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氏网新闻】皖太湖敦睦堂历史渊源和现代发展考略

    中华殷氏网 2013年5月13日 殷耀安


皖太湖敦睦堂历史渊源和现代发展考略

                  皖太湖  殷耀安

【站长回复】

 

皖太湖耀安宗亲:

  您好,您寄来的《太湖敦睦堂历史渊源和现代发展考略》一文收到,我一字未改,先发网上,供有关宗亲参考。皖太湖敦睦堂宗亲在宗族文化古迹损失怠尽、荡然无存的情况下,能集全族之力,于2000-2001年际重修祖茔风水,再现昔日宗祠辉煌,将五十余年未理的祖茔修复完善,又在原老祠堂基上重建一座新的宗祠,还连续几年举行了千人以上的清明大祭祖活动,规模之大,空前未有,为弘扬殷族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此我十分赞赏。在此,我代表殷商传承文化研究网、中华殷氏网全体网友,全国各支殷氏宗亲祝贺你们!希望你们敦睦堂家族子孙后代,长发其祥,乃吉永昌,绵绵瓜瓞,传世无疆,走向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美好未来!

细读大作,似有如下可商之处,现提出拙见,供宗兄研讨,望在原文基础上,再作修改,改毕,发我备用。

   1、关于贵支九修族谱要更正先祖来自江西鄱阳瓦屑坝的传说问题

  依我愚见,对此事要慎重。各姓家谱记载、太湖有85﹪的姓氏都传说其先祖来自江西鄱阳瓦屑坝,决不是空穴来风,其中定隐藏着正史史家不便(或不敢)记载的明代巨大移民事件。在没有充分史据的情况下,以照录老谱关于先祖迁徙的记载为佳,在新谱中,万不可妄加更改,以防犯下历史性错误。

纵观明清以前的历代姓氏迁徙状况,有两大规律可循:一是由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带(含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向四周辐射,此规律反映了姓氏起源多在中原地带。有关资料表明,仅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就占中华姓氏的四成。在当今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300大姓中,有171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98个姓氏的郡望地河南。在最新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二是历代大规模的姓氏迁徙的总的趋势是由北向南。就其原因有三:①中原地区开发较南方早,经济文化较为发达,人口相对稠密。②战乱引起的社会激烈动荡,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南下中原,造成了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士族南迁,历代都有,但规模较大,迁移人数较多,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三次,一是在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或五胡乱华之后的晋室南渡,二是在唐末五代,三是北宋末年“靖康之难”之后的宋室南渡。③黄水泛滥。在三大原因中,战乱引起的社会激烈动荡的原因是主要的。即是说,明清之前的中国历代移民,大都发生在较大的战乱时期,因而呈现出四大特征:时间相对集中、数量相当巨大、流向较为明显、地域相对固定。

  上述移民规律在明清两代由于政府的行政干预而被打乱。明清以来,由于版图扩大,幅员辽阔,特别是朱明代元之后,全国人口布极不平衡,有的地方人口稠密,如山西、江南,有的地方荒凉凄惨、千里无人烟,如河南、冀南、鲁西、安庆、苏北等地。为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发展生产力,朱明王朝将移民定为基本国策。政府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官方移民,形成了八大著名的移民出发地或集散地:山西洪洞大槐树、苏州阊门、江西鄱阳瓦屑坝、湖北麻城孝感乡、山东枣林庄、广东南雄珠玑港、福建宁化石壁村、河北小兴州。这些移民集散地多已成为今天有关姓氏后裔的寻祖朝圣地。由于大多数政府组织的移民都是强制性的,有的还带有惩罚的意味,民怨极大。如因明军剿灭江西义军领袖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消耗过大而迁怒于支持陈友谅的江西商贾平民,迫其经瓦屑坝迁至倍受徐寿辉、陈友谅、朱元璋你来我往战争摧残致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的安庆地区;因明军久攻不下义军领袖张士诚盘踞的平江城(即苏州)而迁怒于苏州商贾大户,迫其经苏州阊门过江北迁至苏北充作盐丁烧盐等。因此,有的移民批次虽民怨也大,但涉及面太广,史家不敢不写,如山西洪洞大槐树,有的移民批次因涉及朱明王朝报复行为而涉及地域又很局部,史家则不敢写,只有到地方志书、移民家谱和民间传说中才能查到其蛛丝蚂迹,如苏州阊门、江西鄱阳瓦屑坝等,因为这些移民史,往往是一部血泪斑斑的统治阶级吃人史。

