翼凤:淙尧长子,字翔霄,行细六。同弟附凤捷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年)科进士,故至今称双凤仕。至大理寺评事,迁衡州签判,勅授承德郎。妣戴氏,生念六、鹏。庶室周氏。

附凤:淙尧次子,字千仞,行义六。与兄翼凤同捷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年)科进士。任岳州府平江宰,迁浙江杭州司理厅,封奉直大夫。妣邱氏【梢林邱圣卿女】,生鹓。【按:此即湖北沔阳州何家塆益兰马埠四世祖考、妣也。】

钊  :程公之子。生伯熭。

铸  :秩公之子,字伯寿。余杭人,宋高宗绍兴已未九年(公元1139年)为侍御史,庚申十年(公元1140年)七月为中丞,辛酉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签枢密院事,壬戌十二年(公元1142年)七月权参知政事。初,秦桧陷岳飞于狱,命铸鞫(音锯,审问)。铸颔(音han,点头)之,引飞至庭,诘(音洁,问)其反状。飞裂裳以背示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字深入肤里。既而阅实,俱无验,遂白其冤于桧。桧怒。铸曰:“铸岂区区为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至是年八月,桧以铸不传会岳飞之狱,怨之,讽万俟卨(读mo、qi、xue)论其过,欲窜诸岭,表,帝不许。遂出知徽州【今安徽徽州府】,后复授秘书少监。徽州居住。生大德。

镕  :穆公长子,字声一。宋高宗绍兴戊午八年(公元1138年)十二月为礼部左侍郎。辛酉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月秦桧矫诏(假传圣旨)下飞于大理狱,令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鞫。镕谓铸曰:“岳鹏举【岳飞字】乃宋室社稷,天下生灵之所系也。桧欲诬而死之,将以和议图富贵,欺天罔上,莫此为甚。兄既坐狱【‘坐’字别本作‘听’】,须赤胆白肺以明其诬。毋令权贵戕害忠良”。铸颔之,既而阅实无状,遂白其冤于桧。桧乃改命私人谏大夫万俟卨【读墨七血】。镕见桧必欲死飞,又谓铸曰:“天下事,不可为矣,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无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余与兄,一叶巢湖【在安徽庐州府庐江县之北】,数杯笛浦,庶北风不致吹衣,雨雪不致沾裳也。”铸不以为然,镕遂隐去,筑菊圃以待清。及桧卒害岳飞。镕叹曰:“二圣【宋徽宗、钦宗】不返【被金掳去】,三光无色。”基于此矣!因为泣下。生大受。

锦  :穆公次子。生大一。

修年:执中长子,字南翔。生澹。

亿年:执中次子。后无考。(其后待考)

南轩:致中之子。生逢源。

第一百二十六代

念六:翼凤长子。无出。

鹏  :翼凤次子,字云程。于宋理宗淳祐已酉九年(公元1249年)同制置使余玠治蜀,任利州【今四川省保宁府广元县】守将,诰封武烈大夫。妣汪氏,生朝栋。

鹓  :附凤之子,字云路,行念六。邑庠生,应经艺制科中式,任江南道临州新淦宰。妣张氏【临湘张驸马女】,生朝祯。

伯熭:钊公之子。(熭,音wei)生基。

大德:铸公之子。(其后待考)

大受:镕公之子,字超儒。宋宁宗嘉定壬午十五年(公元1222年)进士,任安徽颖州府泰和县教谕【宋泰和县,明改泰为太今县】,严师弟礼,训诲谆恳,至忠孝节烈,丁宁告诫,不啻再三,诸生咸遵其教,一邑赖之,后以老解组归里,撮取《历代世谱》著《图系》一卷,娶魏氏,生一子侯。

大一:锦公之子。由庐江徙楚之梅城,生尚一。

澹  :修年之子,字自然。浙江处州府龙泉县人,宋孝宗淳熙间(公元1174年—公元1189年)为司业,光宗绍熙时(公元1190年—公元1194年)为中丞,宁宗庆元丙辰二年(公元1196年)夏四月参知政事,庚申六年(公元1200年)知枢密院事。(其后待考)

逢源:南轩之子。浙江温州府人,宋宁宗开禧中(公元1205年—公元1207年)知四川嘉定府,以忧民为心,与何耕、孙松寿、宋海前后守嘉,皆有惠政,民绘像以祀,曰:“四循良”。 (其后待考)

第一百二十七代

朝栋:鹏公之子,字国柱,行祥三。生而颖异,早登贤书,后任江西道赣州府瑞金邑宰,循良著绩,封文林郎,妣徐氏,临湘县治湖里徐兴公女,生煁心。

朝祯:鹓公之子。任齐地青州剌史,诰授奉直大夫,生煁思。

基  :伯熭之子,字子恭。婺州金华人,少师事黄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遂得渊源之懿,穷伊洛之学,赵汝腾、蔡杭、杨栋相继荐于朝,诏以崇政殿说书,徵不起,宋理宗景定癸亥四年(公元1263年)都省言婺州布衣何基得先儒理学之传,年高德邵,隐居乐道。于是,诏补迪功郎,又改承务郎,基终不受,时差婺州教授兼丽泽书院【在浙江金华府城东北】山长,宋恭帝【即帝显】德祐乙亥元年(公元1275年)四月诏赐基谥“文定”。所著有《大学》、《语》、《孟》、《太极通书》、《西铭近思录》等。(其后待考)

侯  :大受之子,字公次。性静谧,博览群书,抚宋室之衰微,痛乾纲之不振,尝作诗以寓意。诗曰:“黄袍启运业承天,五曜娄奎诞大贤。圣主慈祥甘露润,奸臣罪恶飓风颠。江山瓦裂苍生病,国祚波漂宝位悬。最是不堪回首处,朱仙镇上目凄然。”于是,忧愤不己,以楚之江安【今湖北之公安,原注黄州府误】多产名贤,且又干戈稍静,遂以访道之故,于度宗咸淳时(公元1265年—公元1274年)挈家溯江而南,爱明水山【湖北黄州府广济县】,乃筑室居之,后又迁于齐安【齐安:湖北黄州府别名】。娶潘氏,生三子:顺、颐、颜。

尚一:大一之子。生宣仪、宣仁。

第一百二十八代

煁心:朝栋之子,字盛光,行千二。举宋端宗【即宋益王昰】景炎元年【即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丙子乡榜,生平廉静寡欲,不求闻达,乐志林泉,且际时艰,妣孙氏,生万一、万二、万三、万四、万五、万六。

煁思:朝祯之子,字慎修,即千三。其子迁监利【湖北荆州府监利县】、沔阳【湖北汉阳府沔阳县】。(其后待考)

顺  :侯公长子,字理翁。元世祖至元癸酉十年【即宋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岁进士,任浙江严州府寿昌县教谕,娶杜氏,生宽、安。

颐  :侯公次子,字养翁。娶潘氏,生容。

颜  :侯公三子,字悦翁。娶邱氏,生宥、宜。

宣仪:尚一长子。生念一、念四、念七、念八、念九、念十。

宣仁:尚一次子。生念二、念三、念五、念六。

第一百二十九代

万一:煁心长子。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生得经。

万二:煁心次子。娶白氏,生得申、得晋,何桥关祖。

万三:煁心三子。举方正,不就。妣胡氏,临湘县胡士昂公女,生得量。神二祠中源祖。万

四:煁心四子。妣焦氏,生得瑛、得春,西关祖。

万五:煁心五子,字豫章。妣沈氏。生得世、得众,凤雁二关祖。

万六:煁心六子。生得绶。

宽  :顺公长子,字洪人。元时,府庠生。娶周氏,生三子,福、祉、祥。

安  :顺公次子,字济人。娶祝氏,生祖。

容  :颐公之子,字受人。娶左氏,生三子:祐、祧、祜。

宥  :颜公长子,字育人。元庠生。娶焦氏,生二子:祀、禧。

宜  :颜公次子,字谐人。娶白氏,生礼。

念一:宣仪长子。旧居新化沣溪,转徙蒋家坪,今成都司马进卿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四:宣仪次子。旧居御浦河底溪,转徙新仪口东,今文学自如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七:宣仪三子。旧居新化何家坪,转徙大洋溪三江口,今文学自得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八:宣仪四子。旧居新化石溪塘下山,转徙思沣溪,今孝廉东俊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九:宣仪五子。旧居新化白溪,转徙白沙坪,即昔旧县,今颖川司马相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十:宣仪六子。徙豫章。(其后待考)

念二:宣仁长子。徙中湘彭山。(其后待考)

念三:宣仁次子,名德明,字又新,行念三。元初,由新化徙宁乡黄材市,娶姜氏,夫妇合葬司马山,癸山丁向兼子午,去黄材市十五里,为造钟怡祖,生时兴。

念五:宣仁三子。徙宝庆何家桥。(其后待考)

念六:宣仁四子。徙资阳小子江,今万历解元守初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第一百三十代

得经:万一之子。同父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生辛一、辛二、辛三。辛三迁巴陵襄阳。

得申:万二长子。自临湘县雁岭迁湖北武昌府嘉鱼县,娶甘氏,生胜一、胜二。

得晋:万二次子。生胜三。

得量:万三之子,字达卿,行绍六。妣罗氏,临湘县罗启辉女。生大器、大成、大传、大贵、大明、大俊、大宝、大荣【长二祠中四关祖】。

得瑛:万四长子。妣周氏,继妣汤氏,公生二子,长子由西井桃林迁巴陵县官桥塅;次子迁寒婆坳。(其后待考)

得春:万四次子。妣周氏,继妣陶氏,生三子:长元泰,西港山祖;次谅泰,何家洞祖;三晨泰,平桥祖。

得世:万五长子,字问十。妣赵氏,生子:长承纲,雁岭祖;次承纪,长安祖;三承纶,凤凰祖。

得众:万五次子。(其后待考)

得绶:万六之子。生承坤。

福  :宽公长子,字维祺。(其后待考)

祉  :宽公次子,字维嘏。娶罗氏,生三子:长玉明字师寄、次绍明字师齐、三开明字师启。

祥  :宽公三子,字维祯。元世祖至元癸巳三十年(公元1293年)举人,甲午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进士,任云南大理府浪穷县知县。娶赵氏,生九子:长圣、次贤、三英、四哲、五邦、六国、七隆、八盛(后更德明入蜀涪)、九光。

祖  :安公之子,字维念。娶徐氏,生新号师知。

祐  :容公长子,字启寿。(其后待考)

祧  :容公次子,字启后。(其后待考)

祜  :容公三子,字启祚。元,县庠生。(其后待考)

祀  :宥公长子,字受膰。元,太学生。(其后待考)

禧  :宥公次子。字受喜。(其后待考)

礼  :宜公之子,字受矩。(其后待考)

时兴:念三之子。娶李氏,夫妇合葬黄材市何家塆对门塅中,乙山辛向。生克仁、克义、克礼、克知。

第一百三十一代

辛一:得经长子。(其后待考)

辛二:得经次子。(其后待考)

辛三:得经三子。迁巴陵襄阳。(其后待考)

胜一:得申长子,原名雁岭。妣李氏,生仁二、仁五、仁七、仁八。

胜二:得申次子。(其后待考)

胜三:得晋之子。同父迁湖北荆州府监利县何家塆,娶胡氏。(其后待考)

大器:得量长子。失传。(其后待考)

大成:得量次子。失传。(其后待考)

大传:得量三子。迁兴国州,通神关祖。(其后待考)

大贵:得量四子。迁兴国州,通神关祖。(其后待考)

大明:得量五子,字清远,号熙象。盛德贻谋,通易理,每有神机,家颇饶。乐行善事,殁后,得公子铸铜像以祀之,其像因兵燹失于临湘县苦竹坳郑姓家。盖苦竹坳是我祖籍发源之所,故先世祖坟多在其处,以元鼎革失之,原配鲁氏,生一子讳贵,迁湖北兴安府,为彼十一世,继妣左氏,生四子:长道,神关祖;次振,祠关祖;三祥止;四奇,中关祖。

大俊:得量六子。奇中关祖。

大宝:得量七子。(其后待考)

大荣:得量八子。字华远,迁巴陵县,在岳州府城西门外张骆坊外。娶官氏,生一子义,马源祖。

元泰:得春长子,行一。生一子至广。

谅泰:得春次子,行二。生一子伏五。

晨泰:得春三子,行三。娶杨氏,生一子俸元。

承绪:(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仲五:(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添视:(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文富:(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文贵:(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承纲:得世长子,字周典。妣闵氏,生二子:储丰、储足。

承纪:得世次子。妣高氏,生二子:长功鼎、次山鼎。

承纶:得世三子。徙居银邑凤凰山阳界,因元乱,仍转黑洋洞,箩筐等处,妣钟氏,生一子仕成。

承坤:得绶之子。迁湖北荆州府监利县。(其后待考)

玉明:祉公长子,字师寄。与弟师齐于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为洪武元年)自湖南岳州府巴陵县迁四川叙州庆符县,光绪间署涪州训导何世熙字介堂即其后也,介堂出庆符志,证其始祖师寄、师齐之名。(其后待考)

绍明:祉公次子,字师齐。明洪武初(公元1368年为洪武元年),同兄玉明由湖南巴陵县迁四川叙州府庆符县。(其后待考)

开明:祉公三子,字师启。明洪武初年携《大受谱》由齐安迁黔。娶唐氏,生起、赴。

圣  :祥公长子,字师鲁,后更德远。元武帝至大己酉二年(公元1309年)举人,仁宗皇庆癸丑二年(公元1313年)进士,延祐甲寅元年(公元1314年)授广东高州府石城县知县,英宗至治癸亥三年(公元1323年)内转除礼部郎中,泰定帝泰定丁卯四年(公元1327年)以贤劳迁云南布政使司,遂泛舟泊岳阳【今湖南岳州府】见洞庭【湖名,在湖南岳州府。】山水之胜,有栖隐志,乃命财力仆于府治北仓,后卜地数亩,筑室其间为何家庄,作他日解组之计,是年冬始莅任。顺帝至正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徐寿辉兵陷岳州,公举家至大桥【在今湖南岳州府巴陵县】,依弟玄六居,癸巳十三年(公元1353年)以寿终于大桥,甲午十四年(公元1354年)其子超复归何家庄,元配吕氏,生一子超字绍先。庶妣苏氏,生一子越字茂先。

贤  :祥公次子,字师孟,后更德大。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八角楼。(其后待考)

英  :祥公三子,字师杰、后更德浦。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雁岭。或谓雁岭,属湖南岳州府临湘县。(其后待考)

哲  :祥公四子,字师睿,后更德长。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公安门。(其后待考)

邦  :祥公五子,字玄敏,后更德茂。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临湘县聂家市。(其后待考)

国  :祥公六子,字师政,后更德盛。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安陆府潜江县。(其后待考)

隆  :祥公七子,字玄昌,后更德光。家湖北黄州府。(其后待考)

盛  :祥公八子,字师发,后更名德明。元延祐戊午五年(公元1318年)十月十二日卯时生於齐安【湖北黄州府,即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元顺帝至正乙酉五年(公元1345年)科武举。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沿江盗起,继而叛元者纷纷四起,闻徐寿辉驱元除乱,公亦早有其志,因此于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託妻陈氏、蔺氏及子赵、赳(舜卿)、趋等于七兄玄昌,为避成败莫测,株连族众,更名德明,毅然往从徐寿辉部。至正丁酉十七年(公元1357年),公同族弟新字师知与徐部将明玉珍入蜀,陷成都,据重庆……至正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玉珍称帝,国号“夏”,年号“天统”,建都重庆,封公“万户侯”(沿袭元制),世袭“千户伯”,掌涪陵军伍,取眷齐安移籍蜀之涪州徐坪(鹤游坪、又称北坪,公元1953年划入垫江县)沙坪庙场石堰口而家之。至正甲辰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公见玉珍无复远图,往从明太祖,授公“恢剿副总兵”。公曾前后镇涪两次,蜀中黔地屡乱皆平之。明太祖洪武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蜀平,太祖以公在蜀久,授公“涪陵卫指挥”。甲寅七年(公元1374年)黔贼侵犯,公兵寡不敌,于八月二十六日午时殉难失尸,仅拾血衣,铸金首招魂以葬。太祖嘉其忠勇,追赠“建威将军”。赐谥“忠节”,世荫“千户”一人。寿五十六岁。葬鹤游坪沈家场(坪山镇杨柳村)尖山坡下金子山,立丁山癸向。(其行实,已载入《涪州志》、《涪陵辞典》等史籍。)失《大受世谱》。妣陈氏,诰封正一品夫人,生赵,字光先。母子均未入蜀,生卒不详,葬湖北黄州府。妣蔺氏,湖北黄州府进士蔺先模女,诰封一品夫人。生於元英宗至治辛酉元年(公元1321年)正月十九日子时,亡明洪武乙丑十八年(公元1385年)十二月十八日未时,寿六十四岁,与公合葬。生二子,次子赳字武先,入川更名舜卿,字重华。三子趋,字启先,入川更名尧卿,字放勋(尧卿出后何新字师知)。光  :祥公九子,字玄六,后更德久。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其后待考)

新  :祖公之子,字师知。元季,与从兄德明佐明太祖以征剿功授“武显将军”。偕德明入蜀涪陵。娶赵氏,无嗣,以德明三子尧卿字启先为后。公卒,与妣赵氏合葬涪陵鹤游坪箐林山。

克仁:时兴长子。(其后待考)

克义:时兴次子。(其后待考)

克礼:时兴三子。(其后待考)

克知:时兴四子。民国黔军中有何振华者携一袖珍谱。考其谱乃穆公七世孙克知之后徙于滇者。(其后待考)

第一百三十二代

仁二:胜一长子。失传。(其后待考)

仁五:胜一次子。失传。(其后待考)

仁七:胜一三子。失传。(其后待考)

仁八:胜一四子。失传。(其后待考)

贵  :大明长子。迁湖北兴安府,为彼十一世祖。(其后待考)

道  :大明次子。神关祖。(其后待考)

振  :大明三子。祠关祖。(其后待考)

祥  :大明四子。止。(其后待考)

奇  :大明五子。中关祖。(其后待考)

义  :大荣之子。马源祖。(其后待考)

至广:元泰之子。(其后待考)

伏五:谅泰之子。(其后待考)

俸元:晨泰之子。(其后待考)

储丰:承纲长子。(其后待考)

储足:承纲次子。(其后待考)

功鼎:承纪长子。(其后待考)

山鼎:承纪次子。(其后待考)

仕成:承纶之子。(其后待考)

起  :开明长子,字立先。居贵州。(其后待考)

赴  :开明次子,字行先。(其后待考)

超  :圣公长子,字绍先。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举人,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进士。乙未十五年(公元1355年)授山东济南府长清县知县,戊戌十八年(公元1358年)转经筵博士。庚子二十年(公元1360年)升河南彰德府知府。初,从父圣自湖北黄州府官云南,去官后迁湖南岳州府治北仓后何家庄。元顺帝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徐寿辉兵陷岳州,父圣举家至大桥【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甲午十四年(公元1354年)超挈家复归何家庄。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大明兵及陈友谅战于鄱阳,友谅死。其子理复据武昌。是年,超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之南湖。超之后世多有闻人。今湖北汉阳府沔阳族众。生子五:仁、义、礼、智、信。公述有《何氏本纪》。

越  :圣公次子,字茂先。明太祖洪武乙卯(公元1375年)举人。生於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原籍湖南岳州府。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与兄超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南湖。生一子孝。

赵  :盛公(德明)长子,字光先。元,县庠生,与母陈氏仍留齐安未入蜀,妣氏未详。生一子弟,名恭卿。舜卿:盛公(德明)次子,原名赳,字武先,入蜀后更名舜卿字重华。公,元县庠生。明洪武甲寅七年(公元1374年)荫“千户”,兼任涪陵卫千户所千户。诰赠“武显将军”,镇涪三十八载,边隅肃清。元顺帝至正癸未三年(公元1343年)七月初一日巳时在湖北黄州府诞生。明永乐壬辰十年(公元1412年)二月二十九日戌时在鹤游坪石堰口家告终,寿七十岁。葬石堰口侧箐林山。立申山寅向。【其行实已载入《涪州志》和《涪陵辞典》等史籍。】妣冯氏,明诰封二品夫人,生於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六月十四日卯时。明永乐甲午十二年(公元1414年)冬月初十日辰时卒,寿六十八岁,与公合葬。生三子:兴、清、洪。

尧卿:盛公(德明)三子,原名趋字启先。入蜀后更名尧卿字放勋。于元顺帝至正癸巳十三年(公元1353年)十月二十日辰时在湖北黄州府诞生,至正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公年十岁,因父德明遣使取眷齐安,从生母蔺夫人,兄舜卿入蜀。嗣因从叔新字师知无后,遂出嗣之。明洪武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公年十八,是年三月娶白孺人。八月即奉父命返齐安迎陈夫人并兄赵入蜀。九月十九日申时以疲劳得疾卒,葬麻城县孝感乡。妣白氏,南京刑部侍郎白勉之姑母,生於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七月初八日寅时,卒於明洪武壬子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二十八日巳时。寿二十一岁,葬鹤游坪水口。生一子澄,原名忠。

第一百三十三代

仁  :超公长子,字长卿。(其后待考)

义  :超公次子,字善卿。(其后待考)

礼  :超公三子,字政卿。(其后待考)

智  :超公四子,字贵卿。(其后待考)

信  :超公五子,字才卿。(其后待考)

孝  :越公之子,字敬卿。(其后待考)

弟  :赵公之子,字恭卿。县庠生,与父居齐安。(其后待考)

兴  :舜卿长子,字诗斋。公长而贤,例应荫“千户”,因先舜卿公而逝,故未得荫,涪人深惜之。生於明太祖洪武戊申元年(公元1368年)九月十四日卯时,卒於明成祖永乐庚寅八年(公元1410年)四月十五日亥时,寿四十三岁。葬北拱坝何家山。妣潘氏,生於元顺帝至正丙午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七月初八日午时,卒於明永乐壬寅二十年(公元1422年)正月二十五日子时,寿五十六岁,与公合葬。生五子:友直、友益、友于、友善、友义。

清  :舜卿次子,字洁斋。公,明成祖永乐九年辛卯(公元1411年)科举人。永乐壬辰十年(公元1412年)荫“千户”兼涪陵卫千户所千户,镇涪十七载,行实详墓志。公生於明洪武丁巳十年(公元1377年)九月二十四日寅时,于宣宗宣德戊申三年(公元1428年)七月二十六日未时殉“五姓流贼”难。寿五十二岁。赠“武显将军”,赐谥“义烈”。葬鹤游坪沙坪庙周元山,立艮山坤向。(其行实,己载入《涪州志》和《涪陵辞典》等史籍。)妣韩氏,明诰封二品夫人。生於洪武戊午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十五日未时,卒於景泰丙子七年(公元1456年)四月初七日子时,寿七十八岁。葬石堰口石瓦坟,立寅山申向。生一子友亮。

洪  :舜卿三子。出后舅父冯氏。(注:洪公之后不复何姓,为冯氏一支矣)澄  :尧卿之子,原名忠。生於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十二月初七日未时。公幼孤,赖蔺太夫人(祖母)抚育成立。事明惠帝,建文壬午四年(公元1402年),成祖靖难兵入南京,公与方孝儒等同殉难。(其后待考)


   
-------------------------------------------------------------------------------------------------------------------------------------------------------------------------
【复版】        黄帝姒何谱系··贲愤何氏世系···监利涪陵大受公支系 (黄帝71世起)

71世
贲偾:生於秦政即位之初年,因先世自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杞被楚灭,至秦政并吞六国后之庚辰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窜居江南庐江河上,已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生迪光。
                                            (汉朝时代) 
72世
迪光:生脩。
 
73世
脩  :字道皇,西汉文帝时(公元前179年—164年)为博士,有贤声,加二千石,公 曾续修禹裔所存釐公旧谱。生禧、卓、宪。
74世
禧  :一名成。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宏农都尉,后出为胶东王相。生清。
74世,卓  :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太尉。由江南庐江河上徙汝南郡平舆县,生澜。
74世,宪  :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丞相长史。(其后待考)
 
75世
清  :一名果。西汉武帝建元时(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为尉史中丞,迁大中大夫。生比权、比干。
75世,澜  :。西汉武帝元光时(公元前134年—公元前129年)为谒者仆射,加二千石。自平舆徙平陵。生比烈。

76世,比权:字衡卿。西汉武帝时为奉车都尉。(其后待考)
76世,比干:字少卿。敞六世祖。学尚书于晁错,经明行修,兼通法律。为汝阴县狱吏,决曹掾(治水),平活数千人,武帝时为廷尉正,与张汤同时,汤持法深,而公务为仁恕,数与汤争,虽不能尽得,然所济活以千数。后迁丹阳都尉,狱无冤囚,淮汝号曰“何公”。征和三年辛卯(公元前90年)三月辛卯天大阴雨,公在家,日中,梦贵客车骑满门。觉以语妻,说未已,门有老妪,可八十余,头白,求寄避雨。雨甚,而衣履不沾渍,雨止,送出门,乃谓公曰:“公有阴德,今天赐君策,以广君之子孙。”因出怀中符策,状如简,长九寸,凡九百九十枚以授公,曰:“子孙佩印绶者当如比算。”时公年五十八,有六男,又生三子。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自汝阴徙扶风平陵,代为名族。生九子:刚、毅、木、讷、近、仁、寿、考、万。
76世,比烈:澜公之子,字勋卿。西汉武帝时官二千石。生並。
 
77世,毅  :比干次子,字子坚。西汉宣帝五凤时(公元前57年—公元前54年)为蜀郡太守,遂由扶风郡平陵徙蜀郡郫县。
               毅公尝踵脩公续修谱牒。生文、武、显、承、谟。
77世,寿  :比干七子。为蜀郡太守。无子,以毅第三子显为后。
77世,並  :比烈之子,字子廉。初为长陵令,道不拾遗,持法如山,不阿权贵。后迁陇西太守、徙颖川太守,均有贤声,见
              纪颖川,名次黄霸,史称其节,亚尹翁归云。《汉书》有传。生恹。
 
78世,文  :毅公长子,字翁君,号霸。任郡户曹,属国中郎将等职。
78世,武  :毅公次子,字君公。蜀郡郫县人。西汉成帝阳朔戊戌二年(公元前23年)为蒲郡守,庚子四年(公元前21年)为扬州刺史,鸿嘉壬寅二年(公元前19年)为凤阳郡守,甲辰四年(公元前17年)为司隶校尉,永始丙午二年(公元前15年)为兖州守,戊申四年(公元前13年)为京兆尹。公为吏,守法尽公,进善退恶,所居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其为刺史时,二千石有罪,应时辄奏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问恳田美恶,已见二千石,称循吏焉。元延时(公元前12年—公元前9年)为御史大夫。绥和癸丑元年(公元前8年)夏四月,上疏言:“末俗事烦,宰相不及古,而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不治,宜建三公官。”成帝嘉纳之,进为大司空,封氾乡侯,增奉如丞相。是年冬十月,与丞相翟方进上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临尊,剌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准,请罢剌史,更置州牧,以应古制。”寻又与方进奏请立辟雍,成帝皆从之。甲寅二年(公元前7年)夏六月与丞相孔光奏请:“自诸侯王,列侯公主,名田有限,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过三千顷。奴婢无过三千人,期尽三年,犯者没入官。”成帝诏行之,后未果。秋七月右将军傅喜以光禄大夫遣归养病。武与唐林上书曰:“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今以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忠臣、社稷之卫。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成帝亦自重之,故寻复进喜。是年冬十一月因后母在郡,遣吏归迎,会成帝崩,吏恐路有盗贼,后母迎止。先是武不附贼莽,至是,莽因讽(用含蓄的话指责)左右,冤武事亲不笃。哀帝嗣统(继承帝位),亦欲改易大臣,遂策免武,罢归就国。哀帝建平戊午四年(公元前3年),谏大夫鲍宣等上书言:“武可大委任”。元寿已未元年(公元前2年)正月宣复上书言:“宜复征武,以应天心。建立大政,兴太平之瑞。”三月,丞相王嘉又言:“贤如何武不能进,罪当死。”是月,哀帝复征为御史大夫,秋七月,徙前将军。庚申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太皇太后诏公卿举可任大司马者,孔光以下皆举莽。独公与公孙录以为惠昭之世,外戚持权,几危社稷。今比世无嗣,方当选立近亲幼主,不宜令外戚持权,亲疏相错,为国计便。于是,武举录,录亦举武。太皇太后自用莽为大司马焉。莽以武不举已,因劾奏何武,公孙录互相称举,复免官就国。平帝元始癸亥三年(公元3年)为莽所杀,时同死者有司隶鲍宣等数百人,海内震焉!成帝朝功名略比薛宣而经术正直过之。《汉书》有传。生况、鄢。
78世,显  :毅公三子。曾出后寿公为子。为颖州太守、京辅都尉。无子,以武公次子鄢为后。
 
79况  :武公长子。仍家蜀郡郫县。生寰。
79鄢  :武公次子,隐名为孟,字出图。曾出后显公为子。因王莽篡汉,生父武被害,知忠臣正士不可立于朝,由蜀郡郫
               县徙匿河南嵖岈山,后再徙扶风平陵隐居,抱道而终。鄢公尝踵毅公重修谱牒。生宠。
 
80寰  :况公之子。东汉光武中元时(公元56年—公元57年)为骑都尉。生腾。
80宠  :鄢公之子,敞父,扶风平陵人,字天眷。为济南都尉。建武中(公元25年—公元55年)为千乘都尉,以病免,
               遂隐居不仕。生敞、敦。
 
81腾  :寰公之子。东汉光武中元时(公元56年—公元57年)为大司农,掌赋税。生玮。
81敞  :宠公长子,字文高。扶风平陵人。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东汉章帝元和(公元84年—公元86年)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敞论议高常引大体,每多匡正。司徒袁安亦敬重之。是时,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敞通经传,能为天官意,甚恶之,乃言于二公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故鸜鹆来朝,昭公有乾侯之厄;西狩获麟,孔子有两楹之殡;海鸟避风,臧文祀之,君子讥焉。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於庭际,不可不察。”由、安惧然不敢答。居无何而帝崩。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仓帑为虚。敞奏记由曰:“敞闻事君之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明公视事,出入再期,宜当克已,以酬四海之心,礼一,谷不升,则损服撤膳,天下不足,若已使然,比年水旱,人不收获;凉州缘边,家被凶害;男子疲于战阵;妻女劳于转运;老幼孤寡,叹息相依。又中州内郡,公私屈竭。此实损膳节用之时。国恩覆载,赏赉过度,寻公家之用,皆百姓之力,明君赏赉,宜有品制。忠臣受赏,亦应有度。明公宜先正已,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奏王侯就国,除苑囿之禁,节省浮费,赈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由不能用。章和戊子二年(公元88年)冬月齐殇王子都乡侯——畅奔吊国忧,上书未报,侍中窦宪遂令人刺杀畅于城门屯卫之中,而归罪于畅弟刚使侍御史与青州刺史杂考刚等。敞又说由曰:“刘畅宗室肺腑,茅土藩臣,来吊大忧,上书须报,亲在武卫,致此残酷奉宪之吏,莫适讨捕踪迹不显,主名不立。敞,备数股肱,职典贼曹,故欲亲至发,所以纠其变而二府以为故,事三公不与盗贼,公纵奸慝,莫以为咎。敞请独奏按及得事实。”太后闭宪于内宫,京师称其正。和帝永元已丑元年(公元89年)春,宪又陷尚书仆射郅寿下吏当诛。时敞为侍御史。上书曰:“寿为机密侍臣,匡救为职,缄默不言,其罪当诛。今寿违众正议以安社稷,岂其私耶?忠臣尽言,以死为归,臣诚不欲圣朝行诽谤之诛,以杜塞忠直,垂讥无穷。”书奏,寿得减死。是年秋九月官尚书,见窦宪兄弟骄纵,上封事曰:“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伏见大将军宪兄弟专朝,虐用百姓,奢侈僭逼,诛戮无罪。臣敞区区,诚不能上令太后损文母之号,陛下有誓泉之讥;下使宪等得长保其福祐,附马都尉窦瓌比请退身。愿抑家权,可与参谋,听顺其意,诚宗庙至计,窦氏之福。”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曰出敞为济南太傅。敞至国,辅康以道义,康有违失,敞辄谏争,康虽不能从,然素敬重敞,无所嫌牾焉,庚寅二年(公元90年)十二月迁汝南太守。敞疾,文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立春日常召督邮还府,分遣儒术大吏,按行属县显孝悌有义行者,及举冤狱,以春秋大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追行丧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置立礼官,不任文吏。又修理鲖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倾。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壬辰四年(公元92年)窦氏事败,有司奏敞子与夏阳侯窦瓌厚善,坐免官退归,由扶风平陵徙家庐州冶父山。读书种花以自娱。尝踵鄢公续修何氏谱牒。并于永元九年丁酉(公元97年)刻瘗 “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以垂不朽。和帝永元庚子十二年(公元100年)三迁五官中郎将。常忿疾中常侍蔡伦。伦深憾之,为所陷,抵罪。殇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卒於家(别本记为‘和帝永元十七年’)。生灿、煜。《汉书》有传。
81敦  :宠公次子,字文厚。生熙。
 
82玮  :腾公之子。生芸。
82灿  :敞公长子,字耀彩。东汉安帝永初时(公元107年—公元113年)为驸马都尉。
82煜  :敞公次子,字耀先。东汉安帝元初时(公元114年—公元119年)由庐江冶父山出任山东任城刺史,卒於官。子
              孙遂籍任城樊邑。樊县故城在今兖州瑕邱县西南。生豹。
82熙  :敦公之子,字缉光。东汉安帝永初时(公元107年—公元113年)为大司农,庚戌四年(公元110年)三月迁车骑
               将军,击降匈奴。生二子:长淳、次忠。
 
83芸  :玮公之子。东汉顺帝阳嘉时(公元132年—公元135年)为水衡都尉。生雄。
83豹  :煜公之子。东汉时为少府。生休。
83淳  :熙公长子,字质良。迁河南南阳,生固。
83忠  :熙公次子,字汉升。迁河南襄阳,生凤。
 
84雄  :芸公之子。东汉桓帝和平时(公元150年)为中牟令。生瞻。
84休  :豹公之子,字邵公,山东任城樊邑人也。公为人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以列卿子,诏拜郎中。非其好也,辞病而去,不仕州郡,进退必以礼。桓帝延熹乙巳八年(公元165年)太傅陈蕃辟之,与参政事。蕃败,公坐废锢。乃作《春秋公羊解诂》,覃思不窥门十有七年。又注训《孝经》、《论语》、《风角七分》,皆经纬典谟,不与守文同说。又以春秋驳汉事六百余,妙得公羊本意。公善历算,与其师博士羊弼,追述李育意,以难二传,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党禁解,又辟司徒群公表。公道术深明,宜侍帷幄,幸臣不悦之,乃拜议郎,屡陈忠言,再迁谏议大夫。年五十四,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卒。自商杞惠公所创制之谱牒,经定、灵、钦、靖、釐、禹裔、脩、毅、鄢续修,后传至东汉顺帝永建时(公元126年—公元131年)佚失,休公因此抱残续修,阙其贲偾以上不可知者,而述其以下可知者,即断自贲偾为始。生黼、黻。《汉书》有传。
84固  :淳公之子,字守坚。生二子,长进、次苗。又生一女为东汉灵帝后。
84凤  :忠公之子,字文通。生一子颙。
 
85瞻   :雄公之子。生一子楷。
85黼   :休公长子,字道济。东汉灵帝中平时为光禄主事,克绍家学,著《五经要义》十六卷。生一子潜。
85黻  :休公次子,字道翼。
85进  :固公长子,字遂高。河南南阳人,其妹为东汉灵帝后。灵帝光和庚申三年(公元180年)十二月征为侍中,中平甲子元年(公元184年)为大将军。已巳(公元189年)年秋七月为宦官等所杀。生一子源。
85苗  :固公次子。(按:《后汉书》何进列传摘抄补之: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荥阳贼数千人群起,攻烧郡县,杀中牟县令,诏使何进弟何苗(河南尹)出击之。苗攻破群贼,平定而还。诏遣使者迎于成皋,拜(授)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后被匡遂、董旻(董卓弟)所杀。)
85颙  :凤公之子,字伯求,河南南阳襄乡人。东汉灵帝中平时(公元184年—公元188年)见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是人也”。《汉书》有传。
 
86楷  :瞻公之子。为南陵令。生恂。
86潜  :黼公之子,字孔昭。东汉献帝兴平时(公元194年—公元195年)为九江太守。由山东任城樊邑迁还庐江灊县。汉武帝登礼灊之天柱山。即今安徽安庆府,春秋时为皖国。今安徽省,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属庐江,今潜县西北有水曰潜水,亦名皖水;有山曰潜山,亦名皖山。潜公继休公述有谱牒。生一子旻。
86源  :进公之子,字逢之。为豫章太守。生一子宴。
                               (三国时代   魏   蜀  吴) 
 87    岷:潜公之子,字奉天。魏文帝曹丕黄初时为中郎将,与吴战死。生子二:心德,恒德
87恂  :楷公之子。生贞。
87旻  :潜公之子,字奉天。魏文帝曹丕黄初时(公元220年—公元226年)为中郎将,与吴战不克,死之。生心德、恒德。
87宴  :源公之子,字平叔。南阳宛人。美姿容,少以才名著。魏明帝曹睿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与邓颺、曹爽谋夺
               司马懿权,为懿所杀,夷其族。(按:有史书作何晏。)
 
88贞  :恂公之子。为桂阳太守。生宣。
88心德:旻公长子,字正广。魏明帝景初时(公元237年—公元239年)为博士。生祐。
88恒德:旻公次子,字承休。迁陈郡阳夏。生夔。
 
89宣  :贞公之子。生攀。
89祐  :心德之子,字助国。博学洽闻,为儒者宗。生恽。
89夔  :恒德之子,字叔龙。陈郡阳夏人。东汉献帝建安癸巳十八年(公元213年)十一月为魏曹操尚书。生曾。(按:
             《中国大姓》摘抄补之: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辟(授)为司空掾属,后出任城令、长广太守、乐安太
              守,曹丕即位,先后任太仆、太傅,封阳武亭侯。)
                                ( 晋朝时代       西晋)
90攀  :宣公之子,字惠兴,蜀郡郫县人。武长子,况之十二代孙。西晋武帝咸宁时(公元275年—公元279年)为王濬
               参军。濬入建业,王浑以濬不待已,将攻之。公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得止。后为散骑侍郎。生一子璋。
90恽  :祐公之子,字谋昌,庐江灊人。西晋武帝咸宁间(公元275年—公元279年)为扬州别驾。太康庚子元年(公元
               280年),晋伐吴,恽谓刺史周浚宜速渡江直指建业。浚使白王浑,浑曰:“受诏”。但屯江北,不使轻进。且诏
              令龙骧将军王濬受我节制,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进耳。恽曰:“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成之功,来受节制,未
              之闻也。”浑不听,后王濬入建业,其明日王浑乃济江,以濬不待已,欲攻之。恽又与周浚笺使谏止浑。生敏。
90曾  :夔公之子,字颖考。陈国阳夏人,性奢侈。魏元帝曹奂景元时(公元260年—公元263年)为魏司隶。咸熙甲申元年(公元264年)升司徒。乙酉二年(公元265年)晋武帝伐魏,袭王位,改号“泰始”时,以曾为西晋丞相,位太傅,谥曰“孝”。生二子遵、邵。
 
91璋  :攀公之子。(其后待考)
91敏  :恽公之子,字叔达。西晋惠帝元康乙卯(公元295年)五年为司隶校尉。生表、泰、绍。又生女适临沂
              西晋太傅王导字茂宏。
91遵  :曾公长子,字思祖【邵庶兄】。有干能,少历清职,终于太仆。生四子:嵩、绥、机、羡。
91邵  :曾公次子,字敬祖。西晋武帝太熙庚戌元年(公元290年)即惠帝永熙元年,惠帝立广陵王为太子,以邵为师
              保,后任尚书左仆射。(按:其它书籍作何劭。)
 
92表  :敏公长子,字儒宗。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繁昌令,遂家焉。生行。
92泰  :敏公次子,字岱宗。西晋怀帝永嘉壬申六年(公元312年)为豫州刺史。生五子:函、充、范、矩、准。
92绍  :敏公三子,字道宗。迁东海郯。生修。
92嵩  :遵公长子,字伯岳。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吏部郎中。
92绥  :遵公次子,字伯蔚。西晋怀帝永嘉时(307年—312年)为尚书,参机密。已巳三年(309年)为太傅越所杀。
92机  :遵公三子,字逸仙。初,何曾侍武宗,宴退,谓诸子曰:“祖上开创大业,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贻厥孙谋之道也,及身而已,后世其殆乎!汝辈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属必及于难”!及绥死,兄嵩哭之,曰:“我祖其殆圣乎!曾日食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子邵日食二万,绥及弟机、羡汰侈尤甚。与人书疏,词礼简傲。”王尼见绥书,谓人曰:“伯蔚居乱世而矜豪乃尔,其能免乎?”人曰:“伯蔚闻卿言,必相危害。”尼曰:“伯蔚比闻吾言,自已死矣!”永嘉之末,曾后无遗种。
92羡  :遵公四子。
 
93行  :表公之子,字遵道。生琦。
93函  :泰公长子,字伯道,庐江灊人。东晋明帝太宁癸未元年(323年)为庐江太守。尝踵潜公重修谱牒。生玄。
93充  :泰公次子,字次道。东晋成帝咸康间(335年—342年)为丹阳尹。丞相王导、司徒庾亮共荐曰:“充,气度风概,有万夫之望。”已亥五年(339年)七月为护军将军,参录尚书事,庚子六年(公元340年)为中书令。壬寅八年(342年)成帝崩,康帝即位,凉阴不言,委政于充与庾冰。康帝建元癸卯元年(公元343年)征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甲辰二年(344年)康帝崩。穆帝立,方二岁,太后褚氏临朝称制,充,加侍中录尚书事,封都乡侯。充有器扃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已任,所进用,皆以功效,不私亲旧,辅两朝幼主,尤有大勋。于晋穆宗永和丙午二年(公元346年)二月卒,谥“文穆”。无子,嗣弟准长子放为后。
93范  :泰公三子,字叔道。东晋成帝咸康时(公元335年—公元342年)为宣城内史。
93矩  :泰公四子,字季道。东晋康帝建元时(公元343年—公元344年)为义兴太守。
93准  :泰公五子,字幼道。庐江灊人,高尚寡欲,弱冠知名州府,交辟并不就,兄充为骠骑将军时,劝其仕,准曰:“弟五之名,何减骠骑。”后于东晋康帝建元时(公元343年—公元344年)为散骑常侍。去官后,散带衡门,不及人事。惟诵佛经,修营塔庙而已。卒后,封晋兴侯,子惔以父行高洁,表让不受。生放、惔、澄;又生一女,为东晋孝穆帝后。
93修  :绍公之子,字明道。生谦。
 
94琦  :行公之子,字万伦。充从兄子,繁昌人,年十四丧父,哀毁过礼。居于宣城阳谷县,好古博学,事母孜孜,朝夕色养,常恐甘鲜不赡。乃为郡主簿,历补泾县令。丁母忧,居丧泣血,杖而后起。停柩在殡,为邻火所逼,烟焰已交,家乏僮使(仆人),计无从出。乃匍匐抚棺号哭,俄(突然)而风止火熄,堂屋一间免烧。其精诚所感如此。从此,遂杜门高尚,屡召不起。桓温过其地,曰:“此中有人,以琴书自娱”。著《三国评论》。年八十二卒。
94玄  :函公之子,字妙子。东晋哀帝隆和间(公元362年)为莱州【今山东莱州府】太守。遂由庐江灊县流寓于齐之莱
              州。兴宁间(公元363年—公元365年)为兵都左侍郎。尝踵函公续修谱牒。生一子风度。
94放  :充公嗣子。原为准长子,出嗣充为子。(其后待考)
94惔  :准公次子。东晋时为南康太守。生二子,元度、叔度。
94澄  :准公三子,字季元。东晋时为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生融。
94谦  :修公之子,字子恭。生谨度、慎度

95风度:玄公之子,字宜雅。东晋时为东海郡太守。遂由齐之莱州再流寓于东海郯县。尝踵玄公重修谱牒。生羡之。
95元度:惔公长子。东晋时为西阳太守。
95叔度:惔公次子,准孙。东晋安帝义熙时(公元405年—公元418年)官太常侍卿尚书。后为金紫光禄大夫。吴郡太守王宏每称其清身洁已,少笃行谊。姨与母厚。母早亡,奉姨卒,朔、望必往哭之。哀子尚之为吏部,归省。叔度问曰:“汝行同朝相送可有几人?”对曰:“数百”。叔度笑曰:“此送吏部尔,非为何氏有彦德也。昔殷通任豫章,效钱甚众。及废江亭,积日故旧无复窥之者”。世谓尚之立身简略,实本叔度之教云。生尚之、佟之。
95融  :澄公之子。东晋时为大司农。生祚徵。
95谨度:谦公长子,字式金。娶刘牢之之妹。生无忌。
95慎度:谦公次子,字式玉。生长瑜、承天。
                         (南北朝时代)
96羡之:风度之子,字彦贤。生达。
96尚之:叔度长子,字彦德。准曾孙,庐江灊人。宋文帝元嘉间(公元424年—公元453年)为丹阳尹。戊寅十五年(公元438年),文帝建四学,庚辰十七年(公元440年)为吏部尚书,庚寅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为仆射,辛卯二十八年(公元451年)为尚书令。壬辰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以老致仕,退居方山。既而诏书敦谕数四,复起视事,仍为尚书令。癸巳三十年(公元453年)太子邵弑文帝,以尚之为司空,子偃为侍中。及邵败,尚之左右皆散自洗, 黄阁宋王特宥(宽恕)之,复以为尚书令,偃为大司马长史,任遇无改。生偃、伦。
96佟之:叔度次子,字士威(别本误作“士成”)。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齐高帝建元间(公元479年—公元482年)官将军,武帝永明间(公元483年—公元493年)为国子助教,都下称其高儒。武帝命掌修《五礼》,书成,遭齐末兵燹。及梁武帝天监时(公元502年—公元519年)为右丞相尚书。武帝修《五礼》,复命佟之总其事,未成而卒。生昌寓。
96祚徵:融公之子,字锡吉。生燧。
96无忌:谨度之子。东海郯人,刘牢之之甥也。牢之与贼臣桓玄通,无忌与刘裕极谏不听,其子敬宣又谏。与刘裕等谋诛桓玄。东晋安帝元兴甲辰三年(公元404年)二月与刘裕起兵京口诛桓玄,无忌为琅玡内史,及桓谦战于覆舟山下,大破之。玄出走。夏四月,无忌等及玄兵战于桑落州,玄挟安帝东下。五月,无忌与刘毅及玄战于峥嵘州,大破之。玄复挟义帝入江陵宁州,督护冯迁击玄,诛之,帝复位。安帝义熙乙巳元年(公元405年),无忌与刘毅讨灭桓玄余党,荆、湘、江、豫皆平。诏以无忌为都督,江东五郡会稽内史。丙午二年(公元406年)论建义功,封无忌为安城郡公。庚戌六年(公元410年)无忌讨徐道覆战败,死之。谥曰:“忠肃”。生春。
96长瑜:慎度长子。南北朝宋人,与谢灵运、荀雍、羊璿以文学相赏,号曰“四友”。
96承天:慎度次子。东海郯人,宋文帝元嘉初年(公元424年)为太子率更令。戊寅十五年(公元438年),宋立四学,
                使承天立史学,制有《元嘉历》。生遹。
 
97达  :羡之之子,字通翁。宋明帝泰始庚戌六年(公元470年)为侍中御史。生敬叔。
97偃  :尚之长子,字仲弘。庐江灊人,宋文帝元嘉壬辰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为太子中庶子,癸巳三十年(公元453年)为侍中,后改为大司马长史。孝武帝孝建时(公元454年—公元456年)为吏部尚书。大明时(公元457年—公元464年),袭父职,为中书令。生戢、炯。
97伦  :尚之次子,字仲常。生求、点、胤。
97昌寓:佟之之子,字俨望。齐武帝永明间(483年—493年)为荆州刺史。海临王昭秀行事废帝,昭文延兴甲戌元年(494年)九月,萧鸾遣徐元庆害昭秀,昌寓止之曰:“仆受朝廷意,寄翼辅外藩,殿下未有愆失,何容即以相付耶?若朝廷必须,殿下当自启闻更听后旨”,昭秀由是得还建康。明帝建武时(494年—497年)屡官吏部尚书,后又为宰相。昌寓独立不群,所交皆当世名儒,风流籍甚,为相以清白称。有姓闵者乞官,自言子骞之后,昌寓笑曰:“遥遥华胄矣!”生敬容。
97燧  :祚徵之子,字端甫。生二子:迈、宪。
97春  :无忌之子,字若木。生象坤。
97遹  :承天之子,字德循。生昭序、昭度。
 
98敬叔:达公之子,字立礼。齐明帝建武间(公元494年—公元497年)为长城令。其政清约,不通问遗,夏节至,忽榜
                 门受节数日,共得米二千斛,悉取以贷贫民输租,民大悦。尝踵风度重修谱牒。生思澄。
98戢  :偃公长子,字惠景。尚宋武帝山阴公主,齐高帝建元已未元年(公元479年)为太子詹事,庚申二年(公元480
          年)为吏部尚书加骁骑将军。
98炯  :偃公次子,字士光。胤从弟,庐江灊人。
98求  :伦公长子,字子有。历丹阳郡丞,后除永嘉太守,逃归,隐居武邱山。
98点  :伦公次子,字子皙。容貌方雅,博通群书,善谈论。宋、齐屡徵中书郎,中庶子,并不就。豫章王命驾造点,点从后门遁去,隐居吴郡山中,或驾柴车,或蹑草履,随意所适,必醉归。人谓之通隐。与梁武帝有旧,及践祚(音作,君主的位置),天监壬午元年(公元502年)赐川鹿皮冠,手诏徵之,引入华林园,因欲拜(授)为常侍中。点以手捋帝须,曰:“乃欲臣老子耶?”不屈,寻辞疾归。与兄求弟胤皆隐遁不仕。世称:“何氏三高”,又称点为大山,胤为小山、亦曰东山。点少时常患渴痢,积岁不愈,后在吴中石佛寺建讲,于讲所昼寝梦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梦中服之,至此而瘥,时人以为淳德所感,好施与,远近致遣,随复散焉。点,雅有人伦,识鉴多所甄拔。卒年六十八岁。(其后待考)
98胤  :伦公三子,字子季。年八岁居丧哀毁若成人。既长好学,入宝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为建安太守,有恩信民,不忍欺。每伏腊放囚归家,依期而返。历黄门侍郎,齐高帝建元中(公元479年—公元482年)拜表辞职,不待报辄去。齐武帝永明中(483年—493年)为国子祭酒,齐废帝昭业隆昌甲戌元年(公元494年)为中书令。慕会稽之胜,举家而往住云门山,隐居教授。齐和帝宝融中兴辛巳元年(公元501年)萧衍奏,徵为军谘祭酒,不至。梁高祖武帝天监壬午元年(公元502年),诏赴光禄大夫,遣司马王果劝驾,不应。谓果曰:“卿,何不表留我同隐。”果曰:“不闻比例”。胤笑曰:“擅君两卷,皆言物始,何必有例。”梁高帝诏赐白衣尚书禄,命山阴库钱月给五万,胤皆固辞。乙酉四年(公元505年),武帝选学生往云门山从胤受业。命胤选经明行修者以闻。胤初迁云门山起学舍,别为小阁,寝处其中,将筑室,忽见二人,容貌甚伟,问胤曰:“君欲居比耶?乃指一处,云:“其中殊吉”。忽不复见。胤依其言而止焉。寻而山发洪水,树石皆倒拔。惟胤所居室,岿然独存。后移居虎丘西寺,讲经论学。徒复从之,有虞人遂鹿,鹿径趋胤,伏不动。又有异鸟如鹤,红色,集讲堂,驯狎如家禽焉。初,开善寺藏法师与胤遇于云门,后卒於钟山。其死日,胤在般若寺,见一僧,授胤香奁并函,书云“呈何居士”。言讫失所在,胤开函乃是《大庄严论》,世所未有。又于寺内立明珠柱,七日七夜放光昭明。太子钦其德,致手书褒美之,卒年八十六。先是胤疾,妻江氏梦神人告曰:“汝夫寿尽,既有至德,应获延期,尔当代之”。妻觉说焉,俄得疾而卒。胤疾乃瘳。至是,胤梦一神女并八十许人,并衣恰行列至前,俱拜床下。觉,又见之,便命营凶具,既而疾重,因不治。
98敬容:昌寓之子,字国礼。梁武帝大同已未五年(公元539年)为尚书令。性好洁,衣冠必鲜丽直悫无文,以纲维为已任。壬戌八年(公元542年)以吏部尚书出为吴郡太守,政为天下第一。癸亥九年(公元543年)复为太子詹事,太子频于玄圃,自讲老庄。敬容谓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使中原沦于仇敌。今东宫复习,此江南亦将致寇乎?”时武帝笃好佛老,故敬容反得罪。
98迈  :燧公长子,字超远。宋孝武帝大明时(公元457年—公元464年)为宁朔将军,尚宋废帝子业姑新蔡长公主。
98宪  :燧公次子,字子思。博该群籍,任昉、刘沨共执秘阁四部书试,问其所知,自甲至丁,连日累夜,莫见所遗,位
               本州别驾国子博士。
98象坤:春公之子,字宏载。生子朗、子守。
98昭序:遹公长子,字著明。生逊。
98昭度:遹公次子,字九龄。生远。
 
99思澄:敬叔之子,字元静。东海郯人。作游庐山诗,见重于沈约。齐和帝中兴间(公元501年—公元502年)为殿中侍
                 御史。少与族弟水部郎中逊及散骑常侍子郎俱擅文名,世称“东海三何”。生晦。
99子朗:象坤长子,字世明。东海郯人。与逊、思澄齐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齐武帝永明癸亥元年(公元483年)四月为散骑常侍。
99子守:象坤次子,字世禄。徙西城。生一子细胡。
99逊  :昭序之子,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南北朝时仕梁,为扬州法曹。公廨有梅一株,逊常吟咏其下。后迁洛阳,思梅花不得,因请再任扬州,上从之。至日花适盛开,逊于东阁延诸名士赏之,笑傲终日。少与族兄思澄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称为“东海三何”。沈约谓逊曰:“每见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武帝天监中(公元502年—公元519年)为水部郎中。
99远  :昭度之子,字义方。东海郯人。
 
100晦  :思澄之子,字明叔。梁武帝太清间(公元547年—公元549年)领国子助教。晦,尝踵敬叔重修谱牒。生俊。
100细胡:子守之子。由东海郯通商入蜀,遂家郫县。生通、妥。
 
101俊  :晦公之子,字秀士。陈宣帝太建丁酉九年(公元577年)为御史中尉。生容。
101通  :细胡长子。善斫玉。生稠。
101妥  :细胡次子,字栖凤。西城人,亦作蜀郡郫县人。少机警。兰陵萧慎亦有俊才,住青阳巷。时人为之语曰:“世有两儒,白杨何妥,青阳萧慎。”隋高祖文帝开皇壬寅二年(公元582年)为龙州剌史,有负笈从游者,亲为教授。作《刺史箴》勒(雕刻)石州门外。戊申八年(公元588年)为国子博士。公善音乐,已酉九年(公元589年)文帝令考定钟律,作《清瑟调》三声。又作八佾鞞铎巾拂四舞,以太常所传宗庙雅乐,深乖古意,奏请用黄钟。(其后待考)
                      102世    
102容  :俊公之子,字正修。隋文帝仁寿间(公元601年—公元604年)为国子司业。生政。
102稠  :通公之子,字桂林。妥兄之子。隋炀帝大业丙寅二年(公元606年)为太府少卿。
                                    (唐朝时代)
103政  :字立纪。唐高祖武德甲申七年(624年)以明经出教舒城,由东海郯复归庐江。踵晦公重修谱牒。生德馨。
104德馨:字泽霈。唐太宗贞观甲辰十八年(公元644年)为给事中。生芬。
105芬  :字济芳。唐高宗麟德间(公元664年—公元665年)为中书侍郎。生宽。
106宽  :字公绰。唐中宗嗣圣甲申元年(公元684年)拜舒州都督。生应奎。
107应奎:字联辉。唐中宗神龙间(公元705年—公元706年)登明经高第。初为常州剌史。改除长沙太守。生修文。
108修文:应奎之子,字超武。唐玄宗开元间(公元713年—公元741年)第进士。初,拔相王府司马,改除御史
                   大夫,升授国子祭酒。为人直谅慷慨,见推于同平章事韩休。尝踵政公重修谱牒。生欣。
109欣  :修文之子,字同人。清奇雅正,有诗名。唐肃宗上元间(760年—公元761年)为江南道巡察使。生翰、翬。
110翰  :欣公长子,字西园。唐德宗建中时(公元780年—公元783年)为翰林侍诰。生浩。
110翬  :欣公次子,字斯飞。唐德宗贞元时(公元785年—公元804年)为大理寺评事。生淮。
 
111浩  :字其天。唐宪宗元和已丑四年(809年)进士,任河北按察使。博学工词赋,时人称为“庐江学士”。生伟。
111淮  :翬公之子,字自桐。生进滔。
112伟  :字丰宗。唐穆宗长庆癸卯三年(公元823年)判度支。后为同州刺史。伟尝踵修文公重修谱牒。生彙、彝。
112进滔:灵武人,为本军校。文宗太和已酉三年(公元829年)六月知留后使,八月为魏博节度使。卒於文宗开成庚申
                   五年(公元840年)十月。生宏敬。
 
113彙  :伟公长子,字秉钧。唐武宗会昌时(公元841年—公元846年)为剑南巡察使。生琇、莹。
113彝  :伟公次子,字秉常。唐武宗会昌时(公元841年—公元846年)为刑部侍郎。生瑜。
113宏敬:进滔之子,初名重顺,赐名宏敬。唐文宗开成庚申五年(公元840年)冬十月知魏博留后使,寻为魏博节度
                  使。武宗会昌癸亥三年(公元843年)为南面招讨使。唐懿宗咸通丙戌七年(公元866年)卒。生子全皞。
 
114琇  :彙公长子,字子美。迁黄州。生锡嘏。
114莹  :彙公次子,字子玉。迁浙江杭州府会稽县。生锡畴。
114瑜  :彝公之子,字子光。唐文宗太和癸丑七年(公元833年)擢进士,迁(任)户部郎中。生锡恩、锡圭。
114全皞:宏敬之子。唐懿宗咸通丙戌七年(公元866年)为魏博留后使,寻为魏博节度使。以年少骄暴好杀,庚寅十一
                   年(公元870年)秋八月,军中作乱,全皞单骑走追杀之。自进滔得魏博至全皞传三世,四十二年而灭。
 
115锡嘏:琇公之子,字光禹。唐时为大理司直。生鼎。
115锡畴:莹公之子,字范禹。唐时为太常侍丞。生羲图。
115锡恩:瑜公长子,字绳禹。唐僖宗光启间(公元885年—公元887年)为会稽守,甚有能名。生羲易、羲庆。
115锡圭:瑜公次子,字缵禹。唐时为司农寺卿。
 
116鼎  :锡嘏之子。唐末,为容管经略使。生泽。
116羲图:锡畴之子,字辉山。会稽人。唐昭宗天复壬戌二年(公元902年)进士。铨陕西延安府郡守。生渊。
116羲易:锡恩长子,字肇三。唐昭宗天祐时(公元904年—公元918年)为监察御史。生神剑。
116羲庆:锡恩次子,字肇基。唐昭宗天祐乙丑二年(公元905年)进士及第。世乱不仕。生清。尝踵伟公重修谱牒。
                                 (五代时期    梁  唐  晋  汉  周 五代)
117泽  :黄州人,后唐庄宗同光癸未元年(公元923年)为洛阳令。甲申二年(公元924年)九月庄宗猎,泽遮道谏曰:“陛下赋敛既急,今禾稼将成复蹂践之,使吏何以为理,民何以为生。臣愿先赐死。”庄宗慰遣之。乙酉三年(公元925年)为太仆少卿。
117渊  :羲图之子,字溥博。生延。
117神剑:羲易之子。生福进。                                                                                                                                                                   117清  :羲庆之子,字洁怀。后唐庄宗同光时(公元923年—公元925年)为建昌令。生二子:廷、建。
 118延  :渊公之子,字世熙。生继夏。                                                                                                                                                                                                           (宋朝时代     北宋及南宋)
118福进:神剑之子,字善长。太原人。五季初为颖州防御使,后晋齐王开运时(944年—946年)为恒州将,丁未四年
                (947年)闰七月逐辽将满达勒遣使降汉,后汉隐帝承祐乾祐已酉二年(公元949年)为刺史。生继筠。
118廷  :清公长子,字朝立。生一子继禹。
118建  :清公次子,字道立。宋太宗太平兴国壬午七年(982年)为巩昌刺史,有惠政,性恬雅,琴书自随。生继杞。
 
119继夏:延公之子,字昌炽。生允元。
119继筠:福进之子,字化龙。宋太祖乾德时(公元963年—公元967年)为李继勋前锋将。开宝戊辰元年(公元968
                   年)击破北汉兵,斩首三千级,遂夺汾河桥。生承矩。
119继禹:廷公之子,字昌裔。生允诚、允信。
119继杞:建公之子,字昌先,号菊友。筑室冶父,种菊十余年,自号菊友,日偕词客,泛舟白湖之间,煮酒吟诗为物外游。复于淳化二年辛卯(公元991年)建祠冶父,掘得敞公所瘗“历代源流碑”,续成《何氏历代世谱》五十六卷。生允文、允修、允武。按:庐江县之北有巢湖,其北有黄波湖,黄波湖之南有白荡湖,白荡湖之南为长江。继杞公之泛舟白湖,其七代孙镕【字声一】之欲与从兄铸【字伯寿】一叶巢湖即指此二处。
 
120允元:继夏之子,字惇德。生绍。
120承矩:继筠之子,字正则。宋太宗淳化癸巳四年(993年)三月为河北屯田制置使。至道乙未元年(995年)四月
                   契丹寇雄州,承矩御却之(击退)。生龟龄、昌龄、九龄、遐龄。
120允诚:继禹长子,字纯一。
120允信:继禹次子,字近义。
120允文;继杞长子。迁浙江余杭郡。生经。
120允修:继杞次子,字高文。豪纵不羁,诗酒自适,生纶。
120允武:继杞三子。迁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生纲、纪。
 
121世
绍  :允元之子,字祖述。生自康。
龟龄:承矩长子。
昌龄:承矩次子。生象中。
九龄:承矩三子。
遐龄:承矩四子。
经  :允文之子,字子圣。生自修。
纶  :允修之子,字子贤。隐居教授,不入城市,剌史高其行谊,造门,屡辟不起。生自明。
纲  :允武长子,字子常。生自强。
纪  :允武次子,字子律。迁四川顺庆府南充县,生自行、自尊、自立。

122世
自康:绍公之子,字尔寿。迁湖北武昌通城县,今湘人奉为迁湘始祖,葬通城县,妣田氏,生周士。【按:旧谱只载自康迁湘为湖广之祖,以下未悉,民国丙辰五年(公元1916年),有湖北何立功(系“运”字派)上川清族,携来刻谱查对,乃知此支实自康亲支,因抄补之。】
象中:昌龄之子。
自修:经公之子,字进益。生煌。
自明:纶公之子,字训典。潜心好学,笃志立行,富贵利达,毫不介意,生炳。
自强:纲公之子。生琬、琳。
自行:纪公长子。生涉、涧。
自尊:纪公次子。生群。
自立:纪公三子。生郯、邦。

