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网新闻】寿县鲍家湾情况简介

    中华鲍氏网 2013年5月21日 继恒士刚士军


                             

                            寿县鲍家湾情况简介
                           鲍继恒 鲍士刚 鲍士军(重新编辑)


    寿县历史又称为寿春、寿阳、寿州,公元前241年,楚国的楚考烈王就迁都寿春;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之子刘长、刘长之子刘安均建都于此;三国时期的袁术亦在此称帝,有楚汉“四朝古都”之称。

    寿县是一个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中国豆腐的发源地,八公山雄峙城北,瓦埠河、淮河绕城东流,城四周有800多年前修建的古代城墙仍然完好无损,其防洪抗水的功能至今仍然造福于城内的广大百姓,再大的洪水只要城门一封闭,老百姓就可以在城内安居乐业,高忱无忧。城内有状元府、孔庙、报恩寺等古建筑,城外有四顶山(奶奶庙)、淮南王刘安墓、珍珠泉等著名景点。历史上曾四次为都,四水萦门,站在巍巍的城墙上,放眼望去真可谓山青水秀,好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得天独厚的地埋环境使得古城寿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曾是楚国的都城,汉淮南王的赐封地,著名的以少胜多淝水之战的古战场,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典故即来源于此,唐宋之战、赵匡胤困南塘就是这个南塘寿州。寿县悠久的历史人文蕴育出了一代又一代国家的栋梁之材。
    鲍家湾鲍氏家族是寿县几十个大姓中的一个,位于寿县城以东瓦埠河以西,北依淮南市,南邻王家荒,中有兴隆集蚂蝗集,横跨城关镇、九龙乡,人口约两万余人,分居几十个村庄。鲍氏世代繁衍,已有640年,其分支向周边市县拓展,主要分布在长丰县庄墓桥,淮南市、合肥市;还有阜阳、凤台、怀远、颖上、定远(白炉桥)、蒙城、泗县等地,外省到山东、四川等地。
    从一世祖鲍琥至今已有23世,已排至“方”字辈,在世的尚有9世人。人丁兴旺,成为当地望族。鲍氏家族人才辈出,清朝有鲍传艺,字筱圃,册名兰徴。为二品衔花翎,分发湖北候补道。神勇威猛,军训比武获优异成绩,20发子弹中17枪。赛后由清帅吴大澂名“神枪”鲍筱圃,并赐书对联“三百步尺方最难中靶;十七枪神技不爽分毫”,以资鼓励。

    鲍刚(谱名鲍汝纲),抗日时期任国民党四十一军军长,鄂豫皖边区总指挥。鲍汝澧抗日时期参加过台儿庄战役,1940年任国民党六十二师师长,1949年起义后任解放军51军212师师长,河南大冶军分区司令员。湖北省水产局副局长。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鲍氏族人在合肥、淮南等地工作的县处级以上干部就有数十人之多。
    寿县鲍氏的开基始祖——鲍琥,于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从山东济南迁来,至今已640年了。琥公为什么要自济南迁寿县,其社会背景和身世如何?长期以来,寿县鲍氏的裔孙们一直十分关注,想搞清这些问题,但因年代长久,且唯一可查的依据只有民国九年(1920)寿县鲍氏所修的一部家谱。当时的主修兰标公,在主修序中指出:寿县鲍氏家谱“明代两修,清时一续,因两朝改革而散失,继因发捻倡乱而消亡”。这就告诉我们寿县鲍氏家族的历史,因朝代的变革,社会的动乱而失去,是一部不完整的断代谱。我们能够见到的家谱里,仅有一段简单的记载:“琥公,卒于洪武二十六年四月初八,配夏氏,子二:赞廷,赞纪。”还告诉我们“公原籍山东济南,元末之乱从军金陵,隶宣宁候曹良臣麾下,累著战功,明定鼎后,论功封千户,洪武四年从良臣北征,良臣战死,千户奉其枢归葬安丰,买宅於寿春东南十余里,隐居不仕。逾年,妣夏氏偕同二子来。是即由山东迁寿之始,而鲍家湾之名即因此而滥觞焉,迄今数百年,子孙蛰蛰,支派繁衍,公之遗泽长也!”这段不足二百字的介绍,虽然很简单,但对寿县鲍氏的子孙来说十分重要。它使我们知道了始祖琥公的基本情况,迁寿的大概经过。 

