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氏网新闻】就殷氏族史涉及的古文献问题向古文献学大师刘晓东教授的求教信

    中华殷氏网 2013年5月17日 殷作斌


就殷氏族史涉及的古文献问题向古文献学大师刘晓东教授的求教信

 【站长公告】:国内极为著名的古文献学大师、世界知名的汉学家刘晓东教授于2013年5月26日晚给殷作斌站长打来长途电话,就求教的三个问题作了详细答复。为怕电话记录出错,刘教授采用了极为缓慢的语速,重要之处还进行了多次重复。我们十分感谢刘教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我们殷氏族史的研究予以关顾。下面将殷站长记录刘晓东教授语音电话的全文公开发表,以飨读者和各位关心此问题的殷氏宗亲。也希望刘教授见到此网文后就电话记录是否准确提出修正意见。

                                     殷作斌 2013-5-27

 

2013-5-26刘晓东教授电话回复全文

 

一、对关于《急就篇》的殷氏姓字注问题的答复:

 

   汉史游《急就篇》原文未见有姓字注。《急就篇》姓字注始见于唐颜师古注本。颜师古在《急就篇》“殷满息”下加注的原文不是“殷水在颍川,居之者以为氏”,而是“殷水在颍川,居之者亦以为姓”其后还有举例“秦有殷通,汉有殷仲”。《急就篇》“殷满息”下颜师古注全文是:“微子本殷之族地,虽封于宋,支庶或称殷氏。又,殷水在颍川,居之者亦以为姓。秦有殷通,汉有殷仲。满息,言充满而蕃息也。”今人管振邦将此颜注今译为:“微子本属殷商之族,虽封于宋,但其支庶有的仍称姓‘殷’。又,殷水在颖川,居住在那里的人也以‘殷’为姓。秦代有殷通,汉代有殷仲。满息,是说后代子孙多,生生不息。”颜师古加此注的根据何在,未见有更古的文献。但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考虑,颜师古加此注可信度不高。

 

二、对关于《世本》对殷姓源头的记载“武王克纣,子孙分散,以殷为氏”的答复:

 

   有些文献中引用《世本》说:“武王克纣,子孙分散,以殷为氏”。这实际上不是世本原文。起码在现今所能看到的《世本》各种辑本未看到这样的文字。这些文献引用的文字“武王克纣,子孙分散,以殷为氏”实际上源于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也不是《殷本纪》原文。《殷本纪》的原文是:“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司马迁说他是根据《商颂》来叙述契的事迹。从成汤以下,根据《尚书》和《诗经》。但据后世学者研究,《世本》的内容定是司马迁作《史记》的重要所本。只是因为《世本》一书直到西汉末年时才经刘向校整后定为现名(后来在唐朝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曾一度改名为《系本》),这就是《世本》虽为《史记》所本,却未在《史记》中见到《世本》书名的原因。

《世本》全书可分《帝系》、《王侯世》、《卿大夫世》、《氏族》、《作篇》和《居篇》及《谥法》等十五篇。司马迁的《史记》、韦昭《国语注》、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林宝《元和姓纂》和郑樵的《通志》都曾引用和参考书中内容。南朝时,《世本》已缺《谥法》一篇,到唐朝又有更多篇目散佚,直至南宋末年全部丢失。后世的学者们根据其他书籍所引内容进行辑补,共分为八种不同辑本,商务印书馆曾于1957年将辑本集合而印成《世本八种》。其中《秦嘉谟辑补本》文字虽多,但很“滥”,一般不为学者所重,倒是《茆泮林辑补本》,辑文虽简,但纲目分明,比较接近真实的《世本》原文。你信中提到的《茆泮林本》等多种辑本中提到的文字: “子姓:殷、時、來、宋、空同、黎、北髦、目夷、蕭。”(在茆泮林辑本中“北髦”作“比髦”),应是《世本》原文无疑。

 

三、对关于对唐冯宿撰《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一文(以下简称为《冯文》)中一个字“封”字词性的理解的答复

 

     如果单从《冯文》来看,将“封”字理解成人名之“封”和动词之“封”(作“赐给”解)都是对的,都符合古汉语的句法,因此,单从《冯文》的断句来看,不能确定唐殷侑的二十一代祖名叫“殷封”还是不叫“殷封”。要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旁证”入手,即是说只有在《冯文》之外寻找到更多的关于殷侑的二十一代祖的史料 ,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光靠分析《冯文》无法裁定。

