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网新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金光大道

    中华鲍氏网 2022年12月4日 鲍传忠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金光大道

□鲍传忠

编者按一段时间以来,家族活动不被看好。六安在传忠等宗亲的带领下筚路蓝缕,走出了一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金光大道。六安鲍氏之所以成功,除了有一个好的领导核心、有群众的支持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文化研究会的宗旨符合党和国家的价值取向和需要。我们提倡的、继承的、弘扬的,都是社会需要的,是党和政府倡导的。所以我们才能走得顺利,是一条金光大道。坚信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会得到党和政府理解和支持的。希望我们都像六安一样走上这条金光大道,为中华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六安鲍氏宗族全体成员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大力传承六安红色文化精神、弘扬鲍氏慈孝文化、振兴乡村文化,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新时期家族社会活动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家族活动到合法社会组织的繁荣景象。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敬请各位宗亲批评指教。

一、六安鲍氏的历史发展

六安鲍氏源远流长,其最早源自于春秋时期鲍叔牙让贤荐贤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统天下”,历史上留下了传扬千古的“管鲍之交”仁德励志故事。

晋太康年间,鲍氏后裔鲍伸由山东青州到新安(徽州)为官,其子孙居此繁衍生息,始为新安鲍氏,后迁居于歙县棠樾村,也称棠樾鲍氏,进而发展成为徽州望族。棠樾鲍氏以慈孝著称,素有“慈孝传家”的传统,南宋末年鲍宗岩事母孝养备至,其子鲍寿孙遇贼与父争死,感化盗贼,“慈孝鲍家”因之得名而传扬。明永乐皇帝追表棠樾村为“慈孝里”,敕建“慈孝里坊”旌表。

元末,棠樾鲍氏二十二世孙鲍暹任六安州学正,后定居六安州城北三十里地,遂名之“鲍家湾”。后裔繁衍至今达五万余众。六安鲍氏秉承棠樾先祖风范,耕读为本,忠直报国,慈孝传家,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创新,创立了“慈孝仁信、敦睦谦和、尚智敬业、报国为民”祠训,逐渐形成了六安鲍氏慈孝文化。明清两代朝廷有37道圣旨褒奖六安鲍氏。武将守疆卫国英勇神武,文官恭谨勤勉政绩卓著,内眷相夫教子慈孝承家,可谓满门忠烈,代有遗风。最为著名的是清代中后期的陵波鲍大庄鲍氏家族。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徽州迁六鲍氏十二世裔、赠武显将军鲍令闻在六安州南乡戚家畈(今苏埠镇戚桥村)斥资购地建宅,冠名“鲍家楼”(今称鲍北楼)。其育有三子四女,长子鲍华封骑尉、次子鲍崇封都尉、三子鲍崃封将军。其孙七人,文庠生1人、武庠生2人、孝廉2人、武进士2人,成为六安州著名的簪缨世家。

鲍崃字育尊,12岁失怙,继兄成人。清乾隆十八年(1753),兄弟析产分家,选离鲍家楼约五里之地的枣林(今苏埠镇凌波村)定居,今名鲍大庄。其文武兼能,博览群书,探索之声《鲍氏文苑》总二十四期(2022年11月)BAO’SJOURNAL23习武悟其要领,平生喜爱山水、诗酒,重人伦,寡嗜欲,性情随和。徙居后,家业大振,人丁兴旺。其生有五子,友仁、友义、友礼、友智、友信,均受朝廷诰封为将军。鲍友仁字辅纯,年十九中武举,曾官江西广信营守备、江西武宁都司、福建汀州镇标游击、福建邵武同安参将、署汀漳营总兵等武职,任上捕盗剿匪、救灾,亲临一线,深得军士和地方官民爱戴。鲍友智字临川,善画兰花,乾隆癸丑武榜眼,曾任广西郁林参将、广西庆远协副将、湖南永州镇总兵等军职,其居官“谋猷克壮,材艺兼优”,任湖南永州镇总兵“裘带从容,功信成于樽俎,车徒整练,势俨并于金湯”。鲍友信以武进士出身任云南昭通守备,因平定独坪暴乱,血战捐躯,朝廷准入忠昭祠,赏云骑尉世袭。鲍翰雄字竹溪,友信子,自幼习武,以武功显,中嘉庆丙子科武举,充江南驻京提塘官,随大臣禧恩赴粤东三江口镇抚八牌瑶民,身赴瑶寨谕以大义,瑶民就抚;道光十六年(1936)授粤西隆林守备,署三里营麦岭营都司,二十年卒于任。鲍翰飞字吟梅,友仁子,捐官湖北沔阳州同,督修荆州万城堤;补潜江县任,时值长江水涨冲溃江堤,民失其所,乃设法赈济,选壮年者以工代赈,整修江堤数十里,宛如坚壁;上官以其替钟祥县指挥修堤,一如潜江,因积劳致疾;上官以其绩请于朝以同知直隶州用,圣旨未下而卒。

