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姓渊源之二

    中华岑氏网 2012年1月31日 岑氏家族转


岑氏春秋

  《岑氏春秋》编辑策划说明
  一、我天性好史,中国历史的正史、野史均有研读,并且,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信条。对于岑氏,我一直关注,多年来,走遍几乎全中国,寻考岑氏史迹,寻访岑氏族人。所到之处,发现岑氏族人对岑史知之甚少,不要说年轻人,就是年长者也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两千多年来,历代虽编修有族谱,但都是年长者编修,年长者研读,虽读谱明志,但华发已生,空怀壮志。而最需要读史以明志的年轻人,又有几人涉读族史。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出版一本岑氏历史的简普本,就象初中、高中的中国简史本一样,普及教育。那么,既是简普本,就不要长篇大论,要简明扼要,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让大家易于接受。然后,再出一本详细的研究本,给族史爱好者和学究们研究。这个想法得到了广大族人的支持。

岑氏春秋(28张)

  二、春秋,就是有关历史的书的通称,《岑氏春秋》简普本所涉及的仅是源流、人物方面,而政治、文化、历史地位等方面尚无力研究,作者的意愿只想抛砖引玉。《岑氏通史》《岑氏通志》《岑氏大全》《岑氏大典》《岑氏全书》《天下岑氏》等大课题正等着岑氏有志者去研究,任重而道远。
  三、《岑氏春秋》简普本采取什么样的编写形式?为此,我研究考察了中国几十个姓氏对本族历史的简介,最后采用四川眉山苏东坡故里——苏氏宗祠介绍苏氏的模式。《岑氏春秋》分为:宗源流远、武王封岑、南阳名世、浙粤蕃昌、英雄辈出、彭公列宿、叔侄相唐、父子拜帅八个部分,也就是广西平南岑氏宗祠对岑氏概括的对联“宗源流远且始武王封岑南阳名世浙粤蕃昌嗣姓皇皇光先祖,英雄辈出常思彭公列宿叔侄相唐父子拜帅功勋赫赫励后人”。上部写岑氏源流,下部写岑氏杰出人物。
  四、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看图识史的思路,目的是让人一看就明。再附加岑氏名人名言录、历代颂赞岑氏名言录、岑氏宗祠名联录、中国宗祠名联附录让族史爱好者研读。
  五、封面设计:既然是《岑氏春秋》,那么就以岑氏发祥地——新野下庙村作主背景,天空呢?广州庙头岑氏宗祠对联有“新野起祥云”之句,那就用蓝天祥云吧。我终于有幸拍到一朵祥云,缥缈而起,妙极了!那地面呢?广东葛岸岑氏宗祠对联有“南阳起卧龙”之句,那就用一条昂头而起的卧龙吧,且《易经》中乾卦“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吉祥之兆。封底,祝我岑氏,承前启后,再创辉煌,那就用飞龙在天吧,《易经》中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极大的期望!再配上王阳明高度概括题颂岑氏的名句……
  总之,我会时刻铭记岑毓英前辈的名言“志以苦而弥坚,功以奇而益伟,虽愧不才,义无多让”。为姓为族,义不容辞。由于学识有限,时间仓促,不足之处,望广大族人批评指正,把岑氏的事业做得更好。

   岑氏宗亲网

   中华民族迈向了伟大的复兴之旅。盛世修家谱,随着广西、广东 浙江、江苏| 贵州 香港、河南等岑氏宗亲会的相继成立,全国各个岑氏分支宗亲也都在做家族联络,家族联谊,共同祭祖,都存在一个广泛的文化认同和实际的运作。岑氏宗亲网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岑氏宗亲交流的网络平台。正是由于这个网络平台的广泛传播,影响了贵地宗亲们的联谊激情,并很快付出行动。

岑氏宗亲活动相册(17张)

岑彭 舞阴侯

  岑彭(?—35年),字君然,新野前高庙乡下庙村人,东汉中兴名将。他文武兼备,智勇双全,身经百战,功勋卓著,且信义素著,以德怀人,成为“云台二十八将” 中之佼佼者。封舞阴侯,谥壮侯。
  王莽篡汉忠良辞朝 虎星坠地虎子降生
  胸怀大志学文习武 先得宝刀又获龙马
  南杀北战建功立业 误犯地讳壮烈殉国

