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王圣堂村唯一姓“何”的祠堂-何氏大宗祠

    中华何氏网 2016年12月9日 大洋网


广州越秀王圣堂村唯一姓“何”的祠堂-何氏大宗祠

走进广州祠堂系列

地址:广州越秀区广园西路王圣堂大街

走访对象:王圣堂大街何氏大宗祠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黄骆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王圣堂何氏大祠堂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王圣堂大街,由村内何氏族人共同出资修建,是王圣堂村内唯一的一间宗祠,有300多年历史。在嬉闹的王圣堂村中,何氏大宗祠并不像其名字一般“大”,只有两进结构的它,不像其他传统的三进岭南祠堂一样宽阔,但何氏大宗祠在王圣堂村民的心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

历史

王圣堂村民不姓“王” 九成以上都是姓何

“我们村不是姓王的,九成以上都是姓何。”何氏第二十代传人何裕坤老人告诉记者,何氏大宗祠是为纪念何氏始祖“云腾祖”而建的祠堂。

据传,“王圣堂乡”原名“黄鳝塘”,因旁边莲塘盛产黄鳝而得名。那么,“黄鳝塘”是如何变成“王圣堂”的呢?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现在有两种传说。一种传说是,村东面一个兵营的将军认为“黄鳝塘”不雅,所以提笔将“黄鳝塘”改作“黄胜堂”,后又改成王圣堂。另一种说法是,乾隆皇帝一次下江南时,路经“黄鳝塘”,认为这一带风景优美,以“黄鳝”为名实在不雅,于是提笔赐名“王圣堂”。

何裕坤告诉记者,何氏家族在此大约已有550年历史,先祖何云腾率族人经南雄珠玑巷到此地安居。目前,南雄珠玑巷还有姓何的两家祠堂。“何云腾有两个儿子,他的后人在广州扎根之后他又去了湖南。”坤叔表示,除了祖先“云腾祖”之外,数百年来何氏最出名的就是第18代传人何济公。其表示,目前,何氏在此已繁衍至第24代。

建筑

重修后祠堂整体风格改变

据何裕坤老人介绍,何氏一族自明成祖朱棣时期就迁到了王圣堂居住,大约在明末清初时期建成了何氏大宗祠以纪念何云腾。

坤叔告诉记者,祠堂在1996年开始动工,1997年重修完成。重修后的祠堂占地面积430平方米,分为庭园、前座、天井两廊和后座四个部分。记者从王圣堂大街步入庭园,迎面是三座不锈钢旗杆,两边种着各种花树。在祠堂正门前座,记者看到祠堂的祠额用花岗石凿成,顶端是二龙争珠壁画。

走进祠堂,绕过红木的屏风,就来到了祠堂的天井两廊。祠堂只有两进,对此何裕坤表示,王圣堂村落较小,所以建成的祠堂规模也不大。

记者看到,祠堂右侧墙上嵌有重修志,刻着何氏后裔的奋斗历程、重修情况、重修筹委及捐资芳名牌匾。除此之外,两廊上雕刻着八仙过海的传说,并且可以看到房顶都是用琉璃瓦砌成。对此坤叔说道:“原先祠堂是传统岭南风格的建筑,灰色的房顶,两侧都是徽雕,重修后就改造成了客家风格的建筑。”坤叔一边说一边带着记者向后座走去。祠堂后座正中嵌着一块写有“绎思堂”的牌匾,但是年代久远,老人们都说不出该牌匾的含义。而牌匾之下,就是何氏一族始祖“云腾祖”的祭祀牌匾。

用途

外形虽改但传统仍延续至今

据了解,建国前,何氏大宗祠曾经一度作过养正学校的课堂。新中国成立后,祠堂作过幼儿园,也作过瑶台大队第十生产队队部。1986年后又成为老人活动中心。

虽然历史变迁,但何氏大宗祠的传统却一直保存了下来。坤叔告诉记者,王圣堂村至今仍保留了添丁后在何氏大宗祠挂灯笼与龙眼叶的习惯。“村民每逢节庆日,如每年的正月十三或十六、清明、重阳等,都会在祠堂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尤其是每年的元宵期间,全村人都会聚到一起吃元宵饭,其乐融融。”

记者在何氏大宗祠内看到,孩子们在嬉戏玩耍,有村民在道着家长里短,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屋中央几位戴着老花镜的老人围坐在桌前,津津有味地切磋着棋艺。何裕坤表示,现在,何氏大宗祠还保留着供村民集中议事的功能。

(原标题:王圣堂唯一祠堂不姓“王”)

2016-12-09   大洋网-信息时报

中华何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赵氏网新闻】人民日报刊文:祠堂是国人灵魂的栖息地
>>西藏党委常委、副主席何文浩任党委政法委书记(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