 

 【站长按】:公开发表此信是殷切期望对信中所涉三个问题感兴趣或有独突见解的专家、学者、姓氏文化爱好参与讨论。

                               殷作斌 2013-5-17
 

尊敬的刘晓东教授:

尊敬的刘伟杰博士:

     二位先生好!我是江苏淮阴工学院退休教师殷作斌,也是中华殷氏网(http://yin.10000xing.cn)、殷商传承文化研究网(http://www.china-yinshang.com或http://china-yinshang.com)两个殷商网站的站长。因早就知道刘教授与我们殷家是“近亲”(因为我们殷家已故的两名知名学者,四川郫县的殷孟伦和江苏六合的殷焕先,与先生均有学识渊缘),近来又看了刘教授的高足伟杰先生的博士学位论文《<急就篇>研究》,故知晓二位是中国古典文献学大师,所以才冒昧写信向二位请教三个与殷氏族史有关的涉及古文献的问题,恳请二位先生在百忙中抽空回复我(邮寄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富豪花园A4-302 邮编223300。如是电子稿请发至电子邮箱:hy_yzb@126.com)。

    问题一:是关于《急就篇》的殷氏姓字注问题。

许多涉及殷姓研究的论文均提到中华殷姓除了有末代殷商王室后裔“以国为氏”或“以国为姓”的源头外,还有一个以水为姓的源头。后说源于汉史游著《急就篇》的“姓字注”:“殷水在颍川,居之者以为氏”。我想请教先生的就是想弄清这个姓字注的出处、加注者和可靠性。请先生帮我理清与此有关的三个问题。

(1)“姓字注”:“殷水在颍川,居之者以为氏”这个姓字注内容出于何种版本的《急就篇》,是原本,还是颜注本,还是王注本,还是其他本?我这里有一些《急就篇》的书法本(章草),只有近两千个汉字,从未见到过姓字下有注。恳请先生务必能将“殷水在颍川,居之者以为氏”的具体出处教我,最好能将这个出处的原件扫描张图片或照张照片赐我。

(2)“姓字注”:“殷水在颍川,居之者以为氏”,这几个字是史游自注,还是后人作注?如是后人作注,则请先生教我是何时何人作此姓字注,或载有此注的最早文献是什么名,什么版本。

  (3)“姓字注”中:这句话“殷水在颍川,居之者以为氏”的学术可靠性如何?我想作者在急就章“殷满息”下加此注,定有所本,就先生看来,给急就章“殷满息”下加此注的依据若何?因为我们网站在全国范围内作过统计,至今没有发现一部殷姓家谱有以水为姓的记载,也没发现一个自称以水为姓的殷姓人,所以我才怀疑此姓字注的学术可靠性。

   问题二:是关于《世本》对殷姓源头的记载

  许多涉及殷姓研究的论文均提到中华殷姓源于末代殷商王室部分后裔的“以国为姓”,并说有此记载的最早文献是《世本》,还有些论文讲涉此的《世本》原文是:“武王克纣,子孙分散,以殷为氏”。这个我也相信,因为唐林宝的《元和姓纂》上记得很清楚:“二十一欣  殷:子姓,成汤国号也。二十四代、三十四王、六百二十九年,为周所灭。子孙以国为姓。秦末居河内野王,汉初迁汝南。”我想,唐人林宝敢于下此断言,定有所本,这个“本”,应该就是《世本》。但是现在许多文章中引用的《世本》原文:“武王克纣,子孙分散,以殷为氏”,可能只是大意,非原文。我查了多种《世本》辑本,均未找到“武王克纣,子孙分散,以殷为氏”的文字。因为《世本》已佚,各种辑本的文字又有较大差异。我想求教先生的,就是想弄清《世本》中关于殷姓(或殷氏)源头记载的原文究竟是什么。想弄清许多文献引用的“武王克纣,子孙分散,以殷为氏”是否确是《世本》的原文。