  得姓始祖
  岑彭。新野位于南阳盆地中心,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形成部落。春秋属楚国,秦时属穰县,西汉初置县。这里既是岑氏宗亲的祖居地,又是汉室中兴的策源地和三国蜀汉政权的发祥地,影响久远。新朝末,刘秀起兵新野,在以岑彭为代表的一批文武英贤辅佐下,建立了东汉政权。岑彭持军有方,英勇善战,是被汉明帝册封的二十八宿之一。
  汉以后的华夏岑氏族人,遂尊奉“舞阴侯征南大将军”——岑彭为岑氏的得姓始祖 。

  岑彭墓和岑公祠
  岑彭墓位于前高庙乡下庙村,岑公祠位于前高庙乡张楼村。现在,这里还建起了岑彭故里纪念亭,重修了岑彭父母的坟墓,已经成了举世岑氏后人朝拜先祖的圣地。
  舞阴候岑彭在成都郊县彭王村遇刺身亡壮烈殉国后,当地人感念他的恩德,把他隆重地安葬在一座小山上,还在墓旁为他建庙立祠。他的封地舞阴民众闻知他的死讯后悲痛不已,也为他建了座衣冠冢,修了座祠堂,让他四时享受香火。为啥乡民们对他如此敬重呢?原来,自他受封舞阴侯以后,从来没拿过封地一文钱的供养,而在封地遭天灾时,还向朝廷给乡民讨要了一批救灾粮、款,乡民们一直没忘他的大恩大德。
  光武帝对岑将军的殉难尤为伤感,亲自在宫中为他设祭,还把他的母亲杜老夫人接进皇宫奉养。他本打算立即派人去西蜀迎回岑将军灵柩,重新在京畿金鼎玉葬,却被杜老夫人拦住了。老夫人懂大义识大体,她说国家初定,用钱处很多,没必要再花钱迁葬儿子,就让他留在那里,守望国家的西南边陲吧。老夫人的话令光武帝异常感动,迁葬之事就被搁置下来了。可世世代代的岑公后人却一直没忘这件事,让先祖遗骸回归故里,一直是他们的企盼。

 岑彭墓  

   转眼到了唐朝贞观年间,岑彭公后人岑文本当了太宗李世民的丞相。作为百官之首他日理万机,也仍然没忘这件事。一次,他去川蜀访察民情,顺便来到成都近郊的彭王村,寻找先祖坟墓,却因苍桑变幻没发现任何踪迹。他扫兴地回到京城,找到能掐会算的大能人袁天罡,求他算一算先祖坟墓的方位。袁先生掐算一番后,告诉他不必为此操心了,到时候岑彭公自然会回归故里的。当岑丞相追问何时能够回归时,袁先生留下四句谒语:
  盛世来临日,山崩地裂时。土内现玉柱,空中落灵芝。
  岑丞相看了这没头没脑互不关联的四句谒语,百思不得其解,只好留给后世人去验证了。

 

岑仲淑

  岑仲淑是浙江余杭人,宋时随狄青平定侬智高,以功封镇其地。岑仲淑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伟大人物。他既是军事家、政治家,还是医学家和思想家,并在这些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岑仲淑是伟大的军事家
  为什么说岑仲淑是伟大的军事家?首先是因为他有一套独创的兵法,后人称之为“岑氏兵法”。这套兵法现今我们未能看到它的原著和全貌,只能看到他人著作所作的零散的引述,其要点主要是:七人为伍,每伍自相为命,四人专主击刺,三人专主刈首,所获首级,七人共之。刈首之人,虽有照护主击刺者之责,但能奋杀向前,不必武艺绝伦。一人赴敌,则左右大呼夹击,一伍争救之,一人战殁,左右不夹击者,即斩,一伍之众皆论罪;一伍赴敌,则左右伍呼而夹击,一队争救之,一伍战殁,左右伍不夹击者,一队之众皆论罪,等等。这套兵法强调的是以伍为单位独立作战。伍内人与人之间既有分工而又互相配合,生死与共。伍与伍之间、队与队之间也是这样。当一伍或一队主动进攻时,其他伍、其他队都要呼应,给予夹击和配合,这就强调了集体主义精神,也鼓励了一马当先、奋勇向前和主动进攻的精神,因而往往能取得胜利。这套兵法在与侬智高作战的归仁铺战役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根据有关文献记载,战役开始后,狄青站起来,自执白旗麾蕃落骑兵张左右翼,出敌后交击,左者右,右者左,已而左者复左,右者复右,贼不知所为,大败走。这种左右交击、轮翻交替的战法,正是岑仲淑兵法的具体体现。通过归仁铺战役的实践,岑氏兵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并为其后代所传承,比较显著的如瓦氏夫人抗倭的胜利,也得益于岑氏兵法的运用。可以这样说,岑氏兵法在历代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分裂、反对叛乱、反对侵略、保障祖国边疆安宁的征战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岑氏兵法是岑仲淑留给后人、留给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遗产。

