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网新闻】武邑县鲍氏族群溯源

    中华鲍氏网 2022年12月21日 鲍海森


武邑县鲍氏族群溯源

□ 鲍海森

为进一步论证武邑县明代迁民来源,我们尝试从氏族角度,以鲍氏族群溯源为例,推论迁民来源。

一、武邑县鲍氏族群溯源

经实地走访和现场调查,鲍氏族群居民早期居住在今武邑县相城街村东南(今旧址仍存),称为鲍庄,清乾隆三年拆分成两个部分,分别在县境内迁往今鲍新庄和鲍贤兰村(依据清乾隆十八年《畿辅义仓图·武邑 县地图》,并作实地走访调查)。据 1998 版 《武邑县志》记载,1990 人口普查全县鲍姓 人口约 2700 人。受国内洪洞大槐树富有感染 力的传说的影响,武邑县内只有洪洞县迁民 传说。考虑到洪洞传说的附会失真性质,亦 不排除鲍氏族群为土著居民,土著居民有一 个特征就是在县境内或周边县市存在大量衍 生村落,但县内除明确的两个拆分村落未有 其他鲍姓自然村。依据武邑县地理位置,针 对周边县市进行查考,覆盖衡水县(今衡水 市)、景县、阜城县、冀州(今冀州区)、 武强县、枣强县、深县,结果如下:

衡水县:明代隶真定府深州,据1996 版 《衡水市志》,未发现鲍姓自然村落,该志 未统计姓氏;

景县:明代隶河间府,据1991 版《景县 志》,未发现鲍姓自然村落,1990 年人口普 查数据鲍姓在 10 人左右。

阜城县:明代隶河间府,据1998 版《阜 城县志》,未发现鲍姓自然村落,据 1982 年 人口普查鲍姓约 10 人。

武强县:据1996 版《武强县志》,未发 现鲍姓自然村落,据 1991 年人口普查鲍姓居 民 16 人。

冀州:据1993 版《冀县志》,未发现鲍 姓自然村落,未有鲍姓居民。

枣强县:据1994 版《枣强县志》未发现 鲍姓自然村落,该志未统计姓氏。

深县:明代隶真定府,据1999 版《深县 志》未发现鲍姓自然村落,据 1990 人口普查 统计鲍姓 25 人。

总体来看,鲍姓居民以武邑县为中心向周边县市辐射,由于主要为1990 年前后普查 数据,少量鲍姓人口更多是建国后工作调动 或通婚迁移户口所致,故而,武邑县鲍姓居 民应该是孤立存在,符合迁民特征。根据康 熙《武邑县志》记载的“大兴社去县二十五 里(相城社并)”,判断包括鲍氏迁民在内 的山西迁民应该是隶属于大兴社的(后期迁 民土民赋役政策趋同,里社合并更多的是方 便赋役管理,所以合并的原则更应该是相邻 里社)。

康熙《武邑县志》最早的鲍姓记录为“鲍 恩,河南通许县学训导”,查阅乾隆《通许 县志》“鲍恩,北直武邑人,贡生,正德十 二年任”,正德十二年即 1517 年,说明鲍恩 应该生于明弘治年间(1470-1505 年),至少证明鲍姓先民在明弘治年以前已经在武邑 县定居。

据《洪洞大槐树移民志》记载,第四次人口普查洪洞县鲍姓25 人,从明初以来的全 国 6000 多万人,到第 1990 年四次人口普查 的 11 亿多人,人口增长了十几倍,而武邑县 2700 人与洪洞县 25 人相较明显不合理,洪 洞县鲍姓居民更符合近现代工作调动和通婚 迁入特征。关于山西移民的所有记录里有一 个非常关键的字眼“分其丁口”,说明不是 整体搬迁,而是分丁迁徙,即民间传说中的 “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所以原居 住地一定仍然有大量同姓后人。

中国农村人口居住的特点就是以氏族聚集形成的自然村落,根据数字地图分析发现北方汉族村落约50%以上习惯以姓氏作为村 落命名。由于农村天然的领地属性,自然村 落长久以来会保持在自有领地范围,除非官 方指令性迁徙,以及在社会动荡期出现少部 分的自发流徙。结合自然村落这几个特点, 加之明代以后山西地区少有大规模迁徙记录, 所以山西自然村落大部分保持着明代以来的 布局。基于此,采用最简单的基于数字地图 信息以“鲍”作关键字检索(结合百度地图、 谷歌地图综合检索),针对山西省进行检索, 整个山西省鲍姓聚集村落检索结果如下:

