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网新闻】鲍世行教授关于寿县鲍氏文物保护的通信

    中华鲍氏网 2014年3月31日 鲍世行


 

士刚、宪霞,并寿县诸位鲍氏宗亲:

    听说士刚手术很成功,身体情况比前有较大改进,我听说后很高兴,在此表示祝贺!

    3月26日,我去寿县参加“明清城墙暨安丰塘遗产保护研讨会”,寿县宗亲得知消息后,当晚就来看我,并一起共进晚餐,席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我说:前年,你们做了三件事:续修宗谱,重修祖墓,承办聚会。通过这些工作,寿县宗亲更加团结,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增加,寿县鲍氏的知名度也大大提高了。此后,你们又成立了宗亲联谊会,鲍琥(1)墓被颁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撰写了一批有相当质量的文章,可以说工作一直在向前推进。现在宗亲们的经济条件比以前都有很大改善。在大好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注意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这才是留给他们的最大的遗产。

    席间,我提出希望在会议间隙前往鲍琥公墓拜谒,并考察鲍琥当年的居住地和策划修建“中日甲午海战寿县鲍氏十三义士牺牲纪念碑”(2)等事宜。

    28日下午,我在会上发言后,就向会议请了假去拜谒鲍琥公墓,鲍继宝宗亲亲自开车,同往的还有鲍继宪、鲍广全、王勇等众多宗亲。在墓前我们一起手植了柏树。当天,还去考察了600余年前鲍琥公的居住地——鲍家老圩,在考察中发现了一口古井——“鲍琥井”和残碑、石鼓。古井的井圈和井台保存完好。600年前的居住建筑虽然都已无存,但是村落四周的“圩子”,仍清晰可见。我建议把保存600余年的“圩子”清理出来。所有这些都是鲍琥公卜居鲍家湾的实物见证,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寿县宗亲正在打算修建鲍氏祠堂,我提出祠堂是否可以建在鲍家老圩范围内。

    关于修建“中日甲午海战寿县鲍氏十三义士牺牲纪念碑”的事,我先后向六安市委书记孙云飞和寿县书记张绪鹏和县长从维德提出,均得到他们的首肯和支持。我还在大会发言中提到此事,当时市、县领导和有关业务部门领导都在座,这就为今后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对此,我建议先成立筹备小组,并着手给有关单位打报告,并在清明节向宗亲们报告,扩大宣传,以便得到大家的支持。纪念碑的选址,可以多做几个方案,不过我认为修在老圩的鲍氏祠堂里,可能还是比较好的方案。如果这些项目都建设起来,那么“鲍氏老圩”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就不成问题了。至于一些具体的设计意见,如为了防洪应该提高建筑标高,老圩内要增加绿化和水面,以改善生态环境等,我在现场都做了具体安排。在寿县时,我还和南京大学建筑学院鲍家声教授通了电话,请他来寿县给予设计和指导,他都欣然同意了。

全家安康!                  

                                                                     鲍世行

                                                               2014年3月30日

请向继恒老兄转达问侯!

 

 

[注释1] 安徽寿县《鲍氏宗谱》称“公(指鲍琥),原籍山东济南,元末之乱,从军金陵,隶宣宁侯曹良臣麾下,累著战功,明定鼎后,论功封千户,洪武四年,从良臣北征,良臣战死,千户奉其柩归葬安丰。买宅与寿春东南十余里,隐居不仕。逾年,妣氏携二子来,是即由山东迁寿之始,而鲍家湾之名亦即滥觞焉。迄今数百年,子孙蛰蛰,支派繁衍,公之遗嘱泽长也。”

    鲍琥为祖国统一大业,追随曹良臣,南征北战,因战功卓著被封为“千户侯”,最后,曹良臣在北伐战争中壮烈牺牲,鲍琥毅然扶柩,归葬良臣于家乡安丰,从此他迁居寿县,隐居不仕。鲍琥,他尽忠于国,守义于友,真可谓浩然正气,忠义千秋的英雄豪杰!

 

[注释2] 在120年前的这场壮烈的中日甲午海战,我寿县鲍氏男儿有13人在战斗中牺牲,他们涉及鲍琥十四世一人,十五世十人、十六世二人。这些英烈的姓名是:鲍传锐(53岁)、鲍传钊(51岁)、鲍传训(43岁)、鲍传绪(37岁)、鲍元和(26岁)、鲍邦才(39岁)、鲍克宽(30岁)、鲍传涛(30岁)、鲍传续(27岁)、鲍登富(37岁)、鲍克大(不详)、鲍汝敏(21岁)、鲍汝杰(22岁)。

    为什么有如此多的鲍氏在此次战役中阵亡?这是因为寿县鲍氏鲍兰征(字筱圃)奉李鸿章之命在山东威海修筑赵北嘴海防炮台和水师学堂,当时带去家乡人参加修建,后又参加甲午海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分享按钮>>山西赵城“天下赵姓第一祠”展览馆 收集天下赵氏家谱族谱等有关资料
>>【鲍氏网新闻】俊逸诗社关于自助出版诗词集约稿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