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整理结硕果 文化世家成热点

    中华鲍氏网 2010年9月2日 文汇读书周报


                       本刊转载                                                      《鲍氏文苑》总第二期(200年10月)


                        家谱整理结硕果 文化世家成热点

    编者按:今年5月,在上海举行了“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世界性的研讨会硕果累累,本刊特转载《文汇读书周报》上的相关报-,-9,以飨读者。

    近年来,对家谱和与之相关的文化世家的研究,起来越为学界所重视。近日,“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越南、中国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到会参加了这一研讨。据悉,这也是有关中国家谱研究的首次世界性研讨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海内外近年在中国家谱的保存、整理、开发与研究方面成果累累。
    据介绍,目前存世的1 949年前编印的中国家谱原件,全球收藏总量约3万种。上海收藏最多,有1.5万种左右,其中上海图书馆收藏有1.1 7万种,近lO万册。其次为北京、浙江等。家谱的整理研究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1 998年底,上海图书馆为联合国内学术界同行,开发上图的馆藏谱牒资源,曾举行全国谱牒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研讨涉及了家谱的学术价值、家谱的撰修体例、家谱资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等问题。有关研究成果已由上海图书馆编辑为《中国谱牒研究》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一研讨会推动了谱牒研究的深入发展。近日,由上海图书馆组织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专家编撰的,一部全面反映上海图书馆收藏的1 o余万册家谱基本面貌的大型工具书《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提要》刚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今年3月,上海图书馆与新加坡合作的寻根网站也已正式开通,这是世界上唯一的利用家谱资料系统地提供华人寻根咨询、建立电子家谱等服务的网站平台。 与此同时,一些文化名人的家谱资料尤其受到研究界的重视。从家族影响、家学渊源的角度来对近现代著名文化世家进行描述与研究的文章与图书陆续面世。有关此方面的图书出版甚至形成了相当的规模。除了零星出版的图书外,河北教育出版社正在陆续推出的“百年世家”最为引人注意。其首辑推出的图书就有十几种之多,包括了梁启超、陈寅恪、俞平伯、张爱玲等家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前不久推出的“文化名门世家丛书”也备受关注。这些对于家族个案的研究,从家族谱系人手,为进而探究其深层次的文化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对于学界呈现出来的这一注重家族谱系研究的趋向,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王鹤鸣研究员认为,家谱研究具有多方面的现代意义。其一,家谱具有独特的学术资料价值。它往往保留了正史以外、方志以外的珍贵资料。涉及人口的、社会学的、经济的等现代学.科,可以弥补历史资料的不足。他介绍说,目前对徽商的研究资料,很多即从家谱中来。其二,家谱保存了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家教传统和文明习惯,经过批判的继承,可以为现代文明建设提供资源。其三,为“寻根认祖”提供了信息资料,家谱是一个联系的纽带,对促进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王鹤鸣表示,上图将进一步开发家谱资料,把家谱研究推向成熟,以上图为中心的《中国家谱总目》编撰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中。
    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所长林其锬研究员也肯定了家谱研究的意义。他介绍说,国外对于家谱资料的重视与研究要早于国内。早在80年代初期,国外学者曾来上海作“上海嘉定地区士大夫家族"课题的学术交流。他们那种深入个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学界颇有启发。历史上许多家族,其家学渊源对文学或学术思想的形成与承传有重要影响。如宋代苏门三士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魏晋南北朝萧氏家族,都从军从政,又都有文章传世;还有著名的三曹等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现象很值得研究。当然,这决不是什么血统论,而是要研究特定的文化环境对人才的影响。他指出,家谱中也有许多不可靠的东西,如为攀附名人作假等等,在学术研究中必须严加甄别,求真求实。至于家谱在学术研究之外体现出来的社会文化价值,则应更多地注重其客观效果。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95号)
 


分享按钮>> 零陵寻根记
>>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