123世
周士:自康之子。妣吴氏,生淙尧、淙舜。
煌  :自修之子,字耀祖。生程、秩。
炳  :自明之子,字耀天。宋仁宗庆历辛巳元年(公元1041年)为国子直讲,壬午二年(公元1042年)十一月,朝廷征晋州处
          士孙复,遂避贤,复修先人菊圃,杜门读书,乡里罕识其面,生一子穆。
琬  :自强长子,字子温。浙江龙泉人,宋仁宗尝疏其名于屏曰:“政事何琬,文章叶涛”涛亦同里。生守中。
琳  :自强次子,字子斑。生执中、致中。
涉  :自行长子,字济川。四川南充人,汛览博古。宋仁宗宝元间(1038年—1039年)迁著作郎,管勾鄜延路招讨使,
          机宜文字,时夏景宗元昊扰边。军中经画,涉与有力。所至多建学馆,劝课诸生。虽在军中亦尝为诸将讲《左氏春
          秋》,狄青之徒皆横槊以听。
涧  :自行次子。
群  :自尊之子,字通夫。西充人,博学好古,喜激扬论议,著书数十篇。宋仁宗嘉祐间(1056年—1063年)直龙图
          阁,何郯表其行义,赐号“安逸处士”。
郯  :自立长子,字圣从。四川成都府人,宋仁宗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为御史,后迁龙图阁学士。生榛。
邦  :自立次子,字圣国。迁四川成都资州直隶州,生栗。
124世
淙尧:周士长子。妣焦氏,生翼凤、附凤。
淙舜:周士次子。
程  :煌公长子,字德昌。迁浙江金华府。生钊。
秩  :煌公次子,字德音。生铸。
穆  :炳公之子,字友昌。宋徽宗政和间(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为翰林学士,忤蔡京意,遂隐归。生镕、锦。
守中:琬公之子,字大本。
执中:琳公长子,字伯通。浙江处州龙泉县人,宋徽宗崇宁间(公元1102年—公元1106年)为吏部尚书。大观丁亥元年(公元1107年)春正月为中书侍郎,已丑三年(公元1109年)六月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政和丙申六年(公元1116年)四月,病甚,年高,以太傅致仕、就第朝朔,望物仪廪稍,一如居位时,未几,卒。生修年、亿年。
致中:琳公次子,字位高。迁浙江温州府。生南轩。
榛  :郯公之子,字文密。
栗  :邦公之子,字文缜。四川资州人。宋钦宗靖康丙午元年(1126年)三月为尚书右丞,八月为中书侍郎,栗主战,与
          曹恪,耿南仲不合【时朝议割三镇以缓金师,栗力言其不可】,十一月罢为开封尹。寻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125世
翼凤:淙尧长子,字翔霄,行细六。同弟附凤捷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年)科进士,故至今称双凤仕。至大理
            寺评事,迁衡州签判,勅授承德郎。妣戴氏,生鹏。庶室周氏。
附凤:淙尧次子,字千仞,行义六。与兄翼凤同捷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年)科进士。任岳州府平江宰,迁浙
            江杭州司理厅,封奉直大夫。妣邱氏,生鹓。
钊  :程公之子。生伯慧。
铸  :秩公之子,字伯寿。余杭人,宋高宗绍兴已未九年(公元1139年)为侍御史,庚申十年(公元1140年)七月为中丞,辛酉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签枢密院事,壬戌十二年(公元1142年)七月权参知政事。初,秦桧陷岳飞于狱,命铸鞫。铸颔之,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裂裳以背示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字深入肤里。既而阅实,俱无验,遂白其冤于桧。桧怒。铸曰:“铸岂区区为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至是年八月,桧以铸不传会岳飞之狱,怨之,讽万俟卨论其过,欲窜诸岭,表,帝不许。遂出知徽州,后复授秘书少监。徽州居住。生大德。
镕  :穆公长子,字声一。宋高宗绍兴戊午八年(公元1138年)十二月为礼部左侍郎。辛酉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月秦桧矫诏下飞于大理狱,令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鞫。镕谓铸曰:“岳鹏举乃宋室社稷,天下生灵之所系也。桧欲诬而死之,将以和议图富贵,欺天罔上,莫此为甚。兄既坐狱,须赤胆白肺以明其诬。毋令权贵戕害忠良”。铸颔之,既而阅实无状,遂白其冤于桧。桧乃改命私人谏大夫万俟卨。镕见桧必欲死飞,又谓铸曰:“天下事,不可为矣,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无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余与兄,一叶巢湖,数杯笛浦,庶北风不致吹衣,雨雪不致沾裳也。”铸不以为然,镕遂隐去,筑菊圃以待清。及桧卒害岳飞。镕叹曰:“二圣不返,三光无色。”基于此矣!因为泣下。生大受。
锦  :穆公次子。生大一(亦纪六一)。
修年:执中长子,字南翔。生澹。
亿年:执中次子。后无考。
南轩:致中之子。生逢源。

126世
鹏  :翼凤次子,字云程。于宋理宗淳祐已酉九年(公元1249年)同制置使余玠治蜀,任利州【今四川省保宁府广元县】
          守将,诰封武烈大夫。妣汪氏,生朝栋。
鹓(鸳)  :附凤之子,字云路,行念六。邑庠生,应经艺制科中式,任江南道临州新淦宰。妣张氏,生朝祯。
伯熭:钊公之子。生基。
大德:铸公之子。
大受:镕公之子,字超儒。宋宁宗嘉定壬午十五年(公元1222年)进士,任安徽颖州府泰和县教谕,严师弟礼,训诲谆
            恳,至忠孝节烈,丁宁告诫,不啻再三,诸生咸遵其教,一邑赖之,后以老解组归里,撮取《历代世谱》著《图
            系》一卷,娶魏氏,生一子侯。
大一:锦公之子。由庐江徙楚之梅城,生尚一。
澹  :修年之子,字自然。浙江处州府龙泉县人,宋孝宗淳熙间(1174年—1189年)为司业,光宗绍熙时(1190年—1194年)为中丞,宁宗庆元丙辰二年(1196年)夏四月参知政事,庚申六年(1200年)知枢密院事。
逢源:南轩之子。浙江温州府人,宋宁宗开禧中(公元1205年—公元1207年)知四川嘉定府,以忧民为心,与何耕、孙
            松寿、宋海前后守嘉,皆有惠政,民绘像以祀,曰:“四循良”。
友灵:展公之子,妣李,生子  极 

127世
朝栋:字国柱,行祥三。生而颖异,早登贤书,后任江西道赣州府瑞金邑宰,循良著绩,封文林郎,妣徐氏,生煁心。
朝祯:任齐地青州剌史,诰授奉直大夫,生煁思。
基  :伯熭之子,字子恭。婺州金华人,少师事黄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遂得渊源之懿,穷伊洛之学,赵汝腾、蔡杭、杨栋相继荐于朝,诏以崇政殿说书,徵不起,宋理宗景定癸亥四年(公元1263年)都省言婺州布衣何基得先儒理学之传,年高德邵,隐居乐道。于是,诏补迪功郎,又改承务郎,基终不受,时差婺州教授兼丽泽书院山长,宋恭帝德祐乙亥元年(公元1275年)四月诏赐基谥“文定”。所著有《大学》、《语》、《孟》、《太极通书》、《西铭近思录》等。
侯  :大受之子,字公次。性静谧,博览群书,抚宋室之衰微,痛乾纲之不振,尝作诗以寓意。诗曰:“黄袍启运业承天,五曜娄奎诞大贤。圣主慈祥甘露润,奸臣罪恶飓风颠。江山瓦裂苍生病,国祚波漂宝位悬。最是不堪回首处,朱仙镇上目凄然。”于是,忧愤不己,以楚之江安多产名贤,且又干戈稍静,遂以访道之故,于度宗咸淳时(公元1265年—公元1274年)挈家溯江而南,爱明水山,乃筑室居之,后又迁于齐安【齐安:湖北黄州府别名】。娶潘氏,生三子:顺、颐、颜。
尚一:大一之子。生宣仪、宣仁。
极:友灵之子,为宋史左阁之官居江妣其子如全徙玉沙立寨州垸名为何家寨,封一字王,妣宋氏,生子一 名如全(后更名邦却)
                                        (元朝时代)
128世
煁心:朝栋之子,字盛光,又字予林,行千二,敕授文林教郎谕。举宋端宗景炎元年【即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丙子乡榜,                  生平廉静寡欲,不求闻达,乐志林泉,且际时艰,妣孙氏,生万一、万二、万三、万四、万五、万六。
煁思:朝祯之子,字慎修,即千三。其子迁监利【湖北荆州府监利县】、沔阳【湖北汉阳府沔阳县】。
顺  :侯公长子,字理翁。宋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岁进士,任浙江严州府寿昌县教谕,娶杜氏,生宽、安。
颐  :侯公次子,字养翁。娶潘氏,生容。
颜  :侯公三子,字悦翁。娶邱氏,生宥、宜。
宣仪:尚一长子。生念一、念四、念七、念八、念九、念十。
宣仁:尚一次子。生念二、念三、念五、念六。
隆:建公之子,字辉耀,妣彭氏  生子一  盛
如全:极公之子,字邦却,封 一字王,后挂冠解绶,抱愤而卒。妣钱氏。乃监利县北何氏之始祖矣。生子三   琏  清  勋
 
129世
万一:煁心长子。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生得经。
万二:煁心次子。娶白氏,生得申、得晋,何桥关祖。
万三:煁心三子。举方正,不就。妣胡氏,临湘县胡士昂公女,生得量。神二祠中源祖。
万四:煁心四子。妣焦氏,生得瑛、得春,西关祖。
万五:煁心五子,字豫章。妣沈氏。生得世、得众,凤雁二关祖。
万六:煁心六子。生得绶。
宽  :顺公长子,字洪人。元时,府庠生。娶周氏,生三子,福、祉、祥。
安  :顺公次子,字济人。娶祝氏,生祖。
容  :颐公之子,字受人。娶左氏,生三子:祐、祧、祜。
宥  :颜公长子,字育人。元庠生。娶焦氏,生二子:祀、禧。
宜  :颜公次子,字谐人。娶白氏,生礼。
念一:宣仪长子。旧居新化沣溪,转徙蒋家坪,今成都司马进卿公之后是也。
念四:宣仪次子。旧居御浦河底溪,转徙新仪口东,今文学自如公之后是也。
念七:宣仪三子。旧居新化何家坪,转徙大洋溪三江口,今文学自得公之后是也。
念八:宣仪四子。旧居新化石溪塘下山,转徙思沣溪,今孝廉东俊公之后是也。
念九:宣仪五子。旧居新化白溪,转徙白沙坪,即昔旧县,今颖川司马相公之后是也。
念十:宣仪六子。徙豫章。
念二:宣仁长子。徙中湘彭山。
念三:宣仁次子,名德明,字又新,行念三。元初,由新化徙宁乡黄材市,娶姜氏,夫妇合葬司马山,癸山丁向兼子
            午,去黄材市十五里,为造钟怡祖,生时兴。
念五:宣仁三子。徙宝庆何家桥。
念六:宣仁四子。徙资阳小子江,今万历解元守初之后是也。

130世
得经:万一之子。同父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生辛一、辛二、辛三。辛三迁巴陵襄阳。
得申:万二长子。自临湘县雁岭迁湖北武昌府嘉鱼县,娶甘氏,生胜一、胜二。
得晋:万二次子。生胜三。
得量:万三之子,字达卿,行绍六。妣罗氏,临湘县罗启辉女。生大器、大成、大传、大贵、大明、大俊、大宝、大荣
                               【长二祠中四关祖】。
得瑛:万四长子。妣周氏,继妣汤氏,公生二子,长子由西井桃林迁巴陵县官桥塅;次子迁寒婆坳。
得春:万四次子。妣周氏,继妣陶氏,生三子:长元泰,西港山祖;次谅泰,何家洞祖;三晨泰,平桥祖。
得世:万五长子,字问十。妣赵氏,生子:长承纲,雁岭祖;次承纪,长安祖;三承纶,凤凰祖。
得众:万五次子。
得绶:万六之子。生承坤。
 
福  :宽公长子,字维祺。
祉  :宽公次子,字维嘏。娶罗氏,生三子:玉明字师寄、绍明字师齐、开明字师启。(祉公二子师寄师齐由巴陵迁四川涪陵庆符县。)
祥  :宽公三子,字维祯。元世祖至元癸巳三十年(公元1293年)举人,甲午三十一年(1294年)进士,任云南大理府
          浪穷县知县。娶赵氏,生九子:圣、贤、英、哲、邦、国、七隆、盛(后更德明入蜀涪)、光。
        【舔注:监利谱载,祥公九子: 圣字师鲁、贤字师孟、英字师杰、哲字师睿、邦字元敏、国字师政、隆字元昌、盛字师发(后更德明入蜀涪)、光字元六。此九子七个外迁,仅圣公和哲公留守,监利谱谓之“九子七出”者也,下有详载】
祖  :安公之子,字维念。娶徐氏,生新字师知。
祐  :容公长子,字启寿。
祧  :容公次子,字启后。
祜  :容公三子,字启祚。元,县庠生。
祀  :宥公长子,字受膰。元,太学生。
禧  :宥公次子。字受喜。
礼  :宜公之子,字受矩。
时兴:念三之子。娶李氏,夫妇合葬黄材市何家塆对门塅中,乙山辛向。生克仁、克义、克礼、克知。

131世
辛一:得经长子。
辛二:得经次子。
辛三:得经三子。迁巴陵襄阳。
胜一:得申长子,原名雁岭。妣李氏,生仁二、仁五、仁七、仁八。
胜二:得申次子。
胜三:得晋之子。同父迁湖北荆州府监利县何家塆,娶胡氏。
大器:得量长子。失传。
大成:得量次子。失传。
大传:得量三子。迁兴国州,通神关祖。
大贵:得量四子。迁兴国州,通神关祖。
大明:得量五子,字清远,号熙象。盛德贻谋,通易理,每有神机,家颇饶。乐行善事,殁后,得公子铸铜像以祀之,其像因兵燹失于临湘县苦竹坳郑姓家。盖苦竹坳是我祖籍发源之所,故先世祖坟多在其处,以元鼎革失之,原配鲁氏,生一子讳贵,迁湖北兴安府,为彼十一世,继妣左氏,生四子:道,振,祥,奇。
大俊:得量六子。
大宝:得量七子。
大荣:得量八子。字华远,迁巴陵县,在岳州府城西门外张骆坊外。娶官氏,生一子义,马源祖。
元泰:得春长子,行一。生一子至广。
谅泰:得春次子,行二。生一子伏五。
晨泰:得春三子,行三。娶杨氏,生一子俸元。
承绪:
仲五:
添视:
文富:
文贵:
承纲:得世长子,字周典。妣闵氏,生二子:储丰、储足。
承纪:得世次子。妣高氏,生二子:长功鼎、次山鼎。
承纶:得世三子。徙居银邑凤凰山阳界,因元乱,仍转黑洋洞,箩筐等处,妣钟氏,生一子仕成。
承坤:得绶之子。迁湖北荆州府监利县。
玉明:祉公长子,字师寄。与弟师齐于明洪武初年自湖南岳州府巴陵县迁四川叙州庆符县,光绪间署涪州训导何世熙,
            堂即其后也,介堂出庆符志,证其始祖师寄、师齐之名。
绍明:祉公次子,字师齐。明洪武初(公元1368年为洪武元年),同兄玉明由湖南巴陵县迁四川叙州府庆符县。
开明:祉公三子,字师启。明洪武初年携《大受谱》由齐安迁黔。娶唐氏,生起、赴。
 
圣  :祥公长子,字师鲁,后更德远。元武帝至大己酉二年(公元1309年)举人,仁宗皇庆癸丑二年(公元1313年)进士,延祐甲寅元年(公元1314年)授广东高州府石城县知县,英宗至治癸亥三年(公元1323年)内转除礼部郎中,泰定帝泰定丁卯四年(公元1327年)以贤劳迁云南布政使司,遂泛舟泊岳阳见洞庭山水之胜,有栖隐志,乃命财力仆于府治北仓,后卜地数亩,筑室其间为何家庄,作他日解组之计,是年冬始莅任。顺帝至正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徐寿辉兵陷岳州,公举家至大桥【在今湖南岳州府巴陵县】,依弟玄六居,癸巳十三年(公元1353年)以寿终于大桥,甲午十四年(公元1354年)其子超复归何家庄,元配吕氏,生一子超字绍先【监利棋盘码头埠何姓始祖也】。庶妣苏氏,生一子越字茂先。
贤  :祥公次子,字师孟,后更德大。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八角楼。
英  :祥公三子,字师杰、后更德浦。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雁岭。或
哲  :祥公四子,字师睿,后更德长。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公安门。【后查证由岳州府迁湖北监利尺八镇。】
邦  :祥公五子,字玄敏,后更德茂。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临湘县聂家市。
国  :祥公六子,字师政,后更德盛。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安陆府潜江县。
隆  :祥公七子,字玄昌,后更德光。家湖北黄州府。
盛  :祥公八子,字师发,后更名德明。元延祐戊午五年(公元1318年)十月十二日卯时生於齐安【湖北黄州府,即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元顺帝至正乙酉五年(公元1345年)科武举。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沿江盗起,继而叛元者纷纷四起,闻徐寿辉驱元除乱,公亦早有其志,因此于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託妻陈氏、蔺氏及子赵、赳(舜卿)、趋等于七兄玄昌,为避成败莫测,株连族众,更名德明,毅然往从徐寿辉部。至正丁酉十七年(公元1357年),公同族弟新字师知与徐部将明玉珍入蜀,陷成都,据重庆……至正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玉珍称帝,国号“夏”,年号“天统”,建都重庆,封公“万户侯”(沿袭元制),世袭“千户伯”,掌涪陵军伍,取眷齐安移籍蜀之涪州徐坪(鹤游坪、又称北坪,公元1953年划入垫江县)沙坪庙场石堰口而家之。至正甲辰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公见玉珍无复远图,往从明太祖,授公“恢剿副总兵”。公曾前后镇涪两次,蜀中黔地屡乱皆平之。明太祖洪武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蜀平,太祖以公在蜀久,授公“涪陵卫指挥”。甲寅七年(公元1374年)黔贼侵犯,公兵寡不敌,于八月二十六日午时殉难失尸,仅拾血衣,铸金首招魂以葬。太祖嘉其忠勇,追赠“建威将军”。赐谥“忠节”,世荫“千户”一人。寿五十六岁。葬鹤游坪沈家场(坪山镇杨柳村)尖山坡下金子山,立丁山癸向。(其行实,已载入《涪州志》、《涪陵辞典》等史籍。)失《大受世谱》。妣陈氏,诰封正一品夫人,生赵,字光先。母子均未入蜀,生卒不详,葬湖北黄州府。妣蔺氏,湖北黄州府进士蔺先模女,诰封一品夫人。生於元英宗至治辛酉元年(公元1321年)正月十九日子时,亡明洪武乙丑十八年(公元1385年)十二月十八日未时,寿六十四岁,与公合葬。生二子,次子赳字武先,入川更名舜卿,字重华。三子趋,字启先,入川更名尧卿,字放勋(尧卿出后何新字师知)。
光  :祥公九子,字玄六,后更德久。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
新  :祖公之子,字师知。元季,与从兄德明佐明太祖以征剿功授“武显将军”。偕德明入蜀涪陵。娶赵氏,无嗣,以德明三子尧卿字启先为后。公卒,与妣赵氏合葬涪陵鹤游坪箐林山。
克仁:时兴长子。
克义:时兴次子。
克礼:时兴三子。
克知:时兴四子。民国黔军中有何振华者携一袖珍谱。考其谱乃穆公七世孙克知之后徙于滇者。

132世
仁二:胜一长子。失传。
仁五:胜一次子。失传。
仁七:胜一三子。失传。
仁八:胜一四子。失传。
贵  :大明长子。迁湖北兴安府,为彼十一世祖。
道  :大明次子。神关祖。
振  :大明三子。祠关祖。
祥  :大明四子。止。
奇  :大明五子。中关祖。
义  :大荣之子。马源祖。
至广:元泰之子。
伏五:谅泰之子。
俸元:晨泰之子。
储丰:承纲长子。
储足:承纲次子。
功鼎:承纪长子。
山鼎:承纪次子。
仕成:承纶之子。
起  :开明长子,字立先。居贵州。
赴  :开明次子,字行先。
超  :圣公长子,字绍先。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举人,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进士。乙未十五年(公元1355年)授山东济南府长清县知县,戊戌十八年(公元1358年)转经筵博士。庚子二十年(公元1360年)升河南彰德府知府。初,从父圣自湖北黄州府官云南,去官后迁湖南岳州府治北仓后何家庄。元顺帝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徐寿辉兵陷岳州,父圣举家至大桥【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甲午十四年(公元1354年)超挈家复归何家庄。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大明兵及陈友谅战于鄱阳,友谅死。其子理复据武昌。是年,超公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之南湖(即今之洪湖)。超之后世多有闻人。今湖北汉阳府沔阳族众。生子五:仁、义、礼、智、信。公述有《何氏本纪》。【舔注:超公之后裔今主要居住于湖北监利县棋盘乡,码头埠附近菊兰村新湾村金塘村高湾村桐湖村等,2011年大约12000男丁】

越  :圣公次子,字茂先。明太祖洪武乙卯(公元1375年)举人。生於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原籍湖南岳州府。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与兄超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南湖。生一子孝。

(涪陵132世)赵  :盛公(德明)长子,字光先。元,县庠生,与母陈氏仍留齐安未入蜀,妣氏未详。生一子弟,名恭卿。
(涪陵132世)舜卿:盛公(德明)次子,原名赳,字武先,入蜀后更名舜卿字重华。公,元县庠生。明洪武甲寅七年(公元1374年)荫“千户”,兼任涪陵卫千户所千户。诰赠“武显将军”,镇涪三十八载,边隅肃清。元顺帝至正癸未三年(公元1343年)七月初一日巳时在湖北黄州府诞生。明永乐壬辰十年(公元1412年)二月二十九日戌时在鹤游坪石堰口家告终,寿七十岁。葬石堰口侧箐林山。立申山寅向。【其行实已载入《涪州志》和《涪陵辞典》等史籍。】妣冯氏,明诰封二品夫人,生於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六月十四日卯时。明永乐甲午十二年(公元1414年)冬月初十日辰时卒,寿六十八岁,与公合葬。生三子:兴、清、洪。

(涪陵132世)尧卿:盛公(德明)三子,原名趋字启先。入蜀后更名尧卿字放勋。于元顺帝至正癸巳十三年(公元1353年)十月二十日辰时在湖北黄州府诞生,至正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公年十岁,因父德明遣使取眷齐安,从生母蔺夫人,兄舜卿入蜀。嗣因从叔新字师知无后,遂出嗣之。明洪武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公年十八,是年三月娶白孺人。八月即奉父命返齐安迎陈夫人并兄赵入蜀。九月十九日申时以疲劳得疾卒,葬麻城县孝感乡。妣白氏,南京刑部侍郎白勉之姑母,生於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七月初八日寅时,卒於明洪武壬子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二十八日巳时。寿二十一岁,葬鹤游坪水口。生一子澄,原名忠。

★(监利谱载第132世----棋盘码头埠师鲁公支系) ????????????

(监利132世)超: 字绍先,号仰东,师鲁公长子。生元正至顺元年庚午正月十三寅时,中至正辛卯科举人,壬辰科进士,授山东济阳府长清县令,转经筵博士,升河南彰德府尹。殁明洪武十六年癸亥腊月初二巳时,十七年三月初一辰时葬本县熊家垸令河港凤咀地上(今位于监利棋盘中学李家祠堂后),卯山酉向外。乃监利棋盘码头埠,新湾村,菊兰村,三洲何堡等地始祖。 公妣王氏,系岳州巴陵诰授慈安夫人,生元至顺二年辛未正月廿八丑时,殁永乐三年乙酉九月十六午时,择取本年腊月初八寅时葬凤咀。生子五,仁,义,礼,智,信。卷载甚明。(公著有《何氏本记》,又名《自岳迁沔始祖绍先公自述世系纪略》,注:“自岳迁沔”即从岳阳大桥何家庄迁至湖北监利棋盘码头埠也。)

(监利132世)越: 字茂先,师鲁公次子。生元至正十一年辛卯八月十六巳时,中明洪武乙卯科举人,知江西分宜县事。殁明洪武辛未年九月十三巳时,同绍先公合葬凤咀石茔。 妣张氏,系临湘县大东门淑慎夫人,生元至正辛卯年腊月初一子时,殁明洪武辛巳年正月廿日午时,合葬夫茔。生子一,讳孝,字抡卿(另记敬卿)迁本洲东北今之何家榜下槎埠是其后也,系未著。

(监利132世)廷贵: 溥公长子,字邦佐,元天历元年己巳三月初三辰时生,於明洪武二十年丁卯科举人,拜国子监助教官太师兼尚书令。殁於永乐三年乙酉十一月二十五日亥时。御赐祭葬何家垸下乡河鱼形地,艮坤寅申向。公原自洪湖迁西南六十里容城县何家庄上落业(即今之监利县何家垸是也)。原妣邓氏,御赠三品夫人,无子。继妣董氏,生子三,超元,宗元,应元。在监南衍派,皇姑朱妣,生子一,智,在监北锦水口何家湾衍派。公及三妣合葬。

(监利132世)廷纲: 字邦昌,溥公次子。迁湖南华容未叙。妣颜氏,生子一,正元,迁华容。

(监利132世)程:  字扶凤,哲公长子。支住监利县尺八乡茶湖垸何家汪,观音洲何家塘子等地衍派。妣吴氏,生子二,齐安,受安。

(监利132世) 鹏: 字福一,又名畴九。哲公次子。支住尺八乡何家湖,何家垱,黄家庙,聂家河等地衍派。

(监利132世)士耀: 才公之子。妣胡氏,生子三,广文,广洪,广祥。

(监利132世)信富: 仑公之子。生子一,显。

(监利132世)信贵: 峰公之子。生子一,凤。

(监利132世)信全: 岚公之子。生子一,

(监利132世)廷爵: 嵩公之子,妣吴氏。生子三一,仁。

(监利132世)廷华: 妣吴氏。生子二,凤,芳。

(监利132世)士宗: 能公之子。妣田氏。生子三,大贤,大贵,大荣。

133世

(涪陵133世)弟  :赵公之子,字恭卿。县庠生,与父居齐安。

(涪陵133世)兴  :舜卿长子,字诗斋。公长而贤,例应荫“千户”,因先舜卿公而逝,故未得荫,涪人深惜之。生於明太祖洪武戊申元年(公元1368年)九月十四日卯时,卒於明成祖永乐庚寅八年(公元1410年)四月十五日亥时,寿四十三岁。葬北拱坝何家山。妣潘氏,生於元顺帝至正丙午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七月初八日午时,卒於明永乐壬寅二十年(公元1422年)正月二十五日子时,寿五十六岁,与公合葬。生五子:友直、友益、友于、友善、友义。

(涪陵133世)清  :舜卿次子,字洁斋。公,明成祖永乐九年辛卯(公元1411年)科举人。永乐壬辰十年(公元1412年)荫“千户”兼涪陵卫千户所千户,镇涪十七载,行实详墓志。公生於明洪武丁巳十年(公元1377年)九月二十四日寅时,于宣宗宣德戊申三年(公元1428年)七月二十六日未时殉“五姓流贼”难。寿五十二岁。赠“武显将军”,赐谥“义烈”。葬鹤游坪沙坪庙周元山,立艮山坤向。(其行实,己载入《涪州志》和《涪陵辞典》等史籍。)妣韩氏,明诰封二品夫人。生於洪武戊午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十五日未时,卒於景泰丙子七年(公元1456年)四月初七日子时,寿七十八岁。葬石堰口石瓦坟,立寅山申向。生一子友亮。

(涪陵133世)洪  :舜卿三子。出后舅父冯氏。(注:洪公之后不复何姓,为冯氏一支矣)

(涪陵133世)澄  :尧卿之子,原名忠。生於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十二月初七日未时。公幼孤,赖蔺太夫人(祖母)抚育成立。事明惠帝,建文壬午四年(公元1402年),成祖靖难兵入南京,公与方孝儒等同殉难。

★(监利谱载133世   棋盘码头埠师鲁公支) ????????????

(监利133世)仁: 字长卿,超公长子,生元至正十一年辛卯三月十六寅时,岳州府庠生,殁明宣德三年戊申九月廿丑时,己酉三月十二寅时葬监利县河港垸。 妣刘氏,生元至正十六年丙申五月初六辰时,殁明宣德二年冬月廿巳时,次年十月廿六午时葬本处大园。生子二,清,济。

(监利133世)义: 字善卿,超公次子,生元至正十四年甲午二月十九巳时,殁永乐十七年己亥六月初四子时,本年冬月初一寅时葬未详。 妣唐氏,生元至正十五年乙未冬月廿一未时,殁正统元年丙辰七月廿二午时,次年冬月廿六申时葬河南岸。 继妣李氏,生宏武四年辛亥正月十三卯时,殁正统九年甲子十月十八巳时,葬与唐孙人合墓。生子四,溆,润,浩,汉。

(监利133世)礼: 字政卿,超公三子,生元至正十七年丁酉十月廿寅时,殁永乐廿一年癸卯十月初二戌时,葬本月十九未时于监利县熊家垸。 妣柳氏,生元至正戊戌六月初八午时,殁宣德二年丁未七月廿七亥时,次年九月十四酉时,葬新岚村老準有碑。生子二,渊,港。

(监利133世)智: 字贵卿,超公四子,生明洪武五年壬子十月廿七申时,殁正统元年丙辰二月十三午时,四年二月初七寅时葬熊家垸即今小河港。 妣邓氏,生明洪武六年癸丑三月十六子时,殁宣德十年乙卯正月十二酉时,本年二月十六合葬河垸。生子一,涧。

(监利133世)信: 字才卿,超公五子,生明宏武八年乙卯正月廿六丑时,殁宣德四年戊申四月十三子时,次年二月初九卯时葬同前。 妣黄氏,生明洪武七年甲寅十月初十午时,殁宣德九年甲寅正月十六未时,四月廿二申时合葬同前。生子二,渭,海。 【另谱载:先是师孟公丁元末之乱由齐安迁沔阳东门八角楼。生子一,失名。绍先公因命才卿公彼勷理家事,才卿公殁,二子扶柩归,葬讫,一迁万家垸沱公湖。生子二,训,襄。】 

(监利133世)孝  :越公之子,字敬卿。 

★(监利谱载134世  棋盘码头埠师鲁公支) ????????????

(监利134世)清: 仁公长子,生於明宏武十一年戊午八月初八申时,殁明正统十一年丙寅四月初三酉时,己未腊月廿五申时葬(今棋盘乡金塘村)唐家湾宅前。 妣王氏,生洪武十三年庚卯九月十九戌时,殁景泰元年庚午腊月初三戌时,合夫茔右。生子三,仲恢,仲樟,仲权。

(监利134世)济: 仁公次子。生殁葬未详。

(监利134世)淑: 义公长子,生于建文四年辛巳三月廿五丑时,岁进士 ,授重靖府安教谕,转无为洲学正。景泰五年甲戌六月十一子时自京返。殁塘家洲,葬父茔旁。有望云思亲图诗文。 妣章氏,系武昌汉阳门。生建文四年辛巳,寿六十一。殁天顺五年辛巳四月初六亥时,葬金钧形,卯山酉向。 继妣陈氏,生宣德甲寅年六月十二丑时,殁未详。生子二:仲经,仲绅。

(监利134世)润: 义公次子,字有光。生殁葬未详。 妣曹氏,生殁葬未详。

(监利134世)浩: 义公三子,字若海。生永乐三年乙酉六月十七午时,本州庠生。殁成化二年丙戌二月十一酉时,葬舍东乙山申向。 妣张氏,生永乐五年丁亥四月初二亥时,殁成化二年丙戌三月初一未时,合葬夫茔,有碑,生子一,仲镛。

(监利134世)汉: 义公四子,生于明永乐五年腊月卅酉时,殁成化七年辛卯冬月十四子时,葬金钓形,生子二,仲纲,仲缙。 妣高氏,生永乐六年戊子正月十六卯时,殁成化四年戊子八月十五午时,本年九月十五葬河港垸有碑。 〈附河港垸坟地吉宪清文卅一年号督丈李同泗册名何公东至坟南〉

(监利134世)渊: 礼公长子,生洪武廿七年甲戌四月初四辰时自监邑。殁正统四年丙辰五月十五辰时,本年冬月初六辰时葬监利县熊家垸即今大河港。 妣黎氏,生戊寅年六月廿七酉时,殁正统四年己未四月廿四戌时,四年腊月十四申时葬丁家园。生子一,仲纪。 〈附河湖垸坟宪吉清丈二九十一号督丈李同泗册荷渊公荷美公东至邓田,时南至同训,西至同璞 ,北路南横八弓二分,北横六弓七,西长九弓东〉

(监利134世)港: 礼公次子,生洪武卅年丁丑二月初八卯时,县庠生。殁宣德十年乙卯二月初八戌时,四年九月廿一申时葬本垸三盘棋河东岸。 妣左氏,生宏武廿九年丙子九月廿八丑时,殁天顺二年戊寅三月十八午时,本年十月初三辰时葬张先口杨宅地。生子一,仲紫。

(监利134世)涧: 智公长子,生永乐元年癸未五月初六亥时,殁正统十年乙丑腊月廿六申时,本年四月初七卯时葬同前。 妣刘氏,系鸡鸣铺,生于建文五年壬午八月十五巳时,殁正统十一年丙寅四月初九酉时,葬本县龙行官乾山巽向。生子二,仲文,仲武。

(监利134世)渭: 信公长子,字志清,生于建文五年壬午五月十四戌时,殁成化二年丙戌冬月十三亥时。 妣戴氏,生建文三年庚辰二月十八未时,寿六十九二茔失考。悦友公遗嘱,在沔城北,又圣瑞公遗嘱,葬万家元河家茔头亥山巳向,均可考,子孙宜访。生子二,仲富,仲贵。

(监利134世)海: 信公次子,字志洪。生殁葬未详。妣罗氏,生殁葬未详。生子一,仲轨。  

★(监利棋盘码头埠135世。师鲁公支)????????????

(监利135世)仲恢: 清公长子,字洪元,生明永乐十五年丁酉正月廿二卯时,殁成化十四年戊戌十月十八辰时,葬伴母茔。 妣刘氏,生永乐戊戌年四月初八未时,殁成化十七年冬月初七未时,葬合夫茔。生子一,煊。

(监利135世)仲璋: 清公次子,生永乐十七年己亥七月廿七申时,葬舍东子山午向。 妣王氏,生于宣德元年丙午正月初二酉时,葬新峰村丑山未向。生子一,瓒。

(监利135世)仲权: 清公三子,生永乐十九年辛丑五月廿卯时,殁成化十二年丙申八月廿子时,葬父茔旁。 妣王氏,生永乐十七年己亥二月初六亥时,殁成化十四年,葬新沟。生子一,琮。

(监利135世)仲经: 字大伦,淑公长子,沔阳庠生,生殁葬未详。 妣王氏,生殁葬未详。 继妣蔡氏,生殁葬未详。

(监利135世)仲绅: 淑公次子,生景泰年甲子十月初八丑时,本州庠生,殁嘉靖三年甲申三月十三卯时,葬蛇形地。 妣邓氏,生景泰四年癸酉七月初七戌时,殁嘉靖十三年甲午八月廿子时,合葬夫茔。生子四,介,珊,瑚,容。

(监利135世)仲镰: 浩公之子,生宣德二年丁未八月廿九亥时,殁成化十一年乙未正月十三午时,葬六途垸(今棋盘彭刘村)乾山巽向。 妣张氏,生宣德二年丁未腊月十三午时,殁正德八年癸酉五月十四亥时,次年腊月廿一合葬夫茔有碑。生子二,艮,许。

(监利135世)仲纲: 汉公长子, 生于宣德九年甲寅四月初十卯时,殁宏治十八年乙丑二月十六辰时葬父茔旁。 妣吴氏,系高湾人,生于宣德十年乙卯三月廿三寅时,殁宏治十六年癸亥五月十一子时,葬河南岸,壬山丙向。生子三,禹,皇,环。

(监利135世)仲缙: 汉公次子,字绅来,生于正统二年丁巳五月初一卯时,殁正德九年甲戌六月初二子时,葬屋后,乾山巽向。 妣庐氏,生正统元年丙辰冬月廿七丑时,殁洪治十七年甲子八月十六辰时,合葬屋后。生子一,玉。

(监利135世)仲纪: 渊公之子,生永乐廿一年癸卯八月廿八子时,州庠生,寿七十六,殁洪治十一年戊午四月初二未时,葬金钓形,傍二房伯祖茔,卯山寅向,(今俗名虎尾)。 妣羿氏,生永乐廿二年甲辰八月十五丑时,殁正德四年乙巳六月十七亥时,合葬夫茔旁有碑。生子四,现,全,呈,秀。

(监利135世)仲紫: 港公之子,生宣德二年丁未五月初十申时,为藩司史。殁成化四年戊子八月十九未时,在武昌奔柩,葬於父侧。 妣杨氏,生宣德三年戊申正月初六辰时,殁成化十三年丁酉六月十三戌时,葬张先口。 继妣殷氏,生殁葬未详。续彭氏,生殁葬未详。

(监利135世)仲文: 涧公长子,生宣德元年丙午二月初六申时,殁宏治七年甲寅八月十八丑时,四月廿三酉时,葬蔡家湾夏家园。 妣徐氏,生宣德二年丁未三月初七辰时,殁洪治十六年癸亥正月初二午时,本年二月十七辰时,合葬下家园。生子一,琨。

(监利135世)仲武: 涧公次子,生宣德二年丁未四月初十寅时,殁成化廿三年丁未六月初六丑时,本月初十辰时葬吴家汪。 妣罗氏,生宣德元年丙午九月十一午时,殁洪治八年乙卯冬月廿五亥时,次年正月卅戌时葬车垸。生子二,玺,元。

(监利135世)仲富: 渭公长子,生明永乐廿一年癸卯冬月十二卯时,与本县万禹易换鱼子湖,迁居之万家垸,今不可考。 妣赵氏,生明洪??元年乙巳五月十八辰时,葬本垸余家墩前河草场。生子二,恭,俭。

(监利135世)仲贵:。渭公次子,生明洪??元年乙巳八月十二午时,殁洪治十年八月廿四午时,葬本垸北墩。 妣张氏,生宣德元年六月十四未时,殁宏治十一年二月十八亥时,葬合夫茔。生子二,训,襄。

(监利135世)仲轨: 海公之子,生於明永乐廿年甲辰十月十五巳时,殁未详。 妣黄氏,生殁葬未详。生子一,秩。  

★(监利谱载136世。码头埠师鲁公支))????????????

(监利136世)煊: 仲恢之子,生明正统十年乙丑六月初六丑时,殁嘉庆元年壬午三月十九亥时,元年八月十五子时葬内澄港子。 妣罗氏,生明景泰元年庚午十月廿三巳时,殁嘉靖二年癸未九月十三午时,葬合夫茔。 继妣高氏,葬同罗氏。生子二,贤。

(监利136世)瓒: 仲璋之子,生明正统十一年丙寅正月廿三卯时,葬龙王庵。妣黄氏,生明正统十三年戊辰腊月卅寅时 葬王家堡,生子一,凤学。

(监利136世)琮: 仲权之子,生明正统四年己未二月廿卯时,殁成化廿二年十月初八丑时,葬新沟。 妣钱氏,生殁葬未详。 继妣张氏,生明正统六年九月廿九戌时,葬洪治三年二月初七申时,葬夫茔旁,生子,凤容。

(监利136世)玠: 仲绅长子,生殁葬未详。 妣曹氏,生殁葬未详。继妣孙氏,生殁葬未详。 续王氏,生殁葬未详。

(监利136世)珊: 仲绅次子,生於成化廿二年丙午九月十五丑时,殁嘉靖廿六年丁未十月廿一辰时,次年正月初八葬郑家墩,子山午南。 妣尹氏,生宏治年庚戌闰九月廿三戌时,殁万历元年癸酉六月十九未时,合葬夫茔。生子二,姿,翼,居新房湾。

(监利136世)瑚: 仲绅三子,生宏治元年戊申八月初六午时,殁嘉靖十七年戊戌三月廿辰时,葬黄老垸中岭。 妣余氏,生成化廿年甲辰,殁嘉靖廿四年乙巳,合葬中岭。生子二,凤奇,凤继,迁居血湖口。

(监利136世)容: 仲绅四子,生宏治九年丙辰正月廿五戌时,殁嘉靖卅七年戊午七月廿三午时,葬河南岸,子山午向有墓志。 妣刘氏,生宏治九年丙辰六月十八戌时,殁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六月十六巳时,葬金钓形卯山酉向。 继妣张氏,生正德三年戊辰七月初十丑时,殁万历十一年癸未七月廿申时,葬张家元丁山癸向。生子二,凤尧,凤舜,居中墩。

(监利136世)艮: 仲镰长子,生景泰六年乙亥九月廿六未时,殁正德八年癸酉十月廿六寅时,葬冯屋地,乾山巽向有碑。 妣范氏,生景泰四年癸酉腊月初八巳时,殁嘉靖五年丙戌十月初十亥时,葬屋东乙山辛巳有碑。生子一,凤麟。

(监利136世)许 :仲镰次子,生明天顺三年己卯正月初三辰时,殁正德十四年己卯三月初十亥时,葬本月十六寅时于团湖(今棋盘金塘团湖墩)。妣尹氏,生明天顺十年庚辰六月十五丑时,殁正德十二年九月初一未时,葬宅东有碑。生子一,凤岐,居上码头埠,四房湾。

(监利136世)禹:。 仲纲长子,生景泰七年丙子腊月廿六巳时,殁正德十一年丙子腊月廿五午时,次年二月初八未时葬父茔旁。 妣张氏,生景泰七年丙子腊月廿六巳时,殁洪治十七年甲子二月初四亥时,葬本垸中岭。生子四,凤鸣,凤仪,凤高,凤宸。住上码头埠。

(监利136世)煌: 仲纲次子,生明天顺元年丁丑冬月廿八午时,殁正德六年辛未二月十九辰时,本年八月初三未时葬宅东。妣简氏,生明景泰三年壬申六月初六辰时,葬河东岸。生子,喜,住河家口。

(监利136世)环: 仲纲三子,生明成化十五年己亥七月廿八午时,葬嘉靖九年庚寅九月初二午时,本月十五葬监利棋盘孙家滩。 妣卜氏,生于明成化廿八年甲辰六月十一 时,殁嘉靖四十年丙寅三月初二午时,合葬同前。生子一,凤鸾,住行辅墩。

(监利136世)玉: 仲缙之子,生天顺六年壬午腊月廿九亥时,殁宏治十三年庚申十月廿午时,葬父茔旁。 妣柴氏,生天顺六年壬午正月初三丑时,殁嘉靖十年辛卯九月十五亥时,葬夫茔旁。生子一,凤彩。

(监利136世)现: 仲纪长子,生于正统五年庚申十月廿九子时,州庠生,殁嘉靖八年己丑二月廿九申时,葬本垸陈环地,即今陈门子,乾山巽向有碑。 妣魏氏,生正统九年甲子十月初八丑时,殁正德十五年庚辰冬月廿三亥时,葬监利马鞍里高湾。生子四,凤祥,凤韶,凤伟,凤瑞。继妣夏氏,附陈门子地。

(监利136世)全:。仲纪次子,生正统七年壬戌五月初五未时,殁嘉靖十六年丁酉三月十五辰时,葬监利大石垸沈家垸塘屋右。 妣胡氏,生宏治二年己酉二月十八卯时,殁嘉靖廿八年己酉三月初十酉时,葬吴家湾。生子一,凤霄,居中墩。

(监利136世)呈: 仲纪三子,生于正统十一年丙寅七月初三未时,殁正德元年丙寅五月十九戌时,葬河港垸。妣王氏,生正统十二年丁卯四月初九丑时,殁宏治十八年乙丑正月十八巳时,次年十月十八酉时葬六途垸李家墩。生子

(监利136世)秀:仲纪四子。

(监利136世)恭: 仲富长子生明正统十三年戊辰二月十二酉时,本县庠生,葬附父茔右,妣李氏,生明天顺二年戊寅八月十六辰时,

(监利136世)俭: 仲富次子

(未完待续)

????监利谱载棋盘码头埠师鲁公支老派语:“(卿)水仲凤相,其可昌然,承祖以德,显烈宜光,文章世第,贵嗣忠良,逢时宣美,宗祚克长”   。(此派词为绍先公五世孙万舞公撰)

??????民国36年监沔嘉蒲汉五县联宗联谱改新派语:“复新泰殷,勤宣懋勋。美善发达,枝实蕃盈。品高才博,恢汉振廷。修文习礼,海宇清平。”

?????1987年合谱合派:“修仁宏业,志道延祥,同源正本,宗祚克长,诗书守泽,作述扬芳,家声孝友,国瑞思良,金玉值品,云汉为章,家贤崇厚,百世永昌”   (此派词为绍先公三房国贡生介福公(字初白)撰)

??????1991年又合新谱,改新派语:“知源益正本,立纪振纲常,作述功勋远,联宗世泽长,经纶须大展,典训永昭彰,后起文英秀,千秋事迹芳”。此派语2011年监利何氏十三祖公支重新合修新谱新派沿用至今。   ????????????


【舔注:祉公二子师寄师齐由巴陵迁四川涪陵庆符县。

祥公第四子哲字师睿由岳州府迁湖北监利尺八镇。

祥公第八子盛字师法更名德明迁蜀之涪州鹤游坪石堰口

何敬叔,字维建,生于永明四年(486)五月十一日,卒陈天嘉六年乙酉(565)二月十五日,南齐授余杭令、长城令。
其子何思澄(504—576),历任廷尉正、治书侍御史、秣陵令、东宫通事舍人,湘东王、武陵王录事参军等职。以文章著称,与宗人何逊、何子朗时称“东海三何”。】

   (此世系不断更新完善中........) 
                                                                                            
鸣谢:本支系表摘选自中华何氏网《何氏本纪》,收录难免有瑕疵错漏,敬请各位何氏宗亲不吝赐教,批评指正,并以此为蓝本,添加修改完善。谢谢!

【附录①】:  《宋代·大受公撮修何氏历代谱序》

      谱之为言,普也,普吾族之世系昭穆、源流支派而载之谱牒者也。如国史然,如舆志然。然国史,仅载国之治乱兴衰得失,王侯公卿士大夫之昏明贤奸。舆志,则载山川之形胜扼塞土宜物产之出内多寡,城廊疆域之损益沿革,而一人一姓之出处变迁不与焉。此又谱之与史志异也。夫史与志,犹有能承修之者,而谱,顾可忽乎哉!
稽我何氏之谱,创自商杞惠公。惠公后有定公、灵公及周之钦公、靖公、釐公等为之继。迨杞被楚灭,简公之子禹裔携之窜处江南庐江河滨。至西汉文帝时(公元前179—164年)脩公重为删补编辑,条理井井,灿然可观。嗣禹裔、脩公而迁携继述者,厥惟西汉之毅公、东汉之鄢公、敞公。敞公复于永元丁酉九年(公元97年)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其谱传至东汉永建【顺帝年号(126—131年)】而佚。后休公抱残续修,贲偾以上已失考,仅纪其以下可知世系。嗣此而迁携续修者则有潜公及东晋之函公、玄公、风度公。南北朝齐之敬叔公,梁之晦公。唐之政公、修文公、伟公、羲庆公。宋之继杞公。继杞公复于宋淳化【太宗年号】二年辛卯(991年)建祠冶父时,掘获东汉永元【和帝年号】九年丁酉(97年)敞公所瘗“何氏历代源流碑”,复得贲偾(第七十一代)以上至黄帝世系。之上所述二十三公者皆内具闵谱之才,外负承启之任,以明世系、序昭穆、溯源流、正支派而纲维家乘于不坠者也。
        故自黄帝以至于今,凡传世一百二十有六,纪年三千九百二十有二。其间易姓者四【一、黄帝姓公孙。二、昌意得姓为姬,或云妘姓。三、禹事舜,封于“夏”,赐姓“姒”氏。四、杞简公被楚灭,其子禹裔率族人,窜处江南庐江河上,后历绍圣、念祖、徽廕、熙庵、裕昌、衍夏七世至贲偾,当秦始皇庚辰二十六年(前221年)遂以人居河之义,改姒为何。所谓易姓者四,此也。】;迁地者二十有七;为天子、诸侯者四十有九;为循吏、名儒、隐逸奇硕者七十有七,皆能一一按谱指数。然所以能一一指数者,夫岂偶然哉?盖有旧谱为之征,诸先哲传谱以致之也。第遭靖康之变,残缺失序。且卷帙浩繁,不便观察,大受是以撮其十之一二,著为图系一卷,一以存先型之不坠;一以便后世之易阅,虽不成为完璧,亦可纪其节略梗概,俾后之与吾同志者,庶可助其不逮。岂敢夸阀阅示后世而与“史志”争功哉!

         宋·嘉定十七年甲申岁(1224年)夏六月,黄帝一百二十六代孙,嘉定壬午(1222年)科进士,任安徽颖州府泰和县教谕,何大受超儒氏识于江南之庐江冶父】。

【附录②】  《何氏本纪》     (监利谱载为《自岳迁沔始祖绍先公自述世系纪略》)
[注:“自岳迁沔”即超公(字绍先)于大明洪武三.四年间自岳阳迁至湖广沔阳洲(即今监利棋盘码头埠)]

            余何氏者,夏禹之苗裔也。按世史类编: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骆明,骆明生鲧,鲧生禹,姓姒氏,受舜禅有天下,国号“夏”。传启、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孔甲、皋、发、癸十四世,及太康、扃、廑为十七王,凡四百三十九年,商迁之。汤念夏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土之封,丁酉三年,乃封禹后癸之子懿于杞,使奉禹祀历宣、显、昭、穆、康、惠、戴、庄、景、高、睿、定、怀、度、肃、襄、威、灵、安、元,凡二十一世,六百四十二年。值武王克商,追思元圣,乃褒封五帝及二王后,由是元公之子东楼公于已卯十三年复封于杞。修夏之礼乐,以祀其先。东楼既立,率德谨度,克遵旧典,假乐之诗,其大较也。及周道寝衰,诸侯并争,杞及陈、宋,仅亦守府。周桓王壬戌元年,莒人伐杞,取牟娄。辛未十年,鲁入杞,杞遂微弱。其后,虽或振兴,然亦非先公之旧矣。周襄王戊子十九年,杞子朝鲁,始用夷礼。故夫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徴也。又数传及釐公,遂恹恹不振,《春秋》录其卒,其意深矣!自东楼再受封于杞,传西楼公、题公、仁公、哲公、钦公、敬公、英公、献公、顷公、谋娶公、武公、靖公、共公、德公、桓公、平公、悼公、釐公、湣公、哀公、出公、以至简公为楚所灭,而圣人之胄沦入编氓,伤哉!时有简公之子禹裔窜居江南庐江河上,历绍圣、念祖、徽蔭、熙菴、裕昌、衍夏而至贲偾时,居庐江河上已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舍姒姓,而以居地河为姓,又以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生迪光。汉兴,迪光之子脩字道皇,以博士事孝文帝,有贤声,加二千石。生成、卓、宪。成一名禧,景帝时为宏农都尉,出为胶东相,徙汝阴。生果。果一名清,武帝建元时为御史中丞迁大中大夫。生比权、比干。比干字少卿,武帝太初时为汝阴狱吏,升廷尉,后为丹阳都尉,太始乙酉元年徙扶风郡平陵县。生九子:刚、毅、木、讷、近、仁、寿、考、万。毅字子坚,宣帝五凤时为蜀郡太守,徙蜀郡郫县。生五字:文、武、显、承、谟。武字君公,鸿嘉甲辰四年为司隶校尉,永始戊申四年为京兆尹。武为吏守法尽公,进善退恶,不附贼莽。其为人如此,绥和时为大司空,封氾乡侯,增俸如丞相。是年冬十月,莽恶之,策免就国。哀帝立,以司隶鲍宣荐,复徴用为御史大夫,秋七月,徙前将军尝举公孙禄为大司马,禄亦举武,平帝元始癸亥三年为莽所害,同时死者数百人,海内冤之。生况、鄢。鄢为光禄大夫,鉴父为莽所害,更名孟,字出图,匿嵖岈山,隐居不仕,再徙扶风郡平陵县。生宠,字天眷,建武中为千乘都尉。生敞、敦。敞字文高,章帝元和间为河南尹,汝阳太守,和帝永元己丑元年为侍御史,九月迁尚书,上封事论窦宪不报,出为济南太傅,庚寅二年迁汝南太守。壬辰四年去位隐庐江冶父山,遂家之,读书种花以自娱。并于丁酉九年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生灿、煜。煜字耀先,安帝元初时任山东任城刺史,卒于官,子孙遂籍任城郡樊县。生豹,东汉时为少府。生休字邵公,精研六经,人目为学海。生黼、黻。黼字道济,灵帝中平时为光禄主事。生潜字孔昭,献帝兴平时为九江太守,迁庐江灊县。生旻字奉天,魏文帝黄初时以勇健为中郎将,与吴战不克,死之。生心德,恒德。心德字正广,魏明帝景初时为博士。生祐字助国。祐生恽字谋昌,西晋武帝咸宁间为扬州别驾。生敏字叔达,惠帝元康乙卯五年为司隶校尉。生表、泰、绍。泰字岱宗,怀帝永嘉壬申六年为豫州刺史。生函、充、范、矩、准。函字伯道,东晋明帝太宁癸未元年为庐江太守。生玄字妙子,哀帝隆和时为山东莱郡太守,因流寓其间,兴宁间为兵部左侍郎。生风度字宜雅,为东海郡太守,流寓郯县。生羡之字彦贤。羡之生达字通翁,宋明帝泰始庚戌六年为侍中御史。生敬叔字立礼,齐明帝建武间为长城令。生思澄字元静,齐和帝中兴间为殿中侍御史。少与族弟水部郎中逊及散骑常侍子朗,俱擅文名,作《游庐山》诗见重于沈约,世称“东海三何”。生晦字明叔,梁武帝太清间领国子助教。生俊字秀士,陈宣帝太建丁酉九年为御史中尉。生容字正修,隋文帝仁寿间为国子司业。生政字立纪,唐高祖武德甲申七年以明经出教舒城,由郯县复归庐江。生德馨字泽霈,太宗贞观甲辰十八年为给事中。生芬字济芳,高宗麟德间为中书侍郎。生宽字公绰。中宗嗣圣甲申元年拜舒州都督。生应奎字联辉,中宗神龙间由明经官常州刺史,改除长沙太守。生修文字超武,玄宗开元间以进士官相王府司马,除御史大夫,迁国子祭酒。为人直谅慷慨,见推于同平章事韩休。生欣字同人,唐肃宗上元间为江南道巡按使。生翰、翬。翰字西园,唐德宗建中时为翰林侍诏。生浩字其天,唐宪宗元和已丑四年进士,任河北按察使。博学工词赋,时号“庐江学士”,生伟字丰宗,唐穆宗长庆癸卯三年判度支,后为同州刺史,生彙、彝。彝字秉常,会昌间为刑部侍郎。生瑜字子光,唐文宗太和癸丑七年进士,迁户部郎中。生锡恩、锡圭。锡恩字绳禹,唐僖宗光启间为会稽守。生羲易、羲庆。羲庆字肇基,唐昭宗天祐乙丑二年进士,生清字洁怀,后唐庄宗同光间为建昌令。生廷、建。建字道立,宋太宗太平兴国壬午七年为巩昌刺史,有惠政,性恬雅,琴书自随。生继杞字昌先,筑室冶父,种菊十余年,因自号“菊友”。日偕词客,泛舟白湖之间,煮酒吟诗为物外游。子孙继之,不乐仕进。复于宋太宗淳化辛卯二年,建祠冶父,掘得敞公所瘗“何氏历代源流碑”,续成《何氏历代世谱》五十六卷。生允文、允修、允武。允修字尚文,生纶字子贤。纶生自明字训典。自明生炳字耀天,仁宗庆历辛巳元年为国子直讲。壬午二年,朝廷徴晋州处士孙复,遂避贤去位,复修先人之菊圃,闭户读书,乡里罕识其面。生穆字友昌,徽宗政和间为翰林学士,忤蔡京意,遂归隐。生镕、锦。镕字声一,绍兴戊午八年为礼部左侍郎,与堂兄铸并仕高宗。绍兴辛酉十一年,秦桧矫诏下岳飞大理狱,令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鞫之。镕谓铸曰:“岳鹏举,乃宋室社稷,天下生灵之所系也。桧欲诬而死之,将以和议图富贵,欺天罔上,莫此为甚。兄既坐狱,须赤肝白肺,以明其诬。勿令权贵,戕害忠良。”铸颔之。既而阅实无状,遂白其冤于桧。桧乃改命谏大夫万俟卨。镕见桧必欲死飞。又谓铸曰:“天下事不可为矣!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无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余与兄,一叶巢湖,数杯笛浦,庶北风不致吹衣,雨雪不致沾裳也。”铸不以为然,镕遂隐去,筑菊圃以待清。及桧卒害岳飞,镕叹曰:“二圣不返,三光无色。”基于此矣!因为泣下。生大受字超儒。宋宁宗嘉定壬午十五年进士,教谕泰和,严师弟礼,训诲谆恳,至忠孝节烈,则丁宁告诫,不啻再三,诸生咸遵其教,一邑赖之。后以老解组归里,取《历代世谱》撮其十之一二,著为《图系》一卷。生子侯字公次,性静谧,博览群书,抚宋室之衰微,痛乾纲之不振,尝作诗以寓意。诗曰:

黄袍启运业承天,五曜娄奎诞大贤;圣主慈祥甘露润,奸臣罪恶飓风颠;

江山瓦裂苍生病,国祚波漂宝位悬;最是不堪回首处,朱仙镇上目凄然。

于是,忧愤不已,以楚之江安多产名贤,且又干戈稍静,遂以访道之故,于度宗咸淳时,挈家溯江而南,爱明水山,乃筑室居之,后又迁于齐安。生三子:长子顺字理翁,余之高祖也。次颐字养翁,次颜字悦翁,皆余叔高祖。及元世祖定鼎以至元癸酉十年岁进士,教谕寿昌。生二子:长宽字洪人,本府庠生,余之曾祖也。次安字济人,为余叔曾祖。二房高祖颐公,生容字受人。三房高祖颜公,生宥字育人,庠生。又生宜字谐人,为余堂曾祖。宽公生福字维祺,次祉字维嘏,次祥字维祯。福公、祉公为余伯祖,而祥公则余之祖也。祖,以至元癸巳三十年举于乡,越明年成进士,知浪穷县。叔曾祖安公生祖。二房曾祖容公生祐、生祧、生祜,县庠生。三房曾祖宥公生祀,太学生,次禧。三房曾祖宜公生礼,县庠生。祖祥公生余皇考及叔考贤字师孟、英字师杰庠生、哲字师睿岁进士、邦字玄敏、国字师政、隆字玄昌、盛字师发更名德明,光字玄六,俱家齐安。皇考圣字师鲁,皇妣吕夫人,苏孺人。皇考以至大已酉二年登贤书,黄庆癸丑二年售礼闱,延祐甲寅元年知石城县,至治癸亥三年内转礼部郎中,泰定丁卯四年以贤劳迁云南布政使司,遂泛舟泊岳阳,见洞庭山水之胜,有棲隐志,乃命材力仆于府治北仓,拨卜地数亩,筑室其间为何家庄,作他日解组之计。是年冬始莅任。至顺庚午元年解组棲隐何家庄。至正辛卯十一年余以第五人释褐。是年苏孺人生弟越,所谓茂先者也。壬辰十二年余复以第二人捷南宫。癸巳十三年皇考微示疾,命余曰:“余叼天地祖德,食禄国朝,虽无丰功伟绩,以立天壤,然亦不愧于君,不负于民,凡事上接下清,心不欺利人济物之事,即不便于己,必竭力以行之。今汝幸列巍科,皆天之庇廕也。他日临民,毋以时艰而侮法,毋以已欲而欺人,洁已守职,毫忽莫怠。汝母老,善事之,汝弟幼,善抚之。汝果如是,余其瞑目于地下矣”。余受命讫,拜哭于地。越明日,衣冠危坐,别家人而逝。余斩焉齐衰,庐于堂左。先是丁亥七年,沿江盗起,师孟公之沔阳,师杰公之巴陵,师睿公之公安,玄敏公之湘湄,师政公之沱潜,惟玄昌公、师发公仍家齐安。居无何,师发公入蜀。及壬辰十二年,余试燕京,徐寿辉兵陷岳州,皇考举家之大桥,依叔考玄六公居之,故皇考之卒皆在大桥。甲午十四年,复归何家庄,乙未,授长清令,戊戌转经筵博士,庚子除河南彰德府尹之任。未几,以八十之老母,十岁之幼弟,心实不宁,耿耿欲归,乃上其状于朝,蒙允谕。及辛丑奉旨养亲。是年,大明兵伐汉,拔江州,陈友谅走武昌。癸卯秋,大明兵及友谅战于鄱阳,友谅败死,其子理复据武昌。余乃奉老母吕夫人、苏孺人,卜沔之南湖(即今之洪湖西岸)筑高墩居之,因地势之飞雁投湖也,甲辰母夫人以寿终。遵遗命葬于岳澜静港之南,与皇考合兆扦艮山坤向,顺帝至正戊申,大明皇帝即位,改元“洪武”。明洪武八年乙卯,余弟茂先中乡举。余子五:长子仁字长卿,次义字善卿,次礼字政卿,皆生于岳。次智字贵卿,次信字才卿,则生于沔。余弟茂先子一,名孝。此齐安五世迁岳,自岳迁沔之始末也。

溯余何氏,自杞亡肇姓之后,簪缨文章,烜赫两间。昔菊友昌先公汇集《何氏历代世谱》,最详悉冠冕,子孙宝之,世守不敢慢。靖康之变,残缺失序,后大受公复撮其十之一二为《图系》一卷,迄公次公迁齐安,携之以来,皇考迁岳,为五世图,今余迁沔,恐后世子孙不悉履历,置祖德宗功于度外,则千秋百世流为支鹿之人,是玄圭之泽将湮,而齐安之荫寝息矣!故鉴菊友之意,述为《本纪》一篇,以志梗概。嗟呼!陵谷变迁,沦桑移易,即何氏一系,或盛或衰,或南或北,孙不识祖之居,兄莫知弟之徙,骨肉歧途,支派各天,搔首踟蹰,不禁悲前感后之思。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后世子孙,尚其修德以念之。书,不可不使之读。农,不可不使之务。守礼法以修身,遵孝弟而笃本。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此先主之所以诫其子也。余虽不肖,亦曾托先人之庇,食朝廷之禄矣。我子我孙,鉴此意而守先主之诫,以慰余愿可也!?