洪洞县:未发现鲍姓聚集村落;

应县:鲍家堡

安泽县:鲍家庄

临猗县:鲍家营

上党区:鲍村

长子县:鲍庄、鲍村、东鲍村、北鲍村、西鲍村、鲍店、鲍家河、鲍寨村(长子县另外有一个南鲍村,但经调查主要为郭姓族群);

应县鲍家堡,经过查阅应县《鲍氏家谱》显示“始迁祖鲍孟辉,祖籍徽州府,于明弘 治间自嘉兴府崇德县迁居山西应州”;安泽县鲍家庄约40 人左右,据 1997 版《安泽县 志》记载,安泽县地理位置主要为贫瘠山区 不适合农田,所以全县主要是明代以后外地 迁入。临猗县鲍家营,根据《临猗县志》记 载为明代驻军屯田村落。上党区鲍村与长子 县相邻可以理解为衍生村落,除长子县以外, 其他几个县的鲍姓自然村落均为明代后期存 在的。截至 1990 年鲍姓居民在山西省的集中 居住地是以长子县为主的区域。

根据1998 版 《长子县志》提供的信息,不仅仅上述鲍姓 村落,长子县的大京村、石哲东村、西汉村、 关家山村、西堡头村、柳树村、北李庄村、 东大关村、邹村等村落均有鲍姓居民。 根据 1998 版《长子县志》记载 1990 年 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鲍姓居民在长子县人 数为 13175 人,为长子县第七大姓氏。而根 据山西统计局提供的 1990 年人口普查数据, 山西省鲍姓总人口 13212。按照这个数字计 算,长子县的鲍姓居民占山西省的 99.7%(关 于差额 37 数据,推测应该为 90 年代计划生 育执行严格,地方上报的数据进行了缩水)。 基于上述信息,按照排除法,可以基本断定 明代山西鲍氏聚集地为今天的长治市长子县, 明代属潞州长子县。

长子县明代隶潞州,潞州是山西迁民记录中提及频率最高的区域之一,每次迁民记录均有涉及,也是明代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

再来看看长子县所在潞州的地理情况,潞州所在的位置为上党盆地,亦称上党高原,是山西地形中相对地势平坦、适宜发展农业的五大区域之一。长子县北为屯留县,南为高平县。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潞州所在的上党一带为上党郡。关于该地地形《潞州志》注引《文献通考》言:“其 地极高,与天为党,故云”,引《后汉书》云“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 为国蔽”。长子县则描述为“左上党而右乐 阳,面长平而背疑岭。其地半平,四顾皆山 环水绕”。关于长子县土地情况《潞州志》注引《五州志》“其地硗瘠,喜水不喜旱, 气候迟,宜谷黍,少桑麻”。由此可见,上党一带,虽然土地硗瘠,但由于山环水绕,加上周边“四塞之固”。在农业社会,是少 有相对安定的区域,故而人口得以大量繁息。 长子县一带的海拔为 950 米左右,武邑县的 海拔 21 米左右,落差 900 多米。按照地理学 常识,海拔上升 100 米温度下降 0.6℃,平 均温度比武邑县低 6℃,气候差不多晚一到 两个时令,故“气候迟”,农作物亦有不同, 气候差异对于农民生产来说是影响巨大的, 这就可以解释车贷县令“勤教稼穑”的原因。

武邑县鲍氏迁民,应该起源于山西人口迁徙量最多的潞州,确切的说是潞州长子县,推断长子县在武邑县迁民应该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个推断结果也符合潞州迁民占山西迁民将近一半的比例。

二、鲍氏起源考辩

关于鲍氏起源,南宋郑樵所著《通志·氏 族略》注引南朝宋何承天《姓苑》“鲍氏: 姒姓,不知所出。或云夏禹之后有鲍叔,仕 齐,食采于鲍(今济南历城区鲍山附近), 因以为氏……望出上党、东海”。据唐代编著《元和姓纂》“姒姓,夏禹之后,有敬叔 仕齐,食采于鲍,因氏焉。敬叔生叔牙,曾 孙国,世为齐卿。东海剡县(今山东省临沂市 南部与江苏省东北部一带),汉太尉昱子德始 居东海,永嘉乱,过江居丹阳。德裔孙泉, 梁信州刺史,泉弟宏隋均州刺史,平远孙安 仁,唐滁州刺史。襄阳状云,宣之后,开元 有鲍思远,生防,京兆尹工部尚书”,又注 “河南,《魏书·官氏志》云,(北魏鲜卑) 俟力氏改为鲍”。北宋乐史著《太平寰宇记》 “潞州……元领县十,上党、长子、潞城、 屯留、襄垣……上党郡四姓:包,鲍,樊, 上官”。明代凌迪知所著《万姓统谱》“鲍: 部巧切。上党。宫音。夏禹之后,有鲍叔仕 齐,食邑于鲍,生叔牙,亦齐大夫。又,望 出东海,泰山,河南”。清雍正《山西通志·氏 族》“鲍,上党”。根据这些记载,基本可以确定到明代汉族鲍氏主要郡望及聚居地仍然是:上党、东海、泰山。

