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八期 《棠樾三族宗谱》修编经过

    中华鲍氏网 2011年3月3日 鲍杰


                              《棠樾三族宗谱》修编经过
                                                                              口鲍杰
    《歙邑棠樾鲍氏三族宗谱》点出了新安鲍氏的根和始入之时,系统地记下了棠樾、蜀源、岩寺三族鲍氏,自始祖荣公至乾隆年间(1760年)鲍氏先祖的兴变与重要事迹,图文并茂,是一部具有相当历史价值的史书。全谱200卷20本,共印制109套,耗银3999两,其中棠樾54套,蜀源47套,岩寺8套。她不仅是棠樾鲍氏三族历史的宝库,受到该三族的珍爱,同时也受到全国各地关心、研究鲍氏历史的宗亲们的青睐。
    《三族谱》始修于乾隆年间的1756年春,1760年完稿付刊。蜀源鲍氏二十四世祖光纯公,此前20多年间在众多族祖勘襄呼声高并鼎力相持下,义无反顾地勇挑主笔之责,重编而成。然而却又不是每一个人都了解,《三族谱》的面世道路漫长,经历了数百年的时空,十几代人的辛勤付出,凝聚着众多族祖的心血和智慧,一代代集体关心、支持、拼搏的结晶。他们有的自发而行,有的鼓呼,有的口述或提供自己的记述,有的为筹措资金而奔波,有的则默默留下自己的墨迹,先祖们为编修呕心沥血,做出不同的奉献。
    棠樾鲍氏宗谱编修,早在宋末1259年的七世祖鲍衍公就开始,直至清乾隆1760年,一代一代地都有人将心贴在这一善举上,较为突出的可概括为宋末元初、明朝前期的清乾隆前中期三次大举措。一次比一次内容丰富,规模更大,一次比一次更规范,更臻善。在一次与另一次大举措的空间中,对宗谱的运作一直处于动态之中,有的不断修葺,有的随时记录,有的延写谱系图,有的予以补掇,为下一次的编纂工作提供出完整的资料。
    首次编谱当数棠樾衍公(字永高,号千一)与他的曾孙周公(字景文)。衍公于宋末的1259年开始作谱,景文公在元初1291年“阅家藏旧书,得曾祖千一公所作本宗图谱手泽”时,予以补掇。这就是棠樾荣公后的第一部鲍氏宗谱,当时仅为手抄稿。
    第二次大举措编修谱,应以棠樾鲍氏宁公、泰公父子为代表,时处明天顺至成化年间。宁公字庭谧,号谧斋,夫惟清风素行,以宗谱修复为己任,提出“端本以澄其源,衍派以清其流。”宁公于1459年始编,  