时 大明洪武十年丁巳秋九月九日后裔孙绍先何超述于南湖(今洪湖)之种菊堂】

  

【荆州监利何氏族谱QQ群:481191742       监利棋盘码头埠师鲁公二十三代嗣孙   黄帝152代裔孙  新华  摘录    2015.12.30】                                                                                                                                                                         

,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姒何谱系·贲愤何氏世系·监利涪陵大受公支系
                                     黄帝第一世起    何氏源流
【2015.12.30    第三版】
       
【节选自132世超公(字绍先)所著<何氏本纪>,引用重庆何中兵先生《黄帝姒何谱·完整版》,此姒何世系以轩辕黄帝为第一世祖,第七十一世賁愤公为姒姓改何姓之肇姓始祖】

【引言:尊祖敬宗,慎终追远,求本溯源,乃何氏后辈之任也。对何姓始祖质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不排他,坚持百花争鸣,兼修并蓄。我们恭迎何氏宗亲赐教,交流共享,增补完善,但反对肆意涂鸦,篡改历史,欺祖灭宗。本资料不断更新完善中,热忱欢迎您的支持和参与,我们虚位以待。敬请关注最新版本!】

 
姒何谱世系

第一代

(何氏肇祖)黄帝:少典氏之子【神农时诸侯】,姓公孙,讳轩辕【轩辕,今河南开封府新郑县,黄帝生於此,故名】,亦姓姬【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号有熊氏【有熊即新郑,黄帝国于此,故以为号】。初,无怀氏之世,少典之君娶有峤氏之女曰安登。生二子,长曰石年,姜姓,即炎帝神农氏;次子世嗣少典氏为诸侯。帝榆罔之代,少典国君之妃曰附宝者感电光绕斗而生公。公代神农氏为天子,都涿鹿【今直隶宣化府保安州是】,在位百年(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2598年)。年一百十有一岁而崩于荆山之阳【在今河南陕州阌乡县南】,葬桥山【在今陕西鄜州中部县北,亦曰子午山,接甘肃庆阳府真宁县界,黄帝陵在其上】。娶四妃:元妃西陵氏之女曰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二妃方雷氏之女曰节,生休及清;三妃彤鱼氏之女,生挥及夷鼓;四妃曰嫫母,貌丑德充,生苍林、青阳凡九子,合其众妾之子十六人共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曰:祁、已、滕、箴、任、荀、嬉、姞、儇、衣、二姬、二酉,为十二姓。

第二代

(始以姬为姓)昌意:得姓为姬,或云妘姓,降居若水【即泸水,今打冲河,源出西番,经四川宁远府之西昌诸县与金沙江合】,不得立,娶蜀山氏之女曰昌仆,是为女枢,生颛顼。

第三代

颛顼:姬姓,号高阳氏【高阳,今河南开封府杞县高阳城是,颛顼国于此,故以为号】。年十岁佐少昊,二十即帝位,都帝邱【今直隶大名府开州有濮阳故城。汉书《地理志》濮阳,古帝邱颛顼墟】,在位七十八年(公元前2513年—公元前2436年),年九十八岁,葬濮阳【颛顼陵在今河南卫辉府滑县东北】。娶邹屠氏之女生骆明、苍舒、隤敳【音皑】、梼戭【音演】、大临、庞降、庭坚、仲容、叔达。又娶胜渍氏之女生卷章、庶子曰穷蝉,其不才子曰梼杌,自苍舒至叔达所谓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人谓之八恺。

第四代

骆明:生鲧。

第五代

鲧  :字熙尧。封于崇,谓之崇伯,治水无功,殛于羽山【东裔,在海中。《括地志》云:羽山在沂州临沂县界。按《通鉴》在今江南海州赣榆县东】。娶有莘氏之女曰志,是为修已,生禹。

第六代

(始以姒为姓,为姒姓始祖)禹  :字高密【《史记》作文命】,生於石纽【今四川茂州汶川县西北石纽村是,或云在今四川龙安府石泉县石纽山下。禹母修已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孕岁有二月,尧帝辛丑五十八载(公元前2300年)六月六日生禹于僰道之石纽乡】,长于西羌【今洮岷松茂,古为西羌】,事舜,封于夏【夏,即古阳翟,今河南开封府禹州是】,称“夏伯”。赐姓姒氏。治水功成,受舜禅有天下,都安邑【今山西解州,夏县北,安邑故城是】,在位八年(公元前2205年—公元前2198年)。年一百有三岁,葬会稽【今绍兴府会稽县东南会稽山】。娶塗山氏之女【塗山,诸侯国,在今安徽凤阳府怀远县】曰憍,生启。

第七代

启  :继禹立,在位九年(公元前2197年—公元前2189年),年九十一。生子六,长太康、次仲康。

第八代

太康:继启立。畋(音tian,打猎)于有洛,为羿所距(东夷族首领羿,一度夺得太康的君位)。在位二十九岁(公元前2188年—公元前2160年),失政十年而崩。仲康:继太康立,在位十三岁(公元前2159年—公元前2147年),生相。

第九代

相  :继仲康立,为羿所逐,居商邱【今河南归德府商邱县】,后被寒浞子浇【即奡】所弑。在位二十八岁(公元前2146年—公元前2119年)时,其后有仍【《路史》仍太昊后,即任也。地在今山东兖州府济宁州。】国之女缗逃奔有仍。生少康。(按:郭沫若著《中国史稿》140页和《中国大事编年》40页载:相妻缗已经怀孕,从墙洞中逃归母家有仍氏(国),生少康。)

第十代

少康:生於崎岖离乱之间(癸卯, 公元前2118年生於有仍)。年四十,举兵灭寒浞,复国,在位二十二岁(公元前2079年—公元前2058年),年六十一。娶有虞【商均所封之国】国君之二姚,生杼、无余。 

第十一代

杼  :杼《史记》作予,《路史》作伯杼,前编作季杼。继少康立,在位十有七岁(公元前2057年—公元前2041年)。生槐。无余:少康次子,封于越,使奉禹祀。是为越之始祖。

第十二代

槐  :《帝王世纪》作芬,继杼立。在位二十六岁(公元前2040年—公元前2015年),生芒。

第十三代

芒  :《史记》芒,一名和,继槐立。在位十有八岁(公元前2014年—公元前1997年)。生泄。

第十四代

泄  :《路史》作洩,是为世宗,继芒立,在位一十有六岁(公元前1996年—公元前1981年)。生不降及扃。

第十五代

不降:《世纪》作帝降,继泄立,在位五十有九岁(公元前1980年—公元前1922年)。生孔甲。扃  :《路史》或曰高阳,继不降立,在位二十一岁(公元前1921年—公元前1901年)。生廑。

第十六代

廑 :(廑,音jin)扃之子,《世纪》廑、一名顿,继扃立,在位二十一岁(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880年)。孔甲:继廑立,在位三十一岁(公元前1879年—公元前1849年),生皋。

第十七代

皋  :(皋,音gao)继孔甲立,在位十有一岁(公元前1848年—公元前1838年),生发。

第十八代

发  :《路史》作敬发,亦曰发直,继皋立,在位十有九岁(公元前1837年—公元前1819年)。生癸。

第十九代

癸  :或作履癸,是为桀。继发立,在位五十三岁(公元前1818年—公元前1766年),无道,汤伐之,不胜,奔于三朡【古国名,今山东曹州府定陶县】之国,汤又从而伐之,放于南巢【今江南庐州府居巢县是】,三岁死于亭山【淮南子作历山,即今江南和州历阳山】。夏,自禹丙子(公元前2205年)至癸乙未(公元前1766年)共十七君,十四世,四百三十九年而亡。癸娶二妃,昆吾氏之女曰太樊生懿;次妃,有施氏之女曰妹喜生融。

第二十代

懿公:商汤丁酉三年(公元前1764年),癸卒於亭山,汤念夏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土之封,因封懿于杞【今河南开封府杞县】,使奉禹祀。【按《通鉴》立禹后在十八祀乙未(公元前1766年),(商成汤)即(天子)位之年。】生宣。( 按:史学奇才何光岳先生在其姓氏巨著《中华姓氏源流史》第2473页中写道:“涪陵何氏世系为夏禹之后,以黄帝为一世祖,夏桀为十九世祖,桀子懿,被商汤封于杞,是为杞国第一代君,四十一世东楼公,周武王十三年已卯又封于杞,六十三世杞简公姒春,于周惠王二十四年被楚惠王所灭,杞国共传48君一千二百年,可补《史记》之缺。”)

第二十一代

宣公:生显。

第二十二代

显公:生昭。

第二十三代

昭公:生穆。

第二十四代

穆公:生康。

第二十五代

康公:生惠。

第二十六代

惠公:惠公于商时,仿古金天氏系姓之义创制姒氏谱牒。生戴。

第二十七代

戴公:生庄。

第二十八代

庄公:生景。

第二十九代

景公:生高。

第三十代

高公:生睿。

第三十一代

睿公:生定。

第三十二代

定公:定公祖述(遵循、依照)惠公续修谱牒。生怀。

第三十三代

怀公:生度。

第三十四代

度公:生肃。

第三十五代

肃公:生襄。

第三十六代

襄公:生威。

第三十七代

威公:生灵。

第三十八代

灵公:灵公嗣(继承)定公续修谱牒。生安。

第三十九代

安公:生元。

第四十代

元公:杞自懿公封国至元公,值周灭殷,凡二十一世,六百四十二年。生东楼公。

第四十一代

东楼公:值周灭殷,受周武王己卯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再封于杞【今河南开封府杞县】,都雍邱【古雍国在今杞县】。生西楼公。

第四十二代

西楼公:武王大启王命,号尧后兆阳为唐公,舜后胡满为虞公,居堂上之左。西楼为夏公,启为商公,居堂上之右,皆北面立,备四公、三恪。生题。

第四十三代

题公:生仁。

第四十四代

仁公:生哲。

第四十五代

哲公:生钦。

第四十六代

钦公:钦公踵灵公续修谱牒。生敬。

第四十七代

敬公:生英。

第四十八代

英公:生献。

第四十九代

献公:生顷。

第五十代

顷公:值周道衰微。杞仅守府,乃东徙淳于【即今山东青州府安邱县淳于故城是。或曰淳于在今杞县】。生谋娶公。

第五十一代

谋娶公:生武公。

第五十二代

武公:周平王辛卯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继立为杞后,至周桓王时,数被莒、晋侵伐。周桓王壬戌元年(公元前719年)莒人伐杞。取牟楼。鲁桓公辛未二年(公元前710年),鲁入杞,遂微弱。在位四十七年,以周桓王丁丑十六年(公元前704年)卒。生靖公。

第五十三代

靖公:周桓王丁丑十六年(公元前704年)继武公立,在位二十三年。以周釐王庚子元年(公元前681年)卒。踵钦公续修谱牒。生共公。

第五十四代

共公:周釐王辛丑二年(公元前680年)继靖公立,在位八年。周惠王戊申四年(公元前673年)卒。生德公,亦作惠公。

第五十五代

德公:周惠王已酉五年(公元前672年)继共公立,在位十八年。周惠王丙寅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卒。生成公及桓公姑容。

第五十六代

成公:周惠王丁卯二十三年(公元前654年)继德公立,时淮夷病杞,诸侯迁杞于缘陵,周襄王甲戌五年(公元前647年)淮夷病杞。乙亥六年(公元前646年)迁杞以避之【缘陵即营陵故城,在今山东青州府昌乐县,或曰缘陵在杞县西北百里】。在位十八年,周襄王甲申十五年(公元前637年)十一月卒。桓公:德公次子,讳姑容。周襄王乙酉十六年(公元前636年)继成公立,戊子十九年(公元前633年)往朝于鲁,用夷礼,杞本伯爵,不书伯而书子,盖以杞小而入夷也。是年秋八月鲁入杞,寻杞复徙淳于,在位七十年,周灵王甲午五年(公元前567年)三月壬午卒。生子孝公匄,文公益姑,平公郁釐。

第五十七代

孝公:讳匄。周灵王乙未六年(公元前566年)继桓公立,在位十七年。周灵王辛亥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三月乙巳卒。文公:桓公次子,讳益姑。周灵王壬子二十三年(公元前549年)继孝公立,在位十四年,周景王乙丑九年(公元前536年)正月卒。平公:桓公三子,讳郁釐。周景王丙寅十年(公元前535年)继文公立,在位十八年。周敬王癸未二年(公元前518年)丁酉卒。生悼公成。

第五十八代

悼公:讳成。周敬王甲申三年(公元前517年)继平公立,在位十二年。周敬王乙未十四年(公元前506年)五月卒。生隐公乞,釐公过《左传》作僖公。

第五十九代

隐公:讳乞,一名允。继悼公立,在位七月薨(薨音hong。诸侯,大官死)。釐公:悼公次子,讳过,按《左传》作僖公。周敬王丙申十五年(公元前505年)继隐公立。时,王室陵夷,小国困敝,杞仅不绝如缕,在位十九年,周敬王甲寅三十三年(公元前487年)十二月癸亥卒。釐公尝踵靖公续修谱牒。生湣公维。

第六十代

湣公:讳维。《左传》作闵公。周敬王乙卯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继釐公立,在位十六年,周元王庚午五年(公元前471年)薨。生哀公,讳阏路。

第六十一代

哀公:讳阏路。周元王辛未六年(公元前470年)继闵公立,在位十年,周贞定王庚辰八年(公元前461年)卒。生出公敕。【按:《史记》作湣公弟,误。】

第六十二代

出公:讳敕。周贞定王辛巳九年(公元前460年)继哀公立,在位十二年,周贞定王壬辰二十年(公元前449年)卒,生简公春及佗公。

第六十三代

简公:讳春。周贞定王癸巳二十一年(公元前448年)继出公立,四年,当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惠王入寇,杞遂亡。计自东楼受封至简公失国,凡二十七君,二十三世【按:《通鉴》作十九世,误】,六百七十八年。自是,神裔华胄降为编氓。生禹裔。佗公:出公次子,当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惠王灭杞,佗奔鲁。鲁悼公以佗为大禹之后,封夏阳侯,因称夏侯氏,为夏姓之祖。

第六十四代

禹裔:值楚惠王灭杞,窜处江南庐江河干,在今安徽庐州府之辖境内,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清代,安徽之合肥县、庐江县、舒城县、无为州、巢县皆属庐州府。又:安徽之怀宁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皆属安庆府。两府地系相接。禹裔踵釐公续修旧谱。生绍圣。

第六十五代

绍圣:生念祖。

第六十六代

念祖:生徽廕。

第六十七代

徽廕:生熙菴(廕,荫的繁体,音yin)。

第六十八代

熙菴:生裕昌。

第六十九代

裕昌:生衍夏。

第七十代

衍夏:生贲偾。
 
第七十一代(舍姒姓改何姓,为本族何姓受姓始祖)

贲偾:生於秦政即位之初年,因先世自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杞被楚灭,至秦政并吞六国后之庚辰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窜居江南庐江河上,已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生迪光。按:杞被楚灭时,江南庐江河上之地尚未入楚版图,至战国乃隶之。秦分天下为郡县,则属九江郡,今南直凤阳府寿州、扬州、淮安、庐州、安庆等府及和、滁、徐三州,江西南昌、饶州、南康、九江、建昌、抚州、临江、瑞州、袁州、赣州、南安等府及吉安府之半;至汉,属庐江郡。清时,安徽安庆府所领之怀宁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及庐州府所领之合肥县、舒城县、无为州、巢县皆属汉时庐江郡之一部分。我族因居庐江郡时最久,故郡名庐江。按:庐江故城有六:(一)汉:置在今安徽庐江县西一百二十里。(二)汉末:置在安徽潜山县北皖城。(三)晋:置在安徽霍邱县西五十五里。(四)南朝——宋置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三十里。(五)隋:置在今安徽合肥县治。(六)南朝―—齐置隋废改舒城县曰庐江,即今庐江县治。清:仍为县。又:江西、安徽、江苏三省古统称曰“江南”。

第七十二代

迪光:生脩。

第七十三代

脩  :字道皇(脩,修的繁体,音xiu)。西汉文帝时(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64年)为博士,有贤声,加二千石,公曾续修禹裔所存釐公旧谱。生禧、卓、宪。

第七十四代

禧  :脩公长子,一名成。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宏农都尉,后出为胶东王相。由江南庐江河上【注:见前第六十四世及第七十一世】徙汝南【即今安徽颖州府阜阳县治】。生清。卓  :脩公次子。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太尉。由江南庐江河上徙汝南郡平舆县【汉县名,故城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南】。生澜。宪  :脩公三子。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丞相长史。(其后待考)

第七十五代

清  :禧公之子,一名果。西汉武帝建元时(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为尉史中丞,迁大中大夫。生比权、比干。澜  :卓公之子。西汉武帝元光时(公元前134年—公元前129年)为谒者仆射,加二千石。自平舆徙平陵。生比烈。

第七十六代

比权:清公长子,字衡卿。西汉武帝时为奉车都尉。(其后待考)比干:清公次子,字少卿。敞六世祖。学尚书于晁错,经明行修,兼通法律。为汝阴县【今安徽阜阳县治】狱吏,决曹掾(治水),平活数千人,武帝时为廷尉正,与张汤同时,汤持法深,而公务为仁恕,数与汤争,虽不能尽得,然所济活以千数。后迁丹阳【今安徽宣城县】都尉,狱无冤囚,淮汝号曰“何公”。征和三年辛卯(公元前90年)三月辛卯天大阴雨,公在家,日中,梦贵客车骑满门。觉以语妻,说未已,门有老妪,可八十余,头白,求寄避雨。雨甚,而衣履不沾渍,雨止,送出门,乃谓公曰:“公有阴德,今天赐君策,以广君之子孙。”因出怀中符策,状如简,长九寸,凡九百九十枚以授公,曰:“子孙佩印绶者当如比算。”时公年五十八,有六男,又生三子。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自汝阴徙扶风【郡名,今陕西关中道西部之地】平陵【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代为名族【为武之祖,敞之六世祖,见《汉书》敞传】。生九子:刚、毅、木、讷、近、仁、寿、考、万。比烈:澜公之子,字勋卿。西汉武帝时官二千石。生並。

第七十七代

刚  :比干长子。(其后待考)毅  :比干次子,字子坚。西汉宣帝五凤时(公元前57年—公元前54年)为蜀郡太守,遂由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徙蜀郡郫县【今四川成都府郫县】。毅公尝踵脩公续修谱牒。生文、武、显、承、谟。木  :比干三子。(其后待考)讷  :比干四子。(其后待考)近  :比干五子。(其后待考)仁  :比干六子。(其后待考)寿  :比干七子。为蜀郡太守。无子,以毅第三子显为后。考  :比干八子。(其后待考)万  :比干九子。(其后待考)並  :比烈之子,字子廉。初为长陵令,道不拾遗,持法如山,不阿权贵。后迁陇西太守、徙颖川太守,均有贤声,见纪颖川,名次黄霸,史称其节,亚尹翁归云。《汉书》有传。生恹。

第七十八代

文  :毅公长子,字翁君,号霸。任郡户曹,属国中郎将等职。(其后待考)武  :毅公次子,字君公。蜀郡郫县人。西汉成帝阳朔戊戌二年(公元前23年)为蒲(山西永济)郡守,庚子四年(公元前21年)为扬州【今江苏扬州府】刺史,鸿嘉壬寅二年(公元前19年)为凤阳【今安徽凤阳府】郡守,甲辰四年(公元前17年)为司隶校尉,永始丙午二年(公元前15年)为兖州【今山东兖州府】守,戊申四年(公元前13年)为京兆【今陕西西安府】尹。公为吏,守法尽公,进善退恶,所居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其为刺史时,二千石有罪,应时辄奏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问恳田美恶,已见二千石,称循吏焉。元延时(公元前12年—公元前9年)为御史大夫。绥和癸丑元年(公元前8年)夏四月,上疏言:“末俗事烦,宰相不及古,而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不治,宜建三公官。”成帝嘉纳之,进为大司空,封氾【音泛】乡侯,增奉如丞相。是年冬十月,与丞相翟方进上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临尊,剌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准,请罢剌史,更置州牧,以应古制。”寻又与方进奏请立辟雍,成帝皆从之。甲寅二年(公元前7年)夏六月与丞相孔光奏请:“自诸侯王,列侯公主,名田有限,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过三千顷。奴婢无过三千人,期尽三年,犯者没入官。”成帝诏行之,后未果。秋七月右将军傅喜以光禄大夫遣归养病。武与唐林上书曰:“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今以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忠臣、社稷之卫。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成帝亦自重之,故寻复进喜。是年冬十一月因后母在郡,遣吏归迎,会(恰巧)成帝崩,吏恐路有盗贼,后母迎止。先是武不附贼莽,至是,莽因讽(用含蓄的话指责)左右,冤武事亲不笃。哀帝嗣统(继承帝位),亦欲改易大臣,遂策免武,罢归就国。哀帝建平戊午四年(公元前3年),谏大夫鲍宣等上书言:“武可大委任”。元寿已未元年(公元前2年)正月宣复上书言:“宜复征武,以应天心。建立大政,兴太平之瑞。”三月,丞相王嘉又言:“贤如何武不能进,罪当死。”是月,哀帝复征为御史大夫,秋七月,徙前将军。庚申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太皇太后诏公卿举可任大司马者,孔光以下皆举莽。独公与公孙录以为惠昭之世,外戚持权,几危社稷。今比世无嗣,方当选立近亲幼主,不宜令外戚持权,亲疏相错,为国计便。于是,武举录,录亦举武。太皇太后自用莽为大司马焉。莽以武不举已,因劾奏何武,公孙录互相称举,复免官就国。平帝元始癸亥三年(公元3年)为莽所杀,时同死者有司隶鲍宣等数百人,海内震焉!成帝朝功名略比薛宣而经术正直过之(功名和经术,武比薛高一筹)。《汉书》有传。生况、鄢。

显  :毅公三子。曾出后寿公为子。为颖州太守、京辅都尉。无子,以武公次子鄢【隐名为孟,字出图】为后。

承  :毅公四子。(其后待考)

谟  :毅公五子。(其后待考)恹  :並公之子。(其后待考)

第七十九代

况  :武公长子。仍家蜀郡郫县。生寰。

鄢  :武公次子,隐名为孟,字出图。曾出后显公为子。因王莽篡汉,生父武被害,知忠臣正士不可立于朝,由蜀郡郫县【今四川成都府郫县】徙匿河南嵖岈山【今河南安宁府遂平县嵖岈山】,后再徙扶风平陵【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隐居,抱道而终。鄢公尝踵毅公重修谱牒。生宠。

第八十代

寰  :况公之子。东汉光武中元时(公元56年—公元57年)为骑都尉。生腾。

宠  :鄢公之子,敞父,扶风平陵人,字天眷。为济南都尉。建武中(公元25年—公元55年)为千乘都尉,以病免,遂隐居不仕。生敞、敦。

第八十一代

腾  :寰公之子。东汉光武中元时(公元56年—公元57年)为大司农,掌赋税。生玮。

敞  :宠公长子,字文高。扶风平陵人【脩字道皇,生禧。禧一名成,生清。清一名果,生比干。比干字少卿,生刚、毅、木、讷、近、仁、寿、考、万。毅字子坚,生文、武、显、承、谟。寿无子,以毅第三子显为后。武生况、鄢。显复无子,以武第二子鄢为后,鄢因王莽篡汉,生父武被害,匿河南嵖岈山,隐名为孟,字出图】。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东汉章帝元和(公元84年—公元86年)中辟(召见)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敞论议高常引大体,每多匡正。司徒袁安亦敬重之。是时,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敞通经传,能为天官意,甚恶之,乃言于二公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故鸜鹆来朝,昭公有乾侯之厄;西狩获麟,孔子有两楹之殡;海鸟避风,臧文祀之,君子讥焉。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於庭际,不可不察。”由、安惧然不敢答。居无何(不久)而帝崩。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仓帑为虚。敞奏记由曰:“敞闻事君之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明公视事,出入再期,宜当克已,以酬四海之心,礼一,谷不升,则损服撤膳,天下不足,若已使然,比年水旱,人不收获;凉州缘边,家被凶害;男子疲于战阵;妻女劳于转运;老幼孤寡,叹息相依。又中州内郡,公私屈竭。此实损膳节用之时。国恩覆载,赏赉(音赖,尝赐)过度,寻公家之用,皆百姓之力,明君赏赉,宜有品制。忠臣受赏,亦应有度。明公宜先正已,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奏王侯就国,除苑囿之禁,节省浮费,赈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由不能用。章和戊子二年(公元88年)冬月齐殇王子都乡侯——畅奔吊国忧,上书未报,侍中窦宪遂令人刺杀畅于城门屯卫之中,而归罪于畅弟刚使侍御史与青州刺史杂考刚等。敞又说由曰:“刘畅宗室肺腑,茅土藩臣,来吊大忧,上书须报,亲在武卫,致此残酷奉宪之吏,莫适讨捕踪迹不显,主名不立。敞,备数股肱,职典贼曹,故欲亲至发,所以纠其变而二府以为故,事三公不与盗贼,公纵奸慝,莫以为咎。敞请独奏按及得事实。”太后闭宪于内宫,京师称其正。和帝永元已丑元年(公元89年)春,宪又陷尚书仆射郅寿下吏当诛。时敞为侍御史。上书曰:“寿为机密侍臣,匡救为职,缄默不言,其罪当诛。今寿违众正议以安社稷,岂其私耶?忠臣尽言,以死为归,臣诚不欲圣朝行诽谤之诛,以杜塞忠直,垂讥无穷。”书奏,寿得减死。是年秋九月官尚书,见窦宪兄弟骄纵,上封事曰:“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伏见大将军宪兄弟专朝,虐用百姓,奢侈僭逼(冒用地位高的人的名义威胁他人),诛戮无罪。臣敞区区,诚不能上令太后损文母之号,陛下有誓泉之讥;下使宪等得长保其福祐,附马都尉窦瓌比请退身。愿抑家权,可与参谋,听顺其意,诚宗庙至计,窦氏之福。”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曰出敞为济南太傅。敞至国,辅康以道义,康有违失,敞辄谏争,康虽不能从,然素敬重敞,无所嫌牾焉,庚寅二年(公元90年)十二月迁汝南太守。敞疾,文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立春日常召督邮还府,分遣儒术大吏,按行属县显孝悌有义行者,及举冤狱,以春秋大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追行丧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置立礼官,不任文吏。又修理鲖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倾。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壬辰四年(公元92年)窦氏事败【窦宪伏诛】,有司奏敞子与夏阳侯窦瓌厚善,坐免官退归,由扶风平陵【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徙家庐州冶父山【在安徽庐州府庐江县之野】。读书种花以自娱。尝踵鄢公续修何氏谱牒。并于永元九年丁酉(公元97年)刻瘗(瘗,音yi,石碑隐埋的意思。) “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以垂不朽。和帝永元庚子十二年(公元100年)三迁五官中郎将。常忿疾中常侍蔡伦。伦深憾之,为所陷,抵罪。殇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卒於家(别本记为‘和帝永元十七年’)。生灿、煜。《汉书》有传。

敦  :宠公次子,字文厚。生熙。

第八十二代

玮  :腾公之子。生芸。

灿  :敞公长子,字耀彩。东汉安帝永初时(公元107年—公元113年)为驸马都尉。(其后待考)

煜  :敞公次子,字耀先。东汉安帝元初时(公元114年—公元119年)由庐江冶父山【在今安徽庐江县之野】出任山东任城【今山东兖州直隶济宁州是】刺史,卒於官。子孙遂籍任城樊邑。樊县故城在今兖州瑕邱县西南。生豹。

熙  :敦公之子,字缉光。东汉安帝永初时(公元107年—公元113年)为大司农,庚戌四年(公元110年)三月迁车骑将军,击降匈奴。生二子:长淳、次忠。

第八十三代

芸  :玮公之子。东汉顺帝阳嘉时(公元132年—公元135年)为水衡都尉。生雄。

豹  :煜公之子。东汉时为少府。生休。

淳  :熙公长子,字质良。迁河南南阳【即古宛城、宛州、中州,今河南南阳府是】。生固。

忠  :熙公次子,字汉升。迁河南襄阳【今河南南阳府内乡县】。生凤。

第八十四代

雄  :芸公之子。东汉桓帝和平时(公元150年)为中牟令。生瞻。

休  :豹公之子,字邵公,山东任城樊邑人也。公为人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以列卿子,诏拜(授)郎中。非其好也,辞病而去,不仕州郡,进退必以礼。桓帝延熹(‘熹’字别本为‘禧’)乙巳八年(公元165年)太傅陈蕃辟之,与参政事。蕃败,公坐废锢。乃作《春秋公羊解诂》,覃思不窥门十有七年。又注训《孝经》、《论语》、《风角七分》,皆经纬典谟,不与守文同说。又以春秋驳汉事六百余,妙得公羊本意。公善历算,与其师博士羊弼,追述李育意(思想),以难(批驳)二传,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党禁解,又辟(评论)司徒群公表。公道术深明,宜侍帷幄,幸臣(宠臣)不悦之,乃拜(任)议郎,屡陈忠言,再迁(任)谏议大夫。年五十四,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卒。自商杞惠公所创制之谱牒,经定、灵、钦、靖、釐、禹裔、脩、毅、鄢续修,后传至东汉顺帝永建时(公元126年—公元131年)佚失,休公因此抱残续修,阙其贲偾以上不可知者,而述其以下可知者,即断自贲偾为始。生黼、黻。《汉书》有传。

固  :淳公之子,字守坚。生二子,长进、次苗。又生一女为东汉灵帝后。

凤  :忠公之子,字文通。生一子颙。

第八十五代

瞻   :雄公之子。生一子楷。

黼   :休公长子,字道济。东汉灵帝中平时(公元184年—公元188年)为光禄主事,克绍家学,著《五经要义》十六卷。生一子潜。

黻  :休公次子,字道翼。(其后待考)

进  :固公长子,字遂高。河南南阳人,其妹为东汉灵帝后。灵帝光和庚申三年(公元180年)十二月征为侍中,中平甲子元年(公元184年)为大将军。已巳(公元189年)年秋七月为宦官等所杀。生一子源。

苗  :固公次子。(按:《后汉书》何进列传摘抄补之: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荥阳贼数千人群起,攻烧郡县,杀中牟县令,诏使何进弟何苗(河南尹)出击之。苗攻破群贼,平定而还。诏遣使者迎于成皋,拜(授)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后被匡遂、董旻(董卓弟)所杀。)

颙  :凤公之子,字伯求,河南南阳襄乡人。东汉灵帝中平时(公元184年—公元188年)见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是人也”。《汉书》有传。(其后待考)

第八十六代

楷  :瞻公之子。为南陵令。生恂。潜  :黼公之子,字孔昭。东汉献帝兴平时(公元194年—公元195年)为九江【汉郡名,今安徽凤阳县】太守。由山东任城【今山东兖州府济南州】樊邑迁还庐江灊县【古安徽霍山,汉置灊县,属庐江,灊音潜,县名】。汉武帝登礼灊之天柱山【即霍山,又灊通潜,潜县亦称潜州、亦称潜江】。即今安徽安庆府,春秋时为皖国。今安徽省,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属庐江,今潜县西北有水曰潜水,亦名皖水;有山曰潜山,亦名皖山。潜公继休公述有谱牒。生一子旻。源  :进公之子,字逢之。为豫章【汉郡县,今江西南昌府】太守。生一子宴。
 第八十七代

恂  :楷公之子。生贞。

旻  :潜公之子,字奉天。魏文帝曹丕黄初时(公元220年—公元226年)为中郎将,与吴战不克,死之。生心德、恒德。

宴  :源公之子,字平叔。南阳宛人。美姿容,少以才名著。魏明帝曹睿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即蜀汉后主延熙二年】与邓颺、曹爽谋夺司马懿权,为懿所杀,夷其族。(按:有史书作何晏。)

第八十八代

贞  :恂公之子。为桂阳太守。生宣。

心德:旻公长子,字正广。魏明帝景初时(公元237年—公元239年)为博士。生祐。

恒德:旻公次子,字承休。迁陈郡阳夏【今河南陈州府太康县】。生夔。

第八十九代

宣  :贞公之子。生攀。

祐  :心德之子,字助国。博学洽闻,为儒者宗。生恽。

夔  :恒德之子,字叔龙。陈郡阳夏人。东汉献帝建安癸巳十八年(公元213年)十一月为魏曹操尚书。生曾。(按:《中国大姓》摘抄补之: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辟(授)为司空掾属,后出任城令、长广太守、乐安太守,曹丕即位,先后任太仆、太傅,封阳武亭侯。)

第九十代

攀  :宣公之子,字惠兴,蜀郡郫县人。武长子,况之十二代孙。西晋武帝咸宁时(公元275年—公元279年)为王濬参军。濬入建业,王浑以濬不待已,将攻之。公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得止。后为散骑侍郎。生一子璋。

恽  :祐公之子,字谋昌,庐江灊人。西晋武帝咸宁间(公元275年—公元279年)为扬州别驾。太康庚子元年(公元280年),晋伐吴,恽谓刺史周浚宜速渡江直指建业。浚使白王浑,浑曰:“受诏”。但屯江北,不使轻进。且诏令龙骧将军王濬受我节制,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进耳。恽曰:“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成之功,来受节制,未之闻也。”浑不听,后王濬入建业,其明日王浑乃济江,以濬不待已,欲攻之。恽又与周浚笺使谏止浑。生敏。

曾  :夔公之子,字颖考。陈国阳夏人,性奢侈。魏元帝曹奂景元时(公元260年—公元263年)【即蜀后主景耀时】为魏司隶。咸熙甲申元年(公元264年)升司徒。乙酉二年(公元265年)晋武帝伐魏,袭王位,改号“泰始”时,以曾为西晋丞相,位太傅,谥曰“孝”。生二子遵、邵。

第九十一代

璋  :攀公之子。(其后待考)

敏  :恽公之子,字叔达。西晋惠帝元康乙卯(公元295年)五年为司隶校尉。生表、泰、绍。又生女适(出嫁)临沂【今山东沂州府】西晋太傅王导字茂宏。

遵  :曾公长子,字思祖【邵庶兄】。有干能,少历清职,终于太仆。生四子:嵩、绥、机、羡。

邵  :曾公次子,字敬祖。西晋武帝太熙庚戌元年(公元290年)即惠帝永熙元年,惠帝立广陵王为太子,以邵为师保,后任尚书左仆射。(按:其它书籍作何劭。)

第九十二代

表  :敏公长子,字儒宗。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繁昌令,遂家焉。生行。

泰  :敏公次子,字岱宗。西晋怀帝永嘉壬申六年(公元312年)为豫州刺史。生五子:函、充、范、矩、准。绍  :敏公三子,字道宗。迁东海郯【今山东沂州府郯城县。东海,或曰沂州府,古名郯,即郯城县】。生修。

嵩  :遵公长子,字伯岳。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吏部郎中。

绥  :遵公次子,字伯蔚。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尚书,参机密。已巳三年(公元309年)为太傅越所杀。

机  :遵公三子,字逸仙。初,何曾侍武宗,宴退,谓诸子曰:“祖上开创大业,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贻厥孙谋之道也,及身而已,后世其殆乎!汝辈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属必及于难”!及绥死,兄嵩哭之,曰:“我祖其殆圣乎!曾日食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子邵日食二万,绥及弟机、羡汰侈尤甚。与人书疏,词礼简傲。”王尼见绥书,谓人曰:“伯蔚居乱世而矜豪乃尔,其能免乎?”人曰:“伯蔚闻卿言,必相危害。”尼曰:“伯蔚比闻吾言,自已死矣!”永嘉之末,曾后无遗种。

羡  :遵公四子。

第九十三代

行  :表公之子,字遵道。生琦。

函  :泰公长子,字伯道,庐江灊人。东晋明帝太宁癸未元年(公元323年)为庐江太守。尝踵潜公重修谱牒。生玄。

充  :泰公次子,字次道。东晋成帝咸康间(公元335年—公元342年)为丹阳【今江苏汝宁府】尹。丞相王导【字茂宏临沂人,充之姑父】、司徒庾亮共荐曰:“充,气度风概,有万夫之望。”已亥五年(公元339年)七月为护军将军,参录尚书事,庚子六年(公元340年)为中书令(宰相)。壬寅八年(公元342年)成帝崩,康帝即位,凉阴不言,委政于充与庾冰。康帝建元癸卯元年(公元343年)征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甲辰二年(公元344年)康帝崩。穆帝立,方二岁,太后褚氏临朝称制,充,加侍中录尚书事,封都乡侯。充有器扃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已任,所进用,皆以功效,不私亲旧,辅两朝幼主【即康帝、穆帝】,尤有大勋。于晋穆宗永和丙午二年(公元346年)二月卒,谥“文穆”。无子,嗣弟准长子放为后。

范  :泰公三子,字叔道。东晋成帝咸康时(公元335年—公元342年)为宣城【今安徽宁国府宣城县】内史。(其后待考)

矩  :泰公四子,字季道。东晋康帝建元时(公元343年—公元344年)为义兴【今直隶宜兴府】太守。(其后待考)准  :泰公五子,字幼道。庐江灊人,高尚寡欲【欲—作交】,弱冠(20岁)知名州府,交辟并不就,兄充为骠骑将军时,劝其仕,准曰:“弟五【准于兄弟行中第五故云】之名,何减骠骑。”后于东晋康帝建元时(公元343年—公元344年)为散骑常侍。去官后,散带衡门,不及人事。惟诵佛经,修营塔庙而已。卒后,封晋兴侯,子惔以父行高洁,表让不受。生放、惔、澄【放继充后】;又生一女,为东晋孝穆帝后【穆章皇后,于穆帝升平丁巳元年(公元357年)八月立。安帝元兴甲辰三年(公元404年)七月崩】。

修  :绍公之子,字明道。生谦。

第九十四代

琦  :行公之子,字万伦。充从兄子,繁昌人,年十四丧父,哀毁过礼。居于宣城阳谷县【今安徽宁国府南陵县,在繁昌县西南】,好古博学,事母孜孜,朝夕色养,常恐甘鲜不赡。乃为郡主簿,历补泾县【今安徽宁国府泾县】令。丁母忧,居丧泣血,杖而后起。停柩在殡,为邻火所逼,烟焰已交,家乏僮使(仆人),计无从出。乃匍匐抚棺号哭,俄(突然)而风止火熄,堂屋一间免烧。其精诚所感如此。从此,遂杜门高尚,屡召不起。桓温过其地,曰:“此中有人,以琴书自娱”。著《三国评论》。年八十二卒。(其后待考)

玄  :函公之子,字妙子。东晋哀帝隆和间(公元362年)为莱州【今山东莱州府】太守。遂由庐江灊县流寓于齐之莱州【原为齐地】。兴宁间(公元363年—公元365年)为兵都左侍郎。尝踵函公续修谱牒。生一子风度。放  :充公嗣子。原为准长子,出嗣充为子。(其后待考)

惔  :准公次子。东晋时为南康太守。生二子,元度、叔度。

澄  :准公三子,字季元。东晋时为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生融。

谦  :修公之子,字子恭。生谨度、慎度。

第九十五代

风度:玄公之子,字宜雅。东晋时为东海郡【山东沂州府,古名东海】太守。遂由齐之莱州再流寓于东海郯县【郯:即古之郯子国,今山东沂州府郯城县,位居山东莱州府西南】。尝踵玄公重修谱牒。生羡之。

元度:惔公长子。东晋时为西阳【郡名,晋置隋废,故城在今湖北黄岗县东】太守。(其后待考)

叔度:惔公次子,准孙。东晋安帝义熙时(公元405年—公元418年)官太常侍卿尚书。后为金紫光禄大夫。吴郡太守王宏每称其清身洁已,少笃行谊。姨与母厚。母早亡,奉姨卒,朔、望必往哭之。哀子尚之为吏部,归省。叔度问曰:“汝行同朝相送可有几人?”对曰:“数百”。叔度笑曰:“此送吏部尔,非为何氏有彦德也。昔殷通任豫章,效钱甚众。及废江亭,积日故旧无复窥之者”。世谓尚之立身简略,实本叔度之教云。生尚之、佟之。

融  :澄公之子。东晋时为大司农。生祚徵。

谨度:谦公长子,字式金。娶刘牢之之妹。生无忌。

慎度:谦公次子,字式玉。生长瑜、承天。

第九十六代

羡之:风度之子,字彦贤。生达。

尚之:叔度长子,字彦德。准曾孙,庐江灊人。宋文帝元嘉间(公元424年—公元453年)为丹阳尹。戊寅十五年(公元438年),文帝建四学,庚辰十七年(公元440年)为吏部尚书,庚寅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为仆射,辛卯二十八年(公元451年)为尚书令。壬辰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以老致仕,退居方山【在今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东南,了凡鉴谓在建康府西葛玄炼丹之处。江宁别号建康、建业、南京】。既而诏书敦谕数四,复起视事,仍为尚书令。癸巳三十年(公元453年)太子邵弑文帝,以尚之为司空,子偃为侍中。及邵败,尚之左右皆散自洗(自我检讨), 黄阁宋王特宥(宽恕)之,复以为尚书令,偃为大司马长史,任遇无改。生偃、伦。

佟之:叔度次子,字士威(别本误作“士成”)。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齐高帝建元间(公元479年—公元482年)官将军,武帝永明间(公元483年—公元493年)为国子助教,都下称其高儒。武帝命掌修《五礼》,书成,遭齐末兵燹。及梁武帝天监时(公元502年—公元519年)为右丞相尚书。武帝修《五礼》,复命佟之总其事,未成而卒。生昌寓。

祚徵:融公之子,字锡吉。生燧。

无忌:谨度之子。东海郯人,刘牢之之甥也【母刘见《烈女传》】。牢之与贼臣桓玄通,无忌与刘裕极谏不听,其子敬宣又谏。与刘裕等谋诛桓玄。东晋安帝元兴甲辰三年(公元404年)二月与刘裕起兵京口诛桓玄,无忌为琅玡内史,及桓谦战于覆舟山下,大破之。玄出走。夏四月,无忌等及玄兵战于桑落州【在江西九江府德化县东北】,玄挟安帝东下。五月,无忌与刘毅及玄战于峥嵘州【在湖北武昌府武昌县东北,一名得胜州】,大破之。玄复挟义帝入江陵宁州,督护冯迁击玄,诛之,帝复位。安帝义熙乙巳元年(公元405年),无忌与刘毅讨灭桓玄余党,荆、湘、江、豫皆平。诏以无忌为都督,江东五郡会稽内史。丙午二年(公元406年)论建义功,封无忌为安城郡公。庚戌六年(公元410年)无忌讨徐道覆战败,死之。谥曰:“忠肃”。生春。

长瑜:慎度长子。南北朝宋人,与谢灵运【河南杭州人,流寓江西南康府】、荀雍、羊璿以文学相赏,号曰“四友”。(其后待考)

承天:慎度次子。东海郯人,宋文帝元嘉初年(公元424年)为太子率更令【东宫官,主宫殿门户职,如卫尉】。戊寅十五年(公元438年),宋立四学,使承天立史学,制有《元嘉历》。生遹。

第九十七代

达  :羡之之子,字通翁。宋明帝泰始庚戌六年(公元470年)为侍中御史。生敬叔。

偃  :尚之长子,字仲弘。庐江灊人,宋文帝元嘉壬辰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为太子中庶子,癸巳三十年(公元453年)为侍中,后改为大司马长史。孝武帝孝建时(公元454年—公元456年)为吏部尚书。大明时(公元457年—公元464年),袭父职,为中书令。生戢、炯。

伦  :尚之次子,字仲常。生求、点、胤。

昌寓:佟之之子,字俨望。齐武帝永明间(公元483年—公元493年)为荆州刺史。海临王昭秀行事废帝,昭文延兴甲戌元年(公元494年)九月,萧鸾【即齐明帝。是年十月鸾废昭文而自立。】遣徐元庆害昭秀,昌寓止之曰:“仆受朝廷意,寄翼辅外藩,殿下未有愆失(过失),何容即以相付耶?若朝廷必须,殿下当自启闻更听后旨”,昭秀由是得还建康。明帝建武时(公元494年—公元497年)屡官吏部尚书,后又为宰相。昌寓独立不群,所交皆当世名儒,风流籍甚,为相以清白称。有姓闵者乞官,自言子骞之后,昌寓笑曰:“遥遥华胄矣!”生敬容。

燧  :祚徵之子,字端甫。生二子:迈、宪。

春  :无忌之子,字若木。生象坤。

遹  :承天之子,字德循。生昭序、昭度。

第九十八代

敬叔:达公之子,字立礼。齐明帝建武间(公元494年—公元497年)为长城【南北朝邑未改】令。其政清约,不通问遗,夏节至,忽榜门受节数日,共得米二千斛【或作二千八百石】,悉取以贷贫民输租,民大悦。尝踵风度重修谱牒。生思澄。

戢  :偃公长子,字惠景。尚(仰攀婚姻)宋武帝山阴公主,齐高帝建元已未元年(公元479年)为太子詹事,庚申二年(公元480年)为吏部尚书加骁骑将军。(其后待考)

炯  :偃公次子,字士光。胤从弟,庐江灊人。(其后待考)

求  :伦公长子,字子有。历丹阳郡丞,后除(授)永嘉太守,逃归,隐居武邱山。【吴郡山中】

点  :伦公次子,字子皙。容貌方雅,博通群书,善谈论。宋、齐屡徵中书郎,中庶子,并不就。豫章王命驾造点,点从后门遁去,隐居吴郡山中,或驾柴车,或蹑草履,随意所适,必醉归。人谓之通隐。与梁武帝有旧,及践祚(音作,君主的位置),天监壬午元年(公元502年)赐川鹿皮冠,手诏徵之,引入华林园,因欲拜(授)为常侍中。点以手捋帝须,曰:“乃欲臣老子耶?”不屈,寻辞疾归。与兄求弟胤皆隐遁不仕。世称:“何氏三高”【潜山有三高亭,今圯废。圯音pi】,又称点为大山,胤为小山、亦曰东山。点少时常患渴痢,积岁不愈,后在吴中石佛寺建讲,于讲所昼寝梦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梦中服之,至此而瘥,时人以为淳德所感,好施与,远近致遣,随复散焉。点,雅有人伦,识鉴多所甄拔。卒年六十八岁。(其后待考)胤  :伦公三子,字子季。年八岁居丧哀毁若成人。既长好学,入宝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为建安太守,有恩信民,不忍欺。每伏腊放囚归家,依期而返。历黄门侍郎,齐高帝建元中(公元479年—公元482年)拜表辞职,不待报辄去。齐武帝永明中(公元483年—公元493年)为国子祭酒,齐废帝昭业隆昌甲戌元年(公元494年)为中书令。慕会稽【今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南有会稽山】之胜,举家而往住云门山【在今会稽县南,亦曰东山,即今会稽县若邱山云门寺】,隐居教授【初,胤兄点隐居吴郡山中,至是胤复隐,世称点为大山,胤为小山】。齐和帝宝融中兴辛巳元年(公元501年)萧衍奏,徵为军谘祭酒,不至。梁高祖武帝天监壬午元年(公元502年),诏赴光禄大夫,遣司马王果劝驾,不应。谓果曰:“卿,何不表留我同隐。”果曰:“不闻比例”。胤笑曰:“擅君两卷,皆言物始,何必有例。”梁高帝诏赐白衣尚书禄,命山阴库钱月给五万,胤皆固辞。乙酉四年(公元505年),武帝选学生往云门山从胤受业。命胤选经明行修者以闻。胤初迁云门山【即秦望山】起学舍,别为小阁,寝处其中,将筑室,忽见二人,容貌甚伟,问胤曰:“君欲居比耶?乃指一处,云:“其中殊吉”。忽不复见。胤依其言而止焉。寻而山发洪水,树石皆倒拔。惟胤所居室,岿然独存。后移居虎丘西寺,讲经论学。徒复从之,有虞人遂鹿,鹿径趋胤,伏不动。又有异鸟如鹤,红色,集讲堂,驯狎如家禽焉。初,开善寺藏法师与胤遇于云门【别作秦望】,后卒於钟山。其死日,胤在般若寺,见一僧,授胤香奁并函,书云“呈何居士”。言讫失所在,胤开函乃是《大庄严论》,世所未有。又于寺内立明珠柱,七日七夜放光昭明。太子钦其德,致手书褒美之,卒年八十六。先是胤疾,妻江氏梦神人告曰:“汝夫寿尽,既有至德,应获延期,尔当代之”。妻觉说焉,俄(突然)得疾而卒。胤疾乃瘳(音chou,病愈)。至是,胤梦一神女并八十许人,并衣恰行列至前,俱拜床下。觉,又见之,便命营凶具,既而疾重,因不治。(其后待考)

敬容:昌寓之子,字国礼。梁武帝大同已未五年(公元539年)为尚书令。性好洁,衣冠必鲜丽直悫无文,以纲维为已任。壬戌八年(公元542年)以吏部尚书出为吴郡太守,政为天下第一。癸亥九年(公元543年)复为太子詹事,太子频于玄圃,自讲老庄。敬容谓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使中原沦于仇敌。今东宫复习,此江南亦将致寇乎?”时武帝笃好佛老,故敬容反得罪。(其后待考)

迈  :燧公长子,字超远。宋孝武帝大明时(公元457年—公元464年)为宁朔将军,尚(仰攀婚姻)宋废帝子业姑新蔡长公主。(其后待考)

宪  :燧公次子,字子思。博该群籍,任昉、刘沨共执秘阁四部书试,问其所知,自甲至丁,连日累夜,莫见所遗,位本州别驾国子博士。(其后待考)

象坤:春公之子,字宏载。生子朗、子守。

昭序:遹公长子,字著明。生逊。

昭度:遹公次子,字九龄。生远。

第九十九代

思澄:敬叔之子,字元静。东海郯人。作游庐山【在今江西南康府西北五十里】诗,见重于沈约。齐和帝中兴间(公元501年—公元502年)为殿中侍御史。少与族弟【一作宗人】水部郎中逊及散骑常侍子郎俱擅文名,世称【一作谚云】“东海三何”。生晦。子朗:象坤长子,字世明。东海郯人。与逊、思澄齐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齐武帝永明癸亥元年(公元483年)四月为散骑常侍。(按:有史书作子郎) (其后待考)

子守:象坤次子,字世禄。徙西城。生一子细胡。

逊  :昭序之子,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南北朝时仕梁,为扬州法曹。公廨(即官舍)有梅一株,逊常吟咏其下。后迁洛阳,思梅花不得,因请再任扬州,上从之【‘从’一作‘许’】。至日花适盛开,逊于东阁延(请)诸名士赏之,笑傲终日【杜诗:东阁观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用此】。少与族兄思澄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称为“东海三何”。沈约谓逊曰:“每见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武帝天监中(公元502年—公元519年)为水部郎中。(其后待考)

远  :昭度之子,字义方。东海郯人。(按《中国大姓》抄补:何远做过奉朝请。为报答别人恩德,全家遭难。他自己也渡江北上,亡命异乡,投奔了北魏。梁朝建立,武帝不仅没有岐视他,反而赞扬他毁家报恩,是人中之杰。史书上称他恨豪强如仇人,爱贫弱似子弟,先后任太守、县令。凡为官之地,民间都为他立庙设祠,表彰他的政绩。称他“清廉公正天下第一”。)(其后待考)

第一百代

晦  :思澄之子,字明叔。梁武帝太清间(公元547年—公元549年)领国子助教。晦,尝踵敬叔重修谱牒。生俊。

细胡:子守之子。由东海郯通商入蜀,遂家郫县。生通、妥。

第一百零一代

俊  :晦公之子,字秀士。陈宣帝太建丁酉九年(公元577年)为御史中尉。生容。

通  :细胡长子。善斫玉。生稠。

妥  :细胡次子,字栖凤。西城人,亦作蜀郡郫县人。少机警。兰陵萧慎亦有俊才,住青阳巷。时人为之语曰:“世有两儒【‘儒’一作‘俊’】,白杨何妥,青阳萧慎。”隋高祖文帝开皇壬寅二年(公元582年)为龙州剌史,有负笈从游者,亲为教授。作《刺史箴》勒(雕刻)石州门外。戊申八年(公元588年)为国子博士。公善音乐,已酉九年(公元589年)文帝令考定钟律,作《清瑟调》三声。又作八佾鞞铎巾拂四舞,以太常所传宗庙雅乐,深乖古意,奏请用黄钟。(其后待考)

第一百零二代

容  :俊公之子,字正修。隋文帝仁寿间(公元601年—公元604年)为国子司业。生政。

稠  :通公之子,字桂林。妥兄之子。隋炀帝大业丙寅二年(公元606年)为太府少卿。(其后待考)

第一百零三代

政  :容公之子,字立纪。唐高祖武德甲申七年(公元624年)以明经出教舒城【今安徽庐州府舒城县】,由东海郯【今山东沂州府郯城县】复归庐江【今安徽庐州府庐江县】。踵晦公重修谱牒。生德馨。

第一百零四代

德馨:政公之子,字泽霈。唐太宗贞观甲辰十八年(公元644年)为给事中。生芬。

第一百零五代

芬  :德馨之子,字济芳。唐高宗麟德间(公元664年—公元665年)为中书侍郎。生宽。

第一百零六代

宽  :芬公之子,字公绰。唐中宗嗣圣甲申元年(公元684年)拜舒州【今安徽安庆县】都督。生应奎。

第一百零七代

应奎:宽公之子,字联辉。唐中宗神龙间(公元705年—公元706年)登明经高第。初,为常州【今江苏常州府】剌史。改除(授)长沙【今湖南长沙府】太守。生修文。

第一百零八代

修文:应奎之子,字超武。唐玄宗开元间(公元713年—公元741年)第进士。初,拔相王府司马,改除(授)御史大夫,升授国子祭酒。为人直谅慷慨,见推于同平章事韩休。尝踵政公重修谱牒。生欣。

第一百零九代

欣  :修文之子,字同人。清奇雅正,有诗名。唐肃宗上元间(公元760年—公元761年)为江南道巡察使。生翰、翬。

第一百一十代

翰  :欣公长子,字西园。唐德宗建中时(公元780年—公元783年)为翰林侍诰。生浩。

翬  :欣公次子,字斯飞(翬,音hui)。唐德宗贞元时(公元785年—公元804年)为大理寺评事。生淮。

第一百一十一代

浩  :翰公之子,字其天。唐宪宗元和已丑四年(公元809年)进士,任河北按察使。博学工词赋,时人称为“庐江学士”。生伟。

淮  :翬公之子,字自桐。生进滔。

第一百一十二代

伟  :浩公之子,字丰宗。唐穆宗长庆癸卯三年(公元823年)判度支。后为同州刺史。伟尝踵修文公重修谱牒。生彙、彝。

进滔:淮公之子。灵武人,为本军校。文宗太和已酉三年(公元829年)六月知留后使,八月为魏博节度使。卒於文宗开成庚申五年(公元840年)十月。生宏敬。(按:‘进滔’别本为‘进韜’,后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

第一百一十三代

彙  :伟公长子,字秉钧(彙,音hui)。唐武宗会昌时(公元841年—公元846年)为剑南巡察使。生琇、莹。彝  :伟公次子,字秉常。唐武宗会昌时(公元841年—公元846年)为刑部侍郎。生瑜。

宏敬:进滔之子,初名重顺,赐名宏敬。唐文宗开成庚申五年(公元840年)冬十月知魏博留后使,寻为魏博节度使。武宗会昌癸亥三年(公元843年)为南面招讨使。唐懿宗咸通丙戌七年(公元866年)卒。生子全皞。(‘宏敬’别本为‘弘敬’)

第一百一十四代

琇  :彙公长子,字子美。迁黄州【今湖北黄州府。一作广州,即广东广州府】。生锡嘏。

莹  :彙公次子,字子玉。迁浙江杭州府会稽县。生锡畴。

瑜  :彝公之子,字子光。唐文宗太和癸丑七年(公元833年)擢进士,迁(任)户部郎中。生锡恩、锡圭。

全皞:宏敬之子。唐懿宗咸通丙戌七年(公元866年)为魏博留后使,寻为魏博节度使。以年少骄暴好杀,庚寅十一年(公元870年)秋八月,军中作乱,全皞单骑走追杀之。自进滔得魏博至全皞传三世,四十二年而灭。(其后待考)

第一百一十五代

锡嘏:琇公之子,字光禹。唐时为大理司直。生鼎。

锡畴:莹公之子,字范禹。唐时为太常侍丞。生羲图。

锡恩:瑜公长子,字绳禹。唐僖宗光启间(公元885年—公元887年)为会稽【今渐江绍兴府、会稽县】守,甚有能名。生羲易、羲庆。

锡圭:瑜公次子,字缵禹。唐时为司农寺卿。(其后待考)

第一百一十六代

鼎  :锡嘏之子。唐末,为容管经略使。生泽。

羲图:锡畴之子,字辉山。会稽人。唐昭宗天复壬戌二年(公元902年)进士。铨陕西延安府郡守。生渊。

羲易:锡恩长子,字肇三。唐昭宗天祐时(公元904年—公元918年)为监察御史。生神剑。

羲庆:锡恩次子,字肇基。唐昭宗天祐乙丑二年(公元905年)进士及第。世乱不仕。生清。尝踵伟公重修谱牒。

第一百一十七代

泽  :鼎公之子。《五代史》作黄州【黄州:今湖北黄州府,他本作广州,今广东广州府】人,后唐庄宗同光癸未元年(公元923年)为洛阳【即今河南省洛阳县】令。甲申二年(公元924年)九月庄宗猎,泽遮道谏曰:“陛下赋敛既急,今禾稼将成复蹂践之,使吏何以为理,民何以为生。臣愿先赐死。”庄宗慰遣之。乙酉三年(公元925年)为太仆少卿。(其后待考)

渊  :羲图之子,字溥博。生延。

神剑:羲易之子。生福进。

清  :羲庆之子,字洁怀。后唐庄宗同光时(公元923年—公元925年)为建昌【今江西建昌府】令。生二子:廷、建。

第一百一十八代

延  :渊公之子,字世熙。生继夏。

福进:神剑之子,字善长。太原人【《通鉴》作河南人】。五季初为颖州防御使,后晋齐王开运时(公元944年—公元946年)为恒州将,丁未四年(公元947年)闰七月逐辽将满达勒遣使降汉,后汉隐帝承祐【隐帝名】乾祐已酉二年(公元949年)为刺史。生继筠。

廷  :清公长子,字朝立。生一子继禹。

建  :清公次子,字道立。宋太宗太平兴国壬午七年(公元982年)为巩昌【今陕西巩昌府】刺史,有惠政,性恬雅,琴书自随。生继杞。

第一百一十九代

继夏:延公之子,字昌炽。生允元。

继筠:福进之子,字化龙。宋太祖乾德时(公元963年—公元967年)为李继勋前锋将。开宝戊辰元年(公元968年)击破北汉兵,斩首三千级,遂夺汾河桥。生承矩。

继禹:廷公之子,字昌裔。生允诚、允信。

继杞:建公之子,字昌先,号菊友。筑室冶父【山名,在安徽庐江县之野】,种菊十余年,自号菊友,日偕词客,泛舟白湖【安徽庐州府庐江县之南有黄波湖,东当西河以入大江。黄波湖之南有荡湖简称白湖。白湖之西北有支流,上流出于庐江县之西南】之间,煮酒吟诗为物外游。复于淳化二年辛卯(公元991年)建祠冶父,掘得敞公所瘗“历代源流碑”,续成《何氏历代世谱》五十六卷。生允文、允修、允武。按:庐江县之北有巢湖,其北有黄波湖,黄波湖之南有白荡湖,白荡湖之南为长江。继杞公之泛舟白湖,其七代孙镕【字声一】之欲与从兄铸【字伯寿】一叶巢湖即指此二处。

第一百二十代

允元:继夏之子,字惇德。生绍。

承矩:继筠之子,字正则。宋太宗淳化癸巳四年(公元993年)三月【按:宋史本传作端拱戊子元年】为河北屯田制置使。至道乙未元年(公元995年)四月契丹寇雄州,承矩御却之(击退)。生龟龄、昌龄、九龄、遐龄。允诚:继禹长子,字纯一。(其后待考)

允信:继禹次子,字近义。(其后待考)

允文;继杞长子。迁浙江余杭郡【今浙江杭州府余杭县】。生经。

允修:继杞次子,字高文。豪纵不羁,诗酒自适,生纶。

允武:继杞三子。迁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生纲、纪。

第一百二十一代

绍  :允元之子,字祖述。生自康。

龟龄:承矩长子。(其后待考)

昌龄:承矩次子。生象中。

九龄:承矩三子。(其后待考)

遐龄:承矩四子。(其后待考)

经  :允文之子,字子圣。生自修。

纶  :允修之子,字子贤。隐居教授,不入城市,剌史高其行谊,造门,屡辟不起。生自明。

纲  :允武长子,字子常。生自强。

纪  :允武次子,字子律。迁四川顺庆府南充县,生自行、自尊、自立。

第一百二十二代

自康:绍公之子,字尔寿。迁湖北武昌通城县,今湘人奉为迁湘始祖,葬通城县,妣田氏,生周士。【按:旧谱只载自康迁湘为湖广之祖,以下未悉,民国丙辰五年(公元1916年),有湖北何立功(系“运”字派)上川清族,携来刻谱查对,乃知此支实自康亲支,因抄补之。】

象中:昌龄之子。(其后待考)

自修:经公之子,字进益。生煌。

自明:纶公之子,字训典。潜心好学,笃志立行,富贵利达,毫不介意,生炳。

自强:纲公之子。生琬、琳。

自行:纪公长子。生涉、涧。

自尊:纪公次子。生群。

自立:纪公三子。生郯、邦。

第一百二十三代

周士:自康之子。妣吴氏,生淙尧、淙舜。

煌  :自修之子,字耀祖。生程、秩。

炳  :自明之子,字耀天。宋仁宗庆历辛巳元年(公元1041年)为国子直讲,壬午二年(公元1042年)十一月,朝廷征晋州处士孙复【字明复,宋征为国子直讲】,遂避贤,复修先人菊圃,杜门读书,乡里罕识其面,生一子穆。

琬  :自强长子,字子温。浙江龙泉人,宋仁宗尝疏其名于屏曰:“政事何琬,文章叶涛”涛亦同里。生守中。

琳  :自强次子,字子斑。生执中、致中。

涉  :自行长子,字济川。四川南充人,汛览博古。宋仁宗宝元间(公元1038年—公元1039年)迁(授)著作郎,管勾鄜延路招讨使,机宜文字,时夏景宗元昊扰边。军中经画,涉与有力。所至多建学馆,劝课诸生。虽在军中亦尝为诸将讲《左氏春秋》,狄青之徒皆横槊以听。(其后待考)

涧  :自行次子。(其后待考)

群  :自尊之子,字通夫。西充人,博学好古,喜激扬论议,著书数十篇。宋仁宗嘉祐间(公元1056年—公元1063年)直龙图阁,何郯表其行义,赐号“安逸处士”。(其后待考)

郯  :自立长子,字圣从。四川成都府人,宋仁宗庆历间(公元1041年—公元1048年)为御史,后迁(授)龙图阁学士。生榛。

邦  :自立次子,字圣国。迁四川成都资州直隶州,生栗。

第一百二十四代

淙尧:周士长子。妣焦氏,生翼凤、附凤。

淙舜:周士次子。(其后待考)

程  :煌公长子,字德昌。迁浙江金华府【金华,宋名婺州】。生钊。

秩  :煌公次子,字德音。生铸。

穆  :炳公之子,字友昌。宋徽宗政和间(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为翰林学士,忤(音伍,不顺从)蔡京意,遂隐归。生镕、锦。

守中:琬公之子,字大本。(其后待考)

执中:琳公长子,字伯通。浙江处州龙泉县人,宋徽宗崇宁间(公元1102年—公元1106年)为吏部尚书。大观丁亥元年(公元1107年)春正月为中书侍郎,已丑三年(公元1109年)六月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政和丙申六年(公元1116年)四月,病甚,年高,以太傅致仕、就第朝朔,望物仪廪稍,一如居位时,未几,卒。生修年、亿年。

致中:琳公次子,字位高。迁浙江温州府。生南轩。

榛  :郯公之子,字文密。(其后待考)

栗  :邦公之子,字文缜。四川资州人。宋钦宗靖康丙午元年(公元1126年)三月为尚书右丞,八月为中书侍郎,栗主战,与曹恪,耿南仲不合【时朝议割三镇以缓金师,栗力言其不可】,十一月罢为开封尹。寻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其后待考)