  (1)对《世本?氏姓篇》的谱法“言姓则在上,言氏则在下”的理解,我尚似是而非。不甚明白“姓、氏、上、下、国、书”这几个字的含意(涵义)及相互关系。

我查了多种世本辑本,发现其《氏姓篇》首均有下列文字“言姓则在上,言氏则在下”,我想这可能既是《世本?氏姓篇》编排之谱法,也是中华姓氏史演变之经纬。字虽只有十个,但其在中华姓氏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正如《秦本》所言:“蓋姓統於氏,氏繫於姓。旁行斜上,統繫秩然。即世本之譜法也。其所云上者,則一姓之左,備列諸國書。書引世本,如任姓謝章薛呂舒祝終泉畢過之類是。其所云下者,則諸國之下,羅列眾氏。諸書引世本。如子襄氏齊桓公子子襄之後之類是也。其有散引者,如荀賈皆姬姓、向姜姓、徐奄皆贏姓之類。則引者單舉一、二國,非其全文。可以世本任姓、偃姓、子姓之例。”观此段文字,当是秦氏辑《世本?氏姓篇》之谱法。但细察秦本《氏姓篇》正文,一页上、下分叙,旁证薄引,过于繁琐,使人不得其谱法要领,分不清哪是世本原文,哪是后人添加(加注)。倒是《茆泮林本》,辑文虽简,但纲目分明。如秦文释“言姓则在上”举例,“如任姓谢章薛吕舒祝终泉毕过之类是”一语,顿可在《茆本》任姓条下查到(而在秦本中却不易查到);释“言氏则在下”所举诸例,“如子襄氏齐桓公子子襄之后之类”、“如荀贾皆姬姓、向姜姓、徐奄皆赢姓之类。”也可立即在《茆本》中找到所举诸例之出处(而想在秦本中找到这些举例,却要花费读者不少时间)。概言之,我对《世本》之谱法:“盖姓统于氏,氏系于姓。旁行斜上,统系秩然。”尚理解得不深不透,故请先生教我。 

(2)对《世本?氏姓篇》记载殷姓是殷亡后,殷商王室后裔“以国为姓”原文的查找 。

我查了多种《世本》之辑本,只发现《世本?氏姓篇》子姓条下记有下述文字:“子姓。左傳隱元年正義引世本云:‘子姓:殷、時、來、宋、空同、黎、北髦、目夷、蕭。’,此世本原文也。”(殷作斌自注:在茆泮林辑本中“北髦”作“比髦”)。另见《世本?帝王篇》“殷”字条下记有:“契是帝喾子。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根国,根国生冥。冥子核,汤名天乙……”等殷祖世系。《世本?居篇》“殷”字条下记有:“契居蕃。昭明居砥石。太甲从上司马,在鄴西南”等。余未见任何有关殷姓是殷商王室后裔“以国为姓”的记载。因此可以初步断定许多文献中引用的“武王克纣,子孙分散,以殷为氏”恐非《世本》原文;亦或是《世本》中本有此段文字,因原本佚失,无法查对,一般文献中引用的这段文字是转引自古文献“X”对《世本》原文的引用,如果属于这后一种情况,请先生能告诉我这个古文献“X”的具体书名叫什么?

(3)世本《秦嘉谟辑补本?氏姓篇》与他本不同,《秦本》对源于子姓和“殷”代的殷商后裔110多个姓氏来源的记载特别详尽。但《秦本》这些姓源的记载是《世本》之原文呢?还是后世人的添注呢?请先生教我。若将《秦本》这些姓源记载理解成原文,似不合《世本》原文言简意胲的行文风格。若将《秦本》这些姓源记载全理解成后人的添注,人们必然会进一步追问,这些后人添加的文字源于何本,最终还要追到《世本》。因为《世本》是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第一部系统性的姓氏、谱牒学著作。受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影响,要找到比《世本》更古的先秦时期的谱牒学著作已经是不可能的。