   2、关于老谱记载迁太湖始祖祖居鄱阳经瓦屑坝移民落户太湖大西门的向上溯源问题。

   对此,我的意见是要充分尊重史实和老谱记载,不要轻易添加。对祖地,在九修谱中能溯源到哪里就溯源到哪里,如果老谱只记鄱阳那就溯源到鄱阳,如果老谱确有记载或其他更可信的别支老谱确有记载信七公是由江南歙县上里迁来太湖,那就溯源到歙县上里。千万别勉强为之,否则将会犯历史性的错误,给子孙后代出难题,甚至给后世研究者以错误导向。总之对祖地问题,我比你们保守,但我们现在保守一点,子孙后代的研究空间就会更大一点。比如我们朐阳殷氏祖地苏州阊门迁海州西南殷家邨(朐阳),暂时无法确定是由哪儿迁苏州阊门的,那就先溯源到苏州阊门为止。至于祖籍河南之说,那当然没有错,因为那是从历史走向的宏观上讲的。对微观上的祖地迁徙之过程,千万不可无可靠根据地添加。

   3、关于老谱记载迁太湖始祖信七公之祖辈溯源问题。

从你们的发来的资料来看,依耀祖先生《殷氏三千年》的排谱,迁太湖始祖信七公的祖辈可向上溯源如下:

信七公(10世)←永中公(9世)←均树公、均祥公(8世)←雄甫公(7世)←恂三公(6世)←定公(5世)←立公(4世)←安公(3世)←英大公(2世)←秩公(秉常,1世)← 德公(-1世)←达公(-2世)←远公(-3世)←……←侑公(-8世)……←封公字建之(-28世东汉谏议公)

但我要告诉你们,这个世系是不准确的。理由如下:

与唐代馮宿所撰的《天平军节度史殷公家庙碑》碑文不符。依此世系,东汉谏议公封当是侑公的二十代祖,而冯文中称东汉谏议公封为侑公之二十一代祖。

正茂公在《本源考》中,直言承认:“如吾家者,来自润州,通谱数百年,更十六七世矣。谱之所计,自徽之初祖而上,凡五世为润之初祖,其初祖以上,即润谱莫祥焉。直云迁自泰州,他无考证,茂不知润祖所从来之本末,贸贸焉无以自安,乃备考书史”。于是他才备考书史,觅得冯文,写了《本源考》。将冯文中的关键一句话“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的句读断成“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从而将这句话中的“封”字理解成侑公二十一代祖的同位语,也就是将侑公二十一代祖名定为封(后来又有人定出封公的字为建之),从此才有了东汉谏议公封为润之初祖一说(后又扩大成吴地诸殷之初祖)。我们先不管正茂公对这句话的断句对不对,即先不管侑公二十一代祖东汉谏议公的名讳是否为“封”,但正茂公说秉常公的直系先祖在当时的“润谱”中是记载“莫祥”的。也就是说在正茂公那个时候,他只是说润之初祖是做过东汉谏议大夫的侑公二十一代祖封,而当时的润谱中并没有对秉常公父祖辈的逐代记载(如果有的话,正茂公一定会将秉常公的父祖辈一代代列出,而不会说“莫祥”的)。既然正茂公时的老谱都没有关于秉常公父祖辈的记载,后来的人又怎么能一代代地定出秉常公父祖辈有名字呢?