第一百二十五代

翼凤:淙尧长子,字翔霄,行细六。同弟附凤捷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年)科进士,故至今称双凤仕。至大理寺评事,迁衡州签判,勅授承德郎。妣戴氏,生念六、鹏。庶室周氏。

附凤:淙尧次子,字千仞,行义六。与兄翼凤同捷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年)科进士。任岳州府平江宰,迁浙江杭州司理厅,封奉直大夫。妣邱氏【梢林邱圣卿女】,生鹓。【按:此即湖北沔阳州何家塆益兰马埠四世祖考、妣也。】

钊  :程公之子。生伯熭。

铸  :秩公之子,字伯寿。余杭人,宋高宗绍兴已未九年(公元1139年)为侍御史,庚申十年(公元1140年)七月为中丞,辛酉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签枢密院事,壬戌十二年(公元1142年)七月权参知政事。初,秦桧陷岳飞于狱,命铸鞫(音锯,审问)。铸颔(音han,点头)之,引飞至庭,诘(音洁,问)其反状。飞裂裳以背示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字深入肤里。既而阅实,俱无验,遂白其冤于桧。桧怒。铸曰:“铸岂区区为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至是年八月,桧以铸不传会岳飞之狱,怨之,讽万俟卨(读mo、qi、xue)论其过,欲窜诸岭,表,帝不许。遂出知徽州【今安徽徽州府】,后复授秘书少监。徽州居住。生大德。

镕  :穆公长子,字声一。宋高宗绍兴戊午八年(公元1138年)十二月为礼部左侍郎。辛酉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月秦桧矫诏(假传圣旨)下飞于大理狱,令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鞫。镕谓铸曰:“岳鹏举【岳飞字】乃宋室社稷,天下生灵之所系也。桧欲诬而死之,将以和议图富贵,欺天罔上,莫此为甚。兄既坐狱【‘坐’字别本作‘听’】,须赤胆白肺以明其诬。毋令权贵戕害忠良”。铸颔之,既而阅实无状,遂白其冤于桧。桧乃改命私人谏大夫万俟卨【读墨七血】。镕见桧必欲死飞,又谓铸曰:“天下事,不可为矣,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无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余与兄,一叶巢湖【在安徽庐州府庐江县之北】,数杯笛浦,庶北风不致吹衣,雨雪不致沾裳也。”铸不以为然,镕遂隐去,筑菊圃以待清。及桧卒害岳飞。镕叹曰:“二圣【宋徽宗、钦宗】不返【被金掳去】,三光无色。”基于此矣!因为泣下。生大受。

锦  :穆公次子。生大一。

修年:执中长子,字南翔。生澹。

亿年:执中次子。后无考。(其后待考)

南轩:致中之子。生逢源。

第一百二十六代

念六:翼凤长子。无出。

鹏  :翼凤次子,字云程。于宋理宗淳祐已酉九年(公元1249年)同制置使余玠治蜀,任利州【今四川省保宁府广元县】守将,诰封武烈大夫。妣汪氏,生朝栋。

鹓  :附凤之子,字云路,行念六。邑庠生,应经艺制科中式,任江南道临州新淦宰。妣张氏【临湘张驸马女】,生朝祯。

伯熭:钊公之子。(熭,音wei)生基。

大德:铸公之子。(其后待考)

大受:镕公之子,字超儒。宋宁宗嘉定壬午十五年(公元1222年)进士,任安徽颖州府泰和县教谕【宋泰和县,明改泰为太今县】,严师弟礼,训诲谆恳,至忠孝节烈,丁宁告诫,不啻再三,诸生咸遵其教,一邑赖之,后以老解组归里,撮取《历代世谱》著《图系》一卷,娶魏氏,生一子侯。

大一:锦公之子。由庐江徙楚之梅城,生尚一。

澹  :修年之子,字自然。浙江处州府龙泉县人,宋孝宗淳熙间(公元1174年—公元1189年)为司业,光宗绍熙时(公元1190年—公元1194年)为中丞,宁宗庆元丙辰二年(公元1196年)夏四月参知政事,庚申六年(公元1200年)知枢密院事。(其后待考)

逢源:南轩之子。浙江温州府人,宋宁宗开禧中(公元1205年—公元1207年)知四川嘉定府,以忧民为心,与何耕、孙松寿、宋海前后守嘉,皆有惠政,民绘像以祀,曰:“四循良”。 (其后待考)

第一百二十七代

朝栋:鹏公之子,字国柱,行祥三。生而颖异,早登贤书,后任江西道赣州府瑞金邑宰,循良著绩,封文林郎,妣徐氏,临湘县治湖里徐兴公女,生煁心。

朝祯:鹓公之子。任齐地青州剌史,诰授奉直大夫,生煁思。

基  :伯熭之子,字子恭。婺州金华人,少师事黄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遂得渊源之懿,穷伊洛之学,赵汝腾、蔡杭、杨栋相继荐于朝,诏以崇政殿说书,徵不起,宋理宗景定癸亥四年(公元1263年)都省言婺州布衣何基得先儒理学之传,年高德邵,隐居乐道。于是,诏补迪功郎,又改承务郎,基终不受,时差婺州教授兼丽泽书院【在浙江金华府城东北】山长,宋恭帝【即帝显】德祐乙亥元年(公元1275年)四月诏赐基谥“文定”。所著有《大学》、《语》、《孟》、《太极通书》、《西铭近思录》等。(其后待考)

侯  :大受之子,字公次。性静谧,博览群书,抚宋室之衰微,痛乾纲之不振,尝作诗以寓意。诗曰:“黄袍启运业承天,五曜娄奎诞大贤。圣主慈祥甘露润,奸臣罪恶飓风颠。江山瓦裂苍生病,国祚波漂宝位悬。最是不堪回首处,朱仙镇上目凄然。”于是,忧愤不己,以楚之江安【今湖北之公安,原注黄州府误】多产名贤,且又干戈稍静,遂以访道之故,于度宗咸淳时(公元1265年—公元1274年)挈家溯江而南,爱明水山【湖北黄州府广济县】,乃筑室居之,后又迁于齐安【齐安:湖北黄州府别名】。娶潘氏,生三子:顺、颐、颜。

尚一:大一之子。生宣仪、宣仁。

第一百二十八代

煁心:朝栋之子,字盛光,行千二。举宋端宗【即宋益王昰】景炎元年【即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丙子乡榜,生平廉静寡欲,不求闻达,乐志林泉,且际时艰,妣孙氏,生万一、万二、万三、万四、万五、万六。

煁思:朝祯之子,字慎修,即千三。其子迁监利【湖北荆州府监利县】、沔阳【湖北汉阳府沔阳县】。(其后待考)

顺  :侯公长子,字理翁。元世祖至元癸酉十年【即宋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岁进士,任浙江严州府寿昌县教谕,娶杜氏,生宽、安。

颐  :侯公次子,字养翁。娶潘氏,生容。

颜  :侯公三子,字悦翁。娶邱氏,生宥、宜。

宣仪:尚一长子。生念一、念四、念七、念八、念九、念十。

宣仁:尚一次子。生念二、念三、念五、念六。

第一百二十九代

万一:煁心长子。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生得经。

万二:煁心次子。娶白氏,生得申、得晋,何桥关祖。

万三:煁心三子。举方正,不就。妣胡氏,临湘县胡士昂公女,生得量。神二祠中源祖。万

四:煁心四子。妣焦氏,生得瑛、得春,西关祖。

万五:煁心五子,字豫章。妣沈氏。生得世、得众,凤雁二关祖。

万六:煁心六子。生得绶。

宽  :顺公长子,字洪人。元时,府庠生。娶周氏,生三子,福、祉、祥。

安  :顺公次子,字济人。娶祝氏,生祖。

容  :颐公之子,字受人。娶左氏,生三子:祐、祧、祜。

宥  :颜公长子,字育人。元庠生。娶焦氏,生二子:祀、禧。

宜  :颜公次子,字谐人。娶白氏,生礼。

念一:宣仪长子。旧居新化沣溪,转徙蒋家坪,今成都司马进卿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四:宣仪次子。旧居御浦河底溪,转徙新仪口东,今文学自如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七:宣仪三子。旧居新化何家坪,转徙大洋溪三江口,今文学自得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八:宣仪四子。旧居新化石溪塘下山,转徙思沣溪,今孝廉东俊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九:宣仪五子。旧居新化白溪,转徙白沙坪,即昔旧县,今颖川司马相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十:宣仪六子。徙豫章。(其后待考)

念二:宣仁长子。徙中湘彭山。(其后待考)

念三:宣仁次子,名德明,字又新,行念三。元初,由新化徙宁乡黄材市,娶姜氏,夫妇合葬司马山,癸山丁向兼子午,去黄材市十五里,为造钟怡祖,生时兴。

念五:宣仁三子。徙宝庆何家桥。(其后待考)

念六:宣仁四子。徙资阳小子江,今万历解元守初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第一百三十代

得经:万一之子。同父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生辛一、辛二、辛三。辛三迁巴陵襄阳。

得申:万二长子。自临湘县雁岭迁湖北武昌府嘉鱼县,娶甘氏,生胜一、胜二。

得晋:万二次子。生胜三。

得量:万三之子,字达卿,行绍六。妣罗氏,临湘县罗启辉女。生大器、大成、大传、大贵、大明、大俊、大宝、大荣【长二祠中四关祖】。

得瑛:万四长子。妣周氏,继妣汤氏,公生二子,长子由西井桃林迁巴陵县官桥塅;次子迁寒婆坳。(其后待考)

得春:万四次子。妣周氏,继妣陶氏,生三子:长元泰,西港山祖;次谅泰,何家洞祖;三晨泰,平桥祖。

得世:万五长子,字问十。妣赵氏,生子:长承纲,雁岭祖;次承纪,长安祖;三承纶,凤凰祖。

得众:万五次子。(其后待考)

得绶:万六之子。生承坤。

福  :宽公长子,字维祺。(其后待考)

祉  :宽公次子,字维嘏。娶罗氏,生三子:长玉明字师寄、次绍明字师齐、三开明字师启。

祥  :宽公三子,字维祯。元世祖至元癸巳三十年(公元1293年)举人,甲午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进士,任云南大理府浪穷县知县。娶赵氏,生九子:长圣、次贤、三英、四哲、五邦、六国、七隆、八盛(后更德明入蜀涪)、九光。

祖  :安公之子,字维念。娶徐氏,生新号师知。

祐  :容公长子,字启寿。(其后待考)

祧  :容公次子,字启后。(其后待考)

祜  :容公三子,字启祚。元,县庠生。(其后待考)

祀  :宥公长子,字受膰。元,太学生。(其后待考)

禧  :宥公次子。字受喜。(其后待考)

礼  :宜公之子,字受矩。(其后待考)

时兴:念三之子。娶李氏,夫妇合葬黄材市何家塆对门塅中,乙山辛向。生克仁、克义、克礼、克知。

第一百三十一代

辛一:得经长子。(其后待考)

辛二:得经次子。(其后待考)

辛三:得经三子。迁巴陵襄阳。(其后待考)

胜一:得申长子,原名雁岭。妣李氏,生仁二、仁五、仁七、仁八。

胜二:得申次子。(其后待考)

胜三:得晋之子。同父迁湖北荆州府监利县何家塆,娶胡氏。(其后待考)

大器:得量长子。失传。(其后待考)

大成:得量次子。失传。(其后待考)

大传:得量三子。迁兴国州,通神关祖。(其后待考)

大贵:得量四子。迁兴国州,通神关祖。(其后待考)

大明:得量五子,字清远,号熙象。盛德贻谋,通易理,每有神机,家颇饶。乐行善事,殁后,得公子铸铜像以祀之,其像因兵燹失于临湘县苦竹坳郑姓家。盖苦竹坳是我祖籍发源之所,故先世祖坟多在其处,以元鼎革失之,原配鲁氏,生一子讳贵,迁湖北兴安府,为彼十一世,继妣左氏,生四子:长道,神关祖;次振,祠关祖;三祥止;四奇,中关祖。

大俊:得量六子。奇中关祖。

大宝:得量七子。(其后待考)

大荣:得量八子。字华远,迁巴陵县,在岳州府城西门外张骆坊外。娶官氏,生一子义,马源祖。

元泰:得春长子,行一。生一子至广。

谅泰:得春次子,行二。生一子伏五。

晨泰:得春三子,行三。娶杨氏,生一子俸元。

承绪:(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仲五:(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添视:(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文富:(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文贵:(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承纲:得世长子,字周典。妣闵氏,生二子:储丰、储足。

承纪:得世次子。妣高氏,生二子:长功鼎、次山鼎。

承纶:得世三子。徙居银邑凤凰山阳界,因元乱,仍转黑洋洞,箩筐等处,妣钟氏,生一子仕成。

承坤:得绶之子。迁湖北荆州府监利县。(其后待考)

玉明:祉公长子,字师寄。与弟师齐于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为洪武元年)自湖南岳州府巴陵县迁四川叙州庆符县,光绪间署涪州训导何世熙字介堂即其后也,介堂出庆符志,证其始祖师寄、师齐之名。(其后待考)

绍明:祉公次子,字师齐。明洪武初(公元1368年为洪武元年),同兄玉明由湖南巴陵县迁四川叙州府庆符县。(其后待考)

开明:祉公三子,字师启。明洪武初年携《大受谱》由齐安迁黔。娶唐氏,生起、赴。

圣  :祥公长子,字师鲁,后更德远。元武帝至大己酉二年(公元1309年)举人,仁宗皇庆癸丑二年(公元1313年)进士,延祐甲寅元年(公元1314年)授广东高州府石城县知县,英宗至治癸亥三年(公元1323年)内转除礼部郎中,泰定帝泰定丁卯四年(公元1327年)以贤劳迁云南布政使司,遂泛舟泊岳阳【今湖南岳州府】见洞庭【湖名,在湖南岳州府。】山水之胜,有栖隐志,乃命财力仆于府治北仓,后卜地数亩,筑室其间为何家庄,作他日解组之计,是年冬始莅任。顺帝至正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徐寿辉兵陷岳州,公举家至大桥【在今湖南岳州府巴陵县】,依弟玄六居,癸巳十三年(公元1353年)以寿终于大桥,甲午十四年(公元1354年)其子超复归何家庄,元配吕氏,生一子超字绍先。庶妣苏氏,生一子越字茂先。

贤  :祥公次子,字师孟,后更德大。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八角楼。(其后待考)

英  :祥公三子,字师杰、后更德浦。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雁岭。或谓雁岭,属湖南岳州府临湘县。(其后待考)

哲  :祥公四子,字师睿,后更德长。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公安门。(其后待考)

邦  :祥公五子,字玄敏,后更德茂。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临湘县聂家市。(其后待考)

国  :祥公六子,字师政,后更德盛。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安陆府潜江县。(其后待考)

隆  :祥公七子,字玄昌,后更德光。家湖北黄州府。(其后待考)

盛  :祥公八子,字师发,后更名德明。元延祐戊午五年(公元1318年)十月十二日卯时生於齐安【湖北黄州府,即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元顺帝至正乙酉五年(公元1345年)科武举。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沿江盗起,继而叛元者纷纷四起,闻徐寿辉驱元除乱,公亦早有其志,因此于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託妻陈氏、蔺氏及子赵、赳(舜卿)、趋等于七兄玄昌,为避成败莫测,株连族众,更名德明,毅然往从徐寿辉部。至正丁酉十七年(公元1357年),公同族弟新字师知与徐部将明玉珍入蜀,陷成都,据重庆……至正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玉珍称帝,国号“夏”,年号“天统”,建都重庆,封公“万户侯”(沿袭元制),世袭“千户伯”,掌涪陵军伍,取眷齐安移籍蜀之涪州徐坪(鹤游坪、又称北坪,公元1953年划入垫江县)沙坪庙场石堰口而家之。至正甲辰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公见玉珍无复远图,往从明太祖,授公“恢剿副总兵”。公曾前后镇涪两次,蜀中黔地屡乱皆平之。明太祖洪武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蜀平,太祖以公在蜀久,授公“涪陵卫指挥”。甲寅七年(公元1374年)黔贼侵犯,公兵寡不敌,于八月二十六日午时殉难失尸,仅拾血衣,铸金首招魂以葬。太祖嘉其忠勇,追赠“建威将军”。赐谥“忠节”,世荫“千户”一人。寿五十六岁。葬鹤游坪沈家场(坪山镇杨柳村)尖山坡下金子山,立丁山癸向。(其行实,已载入《涪州志》、《涪陵辞典》等史籍。)失《大受世谱》。妣陈氏,诰封正一品夫人,生赵,字光先。母子均未入蜀,生卒不详,葬湖北黄州府。妣蔺氏,湖北黄州府进士蔺先模女,诰封一品夫人。生於元英宗至治辛酉元年(公元1321年)正月十九日子时,亡明洪武乙丑十八年(公元1385年)十二月十八日未时,寿六十四岁,与公合葬。生二子,次子赳字武先,入川更名舜卿,字重华。三子趋,字启先,入川更名尧卿,字放勋(尧卿出后何新字师知)。光  :祥公九子,字玄六,后更德久。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其后待考)

新  :祖公之子,字师知。元季,与从兄德明佐明太祖以征剿功授“武显将军”。偕德明入蜀涪陵。娶赵氏,无嗣,以德明三子尧卿字启先为后。公卒,与妣赵氏合葬涪陵鹤游坪箐林山。

克仁:时兴长子。(其后待考)

克义:时兴次子。(其后待考)

克礼:时兴三子。(其后待考)

克知:时兴四子。民国黔军中有何振华者携一袖珍谱。考其谱乃穆公七世孙克知之后徙于滇者。(其后待考)

第一百三十二代

仁二:胜一长子。失传。(其后待考)

仁五:胜一次子。失传。(其后待考)

仁七:胜一三子。失传。(其后待考)

仁八:胜一四子。失传。(其后待考)

贵  :大明长子。迁湖北兴安府,为彼十一世祖。(其后待考)

道  :大明次子。神关祖。(其后待考)

振  :大明三子。祠关祖。(其后待考)

祥  :大明四子。止。(其后待考)

奇  :大明五子。中关祖。(其后待考)

义  :大荣之子。马源祖。(其后待考)

至广:元泰之子。(其后待考)

伏五:谅泰之子。(其后待考)

俸元:晨泰之子。(其后待考)

储丰:承纲长子。(其后待考)

储足:承纲次子。(其后待考)

功鼎:承纪长子。(其后待考)

山鼎:承纪次子。(其后待考)

仕成:承纶之子。(其后待考)

起  :开明长子,字立先。居贵州。(其后待考)

赴  :开明次子,字行先。(其后待考)

超  :圣公长子,字绍先。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举人,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进士。乙未十五年(公元1355年)授山东济南府长清县知县,戊戌十八年(公元1358年)转经筵博士。庚子二十年(公元1360年)升河南彰德府知府。初,从父圣自湖北黄州府官云南,去官后迁湖南岳州府治北仓后何家庄。元顺帝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徐寿辉兵陷岳州,父圣举家至大桥【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甲午十四年(公元1354年)超挈家复归何家庄。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大明兵及陈友谅战于鄱阳,友谅死。其子理复据武昌。是年,超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之南湖。超之后世多有闻人。今湖北汉阳府沔阳族众。生子五:仁、义、礼、智、信。公述有《何氏本纪》。

越  :圣公次子,字茂先。明太祖洪武乙卯(公元1375年)举人。生於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原籍湖南岳州府。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与兄超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南湖。生一子孝。

赵  :盛公(德明)长子,字光先。元,县庠生,与母陈氏仍留齐安未入蜀,妣氏未详。生一子弟,名恭卿。舜卿:盛公(德明)次子,原名赳,字武先,入蜀后更名舜卿字重华。公,元县庠生。明洪武甲寅七年(公元1374年)荫“千户”,兼任涪陵卫千户所千户。诰赠“武显将军”,镇涪三十八载,边隅肃清。元顺帝至正癸未三年(公元1343年)七月初一日巳时在湖北黄州府诞生。明永乐壬辰十年(公元1412年)二月二十九日戌时在鹤游坪石堰口家告终,寿七十岁。葬石堰口侧箐林山。立申山寅向。【其行实已载入《涪州志》和《涪陵辞典》等史籍。】妣冯氏,明诰封二品夫人,生於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六月十四日卯时。明永乐甲午十二年(公元1414年)冬月初十日辰时卒,寿六十八岁,与公合葬。生三子:兴、清、洪。

尧卿:盛公(德明)三子,原名趋字启先。入蜀后更名尧卿字放勋。于元顺帝至正癸巳十三年(公元1353年)十月二十日辰时在湖北黄州府诞生,至正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公年十岁,因父德明遣使取眷齐安,从生母蔺夫人,兄舜卿入蜀。嗣因从叔新字师知无后,遂出嗣之。明洪武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公年十八,是年三月娶白孺人。八月即奉父命返齐安迎陈夫人并兄赵入蜀。九月十九日申时以疲劳得疾卒,葬麻城县孝感乡。妣白氏,南京刑部侍郎白勉之姑母,生於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七月初八日寅时,卒於明洪武壬子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二十八日巳时。寿二十一岁,葬鹤游坪水口。生一子澄,原名忠。

第一百三十三代

仁  :超公长子,字长卿。(其后待考)

义  :超公次子,字善卿。(其后待考)

礼  :超公三子,字政卿。(其后待考)

智  :超公四子,字贵卿。(其后待考)

信  :超公五子,字才卿。(其后待考)

孝  :越公之子,字敬卿。(其后待考)

弟  :赵公之子,字恭卿。县庠生,与父居齐安。(其后待考)

兴  :舜卿长子,字诗斋。公长而贤,例应荫“千户”,因先舜卿公而逝,故未得荫,涪人深惜之。生於明太祖洪武戊申元年(公元1368年)九月十四日卯时,卒於明成祖永乐庚寅八年(公元1410年)四月十五日亥时,寿四十三岁。葬北拱坝何家山。妣潘氏,生於元顺帝至正丙午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七月初八日午时,卒於明永乐壬寅二十年(公元1422年)正月二十五日子时,寿五十六岁,与公合葬。生五子:友直、友益、友于、友善、友义。

清  :舜卿次子,字洁斋。公,明成祖永乐九年辛卯(公元1411年)科举人。永乐壬辰十年(公元1412年)荫“千户”兼涪陵卫千户所千户,镇涪十七载,行实详墓志。公生於明洪武丁巳十年(公元1377年)九月二十四日寅时,于宣宗宣德戊申三年(公元1428年)七月二十六日未时殉“五姓流贼”难。寿五十二岁。赠“武显将军”,赐谥“义烈”。葬鹤游坪沙坪庙周元山,立艮山坤向。(其行实,己载入《涪州志》和《涪陵辞典》等史籍。)妣韩氏,明诰封二品夫人。生於洪武戊午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十五日未时,卒於景泰丙子七年(公元1456年)四月初七日子时,寿七十八岁。葬石堰口石瓦坟,立寅山申向。生一子友亮。

洪  :舜卿三子。出后舅父冯氏。(注:洪公之后不复何姓,为冯氏一支矣)澄  :尧卿之子,原名忠。生於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十二月初七日未时。公幼孤,赖蔺太夫人(祖母)抚育成立。事明惠帝,建文壬午四年(公元1402年),成祖靖难兵入南京,公与方孝儒等同殉难。(其后待考)


   
-------------------------------------------------------------------------------------------------------------------------------------------------------------------------
【复版】        黄帝姒何谱系··贲愤何氏世系···监利涪陵大受公支系 (黄帝71世起)

71世
贲偾:生於秦政即位之初年,因先世自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杞被楚灭,至秦政并吞六国后之庚辰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窜居江南庐江河上,已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生迪光。
                                            (汉朝时代) 
72世
迪光:生脩。
 
73世
脩  :字道皇,西汉文帝时(公元前179年—164年)为博士,有贤声,加二千石,公 曾续修禹裔所存釐公旧谱。生禧、卓、宪。
74世
禧  :一名成。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宏农都尉,后出为胶东王相。生清。
74世,卓  :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太尉。由江南庐江河上徙汝南郡平舆县,生澜。
74世,宪  :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丞相长史。(其后待考)
 
75世
清  :一名果。西汉武帝建元时(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为尉史中丞,迁大中大夫。生比权、比干。
75世,澜  :。西汉武帝元光时(公元前134年—公元前129年)为谒者仆射,加二千石。自平舆徙平陵。生比烈。

76世,比权:字衡卿。西汉武帝时为奉车都尉。(其后待考)
76世,比干:字少卿。敞六世祖。学尚书于晁错,经明行修,兼通法律。为汝阴县狱吏,决曹掾(治水),平活数千人,武帝时为廷尉正,与张汤同时,汤持法深,而公务为仁恕,数与汤争,虽不能尽得,然所济活以千数。后迁丹阳都尉,狱无冤囚,淮汝号曰“何公”。征和三年辛卯(公元前90年)三月辛卯天大阴雨,公在家,日中,梦贵客车骑满门。觉以语妻,说未已,门有老妪,可八十余,头白,求寄避雨。雨甚,而衣履不沾渍,雨止,送出门,乃谓公曰:“公有阴德,今天赐君策,以广君之子孙。”因出怀中符策,状如简,长九寸,凡九百九十枚以授公,曰:“子孙佩印绶者当如比算。”时公年五十八,有六男,又生三子。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自汝阴徙扶风平陵,代为名族。生九子:刚、毅、木、讷、近、仁、寿、考、万。
76世,比烈:澜公之子,字勋卿。西汉武帝时官二千石。生並。
 
77世,毅  :比干次子,字子坚。西汉宣帝五凤时(公元前57年—公元前54年)为蜀郡太守,遂由扶风郡平陵徙蜀郡郫县。
               毅公尝踵脩公续修谱牒。生文、武、显、承、谟。
77世,寿  :比干七子。为蜀郡太守。无子,以毅第三子显为后。
77世,並  :比烈之子,字子廉。初为长陵令,道不拾遗,持法如山,不阿权贵。后迁陇西太守、徙颖川太守,均有贤声,见
              纪颖川,名次黄霸,史称其节,亚尹翁归云。《汉书》有传。生恹。
 
78世,文  :毅公长子,字翁君,号霸。任郡户曹,属国中郎将等职。
78世,武  :毅公次子,字君公。蜀郡郫县人。西汉成帝阳朔戊戌二年(公元前23年)为蒲郡守,庚子四年(公元前21年)为扬州刺史,鸿嘉壬寅二年(公元前19年)为凤阳郡守,甲辰四年(公元前17年)为司隶校尉,永始丙午二年(公元前15年)为兖州守,戊申四年(公元前13年)为京兆尹。公为吏,守法尽公,进善退恶,所居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其为刺史时,二千石有罪,应时辄奏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问恳田美恶,已见二千石,称循吏焉。元延时(公元前12年—公元前9年)为御史大夫。绥和癸丑元年(公元前8年)夏四月,上疏言:“末俗事烦,宰相不及古,而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不治,宜建三公官。”成帝嘉纳之,进为大司空,封氾乡侯,增奉如丞相。是年冬十月,与丞相翟方进上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临尊,剌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准,请罢剌史,更置州牧,以应古制。”寻又与方进奏请立辟雍,成帝皆从之。甲寅二年(公元前7年)夏六月与丞相孔光奏请:“自诸侯王,列侯公主,名田有限,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过三千顷。奴婢无过三千人,期尽三年,犯者没入官。”成帝诏行之,后未果。秋七月右将军傅喜以光禄大夫遣归养病。武与唐林上书曰:“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今以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忠臣、社稷之卫。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成帝亦自重之,故寻复进喜。是年冬十一月因后母在郡,遣吏归迎,会成帝崩,吏恐路有盗贼,后母迎止。先是武不附贼莽,至是,莽因讽(用含蓄的话指责)左右,冤武事亲不笃。哀帝嗣统(继承帝位),亦欲改易大臣,遂策免武,罢归就国。哀帝建平戊午四年(公元前3年),谏大夫鲍宣等上书言:“武可大委任”。元寿已未元年(公元前2年)正月宣复上书言:“宜复征武,以应天心。建立大政,兴太平之瑞。”三月,丞相王嘉又言:“贤如何武不能进,罪当死。”是月,哀帝复征为御史大夫,秋七月,徙前将军。庚申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太皇太后诏公卿举可任大司马者,孔光以下皆举莽。独公与公孙录以为惠昭之世,外戚持权,几危社稷。今比世无嗣,方当选立近亲幼主,不宜令外戚持权,亲疏相错,为国计便。于是,武举录,录亦举武。太皇太后自用莽为大司马焉。莽以武不举已,因劾奏何武,公孙录互相称举,复免官就国。平帝元始癸亥三年(公元3年)为莽所杀,时同死者有司隶鲍宣等数百人,海内震焉!成帝朝功名略比薛宣而经术正直过之。《汉书》有传。生况、鄢。
78世,显  :毅公三子。曾出后寿公为子。为颖州太守、京辅都尉。无子,以武公次子鄢为后。
 
79况  :武公长子。仍家蜀郡郫县。生寰。
79鄢  :武公次子,隐名为孟,字出图。曾出后显公为子。因王莽篡汉,生父武被害,知忠臣正士不可立于朝,由蜀郡郫
               县徙匿河南嵖岈山,后再徙扶风平陵隐居,抱道而终。鄢公尝踵毅公重修谱牒。生宠。
 
80寰  :况公之子。东汉光武中元时(公元56年—公元57年)为骑都尉。生腾。
80宠  :鄢公之子,敞父,扶风平陵人,字天眷。为济南都尉。建武中(公元25年—公元55年)为千乘都尉,以病免,
               遂隐居不仕。生敞、敦。
 
81腾  :寰公之子。东汉光武中元时(公元56年—公元57年)为大司农,掌赋税。生玮。
81敞  :宠公长子,字文高。扶风平陵人。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东汉章帝元和(公元84年—公元86年)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敞论议高常引大体,每多匡正。司徒袁安亦敬重之。是时,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敞通经传,能为天官意,甚恶之,乃言于二公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故鸜鹆来朝,昭公有乾侯之厄;西狩获麟,孔子有两楹之殡;海鸟避风,臧文祀之,君子讥焉。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於庭际,不可不察。”由、安惧然不敢答。居无何而帝崩。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仓帑为虚。敞奏记由曰:“敞闻事君之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明公视事,出入再期,宜当克已,以酬四海之心,礼一,谷不升,则损服撤膳,天下不足,若已使然,比年水旱,人不收获;凉州缘边,家被凶害;男子疲于战阵;妻女劳于转运;老幼孤寡,叹息相依。又中州内郡,公私屈竭。此实损膳节用之时。国恩覆载,赏赉过度,寻公家之用,皆百姓之力,明君赏赉,宜有品制。忠臣受赏,亦应有度。明公宜先正已,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奏王侯就国,除苑囿之禁,节省浮费,赈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由不能用。章和戊子二年(公元88年)冬月齐殇王子都乡侯——畅奔吊国忧,上书未报,侍中窦宪遂令人刺杀畅于城门屯卫之中,而归罪于畅弟刚使侍御史与青州刺史杂考刚等。敞又说由曰:“刘畅宗室肺腑,茅土藩臣,来吊大忧,上书须报,亲在武卫,致此残酷奉宪之吏,莫适讨捕踪迹不显,主名不立。敞,备数股肱,职典贼曹,故欲亲至发,所以纠其变而二府以为故,事三公不与盗贼,公纵奸慝,莫以为咎。敞请独奏按及得事实。”太后闭宪于内宫,京师称其正。和帝永元已丑元年(公元89年)春,宪又陷尚书仆射郅寿下吏当诛。时敞为侍御史。上书曰:“寿为机密侍臣,匡救为职,缄默不言,其罪当诛。今寿违众正议以安社稷,岂其私耶?忠臣尽言,以死为归,臣诚不欲圣朝行诽谤之诛,以杜塞忠直,垂讥无穷。”书奏,寿得减死。是年秋九月官尚书,见窦宪兄弟骄纵,上封事曰:“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伏见大将军宪兄弟专朝,虐用百姓,奢侈僭逼,诛戮无罪。臣敞区区,诚不能上令太后损文母之号,陛下有誓泉之讥;下使宪等得长保其福祐,附马都尉窦瓌比请退身。愿抑家权,可与参谋,听顺其意,诚宗庙至计,窦氏之福。”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曰出敞为济南太傅。敞至国,辅康以道义,康有违失,敞辄谏争,康虽不能从,然素敬重敞,无所嫌牾焉,庚寅二年(公元90年)十二月迁汝南太守。敞疾,文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立春日常召督邮还府,分遣儒术大吏,按行属县显孝悌有义行者,及举冤狱,以春秋大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追行丧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置立礼官,不任文吏。又修理鲖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倾。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壬辰四年(公元92年)窦氏事败,有司奏敞子与夏阳侯窦瓌厚善,坐免官退归,由扶风平陵徙家庐州冶父山。读书种花以自娱。尝踵鄢公续修何氏谱牒。并于永元九年丁酉(公元97年)刻瘗 “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以垂不朽。和帝永元庚子十二年(公元100年)三迁五官中郎将。常忿疾中常侍蔡伦。伦深憾之,为所陷,抵罪。殇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卒於家(别本记为‘和帝永元十七年’)。生灿、煜。《汉书》有传。
81敦  :宠公次子,字文厚。生熙。
 
82玮  :腾公之子。生芸。
82灿  :敞公长子,字耀彩。东汉安帝永初时(公元107年—公元113年)为驸马都尉。
82煜  :敞公次子,字耀先。东汉安帝元初时(公元114年—公元119年)由庐江冶父山出任山东任城刺史,卒於官。子
              孙遂籍任城樊邑。樊县故城在今兖州瑕邱县西南。生豹。
82熙  :敦公之子,字缉光。东汉安帝永初时(公元107年—公元113年)为大司农,庚戌四年(公元110年)三月迁车骑
               将军,击降匈奴。生二子:长淳、次忠。
 
83芸  :玮公之子。东汉顺帝阳嘉时(公元132年—公元135年)为水衡都尉。生雄。
83豹  :煜公之子。东汉时为少府。生休。
83淳  :熙公长子,字质良。迁河南南阳,生固。
83忠  :熙公次子,字汉升。迁河南襄阳,生凤。
 
84雄  :芸公之子。东汉桓帝和平时(公元150年)为中牟令。生瞻。
84休  :豹公之子,字邵公,山东任城樊邑人也。公为人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以列卿子,诏拜郎中。非其好也,辞病而去,不仕州郡,进退必以礼。桓帝延熹乙巳八年(公元165年)太傅陈蕃辟之,与参政事。蕃败,公坐废锢。乃作《春秋公羊解诂》,覃思不窥门十有七年。又注训《孝经》、《论语》、《风角七分》,皆经纬典谟,不与守文同说。又以春秋驳汉事六百余,妙得公羊本意。公善历算,与其师博士羊弼,追述李育意,以难二传,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党禁解,又辟司徒群公表。公道术深明,宜侍帷幄,幸臣不悦之,乃拜议郎,屡陈忠言,再迁谏议大夫。年五十四,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卒。自商杞惠公所创制之谱牒,经定、灵、钦、靖、釐、禹裔、脩、毅、鄢续修,后传至东汉顺帝永建时(公元126年—公元131年)佚失,休公因此抱残续修,阙其贲偾以上不可知者,而述其以下可知者,即断自贲偾为始。生黼、黻。《汉书》有传。
84固  :淳公之子,字守坚。生二子,长进、次苗。又生一女为东汉灵帝后。
84凤  :忠公之子,字文通。生一子颙。
 
85瞻   :雄公之子。生一子楷。
85黼   :休公长子,字道济。东汉灵帝中平时为光禄主事,克绍家学,著《五经要义》十六卷。生一子潜。
85黻  :休公次子,字道翼。
85进  :固公长子,字遂高。河南南阳人,其妹为东汉灵帝后。灵帝光和庚申三年(公元180年)十二月征为侍中,中平甲子元年(公元184年)为大将军。已巳(公元189年)年秋七月为宦官等所杀。生一子源。
85苗  :固公次子。(按:《后汉书》何进列传摘抄补之: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荥阳贼数千人群起,攻烧郡县,杀中牟县令,诏使何进弟何苗(河南尹)出击之。苗攻破群贼,平定而还。诏遣使者迎于成皋,拜(授)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后被匡遂、董旻(董卓弟)所杀。)
85颙  :凤公之子,字伯求,河南南阳襄乡人。东汉灵帝中平时(公元184年—公元188年)见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是人也”。《汉书》有传。
 
86楷  :瞻公之子。为南陵令。生恂。
86潜  :黼公之子,字孔昭。东汉献帝兴平时(公元194年—公元195年)为九江太守。由山东任城樊邑迁还庐江灊县。汉武帝登礼灊之天柱山。即今安徽安庆府,春秋时为皖国。今安徽省,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属庐江,今潜县西北有水曰潜水,亦名皖水;有山曰潜山,亦名皖山。潜公继休公述有谱牒。生一子旻。
86源  :进公之子,字逢之。为豫章太守。生一子宴。
                               (三国时代   魏   蜀  吴) 
 87    岷:潜公之子,字奉天。魏文帝曹丕黄初时为中郎将,与吴战死。生子二:心德,恒德
87恂  :楷公之子。生贞。
87旻  :潜公之子,字奉天。魏文帝曹丕黄初时(公元220年—公元226年)为中郎将,与吴战不克,死之。生心德、恒德。
87宴  :源公之子,字平叔。南阳宛人。美姿容,少以才名著。魏明帝曹睿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与邓颺、曹爽谋夺
               司马懿权,为懿所杀,夷其族。(按:有史书作何晏。)
 
88贞  :恂公之子。为桂阳太守。生宣。
88心德:旻公长子,字正广。魏明帝景初时(公元237年—公元239年)为博士。生祐。
88恒德:旻公次子,字承休。迁陈郡阳夏。生夔。
 
89宣  :贞公之子。生攀。
89祐  :心德之子,字助国。博学洽闻,为儒者宗。生恽。
89夔  :恒德之子,字叔龙。陈郡阳夏人。东汉献帝建安癸巳十八年(公元213年)十一月为魏曹操尚书。生曾。(按:
             《中国大姓》摘抄补之: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辟(授)为司空掾属,后出任城令、长广太守、乐安太
              守,曹丕即位,先后任太仆、太傅,封阳武亭侯。)
                                ( 晋朝时代       西晋)
90攀  :宣公之子,字惠兴,蜀郡郫县人。武长子,况之十二代孙。西晋武帝咸宁时(公元275年—公元279年)为王濬
               参军。濬入建业,王浑以濬不待已,将攻之。公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得止。后为散骑侍郎。生一子璋。
90恽  :祐公之子,字谋昌,庐江灊人。西晋武帝咸宁间(公元275年—公元279年)为扬州别驾。太康庚子元年(公元
               280年),晋伐吴,恽谓刺史周浚宜速渡江直指建业。浚使白王浑,浑曰:“受诏”。但屯江北,不使轻进。且诏
              令龙骧将军王濬受我节制,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进耳。恽曰:“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成之功,来受节制,未
              之闻也。”浑不听,后王濬入建业,其明日王浑乃济江,以濬不待已,欲攻之。恽又与周浚笺使谏止浑。生敏。
90曾  :夔公之子,字颖考。陈国阳夏人,性奢侈。魏元帝曹奂景元时(公元260年—公元263年)为魏司隶。咸熙甲申元年(公元264年)升司徒。乙酉二年(公元265年)晋武帝伐魏,袭王位,改号“泰始”时,以曾为西晋丞相,位太傅,谥曰“孝”。生二子遵、邵。
 
91璋  :攀公之子。(其后待考)
91敏  :恽公之子,字叔达。西晋惠帝元康乙卯(公元295年)五年为司隶校尉。生表、泰、绍。又生女适临沂
              西晋太傅王导字茂宏。
91遵  :曾公长子,字思祖【邵庶兄】。有干能,少历清职,终于太仆。生四子:嵩、绥、机、羡。
91邵  :曾公次子,字敬祖。西晋武帝太熙庚戌元年(公元290年)即惠帝永熙元年,惠帝立广陵王为太子,以邵为师
              保,后任尚书左仆射。(按:其它书籍作何劭。)
 
92表  :敏公长子,字儒宗。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繁昌令,遂家焉。生行。
92泰  :敏公次子,字岱宗。西晋怀帝永嘉壬申六年(公元312年)为豫州刺史。生五子:函、充、范、矩、准。
92绍  :敏公三子,字道宗。迁东海郯。生修。
92嵩  :遵公长子,字伯岳。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吏部郎中。
92绥  :遵公次子,字伯蔚。西晋怀帝永嘉时(307年—312年)为尚书,参机密。已巳三年(309年)为太傅越所杀。
92机  :遵公三子,字逸仙。初,何曾侍武宗,宴退,谓诸子曰:“祖上开创大业,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贻厥孙谋之道也,及身而已,后世其殆乎!汝辈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属必及于难”!及绥死,兄嵩哭之,曰:“我祖其殆圣乎!曾日食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子邵日食二万,绥及弟机、羡汰侈尤甚。与人书疏,词礼简傲。”王尼见绥书,谓人曰:“伯蔚居乱世而矜豪乃尔,其能免乎?”人曰:“伯蔚闻卿言,必相危害。”尼曰:“伯蔚比闻吾言,自已死矣!”永嘉之末,曾后无遗种。
92羡  :遵公四子。
 
93行  :表公之子,字遵道。生琦。
93函  :泰公长子,字伯道,庐江灊人。东晋明帝太宁癸未元年(323年)为庐江太守。尝踵潜公重修谱牒。生玄。
93充  :泰公次子,字次道。东晋成帝咸康间(335年—342年)为丹阳尹。丞相王导、司徒庾亮共荐曰:“充,气度风概,有万夫之望。”已亥五年(339年)七月为护军将军,参录尚书事,庚子六年(公元340年)为中书令。壬寅八年(342年)成帝崩,康帝即位,凉阴不言,委政于充与庾冰。康帝建元癸卯元年(公元343年)征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甲辰二年(344年)康帝崩。穆帝立,方二岁,太后褚氏临朝称制,充,加侍中录尚书事,封都乡侯。充有器扃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已任,所进用,皆以功效,不私亲旧,辅两朝幼主,尤有大勋。于晋穆宗永和丙午二年(公元346年)二月卒,谥“文穆”。无子,嗣弟准长子放为后。
93范  :泰公三子,字叔道。东晋成帝咸康时(公元335年—公元342年)为宣城内史。
93矩  :泰公四子,字季道。东晋康帝建元时(公元343年—公元344年)为义兴太守。
93准  :泰公五子,字幼道。庐江灊人,高尚寡欲,弱冠知名州府,交辟并不就,兄充为骠骑将军时,劝其仕,准曰:“弟五之名,何减骠骑。”后于东晋康帝建元时(公元343年—公元344年)为散骑常侍。去官后,散带衡门,不及人事。惟诵佛经,修营塔庙而已。卒后,封晋兴侯,子惔以父行高洁,表让不受。生放、惔、澄;又生一女,为东晋孝穆帝后。
93修  :绍公之子,字明道。生谦。
 
94琦  :行公之子,字万伦。充从兄子,繁昌人,年十四丧父,哀毁过礼。居于宣城阳谷县,好古博学,事母孜孜,朝夕色养,常恐甘鲜不赡。乃为郡主簿,历补泾县令。丁母忧,居丧泣血,杖而后起。停柩在殡,为邻火所逼,烟焰已交,家乏僮使(仆人),计无从出。乃匍匐抚棺号哭,俄(突然)而风止火熄,堂屋一间免烧。其精诚所感如此。从此,遂杜门高尚,屡召不起。桓温过其地,曰:“此中有人,以琴书自娱”。著《三国评论》。年八十二卒。
94玄  :函公之子,字妙子。东晋哀帝隆和间(公元362年)为莱州【今山东莱州府】太守。遂由庐江灊县流寓于齐之莱
              州。兴宁间(公元363年—公元365年)为兵都左侍郎。尝踵函公续修谱牒。生一子风度。
94放  :充公嗣子。原为准长子,出嗣充为子。(其后待考)
94惔  :准公次子。东晋时为南康太守。生二子,元度、叔度。
94澄  :准公三子,字季元。东晋时为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生融。
94谦  :修公之子,字子恭。生谨度、慎度

95风度:玄公之子,字宜雅。东晋时为东海郡太守。遂由齐之莱州再流寓于东海郯县。尝踵玄公重修谱牒。生羡之。
95元度:惔公长子。东晋时为西阳太守。
95叔度:惔公次子,准孙。东晋安帝义熙时(公元405年—公元418年)官太常侍卿尚书。后为金紫光禄大夫。吴郡太守王宏每称其清身洁已,少笃行谊。姨与母厚。母早亡,奉姨卒,朔、望必往哭之。哀子尚之为吏部,归省。叔度问曰:“汝行同朝相送可有几人?”对曰:“数百”。叔度笑曰:“此送吏部尔,非为何氏有彦德也。昔殷通任豫章,效钱甚众。及废江亭,积日故旧无复窥之者”。世谓尚之立身简略,实本叔度之教云。生尚之、佟之。
95融  :澄公之子。东晋时为大司农。生祚徵。
95谨度:谦公长子,字式金。娶刘牢之之妹。生无忌。
95慎度:谦公次子,字式玉。生长瑜、承天。
                         (南北朝时代)
96羡之:风度之子,字彦贤。生达。
96尚之:叔度长子,字彦德。准曾孙,庐江灊人。宋文帝元嘉间(公元424年—公元453年)为丹阳尹。戊寅十五年(公元438年),文帝建四学,庚辰十七年(公元440年)为吏部尚书,庚寅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为仆射,辛卯二十八年(公元451年)为尚书令。壬辰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以老致仕,退居方山。既而诏书敦谕数四,复起视事,仍为尚书令。癸巳三十年(公元453年)太子邵弑文帝,以尚之为司空,子偃为侍中。及邵败,尚之左右皆散自洗, 黄阁宋王特宥(宽恕)之,复以为尚书令,偃为大司马长史,任遇无改。生偃、伦。
96佟之:叔度次子,字士威(别本误作“士成”)。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齐高帝建元间(公元479年—公元482年)官将军,武帝永明间(公元483年—公元493年)为国子助教,都下称其高儒。武帝命掌修《五礼》,书成,遭齐末兵燹。及梁武帝天监时(公元502年—公元519年)为右丞相尚书。武帝修《五礼》,复命佟之总其事,未成而卒。生昌寓。
96祚徵:融公之子,字锡吉。生燧。
96无忌:谨度之子。东海郯人,刘牢之之甥也。牢之与贼臣桓玄通,无忌与刘裕极谏不听,其子敬宣又谏。与刘裕等谋诛桓玄。东晋安帝元兴甲辰三年(公元404年)二月与刘裕起兵京口诛桓玄,无忌为琅玡内史,及桓谦战于覆舟山下,大破之。玄出走。夏四月,无忌等及玄兵战于桑落州,玄挟安帝东下。五月,无忌与刘毅及玄战于峥嵘州,大破之。玄复挟义帝入江陵宁州,督护冯迁击玄,诛之,帝复位。安帝义熙乙巳元年(公元405年),无忌与刘毅讨灭桓玄余党,荆、湘、江、豫皆平。诏以无忌为都督,江东五郡会稽内史。丙午二年(公元406年)论建义功,封无忌为安城郡公。庚戌六年(公元410年)无忌讨徐道覆战败,死之。谥曰:“忠肃”。生春。
96长瑜:慎度长子。南北朝宋人,与谢灵运、荀雍、羊璿以文学相赏,号曰“四友”。
96承天:慎度次子。东海郯人,宋文帝元嘉初年(公元424年)为太子率更令。戊寅十五年(公元438年),宋立四学,
                使承天立史学,制有《元嘉历》。生遹。
 
97达  :羡之之子,字通翁。宋明帝泰始庚戌六年(公元470年)为侍中御史。生敬叔。
97偃  :尚之长子,字仲弘。庐江灊人,宋文帝元嘉壬辰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为太子中庶子,癸巳三十年(公元453年)为侍中,后改为大司马长史。孝武帝孝建时(公元454年—公元456年)为吏部尚书。大明时(公元457年—公元464年),袭父职,为中书令。生戢、炯。
97伦  :尚之次子,字仲常。生求、点、胤。
97昌寓:佟之之子,字俨望。齐武帝永明间(483年—493年)为荆州刺史。海临王昭秀行事废帝,昭文延兴甲戌元年(494年)九月,萧鸾遣徐元庆害昭秀,昌寓止之曰:“仆受朝廷意,寄翼辅外藩,殿下未有愆失,何容即以相付耶?若朝廷必须,殿下当自启闻更听后旨”,昭秀由是得还建康。明帝建武时(494年—497年)屡官吏部尚书,后又为宰相。昌寓独立不群,所交皆当世名儒,风流籍甚,为相以清白称。有姓闵者乞官,自言子骞之后,昌寓笑曰:“遥遥华胄矣!”生敬容。
97燧  :祚徵之子,字端甫。生二子:迈、宪。
97春  :无忌之子,字若木。生象坤。
97遹  :承天之子,字德循。生昭序、昭度。
 
98敬叔:达公之子,字立礼。齐明帝建武间(公元494年—公元497年)为长城令。其政清约,不通问遗,夏节至,忽榜
                 门受节数日,共得米二千斛,悉取以贷贫民输租,民大悦。尝踵风度重修谱牒。生思澄。
98戢  :偃公长子,字惠景。尚宋武帝山阴公主,齐高帝建元已未元年(公元479年)为太子詹事,庚申二年(公元480
          年)为吏部尚书加骁骑将军。
98炯  :偃公次子,字士光。胤从弟,庐江灊人。
98求  :伦公长子,字子有。历丹阳郡丞,后除永嘉太守,逃归,隐居武邱山。
98点  :伦公次子,字子皙。容貌方雅,博通群书,善谈论。宋、齐屡徵中书郎,中庶子,并不就。豫章王命驾造点,点从后门遁去,隐居吴郡山中,或驾柴车,或蹑草履,随意所适,必醉归。人谓之通隐。与梁武帝有旧,及践祚(音作,君主的位置),天监壬午元年(公元502年)赐川鹿皮冠,手诏徵之,引入华林园,因欲拜(授)为常侍中。点以手捋帝须,曰:“乃欲臣老子耶?”不屈,寻辞疾归。与兄求弟胤皆隐遁不仕。世称:“何氏三高”,又称点为大山,胤为小山、亦曰东山。点少时常患渴痢,积岁不愈,后在吴中石佛寺建讲,于讲所昼寝梦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梦中服之,至此而瘥,时人以为淳德所感,好施与,远近致遣,随复散焉。点,雅有人伦,识鉴多所甄拔。卒年六十八岁。(其后待考)
98胤  :伦公三子,字子季。年八岁居丧哀毁若成人。既长好学,入宝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为建安太守,有恩信民,不忍欺。每伏腊放囚归家,依期而返。历黄门侍郎,齐高帝建元中(公元479年—公元482年)拜表辞职,不待报辄去。齐武帝永明中(483年—493年)为国子祭酒,齐废帝昭业隆昌甲戌元年(公元494年)为中书令。慕会稽之胜,举家而往住云门山,隐居教授。齐和帝宝融中兴辛巳元年(公元501年)萧衍奏,徵为军谘祭酒,不至。梁高祖武帝天监壬午元年(公元502年),诏赴光禄大夫,遣司马王果劝驾,不应。谓果曰:“卿,何不表留我同隐。”果曰:“不闻比例”。胤笑曰:“擅君两卷,皆言物始,何必有例。”梁高帝诏赐白衣尚书禄,命山阴库钱月给五万,胤皆固辞。乙酉四年(公元505年),武帝选学生往云门山从胤受业。命胤选经明行修者以闻。胤初迁云门山起学舍,别为小阁,寝处其中,将筑室,忽见二人,容貌甚伟,问胤曰:“君欲居比耶?乃指一处,云:“其中殊吉”。忽不复见。胤依其言而止焉。寻而山发洪水,树石皆倒拔。惟胤所居室,岿然独存。后移居虎丘西寺,讲经论学。徒复从之,有虞人遂鹿,鹿径趋胤,伏不动。又有异鸟如鹤,红色,集讲堂,驯狎如家禽焉。初,开善寺藏法师与胤遇于云门,后卒於钟山。其死日,胤在般若寺,见一僧,授胤香奁并函,书云“呈何居士”。言讫失所在,胤开函乃是《大庄严论》,世所未有。又于寺内立明珠柱,七日七夜放光昭明。太子钦其德,致手书褒美之,卒年八十六。先是胤疾,妻江氏梦神人告曰:“汝夫寿尽,既有至德,应获延期,尔当代之”。妻觉说焉,俄得疾而卒。胤疾乃瘳。至是,胤梦一神女并八十许人,并衣恰行列至前,俱拜床下。觉,又见之,便命营凶具,既而疾重,因不治。
98敬容:昌寓之子,字国礼。梁武帝大同已未五年(公元539年)为尚书令。性好洁,衣冠必鲜丽直悫无文,以纲维为已任。壬戌八年(公元542年)以吏部尚书出为吴郡太守,政为天下第一。癸亥九年(公元543年)复为太子詹事,太子频于玄圃,自讲老庄。敬容谓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使中原沦于仇敌。今东宫复习,此江南亦将致寇乎?”时武帝笃好佛老,故敬容反得罪。
98迈  :燧公长子,字超远。宋孝武帝大明时(公元457年—公元464年)为宁朔将军,尚宋废帝子业姑新蔡长公主。
98宪  :燧公次子,字子思。博该群籍,任昉、刘沨共执秘阁四部书试,问其所知,自甲至丁,连日累夜,莫见所遗,位
               本州别驾国子博士。
98象坤:春公之子,字宏载。生子朗、子守。
98昭序:遹公长子,字著明。生逊。
98昭度:遹公次子,字九龄。生远。
 
99思澄:敬叔之子,字元静。东海郯人。作游庐山诗,见重于沈约。齐和帝中兴间(公元501年—公元502年)为殿中侍
                 御史。少与族弟水部郎中逊及散骑常侍子郎俱擅文名,世称“东海三何”。生晦。
99子朗:象坤长子,字世明。东海郯人。与逊、思澄齐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齐武帝永明癸亥元年(公元483年)四月为散骑常侍。
99子守:象坤次子,字世禄。徙西城。生一子细胡。
99逊  :昭序之子,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南北朝时仕梁,为扬州法曹。公廨有梅一株,逊常吟咏其下。后迁洛阳,思梅花不得,因请再任扬州,上从之。至日花适盛开,逊于东阁延诸名士赏之,笑傲终日。少与族兄思澄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称为“东海三何”。沈约谓逊曰:“每见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武帝天监中(公元502年—公元519年)为水部郎中。
99远  :昭度之子,字义方。东海郯人。
 
100晦  :思澄之子,字明叔。梁武帝太清间(公元547年—公元549年)领国子助教。晦,尝踵敬叔重修谱牒。生俊。
100细胡:子守之子。由东海郯通商入蜀,遂家郫县。生通、妥。
 
101俊  :晦公之子,字秀士。陈宣帝太建丁酉九年(公元577年)为御史中尉。生容。
101通  :细胡长子。善斫玉。生稠。
101妥  :细胡次子,字栖凤。西城人,亦作蜀郡郫县人。少机警。兰陵萧慎亦有俊才,住青阳巷。时人为之语曰:“世有两儒,白杨何妥,青阳萧慎。”隋高祖文帝开皇壬寅二年(公元582年)为龙州剌史,有负笈从游者,亲为教授。作《刺史箴》勒(雕刻)石州门外。戊申八年(公元588年)为国子博士。公善音乐,已酉九年(公元589年)文帝令考定钟律,作《清瑟调》三声。又作八佾鞞铎巾拂四舞,以太常所传宗庙雅乐,深乖古意,奏请用黄钟。(其后待考)
                      102世    
102容  :俊公之子,字正修。隋文帝仁寿间(公元601年—公元604年)为国子司业。生政。
102稠  :通公之子,字桂林。妥兄之子。隋炀帝大业丙寅二年(公元606年)为太府少卿。
                                    (唐朝时代)
103政  :字立纪。唐高祖武德甲申七年(624年)以明经出教舒城,由东海郯复归庐江。踵晦公重修谱牒。生德馨。
104德馨:字泽霈。唐太宗贞观甲辰十八年(公元644年)为给事中。生芬。
105芬  :字济芳。唐高宗麟德间(公元664年—公元665年)为中书侍郎。生宽。
106宽  :字公绰。唐中宗嗣圣甲申元年(公元684年)拜舒州都督。生应奎。
107应奎:字联辉。唐中宗神龙间(公元705年—公元706年)登明经高第。初为常州剌史。改除长沙太守。生修文。
108修文:应奎之子,字超武。唐玄宗开元间(公元713年—公元741年)第进士。初,拔相王府司马,改除御史
                   大夫,升授国子祭酒。为人直谅慷慨,见推于同平章事韩休。尝踵政公重修谱牒。生欣。
109欣  :修文之子,字同人。清奇雅正,有诗名。唐肃宗上元间(760年—公元761年)为江南道巡察使。生翰、翬。
110翰  :欣公长子,字西园。唐德宗建中时(公元780年—公元783年)为翰林侍诰。生浩。
110翬  :欣公次子,字斯飞。唐德宗贞元时(公元785年—公元804年)为大理寺评事。生淮。
 
111浩  :字其天。唐宪宗元和已丑四年(809年)进士,任河北按察使。博学工词赋,时人称为“庐江学士”。生伟。
111淮  :翬公之子,字自桐。生进滔。
112伟  :字丰宗。唐穆宗长庆癸卯三年(公元823年)判度支。后为同州刺史。伟尝踵修文公重修谱牒。生彙、彝。
112进滔:灵武人,为本军校。文宗太和已酉三年(公元829年)六月知留后使,八月为魏博节度使。卒於文宗开成庚申
                   五年(公元840年)十月。生宏敬。
 
113彙  :伟公长子,字秉钧。唐武宗会昌时(公元841年—公元846年)为剑南巡察使。生琇、莹。
113彝  :伟公次子,字秉常。唐武宗会昌时(公元841年—公元846年)为刑部侍郎。生瑜。
113宏敬:进滔之子,初名重顺,赐名宏敬。唐文宗开成庚申五年(公元840年)冬十月知魏博留后使,寻为魏博节度
                  使。武宗会昌癸亥三年(公元843年)为南面招讨使。唐懿宗咸通丙戌七年(公元866年)卒。生子全皞。
 
114琇  :彙公长子,字子美。迁黄州。生锡嘏。
114莹  :彙公次子,字子玉。迁浙江杭州府会稽县。生锡畴。
114瑜  :彝公之子,字子光。唐文宗太和癸丑七年(公元833年)擢进士,迁(任)户部郎中。生锡恩、锡圭。
114全皞:宏敬之子。唐懿宗咸通丙戌七年(公元866年)为魏博留后使,寻为魏博节度使。以年少骄暴好杀,庚寅十一
                   年(公元870年)秋八月,军中作乱,全皞单骑走追杀之。自进滔得魏博至全皞传三世,四十二年而灭。
 
115锡嘏:琇公之子,字光禹。唐时为大理司直。生鼎。
115锡畴:莹公之子,字范禹。唐时为太常侍丞。生羲图。
115锡恩:瑜公长子,字绳禹。唐僖宗光启间(公元885年—公元887年)为会稽守,甚有能名。生羲易、羲庆。
115锡圭:瑜公次子,字缵禹。唐时为司农寺卿。
 
116鼎  :锡嘏之子。唐末,为容管经略使。生泽。
116羲图:锡畴之子,字辉山。会稽人。唐昭宗天复壬戌二年(公元902年)进士。铨陕西延安府郡守。生渊。
116羲易:锡恩长子,字肇三。唐昭宗天祐时(公元904年—公元918年)为监察御史。生神剑。
116羲庆:锡恩次子,字肇基。唐昭宗天祐乙丑二年(公元905年)进士及第。世乱不仕。生清。尝踵伟公重修谱牒。
                                 (五代时期    梁  唐  晋  汉  周 五代)
117泽  :黄州人,后唐庄宗同光癸未元年(公元923年)为洛阳令。甲申二年(公元924年)九月庄宗猎,泽遮道谏曰:“陛下赋敛既急,今禾稼将成复蹂践之,使吏何以为理,民何以为生。臣愿先赐死。”庄宗慰遣之。乙酉三年(公元925年)为太仆少卿。
117渊  :羲图之子,字溥博。生延。
117神剑:羲易之子。生福进。                                                                                                                                                                   117清  :羲庆之子,字洁怀。后唐庄宗同光时(公元923年—公元925年)为建昌令。生二子:廷、建。
 118延  :渊公之子,字世熙。生继夏。                                                                                                                                                                                                           (宋朝时代     北宋及南宋)
118福进:神剑之子,字善长。太原人。五季初为颖州防御使,后晋齐王开运时(944年—946年)为恒州将,丁未四年
                (947年)闰七月逐辽将满达勒遣使降汉,后汉隐帝承祐乾祐已酉二年(公元949年)为刺史。生继筠。
118廷  :清公长子,字朝立。生一子继禹。
118建  :清公次子,字道立。宋太宗太平兴国壬午七年(982年)为巩昌刺史,有惠政,性恬雅,琴书自随。生继杞。
 
119继夏:延公之子,字昌炽。生允元。
119继筠:福进之子,字化龙。宋太祖乾德时(公元963年—公元967年)为李继勋前锋将。开宝戊辰元年(公元968
                   年)击破北汉兵,斩首三千级,遂夺汾河桥。生承矩。
119继禹:廷公之子,字昌裔。生允诚、允信。
119继杞:建公之子,字昌先,号菊友。筑室冶父,种菊十余年,自号菊友,日偕词客,泛舟白湖之间,煮酒吟诗为物外游。复于淳化二年辛卯(公元991年)建祠冶父,掘得敞公所瘗“历代源流碑”,续成《何氏历代世谱》五十六卷。生允文、允修、允武。按:庐江县之北有巢湖,其北有黄波湖,黄波湖之南有白荡湖,白荡湖之南为长江。继杞公之泛舟白湖,其七代孙镕【字声一】之欲与从兄铸【字伯寿】一叶巢湖即指此二处。
 
120允元:继夏之子,字惇德。生绍。
120承矩:继筠之子,字正则。宋太宗淳化癸巳四年(993年)三月为河北屯田制置使。至道乙未元年(995年)四月
                   契丹寇雄州,承矩御却之(击退)。生龟龄、昌龄、九龄、遐龄。
120允诚:继禹长子,字纯一。
120允信:继禹次子,字近义。
120允文;继杞长子。迁浙江余杭郡。生经。
120允修:继杞次子,字高文。豪纵不羁,诗酒自适,生纶。
120允武:继杞三子。迁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生纲、纪。
 
121世
绍  :允元之子,字祖述。生自康。
龟龄:承矩长子。
昌龄:承矩次子。生象中。
九龄:承矩三子。
遐龄:承矩四子。
经  :允文之子,字子圣。生自修。
纶  :允修之子,字子贤。隐居教授,不入城市,剌史高其行谊,造门,屡辟不起。生自明。
纲  :允武长子,字子常。生自强。
纪  :允武次子,字子律。迁四川顺庆府南充县,生自行、自尊、自立。

122世
自康:绍公之子,字尔寿。迁湖北武昌通城县,今湘人奉为迁湘始祖,葬通城县,妣田氏,生周士。【按:旧谱只载自康迁湘为湖广之祖,以下未悉,民国丙辰五年(公元1916年),有湖北何立功(系“运”字派)上川清族,携来刻谱查对,乃知此支实自康亲支,因抄补之。】
象中:昌龄之子。
自修:经公之子,字进益。生煌。
自明:纶公之子,字训典。潜心好学,笃志立行,富贵利达,毫不介意,生炳。
自强:纲公之子。生琬、琳。
自行:纪公长子。生涉、涧。
自尊:纪公次子。生群。
自立:纪公三子。生郯、邦。

