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文苑》第四期 宜兴鲍氏初考

    中华鲍氏网 2011年1月20日 鲍旭琦


                                                               宜兴鲍氏初考
                                                                      口鲍旭琦
        鲍氏一脉迁居宜兴市丁蜀镇东庄村(原名白宕村)的确切年代,目前还寻找不到有关的谱谍查考。但根据宜兴鲍氏的先辈们相传:白宕鲍氏是明朝中叶时期为避倭寇之乱,从浙江宁波一带逃难而居丁山白宕。先祖公逃难时,夫妻双双各挑一对箩筐,一对箩筐各坐一儿一女,一对装着衣服用具落脚到丁山黄龙山南麓的一个挖白坭的宕口边上, (后称白宕)搭一间茅屋,日以继夜地为别人捣坭度日,等到儿子长大略懂事,即送给大窑户人家学徒,因而鲍氏开始从事陶业。前后历经四代,才在白宕河北岸建起六间瓦房,逐渐形成鲍氏一族。后人为了纪念先祖公的创业精神,在祠堂建成后,请画师画了一幅大画像,挂于祠堂中厅,让后人朝拜。因画像中的太祖公脚穿一双醒目的大红鞋,因此到现在还被我们鲍氏后人尊称为:“红鞋子太祖”。
        传说是有起源的,但要查考鲍氏确切定居丁山的年限,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文革”中,破四旧宜兴鲍氏一族所收藏的万余册书藉及字画,家谱,历代先祖画像都被“红卫兵”抄去堆在丁蜀镇中心的大操场上付之一炬,大火连烧三天将鲍氏历经几十代的收藏均化为灰尽。虽然我本人曾长期留心收集有关资料,但至今未获得有能作出定论的东西,很感遗憾。但手中有些资料是可以作些佐证的。
        “倭寇之乱”,明史记载:“明朝长达276年,倭寇之害却有165年之久。从建文元年(1399)起倭寇日渐活跃在我东南沿海,经常侵犯我沿海居民,倭国主侯混战期间,支持武士沦为海盗,经常在每年四月至九月间,窜人我富庶的江浙沿海地区杀人抢掠、势趋猖厥。明嘉靖年初,倭国二大主侯“大内氏”和“细川氏”交战,为获海上贸易权,于嘉靖二年(1523)各派贡使来朝,在宁波一带,二派发生冲突,明政府下令停止与二派间的海上贸易,倭国浪人见我海上防务空虚,煽动众武士乘机大肆烧杀抢掠,气焰极为嚣张。至嘉靖六年(1526)计,仅浙江沿海一处,就被倭寇残杀了数十万人口。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59)才被大将戚继光攻破外海的“横海屿”后才有所平息。以上所叙,我们可以看出,鲍氏是明嘉靖年初期就从宁波一带逃难至宜兴丁山的。但鲍氏在明景泰年间就在丁山从事陶业是有据可查。根据明代学者王耩澄在景泰癸酉年(1453)成书的《荆溪疏》中记载:“荆南山秀水明,业陶者非土著,有甬东人也,制器出优者间,有参军之后。”虽然作者没有言明“参军”之姓,但根据查考可以确认“参军”应该是鲍照,也可以说:“鲍照的后人在丁山制陶,质量式样就比一般人优秀。”这点见解我曾与北京永臣先生探讨,是否确切,回答是肯定的。
        另据清道光九年(1829)刊印的《荆溪县志》宗族篇记载:“荆南鲍氏,明嘉靖年间从甬东鄞县迁丁山白宕里,历代业陶,男丁三百,吾朝康熙壬子年(1672)建祠六间三进,取名“澄厚堂”,首居乡里。又据成书于清光绪八年(1882)《重刊宜兴县志》姓天篇记载“丁山白宕鲍氏,世居业陶,人丁兴旺,富甲乡里,吾朝乾隆年起设祠塾,课授族里童丁,学风甚盛,例吾朝为仕者,先后数十人也”。另外根据本人在家族中调查,宜兴鲍氏从清光绪末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间出外留学的先后有赴英国一人,法国三人,美国二人,加拿大二人,德国一人。
        现今,根据1987年丁蜀镇在外乡贤表统计:鲍氏一族在外地各大学执教,年满五十五岁的正教授有五人、副教授八人、正研究员三人、副研究员二人、高级工程师六人、高级建筑设计师二人。当时不满五十五岁的没作统计。仅此可见,宜兴白宕鲍氏作为陶业世家,世代书香而结出的累累硕果。
        注:宜兴,古代称“阳羡”,秦代称“鹅州”,晋时称“荆溪”,唐代称“义兴”,北宋时改称宜兴至今。

                        
        位于宜兴丁山镇白宕,建于清乾隆年间的鲍氏老宅的第三进的第二座门楼。是宜兴鲍氏仅残存的一幢老宅。


分享按钮>>《鲍氏文苑》第四期 宿迁大兴镇鲍河头村
>>《鲍氏文苑》第四期 鲍家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