耀祖先生《殷氏三千年》的排谱是依据某些家谱的记载,但家谱对远祖的记载一般说来在微观上是不太可靠的,例如《殷氏三千年》将唐人颜敬仲当为殷敬仲排为封公的十八世传人,即是依家谱对远祖进行排谱不可靠的一例。

如前所言,若将  冯文中的关键一句话“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的句读断成“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则这句话中的“封”字就是动词,是“封官”的“封”。依此理解,侑公的二十一代祖就不叫殷封。正茂公将冯文中的“封”字理解成人名从语法上来讲并没有错,但从逻辑上来讲则讲不通。因为“封”字为人名之说不能解释在同一篇文章中,侑公为何只对三代近祖恭敬有加(讳楷字文绚、讳元觉字元明、讳怿字易从),唯独对其“二十一代祖封”却直呼其名,没说成“二十一代祖讳封”,或“二十一代祖讳封字建之”。这个疑问是明正茂公《本源考》自身所不能解释的。

  基于以上四点,再看你们寄来的资料。我提出下列意见供你们在九修族谱时参考:

  从你们发来的资料中可知,你们仍是希望将信七公通过两宋间秩公与东封谏议大夫殷封挂上钩。但我要告诉你们,现在江南秩公系诸谱都是深受明正茂公《本源考》影响的明、清、民国谱牒,明正茂公之前的唐、宋或更古的谱牒还从来没有人见过。前已说明,明正茂公在《本源考》中,是主张将冯文中的“封”字理解成人名的。但“封”字为人名说不能解释在同一篇文章中,侑公为何只对三代近祖恭敬有加(讳楷字文绚、讳元觉字元明、讳怿字易从),唯独对其“二十一代祖封”却直呼其名,没说成“二十一代祖讳封”。这个疑问是明正茂公《本源考》自身所不能解释的。要释清自清代以来就有争论的这个问题,光靠明正茂公《本源考》及深受其影响的谱牒不行,必须得靠更古的文献。由于侑公二十一代祖东汉谏议公是隐姓埋名,弃官南渡,因此要想从古文献中找到侑公二十一代祖东汉谏议公的信息,决非易事。其实我们今天大可不必为此而争。因为明正茂公当年之所以要将侑公二十一代祖东汉谏议公定名为殷封,主要目的是想将东汉谏议公定为江南苏、锡、常等吴地之殷的南渡“初祖”,而不是此前史家通常认为的为项羽所杀的秦末“殷通”,从而将已经居于江南很久的吴地之殷与两晋间才因避五胡之乱南迁的中原“陈郡长平之殷”联系起来。其实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不在于东汉谏议公叫不叫殷封,而在于东汉谏议公是否实有其人。既然唐冯宿撰写的《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已能证明东汉谏议公实有其人,即是说,冯文已能证明东汉谏议公为江南“吴地之殷”的“初祖”,而不是以前史家认为的秦末殷通才是江南“吴地之殷”的“初祖”(因为通公为项家叔侄谋杀,留下活口的可能性很小,以前史家认为通公是江南“吴地之殷”的“初祖”,本就不能令人信服)。既然这个目的已经达到,又何必在乎“吴地之殷”的南渡“初祖”东汉谏议公的真实姓名叫什么呢?我在网发的《陈郡长平殷氏的崛起、南渡及世系考》一文中,避开了侑公二十一代祖叫“殷封”问题,按照明正茂公的说法将其尊称为“东汉谏议公”或“谏议公”,我认为就是最恰当不过的。因为唐侑公自己对其二十一代祖叫什么名都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明,我们后人又为什么非得给唐侑公二十一代祖起个“殷封”的名字呢?当然尽可能地将自己的直系先世往上推,是人之常情,我也想将自己的直系先世一代代地上推到帝乙、帝辛或殷之三仁(微子、箕子、比干),但这是不可能的。由于三千年来,中华殷氏有三分之二强的时间处于受压状态,族人被支解得四分五散,分布于全国各地,族谱散失、各支世系不清是必然的。我认为,今天的中华殷氏各支首先要正视这个现实,只要能从宏观上证明中华殷氏各支派都是末代殷商王室后裔,从而确认自己是殷商始祖契祖的后裔即可。各支只须通过谱牒的形式,将从本支可考始迁祖起的后续各代考证清楚即可,而不必向上穷追猛打。就以你们的始迁祖信七公来说,只需将从信七公起以后各代搞清楚即可。对信七公向上的各世能追加多少就追加多少,实在无法逐代上溯的,就不要勉强为之。因为向上追溯是无止境的。今天由信七公追溯到秉常公,明天你又会想将宋秉常公追溯到东汉“封公”,后天你又会想将东汉“封公”追溯到西汉续公…...。总之,就中华殷氏三千多年来谱牒散失严重、历代受压致人口分布高度分散的现实而言,各支撰修的谱牒上溯的时间越古,谱载世数越多,攀龙附凤的虚假成分也必然越多,谱牒中的虚假成分越多,谱牒的史料价值(含金量)也就越少。正因为考虑到各支建谱修谱过程的这种情况,我们才在2009年全国殷氏代表会议通过的《殷氏十条》中明确提出“不管大支小支一律平等”的概念,只有严格做到大支小支一律平等,才能有真正的中华殷氏团结,如果只认为自己是“大宗”,只准你听我的,不得让我也听你的,那还有什么殷氏团结?除了“不管大支小支一律平等”之外,要搞好殷氏团结,还得从殷氏历史人物中,树一面旗帜,作为大家凝聚的中心。经过五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这面旗帜以选择帝辛(纣)和“三仁”最为合适。所以2009年中华殷氏全国代表会议才作出对帝辛(纣)“一年一小祭,五年一大祭”的决定。所以,中华殷氏网站在2009年3月11日完成了对帝辛的首次大祭以后,又立即赶到山东微山岛在三仁之首----微子陵前祭奠微子,缅怀微子忍辱负重延续殷商香火,保护殷商遗民不为周室剿灭、赶尽杀绝的历史功绩。