例如《秦本》在“子姓”条和“殷”字条下记有殷氏、衣氏、汤氏、乙氏、甲氏、沃氏、稚氏、梅氏、祖氏、武氏、邓氏、权氏、堂阳氏、郝氏、王氏(比干王)、孙氏、林氏、箕氏、李氏(箕子李)、鲜于氏、鲜氏、禄氏、时氏、来氏、微氏、衍氏、宋氏、南宫氏、孔氏、正氏、邹氏、白马氏、经氏、祝其氏、华氏、督氏、幹献氏、耦氏、所氏、季老氏、事父氏、皇甫氏、戴氏、乐氏、司城氏、右师(司)氏、桐门氏、老氏、老成氏、鱼氏、左师氏、鱼孙氏、耏氏、艾氏、雍氏、鄐氏、鸱夷氏、中野氏、不夷氏、冀氏、牛氏、仇氏、宣氏、穆氏、罔氏、朝氏、庄氏、仲氏、勃氏、幾氏、三伉氏、王夫氏、徵氏、郑氏、鳞氏、桓氏、臧氏、荡氏、虺氏、泥氏、向氏、合氏、靈氏、围龜氏、既氏、獲氏、專氏、戎氏、贾氏、尾氏、巳氏、成氏、边氏、司马氏、公朱氏、东鄉氏、西鉏氏、子革氏、甫爽氏、褚氏、石氏、褚师氏、薄氏、木门氏、朱氏、空同氏、黎氏、北旄氏、髦氏、墨夷氏、目夷氏、蕭氏等110多个殷商后裔的姓氏,在这110多个殷商后裔的姓氏下面都记有其得姓渊源。例如在《秦本?氏姓篇》之“子姓”条和“殷”字条下记有“殷氏,以国为氏。汤国号也。二十四代、三十四王、六百二十九年、为周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衣氏,齐人言殷声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秦本》中关于殷氏的这些姓源记载是《世本》原文呢?还是后人添加的呢?如果说它是《世本》原文,秦本为何在这些姓源记载文字的下边用小字体一一注明这些文字的出处,如“史记殷本纪。文韵二十一欣。急就章注。姓纂二十一欣。”云云;在其它辑本中,为何找不到这些姓源记载的文字(或虽能找到,但却很简略)?如果说它不是《世本》原文,全是后人添加,那么后人添加的依据(所本)又是什么?

    问题三:是关于对唐冯宿撰《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一文(以下简称为《冯文》)中一个字“封”字词性的理解

《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一文出于清 董诰等编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四/扬州官刻本或《文苑英华》(第六册)卷八八二碑三九[家廟三]。据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李乔《东晋南朝陈郡殷氏研究》一文的“参考文献3”说,在现代学者周绍良辑编的《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中也收有《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一文【李乔《东晋南朝陈郡殷氏研究》发表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上】。

  由于对《冯文》中关键一句话的不同理解,涉及到我们殷氏族史上四百多年前的一桩公案,所以才请教先生,看看怎样确定这句话中一个关键字“封”字的词性,才既合乎古汉语文法,又合乎《冯文》的上下文内在逻辑和历史真实。《冯文》中的关键一句话如下“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避党锢弃官挈家属南渡江栖於曲阿迈德流芳或隐或显粲於家牒播於人闻。”

四百多年前,明代一品大员殷正茂(1513-1592)为寻求先祖脉络,觅得冯文。将此句断为“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避党锢弃官。挈家属南渡江,栖於曲阿,迈德流芳,或隐或显,粲於家牒,播於人闻。”因而认为该句中的“封”字,是唐殷侑“二十一代祖”的同位语,是人名。即是说,唐司空殷侑的二十一代祖(河南陈郡长平县人)名叫“殷封”(后来还有人认为殷封的字为“建之”),在东汉桓、灵二帝间官至谏议大夫,出任过冀州刺史,后因避党锢之祸,弃官携家过江隐居曲阿(今镇江丹阳),成为润州(镇江)江南吴地诸殷氏的南渡初祖,从而将东汉末、三国时就兴旺发达的吴地诸殷与中原陈郡长平殷氏挂起钩来,并写了殷氏《本源考》一文予以确认【此前学界一般认为,陈郡长平殷氏自西汉殷续起就始居中原长平县,直到西晋末永嘉之乱后,才整支南渡过江,成为东晋至整个南朝的一流士族,而认为早就居于吴地且文化也高度发达的江南吴地诸殷氏另有所源,即认为江南吴地诸殷是秦末殷通之后。考虑到史载殷通为项家叔侄谋杀,很难留有活口,致三国时,早就名人辈出(如伴张温使蜀,深受诸葛亮称叹的吴吏殷礼等)的东吴殷氏的文化渊源问题成为殷氏族中之悬案。因此,可以认为,明殷正茂觅得《冯文》,为合理地解释汉末至三国时吴地殷氏文化之渊源开了先河】。自明殷正茂之后,“唐殷侑二十一代祖名封字建之”之说,一直为江南以两宋间殷秩(1099-1167,字秉常)为始迁祖的诸殷氏家谱所宗(殷正茂为殷秩的十五世传人),迄今已经四百余年了。