   2、岑仲淑是伟大的政治家。
  所谓政治家就是对某一国或某一地域善于治理和推进社会进步的人。侬智高叛乱平定后,岑仲淑被任命为沿边溪垌军民安抚使。沿边溪垌就是指桂西北这一带的羁靡州县,共约四十多个州,约占广西面积的一半。岑仲淑在职二十五年多,这二十五年在施政上主要作了些什么?史书上基本没有记载,我们无从查考。但施政的好坏与评定标准,主要是看民心,看是否得到群众的拥护。我们可以从人民群众的反应来看施政者的政治业绩。明朝王守仁在他的《泗城土府世系考》中说:“仲淑镇邕,威惠并行,开拓疆土,抚绥蛮夷,大得民心。”这里说的威惠并行就是对敌人决不手软,严厉打击,对人民要让他们得到实惠,得到好处,使生活不断改善。“开拓疆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扩大领土和治理范围,据广西岑氏族谱记载,仲淑开拓了凭祥、龙州、明江、安平、太平、龙英、向武、下雷、四结等地;二是把所领疆土建设好,族谱记载仲淑劝民开垦,教民书籍,也就是发展生产,发展教育,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发达的文化输送到边疆来,促进社会进步。民国初期,刘锡蕃在他的《岭表纪蛮》一书中说:“故论开拓广西之功,以狄氏为最大,然筚路蓝褛,共启山林,使汉人在广西之势力发扬光大至于永久,则不能不归功于当日之诸土司,而尤不能不归功于岑氏土司,岑氏者诚开辟桂西之先锋,而有大造于中国之版图者也。”岑氏土司从岑仲淑始,岑仲淑就是开辟桂西之先锋,开拓了疆土,巩固了边防,发展了生产和文化,使边民心向中原。今天大家都说我们广西民族和睦,汉壮差别不大,这种互相学习,相互融合的情况,早在岑仲淑在桂西当政时就开始了,一变过去的羁縻州县成为大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所以刘锡蕃说有大造于中国之版图者也,对国家的贡献很大。“抚绥蛮夷”,蛮夷主要是指跟随或同情侬智高的边民,对他们只要不再跟随侬智高,就不予追究并给生活出路。“大得民心”有两件事可以证明。一是仲淑去世后应由其子自停袭职,由于朝廷未及时下诏命,或由于遇到谗言,自停曾两次想离开邕州返回老家,但两次都被群众遮道拥留,要他在这里袭职做官。群众为什么要两次遮道拥留?就因为群众有感岑仲淑的恩德,不忍让自停离去,可见群众对岑仲淑多么热爱、多么情深,这种情形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第二个例子,就是在几百年前田林就有岑大将军庙,还有把老山称作岑王老山。岑大将军就是岑仲淑。在我们广西为个人立庙的多为孔庙和关公庙,当然也有反面人物侬智高庙,以正面人物个人立庙的并不多见,这说明田林人民对岑仲淑十分敬仰。为什么田林人民对岑仲淑如此崇敬?很可能是岑仲淑在田林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侬智高在归仁铺被打败后,便率残部沿右江败退到百色,再败退到田林,再转到西林逃到云南。仲淑率部追剿。从邕州到百色,百色到田林基本上是沿着河谷或山谷前进的,道路比较平坦,但从田林到西林再到云南就要翻山越岭,路就不好走了,岑仲淑很可能把追剿总部设在田林,因此与当地人民群众有较多的接触。岑仲淑一边指挥追捕侬智高,一边为当地群众办好事、实事,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传播先进文化,给群众治病。回到邕州后,在整个桂西继续实行有利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政策,因此受到群众热烈拥护,把岑仲淑视作上天派来的神灵予以供奉,把岑仲淑的功劳和对人民的恩德比作老山那样高(海拔2062米),就把广西第二高峰——老山称作岑王老山。

