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名人楷模】踏遍青山人未老——记鲍贤昌与《探寻古鄞》

    中华鲍氏网 2013年4月22日 胡金富


                           

 

                                         踏 遍 青 山 情 未 了                          

                                ——记鲍贤昌与《探寻古鄞》

                                                胡金富

    几年前,我参加了由陈万丰老师策划的宁波服装博物馆的开馆庆典,正式认识了鄞州区文保员、草根作家鲍贤昌。自2005年来,他常与陆良华结伴走乡穿村,去侦破人家老祖宗故居留下的祕密,或翻山越岭,穿过时光隧道,去寻找传说中的蛛丝马迹。

    去年八月,由鲍贤昌、陆良华两位先生编著的《探寻古鄞》一书,由宁波出版社出版。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先生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原《鄞县志》主编周时奋先生作序,甬上著名老画家陈文蔚先生为封面作画。全书分五编,依次为“古城鄞县”、“鄞东寻踪”、“鄞西觅迹”、“东钱湖畔”、“四明胜迹”等90篇,洋洋30余万字,《鄞州日报》、《宁波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予以报道,并受到了当地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鲍贤昌的好动完成了区文保员、草根作家的责任,得到了丰硕的回报,他那辆破车也为他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鄞县背山面海,人杰地灵,誉为文献名邦,曾于江苏吴县、浙江绍兴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县。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鄞”。赤堇山或称堇山,在今奉化境内的白杜。今鄞县地,春秋时属越国,战国时属楚。秦灭楚后,于公元前222年置鄞、鄮,句章三县。汉袭秦制,仍置三县。东晋时刘裕戍句章,筑句章新城于小溪镇(今鄞江镇)。隋初三县合一,总称句章县。唐时改为鄮县。五代初改为鄞县,从此鄞县名称沿袭至今。解放后县城宁波析出置市,鄞县先后为宁波专区(地区)及宁波市辖。200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鄞县更名为宁波市鄞州区,迁府驻鄞州新城区。

    鲍贤昌先生生在鄞县,长在鄞县,爱读地方掌故,喜游鄞县山水,经年累月奔走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探寻千年古鄞遗韵、拼凑五光十色的文化碎片:县衙、城垣、谯楼、市井、书院、古村、老桥、、牌坊、祠庙、寺观、宝塔、洞穴、越窑、古冢、瀑布、湖泊、烽火台、古战场等。从《探寻白杜古鄞城》,到《五百年前宁波城》,从《海疆雄镇大嵩城》,到《四明山心探杖锡》,到处都留有他的足迹……

    他那股傻劲儿,令人敬佩。我讥讽他,恨不得手里拿根朱元章行乞时的打狗棍,肩上背一束越王勾踐臥薪尝胆时睡过的稻草,还去挨门逐户地问,你家祖上有没有留下一幅周文王亲手描绘的八卦图,这累不累啊!《探寻古鄞》一书功德圆满,你也该息息了吧!可他认为《探寻古鄞》一书中,还有许多疑问沒有找到答疑释惑,还需继续探寻。在我看来,优秀文保员大多已是走火入魔,欲罢不能,越陷越深。居家博物园让翁林芳名声大噪,麻烦不断。天妬英才周时奋用“作孽”二字,概括了翁林芳对社会作出的奉献精神。我对《探寻古鄞》一书的评价,是继王重光老师《走遍宁波》的又一本宁波文化旅游指南。

    我们一边向世人炫耀,宁波是座文化古城,一边又煮鹤焚琴,纵容现代文明去绝杀古城文明。鲍贤昌试图用他的《探寻古鄞》中的文化碎片以证实其曾经的历史价值,希望在城市包圍农村时“刀下留情”。

    说到文物保护,当首推天一阁。我也曾去过,见到不少古色古香的仿古设施,但闻不到一丁点古籍的墨香。小时候读过“瞎子摸象”,在天一阁游走,我就是个傻子、瞎子。天一阁的藏书对我而言,无异于天童寺里的释迦牟尼,只能敬之为神,妄想交朋友。现今,若有人让我去天一阁,我宁可隨鲍贤昌去《探寻古鄞》,跟文化碎片作零距离接触,劳有所获。

    奉化市西邬街道白杜村,是2000多年前古鄞城。据史料记载:古鄞县建城约在公元前222(秦赢政二十五年),古鄞县与今鄞州同谷的鄮县,今余姚大隐城山渡的句章县,共同鼎立于浙东,同属会稽郡。其管辖范围大致包括今鄞州区东部、北仑区、奉化市、舟山市、宁海北部及象山县一带。直到公元589年的隋代,鄞县并入句章县,县治迁往小溪(今鄞江桥),到了公元771年的唐代,县治移至三江口,宁波城的雏形出现了。

    白杜古鄞城,是否还有遗迹可寻?据南宋宝庆三年(1227)成书的《四明志》记载:“奉化县本会稽郡鄞县地,今县东五十里有鄞城山,下有广福院,旧曰鄞城院,即古鄞县治所也。”他与陆良华在城山脚下,苦苦地探寻古鄞城,憾于遗迹不多,然而,站在高高的山地上俯瞰,这块土地略呈正方形,地势平缓,南高北低,东有马家山湾、苹果山与竹木岭相连,北有堇山、庵山、乌竹山等小丘作为天然屏障,南靠啸天龙山,三面环山,西有一条山溪流过当作护城河,中间水道密布,田地广袤,这些条件均符合秦、汉时建城的一般规律。

    沿着山溪,他俩来到了村西的城隍庙,这座当年县官报到宣誓就职的地方,几经毁建,现留下了一幢清代建筑的山门,大殿厢房成为废墟,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尔后,又从城隍庙向南,到了一条山溪旁,小溪的不远处是一座高大的山峰,当地人称为啸天龙山,据说古县治就在山脚下溪水的北边,城隍庙的东面。他俩在山间小道上发现铺着鹅卵石的古道,但是要寻找的古城墙、古树、古物等却难见踪迹。