  纵观今天中华殷氏各支的现实,要想实现各支殷氏的精诚团结,不管大支小支必须“从我做起”。“从我做起”的第一步就是建谱修谱时,要实事求是,决不弄虚作假、攀龙附凤。修谱时只按本支的连续实际可考世系确定本支的始迁祖,不要向上逐代无根据地追溯,不要将别支的祖宗或古代的殷氏名人强拉到自己的谱中去,不要跟别支抢祖宗、争祖宗。作为一个例子,我告诉你们,我们朐阳殷氏的可考始迁祖为明朝的殷聪,我们这次五修宗谱时,也有不少宗亲提出从殷聪起再向上追溯的修谱方案,但都因证据不十分充足为编委会否决,我希望正在建谱修谱的各支,也能汲取我们朐阳殷氏修谱的这点经验。

   最后还希望你们敦睦堂宗亲在九修族谱过程中作好表率,树立榜样,推动太湖乃至安庆全境(如岳西等地)其他诸“堂”殷氏宗亲(如敬爱堂)的团结,增强其凝聚力,向心力。

                 祝你们九修宗谱

早日成功 

                                殷作斌   2013-5-13

 

              皖太湖敦睦堂历史渊源和现代发展考略(正文)

                            皖太湖  殷耀安

 

    我族起源于河南,也发展于河南,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河南的汝南县,偃师县,西华县,商丘, 陈州, 陈郡,特别是河南的淇县古称殷国,雅歌,朝歌,临淇,曾为殷商四代帝王都城。不但是殷姓的得姓之地和根之所在,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源地。自东汉以前我历代先祖都生息繁衍在这片中原大地上。