鲍氏作为一个起源于齐国的姓氏,何以 “望出上党”,答案出在《汉书》上。据《汉书·王贡两龚鲍传》“鲍宣字子都,渤海高 城人也。……哀帝初,大司空何武除宣为西 曹掾,甚敬重焉,荐宣为谏大夫,迁豫州牧。” 鲍宣提出“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 而无一生”。“上感大异……拜宣为司隶。…… 丞相孔光四时行园陵,官属以令行驰道中, 宣出逢之,使吏钩止丞相掾史,没入其车马, 摧辱宰相……下廷尉狱。博士弟子济南王咸《鲍氏文苑》总二十四期(2022 年 11 月)寻根觅踪 114 BAO’S JOURNAL 举幡太学下,曰:“欲救鲍司隶者会此下。” 诸生会者千余人……又守阙上书。上遂抵宣 罪减死一等,髡钳。宣既被刑,乃徙之上党。 以为其地宜田牧,又少豪俊,易长雄,遂家 于长子”。这里提到了鲍宣执法摧辱宰相后,“髠钳”发配到上党郡长子县的原因及过程。 因为发现长子县适宜耕种和放牧,盗贼又少, 适合长久居住,所以举家迁至长子县。而鲍 宣的祖籍渤海高城,即是今沧州盐山县和南 皮县一带,春秋战国时就属于齐国,靠近燕 国边境,《盐山县志》《南皮县志》均有记 载,《畿辅通志》也把鲍宣列为直隶人。

关于长子县明代的鲍氏聚居地,据明弘治《潞州志》记载:“鲍村都五里:鲍村里, 南军中里,北刘里,陶汤里,大景里;鲍店 都三里:鲍店里,西任里,北活里”,另外还有一个东鲍里。这还是在弘治年间已经经过了洪武、永乐大规模迁徙之后的长子县鲍氏聚居地,从里社地名上看,鲍村能管理五个里社,鲍店管理三个里社,说明鲍村规模比较大,鲍店次之,东鲍里约110 户。其中鲍店在长子县城以北四十里与屯留县交界, 光绪《长子县志》云“北至屯留县界鲍店镇 四十里,此孔道也”。鲍店镇自古为交通要道,是商业发达的重镇,除了鲍姓还有其他几十个姓氏,但是整体看鲍姓居民占比应该比较大。根据1990 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 长子县共 295254 人,鲍姓 13175 人,鲍姓占比 4.4%。根据有记录的长子县外地流入人口数据,光绪三年从河南山东等地流入长子县 2496 人,民国期间受战乱影响净流入 15800 人,所以清末以前鲍姓占比应该更高,约为 4.7%。按照《潞州志》记录长子县明洪武二十四年 94093 人纪录,假设比例不变,计算出来鲍姓居民在明洪武二十四年约 4475 人, 按照长子县当时平均一户 7 人计算,约为 629 户鲍姓居民,按明制约为 5 里多。(注:以 上统计数据假设男女比例 1:1,外嫁妇女与 嫁入妇女抵消计算,实际会有出入,数据仅 作数量级参考,以下同)

根据1998 版《武邑县志》,鲍姓居民 1993 年人口全县约 2700 人,全县总人口 304376,鲍姓占比为 0.88%,假设比例不变, 那么推算出武邑县鲍姓居民在明成化年间人口数为 403,扣除自然增长因素永乐初约 380 多人,约占武邑县迁民人数的十分之一。地方政府在安置迁民时会人性化根据来源地尽可能集中安置,所以来自于长子县的鲍姓迁民应该不是孤立的偶然出现,而是伴有大量的相同迁出地人员,由此可以大致推断,武邑县的 6 个里社的迁民应该有相当部分来自于潞州乃至长子县。