  但自清代以来,不同意殷正茂“唐殷侑二十一代祖名封”之说,也不绝于耳,这一说认为唐人殷侑只听传说知道自己二十一代祖在东汉时做过谏议大夫,出任过冀州刺史,为避难弃官隐居到今镇江丹阳。具体叫什么名字,殷侑并不知道。这一说认为《冯文》中的“封”字,不是人名,而是动词,作“赐给”解,是封官的“封”。此说认为唐人殷侑不仅不知道自己的二十一代祖名,就是高祖名(第四代祖名)也不知道,认为唐人殷侑只知道三代近祖的名讳。分别为:曾祖父讳楷字文绚、祖父讳元觉字元明、父亲讳怿字易从。此说的理由有三:

  (一)《冯文》中的关键一句话还可以作如下断句“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避党锢弃官,挈家属南渡江,栖於曲阿,迈德流芳,或隐或显,粲於家牒,播於人闻。”依此种断句法,“封”字就是动词,作“赐给”解,是封官的封。在中国古文献中,“封”字作为动词用的相似语句结构多得很。如:

  (1)“英之封在洪武十七年”,此句出自“明?郑晓《今言》-卷一/纪录汇编丛书本”。

  (2)“守敬按:申见《淯水〉篇,封在周初,其后中绝,至宣王时,以王舅改封于谢。”,此句出自“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卷二十九/通行本”。

(3)“而英、六之封在皋陶卒后”,此句出自“清?胡渭《禹贡锥指》-卷十九/通行本”。 

(4)“大司马车骑将军侯,其封在鸿嘉元年六月乙巳”,此句出自“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十三?《汉书》七/丛书集成本”。
   (5)“其说甚善。然窃疑康叔之封在武王时。”此句出自“清?杭世骏《订讹类编》-卷四/通行本”。
   (6)“正春言翊銮之封在《宗藩条例》已定之后,其支庶宜止本爵。”此句出自“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十六?列传第一百四/武英殿本”。 
    (7)“又据《十朝纲要》,诏在八月壬寅,封在九月”,此句出自“清?黄以周等辑《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三?下/浙江书局本”。
    (8)“南海之封在隐卒後一月”,此句出自“ 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五十一?集部四/四库全书本”。

(9)还有大家俗知的古文语句:如“周天子,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古者天子封诸侯”; “汉文帝封周亚夫为侯国”; “子兴之得封,在洪武三年”; “……封帝舜之后于陈”等。
   (二)如果《冯文》中的“封”字是殷侑二十一代祖名,则与后文的三代近祖名讳相比,在逻辑上说不通。“唐殷侑二十一代祖名封”之说不能解释在同一篇文章中,殷侑为何只对三代近祖恭敬有加(分别称作“讳楷字文绚”、“讳元觉字元明”、“讳怿字易从”),唯独对其“二十一代祖封”却直呼其名,没说成“二十一代祖讳封”,或“二十一代祖讳封字建之”。这个疑问是在避讳之风盛行的唐代是不好解释的。