公元167年我祖殷封(字建之)出任东汉冀州刺史, 为避党锢之祸,弃官携家眷南渡长江栖之于润之曲阿,(即现在的镇江丹阳市) 为我殷氏南迁初祖。

万历初年即公元1573年北京户部尚书殷正茂,(号石汀) 得唐代馮宿所撰的(天平军节度史殷公家庙碑)碑文称:殷公东汉桓灵二帝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为避党锢,弃官携家眷南渡长江栖之于润之曲阿,公,迈德流芳,或隐或显,粲于家牒,播于人间。正茂阅后方知东汉谏议大夫殷封为我殷氏南迁初祖,至唐代殷侑公己传21代矣。然恍然悟,我南渡初祖迁润自我谏议大夫封公始,则其来久矣。封公后,我族自东汉以来经三国、西晋、东晋、六朝、隋唐、北宋近千年间一直生息繁衍在镇江, 润州、泰州、扬州、杭州、常州、徽州,歙县上里、大港、姚港、申港、江阴、南京、长江之滨这片水乡广袤的南方土地上。

  我祖信七公祖居江南歙县上里,系秩公第十代裔孙。元未明初离江南歙县上里,卜宅太湖大西门,十一世荣三公继迁七里山,荣三公子有六,长子道仁,次子道诚,三子道三,四子道四,五子道五,幼子道雄。长子道仁居七里山殷家岭,次子道诚居辛家冲,幼子道雄居弥陀镇殷家大屋。十二世道诚公系我族嫡传,道诚子有六,长子仲友官外籍仕所,次子仲良从军士隶北京,五子仲礼居七里山仲礼湾,六子仲八留守辛家冲旧业,惟有道诚公三子四子,即我十三世祖仲和仲贤又从辛家冲而来殷家沟,今名殷家冲也,立祠共祀,世代相传。从此基业发展;钟灵毓秀,望族邑东,为敦家族亲睦之义、愈远而愈厚,晋绅家绳绳相传,贤贤亲亲;以垂范于将来;故名殷氏敦睦堂。

   我族由南渡始祖秩公第六代裔孙恂公,由江苏润州迁江南歙县上里, 笫七代雄甫公,笫八代均树均祥公,笫九代永中公,都殁在歙县。第十代裔孙信七公由江南歙县上里迁徙太湖县。徒径当时明王朝全国八大人口迁徙的集散地[江西鄱阳瓦屑坝] 鄱阳县古称饶州、下辖、余干、乐平、德兴、浮梁、安仁、万年等县;鄱阳县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首批设立的县之一,以后又改为鄱阳郡,鄱阳湖原名彭螽湖,由于长江不断地改道南侵,水流径湖北黄梅县向南折近九江郡和鄱阳郡。公元600年前后,彭螽湖随着洪水进一步向南迁移,淹没枭阳县和海昏县二座县城,最终靠近了鄱阳郡,从那时期彭螽湖就改名为鄱阳湖,鄱阳湖因鄱阳县而得名,鄱阳县也因鄱阳湖的滋养而富饶,所以历史上更名为饶州。鄱阳县地处皖赣边陲,毗邻皖南山区与安徽紧密相连。其中著名的安徽东至县龙泉镇与鄱阳县石门街镇一桥相连,是安徽省与江西省边界贸易重点市镇之一,历史上曾设立太湖会馆。所以安徽皖南移民到江北通过鄱阳湖瓦屑坝这条迁徙路线签证到江北开垦,以便获得政府的优惠条件这是完全可能的,中国移民史和我们这几年广泛历史资料考证也表明是确凿的。但不等于我族就是江西鄱阳人或江西鄱阳某县某地区人氏, 而应该是包括安徽江南这一带大片地区移民。鄱阳湖瓦屑坝是一个乘船的港口码头,是明王朝移民北迁的集散地,。由于战争造成江北人口锐减,加之江北一带人口本来就很稀少,很多土地末被开发利用,明王朝初期政府鼓励江南贫民向人口稀少的江北地区移民开垦土地。并且当时外来移民开垦的土地不仅能合法登记为私有财产,还可以享受明王朝一些优惠条件,比如减免税赋鈛粮和抽丁等,。太湖过去流传的插标为记,就充分说明当时移民开垦的情况,只要你在这个地方插标开垦这个地方就是你的了。政府出台的这种优惠政策对移民具有较強的吸引力,而不需要采取什么強制措施。所以江南地区要迁徙到江北来的移民很多,大多是举家拖儿带女在瓦屑坝集中乘船过江到江北开垦,以便获得政府开垦的优惠条件,移民一拨又一拨乘坐古老的木帆船经过波涛滚滚的鄱阳湖进入长江,顺流而下走向皖国,另辟新乡。到江北后前后相同迁徙路线的人见面打招呼都说是鄱阳瓦屑坝过来的, 居住在一起各姓氏甚至都说是鄱阳瓦屑坝搬来的,几百年过去了;后裔子孙无法考证自己来自何处时, 就都把上船的码头当祖居地,。综观太湖姓氏有85﹪的都说来自江西鄱阳瓦屑坝, 这纯属以讹传讹,瓦屑坝一个弹丸之地那有许多移民可迁呢? 我族家谱过去也记载祖居鄱阳,此次九修家谱则应更正这一历史錯误。 正如中国移民史作家曹树基考证,瓦屑坝只是一个移民的集散地,对绝大多数移民来说这并非是他们真正的故乡。移民地名是一个时代的遗迹,是活着的历史,所有移民地名都曾经或现在仍然存在,一批批来自江南周边地区的移民在此集中在此四散,踏上不归的旅途,几百年过去了,大约到了清代后期这些移民地名就演化成移民后裔关于故乡的全部慨念

