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上鲍村狮子拳名闻遐迩(网络摘录)

    中华鲍氏网 2008年12月16日 鲍韵


 

                        

        狮子拳步法稳固、发拳快猛、拳法多变,进如利箭穿草,退则刚韧稳健,在全国各派拳种中,别具特色。旧时,较大村庄都设有拳坛,村民在农闲季节集中到拳坛练拳。每年春节闲时,各个拳坛都组织狮子队到各村舞狮、跳桌、炼钢叉、表演拳术,有的还到邻近各县表演。
日前,笔者随武术协会的工作人员前往三门县亭旁镇上鲍村,目睹这一珍贵的非物质遗产。
        上鲍村位于三门县亭旁镇大龙岭脚下,据宗谱记载,鲍氏在宋朝初年从天台迁居到此,至今有一千多年了。上鲍村地域文化十分丰富,深厚的文化土壤孕育了大量民间文化。
        上鲍村历代崇尚武术,习武练拳之风极盛。清代晚期村里出了个闻名遐迩的一代“老本”鲍怀远。鲍怀远之肘、海游人章考之腿,邑称“二绝”。县志上有记载,鲍怀远、鲍兆海、鲍序杰时称上鲍“三老本”,还有上鲍十八短棒闻名乡里。
        鲍先诚63岁,看上去神采奕奕,摆起马步来稳健如钟。我们去的时候,他正从山上担柴回来,沾满了泥土的裤脚挽得老高。讲到狮子拳,鲍先诚显得特别兴奋。他自幼习武,18岁跟父亲学习狮子拳。文革前村里曾组织16个后生在祠堂练习狮子拳,后被列为封建糟粕而遭解散。1981年,村里重新挑选20多个年轻力壮武术功底扎实的青年参加练习狮子拳,由鲍先诚担任教练,后到本县及天台各村表演狮子拳,受到广泛好评。1982年,鲍先诚还应邀到天台教授狮子拳,这也是老人引以为荣的事。后来,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生活负担,许多狮子拳拳师离开了上鲍村,外出打工,狮子拳也逐渐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说到狮子拳的起源,鲍先诚说,由于《鲍氏宗谱》保存不妥,虫蛀水浸,是先人东凑西拼而编成的,没有什么记载,据先辈说是南宋时从福建莆田南少林传过来的。以前村子里出了不少“老本”,上鲍村“老本”是出了名的。像清代晚期的鲍怀远,现在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侠胆忠义的故事。鲍怀远自幼喜好拳术,少时家贫,入戏班演丑角,跟一个武功精湛的黄岩人小丑学习武术,练就一身好本领,后遍访名师,武艺大进,掌力沉猛,招法精妙,远近闻名。据老人讲,在狮子拳第二路中有个鸡胸腿,就是鲍怀远从海游人章考那里偷拳学来的。

        自从出了鲍怀远,上鲍村习武之风日盛,村里组织年轻人学习狮子拳、狮子棒,使这套拳法日臻完善,依靠师徒间的心口相传延续至今。上鲍村练习狮子拳颇有讲究,授男不授女,从村中挑选好后生后,在祠堂集中训练,其中有几路拳棒是关门练功,不准外人偷窥的。

        笔者有幸碰到鲍怀远70多岁的曾孙鲍于金老人。他说当年鲍怀远曾当兵器用的一杆足可装半斤老烟的铁烟斗在文革期间被当废铁卖了,曾祖父留下的大量医书、拳谱,也在破四旧时化为灰烬。

        上鲍狮子拳有4路拳法和3路棒法。狮子拳打起来动作紧凑、气沉步稳、劲力刚猛、手法精巧、以声催力。狮子棒齐眉高,分头路、开天炮、插箸笼、扛手、分手、叉闹、眼睁等几十个动作。上鲍狮子拳出门表演极具地方特色,先由一人或多人表演炼钢叉,再进行狮子拳、狮子棒、跳桌、滚狮子等表演,共约一个半小时。跳桌表演时,场地中摆一张八仙桌,在鼓乐鞭炮声中,表演者在桌上做各种高难度动作,跳桌动作有单面出、双面出、趴脚、跳桌角、长蛇溜、桌下筋斗、桌上筋斗、过路落轿、到钻、蛤蟆出水、梅花结顶(磨豆腐)、叠罗汉等,现在这些表演基本上已失传了。

                       

        据同行的三门县武术协会秘书长楼兆杰介绍,上鲍狮子拳底盘稳、发拳精、劲冷脆,以“狮子吼”心法为基,实用性强,是不可多得的民间优秀拳种。遗憾的是,现在会打狮子拳的人已经不多,而且这些拳师大多年事已高,年轻人根本没人学习狮子拳了,所以造成了狮子拳后继无人的局面。
许多老人说他们多年没有练狮子拳了,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对狮子拳的拳法只剩下些许记忆,“我们多么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将这套祖传的狮子拳拳法传下去。”

        该县武术界人士和乡土文化研究者建议,最好能够用文字、影视等形式把这套拳法保存下来,并进行系统地研究挖掘,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一直流传下去。




分享按钮>>首届燕氏联谊会资料之二《召公文化研究中心的祝词》
>>晏姓历史人物系列介绍—————晏贻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