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希恒 做一只“益鸟”

    中华酆氏网 2012年3月9日 酆氏家族


    “人,在社会中应该有责任感,去保护社会正义,去消灭社会‘害虫’,使社会更健康、更文明、更快速地成长与发展……”
   “多少年来,我一直在追求一个美好的梦,唱着一首自己向往的人生歌。这首歌的主题是:尊老爱幼,助穷惩恶……”说这话的是一个爱好写作的52岁农民,他叫酆希恒。他说人应该像“益鸟”,对社会有用。这个人生目标,他说出了,也一直在做。

助 贫

   酆希恒助弱扶贫的故事很多。1996年,他给村里安装了路灯,自费送电照明;2004年年前,他给村上所有70岁以上老人和鳏寡孤独人员发放大米、面条,给村上所有学龄前儿童买上文具,并附上给老人的《慰问信》和《写给学龄前儿童的一封信》;他还曾为外村贫困大学生捐款1500元,外村村民因车祸治伤急需用钱,他送上500元;他还帮过江苏的残疾人,为他买来灶具;他给老弱病残无偿浇地,用三轮车和摩托车义务护送因天晚坐不上车的人们……
让酆希恒记忆最深的是发生在2003年秋天的那个故事。“我去县城办事,偶然听说孟店乡一个把妻子掐死的犯人被判了死刑,留下了两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孩子虽然有叔叔,却没人照顾,最后,两个孩子被迫辍学,流浪街头。”两个孩子的不幸勾起了酆希恒心底的怜悯,他带上100元钱和两支钢笔,直奔孩子叔叔家。当着两个孩子和叔叔的面,酆希恒把钱和钢笔送上,还说了很多心里话。说得孩子叔叔很是羞愧,当场失声痛哭:“你一个外人都对孩子这么好,我这个亲叔叔还能不管吗!从今往后,我就是不吃不喝,也要供孩子生活,供他们上学……”听到当叔叔的做这样的保证,两个孩子泪流满面,当场给酆希恒跪下了……酆希恒的眼圈也红了。他不无遗憾地说:“可惜两个孩子没念多长时间,就辍学打工去了。”

 尊 老

   “66岁老妈妈,自食其力让人敬。扛米装车赛小伙,中国苏北不老松。”这首打油诗名叫《不老松赞》,是酆希恒十年前写的。这首诗背后,隐藏着一个很感人的故事。
   1998年1月,正在做粮食生意的酆希恒去江苏调大米。在淮安市的顺河村,看到了让他心酸的一幕。“一个60多岁的老大娘,竟然和其他壮小伙一样扛大米挣辛苦钱,这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更让酆希恒气愤的是,这个大娘家里有6个儿子,却个个不孝,逼得66岁的老人扛米装车挣吃喝。得知实情后的酆希恒既敬老人,又怒其子,随手写下了打油诗《不老松赞》,并且拿出600元钱塞给老人。攥着600块钱,老人百感交集,竟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临走前,老人特意把酆希恒写给她的诗贴在墙上,还回赠了他一盆兰草作为礼物。
回到老家,忙碌的酆希恒很快就把这件事淡忘了。几个月后的一天,老人的大儿子突然来到他面前。原来,老人的大儿子很好奇酆希恒是个怎样的有钱人,于是,坐了800公里车,专程来一探究竟。“接下来的事很有戏剧性,当他看到我家过得也很窘迫的时候,扑通就给我跪下了,当场发誓回去以后一定好好孝敬老娘。”从那以后,几个儿子都跟变了个人似的,比赛般的孝顺老娘。“我觉得自己和这个大娘很有缘分,她当年送我的那盆兰草现在还有呢,已经繁殖了很多盆了。”酆希恒满脸笑意地告诉记者。

 爱 幼

   2006年冬天,去盐山县医院探望病人的酆希恒在朋友口中得知了一件事:医院里住着一个可怜的三岁小男孩,她在一起重大车祸事故中受了重伤,住了很长时间医院却不见好转。眼看家里借的钱花完了,绝望的父母一狠心,要抱着昏迷中的孩子强行出院。酆希恒听说后,找到孩子的父母,拿出100块钱给了他们,并表示愿意代他们向报社投稿,向社会求助。时隔不久,一篇题为《快救救我三岁的儿子》的求助信在《河北农民报》上刊出。“我一直喜欢写作,也经常有一些小作品在各种报纸上发表,这些年来,我还担任着《河北农民报》盐山报友会秘书长,所以我首先想到向《河北农民报》求助。求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最后孩子终于痊愈。”
   十年前,去江苏做生意的酆希恒在响水县城北靠国道边的一个村庄遇到了一个因贫穷而不得不辍学的15岁女孩。女孩向酆希恒哭诉了自己想继续读书的愿望,酆希恒带女孩去了她家,跟她的父母谈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说动他们答应供孩子继续上学。十天后,他又经过此地,得知女孩真的重返校园,他又买来文具送给女孩,并在笔记本首页上写下了学习方面的箴言赠给她……
   “默默地站在道边街中,向世间奉送光明。不管是炎热酷暑的盛夏,不论是寒风凛冽的严冬。没有叹息,不发怨声,只有洁白无瑕的光亮,驱走昏暗、带来春风……”最后,当记者要求酆希恒用几句话总结自己甘做“益鸟”的原因时,他朗诵出了这首自己曾在杂志上发表的《路灯》。“我愿像路灯那样为社会送上光明。这些年来,尊老爱幼、帮穷惩恶就是我梦寐以求的人生歌。只有把它唱出来,我的内心和精神才能得到平衡和满足。”


分享按钮>>当今社会的现代人更因该落实君子九思
>>鲍世行会长亲切会见房恒贵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