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鲁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中华百家姓.鲁》一书日前由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已阅:2631 / 回复:0(楼主)

《中华百家姓.鲁》一书
《中华百家姓.鲁》一书日前由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百家姓.鲁》以寻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鲁姓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那些熠熠生辉的家规家训,家传家教,名门望族,名人轶事等姓氏文化,重点展示姓氏文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提升家族荣誉感和自信心,增强名族凝聚力,唤起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文化共鸣。
需要的朋友请与中华姓氏文化大典编委会编委鲁相龙联系,手机、微信号13939352423.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悠久且群星璀璨,这是世界共认的。然而这里面的历史和文化,与我们鲁氏有很多相关甚至可以直接说有的就是鲁氏创造的,却很少有人知晓。
早在远古大地的中国(距今一万多年前),就进入了传说中的神农时代。是他发明了稻耕作业,拓展了渔业和畜牧业,开创了人类文明的纪元。神农是谁,是和轩辕联合打败蚩尤,后被称为炎帝的人文祖先。再后来,轩辕力大,极具亲和力,主攻伐,神农主谷牧。中原各部落咸服,一举统一中原。创造了这一历史的就是“炎黄”二帝。
黄帝者本轩辕,姬姓。后来的文王灭商,武王立周。文王、武王是姬姓的后代。这期间辅佐文王和武王建立周朝,巩固周朝的是文王的儿子,武王之弟周公旦,因周公旦辅佐周朝有勋劳,被分封于曲阜曰鲁国,所以鲁姓后代的血脉与黄帝轩辕是有渊源的。
周公旦在辅佐周王朝期间,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做了很多事。是他首推官制,将各种官阶冠以名称,规范君主和臣子的关系,规范百姓各大夫之间的等级关系。他还制礼做乐,规范各种礼仪制度,规范民间的婚丧礼仪及宫廷礼仪等,这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雏形。
上面说到的婚俗礼仪,他把民间男女青年从婚约到入洞房,分成八个阶段的仪式,统称“合瓢”之礼。这其间各阶段的仪式既繁琐又热闹,吹吹打打,又念有唱。这些也是中国民俗文化形成的源泉。这里面就有鲁氏元素。
周公旦为宫廷制定的各种礼制,被后来在鲁国做官的孔子所发展和完善,他又将周公旦的仁政治国理念加以发展自成体系为儒教学说。这一学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理国治民的至尊信条。这一文化现象的形成,都来自于鲁国和鲁国的人。这其中也有鲁氏元素。
中华民族的“忠义”文化,也离不开鲁氏元素。中国历史中的周朝延续了八百年之久,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王朝,它与鲁国的周公旦有关。周朝立,旦忠心为武王排难,武王有疾,旦为之祷告,甚至情愿将疾转于自己,其忠可鉴。武王既崩,又忠心拥成王固周基业,然成王猜忌旦,周公仍如以往拥成王直至生命尽头。他的忠诚可嘉的操行,影响了多少忠臣名将,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兴起献出生命。“赵氏孤儿”是忠良文化,汉代的周勃亦是,以致后来的杨继业,岳飞等都是忠良文化的现象,中国的戏剧曲艺小说等,都传唱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这是对中国文化的繁荣。在宋代,鲁氏同样出了一个忠勇的人物,那就是人称“鱼头参政”的鲁宗道。这里说几件事可见其忠勇,宋真宗有次派宫使找道宗入朝议事,宫使到他家没有找到,于是到街上的酒馆里找着了他,见他正同朋友喝酒,上前就通知他立即进殿面君,论到别人,恐怕会立马摔下朋友,随宫使跑步进殿。可道宗却说:“慌什么,你先回去报告圣上,就说我宗道家贫,无杯盘招待朋友,等招待完我的朋友后再进殿。”宫使惶恐地说:“皇上怪罪下来如何是好?”宗道仍大声说:“有朋自远方来,招待朋友何罪之有?”宫使回朝如实相告。真宗帝叹服说:此卿真诚感天。第二件事说的是宗道闯殿。天禧初年的某一天,宗道有事要面奏圣上,宫使不让进,说圣上有旨,今天所有奏议都在阁门外唱议,任何人不得进殿。你猜宗道怎么着,他推开宫使,直闯金殿,见到皇上说:今天就是违抗旨意,也要面奏圣上,圣上认为我面奏圣上是件麻烦事,那就请圣上撤我的职吧,这样以后就没麻烦了。事后皇上不仅没有撤其职,却在殿壁上大书“鲁直”二字,赞其无私无畏,忠勇可嘉。第三件事说的是宗道直言顶撞太后的事。一次太后在圣上面前自比武后。宗道当面回敬说:武后唐之罪人也,她多次危害社稷。顶得太后无言以对。
中国的“忠义”文化,还不能不提及“岳阳楼”,岳阳楼与“忠义”有何关联呢,有,它同东汉末年的鲁肃(字子敬)有关系。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百姓在战乱中流离失所,饿殍遍野。鲁肃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显现出了大义之举,他散尽家财济困赈灾救民于水火,然后投身东吴孙权,忠心为吴谋天下。“岳阳楼”当时不叫此名,是鲁肃当年奉孙权之命镇守巴陵时修筑的,指挥水师操练的阅军楼。登斯楼可观洞庭全景,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后历代文人骚客过往巴陵,必到洞庭湖上阅军楼观景赋诗,直到当年的李白登楼写下“楼观岳阳尽,川回洞庭开”的诗句后,鲁肃的阅军楼就以“岳阳楼”名扬古今,特别是在庆历四年,岳阳楼重修后,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后,范仲淹同岳阳楼更是扬名海内外。文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熏陶了多少文人志士,抱定为国效忠,为民解忧的情怀,战死沙场或诤言铁骨深陷囚笼而无怨无悔。在这里可以说,没有鲁肃的忠义为吴,也就没有阅军楼更没有后来的岳阳楼和岳阳楼文化。这也可以说里面有鲁氏元素的印记。
中国文化的鲁氏元素很多很广泛,在此不必一一细论,望广大人民群众到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去寻找和学习。
¥26.00

作者:鲁相龙 (2015/5/11 23:26:55)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鲁氏论坛  执行时间:2,757.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