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何系列|浙江金华盘溪何氏明德惟馨贤廉传家

    中华何氏网 2016年10月11日 中央纪监网站


金何系列|浙江金华盘溪何氏明德惟馨贤廉传家

● 视频脚本

中华何氏网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浙江金华盘溪何氏:明德惟馨 贤廉传家

金华山,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城区之北,故又名北山,闻名遐迩的双龙洞,就坐落于此。

金华山又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山。这里名人辈出,讲学成风,被誉为朱学嫡脉、理学正宗的北山学派,曾一度名扬天下。而儒之大者,当首推“北山学派”开创者——何基。

盘溪村位于金华山南麓,潺潺溪水,穿村而过。随着历史的变迁,如今它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后溪河村。自宋代以来,何氏家族就居住于此。南宋淳熙十五年,一个注定要为何氏家族增添厚重一笔的男孩出生了。

时年7岁,男孩拜先生学习举子课程。一日,先生讲到“出仕为官,须廉洁方能获得世人赞颂”。听完先生的话,男孩十分不解,便问道:“廉洁乃士大夫分内事,何足为高?”先生一时语塞,万万没想到如此年幼之人竟有这般觉悟。他,就是何基。

鸿儒之德 行为世范

创立北山学派,“朱子之后,推何基为正传”

何基(1188-1268),字子恭,号北山,南宋婺州人。他从小便以圣贤为榜样,爱好学习,自从学于朱熹高徒黄榦后,更是埋头研习朱子理学,不遗余力,最终成为一代理学家。史书有“朱子之后,推何基为正传”的记载。

后来,何基的学识得到了朝廷的赏识,曾先后被授予史馆校勘、崇政殿说书等职,然而都被何基一一谢绝。他安居故里,以研究和传播朱学为己任,并创立了北山学派,而北山书院也同期开讲。后人将何基与他的三位学生王柏、金履祥、许谦并称为“金华四先生”,也叫“北山四先生”,名噪江南。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张应杭:

人的才华一定是建立在德行的基础上。所以他(何基)的弟子,从政也好、经商也好、做学问也好,德行都是很不错的。这个跟北山学派的传统,尤其是何基本人的言传身教是有关系的。何基的论述还经常涉及到另外一个德和财,即道德和财富的关系。他同样强调儒学的一个传统,那就是德为本,财为末。相比较财富,更看重人的德行对人生命的意义。一个为官者,如果懂得如何处理德和财的关系,以德为本,那么我想他会是一个清廉的官员。

关于何基,当地还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传说当年宋度宗非常看重何基的才能,遂将其召至皇宫商讨国事,交谈甚欢。后宋度宗赐十面锦旗于何基,让其带回,一路上只要看中哪块良田,便可插一旗,这块良田的税赋就永远归他收取。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何基一路上把锦旗都插在了路边的草丛,唯独剩最后一面,插在了村口的一块薄田里。族人为了纪念何基的贤德事迹,便将这块薄田叫作“何大坵”,流传至今。

何基弟子王柏对这位老师曾有过这样的描述:“不逆情,不逆诈。不伐善,不较利害……凡闻一善言,见一善行,喜行于色,若己有之。”(《何北山遗集》卷四王柏《何北山先生行状》)

贤廉之训 齐家有道

善养贤才,一本家规成就一个江南望族

何基一生“尚礼义不尚权谋”、专求“内圣”的贤德圣行,被子子孙孙树为楷模。后人以何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准则为蓝本,编著了本家族的家规——《何氏家训》。

《何氏家训》共十条,涉及祭祀礼仪、父母长辈、子孙教育、冠婚丧祭、生活学习、为人处世等方面,详尽规范了家族成员的修身处事、待人接物之道,而其中又以第六条、第七条最能凸显何氏家族“明德惟馨、贤廉传家”的风范。

《何氏家训》第六则 养贤才

“凡入学入仕等事,祠给衣装。告祠之日,合用鼓乐导拜……祭品随分其余,仪节酌宜而行。”