(三)殷侑(767-833)生活于中唐时代,正处于唐初至唐中逐渐完善起来的家庙制度盛行的时候,依中唐家庙制度的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必须立家庙,六品以下的卑官,不得立庙,该立不立,不该立而立,都会受到法司的弹劾。当时官员建家庙是按本人申请建庙规格、国家依法审批的程序进行的。国家审批的法律依据是《大唐开元礼》。《大唐开元礼》卷三《杂制》(四库全书本,第646册第65页)规定:“凡文武官二品以上祠四庙,五品以上祠三庙(三品以上不须兼爵,四庙外有始封祖者,通祠五庙)”。即文武官二品已上可以虚立其始封之祖,共可祭祀五庙。成年时的殷侑经历了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和文宗六朝,正是唐朝按《大唐开元礼》的规定推行严格的官员家庙制度的时代。殷侑在立家庙碑时是二品官,依照殷侑的官级,显然是有资格申请立四代近祖庙再加上一个虚立的始封祖(二十一代祖)东汉谏议大夫讳封字建之公庙的。即从殷侑的官级来看,是完全有资格享受“四庙外有始封祖者通祠五庙”的政治待遇的。可是他实际上没有这么做,只上奏皇帝申请对曾祖、祖、父三代近祖立庙。殷侑为什么要放弃这个应该享有的立庙特权而只立三代近祖庙呢?人们只能作如下猜想:在修家庙时殷侑只考证出其三代近祖(曾祖、祖、父)的名讳,对其更远的祖先名讳基本上无法考证了,他只从其家世传说中考证出其二十一代祖在东汉桓灵二帝时做了大官,被‘封’为谏议大夫,出任过冀州刺史,为避党锢之祸,才弃官南渡,隐姓埋名,栖于曲阿。至于他的二十一代祖叫什么名字也无法考证了。因此殷侑在修家庙时,只将三代近祖的神道牌位(名讳)一一列出供奉,只“奉工部、卫尉、骑省三府君,李氏、周氏、刘氏三太夫人神主,克祔于其室,自西徂东,靡陋靡丰,守经据古,处约为恭。”

   对这第三个问题,我们并不企求先生作裁判,只是希望先生根据古文的一般句法规律和《冯文》的内在逻辑结构作出自己的判断。

                      祝先生

福如东海水常在,寿超南山松不老

                               江苏淮安   殷作斌  2013-5-17

手机:13861563718

QQ:397372437

E-mail :  hy_yzb@126.com

通讯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富豪花园A4-302   邮编:223300

 

 

 

附件1:《冯文》原文

原文】: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     唐冯宿撰

能树休勋,著茂功,丰人爵,列天秩,焜耀当代,恢张其门者,几何人哉。不有营缮乎?先宗庙而後宫室;不有禋祀乎?怆春秋而感霜露。大和甲寅岁,天平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陈郡殷公侑建家庙於京师永平里之东北隅,礼也。前此表陈其情,诏报曰:“俞,勿亟成功,度思来格。”於是乎讨献尸奠盎之茂典,徵以茧栗浴兰之通制,冬十有一月辛亥,奉工部、卫尉、骑省三府君,李氏、周氏、刘氏三太夫人神主,克祔於其室,自西徂东,靡陋靡丰,守经据古,处约为恭。

    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避党锢弃官,挈家属南渡江,栖於曲阿,迈德流芳,或隐或显,粲於家牒,播於人闻。十九代至工部府君讳楷字文绚,高宗朝四岳举高第,释褐拜雍州新丰尉,累迁大理丞,天授中以议狱平反,为酷吏所陷,贬台州永宁丞,今上大和八年七月,诏追赠工部侍郎。卫尉府君讳元觉字元明,十八明经出身,以工部府君处明夷之时。持法不挠,谪居而殁,未归旧阡,茹荼调选,求为宁海尉,既克营护,祔於先兆,遂大布之衣,终身不言禄,与工部府君同日追赠卫尉少卿。骑省府君讳怿字易从,少负志气,博学善属文,弱冠游太学,籍甚於公卿间。天宝末,知天下将乱,乃促装东归,侍太夫人版舆徙居吴郡。吴中士大夫得从府君游者,乡党以为荣。本道采访使李希言辟为从事,奏授试昆山尉,浙东节度使薛兼训请为谋,奏授试右卫兵曹参军,并不就,事具今东川节度礼部尚书杨嗣复府君神道碑。元和至宝历中,累追赠左散骑常侍。於戏!三君皆位不充量,道屯於时,赠典累锡,覃恩逮及。天其或者将厥後必有达人畴庸,缵服在於兹者。不然,何陈郡公之庞鸿魁梧,磊砢昭彰若此。

    陈郡公大度宏略,自诚而明,垂髫而早闻立志,负笈而见赏先达。佐轺轩不辱於绝域,升礼闱有声於奉常。尔其起草弥纶,剖符恺悌,五谏之宏益,十连之劳徕。徵拜名卿,出乘元戎,奋饿夫为齐氓,化乱邦为善部,襁负始至,壶浆遽迎。锡命就加,玺书亟降,时以为贺,公以为忧。桂人、洪人、沧人、郓人,既尸祝之,又讴歌之。异日,郑伯来朝,韩侯入觐,执圭有委蛇之状,捧俎申洞属之容。扬名立身,养亲继孝,贤臣之懿图彰矣,君子之能事毕矣。

