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公用信箱中公布苏州一支古谱电子化范例的公告

    中华殷氏网 2009年4月23日 殷作斌


                关于在公用信箱中公布苏州一支古谱电子化范例的公告

    在全国殷氏首次代表会议通过的《全国各支殷氏族史家乘宗谱研究或编修人员开展工作的十条指导性意见》的第十条中明确倡导:“ 全国各支殷氏族史研究人员在整修各支系族谱时,除原封不动地保留古谱各届建谱修谱序文和跋文外,要力争将编谱格式现代化,使后人阅读时方便查找、一目了然。”苏州(古吴地)一支殷氏后人殷定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成功地将民國十七年该支九世孫殷葆深编撰的《江震殷氏族谱》三修本共九卷全一册进行了电子化。一般意义上的电子化只是将古谱扫描成图片文档,再编辑成光盘而已。这种一般化《电子版古谱》只能解决便于保存和传输问题,对古谱难读和难于编辑问题还没有得到丁点儿的解决。而殷定宗亲的《电子版江震殷氏族谱(民国谱)》做得非常易读、易懂、易于摘录和编辑,编辑他的这部古谱就像在WORD中编辑文稿一样,极其方便(当然这样做也易使古谱失真)。现将他提供的《电子版江震殷氏族谱(民国谱)》发布在本网的公用中转信箱中,作为古谱电子化的范本供大家下载研究,学习他的仿古籍线装书制作方法,但不得在网上公开发表,更不得出于商业目的以纸介质印刷出版。

   苏州(古吴地,含今吴江市、吴中区、昆山市一带)与南京、镇江等地一样,同是江南殷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集地之一。就殷族人迁徙史而言,殷人自中原地区移住苏州地区应比南京、镇江等地更早。因为秦代为项羽所杀的会稽郡太守殷通的治所就在苏州,而南京和镇江的殷氏多是东汉末年和两晋年间自河南陈郡长平县过江迁入的。但殷定一支并非苏州本地殷氏。据该支谱记载,该支始祖侍乔太爷于明代天启初(1621)为避水患,自安徽歙县上里迁吴江县澄湖浜,后代又于清顺治元年(1644)迁震泽县平望镇(该镇后又划入吴江)。由于该谱是由原散居两县的殷氏合修,故取名“江震”,堂号是齐庄中正堂。据江南多谱考证,该支也是南宋初右武大夫秉常公的后裔。因为安徽歙县上里殷氏的始祖殷允恭(名恂)是江苏丹阳麒麟殷氏始祖殷东村(名立)之孙,而麒麟殷氏始祖殷东村的世系是:秉常(名秩)---长子英(字永辉)---长子安(字庆深)-长子立(字承宗,人称东村先生)。  

    殷定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现在深圳定居。他的曾祖就是清代名人殷兆镛(1806-1883),凡是去过清华的人,一定会记得清华《水木清华》旁边的一副轩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皆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副对联就是殷兆镛所书,后已成为清华大学一景。我1961年考入清华时亲眼看到这对联上有殷兆镛的名字,文化大革命时原匾毁了,现在的对联是重新写的,殷兆镛的署名也没有了,很可惜!殷兆镛是清同治朝的礼部侍郎,《齐庄中正堂家谱》就是他倡导并始编的。该支谱已续修过三次,殷定电子化的就是民国十七年(1928)殷葆深编修的三修本,共九卷全一册,卷一为世系图,卷二--卷九为世传。初本是光绪九年(1883)齐庄中正堂刻本共六卷全一册,殷云鹗编。二修本于光绪29年(1903),共七卷4册,殷文谟主修。这三种版本的谱,现都存于上海图书馆。


分享按钮>>[尹氏家族现代名人]尹力 卫生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纪念殷微子联(送山东微山) 殷书寿撰 殷宝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