这是何氏家族对读书和为官者的表彰和重视。养贤才乃全族人的本分,供养读书,不遗余力,但同时强调“礼仪酌宜而行”,告诫家族子弟要注重节俭。

《何氏家训》第七则 议贤能

“凡族中族长房长公长,须选有德有行素为服众者,立之。如所立之长或有假公济私,妄加人过失以报私忿者,罚银入祠……出别议贤能者,立之。”

议贤能规定家族要以贤能者为首,选贤士要严格按照贤德标准公推公选,并通过公开评议,杜绝假公济私,做到公私分明。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在何氏家族的理念中,为人处世的最高成就就是立德。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梅敬忠:

德,就是为政以德的德,就是德才兼备的德。德才兼备要以德为先;贤,就是贤才、贤能。才和能前面一定要加个“贤”字;廉,就是清廉的廉,廉洁的廉。古往今来,这三个字千古不易,皆为做官之法。《盘溪何氏家训》中体现出来的思想精华,对于我们今天领导干部的官德政德建设,它的价值是非同一般的,值得我们很好地去研究。

一本家规,凸显着一个家族的文化渊源、道德理想与生存智慧。自何基之后,何氏后人更是以贤德传家,养贤才、选贤士、议贤能,谆谆教诲子孙严于律己、静以修身、不贪赃枉法,先后出了9名进士,数十名举人、贡生、秀才,均以清廉著称,成就了何氏一族江南望族的美名。

清德之家 流芳百世

近代人才辈出,何炳松、何德奎、何炳棣并称“何氏三杰”

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金华何氏一门又涌现出了三位品德才学兼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著名人物——“中国现代史学奠基人”、历史学家、教育家何炳松,知名爱国人士何德奎,当代历史泰斗何炳棣。三人被并称为“何氏三杰”。

这里是拥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1935年,何炳松担任暨大校长。时值日寇入侵、国家内忧外患,何炳松始终以“忠信笃教”为信仰,不徇私情,不为私欲,时常拿出自己的工资资助寒门学子。他给女儿的家信有这样几句话:“修养身心,莫过于‘服务精神’四字,在家为家服务,在校为校,在社会为社会,在国为国……望尔即日起发挥出‘服务精神’,凡事为公而不为私。”

而与何炳松有着一样品性的还有“何氏三杰”中的另一位——何德奎。

1936年,何德奎在上海任公职。他为贫苦人家子女开办小学;在物价疯涨时开办食米公仓;还在淞沪抗战爆发后收容难民,开展“施粥”、“义诊”等公益活动,展现出了高尚的爱国爱民情操。197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函召下,何德奎从香港回到上海。他一生不置房产、没有存款,有钱了就拿去资助他人,妻子就常从他换洗衣服的口袋里掏出捐款收据。何氏家族的贤廉家风可见一斑。

三人中年纪最小的何炳棣从小便以何炳松、何德奎为榜样,年仅17岁便考取了清华大学历史系,后公费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从事学术研究达半个多世纪,史学成就卓著,在海外史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被公推为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会长,成为了该会首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华人会长。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龚剑锋:

何炳松、何德奎、何炳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在品德上都是一流的。在学问上也是非常宽广、精深,受人尊敬的。许多人回忆起何炳松都会流泪,因为会被他的品行所感动。“何氏三杰”不仅对自己要求高,也注重对家族后代的品德教养。可以说,何氏家族从南宋发展到现在,一直非常重视对子孙后代的培养。一方面重视品德,道德要高尚;另一方面重视学问,学问要深厚。

春之兰、夏之竹、秋之菊、冬之梅,花中四君子深受世人崇尚。何基也不例外,空闲之余喜好种植梅兰竹菊,这一个人爱好后来成了后溪河村村民的集体爱好。如今,后溪河村早已是远近闻名的花卉之乡。一花一草,一石一木,无不寄托着对先人清雅淡泊人格品性的敬仰。

盘溪何氏,一个贤廉仁义传承至今的传奇家族。家规家训,静默无言,而文化世家的基因密码却早已深深烙印在北山之麓何氏后人的心间。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时间:2016-10-11

中华何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金何系列|何基故里人文芬芳
>>金何系列|浙江金华盘溪何氏家训摘编与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