123世
周士:自康之子。妣吴氏,生淙尧、淙舜。
煌  :自修之子,字耀祖。生程、秩。
炳  :自明之子,字耀天。宋仁宗庆历辛巳元年(公元1041年)为国子直讲,壬午二年(公元1042年)十一月,朝廷征晋州处
          士孙复,遂避贤,复修先人菊圃,杜门读书,乡里罕识其面,生一子穆。
琬  :自强长子,字子温。浙江龙泉人,宋仁宗尝疏其名于屏曰:“政事何琬,文章叶涛”涛亦同里。生守中。
琳  :自强次子,字子斑。生执中、致中。
涉  :自行长子,字济川。四川南充人,汛览博古。宋仁宗宝元间(1038年—1039年)迁著作郎,管勾鄜延路招讨使,
          机宜文字,时夏景宗元昊扰边。军中经画,涉与有力。所至多建学馆,劝课诸生。虽在军中亦尝为诸将讲《左氏春
          秋》,狄青之徒皆横槊以听。
涧  :自行次子。
群  :自尊之子,字通夫。西充人,博学好古,喜激扬论议,著书数十篇。宋仁宗嘉祐间(1056年—1063年)直龙图
          阁,何郯表其行义,赐号“安逸处士”。
郯  :自立长子,字圣从。四川成都府人,宋仁宗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为御史,后迁龙图阁学士。生榛。
邦  :自立次子,字圣国。迁四川成都资州直隶州,生栗。
124世
淙尧:周士长子。妣焦氏,生翼凤、附凤。
淙舜:周士次子。
程  :煌公长子,字德昌。迁浙江金华府。生钊。
秩  :煌公次子,字德音。生铸。
穆  :炳公之子,字友昌。宋徽宗政和间(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为翰林学士,忤蔡京意,遂隐归。生镕、锦。
守中:琬公之子,字大本。
执中:琳公长子,字伯通。浙江处州龙泉县人,宋徽宗崇宁间(公元1102年—公元1106年)为吏部尚书。大观丁亥元年(公元1107年)春正月为中书侍郎,已丑三年(公元1109年)六月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政和丙申六年(公元1116年)四月,病甚,年高,以太傅致仕、就第朝朔,望物仪廪稍,一如居位时,未几,卒。生修年、亿年。
致中:琳公次子,字位高。迁浙江温州府。生南轩。
榛  :郯公之子,字文密。
栗  :邦公之子,字文缜。四川资州人。宋钦宗靖康丙午元年(1126年)三月为尚书右丞,八月为中书侍郎,栗主战,与
          曹恪,耿南仲不合【时朝议割三镇以缓金师,栗力言其不可】,十一月罢为开封尹。寻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125世
翼凤:淙尧长子,字翔霄,行细六。同弟附凤捷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年)科进士,故至今称双凤仕。至大理
            寺评事,迁衡州签判,勅授承德郎。妣戴氏,生鹏。庶室周氏。
附凤:淙尧次子,字千仞,行义六。与兄翼凤同捷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年)科进士。任岳州府平江宰,迁浙
            江杭州司理厅,封奉直大夫。妣邱氏,生鹓。
钊  :程公之子。生伯慧。
铸  :秩公之子,字伯寿。余杭人,宋高宗绍兴已未九年(公元1139年)为侍御史,庚申十年(公元1140年)七月为中丞,辛酉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签枢密院事,壬戌十二年(公元1142年)七月权参知政事。初,秦桧陷岳飞于狱,命铸鞫。铸颔之,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裂裳以背示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字深入肤里。既而阅实,俱无验,遂白其冤于桧。桧怒。铸曰:“铸岂区区为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至是年八月,桧以铸不传会岳飞之狱,怨之,讽万俟卨论其过,欲窜诸岭,表,帝不许。遂出知徽州,后复授秘书少监。徽州居住。生大德。
镕  :穆公长子,字声一。宋高宗绍兴戊午八年(公元1138年)十二月为礼部左侍郎。辛酉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月秦桧矫诏下飞于大理狱,令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鞫。镕谓铸曰:“岳鹏举乃宋室社稷,天下生灵之所系也。桧欲诬而死之,将以和议图富贵,欺天罔上,莫此为甚。兄既坐狱,须赤胆白肺以明其诬。毋令权贵戕害忠良”。铸颔之,既而阅实无状,遂白其冤于桧。桧乃改命私人谏大夫万俟卨。镕见桧必欲死飞,又谓铸曰:“天下事,不可为矣,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无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余与兄,一叶巢湖,数杯笛浦,庶北风不致吹衣,雨雪不致沾裳也。”铸不以为然,镕遂隐去,筑菊圃以待清。及桧卒害岳飞。镕叹曰:“二圣不返,三光无色。”基于此矣!因为泣下。生大受。
锦  :穆公次子。生大一(亦纪六一)。
修年:执中长子,字南翔。生澹。
亿年:执中次子。后无考。
南轩:致中之子。生逢源。

126世
鹏  :翼凤次子,字云程。于宋理宗淳祐已酉九年(公元1249年)同制置使余玠治蜀,任利州【今四川省保宁府广元县】
          守将,诰封武烈大夫。妣汪氏,生朝栋。
鹓(鸳)  :附凤之子,字云路,行念六。邑庠生,应经艺制科中式,任江南道临州新淦宰。妣张氏,生朝祯。
伯熭:钊公之子。生基。
大德:铸公之子。
大受:镕公之子,字超儒。宋宁宗嘉定壬午十五年(公元1222年)进士,任安徽颖州府泰和县教谕,严师弟礼,训诲谆
            恳,至忠孝节烈,丁宁告诫,不啻再三,诸生咸遵其教,一邑赖之,后以老解组归里,撮取《历代世谱》著《图
            系》一卷,娶魏氏,生一子侯。
大一:锦公之子。由庐江徙楚之梅城,生尚一。
澹  :修年之子,字自然。浙江处州府龙泉县人,宋孝宗淳熙间(1174年—1189年)为司业,光宗绍熙时(1190年—1194年)为中丞,宁宗庆元丙辰二年(1196年)夏四月参知政事,庚申六年(1200年)知枢密院事。
逢源:南轩之子。浙江温州府人,宋宁宗开禧中(公元1205年—公元1207年)知四川嘉定府,以忧民为心,与何耕、孙
            松寿、宋海前后守嘉,皆有惠政,民绘像以祀,曰:“四循良”。
友灵:展公之子,妣李,生子  极 

127世
朝栋:字国柱,行祥三。生而颖异,早登贤书,后任江西道赣州府瑞金邑宰,循良著绩,封文林郎,妣徐氏,生煁心。
朝祯:任齐地青州剌史,诰授奉直大夫,生煁思。
基  :伯熭之子,字子恭。婺州金华人,少师事黄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遂得渊源之懿,穷伊洛之学,赵汝腾、蔡杭、杨栋相继荐于朝,诏以崇政殿说书,徵不起,宋理宗景定癸亥四年(公元1263年)都省言婺州布衣何基得先儒理学之传,年高德邵,隐居乐道。于是,诏补迪功郎,又改承务郎,基终不受,时差婺州教授兼丽泽书院山长,宋恭帝德祐乙亥元年(公元1275年)四月诏赐基谥“文定”。所著有《大学》、《语》、《孟》、《太极通书》、《西铭近思录》等。
侯  :大受之子,字公次。性静谧,博览群书,抚宋室之衰微,痛乾纲之不振,尝作诗以寓意。诗曰:“黄袍启运业承天,五曜娄奎诞大贤。圣主慈祥甘露润,奸臣罪恶飓风颠。江山瓦裂苍生病,国祚波漂宝位悬。最是不堪回首处,朱仙镇上目凄然。”于是,忧愤不己,以楚之江安多产名贤,且又干戈稍静,遂以访道之故,于度宗咸淳时(公元1265年—公元1274年)挈家溯江而南,爱明水山,乃筑室居之,后又迁于齐安【齐安:湖北黄州府别名】。娶潘氏,生三子:顺、颐、颜。
尚一:大一之子。生宣仪、宣仁。
极:友灵之子,为宋史左阁之官居江妣其子如全徙玉沙立寨州垸名为何家寨,封一字王,妣宋氏,生子一 名如全(后更名邦却)
                                        (元朝时代)
128世
煁心:朝栋之子,字盛光,又字予林,行千二,敕授文林教郎谕。举宋端宗景炎元年【即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丙子乡榜,                  生平廉静寡欲,不求闻达,乐志林泉,且际时艰,妣孙氏,生万一、万二、万三、万四、万五、万六。
煁思:朝祯之子,字慎修,即千三。其子迁监利【湖北荆州府监利县】、沔阳【湖北汉阳府沔阳县】。
顺  :侯公长子,字理翁。宋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岁进士,任浙江严州府寿昌县教谕,娶杜氏,生宽、安。
颐  :侯公次子,字养翁。娶潘氏,生容。
颜  :侯公三子,字悦翁。娶邱氏,生宥、宜。
宣仪:尚一长子。生念一、念四、念七、念八、念九、念十。
宣仁:尚一次子。生念二、念三、念五、念六。
隆:建公之子,字辉耀,妣彭氏  生子一  盛
如全:极公之子,字邦却,封 一字王,后挂冠解绶,抱愤而卒。妣钱氏。乃监利县北何氏之始祖矣。生子三   琏  清  勋
 
129世
万一:煁心长子。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生得经。
万二:煁心次子。娶白氏,生得申、得晋,何桥关祖。
万三:煁心三子。举方正,不就。妣胡氏,临湘县胡士昂公女,生得量。神二祠中源祖。
万四:煁心四子。妣焦氏,生得瑛、得春,西关祖。
万五:煁心五子,字豫章。妣沈氏。生得世、得众,凤雁二关祖。
万六:煁心六子。生得绶。
宽  :顺公长子,字洪人。元时,府庠生。娶周氏,生三子,福、祉、祥。
安  :顺公次子,字济人。娶祝氏,生祖。
容  :颐公之子,字受人。娶左氏,生三子:祐、祧、祜。
宥  :颜公长子,字育人。元庠生。娶焦氏,生二子:祀、禧。
宜  :颜公次子,字谐人。娶白氏,生礼。
念一:宣仪长子。旧居新化沣溪,转徙蒋家坪,今成都司马进卿公之后是也。
念四:宣仪次子。旧居御浦河底溪,转徙新仪口东,今文学自如公之后是也。
念七:宣仪三子。旧居新化何家坪,转徙大洋溪三江口,今文学自得公之后是也。
念八:宣仪四子。旧居新化石溪塘下山,转徙思沣溪,今孝廉东俊公之后是也。
念九:宣仪五子。旧居新化白溪,转徙白沙坪,即昔旧县,今颖川司马相公之后是也。
念十:宣仪六子。徙豫章。
念二:宣仁长子。徙中湘彭山。
念三:宣仁次子,名德明,字又新,行念三。元初,由新化徙宁乡黄材市,娶姜氏,夫妇合葬司马山,癸山丁向兼子
            午,去黄材市十五里,为造钟怡祖,生时兴。
念五:宣仁三子。徙宝庆何家桥。
念六:宣仁四子。徙资阳小子江,今万历解元守初之后是也。

130世
得经:万一之子。同父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生辛一、辛二、辛三。辛三迁巴陵襄阳。
得申:万二长子。自临湘县雁岭迁湖北武昌府嘉鱼县,娶甘氏,生胜一、胜二。
得晋:万二次子。生胜三。
得量:万三之子,字达卿,行绍六。妣罗氏,临湘县罗启辉女。生大器、大成、大传、大贵、大明、大俊、大宝、大荣
                               【长二祠中四关祖】。
得瑛:万四长子。妣周氏,继妣汤氏,公生二子,长子由西井桃林迁巴陵县官桥塅;次子迁寒婆坳。
得春:万四次子。妣周氏,继妣陶氏,生三子:长元泰,西港山祖;次谅泰,何家洞祖;三晨泰,平桥祖。
得世:万五长子,字问十。妣赵氏,生子:长承纲,雁岭祖;次承纪,长安祖;三承纶,凤凰祖。
得众:万五次子。
得绶:万六之子。生承坤。
 
福  :宽公长子,字维祺。
祉  :宽公次子,字维嘏。娶罗氏,生三子:玉明字师寄、绍明字师齐、开明字师启。(祉公二子师寄师齐由巴陵迁四川涪陵庆符县。)
祥  :宽公三子,字维祯。元世祖至元癸巳三十年(公元1293年)举人,甲午三十一年(1294年)进士,任云南大理府
          浪穷县知县。娶赵氏,生九子:圣、贤、英、哲、邦、国、七隆、盛(后更德明入蜀涪)、光。
        【舔注:监利谱载,祥公九子: 圣字师鲁、贤字师孟、英字师杰、哲字师睿、邦字元敏、国字师政、隆字元昌、盛字师发(后更德明入蜀涪)、光字元六。此九子七个外迁,仅圣公和哲公留守,监利谱谓之“九子七出”者也,下有详载】
祖  :安公之子,字维念。娶徐氏,生新字师知。
祐  :容公长子,字启寿。
祧  :容公次子,字启后。
祜  :容公三子,字启祚。元,县庠生。
祀  :宥公长子,字受膰。元,太学生。
禧  :宥公次子。字受喜。
礼  :宜公之子,字受矩。
时兴:念三之子。娶李氏,夫妇合葬黄材市何家塆对门塅中,乙山辛向。生克仁、克义、克礼、克知。

131世
辛一:得经长子。
辛二:得经次子。
辛三:得经三子。迁巴陵襄阳。
胜一:得申长子,原名雁岭。妣李氏,生仁二、仁五、仁七、仁八。
胜二:得申次子。
胜三:得晋之子。同父迁湖北荆州府监利县何家塆,娶胡氏。
大器:得量长子。失传。
大成:得量次子。失传。
大传:得量三子。迁兴国州,通神关祖。
大贵:得量四子。迁兴国州,通神关祖。
大明:得量五子,字清远,号熙象。盛德贻谋,通易理,每有神机,家颇饶。乐行善事,殁后,得公子铸铜像以祀之,其像因兵燹失于临湘县苦竹坳郑姓家。盖苦竹坳是我祖籍发源之所,故先世祖坟多在其处,以元鼎革失之,原配鲁氏,生一子讳贵,迁湖北兴安府,为彼十一世,继妣左氏,生四子:道,振,祥,奇。
大俊:得量六子。
大宝:得量七子。
大荣:得量八子。字华远,迁巴陵县,在岳州府城西门外张骆坊外。娶官氏,生一子义,马源祖。
元泰:得春长子,行一。生一子至广。
谅泰:得春次子,行二。生一子伏五。
晨泰:得春三子,行三。娶杨氏,生一子俸元。
承绪:
仲五:
添视:
文富:
文贵:
承纲:得世长子,字周典。妣闵氏,生二子:储丰、储足。
承纪:得世次子。妣高氏,生二子:长功鼎、次山鼎。
承纶:得世三子。徙居银邑凤凰山阳界,因元乱,仍转黑洋洞,箩筐等处,妣钟氏,生一子仕成。
承坤:得绶之子。迁湖北荆州府监利县。
玉明:祉公长子,字师寄。与弟师齐于明洪武初年自湖南岳州府巴陵县迁四川叙州庆符县,光绪间署涪州训导何世熙,
            堂即其后也,介堂出庆符志,证其始祖师寄、师齐之名。
绍明:祉公次子,字师齐。明洪武初(公元1368年为洪武元年),同兄玉明由湖南巴陵县迁四川叙州府庆符县。
开明:祉公三子,字师启。明洪武初年携《大受谱》由齐安迁黔。娶唐氏,生起、赴。
 
圣  :祥公长子,字师鲁,后更德远。元武帝至大己酉二年(公元1309年)举人,仁宗皇庆癸丑二年(公元1313年)进士,延祐甲寅元年(公元1314年)授广东高州府石城县知县,英宗至治癸亥三年(公元1323年)内转除礼部郎中,泰定帝泰定丁卯四年(公元1327年)以贤劳迁云南布政使司,遂泛舟泊岳阳见洞庭山水之胜,有栖隐志,乃命财力仆于府治北仓,后卜地数亩,筑室其间为何家庄,作他日解组之计,是年冬始莅任。顺帝至正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徐寿辉兵陷岳州,公举家至大桥【在今湖南岳州府巴陵县】,依弟玄六居,癸巳十三年(公元1353年)以寿终于大桥,甲午十四年(公元1354年)其子超复归何家庄,元配吕氏,生一子超字绍先【监利棋盘码头埠何姓始祖也】。庶妣苏氏,生一子越字茂先。
贤  :祥公次子,字师孟,后更德大。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八角楼。
英  :祥公三子,字师杰、后更德浦。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雁岭。或
哲  :祥公四子,字师睿,后更德长。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公安门。【后查证由岳州府迁湖北监利尺八镇。】
邦  :祥公五子,字玄敏,后更德茂。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临湘县聂家市。
国  :祥公六子,字师政,后更德盛。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安陆府潜江县。
隆  :祥公七子,字玄昌,后更德光。家湖北黄州府。
盛  :祥公八子,字师发,后更名德明。元延祐戊午五年(公元1318年)十月十二日卯时生於齐安【湖北黄州府,即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元顺帝至正乙酉五年(公元1345年)科武举。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沿江盗起,继而叛元者纷纷四起,闻徐寿辉驱元除乱,公亦早有其志,因此于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託妻陈氏、蔺氏及子赵、赳(舜卿)、趋等于七兄玄昌,为避成败莫测,株连族众,更名德明,毅然往从徐寿辉部。至正丁酉十七年(公元1357年),公同族弟新字师知与徐部将明玉珍入蜀,陷成都,据重庆……至正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玉珍称帝,国号“夏”,年号“天统”,建都重庆,封公“万户侯”(沿袭元制),世袭“千户伯”,掌涪陵军伍,取眷齐安移籍蜀之涪州徐坪(鹤游坪、又称北坪,公元1953年划入垫江县)沙坪庙场石堰口而家之。至正甲辰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公见玉珍无复远图,往从明太祖,授公“恢剿副总兵”。公曾前后镇涪两次,蜀中黔地屡乱皆平之。明太祖洪武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蜀平,太祖以公在蜀久,授公“涪陵卫指挥”。甲寅七年(公元1374年)黔贼侵犯,公兵寡不敌,于八月二十六日午时殉难失尸,仅拾血衣,铸金首招魂以葬。太祖嘉其忠勇,追赠“建威将军”。赐谥“忠节”,世荫“千户”一人。寿五十六岁。葬鹤游坪沈家场(坪山镇杨柳村)尖山坡下金子山,立丁山癸向。(其行实,已载入《涪州志》、《涪陵辞典》等史籍。)失《大受世谱》。妣陈氏,诰封正一品夫人,生赵,字光先。母子均未入蜀,生卒不详,葬湖北黄州府。妣蔺氏,湖北黄州府进士蔺先模女,诰封一品夫人。生於元英宗至治辛酉元年(公元1321年)正月十九日子时,亡明洪武乙丑十八年(公元1385年)十二月十八日未时,寿六十四岁,与公合葬。生二子,次子赳字武先,入川更名舜卿,字重华。三子趋,字启先,入川更名尧卿,字放勋(尧卿出后何新字师知)。
光  :祥公九子,字玄六,后更德久。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
新  :祖公之子,字师知。元季,与从兄德明佐明太祖以征剿功授“武显将军”。偕德明入蜀涪陵。娶赵氏,无嗣,以德明三子尧卿字启先为后。公卒,与妣赵氏合葬涪陵鹤游坪箐林山。
克仁:时兴长子。
克义:时兴次子。
克礼:时兴三子。
克知:时兴四子。民国黔军中有何振华者携一袖珍谱。考其谱乃穆公七世孙克知之后徙于滇者。

132世
仁二:胜一长子。失传。
仁五:胜一次子。失传。
仁七:胜一三子。失传。
仁八:胜一四子。失传。
贵  :大明长子。迁湖北兴安府,为彼十一世祖。
道  :大明次子。神关祖。
振  :大明三子。祠关祖。
祥  :大明四子。止。
奇  :大明五子。中关祖。
义  :大荣之子。马源祖。
至广:元泰之子。
伏五:谅泰之子。
俸元:晨泰之子。
储丰:承纲长子。
储足:承纲次子。
功鼎:承纪长子。
山鼎:承纪次子。
仕成:承纶之子。
起  :开明长子,字立先。居贵州。
赴  :开明次子,字行先。
超  :圣公长子,字绍先。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举人,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进士。乙未十五年(公元1355年)授山东济南府长清县知县,戊戌十八年(公元1358年)转经筵博士。庚子二十年(公元1360年)升河南彰德府知府。初,从父圣自湖北黄州府官云南,去官后迁湖南岳州府治北仓后何家庄。元顺帝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徐寿辉兵陷岳州,父圣举家至大桥【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甲午十四年(公元1354年)超挈家复归何家庄。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大明兵及陈友谅战于鄱阳,友谅死。其子理复据武昌。是年,超公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之南湖(即今之洪湖)。超之后世多有闻人。今湖北汉阳府沔阳族众。生子五:仁、义、礼、智、信。公述有《何氏本纪》。【舔注:超公之后裔今主要居住于湖北监利县棋盘乡,码头埠附近菊兰村新湾村金塘村高湾村桐湖村等,2011年大约12000男丁】

越  :圣公次子,字茂先。明太祖洪武乙卯(公元1375年)举人。生於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原籍湖南岳州府。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与兄超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南湖。生一子孝。

(涪陵132世)赵  :盛公(德明)长子,字光先。元,县庠生,与母陈氏仍留齐安未入蜀,妣氏未详。生一子弟,名恭卿。
(涪陵132世)舜卿:盛公(德明)次子,原名赳,字武先,入蜀后更名舜卿字重华。公,元县庠生。明洪武甲寅七年(公元1374年)荫“千户”,兼任涪陵卫千户所千户。诰赠“武显将军”,镇涪三十八载,边隅肃清。元顺帝至正癸未三年(公元1343年)七月初一日巳时在湖北黄州府诞生。明永乐壬辰十年(公元1412年)二月二十九日戌时在鹤游坪石堰口家告终,寿七十岁。葬石堰口侧箐林山。立申山寅向。【其行实已载入《涪州志》和《涪陵辞典》等史籍。】妣冯氏,明诰封二品夫人,生於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六月十四日卯时。明永乐甲午十二年(公元1414年)冬月初十日辰时卒,寿六十八岁,与公合葬。生三子:兴、清、洪。

(涪陵132世)尧卿:盛公(德明)三子,原名趋字启先。入蜀后更名尧卿字放勋。于元顺帝至正癸巳十三年(公元1353年)十月二十日辰时在湖北黄州府诞生,至正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公年十岁,因父德明遣使取眷齐安,从生母蔺夫人,兄舜卿入蜀。嗣因从叔新字师知无后,遂出嗣之。明洪武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公年十八,是年三月娶白孺人。八月即奉父命返齐安迎陈夫人并兄赵入蜀。九月十九日申时以疲劳得疾卒,葬麻城县孝感乡。妣白氏,南京刑部侍郎白勉之姑母,生於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七月初八日寅时,卒於明洪武壬子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二十八日巳时。寿二十一岁,葬鹤游坪水口。生一子澄,原名忠。

★(监利谱载第132世----棋盘码头埠师鲁公支系) ????????????

(监利132世)超: 字绍先,号仰东,师鲁公长子。生元正至顺元年庚午正月十三寅时,中至正辛卯科举人,壬辰科进士,授山东济阳府长清县令,转经筵博士,升河南彰德府尹。殁明洪武十六年癸亥腊月初二巳时,十七年三月初一辰时葬本县熊家垸令河港凤咀地上(今位于监利棋盘中学李家祠堂后),卯山酉向外。乃监利棋盘码头埠,新湾村,菊兰村,三洲何堡等地始祖。 公妣王氏,系岳州巴陵诰授慈安夫人,生元至顺二年辛未正月廿八丑时,殁永乐三年乙酉九月十六午时,择取本年腊月初八寅时葬凤咀。生子五,仁,义,礼,智,信。卷载甚明。(公著有《何氏本记》,又名《自岳迁沔始祖绍先公自述世系纪略》,注:“自岳迁沔”即从岳阳大桥何家庄迁至湖北监利棋盘码头埠也。)

(监利132世)越: 字茂先,师鲁公次子。生元至正十一年辛卯八月十六巳时,中明洪武乙卯科举人,知江西分宜县事。殁明洪武辛未年九月十三巳时,同绍先公合葬凤咀石茔。 妣张氏,系临湘县大东门淑慎夫人,生元至正辛卯年腊月初一子时,殁明洪武辛巳年正月廿日午时,合葬夫茔。生子一,讳孝,字抡卿(另记敬卿)迁本洲东北今之何家榜下槎埠是其后也,系未著。

(监利132世)廷贵: 溥公长子,字邦佐,元天历元年己巳三月初三辰时生,於明洪武二十年丁卯科举人,拜国子监助教官太师兼尚书令。殁於永乐三年乙酉十一月二十五日亥时。御赐祭葬何家垸下乡河鱼形地,艮坤寅申向。公原自洪湖迁西南六十里容城县何家庄上落业(即今之监利县何家垸是也)。原妣邓氏,御赠三品夫人,无子。继妣董氏,生子三,超元,宗元,应元。在监南衍派,皇姑朱妣,生子一,智,在监北锦水口何家湾衍派。公及三妣合葬。

(监利132世)廷纲: 字邦昌,溥公次子。迁湖南华容未叙。妣颜氏,生子一,正元,迁华容。

(监利132世)程:  字扶凤,哲公长子。支住监利县尺八乡茶湖垸何家汪,观音洲何家塘子等地衍派。妣吴氏,生子二,齐安,受安。

(监利132世) 鹏: 字福一,又名畴九。哲公次子。支住尺八乡何家湖,何家垱,黄家庙,聂家河等地衍派。

(监利132世)士耀: 才公之子。妣胡氏,生子三,广文,广洪,广祥。

(监利132世)信富: 仑公之子。生子一,显。

(监利132世)信贵: 峰公之子。生子一,凤。

(监利132世)信全: 岚公之子。生子一,

(监利132世)廷爵: 嵩公之子,妣吴氏。生子三一,仁。

(监利132世)廷华: 妣吴氏。生子二,凤,芳。

(监利132世)士宗: 能公之子。妣田氏。生子三,大贤,大贵,大荣。

133世

(涪陵133世)弟  :赵公之子,字恭卿。县庠生,与父居齐安。

(涪陵133世)兴  :舜卿长子,字诗斋。公长而贤,例应荫“千户”,因先舜卿公而逝,故未得荫,涪人深惜之。生於明太祖洪武戊申元年(公元1368年)九月十四日卯时,卒於明成祖永乐庚寅八年(公元1410年)四月十五日亥时,寿四十三岁。葬北拱坝何家山。妣潘氏,生於元顺帝至正丙午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七月初八日午时,卒於明永乐壬寅二十年(公元1422年)正月二十五日子时,寿五十六岁,与公合葬。生五子:友直、友益、友于、友善、友义。

(涪陵133世)清  :舜卿次子,字洁斋。公,明成祖永乐九年辛卯(公元1411年)科举人。永乐壬辰十年(公元1412年)荫“千户”兼涪陵卫千户所千户,镇涪十七载,行实详墓志。公生於明洪武丁巳十年(公元1377年)九月二十四日寅时,于宣宗宣德戊申三年(公元1428年)七月二十六日未时殉“五姓流贼”难。寿五十二岁。赠“武显将军”,赐谥“义烈”。葬鹤游坪沙坪庙周元山,立艮山坤向。(其行实,己载入《涪州志》和《涪陵辞典》等史籍。)妣韩氏,明诰封二品夫人。生於洪武戊午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十五日未时,卒於景泰丙子七年(公元1456年)四月初七日子时,寿七十八岁。葬石堰口石瓦坟,立寅山申向。生一子友亮。

(涪陵133世)洪  :舜卿三子。出后舅父冯氏。(注:洪公之后不复何姓,为冯氏一支矣)

(涪陵133世)澄  :尧卿之子,原名忠。生於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十二月初七日未时。公幼孤,赖蔺太夫人(祖母)抚育成立。事明惠帝,建文壬午四年(公元1402年),成祖靖难兵入南京,公与方孝儒等同殉难。

★(监利谱载133世   棋盘码头埠师鲁公支) ????????????

(监利133世)仁: 字长卿,超公长子,生元至正十一年辛卯三月十六寅时,岳州府庠生,殁明宣德三年戊申九月廿丑时,己酉三月十二寅时葬监利县河港垸。 妣刘氏,生元至正十六年丙申五月初六辰时,殁明宣德二年冬月廿巳时,次年十月廿六午时葬本处大园。生子二,清,济。

(监利133世)义: 字善卿,超公次子,生元至正十四年甲午二月十九巳时,殁永乐十七年己亥六月初四子时,本年冬月初一寅时葬未详。 妣唐氏,生元至正十五年乙未冬月廿一未时,殁正统元年丙辰七月廿二午时,次年冬月廿六申时葬河南岸。 继妣李氏,生宏武四年辛亥正月十三卯时,殁正统九年甲子十月十八巳时,葬与唐孙人合墓。生子四,溆,润,浩,汉。

(监利133世)礼: 字政卿,超公三子,生元至正十七年丁酉十月廿寅时,殁永乐廿一年癸卯十月初二戌时,葬本月十九未时于监利县熊家垸。 妣柳氏,生元至正戊戌六月初八午时,殁宣德二年丁未七月廿七亥时,次年九月十四酉时,葬新岚村老準有碑。生子二,渊,港。

(监利133世)智: 字贵卿,超公四子,生明洪武五年壬子十月廿七申时,殁正统元年丙辰二月十三午时,四年二月初七寅时葬熊家垸即今小河港。 妣邓氏,生明洪武六年癸丑三月十六子时,殁宣德十年乙卯正月十二酉时,本年二月十六合葬河垸。生子一,涧。

(监利133世)信: 字才卿,超公五子,生明宏武八年乙卯正月廿六丑时,殁宣德四年戊申四月十三子时,次年二月初九卯时葬同前。 妣黄氏,生明洪武七年甲寅十月初十午时,殁宣德九年甲寅正月十六未时,四月廿二申时合葬同前。生子二,渭,海。 【另谱载:先是师孟公丁元末之乱由齐安迁沔阳东门八角楼。生子一,失名。绍先公因命才卿公彼勷理家事,才卿公殁,二子扶柩归,葬讫,一迁万家垸沱公湖。生子二,训,襄。】 

(监利133世)孝  :越公之子,字敬卿。 

★(监利谱载134世  棋盘码头埠师鲁公支) ????????????

(监利134世)清: 仁公长子,生於明宏武十一年戊午八月初八申时,殁明正统十一年丙寅四月初三酉时,己未腊月廿五申时葬(今棋盘乡金塘村)唐家湾宅前。 妣王氏,生洪武十三年庚卯九月十九戌时,殁景泰元年庚午腊月初三戌时,合夫茔右。生子三,仲恢,仲樟,仲权。

(监利134世)济: 仁公次子。生殁葬未详。

(监利134世)淑: 义公长子,生于建文四年辛巳三月廿五丑时,岁进士 ,授重靖府安教谕,转无为洲学正。景泰五年甲戌六月十一子时自京返。殁塘家洲,葬父茔旁。有望云思亲图诗文。 妣章氏,系武昌汉阳门。生建文四年辛巳,寿六十一。殁天顺五年辛巳四月初六亥时,葬金钧形,卯山酉向。 继妣陈氏,生宣德甲寅年六月十二丑时,殁未详。生子二:仲经,仲绅。

(监利134世)润: 义公次子,字有光。生殁葬未详。 妣曹氏,生殁葬未详。

(监利134世)浩: 义公三子,字若海。生永乐三年乙酉六月十七午时,本州庠生。殁成化二年丙戌二月十一酉时,葬舍东乙山申向。 妣张氏,生永乐五年丁亥四月初二亥时,殁成化二年丙戌三月初一未时,合葬夫茔,有碑,生子一,仲镛。

(监利134世)汉: 义公四子,生于明永乐五年腊月卅酉时,殁成化七年辛卯冬月十四子时,葬金钓形,生子二,仲纲,仲缙。 妣高氏,生永乐六年戊子正月十六卯时,殁成化四年戊子八月十五午时,本年九月十五葬河港垸有碑。 〈附河港垸坟地吉宪清文卅一年号督丈李同泗册名何公东至坟南〉

(监利134世)渊: 礼公长子,生洪武廿七年甲戌四月初四辰时自监邑。殁正统四年丙辰五月十五辰时,本年冬月初六辰时葬监利县熊家垸即今大河港。 妣黎氏,生戊寅年六月廿七酉时,殁正统四年己未四月廿四戌时,四年腊月十四申时葬丁家园。生子一,仲纪。 〈附河湖垸坟宪吉清丈二九十一号督丈李同泗册荷渊公荷美公东至邓田,时南至同训,西至同璞 ,北路南横八弓二分,北横六弓七,西长九弓东〉

(监利134世)港: 礼公次子,生洪武卅年丁丑二月初八卯时,县庠生。殁宣德十年乙卯二月初八戌时,四年九月廿一申时葬本垸三盘棋河东岸。 妣左氏,生宏武廿九年丙子九月廿八丑时,殁天顺二年戊寅三月十八午时,本年十月初三辰时葬张先口杨宅地。生子一,仲紫。

(监利134世)涧: 智公长子,生永乐元年癸未五月初六亥时,殁正统十年乙丑腊月廿六申时,本年四月初七卯时葬同前。 妣刘氏,系鸡鸣铺,生于建文五年壬午八月十五巳时,殁正统十一年丙寅四月初九酉时,葬本县龙行官乾山巽向。生子二,仲文,仲武。

(监利134世)渭: 信公长子,字志清,生于建文五年壬午五月十四戌时,殁成化二年丙戌冬月十三亥时。 妣戴氏,生建文三年庚辰二月十八未时,寿六十九二茔失考。悦友公遗嘱,在沔城北,又圣瑞公遗嘱,葬万家元河家茔头亥山巳向,均可考,子孙宜访。生子二,仲富,仲贵。

(监利134世)海: 信公次子,字志洪。生殁葬未详。妣罗氏,生殁葬未详。生子一,仲轨。  

★(监利棋盘码头埠135世。师鲁公支)????????????

(监利135世)仲恢: 清公长子,字洪元,生明永乐十五年丁酉正月廿二卯时,殁成化十四年戊戌十月十八辰时,葬伴母茔。 妣刘氏,生永乐戊戌年四月初八未时,殁成化十七年冬月初七未时,葬合夫茔。生子一,煊。

(监利135世)仲璋: 清公次子,生永乐十七年己亥七月廿七申时,葬舍东子山午向。 妣王氏,生于宣德元年丙午正月初二酉时,葬新峰村丑山未向。生子一,瓒。

(监利135世)仲权: 清公三子,生永乐十九年辛丑五月廿卯时,殁成化十二年丙申八月廿子时,葬父茔旁。 妣王氏,生永乐十七年己亥二月初六亥时,殁成化十四年,葬新沟。生子一,琮。

(监利135世)仲经: 字大伦,淑公长子,沔阳庠生,生殁葬未详。 妣王氏,生殁葬未详。 继妣蔡氏,生殁葬未详。

(监利135世)仲绅: 淑公次子,生景泰年甲子十月初八丑时,本州庠生,殁嘉靖三年甲申三月十三卯时,葬蛇形地。 妣邓氏,生景泰四年癸酉七月初七戌时,殁嘉靖十三年甲午八月廿子时,合葬夫茔。生子四,介,珊,瑚,容。

(监利135世)仲镰: 浩公之子,生宣德二年丁未八月廿九亥时,殁成化十一年乙未正月十三午时,葬六途垸(今棋盘彭刘村)乾山巽向。 妣张氏,生宣德二年丁未腊月十三午时,殁正德八年癸酉五月十四亥时,次年腊月廿一合葬夫茔有碑。生子二,艮,许。

(监利135世)仲纲: 汉公长子, 生于宣德九年甲寅四月初十卯时,殁宏治十八年乙丑二月十六辰时葬父茔旁。 妣吴氏,系高湾人,生于宣德十年乙卯三月廿三寅时,殁宏治十六年癸亥五月十一子时,葬河南岸,壬山丙向。生子三,禹,皇,环。

(监利135世)仲缙: 汉公次子,字绅来,生于正统二年丁巳五月初一卯时,殁正德九年甲戌六月初二子时,葬屋后,乾山巽向。 妣庐氏,生正统元年丙辰冬月廿七丑时,殁洪治十七年甲子八月十六辰时,合葬屋后。生子一,玉。

(监利135世)仲纪: 渊公之子,生永乐廿一年癸卯八月廿八子时,州庠生,寿七十六,殁洪治十一年戊午四月初二未时,葬金钓形,傍二房伯祖茔,卯山寅向,(今俗名虎尾)。 妣羿氏,生永乐廿二年甲辰八月十五丑时,殁正德四年乙巳六月十七亥时,合葬夫茔旁有碑。生子四,现,全,呈,秀。

(监利135世)仲紫: 港公之子,生宣德二年丁未五月初十申时,为藩司史。殁成化四年戊子八月十九未时,在武昌奔柩,葬於父侧。 妣杨氏,生宣德三年戊申正月初六辰时,殁成化十三年丁酉六月十三戌时,葬张先口。 继妣殷氏,生殁葬未详。续彭氏,生殁葬未详。

(监利135世)仲文: 涧公长子,生宣德元年丙午二月初六申时,殁宏治七年甲寅八月十八丑时,四月廿三酉时,葬蔡家湾夏家园。 妣徐氏,生宣德二年丁未三月初七辰时,殁洪治十六年癸亥正月初二午时,本年二月十七辰时,合葬下家园。生子一,琨。

(监利135世)仲武: 涧公次子,生宣德二年丁未四月初十寅时,殁成化廿三年丁未六月初六丑时,本月初十辰时葬吴家汪。 妣罗氏,生宣德元年丙午九月十一午时,殁洪治八年乙卯冬月廿五亥时,次年正月卅戌时葬车垸。生子二,玺,元。

(监利135世)仲富: 渭公长子,生明永乐廿一年癸卯冬月十二卯时,与本县万禹易换鱼子湖,迁居之万家垸,今不可考。 妣赵氏,生明洪??元年乙巳五月十八辰时,葬本垸余家墩前河草场。生子二,恭,俭。

(监利135世)仲贵:。渭公次子,生明洪??元年乙巳八月十二午时,殁洪治十年八月廿四午时,葬本垸北墩。 妣张氏,生宣德元年六月十四未时,殁宏治十一年二月十八亥时,葬合夫茔。生子二,训,襄。

(监利135世)仲轨: 海公之子,生於明永乐廿年甲辰十月十五巳时,殁未详。 妣黄氏,生殁葬未详。生子一,秩。  

★(监利谱载136世。码头埠师鲁公支))????????????

(监利136世)煊: 仲恢之子,生明正统十年乙丑六月初六丑时,殁嘉庆元年壬午三月十九亥时,元年八月十五子时葬内澄港子。 妣罗氏,生明景泰元年庚午十月廿三巳时,殁嘉靖二年癸未九月十三午时,葬合夫茔。 继妣高氏,葬同罗氏。生子二,贤。

(监利136世)瓒: 仲璋之子,生明正统十一年丙寅正月廿三卯时,葬龙王庵。妣黄氏,生明正统十三年戊辰腊月卅寅时 葬王家堡,生子一,凤学。

(监利136世)琮: 仲权之子,生明正统四年己未二月廿卯时,殁成化廿二年十月初八丑时,葬新沟。 妣钱氏,生殁葬未详。 继妣张氏,生明正统六年九月廿九戌时,葬洪治三年二月初七申时,葬夫茔旁,生子,凤容。

(监利136世)玠: 仲绅长子,生殁葬未详。 妣曹氏,生殁葬未详。继妣孙氏,生殁葬未详。 续王氏,生殁葬未详。

(监利136世)珊: 仲绅次子,生於成化廿二年丙午九月十五丑时,殁嘉靖廿六年丁未十月廿一辰时,次年正月初八葬郑家墩,子山午南。 妣尹氏,生宏治年庚戌闰九月廿三戌时,殁万历元年癸酉六月十九未时,合葬夫茔。生子二,姿,翼,居新房湾。

(监利136世)瑚: 仲绅三子,生宏治元年戊申八月初六午时,殁嘉靖十七年戊戌三月廿辰时,葬黄老垸中岭。 妣余氏,生成化廿年甲辰,殁嘉靖廿四年乙巳,合葬中岭。生子二,凤奇,凤继,迁居血湖口。

(监利136世)容: 仲绅四子,生宏治九年丙辰正月廿五戌时,殁嘉靖卅七年戊午七月廿三午时,葬河南岸,子山午向有墓志。 妣刘氏,生宏治九年丙辰六月十八戌时,殁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六月十六巳时,葬金钓形卯山酉向。 继妣张氏,生正德三年戊辰七月初十丑时,殁万历十一年癸未七月廿申时,葬张家元丁山癸向。生子二,凤尧,凤舜,居中墩。

(监利136世)艮: 仲镰长子,生景泰六年乙亥九月廿六未时,殁正德八年癸酉十月廿六寅时,葬冯屋地,乾山巽向有碑。 妣范氏,生景泰四年癸酉腊月初八巳时,殁嘉靖五年丙戌十月初十亥时,葬屋东乙山辛巳有碑。生子一,凤麟。

(监利136世)许 :仲镰次子,生明天顺三年己卯正月初三辰时,殁正德十四年己卯三月初十亥时,葬本月十六寅时于团湖(今棋盘金塘团湖墩)。妣尹氏,生明天顺十年庚辰六月十五丑时,殁正德十二年九月初一未时,葬宅东有碑。生子一,凤岐,居上码头埠,四房湾。

(监利136世)禹:。 仲纲长子,生景泰七年丙子腊月廿六巳时,殁正德十一年丙子腊月廿五午时,次年二月初八未时葬父茔旁。 妣张氏,生景泰七年丙子腊月廿六巳时,殁洪治十七年甲子二月初四亥时,葬本垸中岭。生子四,凤鸣,凤仪,凤高,凤宸。住上码头埠。

(监利136世)煌: 仲纲次子,生明天顺元年丁丑冬月廿八午时,殁正德六年辛未二月十九辰时,本年八月初三未时葬宅东。妣简氏,生明景泰三年壬申六月初六辰时,葬河东岸。生子,喜,住河家口。

(监利136世)环: 仲纲三子,生明成化十五年己亥七月廿八午时,葬嘉靖九年庚寅九月初二午时,本月十五葬监利棋盘孙家滩。 妣卜氏,生于明成化廿八年甲辰六月十一 时,殁嘉靖四十年丙寅三月初二午时,合葬同前。生子一,凤鸾,住行辅墩。

(监利136世)玉: 仲缙之子,生天顺六年壬午腊月廿九亥时,殁宏治十三年庚申十月廿午时,葬父茔旁。 妣柴氏,生天顺六年壬午正月初三丑时,殁嘉靖十年辛卯九月十五亥时,葬夫茔旁。生子一,凤彩。

(监利136世)现: 仲纪长子,生于正统五年庚申十月廿九子时,州庠生,殁嘉靖八年己丑二月廿九申时,葬本垸陈环地,即今陈门子,乾山巽向有碑。 妣魏氏,生正统九年甲子十月初八丑时,殁正德十五年庚辰冬月廿三亥时,葬监利马鞍里高湾。生子四,凤祥,凤韶,凤伟,凤瑞。继妣夏氏,附陈门子地。

(监利136世)全:。仲纪次子,生正统七年壬戌五月初五未时,殁嘉靖十六年丁酉三月十五辰时,葬监利大石垸沈家垸塘屋右。 妣胡氏,生宏治二年己酉二月十八卯时,殁嘉靖廿八年己酉三月初十酉时,葬吴家湾。生子一,凤霄,居中墩。

(监利136世)呈: 仲纪三子,生于正统十一年丙寅七月初三未时,殁正德元年丙寅五月十九戌时,葬河港垸。妣王氏,生正统十二年丁卯四月初九丑时,殁宏治十八年乙丑正月十八巳时,次年十月十八酉时葬六途垸李家墩。生子

(监利136世)秀:仲纪四子。

(监利136世)恭: 仲富长子生明正统十三年戊辰二月十二酉时,本县庠生,葬附父茔右,妣李氏,生明天顺二年戊寅八月十六辰时,

(监利136世)俭: 仲富次子

(未完待续)

????监利谱载棋盘码头埠师鲁公支老派语:“(卿)水仲凤相,其可昌然,承祖以德,显烈宜光,文章世第,贵嗣忠良,逢时宣美,宗祚克长”   。(此派词为绍先公五世孙万舞公撰)

??????民国36年监沔嘉蒲汉五县联宗联谱改新派语:“复新泰殷,勤宣懋勋。美善发达,枝实蕃盈。品高才博,恢汉振廷。修文习礼,海宇清平。”

?????1987年合谱合派:“修仁宏业,志道延祥,同源正本,宗祚克长,诗书守泽,作述扬芳,家声孝友,国瑞思良,金玉值品,云汉为章,家贤崇厚,百世永昌”   (此派词为绍先公三房国贡生介福公(字初白)撰)

??????1991年又合新谱,改新派语:“知源益正本,立纪振纲常,作述功勋远,联宗世泽长,经纶须大展,典训永昭彰,后起文英秀,千秋事迹芳”。此派语2011年监利何氏十三祖公支重新合修新谱新派沿用至今。   ????????????


【舔注:祉公二子师寄师齐由巴陵迁四川涪陵庆符县。

祥公第四子哲字师睿由岳州府迁湖北监利尺八镇。

祥公第八子盛字师法更名德明迁蜀之涪州鹤游坪石堰口

何敬叔,字维建,生于永明四年(486)五月十一日,卒陈天嘉六年乙酉(565)二月十五日,南齐授余杭令、长城令。
其子何思澄(504—576),历任廷尉正、治书侍御史、秣陵令、东宫通事舍人,湘东王、武陵王录事参军等职。以文章著称,与宗人何逊、何子朗时称“东海三何”。】

   (此世系不断更新完善中........) 
                                                                                            
鸣谢:本支系表摘选自中华何氏网《何氏本纪》,收录难免有瑕疵错漏,敬请各位何氏宗亲不吝赐教,批评指正,并以此为蓝本,添加修改完善。谢谢!

【附录①】:  《宋代·大受公撮修何氏历代谱序》

      谱之为言,普也,普吾族之世系昭穆、源流支派而载之谱牒者也。如国史然,如舆志然。然国史,仅载国之治乱兴衰得失,王侯公卿士大夫之昏明贤奸。舆志,则载山川之形胜扼塞土宜物产之出内多寡,城廊疆域之损益沿革,而一人一姓之出处变迁不与焉。此又谱之与史志异也。夫史与志,犹有能承修之者,而谱,顾可忽乎哉!
稽我何氏之谱,创自商杞惠公。惠公后有定公、灵公及周之钦公、靖公、釐公等为之继。迨杞被楚灭,简公之子禹裔携之窜处江南庐江河滨。至西汉文帝时(公元前179—164年)脩公重为删补编辑,条理井井,灿然可观。嗣禹裔、脩公而迁携继述者,厥惟西汉之毅公、东汉之鄢公、敞公。敞公复于永元丁酉九年(公元97年)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其谱传至东汉永建【顺帝年号(126—131年)】而佚。后休公抱残续修,贲偾以上已失考,仅纪其以下可知世系。嗣此而迁携续修者则有潜公及东晋之函公、玄公、风度公。南北朝齐之敬叔公,梁之晦公。唐之政公、修文公、伟公、羲庆公。宋之继杞公。继杞公复于宋淳化【太宗年号】二年辛卯(991年)建祠冶父时,掘获东汉永元【和帝年号】九年丁酉(97年)敞公所瘗“何氏历代源流碑”,复得贲偾(第七十一代)以上至黄帝世系。之上所述二十三公者皆内具闵谱之才,外负承启之任,以明世系、序昭穆、溯源流、正支派而纲维家乘于不坠者也。
        故自黄帝以至于今,凡传世一百二十有六,纪年三千九百二十有二。其间易姓者四【一、黄帝姓公孙。二、昌意得姓为姬,或云妘姓。三、禹事舜,封于“夏”,赐姓“姒”氏。四、杞简公被楚灭,其子禹裔率族人,窜处江南庐江河上,后历绍圣、念祖、徽廕、熙庵、裕昌、衍夏七世至贲偾,当秦始皇庚辰二十六年(前221年)遂以人居河之义,改姒为何。所谓易姓者四,此也。】;迁地者二十有七;为天子、诸侯者四十有九;为循吏、名儒、隐逸奇硕者七十有七,皆能一一按谱指数。然所以能一一指数者,夫岂偶然哉?盖有旧谱为之征,诸先哲传谱以致之也。第遭靖康之变,残缺失序。且卷帙浩繁,不便观察,大受是以撮其十之一二,著为图系一卷,一以存先型之不坠;一以便后世之易阅,虽不成为完璧,亦可纪其节略梗概,俾后之与吾同志者,庶可助其不逮。岂敢夸阀阅示后世而与“史志”争功哉!

         宋·嘉定十七年甲申岁(1224年)夏六月,黄帝一百二十六代孙,嘉定壬午(1222年)科进士,任安徽颖州府泰和县教谕,何大受超儒氏识于江南之庐江冶父】。

【附录②】  《何氏本纪》     (监利谱载为《自岳迁沔始祖绍先公自述世系纪略》)
[注:“自岳迁沔”即超公(字绍先)于大明洪武三.四年间自岳阳迁至湖广沔阳洲(即今监利棋盘码头埠)]

            余何氏者,夏禹之苗裔也。按世史类编: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骆明,骆明生鲧,鲧生禹,姓姒氏,受舜禅有天下,国号“夏”。传启、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孔甲、皋、发、癸十四世,及太康、扃、廑为十七王,凡四百三十九年,商迁之。汤念夏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土之封,丁酉三年,乃封禹后癸之子懿于杞,使奉禹祀历宣、显、昭、穆、康、惠、戴、庄、景、高、睿、定、怀、度、肃、襄、威、灵、安、元,凡二十一世,六百四十二年。值武王克商,追思元圣,乃褒封五帝及二王后,由是元公之子东楼公于已卯十三年复封于杞。修夏之礼乐,以祀其先。东楼既立,率德谨度,克遵旧典,假乐之诗,其大较也。及周道寝衰,诸侯并争,杞及陈、宋,仅亦守府。周桓王壬戌元年,莒人伐杞,取牟娄。辛未十年,鲁入杞,杞遂微弱。其后,虽或振兴,然亦非先公之旧矣。周襄王戊子十九年,杞子朝鲁,始用夷礼。故夫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徴也。又数传及釐公,遂恹恹不振,《春秋》录其卒,其意深矣!自东楼再受封于杞,传西楼公、题公、仁公、哲公、钦公、敬公、英公、献公、顷公、谋娶公、武公、靖公、共公、德公、桓公、平公、悼公、釐公、湣公、哀公、出公、以至简公为楚所灭,而圣人之胄沦入编氓,伤哉!时有简公之子禹裔窜居江南庐江河上,历绍圣、念祖、徽蔭、熙菴、裕昌、衍夏而至贲偾时,居庐江河上已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舍姒姓,而以居地河为姓,又以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生迪光。汉兴,迪光之子脩字道皇,以博士事孝文帝,有贤声,加二千石。生成、卓、宪。成一名禧,景帝时为宏农都尉,出为胶东相,徙汝阴。生果。果一名清,武帝建元时为御史中丞迁大中大夫。生比权、比干。比干字少卿,武帝太初时为汝阴狱吏,升廷尉,后为丹阳都尉,太始乙酉元年徙扶风郡平陵县。生九子:刚、毅、木、讷、近、仁、寿、考、万。毅字子坚,宣帝五凤时为蜀郡太守,徙蜀郡郫县。生五字:文、武、显、承、谟。武字君公,鸿嘉甲辰四年为司隶校尉,永始戊申四年为京兆尹。武为吏守法尽公,进善退恶,不附贼莽。其为人如此,绥和时为大司空,封氾乡侯,增俸如丞相。是年冬十月,莽恶之,策免就国。哀帝立,以司隶鲍宣荐,复徴用为御史大夫,秋七月,徙前将军尝举公孙禄为大司马,禄亦举武,平帝元始癸亥三年为莽所害,同时死者数百人,海内冤之。生况、鄢。鄢为光禄大夫,鉴父为莽所害,更名孟,字出图,匿嵖岈山,隐居不仕,再徙扶风郡平陵县。生宠,字天眷,建武中为千乘都尉。生敞、敦。敞字文高,章帝元和间为河南尹,汝阳太守,和帝永元己丑元年为侍御史,九月迁尚书,上封事论窦宪不报,出为济南太傅,庚寅二年迁汝南太守。壬辰四年去位隐庐江冶父山,遂家之,读书种花以自娱。并于丁酉九年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生灿、煜。煜字耀先,安帝元初时任山东任城刺史,卒于官,子孙遂籍任城郡樊县。生豹,东汉时为少府。生休字邵公,精研六经,人目为学海。生黼、黻。黼字道济,灵帝中平时为光禄主事。生潜字孔昭,献帝兴平时为九江太守,迁庐江灊县。生旻字奉天,魏文帝黄初时以勇健为中郎将,与吴战不克,死之。生心德,恒德。心德字正广,魏明帝景初时为博士。生祐字助国。祐生恽字谋昌,西晋武帝咸宁间为扬州别驾。生敏字叔达,惠帝元康乙卯五年为司隶校尉。生表、泰、绍。泰字岱宗,怀帝永嘉壬申六年为豫州刺史。生函、充、范、矩、准。函字伯道,东晋明帝太宁癸未元年为庐江太守。生玄字妙子,哀帝隆和时为山东莱郡太守,因流寓其间,兴宁间为兵部左侍郎。生风度字宜雅,为东海郡太守,流寓郯县。生羡之字彦贤。羡之生达字通翁,宋明帝泰始庚戌六年为侍中御史。生敬叔字立礼,齐明帝建武间为长城令。生思澄字元静,齐和帝中兴间为殿中侍御史。少与族弟水部郎中逊及散骑常侍子朗,俱擅文名,作《游庐山》诗见重于沈约,世称“东海三何”。生晦字明叔,梁武帝太清间领国子助教。生俊字秀士,陈宣帝太建丁酉九年为御史中尉。生容字正修,隋文帝仁寿间为国子司业。生政字立纪,唐高祖武德甲申七年以明经出教舒城,由郯县复归庐江。生德馨字泽霈,太宗贞观甲辰十八年为给事中。生芬字济芳,高宗麟德间为中书侍郎。生宽字公绰。中宗嗣圣甲申元年拜舒州都督。生应奎字联辉,中宗神龙间由明经官常州刺史,改除长沙太守。生修文字超武,玄宗开元间以进士官相王府司马,除御史大夫,迁国子祭酒。为人直谅慷慨,见推于同平章事韩休。生欣字同人,唐肃宗上元间为江南道巡按使。生翰、翬。翰字西园,唐德宗建中时为翰林侍诏。生浩字其天,唐宪宗元和已丑四年进士,任河北按察使。博学工词赋,时号“庐江学士”,生伟字丰宗,唐穆宗长庆癸卯三年判度支,后为同州刺史,生彙、彝。彝字秉常,会昌间为刑部侍郎。生瑜字子光,唐文宗太和癸丑七年进士,迁户部郎中。生锡恩、锡圭。锡恩字绳禹,唐僖宗光启间为会稽守。生羲易、羲庆。羲庆字肇基,唐昭宗天祐乙丑二年进士,生清字洁怀,后唐庄宗同光间为建昌令。生廷、建。建字道立,宋太宗太平兴国壬午七年为巩昌刺史,有惠政,性恬雅,琴书自随。生继杞字昌先,筑室冶父,种菊十余年,因自号“菊友”。日偕词客,泛舟白湖之间,煮酒吟诗为物外游。子孙继之,不乐仕进。复于宋太宗淳化辛卯二年,建祠冶父,掘得敞公所瘗“何氏历代源流碑”,续成《何氏历代世谱》五十六卷。生允文、允修、允武。允修字尚文,生纶字子贤。纶生自明字训典。自明生炳字耀天,仁宗庆历辛巳元年为国子直讲。壬午二年,朝廷徴晋州处士孙复,遂避贤去位,复修先人之菊圃,闭户读书,乡里罕识其面。生穆字友昌,徽宗政和间为翰林学士,忤蔡京意,遂归隐。生镕、锦。镕字声一,绍兴戊午八年为礼部左侍郎,与堂兄铸并仕高宗。绍兴辛酉十一年,秦桧矫诏下岳飞大理狱,令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鞫之。镕谓铸曰:“岳鹏举,乃宋室社稷,天下生灵之所系也。桧欲诬而死之,将以和议图富贵,欺天罔上,莫此为甚。兄既坐狱,须赤肝白肺,以明其诬。勿令权贵,戕害忠良。”铸颔之。既而阅实无状,遂白其冤于桧。桧乃改命谏大夫万俟卨。镕见桧必欲死飞。又谓铸曰:“天下事不可为矣!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无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余与兄,一叶巢湖,数杯笛浦,庶北风不致吹衣,雨雪不致沾裳也。”铸不以为然,镕遂隐去,筑菊圃以待清。及桧卒害岳飞,镕叹曰:“二圣不返,三光无色。”基于此矣!因为泣下。生大受字超儒。宋宁宗嘉定壬午十五年进士,教谕泰和,严师弟礼,训诲谆恳,至忠孝节烈,则丁宁告诫,不啻再三,诸生咸遵其教,一邑赖之。后以老解组归里,取《历代世谱》撮其十之一二,著为《图系》一卷。生子侯字公次,性静谧,博览群书,抚宋室之衰微,痛乾纲之不振,尝作诗以寓意。诗曰:

黄袍启运业承天,五曜娄奎诞大贤;圣主慈祥甘露润,奸臣罪恶飓风颠;

江山瓦裂苍生病,国祚波漂宝位悬;最是不堪回首处,朱仙镇上目凄然。

于是,忧愤不已,以楚之江安多产名贤,且又干戈稍静,遂以访道之故,于度宗咸淳时,挈家溯江而南,爱明水山,乃筑室居之,后又迁于齐安。生三子:长子顺字理翁,余之高祖也。次颐字养翁,次颜字悦翁,皆余叔高祖。及元世祖定鼎以至元癸酉十年岁进士,教谕寿昌。生二子:长宽字洪人,本府庠生,余之曾祖也。次安字济人,为余叔曾祖。二房高祖颐公,生容字受人。三房高祖颜公,生宥字育人,庠生。又生宜字谐人,为余堂曾祖。宽公生福字维祺,次祉字维嘏,次祥字维祯。福公、祉公为余伯祖,而祥公则余之祖也。祖,以至元癸巳三十年举于乡,越明年成进士,知浪穷县。叔曾祖安公生祖。二房曾祖容公生祐、生祧、生祜,县庠生。三房曾祖宥公生祀,太学生,次禧。三房曾祖宜公生礼,县庠生。祖祥公生余皇考及叔考贤字师孟、英字师杰庠生、哲字师睿岁进士、邦字玄敏、国字师政、隆字玄昌、盛字师发更名德明,光字玄六,俱家齐安。皇考圣字师鲁,皇妣吕夫人,苏孺人。皇考以至大已酉二年登贤书,黄庆癸丑二年售礼闱,延祐甲寅元年知石城县,至治癸亥三年内转礼部郎中,泰定丁卯四年以贤劳迁云南布政使司,遂泛舟泊岳阳,见洞庭山水之胜,有棲隐志,乃命材力仆于府治北仓,拨卜地数亩,筑室其间为何家庄,作他日解组之计。是年冬始莅任。至顺庚午元年解组棲隐何家庄。至正辛卯十一年余以第五人释褐。是年苏孺人生弟越,所谓茂先者也。壬辰十二年余复以第二人捷南宫。癸巳十三年皇考微示疾,命余曰:“余叼天地祖德,食禄国朝,虽无丰功伟绩,以立天壤,然亦不愧于君,不负于民,凡事上接下清,心不欺利人济物之事,即不便于己,必竭力以行之。今汝幸列巍科,皆天之庇廕也。他日临民,毋以时艰而侮法,毋以已欲而欺人,洁已守职,毫忽莫怠。汝母老,善事之,汝弟幼,善抚之。汝果如是,余其瞑目于地下矣”。余受命讫,拜哭于地。越明日,衣冠危坐,别家人而逝。余斩焉齐衰,庐于堂左。先是丁亥七年,沿江盗起,师孟公之沔阳,师杰公之巴陵,师睿公之公安,玄敏公之湘湄,师政公之沱潜,惟玄昌公、师发公仍家齐安。居无何,师发公入蜀。及壬辰十二年,余试燕京,徐寿辉兵陷岳州,皇考举家之大桥,依叔考玄六公居之,故皇考之卒皆在大桥。甲午十四年,复归何家庄,乙未,授长清令,戊戌转经筵博士,庚子除河南彰德府尹之任。未几,以八十之老母,十岁之幼弟,心实不宁,耿耿欲归,乃上其状于朝,蒙允谕。及辛丑奉旨养亲。是年,大明兵伐汉,拔江州,陈友谅走武昌。癸卯秋,大明兵及友谅战于鄱阳,友谅败死,其子理复据武昌。余乃奉老母吕夫人、苏孺人,卜沔之南湖(即今之洪湖西岸)筑高墩居之,因地势之飞雁投湖也,甲辰母夫人以寿终。遵遗命葬于岳澜静港之南,与皇考合兆扦艮山坤向,顺帝至正戊申,大明皇帝即位,改元“洪武”。明洪武八年乙卯,余弟茂先中乡举。余子五:长子仁字长卿,次义字善卿,次礼字政卿,皆生于岳。次智字贵卿,次信字才卿,则生于沔。余弟茂先子一,名孝。此齐安五世迁岳,自岳迁沔之始末也。

溯余何氏,自杞亡肇姓之后,簪缨文章,烜赫两间。昔菊友昌先公汇集《何氏历代世谱》,最详悉冠冕,子孙宝之,世守不敢慢。靖康之变,残缺失序,后大受公复撮其十之一二为《图系》一卷,迄公次公迁齐安,携之以来,皇考迁岳,为五世图,今余迁沔,恐后世子孙不悉履历,置祖德宗功于度外,则千秋百世流为支鹿之人,是玄圭之泽将湮,而齐安之荫寝息矣!故鉴菊友之意,述为《本纪》一篇,以志梗概。嗟呼!陵谷变迁,沦桑移易,即何氏一系,或盛或衰,或南或北,孙不识祖之居,兄莫知弟之徙,骨肉歧途,支派各天,搔首踟蹰,不禁悲前感后之思。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后世子孙,尚其修德以念之。书,不可不使之读。农,不可不使之务。守礼法以修身,遵孝弟而笃本。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此先主之所以诫其子也。余虽不肖,亦曾托先人之庇,食朝廷之禄矣。我子我孙,鉴此意而守先主之诫,以慰余愿可也!?