  信七公由江南歙县上里迁来太湖,居太湖大西门, 殁后谱载传葬太湖南园鯉魚沟,2002年后我多次到那里考查均未找到祖坟,但鯉魚沟的地名现今仍然存在,只不过是城市扩大原大西门现以成为城市的中心地带,鲤魚沟也变成了城市的排污沟。又挨户拜访当地老人也不知,他们也末曾听说殷家有祖坟在这里。经历了六七百多年的自然变迁和社会沧桑古坟遗址早己荡然无存。2004年家族在黄镇辛冲祖坟山为信七公重新树立了一块碑,供子孙后代祭奠。信七公儿子荣三公由太湖大西门迁七里山,[殁后葬殷家岭凤形山]。2008年殷岭宗亲集资三万多元对荣三公墓重新改建扩建,新建陵园规模宏大,周围青山环抱,沟壑流水潺潺,风景秀丽,为殷氏家族树立了一座传承历史民俗文化的丰碑

  此次太湖县我族到江南歙县上里考查发现原祖居地的族人,从公元1368年到1949年;在长达几百年时间里前前后后大部分迁徙流落四方,现在只有少量的几户信五公后裔居住在那里,殷正茂占地十三亩的尚书园林住宅现今也汤然无存,只有二座殷尚书牌坊象历径华厦沧桑的老人威然耸立在歙县上里,为殷氏后人承载着过去的历史,像征着往昔殷氏岁月的辉煌。

我们从县志记载太湖县人口发展情况来看,太湖县在元世祖二十七年即公元1290年,当时全县人口36581人,而到明洪武年间,即公元1368年到1398年间,在三十年时间里,太湖人口就猛增加到83953人。从这点上看,谱载我始祖迁太开垦年代与县志人口发展记载是相吻合的。

  我们从国史和地方志及家谱中,对照考证秩公和荣公之间所生活的历史年代和历史时期来看,秩公生活在南宋建炎时代,这个时期政局动乱,宋辽金西夏等国相互争战不断,群雄割据,逐鹿中源。民族矛盾极其复杂,特别是金兵南侵,造成大量迁徙逃难的移民,社会局势更加动荡不安,接着又是西部蒙古族崛起,建立大汗国,公元1125年金灭辽,公元1227年蒙古灭西夏,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公元1279年蒙古灭南宋,建立元朝,统治中国93年。直到朱元璋公元1368年攻入大都(北京)灭元,建都应天(南京)明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这场各种民族混乱不堪的农民战争,和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背井离乡的逃难生活。这个争战不断的动荡年代,就是我历代先祖生活的历史时期和那个年代真实生活的写照。