   3、岑仲淑是高明的医学家。
  我们广西岑氏族谱转《广西通志》载:岑仲淑善医,镇安族谱《岑氏宗记》说岑仲淑善歧轩之妙术。歧是偏的意思,轩是高深的意思。就是说岑仲淑对疑难杂症很有研究,懂得很多偏方,能给予很好的治疗。从这两处的记载看,岑仲淑是一位高明的医学家无疑。岑仲淑之所以得到广大群众的热爱,与他积极为群众治好病有关。

   4、岑仲淑是位有哲理的思想家
  岑仲淑在平定侬智高叛乱中有很大贡献,被授予殿前麒麟武卫怀远大将军、沿边溪垌军民安抚使职衔,官位不可谓不高,但他不居功骄傲。在身处逆境时,他不卑不亢,冷静应对,低调处理。他想的是为人民办好事实事,不追求名和利,信守中庸之道。这些思想可以从下面几件事看出:
  ①余靖不给岑仲淑上《平蛮三将题名碑》。侬智高在大理被杀即宣告叛乱彻底平定后,也就是归仁铺战役二年后,余靖从邕州回桂州履职,便在桂林龙隐岩上刻了一块《平蛮三将题名碑》,上面共刻了三将以下三十三位将领的名字,虽然岑仲淑功劳很大,封官很高,碑上独没有他的名字,其原因就是余靖对岑仲淑怀恨在心。当时又处在狄青受压的时候,余靖便敢于这样做。碑上没有岑仲淑名,岑仲淑不可能不知道,知道了他却泰然处之,把它看得很平淡,不与其相争。但客观地说,此事给岑仲淑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被后来史志人员写宋史的时候,完全把岑仲淑的名字和事迹抹煞了,也为今天要否定岑仲淑的人提供了依据。他们说《平蛮三将题名碑》上找不出岑仲淑的名字,你怎么说他参与了平定侬智高叛乱的战争并立下大功?不了解真情便会无言以对。尽管如此,我本人还是认为岑仲淑的思想和态度还是对的。《平蛮三将题名碑》上没有岑仲淑的名字,但在田林却有岑大将军庙,有岑王老山,这是更高更大更好的丰碑,《平蛮三将题名碑》与之相比要逊色多了。事实证明一手难以遮天。现在田林乐里镇人民要捐资重修岑大将军庙,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证明岑仲淑的存在,让敬仰岑仲淑的人有更好的场所进行参拜,也是留给后人最好的文物。
  ②岑仲淑职务由余靖“代统”。“代统”的说法是上映州许氏族谱讲的,说是由孙沔代统。孙沔返回京城只比狄青晚一个月,如果真有代统这件事,进行“代统”的也只能是余靖,因余靖是宋仁宗诏命留下继续追剿侬智高的,但“代统”决不是宋仁宗的诏命。上映州许氏族谱所说的“代统”很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知道侬智高在邕州被打败后,在京城围绕狄青战功奖赏问题展开了一场斗争。宋仁宗深感打败侬智高来之不易,他自己就费了不少心血,这么多的将领中只有狄青解了他心头之忧。他决定要给狄青重赏,把狄青由枢密院副使提为正使,可是这一主意遭到以宰相庞籍为首的一批重臣的反对,千方百计予以阻挠。但宋仁宗还是坚持已作出的决定,把狄青提为枢密院使。然而反对之声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大,本来把狄青提为枢密院副使时就曾遭到那些人反对过,现在进一步提为正使就更难以接受。于是千方百计抓住狄青一些不够检点的事情予以造谣中伤。在一批邪恶势力的攻击下,宋仁宗屈服于压力,罢了狄青枢密院使的职务,判陈州。京城这一斗争不可能不波及邕州,因邕州是狄青战功的建立地,战后的邕州既有狄青派系的人,更多是非狄青派系的人,甚至是狄青的对头。岑仲淑是狄青选定的军师,是狄青的战友,当然算是狄青派系的人。余靖因争功与狄青保持距离,还因他手下将领被狄青问斩,更是怀恨在心。现在狄青处境不妙,当然他也要向岑仲淑发难,对岑仲淑的工作不予支持,以至包办代替和排斥。上映州许氏族谱说的“代统”,很可能是包办代替和排斥的代名词,用“代统”这个词是为了好听而已。然而岑仲淑对这类事情的处理与狄青不同,狄青获赏后有点趾高气扬,行为不够检点,授人以把柄。当官职被罢后,又把名利看得太重,整天忧郁闷闷不乐,以致积郁成疾,到陈州只七个月就因病去世了。而岑仲淑则胸怀坦荡,从容应对,泰然处之。岑仲淑知道余靖迟早是要离开邕州的,在当前逆境下,可暂时作必要的忍让,你要限制我的职务工作,那我就多休息一会,有了空闲我还可以多给群众看病,不亦乐乎!所以岑仲淑能在邕州留职二十五年多直到他去世。两者的思想和处理方法不同,命运也就不一样。可见岑仲淑的思想和处理方法是对的,聪明者不因小失大。