时 大明洪武十年丁巳秋九月九日后裔孙绍先何超述于南湖(今洪湖)之种菊堂】

  

【荆州监利何氏族谱QQ群:481191742       监利棋盘码头埠师鲁公二十三代嗣孙   黄帝152代裔孙  新华  摘录    2015.12.30】                                                                                                                                                                         

,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姒何谱系·贲愤何氏世系·监利涪陵大受公支系
                                     黄帝第一世起    何氏源流
【2015.12.30    第三版】
       
【节选自132世超公(字绍先)所著<何氏本纪>,引用重庆何中兵先生《黄帝姒何谱·完整版》,此姒何世系以轩辕黄帝为第一世祖,第七十一世賁愤公为姒姓改何姓之肇姓始祖】

【引言:尊祖敬宗,慎终追远,求本溯源,乃何氏后辈之任也。对何姓始祖质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不排他,坚持百花争鸣,兼修并蓄。我们恭迎何氏宗亲赐教,交流共享,增补完善,但反对肆意涂鸦,篡改历史,欺祖灭宗。本资料不断更新完善中,热忱欢迎您的支持和参与,我们虚位以待。敬请关注最新版本!】

 
姒何谱世系

第一代

(何氏肇祖)黄帝:少典氏之子【神农时诸侯】,姓公孙,讳轩辕【轩辕,今河南开封府新郑县,黄帝生於此,故名】,亦姓姬【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号有熊氏【有熊即新郑,黄帝国于此,故以为号】。初,无怀氏之世,少典之君娶有峤氏之女曰安登。生二子,长曰石年,姜姓,即炎帝神农氏;次子世嗣少典氏为诸侯。帝榆罔之代,少典国君之妃曰附宝者感电光绕斗而生公。公代神农氏为天子,都涿鹿【今直隶宣化府保安州是】,在位百年(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2598年)。年一百十有一岁而崩于荆山之阳【在今河南陕州阌乡县南】,葬桥山【在今陕西鄜州中部县北,亦曰子午山,接甘肃庆阳府真宁县界,黄帝陵在其上】。娶四妃:元妃西陵氏之女曰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二妃方雷氏之女曰节,生休及清;三妃彤鱼氏之女,生挥及夷鼓;四妃曰嫫母,貌丑德充,生苍林、青阳凡九子,合其众妾之子十六人共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曰:祁、已、滕、箴、任、荀、嬉、姞、儇、衣、二姬、二酉,为十二姓。

第二代

(始以姬为姓)昌意:得姓为姬,或云妘姓,降居若水【即泸水,今打冲河,源出西番,经四川宁远府之西昌诸县与金沙江合】,不得立,娶蜀山氏之女曰昌仆,是为女枢,生颛顼。

第三代

颛顼:姬姓,号高阳氏【高阳,今河南开封府杞县高阳城是,颛顼国于此,故以为号】。年十岁佐少昊,二十即帝位,都帝邱【今直隶大名府开州有濮阳故城。汉书《地理志》濮阳,古帝邱颛顼墟】,在位七十八年(公元前2513年—公元前2436年),年九十八岁,葬濮阳【颛顼陵在今河南卫辉府滑县东北】。娶邹屠氏之女生骆明、苍舒、隤敳【音皑】、梼戭【音演】、大临、庞降、庭坚、仲容、叔达。又娶胜渍氏之女生卷章、庶子曰穷蝉,其不才子曰梼杌,自苍舒至叔达所谓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人谓之八恺。

第四代

骆明:生鲧。

第五代

鲧  :字熙尧。封于崇,谓之崇伯,治水无功,殛于羽山【东裔,在海中。《括地志》云:羽山在沂州临沂县界。按《通鉴》在今江南海州赣榆县东】。娶有莘氏之女曰志,是为修已,生禹。

第六代

(始以姒为姓,为姒姓始祖)禹  :字高密【《史记》作文命】,生於石纽【今四川茂州汶川县西北石纽村是,或云在今四川龙安府石泉县石纽山下。禹母修已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孕岁有二月,尧帝辛丑五十八载(公元前2300年)六月六日生禹于僰道之石纽乡】,长于西羌【今洮岷松茂,古为西羌】,事舜,封于夏【夏,即古阳翟,今河南开封府禹州是】,称“夏伯”。赐姓姒氏。治水功成,受舜禅有天下,都安邑【今山西解州,夏县北,安邑故城是】,在位八年(公元前2205年—公元前2198年)。年一百有三岁,葬会稽【今绍兴府会稽县东南会稽山】。娶塗山氏之女【塗山,诸侯国,在今安徽凤阳府怀远县】曰憍,生启。

第七代

启  :继禹立,在位九年(公元前2197年—公元前2189年),年九十一。生子六,长太康、次仲康。

第八代

太康:继启立。畋(音tian,打猎)于有洛,为羿所距(东夷族首领羿,一度夺得太康的君位)。在位二十九岁(公元前2188年—公元前2160年),失政十年而崩。仲康:继太康立,在位十三岁(公元前2159年—公元前2147年),生相。

第九代

相  :继仲康立,为羿所逐,居商邱【今河南归德府商邱县】,后被寒浞子浇【即奡】所弑。在位二十八岁(公元前2146年—公元前2119年)时,其后有仍【《路史》仍太昊后,即任也。地在今山东兖州府济宁州。】国之女缗逃奔有仍。生少康。(按:郭沫若著《中国史稿》140页和《中国大事编年》40页载:相妻缗已经怀孕,从墙洞中逃归母家有仍氏(国),生少康。)

第十代

少康:生於崎岖离乱之间(癸卯, 公元前2118年生於有仍)。年四十,举兵灭寒浞,复国,在位二十二岁(公元前2079年—公元前2058年),年六十一。娶有虞【商均所封之国】国君之二姚,生杼、无余。 

第十一代

杼  :杼《史记》作予,《路史》作伯杼,前编作季杼。继少康立,在位十有七岁(公元前2057年—公元前2041年)。生槐。无余:少康次子,封于越,使奉禹祀。是为越之始祖。

第十二代

槐  :《帝王世纪》作芬,继杼立。在位二十六岁(公元前2040年—公元前2015年),生芒。

第十三代

芒  :《史记》芒,一名和,继槐立。在位十有八岁(公元前2014年—公元前1997年)。生泄。

第十四代

泄  :《路史》作洩,是为世宗,继芒立,在位一十有六岁(公元前1996年—公元前1981年)。生不降及扃。

第十五代

不降:《世纪》作帝降,继泄立,在位五十有九岁(公元前1980年—公元前1922年)。生孔甲。扃  :《路史》或曰高阳,继不降立,在位二十一岁(公元前1921年—公元前1901年)。生廑。

第十六代

廑 :(廑,音jin)扃之子,《世纪》廑、一名顿,继扃立,在位二十一岁(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880年)。孔甲:继廑立,在位三十一岁(公元前1879年—公元前1849年),生皋。

第十七代

皋  :(皋,音gao)继孔甲立,在位十有一岁(公元前1848年—公元前1838年),生发。

第十八代

发  :《路史》作敬发,亦曰发直,继皋立,在位十有九岁(公元前1837年—公元前1819年)。生癸。

第十九代

癸  :或作履癸,是为桀。继发立,在位五十三岁(公元前1818年—公元前1766年),无道,汤伐之,不胜,奔于三朡【古国名,今山东曹州府定陶县】之国,汤又从而伐之,放于南巢【今江南庐州府居巢县是】,三岁死于亭山【淮南子作历山,即今江南和州历阳山】。夏,自禹丙子(公元前2205年)至癸乙未(公元前1766年)共十七君,十四世,四百三十九年而亡。癸娶二妃,昆吾氏之女曰太樊生懿;次妃,有施氏之女曰妹喜生融。

第二十代

懿公:商汤丁酉三年(公元前1764年),癸卒於亭山,汤念夏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土之封,因封懿于杞【今河南开封府杞县】,使奉禹祀。【按《通鉴》立禹后在十八祀乙未(公元前1766年),(商成汤)即(天子)位之年。】生宣。( 按:史学奇才何光岳先生在其姓氏巨著《中华姓氏源流史》第2473页中写道:“涪陵何氏世系为夏禹之后,以黄帝为一世祖,夏桀为十九世祖,桀子懿,被商汤封于杞,是为杞国第一代君,四十一世东楼公,周武王十三年已卯又封于杞,六十三世杞简公姒春,于周惠王二十四年被楚惠王所灭,杞国共传48君一千二百年,可补《史记》之缺。”)

第二十一代

宣公:生显。

第二十二代

显公:生昭。

第二十三代

昭公:生穆。

第二十四代

穆公:生康。

第二十五代

康公:生惠。

第二十六代

惠公:惠公于商时,仿古金天氏系姓之义创制姒氏谱牒。生戴。

第二十七代

戴公:生庄。

第二十八代

庄公:生景。

第二十九代

景公:生高。

第三十代

高公:生睿。

第三十一代

睿公:生定。

第三十二代

定公:定公祖述(遵循、依照)惠公续修谱牒。生怀。

第三十三代

怀公:生度。

第三十四代

度公:生肃。

第三十五代

肃公:生襄。

第三十六代

襄公:生威。

第三十七代

威公:生灵。

第三十八代

灵公:灵公嗣(继承)定公续修谱牒。生安。

第三十九代

安公:生元。

第四十代

元公:杞自懿公封国至元公,值周灭殷,凡二十一世,六百四十二年。生东楼公。

第四十一代

东楼公:值周灭殷,受周武王己卯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再封于杞【今河南开封府杞县】,都雍邱【古雍国在今杞县】。生西楼公。

第四十二代

西楼公:武王大启王命,号尧后兆阳为唐公,舜后胡满为虞公,居堂上之左。西楼为夏公,启为商公,居堂上之右,皆北面立,备四公、三恪。生题。

第四十三代

题公:生仁。

第四十四代

仁公:生哲。

第四十五代

哲公:生钦。

第四十六代

钦公:钦公踵灵公续修谱牒。生敬。

第四十七代

敬公:生英。

第四十八代

英公:生献。

第四十九代

献公:生顷。

第五十代

顷公:值周道衰微。杞仅守府,乃东徙淳于【即今山东青州府安邱县淳于故城是。或曰淳于在今杞县】。生谋娶公。

第五十一代

谋娶公:生武公。

第五十二代

武公:周平王辛卯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继立为杞后,至周桓王时,数被莒、晋侵伐。周桓王壬戌元年(公元前719年)莒人伐杞。取牟楼。鲁桓公辛未二年(公元前710年),鲁入杞,遂微弱。在位四十七年,以周桓王丁丑十六年(公元前704年)卒。生靖公。

第五十三代

靖公:周桓王丁丑十六年(公元前704年)继武公立,在位二十三年。以周釐王庚子元年(公元前681年)卒。踵钦公续修谱牒。生共公。

第五十四代

共公:周釐王辛丑二年(公元前680年)继靖公立,在位八年。周惠王戊申四年(公元前673年)卒。生德公,亦作惠公。

第五十五代

德公:周惠王已酉五年(公元前672年)继共公立,在位十八年。周惠王丙寅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卒。生成公及桓公姑容。

第五十六代

成公:周惠王丁卯二十三年(公元前654年)继德公立,时淮夷病杞,诸侯迁杞于缘陵,周襄王甲戌五年(公元前647年)淮夷病杞。乙亥六年(公元前646年)迁杞以避之【缘陵即营陵故城,在今山东青州府昌乐县,或曰缘陵在杞县西北百里】。在位十八年,周襄王甲申十五年(公元前637年)十一月卒。桓公:德公次子,讳姑容。周襄王乙酉十六年(公元前636年)继成公立,戊子十九年(公元前633年)往朝于鲁,用夷礼,杞本伯爵,不书伯而书子,盖以杞小而入夷也。是年秋八月鲁入杞,寻杞复徙淳于,在位七十年,周灵王甲午五年(公元前567年)三月壬午卒。生子孝公匄,文公益姑,平公郁釐。

第五十七代

孝公:讳匄。周灵王乙未六年(公元前566年)继桓公立,在位十七年。周灵王辛亥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三月乙巳卒。文公:桓公次子,讳益姑。周灵王壬子二十三年(公元前549年)继孝公立,在位十四年,周景王乙丑九年(公元前536年)正月卒。平公:桓公三子,讳郁釐。周景王丙寅十年(公元前535年)继文公立,在位十八年。周敬王癸未二年(公元前518年)丁酉卒。生悼公成。

第五十八代

悼公:讳成。周敬王甲申三年(公元前517年)继平公立,在位十二年。周敬王乙未十四年(公元前506年)五月卒。生隐公乞,釐公过《左传》作僖公。

第五十九代

隐公:讳乞,一名允。继悼公立,在位七月薨(薨音hong。诸侯,大官死)。釐公:悼公次子,讳过,按《左传》作僖公。周敬王丙申十五年(公元前505年)继隐公立。时,王室陵夷,小国困敝,杞仅不绝如缕,在位十九年,周敬王甲寅三十三年(公元前487年)十二月癸亥卒。釐公尝踵靖公续修谱牒。生湣公维。

第六十代

湣公:讳维。《左传》作闵公。周敬王乙卯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继釐公立,在位十六年,周元王庚午五年(公元前471年)薨。生哀公,讳阏路。

第六十一代

哀公:讳阏路。周元王辛未六年(公元前470年)继闵公立,在位十年,周贞定王庚辰八年(公元前461年)卒。生出公敕。【按:《史记》作湣公弟,误。】

第六十二代

出公:讳敕。周贞定王辛巳九年(公元前460年)继哀公立,在位十二年,周贞定王壬辰二十年(公元前449年)卒,生简公春及佗公。

第六十三代

简公:讳春。周贞定王癸巳二十一年(公元前448年)继出公立,四年,当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惠王入寇,杞遂亡。计自东楼受封至简公失国,凡二十七君,二十三世【按:《通鉴》作十九世,误】,六百七十八年。自是,神裔华胄降为编氓。生禹裔。佗公:出公次子,当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惠王灭杞,佗奔鲁。鲁悼公以佗为大禹之后,封夏阳侯,因称夏侯氏,为夏姓之祖。

第六十四代

禹裔:值楚惠王灭杞,窜处江南庐江河干,在今安徽庐州府之辖境内,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清代,安徽之合肥县、庐江县、舒城县、无为州、巢县皆属庐州府。又:安徽之怀宁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皆属安庆府。两府地系相接。禹裔踵釐公续修旧谱。生绍圣。

第六十五代

绍圣:生念祖。

第六十六代

念祖:生徽廕。

第六十七代

徽廕:生熙菴(廕,荫的繁体,音yin)。

第六十八代

熙菴:生裕昌。

第六十九代

裕昌:生衍夏。

第七十代

衍夏:生贲偾。
 
第七十一代(舍姒姓改何姓,为本族何姓受姓始祖)

贲偾:生於秦政即位之初年,因先世自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杞被楚灭,至秦政并吞六国后之庚辰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窜居江南庐江河上,已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生迪光。按:杞被楚灭时,江南庐江河上之地尚未入楚版图,至战国乃隶之。秦分天下为郡县,则属九江郡,今南直凤阳府寿州、扬州、淮安、庐州、安庆等府及和、滁、徐三州,江西南昌、饶州、南康、九江、建昌、抚州、临江、瑞州、袁州、赣州、南安等府及吉安府之半;至汉,属庐江郡。清时,安徽安庆府所领之怀宁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及庐州府所领之合肥县、舒城县、无为州、巢县皆属汉时庐江郡之一部分。我族因居庐江郡时最久,故郡名庐江。按:庐江故城有六:(一)汉:置在今安徽庐江县西一百二十里。(二)汉末:置在安徽潜山县北皖城。(三)晋:置在安徽霍邱县西五十五里。(四)南朝——宋置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三十里。(五)隋:置在今安徽合肥县治。(六)南朝―—齐置隋废改舒城县曰庐江,即今庐江县治。清:仍为县。又:江西、安徽、江苏三省古统称曰“江南”。

第七十二代

迪光:生脩。

第七十三代

脩  :字道皇(脩,修的繁体,音xiu)。西汉文帝时(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64年)为博士,有贤声,加二千石,公曾续修禹裔所存釐公旧谱。生禧、卓、宪。

第七十四代

禧  :脩公长子,一名成。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宏农都尉,后出为胶东王相。由江南庐江河上【注:见前第六十四世及第七十一世】徙汝南【即今安徽颖州府阜阳县治】。生清。卓  :脩公次子。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太尉。由江南庐江河上徙汝南郡平舆县【汉县名,故城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南】。生澜。宪  :脩公三子。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丞相长史。(其后待考)

第七十五代

清  :禧公之子,一名果。西汉武帝建元时(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为尉史中丞,迁大中大夫。生比权、比干。澜  :卓公之子。西汉武帝元光时(公元前134年—公元前129年)为谒者仆射,加二千石。自平舆徙平陵。生比烈。

第七十六代

比权:清公长子,字衡卿。西汉武帝时为奉车都尉。(其后待考)比干:清公次子,字少卿。敞六世祖。学尚书于晁错,经明行修,兼通法律。为汝阴县【今安徽阜阳县治】狱吏,决曹掾(治水),平活数千人,武帝时为廷尉正,与张汤同时,汤持法深,而公务为仁恕,数与汤争,虽不能尽得,然所济活以千数。后迁丹阳【今安徽宣城县】都尉,狱无冤囚,淮汝号曰“何公”。征和三年辛卯(公元前90年)三月辛卯天大阴雨,公在家,日中,梦贵客车骑满门。觉以语妻,说未已,门有老妪,可八十余,头白,求寄避雨。雨甚,而衣履不沾渍,雨止,送出门,乃谓公曰:“公有阴德,今天赐君策,以广君之子孙。”因出怀中符策,状如简,长九寸,凡九百九十枚以授公,曰:“子孙佩印绶者当如比算。”时公年五十八,有六男,又生三子。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自汝阴徙扶风【郡名,今陕西关中道西部之地】平陵【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代为名族【为武之祖,敞之六世祖,见《汉书》敞传】。生九子:刚、毅、木、讷、近、仁、寿、考、万。比烈:澜公之子,字勋卿。西汉武帝时官二千石。生並。

第七十七代

刚  :比干长子。(其后待考)毅  :比干次子,字子坚。西汉宣帝五凤时(公元前57年—公元前54年)为蜀郡太守,遂由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徙蜀郡郫县【今四川成都府郫县】。毅公尝踵脩公续修谱牒。生文、武、显、承、谟。木  :比干三子。(其后待考)讷  :比干四子。(其后待考)近  :比干五子。(其后待考)仁  :比干六子。(其后待考)寿  :比干七子。为蜀郡太守。无子,以毅第三子显为后。考  :比干八子。(其后待考)万  :比干九子。(其后待考)並  :比烈之子,字子廉。初为长陵令,道不拾遗,持法如山,不阿权贵。后迁陇西太守、徙颖川太守,均有贤声,见纪颖川,名次黄霸,史称其节,亚尹翁归云。《汉书》有传。生恹。

第七十八代

文  :毅公长子,字翁君,号霸。任郡户曹,属国中郎将等职。(其后待考)武  :毅公次子,字君公。蜀郡郫县人。西汉成帝阳朔戊戌二年(公元前23年)为蒲(山西永济)郡守,庚子四年(公元前21年)为扬州【今江苏扬州府】刺史,鸿嘉壬寅二年(公元前19年)为凤阳【今安徽凤阳府】郡守,甲辰四年(公元前17年)为司隶校尉,永始丙午二年(公元前15年)为兖州【今山东兖州府】守,戊申四年(公元前13年)为京兆【今陕西西安府】尹。公为吏,守法尽公,进善退恶,所居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其为刺史时,二千石有罪,应时辄奏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问恳田美恶,已见二千石,称循吏焉。元延时(公元前12年—公元前9年)为御史大夫。绥和癸丑元年(公元前8年)夏四月,上疏言:“末俗事烦,宰相不及古,而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不治,宜建三公官。”成帝嘉纳之,进为大司空,封氾【音泛】乡侯,增奉如丞相。是年冬十月,与丞相翟方进上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临尊,剌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准,请罢剌史,更置州牧,以应古制。”寻又与方进奏请立辟雍,成帝皆从之。甲寅二年(公元前7年)夏六月与丞相孔光奏请:“自诸侯王,列侯公主,名田有限,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过三千顷。奴婢无过三千人,期尽三年,犯者没入官。”成帝诏行之,后未果。秋七月右将军傅喜以光禄大夫遣归养病。武与唐林上书曰:“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今以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忠臣、社稷之卫。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成帝亦自重之,故寻复进喜。是年冬十一月因后母在郡,遣吏归迎,会(恰巧)成帝崩,吏恐路有盗贼,后母迎止。先是武不附贼莽,至是,莽因讽(用含蓄的话指责)左右,冤武事亲不笃。哀帝嗣统(继承帝位),亦欲改易大臣,遂策免武,罢归就国。哀帝建平戊午四年(公元前3年),谏大夫鲍宣等上书言:“武可大委任”。元寿已未元年(公元前2年)正月宣复上书言:“宜复征武,以应天心。建立大政,兴太平之瑞。”三月,丞相王嘉又言:“贤如何武不能进,罪当死。”是月,哀帝复征为御史大夫,秋七月,徙前将军。庚申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太皇太后诏公卿举可任大司马者,孔光以下皆举莽。独公与公孙录以为惠昭之世,外戚持权,几危社稷。今比世无嗣,方当选立近亲幼主,不宜令外戚持权,亲疏相错,为国计便。于是,武举录,录亦举武。太皇太后自用莽为大司马焉。莽以武不举已,因劾奏何武,公孙录互相称举,复免官就国。平帝元始癸亥三年(公元3年)为莽所杀,时同死者有司隶鲍宣等数百人,海内震焉!成帝朝功名略比薛宣而经术正直过之(功名和经术,武比薛高一筹)。《汉书》有传。生况、鄢。

显  :毅公三子。曾出后寿公为子。为颖州太守、京辅都尉。无子,以武公次子鄢【隐名为孟,字出图】为后。

承  :毅公四子。(其后待考)

谟  :毅公五子。(其后待考)恹  :並公之子。(其后待考)

第七十九代

况  :武公长子。仍家蜀郡郫县。生寰。

鄢  :武公次子,隐名为孟,字出图。曾出后显公为子。因王莽篡汉,生父武被害,知忠臣正士不可立于朝,由蜀郡郫县【今四川成都府郫县】徙匿河南嵖岈山【今河南安宁府遂平县嵖岈山】,后再徙扶风平陵【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隐居,抱道而终。鄢公尝踵毅公重修谱牒。生宠。

第八十代

寰  :况公之子。东汉光武中元时(公元56年—公元57年)为骑都尉。生腾。

宠  :鄢公之子,敞父,扶风平陵人,字天眷。为济南都尉。建武中(公元25年—公元55年)为千乘都尉,以病免,遂隐居不仕。生敞、敦。

第八十一代

腾  :寰公之子。东汉光武中元时(公元56年—公元57年)为大司农,掌赋税。生玮。

敞  :宠公长子,字文高。扶风平陵人【脩字道皇,生禧。禧一名成,生清。清一名果,生比干。比干字少卿,生刚、毅、木、讷、近、仁、寿、考、万。毅字子坚,生文、武、显、承、谟。寿无子,以毅第三子显为后。武生况、鄢。显复无子,以武第二子鄢为后,鄢因王莽篡汉,生父武被害,匿河南嵖岈山,隐名为孟,字出图】。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东汉章帝元和(公元84年—公元86年)中辟(召见)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敞论议高常引大体,每多匡正。司徒袁安亦敬重之。是时,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敞通经传,能为天官意,甚恶之,乃言于二公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故鸜鹆来朝,昭公有乾侯之厄;西狩获麟,孔子有两楹之殡;海鸟避风,臧文祀之,君子讥焉。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於庭际,不可不察。”由、安惧然不敢答。居无何(不久)而帝崩。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仓帑为虚。敞奏记由曰:“敞闻事君之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明公视事,出入再期,宜当克已,以酬四海之心,礼一,谷不升,则损服撤膳,天下不足,若已使然,比年水旱,人不收获;凉州缘边,家被凶害;男子疲于战阵;妻女劳于转运;老幼孤寡,叹息相依。又中州内郡,公私屈竭。此实损膳节用之时。国恩覆载,赏赉(音赖,尝赐)过度,寻公家之用,皆百姓之力,明君赏赉,宜有品制。忠臣受赏,亦应有度。明公宜先正已,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奏王侯就国,除苑囿之禁,节省浮费,赈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由不能用。章和戊子二年(公元88年)冬月齐殇王子都乡侯——畅奔吊国忧,上书未报,侍中窦宪遂令人刺杀畅于城门屯卫之中,而归罪于畅弟刚使侍御史与青州刺史杂考刚等。敞又说由曰:“刘畅宗室肺腑,茅土藩臣,来吊大忧,上书须报,亲在武卫,致此残酷奉宪之吏,莫适讨捕踪迹不显,主名不立。敞,备数股肱,职典贼曹,故欲亲至发,所以纠其变而二府以为故,事三公不与盗贼,公纵奸慝,莫以为咎。敞请独奏按及得事实。”太后闭宪于内宫,京师称其正。和帝永元已丑元年(公元89年)春,宪又陷尚书仆射郅寿下吏当诛。时敞为侍御史。上书曰:“寿为机密侍臣,匡救为职,缄默不言,其罪当诛。今寿违众正议以安社稷,岂其私耶?忠臣尽言,以死为归,臣诚不欲圣朝行诽谤之诛,以杜塞忠直,垂讥无穷。”书奏,寿得减死。是年秋九月官尚书,见窦宪兄弟骄纵,上封事曰:“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伏见大将军宪兄弟专朝,虐用百姓,奢侈僭逼(冒用地位高的人的名义威胁他人),诛戮无罪。臣敞区区,诚不能上令太后损文母之号,陛下有誓泉之讥;下使宪等得长保其福祐,附马都尉窦瓌比请退身。愿抑家权,可与参谋,听顺其意,诚宗庙至计,窦氏之福。”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曰出敞为济南太傅。敞至国,辅康以道义,康有违失,敞辄谏争,康虽不能从,然素敬重敞,无所嫌牾焉,庚寅二年(公元90年)十二月迁汝南太守。敞疾,文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立春日常召督邮还府,分遣儒术大吏,按行属县显孝悌有义行者,及举冤狱,以春秋大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追行丧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置立礼官,不任文吏。又修理鲖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倾。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壬辰四年(公元92年)窦氏事败【窦宪伏诛】,有司奏敞子与夏阳侯窦瓌厚善,坐免官退归,由扶风平陵【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徙家庐州冶父山【在安徽庐州府庐江县之野】。读书种花以自娱。尝踵鄢公续修何氏谱牒。并于永元九年丁酉(公元97年)刻瘗(瘗,音yi,石碑隐埋的意思。) “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以垂不朽。和帝永元庚子十二年(公元100年)三迁五官中郎将。常忿疾中常侍蔡伦。伦深憾之,为所陷,抵罪。殇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卒於家(别本记为‘和帝永元十七年’)。生灿、煜。《汉书》有传。

敦  :宠公次子,字文厚。生熙。

第八十二代

玮  :腾公之子。生芸。

灿  :敞公长子,字耀彩。东汉安帝永初时(公元107年—公元113年)为驸马都尉。(其后待考)

煜  :敞公次子,字耀先。东汉安帝元初时(公元114年—公元119年)由庐江冶父山【在今安徽庐江县之野】出任山东任城【今山东兖州直隶济宁州是】刺史,卒於官。子孙遂籍任城樊邑。樊县故城在今兖州瑕邱县西南。生豹。

熙  :敦公之子,字缉光。东汉安帝永初时(公元107年—公元113年)为大司农,庚戌四年(公元110年)三月迁车骑将军,击降匈奴。生二子:长淳、次忠。

第八十三代

芸  :玮公之子。东汉顺帝阳嘉时(公元132年—公元135年)为水衡都尉。生雄。

豹  :煜公之子。东汉时为少府。生休。

淳  :熙公长子,字质良。迁河南南阳【即古宛城、宛州、中州,今河南南阳府是】。生固。

忠  :熙公次子,字汉升。迁河南襄阳【今河南南阳府内乡县】。生凤。

第八十四代

雄  :芸公之子。东汉桓帝和平时(公元150年)为中牟令。生瞻。

休  :豹公之子,字邵公,山东任城樊邑人也。公为人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以列卿子,诏拜(授)郎中。非其好也,辞病而去,不仕州郡,进退必以礼。桓帝延熹(‘熹’字别本为‘禧’)乙巳八年(公元165年)太傅陈蕃辟之,与参政事。蕃败,公坐废锢。乃作《春秋公羊解诂》,覃思不窥门十有七年。又注训《孝经》、《论语》、《风角七分》,皆经纬典谟,不与守文同说。又以春秋驳汉事六百余,妙得公羊本意。公善历算,与其师博士羊弼,追述李育意(思想),以难(批驳)二传,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党禁解,又辟(评论)司徒群公表。公道术深明,宜侍帷幄,幸臣(宠臣)不悦之,乃拜(任)议郎,屡陈忠言,再迁(任)谏议大夫。年五十四,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卒。自商杞惠公所创制之谱牒,经定、灵、钦、靖、釐、禹裔、脩、毅、鄢续修,后传至东汉顺帝永建时(公元126年—公元131年)佚失,休公因此抱残续修,阙其贲偾以上不可知者,而述其以下可知者,即断自贲偾为始。生黼、黻。《汉书》有传。

固  :淳公之子,字守坚。生二子,长进、次苗。又生一女为东汉灵帝后。

凤  :忠公之子,字文通。生一子颙。

第八十五代

瞻   :雄公之子。生一子楷。

黼   :休公长子,字道济。东汉灵帝中平时(公元184年—公元188年)为光禄主事,克绍家学,著《五经要义》十六卷。生一子潜。

黻  :休公次子,字道翼。(其后待考)

进  :固公长子,字遂高。河南南阳人,其妹为东汉灵帝后。灵帝光和庚申三年(公元180年)十二月征为侍中,中平甲子元年(公元184年)为大将军。已巳(公元189年)年秋七月为宦官等所杀。生一子源。

苗  :固公次子。(按:《后汉书》何进列传摘抄补之: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荥阳贼数千人群起,攻烧郡县,杀中牟县令,诏使何进弟何苗(河南尹)出击之。苗攻破群贼,平定而还。诏遣使者迎于成皋,拜(授)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后被匡遂、董旻(董卓弟)所杀。)

颙  :凤公之子,字伯求,河南南阳襄乡人。东汉灵帝中平时(公元184年—公元188年)见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是人也”。《汉书》有传。(其后待考)

第八十六代

楷  :瞻公之子。为南陵令。生恂。潜  :黼公之子,字孔昭。东汉献帝兴平时(公元194年—公元195年)为九江【汉郡名,今安徽凤阳县】太守。由山东任城【今山东兖州府济南州】樊邑迁还庐江灊县【古安徽霍山,汉置灊县,属庐江,灊音潜,县名】。汉武帝登礼灊之天柱山【即霍山,又灊通潜,潜县亦称潜州、亦称潜江】。即今安徽安庆府,春秋时为皖国。今安徽省,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属庐江,今潜县西北有水曰潜水,亦名皖水;有山曰潜山,亦名皖山。潜公继休公述有谱牒。生一子旻。源  :进公之子,字逢之。为豫章【汉郡县,今江西南昌府】太守。生一子宴。
 第八十七代

恂  :楷公之子。生贞。

旻  :潜公之子,字奉天。魏文帝曹丕黄初时(公元220年—公元226年)为中郎将,与吴战不克,死之。生心德、恒德。

宴  :源公之子,字平叔。南阳宛人。美姿容,少以才名著。魏明帝曹睿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即蜀汉后主延熙二年】与邓颺、曹爽谋夺司马懿权,为懿所杀,夷其族。(按:有史书作何晏。)

第八十八代

贞  :恂公之子。为桂阳太守。生宣。

心德:旻公长子,字正广。魏明帝景初时(公元237年—公元239年)为博士。生祐。

恒德:旻公次子,字承休。迁陈郡阳夏【今河南陈州府太康县】。生夔。

第八十九代

宣  :贞公之子。生攀。

祐  :心德之子,字助国。博学洽闻,为儒者宗。生恽。

夔  :恒德之子,字叔龙。陈郡阳夏人。东汉献帝建安癸巳十八年(公元213年)十一月为魏曹操尚书。生曾。(按:《中国大姓》摘抄补之: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辟(授)为司空掾属,后出任城令、长广太守、乐安太守,曹丕即位,先后任太仆、太傅,封阳武亭侯。)

第九十代

攀  :宣公之子,字惠兴,蜀郡郫县人。武长子,况之十二代孙。西晋武帝咸宁时(公元275年—公元279年)为王濬参军。濬入建业,王浑以濬不待已,将攻之。公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得止。后为散骑侍郎。生一子璋。

恽  :祐公之子,字谋昌,庐江灊人。西晋武帝咸宁间(公元275年—公元279年)为扬州别驾。太康庚子元年(公元280年),晋伐吴,恽谓刺史周浚宜速渡江直指建业。浚使白王浑,浑曰:“受诏”。但屯江北,不使轻进。且诏令龙骧将军王濬受我节制,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进耳。恽曰:“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成之功,来受节制,未之闻也。”浑不听,后王濬入建业,其明日王浑乃济江,以濬不待已,欲攻之。恽又与周浚笺使谏止浑。生敏。

曾  :夔公之子,字颖考。陈国阳夏人,性奢侈。魏元帝曹奂景元时(公元260年—公元263年)【即蜀后主景耀时】为魏司隶。咸熙甲申元年(公元264年)升司徒。乙酉二年(公元265年)晋武帝伐魏,袭王位,改号“泰始”时,以曾为西晋丞相,位太傅,谥曰“孝”。生二子遵、邵。

第九十一代

璋  :攀公之子。(其后待考)

敏  :恽公之子,字叔达。西晋惠帝元康乙卯(公元295年)五年为司隶校尉。生表、泰、绍。又生女适(出嫁)临沂【今山东沂州府】西晋太傅王导字茂宏。

遵  :曾公长子,字思祖【邵庶兄】。有干能,少历清职,终于太仆。生四子:嵩、绥、机、羡。

邵  :曾公次子,字敬祖。西晋武帝太熙庚戌元年(公元290年)即惠帝永熙元年,惠帝立广陵王为太子,以邵为师保,后任尚书左仆射。(按:其它书籍作何劭。)

第九十二代

表  :敏公长子,字儒宗。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繁昌令,遂家焉。生行。

泰  :敏公次子,字岱宗。西晋怀帝永嘉壬申六年(公元312年)为豫州刺史。生五子:函、充、范、矩、准。绍  :敏公三子,字道宗。迁东海郯【今山东沂州府郯城县。东海,或曰沂州府,古名郯,即郯城县】。生修。

嵩  :遵公长子,字伯岳。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吏部郎中。

绥  :遵公次子,字伯蔚。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尚书,参机密。已巳三年(公元309年)为太傅越所杀。

机  :遵公三子,字逸仙。初,何曾侍武宗,宴退,谓诸子曰:“祖上开创大业,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贻厥孙谋之道也,及身而已,后世其殆乎!汝辈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属必及于难”!及绥死,兄嵩哭之,曰:“我祖其殆圣乎!曾日食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子邵日食二万,绥及弟机、羡汰侈尤甚。与人书疏,词礼简傲。”王尼见绥书,谓人曰:“伯蔚居乱世而矜豪乃尔,其能免乎?”人曰:“伯蔚闻卿言,必相危害。”尼曰:“伯蔚比闻吾言,自已死矣!”永嘉之末,曾后无遗种。

羡  :遵公四子。

第九十三代

行  :表公之子,字遵道。生琦。

函  :泰公长子,字伯道,庐江灊人。东晋明帝太宁癸未元年(公元323年)为庐江太守。尝踵潜公重修谱牒。生玄。

充  :泰公次子,字次道。东晋成帝咸康间(公元335年—公元342年)为丹阳【今江苏汝宁府】尹。丞相王导【字茂宏临沂人,充之姑父】、司徒庾亮共荐曰:“充,气度风概,有万夫之望。”已亥五年(公元339年)七月为护军将军,参录尚书事,庚子六年(公元340年)为中书令(宰相)。壬寅八年(公元342年)成帝崩,康帝即位,凉阴不言,委政于充与庾冰。康帝建元癸卯元年(公元343年)征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甲辰二年(公元344年)康帝崩。穆帝立,方二岁,太后褚氏临朝称制,充,加侍中录尚书事,封都乡侯。充有器扃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已任,所进用,皆以功效,不私亲旧,辅两朝幼主【即康帝、穆帝】,尤有大勋。于晋穆宗永和丙午二年(公元346年)二月卒,谥“文穆”。无子,嗣弟准长子放为后。

范  :泰公三子,字叔道。东晋成帝咸康时(公元335年—公元342年)为宣城【今安徽宁国府宣城县】内史。(其后待考)

矩  :泰公四子,字季道。东晋康帝建元时(公元343年—公元344年)为义兴【今直隶宜兴府】太守。(其后待考)准  :泰公五子,字幼道。庐江灊人,高尚寡欲【欲—作交】,弱冠(20岁)知名州府,交辟并不就,兄充为骠骑将军时,劝其仕,准曰:“弟五【准于兄弟行中第五故云】之名,何减骠骑。”后于东晋康帝建元时(公元343年—公元344年)为散骑常侍。去官后,散带衡门,不及人事。惟诵佛经,修营塔庙而已。卒后,封晋兴侯,子惔以父行高洁,表让不受。生放、惔、澄【放继充后】;又生一女,为东晋孝穆帝后【穆章皇后,于穆帝升平丁巳元年(公元357年)八月立。安帝元兴甲辰三年(公元404年)七月崩】。

修  :绍公之子,字明道。生谦。

第九十四代

琦  :行公之子,字万伦。充从兄子,繁昌人,年十四丧父,哀毁过礼。居于宣城阳谷县【今安徽宁国府南陵县,在繁昌县西南】,好古博学,事母孜孜,朝夕色养,常恐甘鲜不赡。乃为郡主簿,历补泾县【今安徽宁国府泾县】令。丁母忧,居丧泣血,杖而后起。停柩在殡,为邻火所逼,烟焰已交,家乏僮使(仆人),计无从出。乃匍匐抚棺号哭,俄(突然)而风止火熄,堂屋一间免烧。其精诚所感如此。从此,遂杜门高尚,屡召不起。桓温过其地,曰:“此中有人,以琴书自娱”。著《三国评论》。年八十二卒。(其后待考)

玄  :函公之子,字妙子。东晋哀帝隆和间(公元362年)为莱州【今山东莱州府】太守。遂由庐江灊县流寓于齐之莱州【原为齐地】。兴宁间(公元363年—公元365年)为兵都左侍郎。尝踵函公续修谱牒。生一子风度。放  :充公嗣子。原为准长子,出嗣充为子。(其后待考)

惔  :准公次子。东晋时为南康太守。生二子,元度、叔度。

澄  :准公三子,字季元。东晋时为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生融。

谦  :修公之子,字子恭。生谨度、慎度。

第九十五代

风度:玄公之子,字宜雅。东晋时为东海郡【山东沂州府,古名东海】太守。遂由齐之莱州再流寓于东海郯县【郯:即古之郯子国,今山东沂州府郯城县,位居山东莱州府西南】。尝踵玄公重修谱牒。生羡之。

元度:惔公长子。东晋时为西阳【郡名,晋置隋废,故城在今湖北黄岗县东】太守。(其后待考)

叔度:惔公次子,准孙。东晋安帝义熙时(公元405年—公元418年)官太常侍卿尚书。后为金紫光禄大夫。吴郡太守王宏每称其清身洁已,少笃行谊。姨与母厚。母早亡,奉姨卒,朔、望必往哭之。哀子尚之为吏部,归省。叔度问曰:“汝行同朝相送可有几人?”对曰:“数百”。叔度笑曰:“此送吏部尔,非为何氏有彦德也。昔殷通任豫章,效钱甚众。及废江亭,积日故旧无复窥之者”。世谓尚之立身简略,实本叔度之教云。生尚之、佟之。

融  :澄公之子。东晋时为大司农。生祚徵。

谨度:谦公长子,字式金。娶刘牢之之妹。生无忌。

慎度:谦公次子,字式玉。生长瑜、承天。

第九十六代

羡之:风度之子,字彦贤。生达。

尚之:叔度长子,字彦德。准曾孙,庐江灊人。宋文帝元嘉间(公元424年—公元453年)为丹阳尹。戊寅十五年(公元438年),文帝建四学,庚辰十七年(公元440年)为吏部尚书,庚寅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为仆射,辛卯二十八年(公元451年)为尚书令。壬辰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以老致仕,退居方山【在今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东南,了凡鉴谓在建康府西葛玄炼丹之处。江宁别号建康、建业、南京】。既而诏书敦谕数四,复起视事,仍为尚书令。癸巳三十年(公元453年)太子邵弑文帝,以尚之为司空,子偃为侍中。及邵败,尚之左右皆散自洗(自我检讨), 黄阁宋王特宥(宽恕)之,复以为尚书令,偃为大司马长史,任遇无改。生偃、伦。

佟之:叔度次子,字士威(别本误作“士成”)。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齐高帝建元间(公元479年—公元482年)官将军,武帝永明间(公元483年—公元493年)为国子助教,都下称其高儒。武帝命掌修《五礼》,书成,遭齐末兵燹。及梁武帝天监时(公元502年—公元519年)为右丞相尚书。武帝修《五礼》,复命佟之总其事,未成而卒。生昌寓。

祚徵:融公之子,字锡吉。生燧。

无忌:谨度之子。东海郯人,刘牢之之甥也【母刘见《烈女传》】。牢之与贼臣桓玄通,无忌与刘裕极谏不听,其子敬宣又谏。与刘裕等谋诛桓玄。东晋安帝元兴甲辰三年(公元404年)二月与刘裕起兵京口诛桓玄,无忌为琅玡内史,及桓谦战于覆舟山下,大破之。玄出走。夏四月,无忌等及玄兵战于桑落州【在江西九江府德化县东北】,玄挟安帝东下。五月,无忌与刘毅及玄战于峥嵘州【在湖北武昌府武昌县东北,一名得胜州】,大破之。玄复挟义帝入江陵宁州,督护冯迁击玄,诛之,帝复位。安帝义熙乙巳元年(公元405年),无忌与刘毅讨灭桓玄余党,荆、湘、江、豫皆平。诏以无忌为都督,江东五郡会稽内史。丙午二年(公元406年)论建义功,封无忌为安城郡公。庚戌六年(公元410年)无忌讨徐道覆战败,死之。谥曰:“忠肃”。生春。

长瑜:慎度长子。南北朝宋人,与谢灵运【河南杭州人,流寓江西南康府】、荀雍、羊璿以文学相赏,号曰“四友”。(其后待考)

承天:慎度次子。东海郯人,宋文帝元嘉初年(公元424年)为太子率更令【东宫官,主宫殿门户职,如卫尉】。戊寅十五年(公元438年),宋立四学,使承天立史学,制有《元嘉历》。生遹。

第九十七代

达  :羡之之子,字通翁。宋明帝泰始庚戌六年(公元470年)为侍中御史。生敬叔。

偃  :尚之长子,字仲弘。庐江灊人,宋文帝元嘉壬辰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为太子中庶子,癸巳三十年(公元453年)为侍中,后改为大司马长史。孝武帝孝建时(公元454年—公元456年)为吏部尚书。大明时(公元457年—公元464年),袭父职,为中书令。生戢、炯。

伦  :尚之次子,字仲常。生求、点、胤。

昌寓:佟之之子,字俨望。齐武帝永明间(公元483年—公元493年)为荆州刺史。海临王昭秀行事废帝,昭文延兴甲戌元年(公元494年)九月,萧鸾【即齐明帝。是年十月鸾废昭文而自立。】遣徐元庆害昭秀,昌寓止之曰:“仆受朝廷意,寄翼辅外藩,殿下未有愆失(过失),何容即以相付耶?若朝廷必须,殿下当自启闻更听后旨”,昭秀由是得还建康。明帝建武时(公元494年—公元497年)屡官吏部尚书,后又为宰相。昌寓独立不群,所交皆当世名儒,风流籍甚,为相以清白称。有姓闵者乞官,自言子骞之后,昌寓笑曰:“遥遥华胄矣!”生敬容。

燧  :祚徵之子,字端甫。生二子:迈、宪。

春  :无忌之子,字若木。生象坤。

遹  :承天之子,字德循。生昭序、昭度。

第九十八代

敬叔:达公之子,字立礼。齐明帝建武间(公元494年—公元497年)为长城【南北朝邑未改】令。其政清约,不通问遗,夏节至,忽榜门受节数日,共得米二千斛【或作二千八百石】,悉取以贷贫民输租,民大悦。尝踵风度重修谱牒。生思澄。

戢  :偃公长子,字惠景。尚(仰攀婚姻)宋武帝山阴公主,齐高帝建元已未元年(公元479年)为太子詹事,庚申二年(公元480年)为吏部尚书加骁骑将军。(其后待考)

炯  :偃公次子,字士光。胤从弟,庐江灊人。(其后待考)

求  :伦公长子,字子有。历丹阳郡丞,后除(授)永嘉太守,逃归,隐居武邱山。【吴郡山中】

点  :伦公次子,字子皙。容貌方雅,博通群书,善谈论。宋、齐屡徵中书郎,中庶子,并不就。豫章王命驾造点,点从后门遁去,隐居吴郡山中,或驾柴车,或蹑草履,随意所适,必醉归。人谓之通隐。与梁武帝有旧,及践祚(音作,君主的位置),天监壬午元年(公元502年)赐川鹿皮冠,手诏徵之,引入华林园,因欲拜(授)为常侍中。点以手捋帝须,曰:“乃欲臣老子耶?”不屈,寻辞疾归。与兄求弟胤皆隐遁不仕。世称:“何氏三高”【潜山有三高亭,今圯废。圯音pi】,又称点为大山,胤为小山、亦曰东山。点少时常患渴痢,积岁不愈,后在吴中石佛寺建讲,于讲所昼寝梦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梦中服之,至此而瘥,时人以为淳德所感,好施与,远近致遣,随复散焉。点,雅有人伦,识鉴多所甄拔。卒年六十八岁。(其后待考)胤  :伦公三子,字子季。年八岁居丧哀毁若成人。既长好学,入宝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为建安太守,有恩信民,不忍欺。每伏腊放囚归家,依期而返。历黄门侍郎,齐高帝建元中(公元479年—公元482年)拜表辞职,不待报辄去。齐武帝永明中(公元483年—公元493年)为国子祭酒,齐废帝昭业隆昌甲戌元年(公元494年)为中书令。慕会稽【今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南有会稽山】之胜,举家而往住云门山【在今会稽县南,亦曰东山,即今会稽县若邱山云门寺】,隐居教授【初,胤兄点隐居吴郡山中,至是胤复隐,世称点为大山,胤为小山】。齐和帝宝融中兴辛巳元年(公元501年)萧衍奏,徵为军谘祭酒,不至。梁高祖武帝天监壬午元年(公元502年),诏赴光禄大夫,遣司马王果劝驾,不应。谓果曰:“卿,何不表留我同隐。”果曰:“不闻比例”。胤笑曰:“擅君两卷,皆言物始,何必有例。”梁高帝诏赐白衣尚书禄,命山阴库钱月给五万,胤皆固辞。乙酉四年(公元505年),武帝选学生往云门山从胤受业。命胤选经明行修者以闻。胤初迁云门山【即秦望山】起学舍,别为小阁,寝处其中,将筑室,忽见二人,容貌甚伟,问胤曰:“君欲居比耶?乃指一处,云:“其中殊吉”。忽不复见。胤依其言而止焉。寻而山发洪水,树石皆倒拔。惟胤所居室,岿然独存。后移居虎丘西寺,讲经论学。徒复从之,有虞人遂鹿,鹿径趋胤,伏不动。又有异鸟如鹤,红色,集讲堂,驯狎如家禽焉。初,开善寺藏法师与胤遇于云门【别作秦望】,后卒於钟山。其死日,胤在般若寺,见一僧,授胤香奁并函,书云“呈何居士”。言讫失所在,胤开函乃是《大庄严论》,世所未有。又于寺内立明珠柱,七日七夜放光昭明。太子钦其德,致手书褒美之,卒年八十六。先是胤疾,妻江氏梦神人告曰:“汝夫寿尽,既有至德,应获延期,尔当代之”。妻觉说焉,俄(突然)得疾而卒。胤疾乃瘳(音chou,病愈)。至是,胤梦一神女并八十许人,并衣恰行列至前,俱拜床下。觉,又见之,便命营凶具,既而疾重,因不治。(其后待考)

敬容:昌寓之子,字国礼。梁武帝大同已未五年(公元539年)为尚书令。性好洁,衣冠必鲜丽直悫无文,以纲维为已任。壬戌八年(公元542年)以吏部尚书出为吴郡太守,政为天下第一。癸亥九年(公元543年)复为太子詹事,太子频于玄圃,自讲老庄。敬容谓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使中原沦于仇敌。今东宫复习,此江南亦将致寇乎?”时武帝笃好佛老,故敬容反得罪。(其后待考)

迈  :燧公长子,字超远。宋孝武帝大明时(公元457年—公元464年)为宁朔将军,尚(仰攀婚姻)宋废帝子业姑新蔡长公主。(其后待考)

宪  :燧公次子,字子思。博该群籍,任昉、刘沨共执秘阁四部书试,问其所知,自甲至丁,连日累夜,莫见所遗,位本州别驾国子博士。(其后待考)

象坤:春公之子,字宏载。生子朗、子守。

昭序:遹公长子,字著明。生逊。

昭度:遹公次子,字九龄。生远。

第九十九代

思澄:敬叔之子,字元静。东海郯人。作游庐山【在今江西南康府西北五十里】诗,见重于沈约。齐和帝中兴间(公元501年—公元502年)为殿中侍御史。少与族弟【一作宗人】水部郎中逊及散骑常侍子郎俱擅文名,世称【一作谚云】“东海三何”。生晦。子朗:象坤长子,字世明。东海郯人。与逊、思澄齐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齐武帝永明癸亥元年(公元483年)四月为散骑常侍。(按:有史书作子郎) (其后待考)

子守:象坤次子,字世禄。徙西城。生一子细胡。

逊  :昭序之子,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南北朝时仕梁,为扬州法曹。公廨(即官舍)有梅一株,逊常吟咏其下。后迁洛阳,思梅花不得,因请再任扬州,上从之【‘从’一作‘许’】。至日花适盛开,逊于东阁延(请)诸名士赏之,笑傲终日【杜诗:东阁观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用此】。少与族兄思澄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称为“东海三何”。沈约谓逊曰:“每见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武帝天监中(公元502年—公元519年)为水部郎中。(其后待考)

远  :昭度之子,字义方。东海郯人。(按《中国大姓》抄补:何远做过奉朝请。为报答别人恩德,全家遭难。他自己也渡江北上,亡命异乡,投奔了北魏。梁朝建立,武帝不仅没有岐视他,反而赞扬他毁家报恩,是人中之杰。史书上称他恨豪强如仇人,爱贫弱似子弟,先后任太守、县令。凡为官之地,民间都为他立庙设祠,表彰他的政绩。称他“清廉公正天下第一”。)(其后待考)

第一百代

晦  :思澄之子,字明叔。梁武帝太清间(公元547年—公元549年)领国子助教。晦,尝踵敬叔重修谱牒。生俊。

细胡:子守之子。由东海郯通商入蜀,遂家郫县。生通、妥。

第一百零一代

俊  :晦公之子,字秀士。陈宣帝太建丁酉九年(公元577年)为御史中尉。生容。

通  :细胡长子。善斫玉。生稠。

妥  :细胡次子,字栖凤。西城人,亦作蜀郡郫县人。少机警。兰陵萧慎亦有俊才,住青阳巷。时人为之语曰:“世有两儒【‘儒’一作‘俊’】,白杨何妥,青阳萧慎。”隋高祖文帝开皇壬寅二年(公元582年)为龙州剌史,有负笈从游者,亲为教授。作《刺史箴》勒(雕刻)石州门外。戊申八年(公元588年)为国子博士。公善音乐,已酉九年(公元589年)文帝令考定钟律,作《清瑟调》三声。又作八佾鞞铎巾拂四舞,以太常所传宗庙雅乐,深乖古意,奏请用黄钟。(其后待考)

第一百零二代

容  :俊公之子,字正修。隋文帝仁寿间(公元601年—公元604年)为国子司业。生政。

稠  :通公之子,字桂林。妥兄之子。隋炀帝大业丙寅二年(公元606年)为太府少卿。(其后待考)

第一百零三代

政  :容公之子,字立纪。唐高祖武德甲申七年(公元624年)以明经出教舒城【今安徽庐州府舒城县】,由东海郯【今山东沂州府郯城县】复归庐江【今安徽庐州府庐江县】。踵晦公重修谱牒。生德馨。

第一百零四代

德馨:政公之子,字泽霈。唐太宗贞观甲辰十八年(公元644年)为给事中。生芬。

第一百零五代

芬  :德馨之子,字济芳。唐高宗麟德间(公元664年—公元665年)为中书侍郎。生宽。

第一百零六代

宽  :芬公之子,字公绰。唐中宗嗣圣甲申元年(公元684年)拜舒州【今安徽安庆县】都督。生应奎。

第一百零七代

应奎:宽公之子,字联辉。唐中宗神龙间(公元705年—公元706年)登明经高第。初,为常州【今江苏常州府】剌史。改除(授)长沙【今湖南长沙府】太守。生修文。

第一百零八代

修文:应奎之子,字超武。唐玄宗开元间(公元713年—公元741年)第进士。初,拔相王府司马,改除(授)御史大夫,升授国子祭酒。为人直谅慷慨,见推于同平章事韩休。尝踵政公重修谱牒。生欣。

第一百零九代

欣  :修文之子,字同人。清奇雅正,有诗名。唐肃宗上元间(公元760年—公元761年)为江南道巡察使。生翰、翬。

第一百一十代

翰  :欣公长子,字西园。唐德宗建中时(公元780年—公元783年)为翰林侍诰。生浩。

翬  :欣公次子,字斯飞(翬,音hui)。唐德宗贞元时(公元785年—公元804年)为大理寺评事。生淮。

第一百一十一代

浩  :翰公之子,字其天。唐宪宗元和已丑四年(公元809年)进士,任河北按察使。博学工词赋,时人称为“庐江学士”。生伟。

淮  :翬公之子,字自桐。生进滔。

第一百一十二代

伟  :浩公之子,字丰宗。唐穆宗长庆癸卯三年(公元823年)判度支。后为同州刺史。伟尝踵修文公重修谱牒。生彙、彝。

进滔:淮公之子。灵武人,为本军校。文宗太和已酉三年(公元829年)六月知留后使,八月为魏博节度使。卒於文宗开成庚申五年(公元840年)十月。生宏敬。(按:‘进滔’别本为‘进韜’,后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

第一百一十三代

彙  :伟公长子,字秉钧(彙,音hui)。唐武宗会昌时(公元841年—公元846年)为剑南巡察使。生琇、莹。彝  :伟公次子,字秉常。唐武宗会昌时(公元841年—公元846年)为刑部侍郎。生瑜。

宏敬:进滔之子,初名重顺,赐名宏敬。唐文宗开成庚申五年(公元840年)冬十月知魏博留后使,寻为魏博节度使。武宗会昌癸亥三年(公元843年)为南面招讨使。唐懿宗咸通丙戌七年(公元866年)卒。生子全皞。(‘宏敬’别本为‘弘敬’)

第一百一十四代

琇  :彙公长子,字子美。迁黄州【今湖北黄州府。一作广州,即广东广州府】。生锡嘏。

莹  :彙公次子,字子玉。迁浙江杭州府会稽县。生锡畴。

瑜  :彝公之子,字子光。唐文宗太和癸丑七年(公元833年)擢进士,迁(任)户部郎中。生锡恩、锡圭。

全皞:宏敬之子。唐懿宗咸通丙戌七年(公元866年)为魏博留后使,寻为魏博节度使。以年少骄暴好杀,庚寅十一年(公元870年)秋八月,军中作乱,全皞单骑走追杀之。自进滔得魏博至全皞传三世,四十二年而灭。(其后待考)

第一百一十五代

锡嘏:琇公之子,字光禹。唐时为大理司直。生鼎。

锡畴:莹公之子,字范禹。唐时为太常侍丞。生羲图。

锡恩:瑜公长子,字绳禹。唐僖宗光启间(公元885年—公元887年)为会稽【今渐江绍兴府、会稽县】守,甚有能名。生羲易、羲庆。

锡圭:瑜公次子,字缵禹。唐时为司农寺卿。(其后待考)

第一百一十六代

鼎  :锡嘏之子。唐末,为容管经略使。生泽。

羲图:锡畴之子,字辉山。会稽人。唐昭宗天复壬戌二年(公元902年)进士。铨陕西延安府郡守。生渊。

羲易:锡恩长子,字肇三。唐昭宗天祐时(公元904年—公元918年)为监察御史。生神剑。

羲庆:锡恩次子,字肇基。唐昭宗天祐乙丑二年(公元905年)进士及第。世乱不仕。生清。尝踵伟公重修谱牒。

第一百一十七代

泽  :鼎公之子。《五代史》作黄州【黄州:今湖北黄州府,他本作广州,今广东广州府】人,后唐庄宗同光癸未元年(公元923年)为洛阳【即今河南省洛阳县】令。甲申二年(公元924年)九月庄宗猎,泽遮道谏曰:“陛下赋敛既急,今禾稼将成复蹂践之,使吏何以为理,民何以为生。臣愿先赐死。”庄宗慰遣之。乙酉三年(公元925年)为太仆少卿。(其后待考)

渊  :羲图之子,字溥博。生延。

神剑:羲易之子。生福进。

清  :羲庆之子,字洁怀。后唐庄宗同光时(公元923年—公元925年)为建昌【今江西建昌府】令。生二子:廷、建。

第一百一十八代

延  :渊公之子,字世熙。生继夏。

福进:神剑之子,字善长。太原人【《通鉴》作河南人】。五季初为颖州防御使,后晋齐王开运时(公元944年—公元946年)为恒州将,丁未四年(公元947年)闰七月逐辽将满达勒遣使降汉,后汉隐帝承祐【隐帝名】乾祐已酉二年(公元949年)为刺史。生继筠。

廷  :清公长子,字朝立。生一子继禹。

建  :清公次子,字道立。宋太宗太平兴国壬午七年(公元982年)为巩昌【今陕西巩昌府】刺史,有惠政,性恬雅,琴书自随。生继杞。

第一百一十九代

继夏:延公之子,字昌炽。生允元。

继筠:福进之子,字化龙。宋太祖乾德时(公元963年—公元967年)为李继勋前锋将。开宝戊辰元年(公元968年)击破北汉兵,斩首三千级,遂夺汾河桥。生承矩。

继禹:廷公之子,字昌裔。生允诚、允信。

继杞:建公之子,字昌先,号菊友。筑室冶父【山名,在安徽庐江县之野】,种菊十余年,自号菊友,日偕词客,泛舟白湖【安徽庐州府庐江县之南有黄波湖,东当西河以入大江。黄波湖之南有荡湖简称白湖。白湖之西北有支流,上流出于庐江县之西南】之间,煮酒吟诗为物外游。复于淳化二年辛卯(公元991年)建祠冶父,掘得敞公所瘗“历代源流碑”,续成《何氏历代世谱》五十六卷。生允文、允修、允武。按:庐江县之北有巢湖,其北有黄波湖,黄波湖之南有白荡湖,白荡湖之南为长江。继杞公之泛舟白湖,其七代孙镕【字声一】之欲与从兄铸【字伯寿】一叶巢湖即指此二处。

第一百二十代

允元:继夏之子,字惇德。生绍。

承矩:继筠之子,字正则。宋太宗淳化癸巳四年(公元993年)三月【按:宋史本传作端拱戊子元年】为河北屯田制置使。至道乙未元年(公元995年)四月契丹寇雄州,承矩御却之(击退)。生龟龄、昌龄、九龄、遐龄。允诚:继禹长子,字纯一。(其后待考)

允信:继禹次子,字近义。(其后待考)

允文;继杞长子。迁浙江余杭郡【今浙江杭州府余杭县】。生经。

允修:继杞次子,字高文。豪纵不羁,诗酒自适,生纶。

允武:继杞三子。迁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生纲、纪。

第一百二十一代

绍  :允元之子,字祖述。生自康。

龟龄:承矩长子。(其后待考)

昌龄:承矩次子。生象中。

九龄:承矩三子。(其后待考)

遐龄:承矩四子。(其后待考)

经  :允文之子,字子圣。生自修。

纶  :允修之子,字子贤。隐居教授,不入城市,剌史高其行谊,造门,屡辟不起。生自明。

纲  :允武长子,字子常。生自强。

纪  :允武次子,字子律。迁四川顺庆府南充县,生自行、自尊、自立。

第一百二十二代

自康:绍公之子,字尔寿。迁湖北武昌通城县,今湘人奉为迁湘始祖,葬通城县,妣田氏,生周士。【按:旧谱只载自康迁湘为湖广之祖,以下未悉,民国丙辰五年(公元1916年),有湖北何立功(系“运”字派)上川清族,携来刻谱查对,乃知此支实自康亲支,因抄补之。】

象中:昌龄之子。(其后待考)

自修:经公之子,字进益。生煌。

自明:纶公之子,字训典。潜心好学,笃志立行,富贵利达,毫不介意,生炳。

自强:纲公之子。生琬、琳。

自行:纪公长子。生涉、涧。

自尊:纪公次子。生群。

自立:纪公三子。生郯、邦。

第一百二十三代

周士:自康之子。妣吴氏,生淙尧、淙舜。

煌  :自修之子,字耀祖。生程、秩。

炳  :自明之子,字耀天。宋仁宗庆历辛巳元年(公元1041年)为国子直讲,壬午二年(公元1042年)十一月,朝廷征晋州处士孙复【字明复,宋征为国子直讲】,遂避贤,复修先人菊圃,杜门读书,乡里罕识其面,生一子穆。

琬  :自强长子,字子温。浙江龙泉人,宋仁宗尝疏其名于屏曰:“政事何琬,文章叶涛”涛亦同里。生守中。

琳  :自强次子,字子斑。生执中、致中。

涉  :自行长子,字济川。四川南充人,汛览博古。宋仁宗宝元间(公元1038年—公元1039年)迁(授)著作郎,管勾鄜延路招讨使,机宜文字,时夏景宗元昊扰边。军中经画,涉与有力。所至多建学馆,劝课诸生。虽在军中亦尝为诸将讲《左氏春秋》,狄青之徒皆横槊以听。(其后待考)

涧  :自行次子。(其后待考)

群  :自尊之子,字通夫。西充人,博学好古,喜激扬论议,著书数十篇。宋仁宗嘉祐间(公元1056年—公元1063年)直龙图阁,何郯表其行义,赐号“安逸处士”。(其后待考)

郯  :自立长子,字圣从。四川成都府人,宋仁宗庆历间(公元1041年—公元1048年)为御史,后迁(授)龙图阁学士。生榛。

邦  :自立次子,字圣国。迁四川成都资州直隶州,生栗。

第一百二十四代

淙尧:周士长子。妣焦氏,生翼凤、附凤。

淙舜:周士次子。(其后待考)

程  :煌公长子,字德昌。迁浙江金华府【金华,宋名婺州】。生钊。

秩  :煌公次子,字德音。生铸。

穆  :炳公之子,字友昌。宋徽宗政和间(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为翰林学士,忤(音伍,不顺从)蔡京意,遂隐归。生镕、锦。

守中:琬公之子,字大本。(其后待考)

执中:琳公长子,字伯通。浙江处州龙泉县人,宋徽宗崇宁间(公元1102年—公元1106年)为吏部尚书。大观丁亥元年(公元1107年)春正月为中书侍郎,已丑三年(公元1109年)六月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政和丙申六年(公元1116年)四月,病甚,年高,以太傅致仕、就第朝朔,望物仪廪稍,一如居位时,未几,卒。生修年、亿年。

致中:琳公次子,字位高。迁浙江温州府。生南轩。

榛  :郯公之子,字文密。(其后待考)

栗  :邦公之子,字文缜。四川资州人。宋钦宗靖康丙午元年(公元1126年)三月为尚书右丞,八月为中书侍郎,栗主战,与曹恪,耿南仲不合【时朝议割三镇以缓金师,栗力言其不可】,十一月罢为开封尹。寻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其后待考)

