朐阳殷氏源流考----为朐阳殷氏五修宗谱而作

    中华殷氏网 2010年5月30日 殷作斌


朐阳殷氏源流考

 ----为朐阳殷氏五修宗谱而作

[本文作者为 殷商两网站长 殷作斌 (字朐阳,号丹宇)]

--------------------------------------------------------------------------------
 

            迁朐阳始祖聪公,望出汝南,堂号德一,据族人世代相传,聰公之先祖,本陈郡长平(在今河南西华境内)人氏,晋永嘉之乱后,先祖随司马氏政权携谱南渡江左(今南京一带),成为江南名门望族。其后裔在南朝宋、齐、梁、陈四朝和隋唐五代的八百年间,名人辈出,其中被正史立传者,就多达十余人。传至明初,约在公元1400至1471年间,即明建文二年至成化六年之间,可能因先祖曾助义军首领吴王张士诚(1321-1367)事发,为朱明移民国策所逼,被迫携妻刘氏率三子(长潮、次岗、三谷)经苏州阊门迁苏北荒漠不毛之地海州朐阳山之南定居,史称朐阳殷氏。聪公始迁朐阳后,世代以烧盐为生,后入海州籍,世称江北海州殷。传至五世祖恒吾公(讳松)率族众继迁涟水(清安东,今涟水、响水、滨海、灌南一带),位于今涟水于东沟(今南禄朱圩)的恒吾公墓(俗称殷大墩)虽已为官方所平,但旧址犹存。据1902年三修谱中人名记录推算,恒吾公率族众继迁涟水的时间约在公元1700-1750年间,即清康熙三十九年至乾隆十五年间。聪公一脉叶茂枝荣,如葛藟之莫莫;文昭武穆,似瓜瓞之绵绵;诗书世泽,忠厚家声,在清代康乾盛世时,已闻名淮海板徐。但因聪公先世与朱明皇室不睦,在明代即丢谱未续,致聪公之直系先世源流成为本族的第一悬案。清时,本支众多先祖智者,依源于苏州阊门和德一堂号之说,曾多次去江南寻访,意在与江南诸殷溯源并谱,其中以十二世祖显祖公(讳高良,余曾祖)最劳苦功高,据家传记云,公曾借教学之便,游江南寻祖三年,遍阅润、锡、苏、常各支殷氏谱,除留有江南诸谱中石汀公《本源考》断言秉常公(讳秩)为东汉谏议大夫封公直系后嗣“恐不实耳”外,终无所得。

       据老谱记载和家传传云,吾朐阳殷氏,枝繁叶茂,如众裔孙全能入谱归宗,存世族人少说也会远远超过五万众,但因明代时就老谱丢失,至清代时才迟迟重建,致聪公一脉在第五至十世间,就有诸多大支后裔脱谱难查。近百年间,虽经三修、四修宗谱人员努力,但因资料缺额,终未能发现在第五至十世间脱谱的先祖大量后裔,实为本族一大憾事。在1989年四修和现在五修族谱期间,虽有多支记不清先祖的殷氏宗亲,携谱请求联宗并入,但恐因此举会封锁后人研究之路,终未能允,料未能如愿的诸支殷氏宗亲定能见谅。

                                       十五世孙 作斌 于公元2010年仲春月


分享按钮>> 第二届中华薄家(北京)聚会圆满结束
>>.鲍氏文苑第六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