  ③关于岑仲淑墓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岑仲淑墓座落在宾阳县卡墨村石合岭,现今也仍感到偏僻,宋代那就更是偏僻了。这么一个显赫的大将军墓为什么会选在这里?而且有理由相信这是岑仲淑生前自己选定的,这有点使人感到不解。岑仲淑是在邕州城内去世的,邕州城距宾州卡墨村路途较远,运到那里安葬是很不方便的,并且久而久之就会不为世人所知,对于这样一个使人费解的问题,我们正好透过它去分析和了解岑仲淑的内心世界,到底他想的是什么?岑仲淑是三十八岁参加征讨侬智高的战争的。三十八岁前他在哪里做官?做了些什么事?至今无人知晓。现在我们知道的是他三十八岁后的事,在后半生的二十五年中,他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平定了侬智高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边境的安宁,这是他一生最引为自豪的事情。但这一胜利的取得却与一条小道有关。这条小道的情况上面已说过了。每当岑仲淑想起当年在归仁铺杀敌的场面,也就想起这条小道。这条小道与宋朝国家的统一、边境的安宁息息相关,也与岑仲淑的命运息息相关。当年在这条小道上进军的情景令他终生难忘,对它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所以岑仲淑就想到他去世后要把自己的遗体安葬在这小道旁,让他与这条小道长相伴、长相守。他的墓今后会不会不为世人所知,他根本不考虑,他想的是国家的统一、边境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这便是最深的情和最大的理,这也是他的人生观,邓金凤说把岑仲淑墓放在卡墨村于情于理都不合,就说明她根本就不懂得平定侬智高叛乱的那场战争,不懂得岑仲淑的思想,并以低俗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情。
  通过以上三个事例,我们就可以看出岑仲淑的思想是高尚的,有一套待人接物的哲学,堪称智力过人的思想家。

   5、要维护岑仲淑的光辉形象。
  树立和维护岑仲淑的光辉形象是要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在有这样一位伟大人物作为我们的始祖而感到骄傲的同时,要向他学习,学习他的好思想、好品德,增强我们的工作能力,更好地为国家为民族为本宗族服务。但树立和维护岑仲淑光辉形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对岑仲淑的光辉事迹我们还知之甚少,我们要努力把被埋没将近千年的岑仲淑的事迹挖掘出来,并加以整理呈现在世人面前。对那些否定或抹黑岑仲淑的言行,我们要勇于站出来进行抗争。这是我们宗亲会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希望我们全体宗亲共同努力吧!

 温哥华岑氏宗亲会

  加拿大华人血缘社团。凡旅居温哥华的岑姓华人均可入会。1977年创立于温哥华。后合并于温哥华南阳总堂。宗旨是:联络感情,照顾族人利益,协助慈善机构,参与侨社重要活动。自从与温哥华南阳总堂合并后,其活动随南阳总堂而定。1984年主席岑兆祥。


分享按钮>> 元代政治家—廉希宪
>>世界各地黄氏宗亲齐聚福州 三百多人会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