鲍起豹是晚清中国著名守疆卫国将领,八岁失怙,其母教子成人。年十九袭父职后屡立战功,频频升迁。曾官江苏苏松镇守备、吴淞营游击、太湖协副将、署苏松镇和狼山镇总兵、广东琼州总兵、甘肃凉州镇总兵、云南提督、湖南提督。史称其具“禦侮长才,折衡壮略。虎符分统,作上将之肱股,鹤列森阵,树偏师之羽翼。”其三次获道光皇帝召见,呈以守疆卫国之策,甚达圣怀。治军惟严,威震四海。为平息广东沿海海盗,他奉旨“单舟往谕,慑以天威,夷服而惧辄退”。鲍大庄鲍氏家族自十三世至十六世,四代先后有十数人中武举、进士。在清代六安州实属罕见。此外,在清末甲午海战中,自六迁寿的鲍氏家人就有13位儿郎在山东威海卫英勇抗击倭寇,殁于国难。

新民主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六安鲍氏为革命胜利及共和国的诞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不朽篇章。六安鲍氏族人有数十人参加了大别山区的“三大暴动”之一的“六霍起义”,先后加入了红一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有的成长为红军的中高级将领。领导“独山暴动”后任红一军33师政委、被张国焘错杀的鲍益三烈士,走完红军长征路的红四方面军师参谋主任鲍俊森,皖西红军团政委鲍英烈士,追随爱国将领方振武将军反蒋抗日的鲍刚将军,捣毁六安维持会、杀死日军军官的16岁少年英雄鲍俊林,鲍华本等10多位村民在木厂埠姚家圩打死下乡骚扰村民的3名日军士兵,等等。还有冒死智救红军战士梁从学(共和国开国中将)的鲍耿(运澜)大律师,启蒙教育并为之改名许继慎(红一军军长、著名三十六位军事家之一)的塾师鲍昂千。

新中国建立后,六安鲍氏的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在皖西地区的经济建设中再立新功。为保卫新中国建设成果,六安鲍氏数十位健儿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中越自卫反击战,先后有数位烈士为国捐躯。1958年皖西鲍氏族人为响应党的号召,舍小家为大家,献出良田和庄园,积极参加兴修淠史杭灌溉工程,消除了皖西人民的千年旱魔。

二、六安鲍氏开展慈孝文化活动的主要成绩

六安鲍氏秉承棠樾先祖的风范,耕读为本,忠直报国,逐渐形成了“忠孝慈廉”的六安鲍氏慈孝文化。

1. 修建鲍氏慈孝文化史苑

传承六安鲍氏慈孝家风

为了更好地传承鲍氏慈孝文化、践行着慈孝家风,六安鲍氏慈孝文化研究会(现改称“六安慈孝文化研究会”)会长鲍传忠先后同六安鲍氏族人协商,自己拿出了自己多年经商的积蓄并动员子女一起捐出一百多万元,带领族人共同捐资一千多万元,选择了清“武榜眼”鲍友智的祖居地——苏埠镇戚桥村鲍北楼古村落废址,重新兴建了鲍氏慈孝堂,占地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千多平方米。于2010年底开工,2014年竣工,历时四年。史苑前殿文史苑展示有明清朝廷褒奖六安鲍氏的37道圣旨、鲍氏世系图及历代鲍氏名人名家简介、六安鲍氏祠训;中殿世杰堂是鲍氏慈孝文化非遗宣传展示厅、非遗收藏、非遗档案;后殿慈孝堂供奉着鲍氏历代祖先雕像和六安鲍氏先人的灵牌,供族人祭祀。文化史苑内设有烈士纪念馆、鲍氏艺术馆及六安鲍氏传承的历代古物。苑内建有鲍氏祖先墓;修建了一座“父子争死”石雕及木质结构亭,亭旁置“父子争死”故事的解说牌。烈士纪念馆展示了六安鲍氏一百多位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实物及图片等。文化史苑的中心兴建有一座刻写“忠孝慈廉”四字的汉白玉石碑,彰显着鲍氏慈孝文化精神。碑后修建了占地三百多平米的烈士墓园,竖立了为革命牺牲的一百多位六安鲍氏烈士的墓碑。鲍氏艺术馆展示了国内外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一百多幅。现如今主要作为“六安鲍氏慈孝文化”非遗活动的主要场所。