    曹良臣是寿县安丰人(今迎河戈店乡井亭村人),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地群雄并立,此时,曹良臣在家乡也聚集千余人训练为兵。立堡御敌。当时朱元璋已攻占集庆,改为应天府,建立政权,基本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声势浩荡,鹤立鸡群,而曹良臣审时度势,自己势单力薄。所以,在1362年归附了朱元璋(琥公从军金陵大概也在这一年)。朱元璋此时也正在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对这位安徽老乡率部来投十分欢迎亦给予厚待。安排曹良臣任江淮等处行省参政。不久良臣率部取淮东,收浙西,屡立战功,升行省左丞,1367年随除达攻占姑苏又立大功,洪武五年(1368年)明朝正式建立,朱元璋又封良臣为荣禄大夫。成为开国功臣的曹良臣,在洪武三年,率部随除达征剿元朝遗臣扩廓帖木儿(元丞相)后被封宣宁侯(第一次北征)。洪武五年,良臣在随徐达、李文忠第二次北征中,战死。曹良臣是明朝的开国功臣,琥公随曹良臣南征北战大约有十年时间,明朝建立初期,社会并不安宁,北有元朝旧势力,虎视眈眈,不时来犯,中原大地经过几十年的战争,满目创伤,民不聊生,步入中年的琥公,奉柩来到寿县。对老上司有知遇之恩,同时对良臣之死也感到战争的残酷。因而在安葬之后,决定在寿县城南十余里买宅安家“隐居不仕”。这是最好的选择,远离战争,安度晚年,为子孙的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因而在第二年就把妻夏氏与二子从山东迁来,这就是鲍家湾,寿县鲍氏的发源地。
    琥公退隐之时,是个累著战功的“千户”。明朝的军事制度是设立卫所制,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分权,军队按卫所编制。5600人为卫,1120人为千户所,112人为百户所。设卫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军事官制。
    需要提出的是,琥公原生活在济南并没有明确记载地点。生年无记载,卒于洪武二十六年四月初八。而在寿县鲍家湾只生活21年。女祖夏氏卒于永乐二年三月初三,与琥公合葬于鲍家湾玉皇汊东南小东拐东首,地名老冈嘴,葬琥公配夏氏合墓,用子山午兼壬丙向。琥公长子名赞廷,次子赞纪。二世祖,赞廷公有两子:绪存、绪生。赞纪公也有两子:绪汶、绪远。洪武20年,赞廷公带两个儿子和次侄(绪远)回山东老家扫墓,谱上记载,他们回山东之后没有回来,留在老家山东。寿县鲍氏从济南迁来,上线不接。但从这段历史看,琥公的子孙重要的一支,又回到了祖居地,虽然时隔600多年,我们真诚的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把他联上。我们会去山东济南寻根。我们也更加期盼济南的宗亲帮助我们寻查历史,提供线索,将来我们会亲上加亲。
    寿县鲍氏家族宗族观念较深,《鲍氏宗谱》明代两修,清时一续,其原始资料因年代久远和社会动乱多已丢失。第四次修谱,只好“掇拾于灰烬之余,访闻于遗老之口”,历经四代人、数十年努力,终于由鲍兰标、鲍传珝、鲍祝山等人主持,于民国九年(1920年)主编修制成谱,为上党郡慈孝堂本。共计16部,每部12卷,分别由鲍瑞麟等人保管,而该谱又大都遗失,目前仅寿县、长丰县、凤台县各有一部。2008年,淮南市农委退休干部鲍继恒等人,为了使这部宝贵的历史资料能够留存长远,又出资复印了5部,1部由北京全国鲍氏族史研究会会长鲍世行先生转给国家图书馆,1部存淮南市档案馆,两馆均颁发有收藏证书。其余3部分别由鲍继恒、鲍广昌、鲍广富收存。后合肥鲍士刚、淮南鲍士传也都各复印1部。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寿县鲍氏从一至五世祖的生、卒年月,除始祖琥公卒于1393年4月初8外,其他均无记录,有的连名字和一些基本情况都没有,这对我们研究寿县鲍氏的历史,又是一大遗憾。近年来,许多外地的宗亲经常来信来电寻根问祖,如青岛宗亲鲍荫华说他们是寿县鲍氏的一支,明朝中期从安徽凤阳临淮关迁河北省,现在有2000多人,落地始祖鲍得山。实际上,寿县鲍氏从明朝的中后期万历年间,也就是从六世祖、七世祖才有了比较详细的记载。此后,也正是鲍氏的支派繁盛,人丁兴旺,迈入事业的发达期,以前大都务农,少部分经商,还有许多人到威海从军。谱上记载,住在鲍家湾的统综公支下,八世祖应朝公是太学生,封骑都尉,他们这一支,许多子孙都是骑都尉、跨明、清两朝。     

    民国已未年,兰标公看到鲍家人口越来越多,起名无辈,决定子承父志。深感“何以告无罪於先人,裕有为於后嗣”,邀约族内开会,并首先出资作开办费。自己任主修。传珝公任篡修兼誊录,祝三公任参事,族中兄弟子侄等各负其责,群策群力。“甫越一载”谱成。民国九年《鲍氏家谱》正式出版,为上党郡,慈孝堂。家谱计拾六部,每部拾二册。但该谱大都丢失,现存只有三部,一部在寿县,一部在凤台、另一部存在长丰庄墓桥。

 


分享按钮>>【鲍氏家谱源流】琥公迁寿略考
>>【鲍氏文化古迹】中日威海卫之战寿州鲍氏捐躯者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