    在竹木岭下的山厂村,村的东面有一条被称为校场弄的穿村小道,“校场”是古时演武练兵的场所,现校场弄旁有一块荒场,有村民听祖上说这就是古代军队操练的场所。在山厂村,经崎岖鹅卵石路小道至孙候村。孙候村有古窑七座,村后山下遍地都是碎瓷片和窑具,堆积层达五六米,听村里老人们说,解放前期白杜到山厂村的路上,到处可见房屋废墟。这些和明嘉靖《奉化图志》描述的“鄞城旧址有城郭状,近城山处有古城隍庙,遍地砖结,古圹累累,垦辟者偶见之,有瓷器古窑,堆垛成丘,掘三四尺,广延二三里”情景相映证。在白杜周围一带是秦汉古墓最多的地方,前年白杜南岙殡仪馆地块考古发掘,在五万平方米的山坡上就发现了120余座两汉至晋的古墓葬群。十多年前还在白杜清水塘发现过古代冶炼场的废渣……

    由于时代的变迁,白杜古鄞城虽已失去了往昔的辉煌,但鄞城山下清溪两岸留下的鳞次栉比的民居,青苔斑驳的街坊小巷,青山下古鄞城院遗址,高耸的城隍庙及杂草丛生的“古校场”等,表明这里曾有过万方云集、车马喧闹的繁华景象。在古鄞城废治所后的230余年,继句章——鄞州以后,一座新明州城宁波府在三江口掘起了。清人李调元《登宁波城楼》诗意也随之飘来:“雉蝶凌云脚下堆,鲸波带日岛边回。江中船出海中去,洋外帆从天外来。地近东溟先见日,去垂南浦忽闻雷。不知何处蓬莱是,遥看沧沧贝阙开。”

    这篇《探寻白杜古鄞城》,是鲍贤昌《探寻古鄞》中采访的其中一篇······五年来,他与陆良华奔波于鄞州的荒山野岭,寻觅那千百年的历史遗迹,面对枯藤老树,一次次寻觅,一程程苦旅。一壶水,一袋干粮,上下求索,追踪考察,为的是与历史遗痕相亲近。青灯黄卷,焚膏继晷,耕耘、驰聘在鄞州历史的天地里······

    探寻古鄞,有艰辛,也有快乐,有一次,他俩骑车去龙观乡看牌坊群,车至“四明山”坊附近时,见通往牌坊的桥梁已倒塌,急流的溪水挡住了去路,绕道要走很多路,天又渐渐暗下来,无奈之下,只好卷起裤管,用树枝当拐杖,淌水过溪,在荒山野林枯藤老树丛中,见到了雄伟壮观始建于明代的“四明山”石碑坊。

    在寻访中,也常常得到有心人的帮助。一次,他俩在鄞南寻访唐代古刹大梅山护圣寺后,打算从白云岗沿松石岭至橫溪。谁知翻过白云岗竟无路可寻,在五都王附近的山岙里了兜了几圈,返回原地,令他俩束手无策。忽见山脚处有间茅屋,就走过去问路。时值晌午,屋中有一老汉正在用歺,见他俩吃了一惊,问清事由后放下饭碗,主动给他俩带路至松石岭通向橫溪的古道。

    又一次,鲍贤昌与张永刚去镇海招宝山采风,看完威远城宝陀寺、炮台等古迹,已是下午一点多,饿得饥肠辘辘,踫巧小卖部装修,无物可买。幸好遊至观音阁有位老太发善心,拿供菩萨的几块饼糕供他俩充饥。

更让他难忘的一次,是发生在地处四明山腹地的李家坑,李家坑山高林密,风光绮丽,犹如世外桃源,当他与陆良华采访结束,已无回程班车,是执勤的鄞江交警中队的李警官驾车将他俩送回目的地。

    此外,在奉化白杜寻找古鄞城县衙时,当地老乡热情为他们带路,寺院住持还献出珍藏多年的明代《奉化县志》有关古鄞城县衙遗址的记载,使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宁波文物考古专家杨古城先生审阅了《探寻古鄞》全稿。该书出版后,获得众多读者的一致好评。宁波市江北区佛教协会秘书长王介堂先生特赋诗祝贺:“探索频行荆棘丛,寻知喜沐故乡风,古来多少耕耘者,鄞邑俊贤收获丰。”

    今年63岁的鲍贤昌先生,现为中国鲍氏族史研究会会员、宁波研究会会员、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等,近10年来,他先后参与编写了《四明寻踪》、《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宁波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走马塘》、《天地正气》、《鄞州当代作家散文精选》、《四明史话》、《宁波老桥》、《三江文存》等著作,在人生之年,想走遍宁波周边慈溪、余姚、镇海、奉化、宁海、象山等县市,力争再写一本《四明风韵》,以报答家乡人民的养育之恩。

    本人承鲍贤昌先生错爱,有幸拜读他的大作——《探寻古鄞》,得益匪淺。就盼着宋丹丹的“月子二”——《四明风韵》问世。届时,请鲍先生千万要送我一本“月子二”。最后,希望《探寻古鄞》中的90块文化碎片,能引起文保部门的关注,得到当地民众的妥善保护,这才不辜负鄞州区文保员鲍贤昌先生的一片苦心。

                

作者简介:    

钟公庙街道长丰二村65幢3号胡金富电话88462546 

                         

 


分享按钮>>【耿氏文化古迹】江苏江阴澄江耿氏族谱
>>【耿氏文化古迹】河南襄城耿氏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