关于更具体的迁出地,据《汉书》,鲍宣举家迁徙到长子县后,“平帝即位,王莽秉政,阴有篡国之心,乃风州郡以罪法案诛诸豪桀,及汉忠直臣不附己者,宣及何武等皆死”。后埋葬于长子县东南,即今长子县南鲍村。明弘治《潞州志》关于鲍宣墓的记录为:“鲍司隶宣墓:在县东一十三里鲍庄,司隶名宣,渤海高城人,仕汉至谏议大夫, 上书极言时政,摧辱宰相,被髠钳徙之上党, 遂家长子,平帝时王莽案诛汉忠臣不附己者, 宣死,葬于此。致仕南京刑部左侍郎邑人阮勤素重宣忠直,惜其墓址榛芜,心恒恻然, 弘治三年冬,潞州知州马暾有事至县。因言及之,遂与同往,寻其遗址,命工剪除荆棘,周围筑墙以护樵牧。五年,知县孙玺建祠墓前,以奉其祀,阮勤为之记”。考虑到鲍宣墓北4 里即鲍庄,按民间朴素的丧葬礼制, 鲍宣墓地与其原“宜田牧”所居住村落的距离比较符合常理。同时依据清代《山西图? 长子县图》长子县没有鲍村只有鲍庄,根据 《潞州志》提到的鲍村及所管辖的陶唐、北刘等村落分布在鲍庄附近,故鲍村应亦即鲍庄。

根据一般迁民到达新地点后,习惯性用原来村落名字命名新地点,武邑县鲍姓迁民最早在今相城街村附近的村庄即名为鲍庄,武邑县鲍姓迁民源自长子县鲍庄可能性较大。由于长子县在迁走大量居民后,重新进行了土地分配和人员定居点的迁移,所以现在的鲍庄规模跟明初变化较大,但是整体村落位置变化不大。

由于鲍姓自古以来在中国就属于人口数量少的姓氏,在鲍宣迁入长子县之前,春秋晋国鲍氏记录仅在《左传》提到,公元前597 年,晋楚邲之战的鲍癸:

楚许伯御乐伯,摄叔为右,以致晋师。……晋人逐之,左右角之。乐伯左射马而右射人,角不能进,矢一而已。麋兴于前, 射麋丽龟。晋鲍癸当其后,使摄叔奉麋献焉, 曰:“以岁之非时,献禽之未至,敢膳诸从者。”鲍癸止之,曰:“其左善射,其右有辞,君子也。”既免。

但是关于春秋晋国鲍氏历史记录仅限于此,作为统帅的鲍癸应该是居住在晋国都城,由于晋国都城一直存在变动,现代考古基本认为晋国都城在绛城(今新绛县)、翼(今翼城县)、曲沃(今闻喜县)一带,但是这一带并未发现鲍姓聚集村落,仅在南面的临猗县查到上述名为鲍家营的明代军垦村落。由于鲍癸仅仅在《左传》有记载,家族以及后人并无记录,故而鲍癸后代无考,而且彼时尚未三家分晋,疆域包括韩赵魏三国的范围,基本囊括今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以及山西全境。反之,关于上党鲍宣家族及后人的记录却频见于史书。

鲍宣妻桓氏,字少君,《后汉书·列女传》第一位: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 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 “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 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宣,哀帝时官至司隶校尉。子永,中兴初为鲁郡太守。永子昱从容问少君曰:“太夫人宁复识挽鹿车时不?”对曰:“先姑有言‘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吾岂敢忘乎!”。

这里提到了鲍宣儿子鲍永,孙鲍昱。鲍宣生二子一女,长子鲍永,次子鲍升。据《后汉书》“鲍永字君长,上党屯留人也。父宣, 哀帝时任司隶校尉,为王莽所杀。……事后 母至孝,妻尝于母前叱狗,而永即去之。初 为郡功曹,莽以宣不附己,欲灭其子孙。都尉路平承望风旨,规欲害永。太守苟谏拥护,召以为吏,常置府中。……及谏卒,自送丧 归扶风,路平遂收永弟升。太守赵兴到,闻乃叹曰:‘我受汉茅土,不能立节,而鲍宣死之,岂可害其子也!’敕县出升,复署永功曹”。家住长子县的鲍宣,儿子鲍永的记录却为屯留县,但是在1995 版《屯留县志》 却没有鲍永的记录,问题大概率出在长子县 另外一个鲍姓聚集地鲍店的地理变迁,该自然村位于屯留县与长子县的交界处。