第一百二十五代

翼凤:淙尧长子,字翔霄,行细六。同弟附凤捷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年)科进士,故至今称双凤仕。至大理寺评事,迁衡州签判,勅授承德郎。妣戴氏,生念六、鹏。庶室周氏。

附凤:淙尧次子,字千仞,行义六。与兄翼凤同捷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年)科进士。任岳州府平江宰,迁浙江杭州司理厅,封奉直大夫。妣邱氏【梢林邱圣卿女】,生鹓。【按:此即湖北沔阳州何家塆益兰马埠四世祖考、妣也。】

钊  :程公之子。生伯熭。

铸  :秩公之子,字伯寿。余杭人,宋高宗绍兴已未九年(公元1139年)为侍御史,庚申十年(公元1140年)七月为中丞,辛酉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签枢密院事,壬戌十二年(公元1142年)七月权参知政事。初,秦桧陷岳飞于狱,命铸鞫(音锯,审问)。铸颔(音han,点头)之,引飞至庭,诘(音洁,问)其反状。飞裂裳以背示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字深入肤里。既而阅实,俱无验,遂白其冤于桧。桧怒。铸曰:“铸岂区区为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至是年八月,桧以铸不传会岳飞之狱,怨之,讽万俟卨(读mo、qi、xue)论其过,欲窜诸岭,表,帝不许。遂出知徽州【今安徽徽州府】,后复授秘书少监。徽州居住。生大德。

镕  :穆公长子,字声一。宋高宗绍兴戊午八年(公元1138年)十二月为礼部左侍郎。辛酉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月秦桧矫诏(假传圣旨)下飞于大理狱,令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鞫。镕谓铸曰:“岳鹏举【岳飞字】乃宋室社稷,天下生灵之所系也。桧欲诬而死之,将以和议图富贵,欺天罔上,莫此为甚。兄既坐狱【‘坐’字别本作‘听’】,须赤胆白肺以明其诬。毋令权贵戕害忠良”。铸颔之,既而阅实无状,遂白其冤于桧。桧乃改命私人谏大夫万俟卨【读墨七血】。镕见桧必欲死飞,又谓铸曰:“天下事,不可为矣,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无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余与兄,一叶巢湖【在安徽庐州府庐江县之北】,数杯笛浦,庶北风不致吹衣,雨雪不致沾裳也。”铸不以为然,镕遂隐去,筑菊圃以待清。及桧卒害岳飞。镕叹曰:“二圣【宋徽宗、钦宗】不返【被金掳去】,三光无色。”基于此矣!因为泣下。生大受。

锦  :穆公次子。生大一。

修年:执中长子,字南翔。生澹。

亿年:执中次子。后无考。(其后待考)

南轩:致中之子。生逢源。

第一百二十六代

念六:翼凤长子。无出。

鹏  :翼凤次子,字云程。于宋理宗淳祐已酉九年(公元1249年)同制置使余玠治蜀,任利州【今四川省保宁府广元县】守将,诰封武烈大夫。妣汪氏,生朝栋。

鹓  :附凤之子,字云路,行念六。邑庠生,应经艺制科中式,任江南道临州新淦宰。妣张氏【临湘张驸马女】,生朝祯。

伯熭:钊公之子。(熭,音wei)生基。

大德:铸公之子。(其后待考)

大受:镕公之子,字超儒。宋宁宗嘉定壬午十五年(公元1222年)进士,任安徽颖州府泰和县教谕【宋泰和县,明改泰为太今县】,严师弟礼,训诲谆恳,至忠孝节烈,丁宁告诫,不啻再三,诸生咸遵其教,一邑赖之,后以老解组归里,撮取《历代世谱》著《图系》一卷,娶魏氏,生一子侯。

大一:锦公之子。由庐江徙楚之梅城,生尚一。

澹  :修年之子,字自然。浙江处州府龙泉县人,宋孝宗淳熙间(公元1174年—公元1189年)为司业,光宗绍熙时(公元1190年—公元1194年)为中丞,宁宗庆元丙辰二年(公元1196年)夏四月参知政事,庚申六年(公元1200年)知枢密院事。(其后待考)

逢源:南轩之子。浙江温州府人,宋宁宗开禧中(公元1205年—公元1207年)知四川嘉定府,以忧民为心,与何耕、孙松寿、宋海前后守嘉,皆有惠政,民绘像以祀,曰:“四循良”。 (其后待考)

第一百二十七代

朝栋:鹏公之子,字国柱,行祥三。生而颖异,早登贤书,后任江西道赣州府瑞金邑宰,循良著绩,封文林郎,妣徐氏,临湘县治湖里徐兴公女,生煁心。

朝祯:鹓公之子。任齐地青州剌史,诰授奉直大夫,生煁思。

基  :伯熭之子,字子恭。婺州金华人,少师事黄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遂得渊源之懿,穷伊洛之学,赵汝腾、蔡杭、杨栋相继荐于朝,诏以崇政殿说书,徵不起,宋理宗景定癸亥四年(公元1263年)都省言婺州布衣何基得先儒理学之传,年高德邵,隐居乐道。于是,诏补迪功郎,又改承务郎,基终不受,时差婺州教授兼丽泽书院【在浙江金华府城东北】山长,宋恭帝【即帝显】德祐乙亥元年(公元1275年)四月诏赐基谥“文定”。所著有《大学》、《语》、《孟》、《太极通书》、《西铭近思录》等。(其后待考)

侯  :大受之子,字公次。性静谧,博览群书,抚宋室之衰微,痛乾纲之不振,尝作诗以寓意。诗曰:“黄袍启运业承天,五曜娄奎诞大贤。圣主慈祥甘露润,奸臣罪恶飓风颠。江山瓦裂苍生病,国祚波漂宝位悬。最是不堪回首处,朱仙镇上目凄然。”于是,忧愤不己,以楚之江安【今湖北之公安,原注黄州府误】多产名贤,且又干戈稍静,遂以访道之故,于度宗咸淳时(公元1265年—公元1274年)挈家溯江而南,爱明水山【湖北黄州府广济县】,乃筑室居之,后又迁于齐安【齐安:湖北黄州府别名】。娶潘氏,生三子:顺、颐、颜。

尚一:大一之子。生宣仪、宣仁。

第一百二十八代

煁心:朝栋之子,字盛光,行千二。举宋端宗【即宋益王昰】景炎元年【即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丙子乡榜,生平廉静寡欲,不求闻达,乐志林泉,且际时艰,妣孙氏,生万一、万二、万三、万四、万五、万六。

煁思:朝祯之子,字慎修,即千三。其子迁监利【湖北荆州府监利县】、沔阳【湖北汉阳府沔阳县】。(其后待考)

顺  :侯公长子,字理翁。元世祖至元癸酉十年【即宋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岁进士,任浙江严州府寿昌县教谕,娶杜氏,生宽、安。

颐  :侯公次子,字养翁。娶潘氏,生容。

颜  :侯公三子,字悦翁。娶邱氏,生宥、宜。

宣仪:尚一长子。生念一、念四、念七、念八、念九、念十。

宣仁:尚一次子。生念二、念三、念五、念六。

第一百二十九代

万一:煁心长子。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生得经。

万二:煁心次子。娶白氏,生得申、得晋,何桥关祖。

万三:煁心三子。举方正,不就。妣胡氏,临湘县胡士昂公女,生得量。神二祠中源祖。万

四:煁心四子。妣焦氏,生得瑛、得春,西关祖。

万五:煁心五子,字豫章。妣沈氏。生得世、得众,凤雁二关祖。

万六:煁心六子。生得绶。

宽  :顺公长子,字洪人。元时,府庠生。娶周氏,生三子,福、祉、祥。

安  :顺公次子,字济人。娶祝氏,生祖。

容  :颐公之子,字受人。娶左氏,生三子:祐、祧、祜。

宥  :颜公长子,字育人。元庠生。娶焦氏,生二子:祀、禧。

宜  :颜公次子,字谐人。娶白氏,生礼。

念一:宣仪长子。旧居新化沣溪,转徙蒋家坪,今成都司马进卿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四:宣仪次子。旧居御浦河底溪,转徙新仪口东,今文学自如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七:宣仪三子。旧居新化何家坪,转徙大洋溪三江口,今文学自得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八:宣仪四子。旧居新化石溪塘下山,转徙思沣溪,今孝廉东俊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九:宣仪五子。旧居新化白溪,转徙白沙坪,即昔旧县,今颖川司马相公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念十:宣仪六子。徙豫章。(其后待考)

念二:宣仁长子。徙中湘彭山。(其后待考)

念三:宣仁次子,名德明,字又新,行念三。元初,由新化徙宁乡黄材市,娶姜氏,夫妇合葬司马山,癸山丁向兼子午,去黄材市十五里,为造钟怡祖,生时兴。

念五:宣仁三子。徙宝庆何家桥。(其后待考)

念六:宣仁四子。徙资阳小子江,今万历解元守初之后是也。(其后待考)

第一百三十代

得经:万一之子。同父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生辛一、辛二、辛三。辛三迁巴陵襄阳。

得申:万二长子。自临湘县雁岭迁湖北武昌府嘉鱼县,娶甘氏,生胜一、胜二。

得晋:万二次子。生胜三。

得量:万三之子,字达卿,行绍六。妣罗氏,临湘县罗启辉女。生大器、大成、大传、大贵、大明、大俊、大宝、大荣【长二祠中四关祖】。

得瑛:万四长子。妣周氏,继妣汤氏,公生二子,长子由西井桃林迁巴陵县官桥塅;次子迁寒婆坳。(其后待考)

得春:万四次子。妣周氏,继妣陶氏,生三子:长元泰,西港山祖;次谅泰,何家洞祖;三晨泰,平桥祖。

得世:万五长子,字问十。妣赵氏,生子:长承纲,雁岭祖;次承纪,长安祖;三承纶,凤凰祖。

得众:万五次子。(其后待考)

得绶:万六之子。生承坤。

福  :宽公长子,字维祺。(其后待考)

祉  :宽公次子,字维嘏。娶罗氏,生三子:长玉明字师寄、次绍明字师齐、三开明字师启。

祥  :宽公三子,字维祯。元世祖至元癸巳三十年(公元1293年)举人,甲午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进士,任云南大理府浪穷县知县。娶赵氏,生九子:长圣、次贤、三英、四哲、五邦、六国、七隆、八盛(后更德明入蜀涪)、九光。

祖  :安公之子,字维念。娶徐氏,生新号师知。

祐  :容公长子,字启寿。(其后待考)

祧  :容公次子,字启后。(其后待考)

祜  :容公三子,字启祚。元,县庠生。(其后待考)

祀  :宥公长子,字受膰。元,太学生。(其后待考)

禧  :宥公次子。字受喜。(其后待考)

礼  :宜公之子,字受矩。(其后待考)

时兴:念三之子。娶李氏,夫妇合葬黄材市何家塆对门塅中,乙山辛向。生克仁、克义、克礼、克知。

第一百三十一代

辛一:得经长子。(其后待考)

辛二:得经次子。(其后待考)

辛三:得经三子。迁巴陵襄阳。(其后待考)

胜一:得申长子,原名雁岭。妣李氏,生仁二、仁五、仁七、仁八。

胜二:得申次子。(其后待考)

胜三:得晋之子。同父迁湖北荆州府监利县何家塆,娶胡氏。(其后待考)

大器:得量长子。失传。(其后待考)

大成:得量次子。失传。(其后待考)

大传:得量三子。迁兴国州,通神关祖。(其后待考)

大贵:得量四子。迁兴国州,通神关祖。(其后待考)

大明:得量五子,字清远,号熙象。盛德贻谋,通易理,每有神机,家颇饶。乐行善事,殁后,得公子铸铜像以祀之,其像因兵燹失于临湘县苦竹坳郑姓家。盖苦竹坳是我祖籍发源之所,故先世祖坟多在其处,以元鼎革失之,原配鲁氏,生一子讳贵,迁湖北兴安府,为彼十一世,继妣左氏,生四子:长道,神关祖;次振,祠关祖;三祥止;四奇,中关祖。

大俊:得量六子。奇中关祖。

大宝:得量七子。(其后待考)

大荣:得量八子。字华远,迁巴陵县,在岳州府城西门外张骆坊外。娶官氏,生一子义,马源祖。

元泰:得春长子,行一。生一子至广。

谅泰:得春次子,行二。生一子伏五。

晨泰:得春三子,行三。娶杨氏,生一子俸元。

承绪:(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仲五:(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添视:(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文富:(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文贵:(注:老谱只有人名,上下皆无叙述,恭录待考)

承纲:得世长子,字周典。妣闵氏,生二子:储丰、储足。

承纪:得世次子。妣高氏,生二子:长功鼎、次山鼎。

承纶:得世三子。徙居银邑凤凰山阳界,因元乱,仍转黑洋洞,箩筐等处,妣钟氏,生一子仕成。

承坤:得绶之子。迁湖北荆州府监利县。(其后待考)

玉明:祉公长子,字师寄。与弟师齐于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为洪武元年)自湖南岳州府巴陵县迁四川叙州庆符县,光绪间署涪州训导何世熙字介堂即其后也,介堂出庆符志,证其始祖师寄、师齐之名。(其后待考)

绍明:祉公次子,字师齐。明洪武初(公元1368年为洪武元年),同兄玉明由湖南巴陵县迁四川叙州府庆符县。(其后待考)

开明:祉公三子,字师启。明洪武初年携《大受谱》由齐安迁黔。娶唐氏,生起、赴。

圣  :祥公长子,字师鲁,后更德远。元武帝至大己酉二年(公元1309年)举人,仁宗皇庆癸丑二年(公元1313年)进士,延祐甲寅元年(公元1314年)授广东高州府石城县知县,英宗至治癸亥三年(公元1323年)内转除礼部郎中,泰定帝泰定丁卯四年(公元1327年)以贤劳迁云南布政使司,遂泛舟泊岳阳【今湖南岳州府】见洞庭【湖名,在湖南岳州府。】山水之胜,有栖隐志,乃命财力仆于府治北仓,后卜地数亩,筑室其间为何家庄,作他日解组之计,是年冬始莅任。顺帝至正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徐寿辉兵陷岳州,公举家至大桥【在今湖南岳州府巴陵县】,依弟玄六居,癸巳十三年(公元1353年)以寿终于大桥,甲午十四年(公元1354年)其子超复归何家庄,元配吕氏,生一子超字绍先。庶妣苏氏,生一子越字茂先。

贤  :祥公次子,字师孟,后更德大。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八角楼。(其后待考)

英  :祥公三子,字师杰、后更德浦。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雁岭。或谓雁岭,属湖南岳州府临湘县。(其后待考)

哲  :祥公四子,字师睿,后更德长。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公安门。(其后待考)

邦  :祥公五子,字玄敏,后更德茂。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临湘县聂家市。(其后待考)

国  :祥公六子,字师政,后更德盛。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安陆府潜江县。(其后待考)

隆  :祥公七子,字玄昌,后更德光。家湖北黄州府。(其后待考)

盛  :祥公八子,字师发,后更名德明。元延祐戊午五年(公元1318年)十月十二日卯时生於齐安【湖北黄州府,即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元顺帝至正乙酉五年(公元1345年)科武举。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沿江盗起,继而叛元者纷纷四起,闻徐寿辉驱元除乱,公亦早有其志,因此于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託妻陈氏、蔺氏及子赵、赳(舜卿)、趋等于七兄玄昌,为避成败莫测,株连族众,更名德明,毅然往从徐寿辉部。至正丁酉十七年(公元1357年),公同族弟新字师知与徐部将明玉珍入蜀,陷成都,据重庆……至正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玉珍称帝,国号“夏”,年号“天统”,建都重庆,封公“万户侯”(沿袭元制),世袭“千户伯”,掌涪陵军伍,取眷齐安移籍蜀之涪州徐坪(鹤游坪、又称北坪,公元1953年划入垫江县)沙坪庙场石堰口而家之。至正甲辰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公见玉珍无复远图,往从明太祖,授公“恢剿副总兵”。公曾前后镇涪两次,蜀中黔地屡乱皆平之。明太祖洪武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蜀平,太祖以公在蜀久,授公“涪陵卫指挥”。甲寅七年(公元1374年)黔贼侵犯,公兵寡不敌,于八月二十六日午时殉难失尸,仅拾血衣,铸金首招魂以葬。太祖嘉其忠勇,追赠“建威将军”。赐谥“忠节”,世荫“千户”一人。寿五十六岁。葬鹤游坪沈家场(坪山镇杨柳村)尖山坡下金子山,立丁山癸向。(其行实,已载入《涪州志》、《涪陵辞典》等史籍。)失《大受世谱》。妣陈氏,诰封正一品夫人,生赵,字光先。母子均未入蜀,生卒不详,葬湖北黄州府。妣蔺氏,湖北黄州府进士蔺先模女,诰封一品夫人。生於元英宗至治辛酉元年(公元1321年)正月十九日子时,亡明洪武乙丑十八年(公元1385年)十二月十八日未时,寿六十四岁,与公合葬。生二子,次子赳字武先,入川更名舜卿,字重华。三子趋,字启先,入川更名尧卿,字放勋(尧卿出后何新字师知)。光  :祥公九子,字玄六,后更德久。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其后待考)

新  :祖公之子,字师知。元季,与从兄德明佐明太祖以征剿功授“武显将军”。偕德明入蜀涪陵。娶赵氏,无嗣,以德明三子尧卿字启先为后。公卒,与妣赵氏合葬涪陵鹤游坪箐林山。

克仁:时兴长子。(其后待考)

克义:时兴次子。(其后待考)

克礼:时兴三子。(其后待考)

克知:时兴四子。民国黔军中有何振华者携一袖珍谱。考其谱乃穆公七世孙克知之后徙于滇者。(其后待考)

第一百三十二代

仁二:胜一长子。失传。(其后待考)

仁五:胜一次子。失传。(其后待考)

仁七:胜一三子。失传。(其后待考)

仁八:胜一四子。失传。(其后待考)

贵  :大明长子。迁湖北兴安府,为彼十一世祖。(其后待考)

道  :大明次子。神关祖。(其后待考)

振  :大明三子。祠关祖。(其后待考)

祥  :大明四子。止。(其后待考)

奇  :大明五子。中关祖。(其后待考)

义  :大荣之子。马源祖。(其后待考)

至广:元泰之子。(其后待考)

伏五:谅泰之子。(其后待考)

俸元:晨泰之子。(其后待考)

储丰:承纲长子。(其后待考)

储足:承纲次子。(其后待考)

功鼎:承纪长子。(其后待考)

山鼎:承纪次子。(其后待考)

仕成:承纶之子。(其后待考)

起  :开明长子,字立先。居贵州。(其后待考)

赴  :开明次子,字行先。(其后待考)

超  :圣公长子,字绍先。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举人,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进士。乙未十五年(公元1355年)授山东济南府长清县知县,戊戌十八年(公元1358年)转经筵博士。庚子二十年(公元1360年)升河南彰德府知府。初,从父圣自湖北黄州府官云南,去官后迁湖南岳州府治北仓后何家庄。元顺帝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徐寿辉兵陷岳州,父圣举家至大桥【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甲午十四年(公元1354年)超挈家复归何家庄。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大明兵及陈友谅战于鄱阳,友谅死。其子理复据武昌。是年,超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之南湖。超之后世多有闻人。今湖北汉阳府沔阳族众。生子五:仁、义、礼、智、信。公述有《何氏本纪》。

越  :圣公次子,字茂先。明太祖洪武乙卯(公元1375年)举人。生於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原籍湖南岳州府。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与兄超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南湖。生一子孝。

赵  :盛公(德明)长子,字光先。元,县庠生,与母陈氏仍留齐安未入蜀,妣氏未详。生一子弟,名恭卿。舜卿:盛公(德明)次子,原名赳,字武先,入蜀后更名舜卿字重华。公,元县庠生。明洪武甲寅七年(公元1374年)荫“千户”,兼任涪陵卫千户所千户。诰赠“武显将军”,镇涪三十八载,边隅肃清。元顺帝至正癸未三年(公元1343年)七月初一日巳时在湖北黄州府诞生。明永乐壬辰十年(公元1412年)二月二十九日戌时在鹤游坪石堰口家告终,寿七十岁。葬石堰口侧箐林山。立申山寅向。【其行实已载入《涪州志》和《涪陵辞典》等史籍。】妣冯氏,明诰封二品夫人,生於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六月十四日卯时。明永乐甲午十二年(公元1414年)冬月初十日辰时卒,寿六十八岁,与公合葬。生三子:兴、清、洪。

尧卿:盛公(德明)三子,原名趋字启先。入蜀后更名尧卿字放勋。于元顺帝至正癸巳十三年(公元1353年)十月二十日辰时在湖北黄州府诞生,至正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公年十岁,因父德明遣使取眷齐安,从生母蔺夫人,兄舜卿入蜀。嗣因从叔新字师知无后,遂出嗣之。明洪武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公年十八,是年三月娶白孺人。八月即奉父命返齐安迎陈夫人并兄赵入蜀。九月十九日申时以疲劳得疾卒,葬麻城县孝感乡。妣白氏,南京刑部侍郎白勉之姑母,生於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七月初八日寅时,卒於明洪武壬子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二十八日巳时。寿二十一岁,葬鹤游坪水口。生一子澄,原名忠。

第一百三十三代

仁  :超公长子,字长卿。(其后待考)

义  :超公次子,字善卿。(其后待考)

礼  :超公三子,字政卿。(其后待考)

智  :超公四子,字贵卿。(其后待考)

信  :超公五子,字才卿。(其后待考)

孝  :越公之子,字敬卿。(其后待考)

弟  :赵公之子,字恭卿。县庠生,与父居齐安。(其后待考)

兴  :舜卿长子,字诗斋。公长而贤,例应荫“千户”,因先舜卿公而逝,故未得荫,涪人深惜之。生於明太祖洪武戊申元年(公元1368年)九月十四日卯时,卒於明成祖永乐庚寅八年(公元1410年)四月十五日亥时,寿四十三岁。葬北拱坝何家山。妣潘氏,生於元顺帝至正丙午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七月初八日午时,卒於明永乐壬寅二十年(公元1422年)正月二十五日子时,寿五十六岁,与公合葬。生五子:友直、友益、友于、友善、友义。

清  :舜卿次子,字洁斋。公,明成祖永乐九年辛卯(公元1411年)科举人。永乐壬辰十年(公元1412年)荫“千户”兼涪陵卫千户所千户,镇涪十七载,行实详墓志。公生於明洪武丁巳十年(公元1377年)九月二十四日寅时,于宣宗宣德戊申三年(公元1428年)七月二十六日未时殉“五姓流贼”难。寿五十二岁。赠“武显将军”,赐谥“义烈”。葬鹤游坪沙坪庙周元山,立艮山坤向。(其行实,己载入《涪州志》和《涪陵辞典》等史籍。)妣韩氏,明诰封二品夫人。生於洪武戊午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十五日未时,卒於景泰丙子七年(公元1456年)四月初七日子时,寿七十八岁。葬石堰口石瓦坟,立寅山申向。生一子友亮。

洪  :舜卿三子。出后舅父冯氏。(注:洪公之后不复何姓,为冯氏一支矣)澄  :尧卿之子,原名忠。生於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十二月初七日未时。公幼孤,赖蔺太夫人(祖母)抚育成立。事明惠帝,建文壬午四年(公元1402年),成祖靖难兵入南京,公与方孝儒等同殉难。(其后待考)


   
-------------------------------------------------------------------------------------------------------------------------------------------------------------------------
【复版】        黄帝姒何谱系··贲愤何氏世系···监利涪陵大受公支系 (黄帝71世起)

71世
贲偾:生於秦政即位之初年,因先世自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杞被楚灭,至秦政并吞六国后之庚辰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窜居江南庐江河上,已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生迪光。
                                            (汉朝时代) 
72世
迪光:生脩。
 
73世
脩  :字道皇,西汉文帝时(公元前179年—164年)为博士,有贤声,加二千石,公 曾续修禹裔所存釐公旧谱。生禧、卓、宪。
74世
禧  :一名成。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宏农都尉,后出为胶东王相。生清。
74世,卓  :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太尉。由江南庐江河上徙汝南郡平舆县,生澜。
74世,宪  :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为丞相长史。(其后待考)
 
75世
清  :一名果。西汉武帝建元时(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为尉史中丞,迁大中大夫。生比权、比干。
75世,澜  :。西汉武帝元光时(公元前134年—公元前129年)为谒者仆射,加二千石。自平舆徙平陵。生比烈。

76世,比权:字衡卿。西汉武帝时为奉车都尉。(其后待考)
76世,比干:字少卿。敞六世祖。学尚书于晁错,经明行修,兼通法律。为汝阴县狱吏,决曹掾(治水),平活数千人,武帝时为廷尉正,与张汤同时,汤持法深,而公务为仁恕,数与汤争,虽不能尽得,然所济活以千数。后迁丹阳都尉,狱无冤囚,淮汝号曰“何公”。征和三年辛卯(公元前90年)三月辛卯天大阴雨,公在家,日中,梦贵客车骑满门。觉以语妻,说未已,门有老妪,可八十余,头白,求寄避雨。雨甚,而衣履不沾渍,雨止,送出门,乃谓公曰:“公有阴德,今天赐君策,以广君之子孙。”因出怀中符策,状如简,长九寸,凡九百九十枚以授公,曰:“子孙佩印绶者当如比算。”时公年五十八,有六男,又生三子。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自汝阴徙扶风平陵,代为名族。生九子:刚、毅、木、讷、近、仁、寿、考、万。
76世,比烈:澜公之子,字勋卿。西汉武帝时官二千石。生並。
 
77世,毅  :比干次子,字子坚。西汉宣帝五凤时(公元前57年—公元前54年)为蜀郡太守,遂由扶风郡平陵徙蜀郡郫县。
               毅公尝踵脩公续修谱牒。生文、武、显、承、谟。
77世,寿  :比干七子。为蜀郡太守。无子,以毅第三子显为后。
77世,並  :比烈之子,字子廉。初为长陵令,道不拾遗,持法如山,不阿权贵。后迁陇西太守、徙颖川太守,均有贤声,见
              纪颖川,名次黄霸,史称其节,亚尹翁归云。《汉书》有传。生恹。
 
78世,文  :毅公长子,字翁君,号霸。任郡户曹,属国中郎将等职。
78世,武  :毅公次子,字君公。蜀郡郫县人。西汉成帝阳朔戊戌二年(公元前23年)为蒲郡守,庚子四年(公元前21年)为扬州刺史,鸿嘉壬寅二年(公元前19年)为凤阳郡守,甲辰四年(公元前17年)为司隶校尉,永始丙午二年(公元前15年)为兖州守,戊申四年(公元前13年)为京兆尹。公为吏,守法尽公,进善退恶,所居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其为刺史时,二千石有罪,应时辄奏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问恳田美恶,已见二千石,称循吏焉。元延时(公元前12年—公元前9年)为御史大夫。绥和癸丑元年(公元前8年)夏四月,上疏言:“末俗事烦,宰相不及古,而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不治,宜建三公官。”成帝嘉纳之,进为大司空,封氾乡侯,增奉如丞相。是年冬十月,与丞相翟方进上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临尊,剌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准,请罢剌史,更置州牧,以应古制。”寻又与方进奏请立辟雍,成帝皆从之。甲寅二年(公元前7年)夏六月与丞相孔光奏请:“自诸侯王,列侯公主,名田有限,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过三千顷。奴婢无过三千人,期尽三年,犯者没入官。”成帝诏行之,后未果。秋七月右将军傅喜以光禄大夫遣归养病。武与唐林上书曰:“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今以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忠臣、社稷之卫。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成帝亦自重之,故寻复进喜。是年冬十一月因后母在郡,遣吏归迎,会成帝崩,吏恐路有盗贼,后母迎止。先是武不附贼莽,至是,莽因讽(用含蓄的话指责)左右,冤武事亲不笃。哀帝嗣统(继承帝位),亦欲改易大臣,遂策免武,罢归就国。哀帝建平戊午四年(公元前3年),谏大夫鲍宣等上书言:“武可大委任”。元寿已未元年(公元前2年)正月宣复上书言:“宜复征武,以应天心。建立大政,兴太平之瑞。”三月,丞相王嘉又言:“贤如何武不能进,罪当死。”是月,哀帝复征为御史大夫,秋七月,徙前将军。庚申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太皇太后诏公卿举可任大司马者,孔光以下皆举莽。独公与公孙录以为惠昭之世,外戚持权,几危社稷。今比世无嗣,方当选立近亲幼主,不宜令外戚持权,亲疏相错,为国计便。于是,武举录,录亦举武。太皇太后自用莽为大司马焉。莽以武不举已,因劾奏何武,公孙录互相称举,复免官就国。平帝元始癸亥三年(公元3年)为莽所杀,时同死者有司隶鲍宣等数百人,海内震焉!成帝朝功名略比薛宣而经术正直过之。《汉书》有传。生况、鄢。
78世,显  :毅公三子。曾出后寿公为子。为颖州太守、京辅都尉。无子,以武公次子鄢为后。
 
79况  :武公长子。仍家蜀郡郫县。生寰。
79鄢  :武公次子,隐名为孟,字出图。曾出后显公为子。因王莽篡汉,生父武被害,知忠臣正士不可立于朝,由蜀郡郫
               县徙匿河南嵖岈山,后再徙扶风平陵隐居,抱道而终。鄢公尝踵毅公重修谱牒。生宠。
 
80寰  :况公之子。东汉光武中元时(公元56年—公元57年)为骑都尉。生腾。
80宠  :鄢公之子,敞父,扶风平陵人,字天眷。为济南都尉。建武中(公元25年—公元55年)为千乘都尉,以病免,
               遂隐居不仕。生敞、敦。
 
81腾  :寰公之子。东汉光武中元时(公元56年—公元57年)为大司农,掌赋税。生玮。
81敞  :宠公长子,字文高。扶风平陵人。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东汉章帝元和(公元84年—公元86年)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敞论议高常引大体,每多匡正。司徒袁安亦敬重之。是时,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敞通经传,能为天官意,甚恶之,乃言于二公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故鸜鹆来朝,昭公有乾侯之厄;西狩获麟,孔子有两楹之殡;海鸟避风,臧文祀之,君子讥焉。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於庭际,不可不察。”由、安惧然不敢答。居无何而帝崩。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仓帑为虚。敞奏记由曰:“敞闻事君之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明公视事,出入再期,宜当克已,以酬四海之心,礼一,谷不升,则损服撤膳,天下不足,若已使然,比年水旱,人不收获;凉州缘边,家被凶害;男子疲于战阵;妻女劳于转运;老幼孤寡,叹息相依。又中州内郡,公私屈竭。此实损膳节用之时。国恩覆载,赏赉过度,寻公家之用,皆百姓之力,明君赏赉,宜有品制。忠臣受赏,亦应有度。明公宜先正已,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奏王侯就国,除苑囿之禁,节省浮费,赈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由不能用。章和戊子二年(公元88年)冬月齐殇王子都乡侯——畅奔吊国忧,上书未报,侍中窦宪遂令人刺杀畅于城门屯卫之中,而归罪于畅弟刚使侍御史与青州刺史杂考刚等。敞又说由曰:“刘畅宗室肺腑,茅土藩臣,来吊大忧,上书须报,亲在武卫,致此残酷奉宪之吏,莫适讨捕踪迹不显,主名不立。敞,备数股肱,职典贼曹,故欲亲至发,所以纠其变而二府以为故,事三公不与盗贼,公纵奸慝,莫以为咎。敞请独奏按及得事实。”太后闭宪于内宫,京师称其正。和帝永元已丑元年(公元89年)春,宪又陷尚书仆射郅寿下吏当诛。时敞为侍御史。上书曰:“寿为机密侍臣,匡救为职,缄默不言,其罪当诛。今寿违众正议以安社稷,岂其私耶?忠臣尽言,以死为归,臣诚不欲圣朝行诽谤之诛,以杜塞忠直,垂讥无穷。”书奏,寿得减死。是年秋九月官尚书,见窦宪兄弟骄纵,上封事曰:“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伏见大将军宪兄弟专朝,虐用百姓,奢侈僭逼,诛戮无罪。臣敞区区,诚不能上令太后损文母之号,陛下有誓泉之讥;下使宪等得长保其福祐,附马都尉窦瓌比请退身。愿抑家权,可与参谋,听顺其意,诚宗庙至计,窦氏之福。”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曰出敞为济南太傅。敞至国,辅康以道义,康有违失,敞辄谏争,康虽不能从,然素敬重敞,无所嫌牾焉,庚寅二年(公元90年)十二月迁汝南太守。敞疾,文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立春日常召督邮还府,分遣儒术大吏,按行属县显孝悌有义行者,及举冤狱,以春秋大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追行丧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置立礼官,不任文吏。又修理鲖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倾。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壬辰四年(公元92年)窦氏事败,有司奏敞子与夏阳侯窦瓌厚善,坐免官退归,由扶风平陵徙家庐州冶父山。读书种花以自娱。尝踵鄢公续修何氏谱牒。并于永元九年丁酉(公元97年)刻瘗 “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以垂不朽。和帝永元庚子十二年(公元100年)三迁五官中郎将。常忿疾中常侍蔡伦。伦深憾之,为所陷,抵罪。殇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卒於家(别本记为‘和帝永元十七年’)。生灿、煜。《汉书》有传。
81敦  :宠公次子,字文厚。生熙。
 
82玮  :腾公之子。生芸。
82灿  :敞公长子,字耀彩。东汉安帝永初时(公元107年—公元113年)为驸马都尉。
82煜  :敞公次子,字耀先。东汉安帝元初时(公元114年—公元119年)由庐江冶父山出任山东任城刺史,卒於官。子
              孙遂籍任城樊邑。樊县故城在今兖州瑕邱县西南。生豹。
82熙  :敦公之子,字缉光。东汉安帝永初时(公元107年—公元113年)为大司农,庚戌四年(公元110年)三月迁车骑
               将军,击降匈奴。生二子:长淳、次忠。
 
83芸  :玮公之子。东汉顺帝阳嘉时(公元132年—公元135年)为水衡都尉。生雄。
83豹  :煜公之子。东汉时为少府。生休。
83淳  :熙公长子,字质良。迁河南南阳,生固。
83忠  :熙公次子,字汉升。迁河南襄阳,生凤。
 
84雄  :芸公之子。东汉桓帝和平时(公元150年)为中牟令。生瞻。
84休  :豹公之子,字邵公,山东任城樊邑人也。公为人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以列卿子,诏拜郎中。非其好也,辞病而去,不仕州郡,进退必以礼。桓帝延熹乙巳八年(公元165年)太傅陈蕃辟之,与参政事。蕃败,公坐废锢。乃作《春秋公羊解诂》,覃思不窥门十有七年。又注训《孝经》、《论语》、《风角七分》,皆经纬典谟,不与守文同说。又以春秋驳汉事六百余,妙得公羊本意。公善历算,与其师博士羊弼,追述李育意,以难二传,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党禁解,又辟司徒群公表。公道术深明,宜侍帷幄,幸臣不悦之,乃拜议郎,屡陈忠言,再迁谏议大夫。年五十四,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卒。自商杞惠公所创制之谱牒,经定、灵、钦、靖、釐、禹裔、脩、毅、鄢续修,后传至东汉顺帝永建时(公元126年—公元131年)佚失,休公因此抱残续修,阙其贲偾以上不可知者,而述其以下可知者,即断自贲偾为始。生黼、黻。《汉书》有传。
84固  :淳公之子,字守坚。生二子,长进、次苗。又生一女为东汉灵帝后。
84凤  :忠公之子,字文通。生一子颙。
 
85瞻   :雄公之子。生一子楷。
85黼   :休公长子,字道济。东汉灵帝中平时为光禄主事,克绍家学,著《五经要义》十六卷。生一子潜。
85黻  :休公次子,字道翼。
85进  :固公长子,字遂高。河南南阳人,其妹为东汉灵帝后。灵帝光和庚申三年(公元180年)十二月征为侍中,中平甲子元年(公元184年)为大将军。已巳(公元189年)年秋七月为宦官等所杀。生一子源。
85苗  :固公次子。(按:《后汉书》何进列传摘抄补之: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荥阳贼数千人群起,攻烧郡县,杀中牟县令,诏使何进弟何苗(河南尹)出击之。苗攻破群贼,平定而还。诏遣使者迎于成皋,拜(授)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后被匡遂、董旻(董卓弟)所杀。)
85颙  :凤公之子,字伯求,河南南阳襄乡人。东汉灵帝中平时(公元184年—公元188年)见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是人也”。《汉书》有传。
 
86楷  :瞻公之子。为南陵令。生恂。
86潜  :黼公之子,字孔昭。东汉献帝兴平时(公元194年—公元195年)为九江太守。由山东任城樊邑迁还庐江灊县。汉武帝登礼灊之天柱山。即今安徽安庆府,春秋时为皖国。今安徽省,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属庐江,今潜县西北有水曰潜水,亦名皖水;有山曰潜山,亦名皖山。潜公继休公述有谱牒。生一子旻。
86源  :进公之子,字逢之。为豫章太守。生一子宴。
                               (三国时代   魏   蜀  吴) 
 87    岷:潜公之子,字奉天。魏文帝曹丕黄初时为中郎将,与吴战死。生子二:心德,恒德
87恂  :楷公之子。生贞。
87旻  :潜公之子,字奉天。魏文帝曹丕黄初时(公元220年—公元226年)为中郎将,与吴战不克,死之。生心德、恒德。
87宴  :源公之子,字平叔。南阳宛人。美姿容,少以才名著。魏明帝曹睿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与邓颺、曹爽谋夺
               司马懿权,为懿所杀,夷其族。(按:有史书作何晏。)
 
88贞  :恂公之子。为桂阳太守。生宣。
88心德:旻公长子,字正广。魏明帝景初时(公元237年—公元239年)为博士。生祐。
88恒德:旻公次子,字承休。迁陈郡阳夏。生夔。
 
89宣  :贞公之子。生攀。
89祐  :心德之子,字助国。博学洽闻,为儒者宗。生恽。
89夔  :恒德之子,字叔龙。陈郡阳夏人。东汉献帝建安癸巳十八年(公元213年)十一月为魏曹操尚书。生曾。(按:
             《中国大姓》摘抄补之: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辟(授)为司空掾属,后出任城令、长广太守、乐安太
              守,曹丕即位,先后任太仆、太傅,封阳武亭侯。)
                                ( 晋朝时代       西晋)
90攀  :宣公之子,字惠兴,蜀郡郫县人。武长子,况之十二代孙。西晋武帝咸宁时(公元275年—公元279年)为王濬
               参军。濬入建业,王浑以濬不待已,将攻之。公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得止。后为散骑侍郎。生一子璋。
90恽  :祐公之子,字谋昌,庐江灊人。西晋武帝咸宁间(公元275年—公元279年)为扬州别驾。太康庚子元年(公元
               280年),晋伐吴,恽谓刺史周浚宜速渡江直指建业。浚使白王浑,浑曰:“受诏”。但屯江北,不使轻进。且诏
              令龙骧将军王濬受我节制,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进耳。恽曰:“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成之功,来受节制,未
              之闻也。”浑不听,后王濬入建业,其明日王浑乃济江,以濬不待已,欲攻之。恽又与周浚笺使谏止浑。生敏。
90曾  :夔公之子,字颖考。陈国阳夏人,性奢侈。魏元帝曹奂景元时(公元260年—公元263年)为魏司隶。咸熙甲申元年(公元264年)升司徒。乙酉二年(公元265年)晋武帝伐魏,袭王位,改号“泰始”时,以曾为西晋丞相,位太傅,谥曰“孝”。生二子遵、邵。
 
91璋  :攀公之子。(其后待考)
91敏  :恽公之子,字叔达。西晋惠帝元康乙卯(公元295年)五年为司隶校尉。生表、泰、绍。又生女适临沂
              西晋太傅王导字茂宏。
91遵  :曾公长子,字思祖【邵庶兄】。有干能,少历清职,终于太仆。生四子:嵩、绥、机、羡。
91邵  :曾公次子,字敬祖。西晋武帝太熙庚戌元年(公元290年)即惠帝永熙元年,惠帝立广陵王为太子,以邵为师
              保,后任尚书左仆射。(按:其它书籍作何劭。)
 
92表  :敏公长子,字儒宗。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繁昌令,遂家焉。生行。
92泰  :敏公次子,字岱宗。西晋怀帝永嘉壬申六年(公元312年)为豫州刺史。生五子:函、充、范、矩、准。
92绍  :敏公三子,字道宗。迁东海郯。生修。
92嵩  :遵公长子,字伯岳。西晋怀帝永嘉时(公元307年—公元312年)为吏部郎中。
92绥  :遵公次子,字伯蔚。西晋怀帝永嘉时(307年—312年)为尚书,参机密。已巳三年(309年)为太傅越所杀。
92机  :遵公三子,字逸仙。初,何曾侍武宗,宴退,谓诸子曰:“祖上开创大业,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贻厥孙谋之道也,及身而已,后世其殆乎!汝辈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属必及于难”!及绥死,兄嵩哭之,曰:“我祖其殆圣乎!曾日食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子邵日食二万,绥及弟机、羡汰侈尤甚。与人书疏,词礼简傲。”王尼见绥书,谓人曰:“伯蔚居乱世而矜豪乃尔,其能免乎?”人曰:“伯蔚闻卿言,必相危害。”尼曰:“伯蔚比闻吾言,自已死矣!”永嘉之末,曾后无遗种。
92羡  :遵公四子。
 
93行  :表公之子,字遵道。生琦。
93函  :泰公长子,字伯道,庐江灊人。东晋明帝太宁癸未元年(323年)为庐江太守。尝踵潜公重修谱牒。生玄。
93充  :泰公次子,字次道。东晋成帝咸康间(335年—342年)为丹阳尹。丞相王导、司徒庾亮共荐曰:“充,气度风概,有万夫之望。”已亥五年(339年)七月为护军将军,参录尚书事,庚子六年(公元340年)为中书令。壬寅八年(342年)成帝崩,康帝即位,凉阴不言,委政于充与庾冰。康帝建元癸卯元年(公元343年)征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甲辰二年(344年)康帝崩。穆帝立,方二岁,太后褚氏临朝称制,充,加侍中录尚书事,封都乡侯。充有器扃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已任,所进用,皆以功效,不私亲旧,辅两朝幼主,尤有大勋。于晋穆宗永和丙午二年(公元346年)二月卒,谥“文穆”。无子,嗣弟准长子放为后。
93范  :泰公三子,字叔道。东晋成帝咸康时(公元335年—公元342年)为宣城内史。
93矩  :泰公四子,字季道。东晋康帝建元时(公元343年—公元344年)为义兴太守。
93准  :泰公五子,字幼道。庐江灊人,高尚寡欲,弱冠知名州府,交辟并不就,兄充为骠骑将军时,劝其仕,准曰:“弟五之名,何减骠骑。”后于东晋康帝建元时(公元343年—公元344年)为散骑常侍。去官后,散带衡门,不及人事。惟诵佛经,修营塔庙而已。卒后,封晋兴侯,子惔以父行高洁,表让不受。生放、惔、澄;又生一女,为东晋孝穆帝后。
93修  :绍公之子,字明道。生谦。
 
94琦  :行公之子,字万伦。充从兄子,繁昌人,年十四丧父,哀毁过礼。居于宣城阳谷县,好古博学,事母孜孜,朝夕色养,常恐甘鲜不赡。乃为郡主簿,历补泾县令。丁母忧,居丧泣血,杖而后起。停柩在殡,为邻火所逼,烟焰已交,家乏僮使(仆人),计无从出。乃匍匐抚棺号哭,俄(突然)而风止火熄,堂屋一间免烧。其精诚所感如此。从此,遂杜门高尚,屡召不起。桓温过其地,曰:“此中有人,以琴书自娱”。著《三国评论》。年八十二卒。
94玄  :函公之子,字妙子。东晋哀帝隆和间(公元362年)为莱州【今山东莱州府】太守。遂由庐江灊县流寓于齐之莱
              州。兴宁间(公元363年—公元365年)为兵都左侍郎。尝踵函公续修谱牒。生一子风度。
94放  :充公嗣子。原为准长子,出嗣充为子。(其后待考)
94惔  :准公次子。东晋时为南康太守。生二子,元度、叔度。
94澄  :准公三子,字季元。东晋时为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生融。
94谦  :修公之子,字子恭。生谨度、慎度

95风度:玄公之子,字宜雅。东晋时为东海郡太守。遂由齐之莱州再流寓于东海郯县。尝踵玄公重修谱牒。生羡之。
95元度:惔公长子。东晋时为西阳太守。
95叔度:惔公次子,准孙。东晋安帝义熙时(公元405年—公元418年)官太常侍卿尚书。后为金紫光禄大夫。吴郡太守王宏每称其清身洁已,少笃行谊。姨与母厚。母早亡,奉姨卒,朔、望必往哭之。哀子尚之为吏部,归省。叔度问曰:“汝行同朝相送可有几人?”对曰:“数百”。叔度笑曰:“此送吏部尔,非为何氏有彦德也。昔殷通任豫章,效钱甚众。及废江亭,积日故旧无复窥之者”。世谓尚之立身简略,实本叔度之教云。生尚之、佟之。
95融  :澄公之子。东晋时为大司农。生祚徵。
95谨度:谦公长子,字式金。娶刘牢之之妹。生无忌。
95慎度:谦公次子,字式玉。生长瑜、承天。
                         (南北朝时代)
96羡之:风度之子,字彦贤。生达。
96尚之:叔度长子,字彦德。准曾孙,庐江灊人。宋文帝元嘉间(公元424年—公元453年)为丹阳尹。戊寅十五年(公元438年),文帝建四学,庚辰十七年(公元440年)为吏部尚书,庚寅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为仆射,辛卯二十八年(公元451年)为尚书令。壬辰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以老致仕,退居方山。既而诏书敦谕数四,复起视事,仍为尚书令。癸巳三十年(公元453年)太子邵弑文帝,以尚之为司空,子偃为侍中。及邵败,尚之左右皆散自洗, 黄阁宋王特宥(宽恕)之,复以为尚书令,偃为大司马长史,任遇无改。生偃、伦。
96佟之:叔度次子,字士威(别本误作“士成”)。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齐高帝建元间(公元479年—公元482年)官将军,武帝永明间(公元483年—公元493年)为国子助教,都下称其高儒。武帝命掌修《五礼》,书成,遭齐末兵燹。及梁武帝天监时(公元502年—公元519年)为右丞相尚书。武帝修《五礼》,复命佟之总其事,未成而卒。生昌寓。
96祚徵:融公之子,字锡吉。生燧。
96无忌:谨度之子。东海郯人,刘牢之之甥也。牢之与贼臣桓玄通,无忌与刘裕极谏不听,其子敬宣又谏。与刘裕等谋诛桓玄。东晋安帝元兴甲辰三年(公元404年)二月与刘裕起兵京口诛桓玄,无忌为琅玡内史,及桓谦战于覆舟山下,大破之。玄出走。夏四月,无忌等及玄兵战于桑落州,玄挟安帝东下。五月,无忌与刘毅及玄战于峥嵘州,大破之。玄复挟义帝入江陵宁州,督护冯迁击玄,诛之,帝复位。安帝义熙乙巳元年(公元405年),无忌与刘毅讨灭桓玄余党,荆、湘、江、豫皆平。诏以无忌为都督,江东五郡会稽内史。丙午二年(公元406年)论建义功,封无忌为安城郡公。庚戌六年(公元410年)无忌讨徐道覆战败,死之。谥曰:“忠肃”。生春。
96长瑜:慎度长子。南北朝宋人,与谢灵运、荀雍、羊璿以文学相赏,号曰“四友”。
96承天:慎度次子。东海郯人,宋文帝元嘉初年(公元424年)为太子率更令。戊寅十五年(公元438年),宋立四学,
                使承天立史学,制有《元嘉历》。生遹。
 
97达  :羡之之子,字通翁。宋明帝泰始庚戌六年(公元470年)为侍中御史。生敬叔。
97偃  :尚之长子,字仲弘。庐江灊人,宋文帝元嘉壬辰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为太子中庶子,癸巳三十年(公元453年)为侍中,后改为大司马长史。孝武帝孝建时(公元454年—公元456年)为吏部尚书。大明时(公元457年—公元464年),袭父职,为中书令。生戢、炯。
97伦  :尚之次子,字仲常。生求、点、胤。
97昌寓:佟之之子,字俨望。齐武帝永明间(483年—493年)为荆州刺史。海临王昭秀行事废帝,昭文延兴甲戌元年(494年)九月,萧鸾遣徐元庆害昭秀,昌寓止之曰:“仆受朝廷意,寄翼辅外藩,殿下未有愆失,何容即以相付耶?若朝廷必须,殿下当自启闻更听后旨”,昭秀由是得还建康。明帝建武时(494年—497年)屡官吏部尚书,后又为宰相。昌寓独立不群,所交皆当世名儒,风流籍甚,为相以清白称。有姓闵者乞官,自言子骞之后,昌寓笑曰:“遥遥华胄矣!”生敬容。
97燧  :祚徵之子,字端甫。生二子:迈、宪。
97春  :无忌之子,字若木。生象坤。
97遹  :承天之子,字德循。生昭序、昭度。
 
98敬叔:达公之子,字立礼。齐明帝建武间(公元494年—公元497年)为长城令。其政清约,不通问遗,夏节至,忽榜
                 门受节数日,共得米二千斛,悉取以贷贫民输租,民大悦。尝踵风度重修谱牒。生思澄。
98戢  :偃公长子,字惠景。尚宋武帝山阴公主,齐高帝建元已未元年(公元479年)为太子詹事,庚申二年(公元480
          年)为吏部尚书加骁骑将军。
98炯  :偃公次子,字士光。胤从弟,庐江灊人。
98求  :伦公长子,字子有。历丹阳郡丞,后除永嘉太守,逃归,隐居武邱山。
98点  :伦公次子,字子皙。容貌方雅,博通群书,善谈论。宋、齐屡徵中书郎,中庶子,并不就。豫章王命驾造点,点从后门遁去,隐居吴郡山中,或驾柴车,或蹑草履,随意所适,必醉归。人谓之通隐。与梁武帝有旧,及践祚(音作,君主的位置),天监壬午元年(公元502年)赐川鹿皮冠,手诏徵之,引入华林园,因欲拜(授)为常侍中。点以手捋帝须,曰:“乃欲臣老子耶?”不屈,寻辞疾归。与兄求弟胤皆隐遁不仕。世称:“何氏三高”,又称点为大山,胤为小山、亦曰东山。点少时常患渴痢,积岁不愈,后在吴中石佛寺建讲,于讲所昼寝梦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梦中服之,至此而瘥,时人以为淳德所感,好施与,远近致遣,随复散焉。点,雅有人伦,识鉴多所甄拔。卒年六十八岁。(其后待考)
98胤  :伦公三子,字子季。年八岁居丧哀毁若成人。既长好学,入宝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为建安太守,有恩信民,不忍欺。每伏腊放囚归家,依期而返。历黄门侍郎,齐高帝建元中(公元479年—公元482年)拜表辞职,不待报辄去。齐武帝永明中(483年—493年)为国子祭酒,齐废帝昭业隆昌甲戌元年(公元494年)为中书令。慕会稽之胜,举家而往住云门山,隐居教授。齐和帝宝融中兴辛巳元年(公元501年)萧衍奏,徵为军谘祭酒,不至。梁高祖武帝天监壬午元年(公元502年),诏赴光禄大夫,遣司马王果劝驾,不应。谓果曰:“卿,何不表留我同隐。”果曰:“不闻比例”。胤笑曰:“擅君两卷,皆言物始,何必有例。”梁高帝诏赐白衣尚书禄,命山阴库钱月给五万,胤皆固辞。乙酉四年(公元505年),武帝选学生往云门山从胤受业。命胤选经明行修者以闻。胤初迁云门山起学舍,别为小阁,寝处其中,将筑室,忽见二人,容貌甚伟,问胤曰:“君欲居比耶?乃指一处,云:“其中殊吉”。忽不复见。胤依其言而止焉。寻而山发洪水,树石皆倒拔。惟胤所居室,岿然独存。后移居虎丘西寺,讲经论学。徒复从之,有虞人遂鹿,鹿径趋胤,伏不动。又有异鸟如鹤,红色,集讲堂,驯狎如家禽焉。初,开善寺藏法师与胤遇于云门,后卒於钟山。其死日,胤在般若寺,见一僧,授胤香奁并函,书云“呈何居士”。言讫失所在,胤开函乃是《大庄严论》,世所未有。又于寺内立明珠柱,七日七夜放光昭明。太子钦其德,致手书褒美之,卒年八十六。先是胤疾,妻江氏梦神人告曰:“汝夫寿尽,既有至德,应获延期,尔当代之”。妻觉说焉,俄得疾而卒。胤疾乃瘳。至是,胤梦一神女并八十许人,并衣恰行列至前,俱拜床下。觉,又见之,便命营凶具,既而疾重,因不治。
98敬容:昌寓之子,字国礼。梁武帝大同已未五年(公元539年)为尚书令。性好洁,衣冠必鲜丽直悫无文,以纲维为已任。壬戌八年(公元542年)以吏部尚书出为吴郡太守,政为天下第一。癸亥九年(公元543年)复为太子詹事,太子频于玄圃,自讲老庄。敬容谓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使中原沦于仇敌。今东宫复习,此江南亦将致寇乎?”时武帝笃好佛老,故敬容反得罪。
98迈  :燧公长子,字超远。宋孝武帝大明时(公元457年—公元464年)为宁朔将军,尚宋废帝子业姑新蔡长公主。
98宪  :燧公次子,字子思。博该群籍,任昉、刘沨共执秘阁四部书试,问其所知,自甲至丁,连日累夜,莫见所遗,位
               本州别驾国子博士。
98象坤:春公之子,字宏载。生子朗、子守。
98昭序:遹公长子,字著明。生逊。
98昭度:遹公次子,字九龄。生远。
 
99思澄:敬叔之子,字元静。东海郯人。作游庐山诗,见重于沈约。齐和帝中兴间(公元501年—公元502年)为殿中侍
                 御史。少与族弟水部郎中逊及散骑常侍子郎俱擅文名,世称“东海三何”。生晦。
99子朗:象坤长子,字世明。东海郯人。与逊、思澄齐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齐武帝永明癸亥元年(公元483年)四月为散骑常侍。
99子守:象坤次子,字世禄。徙西城。生一子细胡。
99逊  :昭序之子,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南北朝时仕梁,为扬州法曹。公廨有梅一株,逊常吟咏其下。后迁洛阳,思梅花不得,因请再任扬州,上从之。至日花适盛开,逊于东阁延诸名士赏之,笑傲终日。少与族兄思澄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称为“东海三何”。沈约谓逊曰:“每见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武帝天监中(公元502年—公元519年)为水部郎中。
99远  :昭度之子,字义方。东海郯人。
 
100晦  :思澄之子,字明叔。梁武帝太清间(公元547年—公元549年)领国子助教。晦,尝踵敬叔重修谱牒。生俊。
100细胡:子守之子。由东海郯通商入蜀,遂家郫县。生通、妥。
 
101俊  :晦公之子,字秀士。陈宣帝太建丁酉九年(公元577年)为御史中尉。生容。
101通  :细胡长子。善斫玉。生稠。
101妥  :细胡次子,字栖凤。西城人,亦作蜀郡郫县人。少机警。兰陵萧慎亦有俊才,住青阳巷。时人为之语曰:“世有两儒,白杨何妥,青阳萧慎。”隋高祖文帝开皇壬寅二年(公元582年)为龙州剌史,有负笈从游者,亲为教授。作《刺史箴》勒(雕刻)石州门外。戊申八年(公元588年)为国子博士。公善音乐,已酉九年(公元589年)文帝令考定钟律,作《清瑟调》三声。又作八佾鞞铎巾拂四舞,以太常所传宗庙雅乐,深乖古意,奏请用黄钟。(其后待考)
                      102世    
102容  :俊公之子,字正修。隋文帝仁寿间(公元601年—公元604年)为国子司业。生政。
102稠  :通公之子,字桂林。妥兄之子。隋炀帝大业丙寅二年(公元606年)为太府少卿。
                                    (唐朝时代)
103政  :字立纪。唐高祖武德甲申七年(624年)以明经出教舒城,由东海郯复归庐江。踵晦公重修谱牒。生德馨。
104德馨:字泽霈。唐太宗贞观甲辰十八年(公元644年)为给事中。生芬。
105芬  :字济芳。唐高宗麟德间(公元664年—公元665年)为中书侍郎。生宽。
106宽  :字公绰。唐中宗嗣圣甲申元年(公元684年)拜舒州都督。生应奎。
107应奎:字联辉。唐中宗神龙间(公元705年—公元706年)登明经高第。初为常州剌史。改除长沙太守。生修文。
108修文:应奎之子,字超武。唐玄宗开元间(公元713年—公元741年)第进士。初,拔相王府司马,改除御史
                   大夫,升授国子祭酒。为人直谅慷慨,见推于同平章事韩休。尝踵政公重修谱牒。生欣。
109欣  :修文之子,字同人。清奇雅正,有诗名。唐肃宗上元间(760年—公元761年)为江南道巡察使。生翰、翬。
110翰  :欣公长子,字西园。唐德宗建中时(公元780年—公元783年)为翰林侍诰。生浩。
110翬  :欣公次子,字斯飞。唐德宗贞元时(公元785年—公元804年)为大理寺评事。生淮。
 
111浩  :字其天。唐宪宗元和已丑四年(809年)进士,任河北按察使。博学工词赋,时人称为“庐江学士”。生伟。
111淮  :翬公之子,字自桐。生进滔。
112伟  :字丰宗。唐穆宗长庆癸卯三年(公元823年)判度支。后为同州刺史。伟尝踵修文公重修谱牒。生彙、彝。
112进滔:灵武人,为本军校。文宗太和已酉三年(公元829年)六月知留后使,八月为魏博节度使。卒於文宗开成庚申
                   五年(公元840年)十月。生宏敬。
 
113彙  :伟公长子,字秉钧。唐武宗会昌时(公元841年—公元846年)为剑南巡察使。生琇、莹。
113彝  :伟公次子,字秉常。唐武宗会昌时(公元841年—公元846年)为刑部侍郎。生瑜。
113宏敬:进滔之子,初名重顺,赐名宏敬。唐文宗开成庚申五年(公元840年)冬十月知魏博留后使,寻为魏博节度
                  使。武宗会昌癸亥三年(公元843年)为南面招讨使。唐懿宗咸通丙戌七年(公元866年)卒。生子全皞。
 
114琇  :彙公长子,字子美。迁黄州。生锡嘏。
114莹  :彙公次子,字子玉。迁浙江杭州府会稽县。生锡畴。
114瑜  :彝公之子,字子光。唐文宗太和癸丑七年(公元833年)擢进士,迁(任)户部郎中。生锡恩、锡圭。
114全皞:宏敬之子。唐懿宗咸通丙戌七年(公元866年)为魏博留后使,寻为魏博节度使。以年少骄暴好杀,庚寅十一
                   年(公元870年)秋八月,军中作乱,全皞单骑走追杀之。自进滔得魏博至全皞传三世,四十二年而灭。
 
115锡嘏:琇公之子,字光禹。唐时为大理司直。生鼎。
115锡畴:莹公之子,字范禹。唐时为太常侍丞。生羲图。
115锡恩:瑜公长子,字绳禹。唐僖宗光启间(公元885年—公元887年)为会稽守,甚有能名。生羲易、羲庆。
115锡圭:瑜公次子,字缵禹。唐时为司农寺卿。
 
116鼎  :锡嘏之子。唐末,为容管经略使。生泽。
116羲图:锡畴之子,字辉山。会稽人。唐昭宗天复壬戌二年(公元902年)进士。铨陕西延安府郡守。生渊。
116羲易:锡恩长子,字肇三。唐昭宗天祐时(公元904年—公元918年)为监察御史。生神剑。
116羲庆:锡恩次子,字肇基。唐昭宗天祐乙丑二年(公元905年)进士及第。世乱不仕。生清。尝踵伟公重修谱牒。
                                 (五代时期    梁  唐  晋  汉  周 五代)
117泽  :黄州人,后唐庄宗同光癸未元年(公元923年)为洛阳令。甲申二年(公元924年)九月庄宗猎,泽遮道谏曰:“陛下赋敛既急,今禾稼将成复蹂践之,使吏何以为理,民何以为生。臣愿先赐死。”庄宗慰遣之。乙酉三年(公元925年)为太仆少卿。
117渊  :羲图之子,字溥博。生延。
117神剑:羲易之子。生福进。                                                                                                                                                                   117清  :羲庆之子,字洁怀。后唐庄宗同光时(公元923年—公元925年)为建昌令。生二子:廷、建。
 118延  :渊公之子,字世熙。生继夏。                                                                                                                                                                                                           (宋朝时代     北宋及南宋)
118福进:神剑之子,字善长。太原人。五季初为颖州防御使,后晋齐王开运时(944年—946年)为恒州将,丁未四年
                (947年)闰七月逐辽将满达勒遣使降汉,后汉隐帝承祐乾祐已酉二年(公元949年)为刺史。生继筠。
118廷  :清公长子,字朝立。生一子继禹。
118建  :清公次子,字道立。宋太宗太平兴国壬午七年(982年)为巩昌刺史,有惠政,性恬雅,琴书自随。生继杞。
 
119继夏:延公之子,字昌炽。生允元。
119继筠:福进之子,字化龙。宋太祖乾德时(公元963年—公元967年)为李继勋前锋将。开宝戊辰元年(公元968
                   年)击破北汉兵,斩首三千级,遂夺汾河桥。生承矩。
119继禹:廷公之子,字昌裔。生允诚、允信。
119继杞:建公之子,字昌先,号菊友。筑室冶父,种菊十余年,自号菊友,日偕词客,泛舟白湖之间,煮酒吟诗为物外游。复于淳化二年辛卯(公元991年)建祠冶父,掘得敞公所瘗“历代源流碑”,续成《何氏历代世谱》五十六卷。生允文、允修、允武。按:庐江县之北有巢湖,其北有黄波湖,黄波湖之南有白荡湖,白荡湖之南为长江。继杞公之泛舟白湖,其七代孙镕【字声一】之欲与从兄铸【字伯寿】一叶巢湖即指此二处。
 
120允元:继夏之子,字惇德。生绍。
120承矩:继筠之子,字正则。宋太宗淳化癸巳四年(993年)三月为河北屯田制置使。至道乙未元年(995年)四月
                   契丹寇雄州,承矩御却之(击退)。生龟龄、昌龄、九龄、遐龄。
120允诚:继禹长子,字纯一。
120允信:继禹次子,字近义。
120允文;继杞长子。迁浙江余杭郡。生经。
120允修:继杞次子,字高文。豪纵不羁,诗酒自适,生纶。
120允武:继杞三子。迁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生纲、纪。
 
121世
绍  :允元之子,字祖述。生自康。
龟龄:承矩长子。
昌龄:承矩次子。生象中。
九龄:承矩三子。
遐龄:承矩四子。
经  :允文之子,字子圣。生自修。
纶  :允修之子,字子贤。隐居教授,不入城市,剌史高其行谊,造门,屡辟不起。生自明。
纲  :允武长子,字子常。生自强。
纪  :允武次子,字子律。迁四川顺庆府南充县,生自行、自尊、自立。

122世
自康:绍公之子,字尔寿。迁湖北武昌通城县,今湘人奉为迁湘始祖,葬通城县,妣田氏,生周士。【按:旧谱只载自康迁湘为湖广之祖,以下未悉,民国丙辰五年(公元1916年),有湖北何立功(系“运”字派)上川清族,携来刻谱查对,乃知此支实自康亲支,因抄补之。】
象中:昌龄之子。
自修:经公之子,字进益。生煌。
自明:纶公之子,字训典。潜心好学,笃志立行,富贵利达,毫不介意,生炳。
自强:纲公之子。生琬、琳。
自行:纪公长子。生涉、涧。
自尊:纪公次子。生群。
自立:纪公三子。生郯、邦。