2. 成立民间组织  

规范宗族社会活动

为了更好地弘扬六安鲍氏慈孝文化的传统,团结族人凝心聚力为鲍氏文化传承做出个人贡献,使之领略到六安鲍氏悠久宗族历史和名门望族的自豪感。2012年的农历正月初六日,六安鲍氏族人在参加徽州棠樾会议后,于六安城区召开了60余人参加的六安鲍氏名人、名家联谊会。会议主旨是如何贯彻落实棠樾会议精神、弘扬六安鲍氏慈孝文化、道德传统等,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此会的召开符合当前国家对和谐社会建设及新农村建设的形势要求,符合棠樾会议精神,顺应了六安鲍氏家族精诚合作、努力奋进的精神。会上成立了六安鲍氏名人、名家联谊会组织,并举行了捐赠仪式。

2014年3月,在六安鲍氏有识族人的倡导下,成立了“六安鲍氏族史研究会”。研究会制定了详细的章程,共十章四十三条,内容涉及总则、名称、指导思想、宗旨、工作范围、工作对象、工作内容、组织机构、组织原则、理事会职责、经济来源、章程修改等。内容详尽,管理有序。研究会坚持振兴中华、建设国家、繁荣家乡、团结宗亲为根本宗旨;以迁六安始祖鲍暹及其子嗣文化研究为主,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工作内容方面包括编修宗谱、历史渊源研究、文物建筑研究、人文历史研究等;组织建设方面,包括申请入会条件、会员权利义务、会员管理、组织原则、组织纪律、组织机构等。整个章程处处体现宣传鲍氏文化,传承鲍氏精神,团结鲍氏宗亲,凝聚鲍氏力量的根本所在。2015年3月报经裕安区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了“六安鲍氏慈孝文化研究会”。后逐步认识到:慈孝文化不应当是一家一姓的事,而应当是全社会参与研究的全民族的优秀文化的一部分。遂于2021年7月改名为“六安慈孝文化研究会”。从而将参与研究者从鲍氏家族扩大到全社会,并将慈孝文化提高到民族优秀文化组成部分的新高度。

3. 续修六安鲍氏宗谱

弘扬宗族慈孝文化

宗族的存在必须首先认同祖先,族谱的重要作用就是寻根问祖。修谱的目的在于收族,收族在于尊祖敬宗,所谓“三代不修谱,则为不孝矣”,则成为明清人的金科玉律。宗族纂修谱牒主要是奠世系、序昭穆,但不同时代修谱的目的也不相同。明中期以后,宣扬道德规范、厘正社会风俗、巩固宗族统治,则是修谱的主要目的。

六安鲍氏宗谱源自于徽州棠樾鲍氏族谱,先后进行了六次修谱活动。一修谱即创修宗谱,清道光二十一年冬,上接《青州世系》和《棠樾世系》两部老谱,谱成百部;重修宗谱于同治八年,具体部数没有记载;三修于光绪二十八年,谱成四十四部;四修于民国二十六年,谱成四十八部;五修于1989年完成,谱成五十六部。

六修谱于2014年完成,出谱八十部。六修谱每部谱二十五卷,加之上、中、下三卷,共二十八卷,字近达一百七十万。《六安鲍氏宗谱》按世系编排,五世为一图,绘出本支世系,然后再按世系图逐一叙述。从谱系上可知六安鲍氏来自棠樾,棠樾源自上党,上党出自鲍叔牙,鲍叔牙是禹帝十九世,大禹是皇帝第五代。从世系图上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本支每个人和他人之间的亲疏关系,查阅到每个人的详细信息,包括出生时间、逝世时间、家庭成员、文化状况、个人成就、对社会的贡献等等。家谱一般只记载善良的事迹,不记载不良事迹,即修善不修恶。目前四修、五修、六修宗谱均存放于鲍氏慈孝堂内。

