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父 亲

    中华唐氏网 2011年12月19日 唐容颐


我 的 父 亲

我的父亲唐未之,又名唐谓芝,曾用名康未之,班名唐承之,别名欧阳厚康。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曾任《南岳志》主编和南岳旅游丛书编委与主要撰稿人。
家父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经历非凡,多灾多难,几易沉浮,几多故事。
家父一九三O年庚午农历九月初十日巳时出生于原衡山县(今衡东)霞流乡大崎村第四生产队(阳家垅)。我的祖父欧阳积达,祖母成玉英。家父出生不满百天时,即庚午年季冬,因家境贫寒,我祖父便以二十块光洋把他卖给了衡山窑头唐家坊(今衡东县新塘镇新堤村七组)唐书馨为养子,养母(我的继祖母)戴旭坤。
家父在欧阳家共有五兄弟,无姐无妹,他排行老满,上有四个兄长,其长兄厚堂(后更名朱志生),二哥被卖到长沙一陈姓商户人家,遂改姓陈。九岁时在湘江河里看竹排不幸溺水身亡。父亲的三哥和四哥在随我祖母逃荒讨饭途中,因饥寒交迫,贫病交加,先后夭亡于广东韶关境内。
家父八岁时因其继父唐书馨在国民党军队服役战死于对日作战的宜春战场。我唐家祖母戴淑坤遂改嫁到南岳康凤楼家,故康公成为了我父亲的第二位继父。
康家当年已有三兄弟,依次是:蘭馨、文生、冬余,加上我父亲,从此便是四兄弟,我姑姑康艳萍是一九四九年四月才出生的。父亲来到康家后,与康氏家庭和睦相处,虽无血缘关系,却比血脉兄弟还要亲。
父亲是十三岁上经亲戚介绍与我母亲——湘潭花桥人氏符凤初结为秦晋之好的。
父亲和母亲婚后于一九五O年二月才生下了我,一九五二年五月又生下我大弟容章,以后又陆续生下了我二弟容新(后夭折),大妹天凤、小弟国庆、小妹鸣凤。
父亲一生辛勤奔波,先后当过国民党一二九旅某连文书;解放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五航校当飞行员,在肃反运动中被开除回家。此后,为了养家糊口,父亲先后拖过板车,理过发,压过象棋,做过苦工,历尽人间沧桑,受尽苦难。
文革中,父亲被打成“特嫌”,先后被关押,批斗,又两次被驱逐到衡山县松柏公社晓岚大队第八生产队管制生产。直到一九七四年才真正“平反”收回原单位——衡山县建筑工程公司当工人。
一九八四年,父亲调到南岳文物管理所工作,直到一九九二年退休。
父亲虽然读书不多,凭着勤奋自学却聪颖过人。古今历史、古汉语、文学诗词、楹联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人称“活字典”。他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总是谆谆教导我们要好好读书,争取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我们兄弟姊妹也很争气,无论是在南岳,还是在乡下,我们都发奋读书,努力自学,好好劳动。在受尽少数人白眼的窘境下顽强生存。尤其是作为长子的我,在多次遭受批斗关押的逆境中,也坚持自学。以至于在今天,我终于成为了中国文联序列中的双国家级文艺家。这些都与父亲历年来对我的教诲不无关系。
在父母亲的教育下,我小妹妹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国家干部;大弟弟、大妹妹、小弟弟都成为了国家职工。这一切的一切,都浸透着父亲的心血,离不开父亲的功劳。
家父在文革期间尽管受到各种各样不公正待遇,但他对党和国家却始终忠贞不渝,始终深信祖国的前程是光明的,党是英明伟大的。他的远见卓识后来充分证明了他的看法是非常正确的。他的言行更是印证了历史的结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自从二OO六年夏天,慈母病逝之后,家父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可他还在为社会作贡献献余热。他先后主编过《南岳志》、《南岳旅游丛书》、《南岳佛教》、《湖南道教》、《忠烈祠》、《衡阳共青团史》等书籍。父亲虽不是国家教师,但历年来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及民间撰写楹联、书法作品不计其数。更为社会各界培训了数以百计的文学诗词学员。尤其是他在南岳老年大学任教期间,凡听过他的课的学员,无不钦佩和称赞他。
父亲一生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乐为他人做嫁衣,不图任何回报。且一如既往地诲人不倦,凡有求于他写诗联应酬韵文的人,都是来者不拒。人家总是慕名而来,高兴而归。直到现在,父亲仍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多技之长。尽管他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却还在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为党和政府、为社会默默无闻地作贡献。真是不可多得的,多才多艺的好父亲。

长子:容颐敬撰
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分享按钮>>同意关于准备召开第二次司氏宗亲联谊会的个人想法
>>《何德权文集》举行首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