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鲍姓 根在偃师..

    中华鲍氏网 2010年3月1日 族史研究会


汉族鲍姓 根在偃师
(鲍氏族史研究会 河南会议材料之五摘录)

全国汉族鲍氏,同出一支,乃夏禹之后,姒姓,《元和姓篡》载“姒姓夏禹之后,有鲍敬叔仕齐,食采于鲍,因以为氏”。西周武王克商后,访得夏六世王少康子东楼氏之后,封之于杞,史称杞国,以承大禹之宗祧。《史记》卷三十二《陈杞世家》称“杞东楼公者,夏禹之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东周春秋时杞公一子曰敬叔在齐成公、齐厘公年代,约公元前750年前后,仕齐为大夫,因功被封,食采于鲍地,遂改姒为鲍。后世尊敬叔为鲍氏之始祖。那么鲍氏源于夏姒,根在那里呢?
据野史传说:夏禹王治水就在偃师起步。他充分总结了其父鲧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堵”为“疏”,打开鄂口,拓开龙门山,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就在鄂口辕。
据正史《世本•居篇》说,伊洛两岸是“有夏之居”《史记•封禅书》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即谓夏商周三代均曾在黄河与洛水间选建都邑。古本《竹书纪年》说“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今本《竹书纪年》又说:“仲康亦居斟寻”。《史记•吴起列传》说夏代最后一个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括地志》载:“故寻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这就指出了夏都斟寻的方位。
1959年夏,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徐旭先生,率队来豫西考察“夏墟”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这个二里头遗址包括二里头、圪头、四角楼、辛庄、寨后五个自然村,占地面积约为375万平方米。嗣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当年秋天就对遗址进行了初步发掘,发现了一、二、三期文化重叠层。70年代初期又在第三期文化层上发现了第四期文化层。
1997年3月至5月又进行了新的发掘,发现有清楚的地层叠压关系,有巍峨壮观的宫殿区、十字型道路等重要遗址;大型墓葬、青铜爵、青铜铃等青铜礼器、七孔班刀、玉钺等代表高级身份的玉礼器及绿松石龙形饰等贵重器物。因为它地处偃师市二里头一带,是有考古学文化的特殊性,所以学术界命名为“二里头文化”,作为夏文化的代表。这就是夏都斟寻所在地。这个沉睡了三千多年的斟寻终于又显现到世人面前。
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又在二里头召开了全国和世界部分考古界著名专家、学者参加的“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会议。经过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的相互印证,大部分专家承认这里就是夏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即真正的夏都斟寻,称作“华夏第一王都”名符其实。
范文琪著《姓氏追根寻祖》(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10月第一版,182页)在论述娄氏源流时曾载:“夏帝少康有个儿子封在东楼,称东楼氏,周武王灭商后东楼氏的后人改封于杞以承大禹宗祧。战国时杞国被楚灭掉,杞国子孙,有的以原东楼氏之楼字为姓,是为楼氏。后去木旁,即为娄氏。”史载太康王在位时曾因耽于田猎而被后羿篡夺了政权,《尚书•序》曾记载:“太康失邦,须于洛旁,此即太康所居,为近洛也”。太康之后,少康中兴,赶走了又篡羿为王的寒浞,在斟寻恢复了夏王朝的江山,并一直稳定地统治下来,直至夏桀,被成汤所灭。
自太康失邦到少康中兴,直至少康王之子东楼公,毫无疑问他们都生长、生活在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之上。东楼公之后杞公之子敬叔,乃全国鲍姓公认之始祖,由此可以推断,汉族鲍氏根在河洛、夏都斟寻,即现在的偃师市二里头一带。

撰稿人:鲍合振 


分享按钮>>国祭大禹盛况空前..
>>合肥鲍士刚给训相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