   公元1395年我祖道诚公由七里山迁黄镇辛冲,公元1420年我祖仲和仲贤又由黄镇辛冲迁小池殷冲。公元1853年前后的长毛之乱,和1928年前后的红军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我族众以殷冲殷家寨为天然屏障,和它特有的崇山峻岭自然条件抵御入侵者,捍卫了自己的家园。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潚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今天的敦睦堂家族从南宋秩公到现在历经迁太湖九百余年的社会沧桑和时代变迁,历代先祖到现在三十几代人的发展,特别是我祖信七公迁太后,后裔子孙拓荒创业,勤耕苦读,发奋图强,不断壮大,现己成为人口众多人才济济的邑东望族。

  家族徙太六百多年来,人丁繁衍、兴旺发达,星罗邑东,遍居华厦。居住本地新仓、花园、小池、刘羊、晋熙就达六千余人,清乾隆年间迁徙河南省卢氏内乡二县,是我十三世祖大权公大俸公大佑公后裔,还有早年迁徙在外,从政从军、经商作艺,在外落户者有几千余人,据各房粗略统计,全国二十几个省市(除西藏外)包括港台都有我族后裔分布。

   我族历史上一贯重视崇志崇教,文治武安,为国培养文武栋梁之材,每年岁末,从各股公堂中捐钱捐粮立义学公,兴学育才,培养后代。公元一六七六年我十三世祖大用公;拔贡清康熙丙辰科武进士,卫国保疆,立下汗马功劳,诰封明威将军,成都府守备。在赴成都府上任的路上,其弟我十三世祖大成公特赋诗送行。依依分袂处,相对泪成行。一雁愁云度,三秋客路长。酒飞巫峡雨,剑冷洞庭霜。珍重边成事,无劳念故乡。表现了兄弟之间依依分别时的难舍之情和鼓励亲人报效国家戌边国防的诤诤嘱托。公元一七四二年我十四世祖培元公,拔贡清乾隆辛卯科武进士。我十九世克揆公,系清末秀才,被称为儒林健将。他们都为我敦睦堂家族树立了光辉的历史典范。

   进入现代以来,我族在全国各地从政从军的市县级国家干部有十余人,科局级六十余人,国级劳模一人,从事基层干部、科技人员、工程师,技师,医师,教师,文艺,等国家工作人员达八百余人,升入国家重点高等学府北大清华的莘莘学子大有人在,出国深造、留英留美博士又回国服务不乏其人。资产千万、百万以上的民营企业家一个个脱颖而出,我族已呈现一个人才辈出,欣欣向荣的辉煌局面。

然而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我敦睦堂家族,历代先祖辛苦积攒起来的屋宇山场、坟山风水、族产公田、祖茔祠堂,在民国三十七年七修家谱时;还完好无损;但到一九四九年, 由于改朝换代,社会政治制度改变,加之文革政治运动破坏,全部损失怠尽,在那群魔乱舞的年代,连历代祖先的牌位都不能幸免,全部焚毁。可见政治浩劫空前惨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千年仲春,在刘羊召开家族会议上,族下义士提出;重修祖茔风水,再建宗祠辉煌,弘扬家族精神,族情源远流长。

此事得到了大多数族人一致响应,二千零一年,族众捐资出力,将五十余年未理的祖茔修复完善,又在原老祠堂基上重建一座新的宗祠,还连续几年举行了千人以上的清明大祭祖活动,乐队锣鼓喧天,彩车旗帜飘扬,车流人流,绵延几里路长,族人齐聚,场面之大,前所未有。敦睦堂后裔对祖宗这种虔诚的心理和崇拜精神,感天地、泣鬼神。随着宗祠重建成功,祭祀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以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往事如烟,白驹过隙,今天敦睦堂家族子孙后代,长发其祥,乃吉永昌,绵绵瓜瓞,传世无疆,正走向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美好未来。

 

                                      二十一世耀安敬撰

                                               二0一二年十一月

附:皖太湖敦睦堂殷氏宗族文化的部分图片 

     (待上传)

 

,


分享按钮>>【邓氏网新闻】如何正确寻宗认祖
>>【晁氏家谱源流】姓氏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