    1460年既定大纲,1461年书成,不数月而卒。泰公对尚有未及之处,参考注录,于1463年续编定稿,1465年印刷出刊,为荣公世系刊印始谱,名曰《棠樾慈孝鲍氏重编谱》。此次重编谱时,除庭谧公直接提及“尚有厥弟庭心公暨宗人茂公等参与”外,还有不少人从精神、物资到手稿记录,也都提供了支持和协作。宁孙公“修续宗谱,赞助尤力”;积贵公“乐襄众事,而于谱系之氏姓本末子孙群从之”;天与公“慷慨多义举,若修续宗谱,率本村之能事者勉成之”;僖公“亦以谱系为心者也”;添贵公“收族敬宗,襄成谱牒,”他们都为这次始刊宗谱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三次则是清乾隆年间,由蜀源鲍氏二十四世祖光纯公主笔,重编《歙邑棠樾鲍氏三族宗谱》,可谓是一部巨著,全面翔实记下了棠樾鲍氏三族庞大家族演绎,成员踪迹和生卒,重大功绩和事迹等,给荣公后世留下了不可复得的宝贵史料。光纯公及历代众族祖称得上功德无量,为我三族鲍氏彪册千秋。 
    光纯公重编《三族谱》时,不仅有衙公(景文公),宁公(泰公)所编宗谱作为前期的依据,而且还得到许多已故的与健在的族祖,自泰公刊谱后不断续写补掇的手稿记录和协助参与。诸如大宗公(1604年生)“前言往事,作为本支图系”;折公“手辑支谱,记载详明”;脉公“尝续宗谱图系”;钟迈公(1623—1693年)“鲍氏先贤悉加甄录”,又与伯兴公(1643—1707年)“复续述支谱”;浩家公(1650—1 4728年)“曾手辑家谱”;起凤公(1680—1’758年) “赞修族谱”;光绪公(1691—1743年)“常续蜀源谱牒草本,……今所撰先祖讳字,生殁莹墓赖以有考。”光纯公在《三族谱》中注释:“谨按国初公续图系……”由此得知,国初公敬宗崇祖,续辑宗谱之举也应铭记。编修过程中,光揆公“建议刊三族谱牒”;嘉盛、本善二公“综刊谱牒,竭诚为多”、“闾里兴举襄刊谱牒,踊跃从事”;源涣公“竭力勘襄谱牒,集议捐刊人”;光甸公“解橐襄刊谱牒”;何荫公“督刊谱牒,仇校不遗余力。”
    每次修谱,棠、蜀、岩三族鲍氏均是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同时也带动一些外迁宗亲的关心和参与。光纯公编谱时,光正、光明、光纶三公,其曾祖父系蜀源“继恩堂支祠”二十一世祖恩迈公,配无为人程氏,清初1653年婚后随氏居无为父母处(下支有迁含山者)。他们三人乾隆21年即1756年春,闻故里续辑宗谱,为使外迁无为、含山鲍氏不被遗漏,“不惮跋涉之艰,踊跃耒归”,“故在编写宗谱时,对恩迈公迁无为支脉能因书以懿,直至二十五世,此其敦本一事也。”乾隆29年(1764年),无为、含山一带水灾,光纶公48岁随堂兄60岁光正、53岁光明同挈回徽。又九世祖将公(归葬蜀源)其祖父伟公就迁往吴溪(今江西浮梁一带),编谱时光纯公有一自注: “有妄传(休宁)海阳焦村(鲍氏)云,系(将公支脉)十二世祖社师公(配氏)歙县喝田转迁,嘉盛随同廷训往查,观其祠……”,这就先诉世人,体现出编谱者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深入内查外调,做过细的工作。
    《三族谱》编写过程中,充分证明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集思广益所结之硕果。笔者撰写此文时,感触颇深,一位位可亲可敬又严谨从事之族祖慈脸,不断掠影眼前,真是 “先祖心系鲍氏谱,代代众公拳拳心”。所述史实,均历历在目,只要翻开《三族谱》,一幕幕就跃然眼前。一些段句引用了原文,更显真实佐证。先祖们这种敬宗爱祖,群情激奋,孜孜不倦修续宗谱之精神,光彩照人,令人钦佩,不仅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而且也鼓舞和激励着我们效而仿之。最后,以光纯公在 《三族谱》自序中的一段话作为共勉。“自今以始,凡吾兄弟子姓苟能知吾鲍氏自晋迄于今之故,一本古之爱敬礼让而不废祖宗之教,则鲍氏之族犹庶几为近古是则纯之所厚望者夫!” 
    自l760年《三族谱》问世后,蜀源鲍氏二百多年来至今再没有编过综合性宗谱。但补掇手辑及以支祠为范围的续谱工作一直未停止过,尽管全是手抄本,目前能见证的就是四个支祠的续谱。清同治1862年二十七世裔孙崇厚公敬录的《首纂继恩堂支祠谱》,为近代“仁本堂”房上支;十七世溥公支系“行庆堂支祠”的《蜀源鲍氏溥公本支世系》续谱,为近代“耕莘堂”房上支;十七世渡公支系“孝徵祠支祠”的《渡公支源(源)标公本支世系》续谱;十六世才俊公(十七世汉公)支系“德义堂支祠”续谱,为近代“聚和堂”房上支。除此之外,诸如“庆余堂支祠”(奇家门)等支祠,至今仍未搜集到有任何版本的续谱。而上面所提及的四个支祠续谱,且均有人在谱中补续至解放前夕。
   遗憾的是,众所周知的蜀源鲍氏《孝徵录》、《尚议录》、《蜀源村鱼鳞册》等宝贵历史资料,内中分别记载蜀源丰富的内容,文革前仍保存完好,现去向不明,至今无缘目睹一读为快,实叹惜之事也!
 


分享按钮>>文苑八期 从家谱看炎黄子孙的寻根情结
>>文苑八期 和州鲍氏是从何处迁徙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