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工部尚书鲍象贤数平边患屡立功勋。

    中华鲍氏网 2008年12月16日 明吏列传


 

 

                                  

                                                    鲍象贤戎装图 



        《明吏列传》载:

        鲍象贤,歙人。由进士授御史,历云南副使。毛伯温檄文盛会师,以象贤领中哨。屡迁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代石简抚云南。初,元江土舍那鉴杀知府那宪以叛,布政史徐樾往招降被杀。简攻之未克,坐樾事罢,而象贤代之。乃集土汉兵七万以讨,鉴惧仰药死,择那氏后立之。迁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贼魁徐铨等纠倭横海上,檄汪柏等击斩之。广西贼黄父将等扰庆远,捣其巢大获,予象贤一子官,入佐南京兵部。被劾回籍听勘。家居十年,起太仆卿,复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诏拜兵部左侍郎。年老引去,隆庆初卒。


        鲍象贤,字复之,号思庵,棠樾鲍氏宣叫堂支派之祖,是第一座牌坊鲍灿的孙子。他是嘉靖八年的进士,历任户部右侍郎、右都御史、刑部右侍郎、兵部左、右侍郎、按察史等职,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称嘉靖朝 “中兴辅佐”,《明史》有传。
        他曾远戍边防,备兵云南,统辖陕西、两广等七省十二任,南征北战,边境赖以安定,当地老百姓感其 恩德,建生祠颂扬他的功绩。鲍象贤秉性亢直,卑视权贵,多次遭 到奸臣的馋言中伤,一度罢官回归故里棠樾,闲赋了四年。后来朝迁又起而复用,他仍然廉清自持,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常常用“ 官不择位”的箴言来勉励自己,一如既往地效忠社稷。就是这样,他还是落得个“用而旋废”、“功大赏薄”的下场。隆庆元年(公 元1537年),朝廷用“压兵不得有所著见”的理由,让他戴着“兵部右侍郎”的旧官衔,告老回到棠樾故里。鲍象贤的遭遇,深为同朝事君的歙县籍同乡许国(就是县城八脚牌坊的坊主)等朝廷重臣愤愤不平,他们悲痛而又惋惜地说道:“嘉靖中故老称天下者,吾郡则思庵鲍公”、“释褐登朝,直声凌厉,周历外藩,屡著勋伐, 功大赏薄,天道不容!”由于众臣的据理力争,隆庆二年(公元1538年)鲍 象贤死后,才追封为“工部尚书”,谕予葬祭。一直到万历十一年 (公元1583年),才由其孙子鲍献旌按国葬仪式建墓安葬在歙城古关莲花村。又过了三十九年即天启二年才建牌坊旌表。这就是枋额下栏刻的“赠工部尚书鲍象贤”的来历



分享按钮>>鲍照之妹--------南朝宋女诗人鲍令晖
>> 清朝诗词书法绘画俱佳的鲍皋(网络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