    夫碑之於神道者,悬窆所用;碑之於庙门者,丽牲所资。先祖无美而称之,之为近诬;先祖有美而不称之,之谓不明。古之人铭其功烈於鼎,今人铭其德善於碑。若然,则转石他山,搜词直笔,垂悠久於刊刻,托坚刚以居诸,鼓音无穷,锺庆不匮,尽在是已。其铭曰:

帝里西偏,天街右方。三室两厢,克建斯堂,於惟浸昌。云谁经之,郓侯殷君;云谁处之,祖烈宗文,蔼然清芬。扬名显亲,教孝申敬。是为率德,可以观政,莫之与盛。比时备物,追远复始。无违享尝,兹用受祉,固在元祀。祝嘏言具,粢盛既饬。罔绝敬齐,如闻叹息,有典有则。顺考前典,聿修明禋。事死犹生,为能飨亲,爰奉爰尊。於惟皇祖,持法不回。酷吏所挤,竟孤其才,佥曰哀哉。穆穆王父,天锺孝德。啜泣封树,归全兆域,报曰罔极。猗那先子,超度名辈。远图中辍,贻庆後代,元鉴不昧。否道既倾,复迷非远。奉承如在,钦若报本,飞章沥恳。秉钺有虔,干城嶷然。永怀凄怆,长荐吉蠲,於斯万年。

【作者简介】冯宿,字拱之,婺州东阳人。贞元中进士,长庆中累转太常少卿。敬宗立,改左散骑常侍兼集贤殿学士,大和中历工、刑、兵三部侍郎,拜东川节度使,封长乐公。开成元年卒,年七十,赠吏部尚书,谥曰懿。

 

附件2:明 殷正茂《本源考》原文

【原文】  本原考 (明 殷正茂 原撰 ,殷作斌校勘  2012年12月)

 