嘉庆《长子县志》载“南北朝元魏析长子寄氏地,置乐阳县(按寄氏即汉猗氏), 至北齐而并废,后周虽分郡为潞州,隋旋改为上党郡(置上党县为郡治,即今长治县) 复置寄氏县,寻复称长子,仍其旧焉(今长子实有寄氏地)”。

由于屯留县与长子县多次的县域变更, “今长子实有寄氏地”原本属于屯留县的部分区域划归长子县,而鲍店恰恰在长子县与屯留县的交界处。据长子县当地的传说,鲍宣将长子鲍永藏在屯留县南十八里郝家庄即今鲍店第五街,次子鲍升留在鲍庄,虽然未查到相关史料记载,但是比较符合情理。根据《后汉书》提到的鲍永“事后母至孝”, 说明鲍永娶妻后仍长期与后母一家居住。部分鲍永后人即在鲍店定居繁衍,经过县域变更,原寄居于屯留县的鲍永又成为长子县人, 所以现代版《屯留县志》不再记录鲍永。

据《后汉书》鲍永有子鲍昱,鲍昱有子鲍德。据《元和姓纂》记录鲍德始迁东海郡,鲍德后代在西晋“永嘉之乱”时过江徙居丹阳郡(即今江苏西部、安徽南部)。据康熙 《长子县志》记载鲍宣“子孙居屯留……他若鲍靓、鲍照皆宣之后,皆散居临邑,而随晋南迁者则散处于徽、宁之界”。

另据陈寿《三国志》“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汉司隶校尉鲍宣九世孙。宣后嗣有从上党徙泰山者,遂家焉。……勋父信”。鲍勋父鲍信,即是《三国志》中记载的“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 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觽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汉末济北相鲍信,今济宁市泗水县有鲍王墓,据考古判断为东汉末鲍信墓,而泗水县及周边县市分布有近20 个鲍姓自然村落,而这一带在东汉时即济北国(原隶泰山郡)。

如上述唐代《元和姓纂》提到的鲍德裔孙南朝梁信州刺史鲍泉,鲍泉弟宏隋代均州刺史,鲍平远孙鲍安仁,唐滁州刺史,襄阳状云,开元有鲍思远生防,皆为上党鲍宣后人。

鲍宣生活的年代为西汉末至王莽新朝初,所以上党地区的人口数据以东汉时为依据更为接近。据《后汉书》东汉时上党郡领十三城,26222 户,人口 127403,平均每城 1 万 人,每城不到两千户居民,鲍宣定居长子县 前存在鲍氏先民的可能性极小, 而鲍宣故里渤海高城,高城县治故址在今沧州盐山县东南,而汉代高城县境包括今盐山县、南皮县区域,据康熙《南皮县志》 “鲍宣字子都,渤海人,祖墓在高乐城东三里”。据民国二年《南皮县志》“按高城即今盐山,而旧志称鲍宣祖墓在高乐城东三里, 查高乐废城即今董村镇,则南皮境内有其祖墓,鲍宣亦应作南皮人”,同样桓氏亦列入《南皮县志》列女传,清光绪版《畿辅通志》采纳了这个说法。关于南皮县鲍氏后裔,据康熙《南皮县志·儒林》记载“(北齐)鲍季详,笃学明礼,……天统中卒于北齐太学博士,从弟长暄兼通礼傅,为任城王湝丞相掾,恒在京教授贵游子弟,齐亡后归乡里讲 经,卒于家”。这里记载了北齐鲍季详,弟鲍长暄,鲍季详卒于在北齐天统年间(公元565 年—569 年),北齐灭亡于 577 年,说明 在六世纪后期直到北齐灭亡南皮县一带仍然 有鲍氏后人生活。

三、长子县迁民迁徙路线浅探

根据前述山西鲍氏源于长子县的记载及数据,可以得出“山西鲍氏居上党,上党鲍 氏居长子”的结论。以鲍姓作为溯源线索,我们尝试对明代潞州一带、尤其长子县迁民的迁徙地进行考证。由于明洪武二十四年以前已经从山西迁走了两批“无田者”往凤阳、 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大名、广 平、东昌等地:

1. 公元1376 年,“(洪武)九年十一月, 戊子,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业者于凤阳屯田, 遣赍人冬衣给之”。

2. 公元1388 年,“(洪武)二十一年八月, 癸丑,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 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广之地,令 自便置屯耕种”。

补充信息:“(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壬 申,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 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十七十二 顷”。