123世
周士:自康之子。妣吴氏,生淙尧、淙舜。
煌  :自修之子,字耀祖。生程、秩。
炳  :自明之子,字耀天。宋仁宗庆历辛巳元年(公元1041年)为国子直讲,壬午二年(公元1042年)十一月,朝廷征晋州处
          士孙复,遂避贤,复修先人菊圃,杜门读书,乡里罕识其面,生一子穆。
琬  :自强长子,字子温。浙江龙泉人,宋仁宗尝疏其名于屏曰:“政事何琬,文章叶涛”涛亦同里。生守中。
琳  :自强次子,字子斑。生执中、致中。
涉  :自行长子,字济川。四川南充人,汛览博古。宋仁宗宝元间(1038年—1039年)迁著作郎,管勾鄜延路招讨使,
          机宜文字,时夏景宗元昊扰边。军中经画,涉与有力。所至多建学馆,劝课诸生。虽在军中亦尝为诸将讲《左氏春
          秋》,狄青之徒皆横槊以听。
涧  :自行次子。
群  :自尊之子,字通夫。西充人,博学好古,喜激扬论议,著书数十篇。宋仁宗嘉祐间(1056年—1063年)直龙图
          阁,何郯表其行义,赐号“安逸处士”。
郯  :自立长子,字圣从。四川成都府人,宋仁宗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为御史,后迁龙图阁学士。生榛。
邦  :自立次子,字圣国。迁四川成都资州直隶州,生栗。
124世
淙尧:周士长子。妣焦氏,生翼凤、附凤。
淙舜:周士次子。
程  :煌公长子,字德昌。迁浙江金华府。生钊。
秩  :煌公次子,字德音。生铸。
穆  :炳公之子,字友昌。宋徽宗政和间(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为翰林学士,忤蔡京意,遂隐归。生镕、锦。
守中:琬公之子,字大本。
执中:琳公长子,字伯通。浙江处州龙泉县人,宋徽宗崇宁间(公元1102年—公元1106年)为吏部尚书。大观丁亥元年(公元1107年)春正月为中书侍郎,已丑三年(公元1109年)六月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政和丙申六年(公元1116年)四月,病甚,年高,以太傅致仕、就第朝朔,望物仪廪稍,一如居位时,未几,卒。生修年、亿年。
致中:琳公次子,字位高。迁浙江温州府。生南轩。
榛  :郯公之子,字文密。
栗  :邦公之子,字文缜。四川资州人。宋钦宗靖康丙午元年(1126年)三月为尚书右丞,八月为中书侍郎,栗主战,与
          曹恪,耿南仲不合【时朝议割三镇以缓金师,栗力言其不可】,十一月罢为开封尹。寻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125世
翼凤:淙尧长子,字翔霄,行细六。同弟附凤捷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年)科进士,故至今称双凤仕。至大理
            寺评事,迁衡州签判,勅授承德郎。妣戴氏,生鹏。庶室周氏。
附凤:淙尧次子,字千仞,行义六。与兄翼凤同捷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年)科进士。任岳州府平江宰,迁浙
            江杭州司理厅,封奉直大夫。妣邱氏,生鹓。
钊  :程公之子。生伯慧。
铸  :秩公之子,字伯寿。余杭人,宋高宗绍兴已未九年(公元1139年)为侍御史,庚申十年(公元1140年)七月为中丞,辛酉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签枢密院事,壬戌十二年(公元1142年)七月权参知政事。初,秦桧陷岳飞于狱,命铸鞫。铸颔之,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裂裳以背示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字深入肤里。既而阅实,俱无验,遂白其冤于桧。桧怒。铸曰:“铸岂区区为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至是年八月,桧以铸不传会岳飞之狱,怨之,讽万俟卨论其过,欲窜诸岭,表,帝不许。遂出知徽州,后复授秘书少监。徽州居住。生大德。
镕  :穆公长子,字声一。宋高宗绍兴戊午八年(公元1138年)十二月为礼部左侍郎。辛酉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月秦桧矫诏下飞于大理狱,令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鞫。镕谓铸曰:“岳鹏举乃宋室社稷,天下生灵之所系也。桧欲诬而死之,将以和议图富贵,欺天罔上,莫此为甚。兄既坐狱,须赤胆白肺以明其诬。毋令权贵戕害忠良”。铸颔之,既而阅实无状,遂白其冤于桧。桧乃改命私人谏大夫万俟卨。镕见桧必欲死飞,又谓铸曰:“天下事,不可为矣,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无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余与兄,一叶巢湖,数杯笛浦,庶北风不致吹衣,雨雪不致沾裳也。”铸不以为然,镕遂隐去,筑菊圃以待清。及桧卒害岳飞。镕叹曰:“二圣不返,三光无色。”基于此矣!因为泣下。生大受。
锦  :穆公次子。生大一(亦纪六一)。
修年:执中长子,字南翔。生澹。
亿年:执中次子。后无考。
南轩:致中之子。生逢源。

126世
鹏  :翼凤次子,字云程。于宋理宗淳祐已酉九年(公元1249年)同制置使余玠治蜀,任利州【今四川省保宁府广元县】
          守将,诰封武烈大夫。妣汪氏,生朝栋。
鹓(鸳)  :附凤之子,字云路,行念六。邑庠生,应经艺制科中式,任江南道临州新淦宰。妣张氏,生朝祯。
伯熭:钊公之子。生基。
大德:铸公之子。
大受:镕公之子,字超儒。宋宁宗嘉定壬午十五年(公元1222年)进士,任安徽颖州府泰和县教谕,严师弟礼,训诲谆
            恳,至忠孝节烈,丁宁告诫,不啻再三,诸生咸遵其教,一邑赖之,后以老解组归里,撮取《历代世谱》著《图
            系》一卷,娶魏氏,生一子侯。
大一:锦公之子。由庐江徙楚之梅城,生尚一。
澹  :修年之子,字自然。浙江处州府龙泉县人,宋孝宗淳熙间(1174年—1189年)为司业,光宗绍熙时(1190年—1194年)为中丞,宁宗庆元丙辰二年(1196年)夏四月参知政事,庚申六年(1200年)知枢密院事。
逢源:南轩之子。浙江温州府人,宋宁宗开禧中(公元1205年—公元1207年)知四川嘉定府,以忧民为心,与何耕、孙
            松寿、宋海前后守嘉,皆有惠政,民绘像以祀,曰:“四循良”。
友灵:展公之子,妣李,生子  极 

127世
朝栋:字国柱,行祥三。生而颖异,早登贤书,后任江西道赣州府瑞金邑宰,循良著绩,封文林郎,妣徐氏,生煁心。
朝祯:任齐地青州剌史,诰授奉直大夫,生煁思。
基  :伯熭之子,字子恭。婺州金华人,少师事黄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遂得渊源之懿,穷伊洛之学,赵汝腾、蔡杭、杨栋相继荐于朝,诏以崇政殿说书,徵不起,宋理宗景定癸亥四年(公元1263年)都省言婺州布衣何基得先儒理学之传,年高德邵,隐居乐道。于是,诏补迪功郎,又改承务郎,基终不受,时差婺州教授兼丽泽书院山长,宋恭帝德祐乙亥元年(公元1275年)四月诏赐基谥“文定”。所著有《大学》、《语》、《孟》、《太极通书》、《西铭近思录》等。
侯  :大受之子,字公次。性静谧,博览群书,抚宋室之衰微,痛乾纲之不振,尝作诗以寓意。诗曰:“黄袍启运业承天,五曜娄奎诞大贤。圣主慈祥甘露润,奸臣罪恶飓风颠。江山瓦裂苍生病,国祚波漂宝位悬。最是不堪回首处,朱仙镇上目凄然。”于是,忧愤不己,以楚之江安多产名贤,且又干戈稍静,遂以访道之故,于度宗咸淳时(公元1265年—公元1274年)挈家溯江而南,爱明水山,乃筑室居之,后又迁于齐安【齐安:湖北黄州府别名】。娶潘氏,生三子:顺、颐、颜。
尚一:大一之子。生宣仪、宣仁。
极:友灵之子,为宋史左阁之官居江妣其子如全徙玉沙立寨州垸名为何家寨,封一字王,妣宋氏,生子一 名如全(后更名邦却)
                                        (元朝时代)
128世
煁心:朝栋之子,字盛光,又字予林,行千二,敕授文林教郎谕。举宋端宗景炎元年【即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丙子乡榜,                  生平廉静寡欲,不求闻达,乐志林泉,且际时艰,妣孙氏,生万一、万二、万三、万四、万五、万六。
煁思:朝祯之子,字慎修,即千三。其子迁监利【湖北荆州府监利县】、沔阳【湖北汉阳府沔阳县】。
顺  :侯公长子,字理翁。宋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岁进士,任浙江严州府寿昌县教谕,娶杜氏,生宽、安。
颐  :侯公次子,字养翁。娶潘氏,生容。
颜  :侯公三子,字悦翁。娶邱氏,生宥、宜。
宣仪:尚一长子。生念一、念四、念七、念八、念九、念十。
宣仁:尚一次子。生念二、念三、念五、念六。
隆:建公之子,字辉耀,妣彭氏  生子一  盛
如全:极公之子,字邦却,封 一字王,后挂冠解绶,抱愤而卒。妣钱氏。乃监利县北何氏之始祖矣。生子三   琏  清  勋
 
129世
万一:煁心长子。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生得经。
万二:煁心次子。娶白氏,生得申、得晋,何桥关祖。
万三:煁心三子。举方正,不就。妣胡氏,临湘县胡士昂公女,生得量。神二祠中源祖。
万四:煁心四子。妣焦氏,生得瑛、得春,西关祖。
万五:煁心五子,字豫章。妣沈氏。生得世、得众,凤雁二关祖。
万六:煁心六子。生得绶。
宽  :顺公长子,字洪人。元时,府庠生。娶周氏,生三子,福、祉、祥。
安  :顺公次子,字济人。娶祝氏,生祖。
容  :颐公之子,字受人。娶左氏,生三子:祐、祧、祜。
宥  :颜公长子,字育人。元庠生。娶焦氏,生二子:祀、禧。
宜  :颜公次子,字谐人。娶白氏,生礼。
念一:宣仪长子。旧居新化沣溪,转徙蒋家坪,今成都司马进卿公之后是也。
念四:宣仪次子。旧居御浦河底溪,转徙新仪口东,今文学自如公之后是也。
念七:宣仪三子。旧居新化何家坪,转徙大洋溪三江口,今文学自得公之后是也。
念八:宣仪四子。旧居新化石溪塘下山,转徙思沣溪,今孝廉东俊公之后是也。
念九:宣仪五子。旧居新化白溪,转徙白沙坪,即昔旧县,今颖川司马相公之后是也。
念十:宣仪六子。徙豫章。
念二:宣仁长子。徙中湘彭山。
念三:宣仁次子,名德明,字又新,行念三。元初,由新化徙宁乡黄材市,娶姜氏,夫妇合葬司马山,癸山丁向兼子
            午,去黄材市十五里,为造钟怡祖,生时兴。
念五:宣仁三子。徙宝庆何家桥。
念六:宣仁四子。徙资阳小子江,今万历解元守初之后是也。

130世
得经:万一之子。同父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生辛一、辛二、辛三。辛三迁巴陵襄阳。
得申:万二长子。自临湘县雁岭迁湖北武昌府嘉鱼县,娶甘氏,生胜一、胜二。
得晋:万二次子。生胜三。
得量:万三之子,字达卿,行绍六。妣罗氏,临湘县罗启辉女。生大器、大成、大传、大贵、大明、大俊、大宝、大荣
                               【长二祠中四关祖】。
得瑛:万四长子。妣周氏,继妣汤氏,公生二子,长子由西井桃林迁巴陵县官桥塅;次子迁寒婆坳。
得春:万四次子。妣周氏,继妣陶氏,生三子:长元泰,西港山祖;次谅泰,何家洞祖;三晨泰,平桥祖。
得世:万五长子,字问十。妣赵氏,生子:长承纲,雁岭祖;次承纪,长安祖;三承纶,凤凰祖。
得众:万五次子。
得绶:万六之子。生承坤。
 
福  :宽公长子,字维祺。
祉  :宽公次子,字维嘏。娶罗氏,生三子:玉明字师寄、绍明字师齐、开明字师启。(祉公二子师寄师齐由巴陵迁四川涪陵庆符县。)
祥  :宽公三子,字维祯。元世祖至元癸巳三十年(公元1293年)举人,甲午三十一年(1294年)进士,任云南大理府
          浪穷县知县。娶赵氏,生九子:圣、贤、英、哲、邦、国、七隆、盛(后更德明入蜀涪)、光。
        【舔注:监利谱载,祥公九子: 圣字师鲁、贤字师孟、英字师杰、哲字师睿、邦字元敏、国字师政、隆字元昌、盛字师发(后更德明入蜀涪)、光字元六。此九子七个外迁,仅圣公和哲公留守,监利谱谓之“九子七出”者也,下有详载】
祖  :安公之子,字维念。娶徐氏,生新字师知。
祐  :容公长子,字启寿。
祧  :容公次子,字启后。
祜  :容公三子,字启祚。元,县庠生。
祀  :宥公长子,字受膰。元,太学生。
禧  :宥公次子。字受喜。
礼  :宜公之子,字受矩。
时兴:念三之子。娶李氏,夫妇合葬黄材市何家塆对门塅中,乙山辛向。生克仁、克义、克礼、克知。

131世
辛一:得经长子。
辛二:得经次子。
辛三:得经三子。迁巴陵襄阳。
胜一:得申长子,原名雁岭。妣李氏,生仁二、仁五、仁七、仁八。
胜二:得申次子。
胜三:得晋之子。同父迁湖北荆州府监利县何家塆,娶胡氏。
大器:得量长子。失传。
大成:得量次子。失传。
大传:得量三子。迁兴国州,通神关祖。
大贵:得量四子。迁兴国州,通神关祖。
大明:得量五子,字清远,号熙象。盛德贻谋,通易理,每有神机,家颇饶。乐行善事,殁后,得公子铸铜像以祀之,其像因兵燹失于临湘县苦竹坳郑姓家。盖苦竹坳是我祖籍发源之所,故先世祖坟多在其处,以元鼎革失之,原配鲁氏,生一子讳贵,迁湖北兴安府,为彼十一世,继妣左氏,生四子:道,振,祥,奇。
大俊:得量六子。
大宝:得量七子。
大荣:得量八子。字华远,迁巴陵县,在岳州府城西门外张骆坊外。娶官氏,生一子义,马源祖。
元泰:得春长子,行一。生一子至广。
谅泰:得春次子,行二。生一子伏五。
晨泰:得春三子,行三。娶杨氏,生一子俸元。
承绪:
仲五:
添视:
文富:
文贵:
承纲:得世长子,字周典。妣闵氏,生二子:储丰、储足。
承纪:得世次子。妣高氏,生二子:长功鼎、次山鼎。
承纶:得世三子。徙居银邑凤凰山阳界,因元乱,仍转黑洋洞,箩筐等处,妣钟氏,生一子仕成。
承坤:得绶之子。迁湖北荆州府监利县。
玉明:祉公长子,字师寄。与弟师齐于明洪武初年自湖南岳州府巴陵县迁四川叙州庆符县,光绪间署涪州训导何世熙,
            堂即其后也,介堂出庆符志,证其始祖师寄、师齐之名。
绍明:祉公次子,字师齐。明洪武初(公元1368年为洪武元年),同兄玉明由湖南巴陵县迁四川叙州府庆符县。
开明:祉公三子,字师启。明洪武初年携《大受谱》由齐安迁黔。娶唐氏,生起、赴。
 
圣  :祥公长子,字师鲁,后更德远。元武帝至大己酉二年(公元1309年)举人,仁宗皇庆癸丑二年(公元1313年)进士,延祐甲寅元年(公元1314年)授广东高州府石城县知县,英宗至治癸亥三年(公元1323年)内转除礼部郎中,泰定帝泰定丁卯四年(公元1327年)以贤劳迁云南布政使司,遂泛舟泊岳阳见洞庭山水之胜,有栖隐志,乃命财力仆于府治北仓,后卜地数亩,筑室其间为何家庄,作他日解组之计,是年冬始莅任。顺帝至正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徐寿辉兵陷岳州,公举家至大桥【在今湖南岳州府巴陵县】,依弟玄六居,癸巳十三年(公元1353年)以寿终于大桥,甲午十四年(公元1354年)其子超复归何家庄,元配吕氏,生一子超字绍先【监利棋盘码头埠何姓始祖也】。庶妣苏氏,生一子越字茂先。
贤  :祥公次子,字师孟,后更德大。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八角楼。
英  :祥公三子,字师杰、后更德浦。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雁岭。或
哲  :祥公四子,字师睿,后更德长。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公安门。【后查证由岳州府迁湖北监利尺八镇。】
邦  :祥公五子,字玄敏,后更德茂。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临湘县聂家市。
国  :祥公六子,字师政,后更德盛。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北安陆府潜江县。
隆  :祥公七子,字玄昌,后更德光。家湖北黄州府。
盛  :祥公八子,字师发,后更名德明。元延祐戊午五年(公元1318年)十月十二日卯时生於齐安【湖北黄州府,即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元顺帝至正乙酉五年(公元1345年)科武举。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沿江盗起,继而叛元者纷纷四起,闻徐寿辉驱元除乱,公亦早有其志,因此于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託妻陈氏、蔺氏及子赵、赳(舜卿)、趋等于七兄玄昌,为避成败莫测,株连族众,更名德明,毅然往从徐寿辉部。至正丁酉十七年(公元1357年),公同族弟新字师知与徐部将明玉珍入蜀,陷成都,据重庆……至正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玉珍称帝,国号“夏”,年号“天统”,建都重庆,封公“万户侯”(沿袭元制),世袭“千户伯”,掌涪陵军伍,取眷齐安移籍蜀之涪州徐坪(鹤游坪、又称北坪,公元1953年划入垫江县)沙坪庙场石堰口而家之。至正甲辰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公见玉珍无复远图,往从明太祖,授公“恢剿副总兵”。公曾前后镇涪两次,蜀中黔地屡乱皆平之。明太祖洪武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蜀平,太祖以公在蜀久,授公“涪陵卫指挥”。甲寅七年(公元1374年)黔贼侵犯,公兵寡不敌,于八月二十六日午时殉难失尸,仅拾血衣,铸金首招魂以葬。太祖嘉其忠勇,追赠“建威将军”。赐谥“忠节”,世荫“千户”一人。寿五十六岁。葬鹤游坪沈家场(坪山镇杨柳村)尖山坡下金子山,立丁山癸向。(其行实,已载入《涪州志》、《涪陵辞典》等史籍。)失《大受世谱》。妣陈氏,诰封正一品夫人,生赵,字光先。母子均未入蜀,生卒不详,葬湖北黄州府。妣蔺氏,湖北黄州府进士蔺先模女,诰封一品夫人。生於元英宗至治辛酉元年(公元1321年)正月十九日子时,亡明洪武乙丑十八年(公元1385年)十二月十八日未时,寿六十四岁,与公合葬。生二子,次子赳字武先,入川更名舜卿,字重华。三子趋,字启先,入川更名尧卿,字放勋(尧卿出后何新字师知)。
光  :祥公九子,字玄六,后更德久。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因沿江盗起,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
新  :祖公之子,字师知。元季,与从兄德明佐明太祖以征剿功授“武显将军”。偕德明入蜀涪陵。娶赵氏,无嗣,以德明三子尧卿字启先为后。公卒,与妣赵氏合葬涪陵鹤游坪箐林山。
克仁:时兴长子。
克义:时兴次子。
克礼:时兴三子。
克知:时兴四子。民国黔军中有何振华者携一袖珍谱。考其谱乃穆公七世孙克知之后徙于滇者。

132世
仁二:胜一长子。失传。
仁五:胜一次子。失传。
仁七:胜一三子。失传。
仁八:胜一四子。失传。
贵  :大明长子。迁湖北兴安府,为彼十一世祖。
道  :大明次子。神关祖。
振  :大明三子。祠关祖。
祥  :大明四子。止。
奇  :大明五子。中关祖。
义  :大荣之子。马源祖。
至广:元泰之子。
伏五:谅泰之子。
俸元:晨泰之子。
储丰:承纲长子。
储足:承纲次子。
功鼎:承纪长子。
山鼎:承纪次子。
仕成:承纶之子。
起  :开明长子,字立先。居贵州。
赴  :开明次子,字行先。
超  :圣公长子,字绍先。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举人,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进士。乙未十五年(公元1355年)授山东济南府长清县知县,戊戌十八年(公元1358年)转经筵博士。庚子二十年(公元1360年)升河南彰德府知府。初,从父圣自湖北黄州府官云南,去官后迁湖南岳州府治北仓后何家庄。元顺帝壬辰十二年(公元1352年)徐寿辉兵陷岳州,父圣举家至大桥【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甲午十四年(公元1354年)超挈家复归何家庄。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大明兵及陈友谅战于鄱阳,友谅死。其子理复据武昌。是年,超公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之南湖(即今之洪湖)。超之后世多有闻人。今湖北汉阳府沔阳族众。生子五:仁、义、礼、智、信。公述有《何氏本纪》。【舔注:超公之后裔今主要居住于湖北监利县棋盘乡,码头埠附近菊兰村新湾村金塘村高湾村桐湖村等,2011年大约12000男丁】

越  :圣公次子,字茂先。明太祖洪武乙卯(公元1375年)举人。生於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原籍湖南岳州府。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与兄超迁湖北汉阳府沔阳州南湖。生一子孝。

(涪陵132世)赵  :盛公(德明)长子,字光先。元,县庠生,与母陈氏仍留齐安未入蜀,妣氏未详。生一子弟,名恭卿。
(涪陵132世)舜卿:盛公(德明)次子,原名赳,字武先,入蜀后更名舜卿字重华。公,元县庠生。明洪武甲寅七年(公元1374年)荫“千户”,兼任涪陵卫千户所千户。诰赠“武显将军”,镇涪三十八载,边隅肃清。元顺帝至正癸未三年(公元1343年)七月初一日巳时在湖北黄州府诞生。明永乐壬辰十年(公元1412年)二月二十九日戌时在鹤游坪石堰口家告终,寿七十岁。葬石堰口侧箐林山。立申山寅向。【其行实已载入《涪州志》和《涪陵辞典》等史籍。】妣冯氏,明诰封二品夫人,生於元顺帝至正丁亥七年(公元1347年)六月十四日卯时。明永乐甲午十二年(公元1414年)冬月初十日辰时卒,寿六十八岁,与公合葬。生三子:兴、清、洪。

(涪陵132世)尧卿:盛公(德明)三子,原名趋字启先。入蜀后更名尧卿字放勋。于元顺帝至正癸巳十三年(公元1353年)十月二十日辰时在湖北黄州府诞生,至正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公年十岁,因父德明遣使取眷齐安,从生母蔺夫人,兄舜卿入蜀。嗣因从叔新字师知无后,遂出嗣之。明洪武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公年十八,是年三月娶白孺人。八月即奉父命返齐安迎陈夫人并兄赵入蜀。九月十九日申时以疲劳得疾卒,葬麻城县孝感乡。妣白氏,南京刑部侍郎白勉之姑母,生於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1351年)七月初八日寅时,卒於明洪武壬子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二十八日巳时。寿二十一岁,葬鹤游坪水口。生一子澄,原名忠。

★(监利谱载第132世----棋盘码头埠师鲁公支系) ????????????

(监利132世)超: 字绍先,号仰东,师鲁公长子。生元正至顺元年庚午正月十三寅时,中至正辛卯科举人,壬辰科进士,授山东济阳府长清县令,转经筵博士,升河南彰德府尹。殁明洪武十六年癸亥腊月初二巳时,十七年三月初一辰时葬本县熊家垸令河港凤咀地上(今位于监利棋盘中学李家祠堂后),卯山酉向外。乃监利棋盘码头埠,新湾村,菊兰村,三洲何堡等地始祖。 公妣王氏,系岳州巴陵诰授慈安夫人,生元至顺二年辛未正月廿八丑时,殁永乐三年乙酉九月十六午时,择取本年腊月初八寅时葬凤咀。生子五,仁,义,礼,智,信。卷载甚明。(公著有《何氏本记》,又名《自岳迁沔始祖绍先公自述世系纪略》,注:“自岳迁沔”即从岳阳大桥何家庄迁至湖北监利棋盘码头埠也。)

(监利132世)越: 字茂先,师鲁公次子。生元至正十一年辛卯八月十六巳时,中明洪武乙卯科举人,知江西分宜县事。殁明洪武辛未年九月十三巳时,同绍先公合葬凤咀石茔。 妣张氏,系临湘县大东门淑慎夫人,生元至正辛卯年腊月初一子时,殁明洪武辛巳年正月廿日午时,合葬夫茔。生子一,讳孝,字抡卿(另记敬卿)迁本洲东北今之何家榜下槎埠是其后也,系未著。

(监利132世)廷贵: 溥公长子,字邦佐,元天历元年己巳三月初三辰时生,於明洪武二十年丁卯科举人,拜国子监助教官太师兼尚书令。殁於永乐三年乙酉十一月二十五日亥时。御赐祭葬何家垸下乡河鱼形地,艮坤寅申向。公原自洪湖迁西南六十里容城县何家庄上落业(即今之监利县何家垸是也)。原妣邓氏,御赠三品夫人,无子。继妣董氏,生子三,超元,宗元,应元。在监南衍派,皇姑朱妣,生子一,智,在监北锦水口何家湾衍派。公及三妣合葬。

(监利132世)廷纲: 字邦昌,溥公次子。迁湖南华容未叙。妣颜氏,生子一,正元,迁华容。

(监利132世)程:  字扶凤,哲公长子。支住监利县尺八乡茶湖垸何家汪,观音洲何家塘子等地衍派。妣吴氏,生子二,齐安,受安。

(监利132世) 鹏: 字福一,又名畴九。哲公次子。支住尺八乡何家湖,何家垱,黄家庙,聂家河等地衍派。

(监利132世)士耀: 才公之子。妣胡氏,生子三,广文,广洪,广祥。

(监利132世)信富: 仑公之子。生子一,显。

(监利132世)信贵: 峰公之子。生子一,凤。

(监利132世)信全: 岚公之子。生子一,

(监利132世)廷爵: 嵩公之子,妣吴氏。生子三一,仁。

(监利132世)廷华: 妣吴氏。生子二,凤,芳。

(监利132世)士宗: 能公之子。妣田氏。生子三,大贤,大贵,大荣。

133世

(涪陵133世)弟  :赵公之子,字恭卿。县庠生,与父居齐安。

(涪陵133世)兴  :舜卿长子,字诗斋。公长而贤,例应荫“千户”,因先舜卿公而逝,故未得荫,涪人深惜之。生於明太祖洪武戊申元年(公元1368年)九月十四日卯时,卒於明成祖永乐庚寅八年(公元1410年)四月十五日亥时,寿四十三岁。葬北拱坝何家山。妣潘氏,生於元顺帝至正丙午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七月初八日午时,卒於明永乐壬寅二十年(公元1422年)正月二十五日子时,寿五十六岁,与公合葬。生五子:友直、友益、友于、友善、友义。

(涪陵133世)清  :舜卿次子,字洁斋。公,明成祖永乐九年辛卯(公元1411年)科举人。永乐壬辰十年(公元1412年)荫“千户”兼涪陵卫千户所千户,镇涪十七载,行实详墓志。公生於明洪武丁巳十年(公元1377年)九月二十四日寅时,于宣宗宣德戊申三年(公元1428年)七月二十六日未时殉“五姓流贼”难。寿五十二岁。赠“武显将军”,赐谥“义烈”。葬鹤游坪沙坪庙周元山,立艮山坤向。(其行实,己载入《涪州志》和《涪陵辞典》等史籍。)妣韩氏,明诰封二品夫人。生於洪武戊午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十五日未时,卒於景泰丙子七年(公元1456年)四月初七日子时,寿七十八岁。葬石堰口石瓦坟,立寅山申向。生一子友亮。

(涪陵133世)洪  :舜卿三子。出后舅父冯氏。(注:洪公之后不复何姓,为冯氏一支矣)

(涪陵133世)澄  :尧卿之子,原名忠。生於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十二月初七日未时。公幼孤,赖蔺太夫人(祖母)抚育成立。事明惠帝,建文壬午四年(公元1402年),成祖靖难兵入南京,公与方孝儒等同殉难。

★(监利谱载133世   棋盘码头埠师鲁公支) ????????????

(监利133世)仁: 字长卿,超公长子,生元至正十一年辛卯三月十六寅时,岳州府庠生,殁明宣德三年戊申九月廿丑时,己酉三月十二寅时葬监利县河港垸。 妣刘氏,生元至正十六年丙申五月初六辰时,殁明宣德二年冬月廿巳时,次年十月廿六午时葬本处大园。生子二,清,济。

(监利133世)义: 字善卿,超公次子,生元至正十四年甲午二月十九巳时,殁永乐十七年己亥六月初四子时,本年冬月初一寅时葬未详。 妣唐氏,生元至正十五年乙未冬月廿一未时,殁正统元年丙辰七月廿二午时,次年冬月廿六申时葬河南岸。 继妣李氏,生宏武四年辛亥正月十三卯时,殁正统九年甲子十月十八巳时,葬与唐孙人合墓。生子四,溆,润,浩,汉。

(监利133世)礼: 字政卿,超公三子,生元至正十七年丁酉十月廿寅时,殁永乐廿一年癸卯十月初二戌时,葬本月十九未时于监利县熊家垸。 妣柳氏,生元至正戊戌六月初八午时,殁宣德二年丁未七月廿七亥时,次年九月十四酉时,葬新岚村老準有碑。生子二,渊,港。

(监利133世)智: 字贵卿,超公四子,生明洪武五年壬子十月廿七申时,殁正统元年丙辰二月十三午时,四年二月初七寅时葬熊家垸即今小河港。 妣邓氏,生明洪武六年癸丑三月十六子时,殁宣德十年乙卯正月十二酉时,本年二月十六合葬河垸。生子一,涧。

(监利133世)信: 字才卿,超公五子,生明宏武八年乙卯正月廿六丑时,殁宣德四年戊申四月十三子时,次年二月初九卯时葬同前。 妣黄氏,生明洪武七年甲寅十月初十午时,殁宣德九年甲寅正月十六未时,四月廿二申时合葬同前。生子二,渭,海。 【另谱载:先是师孟公丁元末之乱由齐安迁沔阳东门八角楼。生子一,失名。绍先公因命才卿公彼勷理家事,才卿公殁,二子扶柩归,葬讫,一迁万家垸沱公湖。生子二,训,襄。】 

(监利133世)孝  :越公之子,字敬卿。 

★(监利谱载134世  棋盘码头埠师鲁公支) ????????????

(监利134世)清: 仁公长子,生於明宏武十一年戊午八月初八申时,殁明正统十一年丙寅四月初三酉时,己未腊月廿五申时葬(今棋盘乡金塘村)唐家湾宅前。 妣王氏,生洪武十三年庚卯九月十九戌时,殁景泰元年庚午腊月初三戌时,合夫茔右。生子三,仲恢,仲樟,仲权。

(监利134世)济: 仁公次子。生殁葬未详。

(监利134世)淑: 义公长子,生于建文四年辛巳三月廿五丑时,岁进士 ,授重靖府安教谕,转无为洲学正。景泰五年甲戌六月十一子时自京返。殁塘家洲,葬父茔旁。有望云思亲图诗文。 妣章氏,系武昌汉阳门。生建文四年辛巳,寿六十一。殁天顺五年辛巳四月初六亥时,葬金钧形,卯山酉向。 继妣陈氏,生宣德甲寅年六月十二丑时,殁未详。生子二:仲经,仲绅。

(监利134世)润: 义公次子,字有光。生殁葬未详。 妣曹氏,生殁葬未详。

(监利134世)浩: 义公三子,字若海。生永乐三年乙酉六月十七午时,本州庠生。殁成化二年丙戌二月十一酉时,葬舍东乙山申向。 妣张氏,生永乐五年丁亥四月初二亥时,殁成化二年丙戌三月初一未时,合葬夫茔,有碑,生子一,仲镛。

(监利134世)汉: 义公四子,生于明永乐五年腊月卅酉时,殁成化七年辛卯冬月十四子时,葬金钓形,生子二,仲纲,仲缙。 妣高氏,生永乐六年戊子正月十六卯时,殁成化四年戊子八月十五午时,本年九月十五葬河港垸有碑。 〈附河港垸坟地吉宪清文卅一年号督丈李同泗册名何公东至坟南〉

(监利134世)渊: 礼公长子,生洪武廿七年甲戌四月初四辰时自监邑。殁正统四年丙辰五月十五辰时,本年冬月初六辰时葬监利县熊家垸即今大河港。 妣黎氏,生戊寅年六月廿七酉时,殁正统四年己未四月廿四戌时,四年腊月十四申时葬丁家园。生子一,仲纪。 〈附河湖垸坟宪吉清丈二九十一号督丈李同泗册荷渊公荷美公东至邓田,时南至同训,西至同璞 ,北路南横八弓二分,北横六弓七,西长九弓东〉

(监利134世)港: 礼公次子,生洪武卅年丁丑二月初八卯时,县庠生。殁宣德十年乙卯二月初八戌时,四年九月廿一申时葬本垸三盘棋河东岸。 妣左氏,生宏武廿九年丙子九月廿八丑时,殁天顺二年戊寅三月十八午时,本年十月初三辰时葬张先口杨宅地。生子一,仲紫。

(监利134世)涧: 智公长子,生永乐元年癸未五月初六亥时,殁正统十年乙丑腊月廿六申时,本年四月初七卯时葬同前。 妣刘氏,系鸡鸣铺,生于建文五年壬午八月十五巳时,殁正统十一年丙寅四月初九酉时,葬本县龙行官乾山巽向。生子二,仲文,仲武。

(监利134世)渭: 信公长子,字志清,生于建文五年壬午五月十四戌时,殁成化二年丙戌冬月十三亥时。 妣戴氏,生建文三年庚辰二月十八未时,寿六十九二茔失考。悦友公遗嘱,在沔城北,又圣瑞公遗嘱,葬万家元河家茔头亥山巳向,均可考,子孙宜访。生子二,仲富,仲贵。

(监利134世)海: 信公次子,字志洪。生殁葬未详。妣罗氏,生殁葬未详。生子一,仲轨。  

★(监利棋盘码头埠135世。师鲁公支)????????????

(监利135世)仲恢: 清公长子,字洪元,生明永乐十五年丁酉正月廿二卯时,殁成化十四年戊戌十月十八辰时,葬伴母茔。 妣刘氏,生永乐戊戌年四月初八未时,殁成化十七年冬月初七未时,葬合夫茔。生子一,煊。

(监利135世)仲璋: 清公次子,生永乐十七年己亥七月廿七申时,葬舍东子山午向。 妣王氏,生于宣德元年丙午正月初二酉时,葬新峰村丑山未向。生子一,瓒。

(监利135世)仲权: 清公三子,生永乐十九年辛丑五月廿卯时,殁成化十二年丙申八月廿子时,葬父茔旁。 妣王氏,生永乐十七年己亥二月初六亥时,殁成化十四年,葬新沟。生子一,琮。

(监利135世)仲经: 字大伦,淑公长子,沔阳庠生,生殁葬未详。 妣王氏,生殁葬未详。 继妣蔡氏,生殁葬未详。

(监利135世)仲绅: 淑公次子,生景泰年甲子十月初八丑时,本州庠生,殁嘉靖三年甲申三月十三卯时,葬蛇形地。 妣邓氏,生景泰四年癸酉七月初七戌时,殁嘉靖十三年甲午八月廿子时,合葬夫茔。生子四,介,珊,瑚,容。

(监利135世)仲镰: 浩公之子,生宣德二年丁未八月廿九亥时,殁成化十一年乙未正月十三午时,葬六途垸(今棋盘彭刘村)乾山巽向。 妣张氏,生宣德二年丁未腊月十三午时,殁正德八年癸酉五月十四亥时,次年腊月廿一合葬夫茔有碑。生子二,艮,许。

(监利135世)仲纲: 汉公长子, 生于宣德九年甲寅四月初十卯时,殁宏治十八年乙丑二月十六辰时葬父茔旁。 妣吴氏,系高湾人,生于宣德十年乙卯三月廿三寅时,殁宏治十六年癸亥五月十一子时,葬河南岸,壬山丙向。生子三,禹,皇,环。

(监利135世)仲缙: 汉公次子,字绅来,生于正统二年丁巳五月初一卯时,殁正德九年甲戌六月初二子时,葬屋后,乾山巽向。 妣庐氏,生正统元年丙辰冬月廿七丑时,殁洪治十七年甲子八月十六辰时,合葬屋后。生子一,玉。

(监利135世)仲纪: 渊公之子,生永乐廿一年癸卯八月廿八子时,州庠生,寿七十六,殁洪治十一年戊午四月初二未时,葬金钓形,傍二房伯祖茔,卯山寅向,(今俗名虎尾)。 妣羿氏,生永乐廿二年甲辰八月十五丑时,殁正德四年乙巳六月十七亥时,合葬夫茔旁有碑。生子四,现,全,呈,秀。

(监利135世)仲紫: 港公之子,生宣德二年丁未五月初十申时,为藩司史。殁成化四年戊子八月十九未时,在武昌奔柩,葬於父侧。 妣杨氏,生宣德三年戊申正月初六辰时,殁成化十三年丁酉六月十三戌时,葬张先口。 继妣殷氏,生殁葬未详。续彭氏,生殁葬未详。

(监利135世)仲文: 涧公长子,生宣德元年丙午二月初六申时,殁宏治七年甲寅八月十八丑时,四月廿三酉时,葬蔡家湾夏家园。 妣徐氏,生宣德二年丁未三月初七辰时,殁洪治十六年癸亥正月初二午时,本年二月十七辰时,合葬下家园。生子一,琨。

(监利135世)仲武: 涧公次子,生宣德二年丁未四月初十寅时,殁成化廿三年丁未六月初六丑时,本月初十辰时葬吴家汪。 妣罗氏,生宣德元年丙午九月十一午时,殁洪治八年乙卯冬月廿五亥时,次年正月卅戌时葬车垸。生子二,玺,元。

(监利135世)仲富: 渭公长子,生明永乐廿一年癸卯冬月十二卯时,与本县万禹易换鱼子湖,迁居之万家垸,今不可考。 妣赵氏,生明洪??元年乙巳五月十八辰时,葬本垸余家墩前河草场。生子二,恭,俭。

(监利135世)仲贵:。渭公次子,生明洪??元年乙巳八月十二午时,殁洪治十年八月廿四午时,葬本垸北墩。 妣张氏,生宣德元年六月十四未时,殁宏治十一年二月十八亥时,葬合夫茔。生子二,训,襄。

(监利135世)仲轨: 海公之子,生於明永乐廿年甲辰十月十五巳时,殁未详。 妣黄氏,生殁葬未详。生子一,秩。  

★(监利谱载136世。码头埠师鲁公支))????????????

(监利136世)煊: 仲恢之子,生明正统十年乙丑六月初六丑时,殁嘉庆元年壬午三月十九亥时,元年八月十五子时葬内澄港子。 妣罗氏,生明景泰元年庚午十月廿三巳时,殁嘉靖二年癸未九月十三午时,葬合夫茔。 继妣高氏,葬同罗氏。生子二,贤。

(监利136世)瓒: 仲璋之子,生明正统十一年丙寅正月廿三卯时,葬龙王庵。妣黄氏,生明正统十三年戊辰腊月卅寅时 葬王家堡,生子一,凤学。

(监利136世)琮: 仲权之子,生明正统四年己未二月廿卯时,殁成化廿二年十月初八丑时,葬新沟。 妣钱氏,生殁葬未详。 继妣张氏,生明正统六年九月廿九戌时,葬洪治三年二月初七申时,葬夫茔旁,生子,凤容。

(监利136世)玠: 仲绅长子,生殁葬未详。 妣曹氏,生殁葬未详。继妣孙氏,生殁葬未详。 续王氏,生殁葬未详。

(监利136世)珊: 仲绅次子,生於成化廿二年丙午九月十五丑时,殁嘉靖廿六年丁未十月廿一辰时,次年正月初八葬郑家墩,子山午南。 妣尹氏,生宏治年庚戌闰九月廿三戌时,殁万历元年癸酉六月十九未时,合葬夫茔。生子二,姿,翼,居新房湾。

(监利136世)瑚: 仲绅三子,生宏治元年戊申八月初六午时,殁嘉靖十七年戊戌三月廿辰时,葬黄老垸中岭。 妣余氏,生成化廿年甲辰,殁嘉靖廿四年乙巳,合葬中岭。生子二,凤奇,凤继,迁居血湖口。

(监利136世)容: 仲绅四子,生宏治九年丙辰正月廿五戌时,殁嘉靖卅七年戊午七月廿三午时,葬河南岸,子山午向有墓志。 妣刘氏,生宏治九年丙辰六月十八戌时,殁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六月十六巳时,葬金钓形卯山酉向。 继妣张氏,生正德三年戊辰七月初十丑时,殁万历十一年癸未七月廿申时,葬张家元丁山癸向。生子二,凤尧,凤舜,居中墩。

(监利136世)艮: 仲镰长子,生景泰六年乙亥九月廿六未时,殁正德八年癸酉十月廿六寅时,葬冯屋地,乾山巽向有碑。 妣范氏,生景泰四年癸酉腊月初八巳时,殁嘉靖五年丙戌十月初十亥时,葬屋东乙山辛巳有碑。生子一,凤麟。

(监利136世)许 :仲镰次子,生明天顺三年己卯正月初三辰时,殁正德十四年己卯三月初十亥时,葬本月十六寅时于团湖(今棋盘金塘团湖墩)。妣尹氏,生明天顺十年庚辰六月十五丑时,殁正德十二年九月初一未时,葬宅东有碑。生子一,凤岐,居上码头埠,四房湾。

(监利136世)禹:。 仲纲长子,生景泰七年丙子腊月廿六巳时,殁正德十一年丙子腊月廿五午时,次年二月初八未时葬父茔旁。 妣张氏,生景泰七年丙子腊月廿六巳时,殁洪治十七年甲子二月初四亥时,葬本垸中岭。生子四,凤鸣,凤仪,凤高,凤宸。住上码头埠。

(监利136世)煌: 仲纲次子,生明天顺元年丁丑冬月廿八午时,殁正德六年辛未二月十九辰时,本年八月初三未时葬宅东。妣简氏,生明景泰三年壬申六月初六辰时,葬河东岸。生子,喜,住河家口。

(监利136世)环: 仲纲三子,生明成化十五年己亥七月廿八午时,葬嘉靖九年庚寅九月初二午时,本月十五葬监利棋盘孙家滩。 妣卜氏,生于明成化廿八年甲辰六月十一 时,殁嘉靖四十年丙寅三月初二午时,合葬同前。生子一,凤鸾,住行辅墩。

(监利136世)玉: 仲缙之子,生天顺六年壬午腊月廿九亥时,殁宏治十三年庚申十月廿午时,葬父茔旁。 妣柴氏,生天顺六年壬午正月初三丑时,殁嘉靖十年辛卯九月十五亥时,葬夫茔旁。生子一,凤彩。

(监利136世)现: 仲纪长子,生于正统五年庚申十月廿九子时,州庠生,殁嘉靖八年己丑二月廿九申时,葬本垸陈环地,即今陈门子,乾山巽向有碑。 妣魏氏,生正统九年甲子十月初八丑时,殁正德十五年庚辰冬月廿三亥时,葬监利马鞍里高湾。生子四,凤祥,凤韶,凤伟,凤瑞。继妣夏氏,附陈门子地。

(监利136世)全:。仲纪次子,生正统七年壬戌五月初五未时,殁嘉靖十六年丁酉三月十五辰时,葬监利大石垸沈家垸塘屋右。 妣胡氏,生宏治二年己酉二月十八卯时,殁嘉靖廿八年己酉三月初十酉时,葬吴家湾。生子一,凤霄,居中墩。

(监利136世)呈: 仲纪三子,生于正统十一年丙寅七月初三未时,殁正德元年丙寅五月十九戌时,葬河港垸。妣王氏,生正统十二年丁卯四月初九丑时,殁宏治十八年乙丑正月十八巳时,次年十月十八酉时葬六途垸李家墩。生子

(监利136世)秀:仲纪四子。

(监利136世)恭: 仲富长子生明正统十三年戊辰二月十二酉时,本县庠生,葬附父茔右,妣李氏,生明天顺二年戊寅八月十六辰时,

(监利136世)俭: 仲富次子

(未完待续)

????监利谱载棋盘码头埠师鲁公支老派语:“(卿)水仲凤相,其可昌然,承祖以德,显烈宜光,文章世第,贵嗣忠良,逢时宣美,宗祚克长”   。(此派词为绍先公五世孙万舞公撰)

??????民国36年监沔嘉蒲汉五县联宗联谱改新派语:“复新泰殷,勤宣懋勋。美善发达,枝实蕃盈。品高才博,恢汉振廷。修文习礼,海宇清平。”

?????1987年合谱合派:“修仁宏业,志道延祥,同源正本,宗祚克长,诗书守泽,作述扬芳,家声孝友,国瑞思良,金玉值品,云汉为章,家贤崇厚,百世永昌”   (此派词为绍先公三房国贡生介福公(字初白)撰)

??????1991年又合新谱,改新派语:“知源益正本,立纪振纲常,作述功勋远,联宗世泽长,经纶须大展,典训永昭彰,后起文英秀,千秋事迹芳”。此派语2011年监利何氏十三祖公支重新合修新谱新派沿用至今。   ????????????


【舔注:祉公二子师寄师齐由巴陵迁四川涪陵庆符县。

祥公第四子哲字师睿由岳州府迁湖北监利尺八镇。

祥公第八子盛字师法更名德明迁蜀之涪州鹤游坪石堰口

何敬叔,字维建,生于永明四年(486)五月十一日,卒陈天嘉六年乙酉(565)二月十五日,南齐授余杭令、长城令。
其子何思澄(504—576),历任廷尉正、治书侍御史、秣陵令、东宫通事舍人,湘东王、武陵王录事参军等职。以文章著称,与宗人何逊、何子朗时称“东海三何”。】

   (此世系不断更新完善中........) 
                                                                                            
鸣谢:本支系表摘选自中华何氏网《何氏本纪》,收录难免有瑕疵错漏,敬请各位何氏宗亲不吝赐教,批评指正,并以此为蓝本,添加修改完善。谢谢!

【附录①】:  《宋代·大受公撮修何氏历代谱序》

      谱之为言,普也,普吾族之世系昭穆、源流支派而载之谱牒者也。如国史然,如舆志然。然国史,仅载国之治乱兴衰得失,王侯公卿士大夫之昏明贤奸。舆志,则载山川之形胜扼塞土宜物产之出内多寡,城廊疆域之损益沿革,而一人一姓之出处变迁不与焉。此又谱之与史志异也。夫史与志,犹有能承修之者,而谱,顾可忽乎哉!
稽我何氏之谱,创自商杞惠公。惠公后有定公、灵公及周之钦公、靖公、釐公等为之继。迨杞被楚灭,简公之子禹裔携之窜处江南庐江河滨。至西汉文帝时(公元前179—164年)脩公重为删补编辑,条理井井,灿然可观。嗣禹裔、脩公而迁携继述者,厥惟西汉之毅公、东汉之鄢公、敞公。敞公复于永元丁酉九年(公元97年)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其谱传至东汉永建【顺帝年号(126—131年)】而佚。后休公抱残续修,贲偾以上已失考,仅纪其以下可知世系。嗣此而迁携续修者则有潜公及东晋之函公、玄公、风度公。南北朝齐之敬叔公,梁之晦公。唐之政公、修文公、伟公、羲庆公。宋之继杞公。继杞公复于宋淳化【太宗年号】二年辛卯(991年)建祠冶父时,掘获东汉永元【和帝年号】九年丁酉(97年)敞公所瘗“何氏历代源流碑”,复得贲偾(第七十一代)以上至黄帝世系。之上所述二十三公者皆内具闵谱之才,外负承启之任,以明世系、序昭穆、溯源流、正支派而纲维家乘于不坠者也。
        故自黄帝以至于今,凡传世一百二十有六,纪年三千九百二十有二。其间易姓者四【一、黄帝姓公孙。二、昌意得姓为姬,或云妘姓。三、禹事舜,封于“夏”,赐姓“姒”氏。四、杞简公被楚灭,其子禹裔率族人,窜处江南庐江河上,后历绍圣、念祖、徽廕、熙庵、裕昌、衍夏七世至贲偾,当秦始皇庚辰二十六年(前221年)遂以人居河之义,改姒为何。所谓易姓者四,此也。】;迁地者二十有七;为天子、诸侯者四十有九;为循吏、名儒、隐逸奇硕者七十有七,皆能一一按谱指数。然所以能一一指数者,夫岂偶然哉?盖有旧谱为之征,诸先哲传谱以致之也。第遭靖康之变,残缺失序。且卷帙浩繁,不便观察,大受是以撮其十之一二,著为图系一卷,一以存先型之不坠;一以便后世之易阅,虽不成为完璧,亦可纪其节略梗概,俾后之与吾同志者,庶可助其不逮。岂敢夸阀阅示后世而与“史志”争功哉!

         宋·嘉定十七年甲申岁(1224年)夏六月,黄帝一百二十六代孙,嘉定壬午(1222年)科进士,任安徽颖州府泰和县教谕,何大受超儒氏识于江南之庐江冶父】。

【附录②】  《何氏本纪》     (监利谱载为《自岳迁沔始祖绍先公自述世系纪略》)
[注:“自岳迁沔”即超公(字绍先)于大明洪武三.四年间自岳阳迁至湖广沔阳洲(即今监利棋盘码头埠)]

            余何氏者,夏禹之苗裔也。按世史类编: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骆明,骆明生鲧,鲧生禹,姓姒氏,受舜禅有天下,国号“夏”。传启、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孔甲、皋、发、癸十四世,及太康、扃、廑为十七王,凡四百三十九年,商迁之。汤念夏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土之封,丁酉三年,乃封禹后癸之子懿于杞,使奉禹祀历宣、显、昭、穆、康、惠、戴、庄、景、高、睿、定、怀、度、肃、襄、威、灵、安、元,凡二十一世,六百四十二年。值武王克商,追思元圣,乃褒封五帝及二王后,由是元公之子东楼公于已卯十三年复封于杞。修夏之礼乐,以祀其先。东楼既立,率德谨度,克遵旧典,假乐之诗,其大较也。及周道寝衰,诸侯并争,杞及陈、宋,仅亦守府。周桓王壬戌元年,莒人伐杞,取牟娄。辛未十年,鲁入杞,杞遂微弱。其后,虽或振兴,然亦非先公之旧矣。周襄王戊子十九年,杞子朝鲁,始用夷礼。故夫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徴也。又数传及釐公,遂恹恹不振,《春秋》录其卒,其意深矣!自东楼再受封于杞,传西楼公、题公、仁公、哲公、钦公、敬公、英公、献公、顷公、谋娶公、武公、靖公、共公、德公、桓公、平公、悼公、釐公、湣公、哀公、出公、以至简公为楚所灭,而圣人之胄沦入编氓,伤哉!时有简公之子禹裔窜居江南庐江河上,历绍圣、念祖、徽蔭、熙菴、裕昌、衍夏而至贲偾时,居庐江河上已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舍姒姓,而以居地河为姓,又以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生迪光。汉兴,迪光之子脩字道皇,以博士事孝文帝,有贤声,加二千石。生成、卓、宪。成一名禧,景帝时为宏农都尉,出为胶东相,徙汝阴。生果。果一名清,武帝建元时为御史中丞迁大中大夫。生比权、比干。比干字少卿,武帝太初时为汝阴狱吏,升廷尉,后为丹阳都尉,太始乙酉元年徙扶风郡平陵县。生九子:刚、毅、木、讷、近、仁、寿、考、万。毅字子坚,宣帝五凤时为蜀郡太守,徙蜀郡郫县。生五字:文、武、显、承、谟。武字君公,鸿嘉甲辰四年为司隶校尉,永始戊申四年为京兆尹。武为吏守法尽公,进善退恶,不附贼莽。其为人如此,绥和时为大司空,封氾乡侯,增俸如丞相。是年冬十月,莽恶之,策免就国。哀帝立,以司隶鲍宣荐,复徴用为御史大夫,秋七月,徙前将军尝举公孙禄为大司马,禄亦举武,平帝元始癸亥三年为莽所害,同时死者数百人,海内冤之。生况、鄢。鄢为光禄大夫,鉴父为莽所害,更名孟,字出图,匿嵖岈山,隐居不仕,再徙扶风郡平陵县。生宠,字天眷,建武中为千乘都尉。生敞、敦。敞字文高,章帝元和间为河南尹,汝阳太守,和帝永元己丑元年为侍御史,九月迁尚书,上封事论窦宪不报,出为济南太傅,庚寅二年迁汝南太守。壬辰四年去位隐庐江冶父山,遂家之,读书种花以自娱。并于丁酉九年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生灿、煜。煜字耀先,安帝元初时任山东任城刺史,卒于官,子孙遂籍任城郡樊县。生豹,东汉时为少府。生休字邵公,精研六经,人目为学海。生黼、黻。黼字道济,灵帝中平时为光禄主事。生潜字孔昭,献帝兴平时为九江太守,迁庐江灊县。生旻字奉天,魏文帝黄初时以勇健为中郎将,与吴战不克,死之。生心德,恒德。心德字正广,魏明帝景初时为博士。生祐字助国。祐生恽字谋昌,西晋武帝咸宁间为扬州别驾。生敏字叔达,惠帝元康乙卯五年为司隶校尉。生表、泰、绍。泰字岱宗,怀帝永嘉壬申六年为豫州刺史。生函、充、范、矩、准。函字伯道,东晋明帝太宁癸未元年为庐江太守。生玄字妙子,哀帝隆和时为山东莱郡太守,因流寓其间,兴宁间为兵部左侍郎。生风度字宜雅,为东海郡太守,流寓郯县。生羡之字彦贤。羡之生达字通翁,宋明帝泰始庚戌六年为侍中御史。生敬叔字立礼,齐明帝建武间为长城令。生思澄字元静,齐和帝中兴间为殿中侍御史。少与族弟水部郎中逊及散骑常侍子朗,俱擅文名,作《游庐山》诗见重于沈约,世称“东海三何”。生晦字明叔,梁武帝太清间领国子助教。生俊字秀士,陈宣帝太建丁酉九年为御史中尉。生容字正修,隋文帝仁寿间为国子司业。生政字立纪,唐高祖武德甲申七年以明经出教舒城,由郯县复归庐江。生德馨字泽霈,太宗贞观甲辰十八年为给事中。生芬字济芳,高宗麟德间为中书侍郎。生宽字公绰。中宗嗣圣甲申元年拜舒州都督。生应奎字联辉,中宗神龙间由明经官常州刺史,改除长沙太守。生修文字超武,玄宗开元间以进士官相王府司马,除御史大夫,迁国子祭酒。为人直谅慷慨,见推于同平章事韩休。生欣字同人,唐肃宗上元间为江南道巡按使。生翰、翬。翰字西园,唐德宗建中时为翰林侍诏。生浩字其天,唐宪宗元和已丑四年进士,任河北按察使。博学工词赋,时号“庐江学士”,生伟字丰宗,唐穆宗长庆癸卯三年判度支,后为同州刺史,生彙、彝。彝字秉常,会昌间为刑部侍郎。生瑜字子光,唐文宗太和癸丑七年进士,迁户部郎中。生锡恩、锡圭。锡恩字绳禹,唐僖宗光启间为会稽守。生羲易、羲庆。羲庆字肇基,唐昭宗天祐乙丑二年进士,生清字洁怀,后唐庄宗同光间为建昌令。生廷、建。建字道立,宋太宗太平兴国壬午七年为巩昌刺史,有惠政,性恬雅,琴书自随。生继杞字昌先,筑室冶父,种菊十余年,因自号“菊友”。日偕词客,泛舟白湖之间,煮酒吟诗为物外游。子孙继之,不乐仕进。复于宋太宗淳化辛卯二年,建祠冶父,掘得敞公所瘗“何氏历代源流碑”,续成《何氏历代世谱》五十六卷。生允文、允修、允武。允修字尚文,生纶字子贤。纶生自明字训典。自明生炳字耀天,仁宗庆历辛巳元年为国子直讲。壬午二年,朝廷徴晋州处士孙复,遂避贤去位,复修先人之菊圃,闭户读书,乡里罕识其面。生穆字友昌,徽宗政和间为翰林学士,忤蔡京意,遂归隐。生镕、锦。镕字声一,绍兴戊午八年为礼部左侍郎,与堂兄铸并仕高宗。绍兴辛酉十一年,秦桧矫诏下岳飞大理狱,令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鞫之。镕谓铸曰:“岳鹏举,乃宋室社稷,天下生灵之所系也。桧欲诬而死之,将以和议图富贵,欺天罔上,莫此为甚。兄既坐狱,须赤肝白肺,以明其诬。勿令权贵,戕害忠良。”铸颔之。既而阅实无状,遂白其冤于桧。桧乃改命谏大夫万俟卨。镕见桧必欲死飞。又谓铸曰:“天下事不可为矣!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无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余与兄,一叶巢湖,数杯笛浦,庶北风不致吹衣,雨雪不致沾裳也。”铸不以为然,镕遂隐去,筑菊圃以待清。及桧卒害岳飞,镕叹曰:“二圣不返,三光无色。”基于此矣!因为泣下。生大受字超儒。宋宁宗嘉定壬午十五年进士,教谕泰和,严师弟礼,训诲谆恳,至忠孝节烈,则丁宁告诫,不啻再三,诸生咸遵其教,一邑赖之。后以老解组归里,取《历代世谱》撮其十之一二,著为《图系》一卷。生子侯字公次,性静谧,博览群书,抚宋室之衰微,痛乾纲之不振,尝作诗以寓意。诗曰:

黄袍启运业承天,五曜娄奎诞大贤;圣主慈祥甘露润,奸臣罪恶飓风颠;

江山瓦裂苍生病,国祚波漂宝位悬;最是不堪回首处,朱仙镇上目凄然。

于是,忧愤不已,以楚之江安多产名贤,且又干戈稍静,遂以访道之故,于度宗咸淳时,挈家溯江而南,爱明水山,乃筑室居之,后又迁于齐安。生三子:长子顺字理翁,余之高祖也。次颐字养翁,次颜字悦翁,皆余叔高祖。及元世祖定鼎以至元癸酉十年岁进士,教谕寿昌。生二子:长宽字洪人,本府庠生,余之曾祖也。次安字济人,为余叔曾祖。二房高祖颐公,生容字受人。三房高祖颜公,生宥字育人,庠生。又生宜字谐人,为余堂曾祖。宽公生福字维祺,次祉字维嘏,次祥字维祯。福公、祉公为余伯祖,而祥公则余之祖也。祖,以至元癸巳三十年举于乡,越明年成进士,知浪穷县。叔曾祖安公生祖。二房曾祖容公生祐、生祧、生祜,县庠生。三房曾祖宥公生祀,太学生,次禧。三房曾祖宜公生礼,县庠生。祖祥公生余皇考及叔考贤字师孟、英字师杰庠生、哲字师睿岁进士、邦字玄敏、国字师政、隆字玄昌、盛字师发更名德明,光字玄六,俱家齐安。皇考圣字师鲁,皇妣吕夫人,苏孺人。皇考以至大已酉二年登贤书,黄庆癸丑二年售礼闱,延祐甲寅元年知石城县,至治癸亥三年内转礼部郎中,泰定丁卯四年以贤劳迁云南布政使司,遂泛舟泊岳阳,见洞庭山水之胜,有棲隐志,乃命材力仆于府治北仓,拨卜地数亩,筑室其间为何家庄,作他日解组之计。是年冬始莅任。至顺庚午元年解组棲隐何家庄。至正辛卯十一年余以第五人释褐。是年苏孺人生弟越,所谓茂先者也。壬辰十二年余复以第二人捷南宫。癸巳十三年皇考微示疾,命余曰:“余叼天地祖德,食禄国朝,虽无丰功伟绩,以立天壤,然亦不愧于君,不负于民,凡事上接下清,心不欺利人济物之事,即不便于己,必竭力以行之。今汝幸列巍科,皆天之庇廕也。他日临民,毋以时艰而侮法,毋以已欲而欺人,洁已守职,毫忽莫怠。汝母老,善事之,汝弟幼,善抚之。汝果如是,余其瞑目于地下矣”。余受命讫,拜哭于地。越明日,衣冠危坐,别家人而逝。余斩焉齐衰,庐于堂左。先是丁亥七年,沿江盗起,师孟公之沔阳,师杰公之巴陵,师睿公之公安,玄敏公之湘湄,师政公之沱潜,惟玄昌公、师发公仍家齐安。居无何,师发公入蜀。及壬辰十二年,余试燕京,徐寿辉兵陷岳州,皇考举家之大桥,依叔考玄六公居之,故皇考之卒皆在大桥。甲午十四年,复归何家庄,乙未,授长清令,戊戌转经筵博士,庚子除河南彰德府尹之任。未几,以八十之老母,十岁之幼弟,心实不宁,耿耿欲归,乃上其状于朝,蒙允谕。及辛丑奉旨养亲。是年,大明兵伐汉,拔江州,陈友谅走武昌。癸卯秋,大明兵及友谅战于鄱阳,友谅败死,其子理复据武昌。余乃奉老母吕夫人、苏孺人,卜沔之南湖(即今之洪湖西岸)筑高墩居之,因地势之飞雁投湖也,甲辰母夫人以寿终。遵遗命葬于岳澜静港之南,与皇考合兆扦艮山坤向,顺帝至正戊申,大明皇帝即位,改元“洪武”。明洪武八年乙卯,余弟茂先中乡举。余子五:长子仁字长卿,次义字善卿,次礼字政卿,皆生于岳。次智字贵卿,次信字才卿,则生于沔。余弟茂先子一,名孝。此齐安五世迁岳,自岳迁沔之始末也。

溯余何氏,自杞亡肇姓之后,簪缨文章,烜赫两间。昔菊友昌先公汇集《何氏历代世谱》,最详悉冠冕,子孙宝之,世守不敢慢。靖康之变,残缺失序,后大受公复撮其十之一二为《图系》一卷,迄公次公迁齐安,携之以来,皇考迁岳,为五世图,今余迁沔,恐后世子孙不悉履历,置祖德宗功于度外,则千秋百世流为支鹿之人,是玄圭之泽将湮,而齐安之荫寝息矣!故鉴菊友之意,述为《本纪》一篇,以志梗概。嗟呼!陵谷变迁,沦桑移易,即何氏一系,或盛或衰,或南或北,孙不识祖之居,兄莫知弟之徙,骨肉歧途,支派各天,搔首踟蹰,不禁悲前感后之思。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后世子孙,尚其修德以念之。书,不可不使之读。农,不可不使之务。守礼法以修身,遵孝弟而笃本。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此先主之所以诫其子也。余虽不肖,亦曾托先人之庇,食朝廷之禄矣。我子我孙,鉴此意而守先主之诫,以慰余愿可也!?

时 大明洪武十年丁巳秋九月九日后裔孙绍先何超述于南湖(今洪湖)之种菊堂】

  

【荆州监利何氏族谱QQ群:481191742       监利棋盘码头埠师鲁公二十三代嗣孙   黄帝152代裔孙  新华  摘录    2015.12.30】                                                                                                                                                                         


分享按钮>>【毛氏网新闻】世界毛氏宗亲联谊总会即将组建
>>【殷氏网新闻】再论平等存,则团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