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志椿烈士...

    中华鲍氏网 2010年2月25日 网摘


                                      鲍 志 椿 烈 士

江苏常熟人,家境富裕。1929年,考入无锡师范学校高中部,较早接受进步思想,入学不久,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毕业后,被推选为共青团无锡中心县委委员,留在无锡进行革命活动。同年7月,团中心县委书记老吴被捕,他坚守领导岗位,与团省委派来的新任书记郭纲琳(女,后牺牲)共同领导团员开展斗争。8月上旬,领导、发动2000余人力车工人举行总罢工。同年11月6日,为纪念俄国十月革命节开展纪念活动,在贴标语时,被军警逮捕,关押在苏州第三监狱,备受酷刑,他始终严守机密,并投入绝食斗争。家中知其下落,几经奔走,花费很多钱,将他赎了出来。
1935年春,在其母促成下,与从小相识的王韵清成亲,他俩一起在一所农村小学任教。鲍志椿虽处在革命艰难时期,仍执着追求,不愿长期闭塞在农村,他一边教书,一边温习文化课,于1935年秋考入上海暨南大学。
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因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被校方开除,返回家乡。与无锡中共党组织取得联系,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937年“芦沟桥事变”发生后,他回到常熟王庄,组织抗敌后援会,开展抗日救亡宣传。1937年11月,侵华日军攻陷常熟城厢,他派人去上海找一位中共党员为王庄爱国青年撤离到上海设立联络站,自己留在王庄,和陈念棣、宋成烈等青年收集国民党军队丢散的武器弹药,在筹建抗日武装时,因一旧军人品质败坏而解体。他离开家乡,在上海难民收容所工作,曾动员一批青年难民去皖南参加新四军,他也调往新四军教导大
队受训。
1939年秋,任新四军挺进纵队四支队政治处主任,后去泰州等地做支军工作。1940年4月,回到新四军挺进纵队,任政治部秘书。6月,郭村战斗后,他负责整编从颜秀五部起义归来的四大队,先后编为二纵五团、一师、三旅八团,均任政治处主任。1943年3月,调任中共东南县县委副书记兼警卫团副政委,翌年6月,改任该县中共县委书记兼警卫团政委。其时,正值日伪军大举实施“清乡”。他与警卫团团长王澄率领党政军民投入反“清乡”军事斗争,他亲临指挥,屡挫敌军。1944年5月,率部拔除启东县竖河镇日军据点,歼敌2个班,俘敌1个班。继于朱家饭店战斗中歼日军1个班。先后连续与日军作战13次,毙伤日军30人。仅用了半个多月时间,在县境内先后拔除10多个日伪据点,取得了反“清乡”的胜利。
日军称“王澄、鲍志椿是两只老虎!” 1944年12月26日部队驻扎在今启东县巴掌镇附近,因团部电台被敌侦悉,遭日伪军重兵围困偷袭。他与王澄迅速离开住处,登高察看地形,准备部署战斗,即被潜伏近处的日军射出冷枪,二人中弹牺牲。鲍志椿时年30岁。
鲍志椿牺牲后,立有烈士碑。后启东县在他俩牺牲的地方,以王鲍命名乡(镇),以作纪念。王鲍镇位于启东市西部,由原聚南乡和王鲍乡合并而成。总面积55平方公里,总人口46700人,镇政府驻地聚星镇,下辖14个行政村。
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全镇人民群众的努力奋斗下,一直被称作老区的王鲍镇,发扬革命精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走在了启东改革发展的前列。


分享按钮>>...鲍照读书台...
>>鲍安先生香烛还是档案局捐赠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