上述三条记录包括两条迁民记录,虽然没有明确山西迁出地的地点,但是从潞州、泽州一带人口密集程度看,大概率包括潞泽一带居民,甚至包括长子县居民,而只要涉及到长子县的居民,则概率包括鲍姓迁民。

依据数字地图地理信息,我们尝试对上述凤阳府(凤阳、蚌埠、淮南、阜阳一带),彰德(今安阳市附近)、真定、临清(今临清市、馆陶县、邱县一带)、归德(今商丘)、太康(太康县一带)、大名(今大名县一带)、广平(今永年区、曲周县、肥乡区、鸡泽县、邯郸市、成安县、广平县、威县县、清河县等)、东昌(今聊城一带)等地进行姓氏POI 数据检索,发现如下鲍姓村落线索(未加详 考排除明代以前的土著居民,仅作为线索参 考):

彰德府:安阳县鲍家宕

真定府:藁城市鲍家庄村,赞皇县鲍家滩村,鹿泉县西鲍村、南鲍村、东鲍村、北鲍村,定州鲍市邑村,

保定府:涞源县鲍家路村,蠡县鲍墟村,

广平府:邯郸成安县鲍庄村,

临清州:邯郸邱县鲍庄村,馆陶县鲍沿村,

大名府:大名县前鲍庄村、后鲍庄村,

太康州:太康县3 个鲍庄、鲍岗,

归德府:虞城县鲍楼,夏邑县鲍楼、鲍阁,柘城县鲍六庄,

东昌府:聊城冠县鲍庄村、小鲍庄村,

凤阳府:太和县鲍楼、鲍庄、鲍新庄,阜阳颍泉区鲍庄,阜阳颍东区鲍庄,颍上县鲍庄,临泉县鲍庄,阜南县鲍家岗,

大兴县(今北京大兴区):鲍家铺、鲍新庄,

凤阳府一带迁民来源比较复杂,但是经过地名检索发现鲍姓村落集中在今阜阳市一带,远离明代中都凤阳核心区。经实地走访,这一带村落方言,尤其太和县一带,却与南宫、冀州、枣强、武邑县一带极为相似。参考元代南宫县为上县,达6000 多户,但是洪 武十四年却在未经战乱减员的情况下南宫县 记录为 5526 户,是否说明洪武九年的“徙山 西、真定民屯凤阳”包括有南宫县迁民,并 与山西迁民集中安置在阜阳一带,由于未查 到相关文献记载,不得而知,或许存在某种 关联。

上述自然村落中,鲍姓迁民规模最大的当属蠡县,根据光绪《蠡县志》记载:“明初编二十四社,永乐间增鲍迁、高迁、洪迁 三社”,以姓氏命名的迁民里社,说明三个里社相关姓氏占绝对比例。

大兴县现代版县志对于自然村落考证较为详细,其中鲍家铺为守护永定河大堤形成的村落,《大兴县志》对鲍新庄未作考证,但是根据地图检索发现,该村落以东5 公里 就分布着长子营、屯留营、潞城营等自然村落,非常明显的以潞州各县命名的村落,应该是潞州一带迁民的集中安置地。

根据前述文献中明确记载有长子县迁民的是南宫县,推断南宫县(今南宫市)应概率性存在鲍姓居民,虽然地图检索未发现鲍姓村落,但是在康熙《南宫县志》发现了相关信息“顺治例贡:鲍人龙……万历 武举人: 鲍弘士”,证明南宫县确实存在鲍姓居民。

结语:

本文通过对武邑县明代迁民考证,论证了明代迁入武邑县的迁民大约700 户,总计 3700 多人,通过鲍姓族群的地理分布特点, 借助数字地图信息,推断出武邑县鲍姓迁民 起源于山西长子县,其中 1404 年迁入武邑县 的鲍氏先民约 380 人,进而判断相当一部分 武邑迁民来自于长子县乃至潞州诸县,符合 集中安置人性化原则,纠正了现代版《武邑 县志》等部分华北现代版县志关于洪洞迁民 的记载。同时,通过地图检索,针对鲍氏族 群自然村落分布的特点,初步探讨了明代潞 州尤其长子县迁民的大致迁徙路线,为研究 明代迁民史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后记:

在本文完成后,在进一步的针对武邑县的采访中,武邑县晋姓族群居民反馈祖上亦为永乐二年迁自山西长子县司马村。也侧面证明迁民来源有相当部分来源于长子县的结论。

(注:本文节录自鲍海森《武邑鲍氏族群溯源考》,编者对文中标点断句略有修正。)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