4. 申报非遗保护项目

宣传鲍氏慈孝文化

慈孝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六安鲍氏慈孝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祭祀活动,通过祭祀等民俗活动的举办展示六安鲍氏的文化传承精神。自2014年始,我组织族人将“六安鲍氏慈孝文化”申报市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同年12月被六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录,“六安鲍氏慈孝文化”成为唯一一项民俗项目。2021年又申报了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于今年4月获得了安徽省政府批准。六安鲍氏慈孝文化主要有“道德讲堂”“清明祭祖”“祭谱打醮”“冬至过年”四项民俗非遗活动。

道德讲堂。每年正月初六日,六安鲍氏族人及周边市县群众齐聚慈孝堂,参加慈孝文化的道德讲堂活动。由主事者或学问高深者讲谱,宣讲皇帝圣谕、鲍氏家训家规、鲍叔牙与管仲的仁德故事以及鲍氏族人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

清明祭祖。六安鲍氏子孙清明祭祖成为传统,至今近达七百年之久。至当代更是将传统的祭祖扫墓与祭祀革命先烈活动相结合。慈孝文化史苑先后竖立了鲍氏先贤及一百多《鲍氏文苑》总二十四期(2022年11月)探索之声26BAO’SJOURNAL位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墓碑,每年清明期间,都要进行祭扫祖先墓和革命烈士墓活动。祭谱打醮。农历十月初一日,是六安传统的祭谱日。六安鲍氏族人将为革命牺牲的先烈和历代鲍氏先贤的事迹,在祭谱活动时进行超度,缅怀先烈和先贤,承继遗志。

冬至过年。本项活动最具六安鲍氏特色。“冬至大似年”,《六安州志》记载六安历史上就存在有冬至日举行贺冬、拜冬的民俗活动的传统,拜父母尊长,设家宴亲戚相贺,子女“献袜履”孝亲尊亲等活动。这些现已基本失传,仅六安鲍氏存在有“冬至过年送袜履”的非遗活动。每到冬至日,六安鲍氏子孙会聚鲍氏慈孝堂举办过年活动,当子女向父母敬献袜履后,很多父母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通过六安鲍氏慈孝文化非遗活动的举办,充分地展示了修身养性、和睦家庭、敬业报国、凝聚社会、教化传承的鲍氏文化价值。为进一步宣传六安鲍氏慈孝文化,自2015年始,我先后组织族人在中央电视台、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合肥晚报、皖西日报、大别山晨刊、六安市广播电视台、旅游生活、今日头条、直播六安、掌上六安、六安新闻网等新闻媒体报道宣传,产生了很大影响;建立了“慈孝文化非遗项目”网站,作为宣传该项非遗的阵地;聘请名家学者到慈孝堂进行宣讲,如央视“百家讲坛”学者、六安鲍氏宗亲鲍鹏山教授宣讲孝道文化;建立了安徽鲍氏艺术馆,展示国内外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一百多幅,弘扬慈孝文化;编印了《六安鲍氏文苑》《六安鲍氏新年挂历》;组织传承人深入到高校、中小学、社区、乡镇宣讲慈孝文化,使之深入人心。

5. 整理六安鲍氏先烈事迹

承继鲍氏红色文化传统

近代以来,六安鲍氏族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涌现了许多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烈士和英雄,为共和国的诞生和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六安鲍氏有数十人参加了大别山区的“三大暴动”之一的“六霍起义”,先后加入了红一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有的成长为红军的中高级将领。领导“独山暴动”后任红一军33师政委、被张国焘错杀的鲍益三烈士,走完红军长征路的红四方面军师参谋主任鲍俊森,皖西红军团政委鲍英烈士,追随爱国将领方振武将军反蒋抗日的鲍刚将军,捣毁六安维持会、杀死日军军官的16岁少年英雄鲍俊林,带领多位村民打死下乡骚扰村民的3名日军士兵的木厂埠人鲍华本,等等。还有冒死智救红军战士梁从学(共和国开国中将)的鲍耿(鲍运柟)大律师,启蒙教育并为之改名许继慎(红一军军长、著名三十六位军事家之一)的塾师鲍昂千。新中国建立后,六安鲍氏的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为保卫新中国建设成果,六安鲍氏数十位健儿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中越自卫反击战,先后有数位烈士为国捐躯。

