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网新闻】赞歌 两首

    中华鲍氏网 2019年7月4日 鲍智泉


赞歌两首


河清海宴唱赞歌

   文/鲍智泉

枫叶正红歌唱团

唱起了赞歌

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

嘹亮的歌声

唱出幸福与欢乐

观众感动鼓掌

歌手脸上笑出酒窝


曾记否

我们脚下这片土地

狼烟四起

铁马金戈

民不聊生

饥寒交迫

百姓无家可归

流离失所

是中国共产党

百折不挠

拿起镰刀

割断了旧世界的枷锁

举起铁锤

呐喊着建立了新中国

如今

河清海宴

国泰民安

人们过上幸福生活

我们何不尽情歌唱

我们为么不努力工作

我们要把对祖国的爱

深深地烙入我们的骨骼

我们跟着共产党

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9年7月1日



挺进在与祖国共成长的大道上

     文/鲍智泉


五星红旗凌空飘扬

我们簇拥在红旗下

和共和国共成长

七十年风雨

七十年沧桑

祖国发生的天翻地覆变化

都在弯弯曲曲的年轮里珍藏


古城沧州

和祖国各地一样

每个时期的发展变化

都聚焦着我们的目光

感慰着我们的心房


刚建国的时候

家家住的土坯房

在四面透风的陋室里

祖孙三代

同睡一条土炕

夏天蚊叮虫咬

冬天土炕冰凉

吃了上顿没下顿

一年糠菜半年粮

穿戴补丁罗补丁

几年难见新衣裳

祖传家私用了一年又一年

那个年代最红火的职业

就是锔盆锔碗锔大缸

还有那

街头巷尾补鞋匠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

沧州没有先进的工业

只有寥寥无几的手工小作坊

更没有像样的商场

只有几座微不足道的店铺和茶庄

农民的锄把握几天

双手水泡滿手掌

学校只有中小学

学子深造没指望


改革开放前

有一台收音机视为珍宝

为求一辆自行车朝思暮想

能下次馆子解解馋

也是多人最大的奢望


一九七九年

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

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好时光

勤劳善良的沧州人

插上了金色的翅膀

党的好政策

让我们看到了新的曙光

从此

沧州处处一年一个样


看现在的沧州城

高楼大厦林立

家家户户住房宽敞

家用电器一样不少

人们吃喝不愁

样样都把档次讲

穿戴用讲究又好又时尚


看现在的沧州工业

沧州大化集团

沧州炼油厂

还有那群星般的中小企业

为沧州工业增加了活力

沧州的工业区一派好风光


农业实现了机械化

大田里起伏的麦浪像碧绿的海洋

在阳光的照耀下

随着微风摆荡

有绿变黄的麦田丰收再望

片片行行的果树林发出阵阵清香

秋后收获的玉米

堆放在农家门口

老远望去囤囤金黄


看沧州城大商场小商场自由市场

商品琳琅滿目

消费者如穿梭来来往往

明珠商贸城喜引北京金凤凰


曾记否

上世纪七十年代

沧州只有三四个饭店

能就餐的地方

车站 古楼小南门 天一坊

那几间破旧小平房

如今早已成为记忆中的回想

那时拿着粮票才能进饭店

只能吃顿包子 要盘焖饼

喝上一碗面汤

如今沧州城里饭店星罗棋布

山珍海味任你尝

有人为了忆苦思甜不把那个年代遗忘

特意把布票粮票收藏


开放前的沧州

小轿车不超过十辆八辆

仅有的几辆轿车

都是洋人淘汰的华沙 尼桑

傲慢地行驶在新华路凸凹不平的小道上

一个普通干部

能坐一次轿车过过瘾都是最大的奢望

轮到普通百姓连想都不敢想

如今家家都有轿车

有的不只一辆兩辆

高速列车站矗立在城市西方

从沧州出发穿梭于大江南北的列车

每天都有上百趟

海上的巨轮停靠在了黄骅港

北京现代汽车制造商

也落户到我的家乡


教育战线喜讯频传

北京的名牌大学

已把分院办到我们家门旁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填补了我市没有大学本科的囧相

家乡的学子们不出远门

就能把名牌大学上


七十年沧桑

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挖穷根 填空白

绘宏图 扫荒凉

自力更生  奋发图强

奇迹像雨后春笋般涌现

捷报如烂漫的山花绽放

特别是四十年开放

沧州的老百姓和全国一样

阔步在幸福的康庄大道上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为祖国歌唱


四个自信

是我们崇高的信仰

我们跟定习主席

穿云雾 过林海

永不迷航

我们迈开震撼世界的大步

撸起袖子伸出臂膀

为扶贫攻坚大干一场

情滿怀喜滿腔

伟大的中国梦一定会梦想成真

陶醉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房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

我们越扛越鲜艳

雄壮的国歌越唱越嘹亮

我们挺进在

与祖国共同成长的大道上


作者:鲍智泉,沧州市老年文学社社员。电话:13333275790

住址:沧州市新华区站西街地区轻工局宿舍楼丨一2一301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