为了更好地弘扬六安鲍氏红色文化传统,搜集整理先烈事迹,近十年中,我先后到裕安区、金安区、金寨县、霍山县及市档案馆查阅各种档案,走访知情人、先烈家属等,对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进行记录、整理,将其事迹专门建档并展示存放于“慈孝文化史苑”内,编印了《皖西鲍氏先烈》。

为凝练六安鲍氏红色文化精神,我作为慈孝文化研究会会长组织了六安鲍氏部分族人深入到皖西唯一本科高校——皖西学院,举办了“六安鲍氏红色文化研讨会”,同文化与传媒学院、皖西文化艺术中心的老师们就六安鲍氏红色文化进行了深入广泛地研讨交流,将六安鲍氏红色文化精神概括为“理想坚定”“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等文化内涵。

此外,我还组织鲍氏族人到革命军事家许继慎烈士墓园祭扫,到裕安区独山镇苏维埃城、金寨县大湾村和金寨革命博物馆接受红色文化教育。

6. 扶危济困成立义工帮扶小组

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现已消灭了贫困,实现了脱贫目标。但因病因灾而致贫的个例仍然存在。自2010年起,我倡导成立了六安慈孝文化研究会“义工帮扶小组”,先后组织族人多次捐资,扶危济困。先后向生活困难大学生、受灾户、患恶性疾病者和特困户六十多人捐款20多万元,使困难大学生完成了学业,重病患者得到救助。2020年3月,组织鲍氏65位宗亲向苏埠镇政府捐款数万元,支援抗击新冠肺炎。2021年7月,到裕安区新安镇吴影村慰问了遭受龙卷风灾害的鲍氏宗亲鲍传金夫妇,赠送了研究会购买的粮油食品和慰问金,看望并慰问了癌症患者鲍传银、肺气肿慢性患者鲍传贵、已故鲍传明家人等宗亲。2022年5月向苏埠镇西街道捐助1万元支援地方抗击新冠奥密克绒病毒。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与各级领导和全国、省及六安鲍氏族人的大力支持及六安慈孝文化研究会领导班子的团结分不开的。

三、今后打算

今年“六安鲍氏慈孝文化”被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保护项目,是对六安鲍氏宗族人历年来社会文化活动成绩的肯定,也是鞭策。今后我们将更好地传承保护慈孝文化,深入挖掘六安慈孝文化的基因,并赋予其时代特质和鲜明导向,致力于打造为皖西地域道德文化的品牌。计划努力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 开展对六安慈孝文化研究。组织慈孝文化研究会结合各县区乡镇村编纂乡镇史志、村史志,充分挖掘各县区的慈孝故事,编辑出版六安慈孝文化的著作,梳理传承六安慈孝文化的文脉。

2. 开展慈孝文化活动推介。组织研究会同市、区政府的文化管理、文明建设部门协同,举办“六安慈孝文化”高端论坛及推广会,向国内外主流媒体共同宣传推介六安慈孝文化;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地方知识精英、各界代表等共同参与,举办慈孝文化研讨会,研讨六安慈孝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及对社会的影响,力求将六安慈孝文化研究得更深、更透,更有时代感。

3. 组织立体宣传。组织研究会通过举办专场文艺演出、文学作品创作、网络推介、摄影摄像大赛、新闻媒体传播、景区特色讲解、公益广告文化墙等多样化手段,向全社会传播六安慈孝故事,推广六安慈孝文化,提高其在全省、全国范围内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4. 建立慈孝文化实践基地。组织研究会继续建设好苏埠鲍氏慈孝文化史苑外,争取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选定一批中小学校建立慈孝文化教育基地、慈孝文化实践基地,建设一批慈孝文化广场、礼堂及慈孝文化主题公园、文明示范线等。

5. 开展慈孝文化活动。组织研究会依托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同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开展各级慈孝村(居)、慈孝善举、慈商、慈孝家庭、慈孝人物、慈孝活动等评选,树立典型榜样,引领六安慈孝活动的新风。

6. 努力学习先进经验,积极向全国及省内宗亲看齐。

                                           六安慈孝文化研究会鲍传忠

                                               2022年9月5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