予修族谱,既考姓氏之所自,又考殷氏无别宗矣。然其始自肇土,后之分枝别派,木本水源尤所当,寻求不得而谬妄疑似焉者,稽诸史牒,历世所著之人与其家世之地庶,有明徵焉。尔书大传称:成汤肇基为殷者,三十世至微子。之后列为诸侯者又三十世,而偃王、剔成始亡其国。齐、魏、楚三分其地,以数计之商之世,祚过於周者八百四十余年,为帝为诸侯者凡用岁一千四百有馀,而其禄始讫天之眷商厥惟,旧哉偃之亡也,其子孙家於故国,而皆氏殷,春秋时,宋并陈之地,秦郡县为陈州,於是后世遂表陈为殷氏地望,计宋之失国在周赧王四十七年,而赢秦遂兴,秦汉间,殷氏寡所著见,东晋至隋唐间见於载籍者,并书陈州举地望也。如吾家者,来自润州,通谱数百年,更十六七世矣。谱之所计,自徽之初祖而上,凡五世为润之初祖,其初祖以上,即润谱莫祥焉。直云迁自泰州,他无考证,茂不知润祖所从来之本末,贸贸焉无以自安,乃备考书史。所计陈之诸殷,居止流寓,仕宦所历,其在晋时原有殷氏谱,梁、陈间注述家多引按之,今已不可得。唐丽政殿学士殷践猷,号五总龟,尤通氏族学,其于本族源流宜益明备,今亦莫得其书览之。而《晋中兴书》及《晋阳秋》、《世说》等书,每补晋史之缺。诸书载殷中军浩,栖迟丹阳墓所,王仲祖、谢仁祖、刘真长軰皆至墓所省之。又云:仲堪之殁,其子简之葬其父丹阳祖墓,遂家墓侧。润州之殷或云自浩与简之始,而以晋未①渡江之先殷氏坟墓或嘗有在润州者,以为疑辞臆②见,而非确然不惑之辨。又润州与吾家之谱云:自泰州来者,别无一书可征,其疑尤甚。夫祖宗之籍,冐固不可疑,亦非真迟回岁月,爰检文苑英华,至八百八十余卷,将卒业矣。乃得唐冯宿所为《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读之,公名侑,两为刑部尚书,卒赠司空,元和间以宗正少卿,使回鹘,即昌黎韩公以文送之者。新、旧唐书并有传。侑之为节度使也,制得建家庙于京师。而宿序其家世于庙碑曰:侑之先,陈人,二十一代祖名封,在东汉恒灵间为谏议大夫,出为冀州刺史,避党锢弃官,挈家属南渡,栖于曲阿,迈德流芳,或隐或显,粲于家牒,播于人闻③。十九代至工部府君,讳楷字文绚,唐商宗朝四岳举高第,释褐拜雍州新丰尉,累迁大理丞,天授中以议为狱平反,酷吏所陷,贬台州永宁丞大理;子玄觉字元明,十八岁举明经,以殳谪死,未归旧阡,求为宁海尉,既克营护,殳丧祔④于先兆,终生不言禄,元和八年七月(原文如此,实际应为“大和八年七月”才对----校者注)与大理公同日追赠卫尉卿,卫尉之子怿字易从,弱冠遊太学。天宝末,知天下将乱,乃东归侍太夫人版舆徙居郡。本道采访使李希言辟从事,浙东节度史薛兼训请为兵曹参军,并不就,后累赠左散骑常侍。按曲阿今之丹阳,秦汉间故名。乃知吾殷氏汉桓灵时自陈徙曲阿,至侑已二十余世,历汉末、三国、东西晋、六朝、隋、唐元和长庆之间六百余祀,由是知谏议公为润之初⑤祖,而谱失考耳。其家于陈者自谏议公以上,约而计之止四百余年,则家润之岁历为多其坟墓,自汉末以来,葬于曲阿诸山之间者莫可数计。浩之栖迟,仲堪之祔④葬,皆在丹阳无疑。何言乎?浩与简之始家于润,而以先有坟墓在润致疑耶?乃今都不可以检访,重滋叹息而已。宿庙碑文又云:常侍府君,怿之神道碑,为东川节度礼部尚书杨嗣复撰,其识坟墓及家世,尤宜更详备,检之不可得矣。史每书殷诸贤陈人者,以其宋公之遗,国除并陈为州,以为地望。故輙用史法而以陈书。固知浩与仲堪軰必润之产,皆谏议公之裔孙也。何以明之?司空侑之为润产也,其世代爵里甚明,而唐史犹书陈人可征矣。唐以后,殷氏罕着于史牒,明兴至于今,殷氏公卿宦达为最盛。予每遭遘问訉,所自江以南者,多曰自润州。桂林克斋都宪公则云:自泰州及訉以润泰所自,则皆莫之知焉。犹吾未阅庙碑,诚亦邈乎其未知也。琬琰文籍,足以传信,可贵如此,唐又有学士仲猷公碑,颜鲁公书,其纪载文翰益可信,而今亦莫可得也。即有同宗好古者,仕宦西京访致之,不为谱牒之观乎。夫润自谏议公来迁后二十世,常侍公始以天宝之乱,再⑥徙于吴,六百余年之内,枝派分异,于他所者莫知其几。故江南者多祖于润,不但徙吴之一派也,其云自泰州者亦必由润迁泰无疑也。润祖谏议公之派至南宋千有余年,而犹不改其井邑,而吾徽歙之派,在宋理度之末,始分于润,则其迁为独,后谱系绝纽,自润五世以上皆莫详焉,况丹阳久远之世系坟墓而无疑似之说乎!今而幸识其迁润之初祖,尚欲访求后迁五世以⑦前之祖与?夫丹阳坟墓之遗迹,不知吾江南之派有能识取踪迹之详⑧者否耶?吴人尊祖敬宗,而好文学,倘徙吴之派有能如陆士衡之能追原祖德,而识其坟墓,谱记润祖之详者乎?江北之殷多分于陈,世次虽远,源本不殊,岂有博通氏族之学,如五总龟者,而能详其家陈之所由来,吾愿抠衣执简相与考质之矣。又惟陈之有殷,始于宋之失国,当其土之三分,族之流琐而能不失其保姓受氏亦已幸矣。必欲考次偃王以降之祖,国史且有缺⑨文,况于千百世之系家乎?自战国策及两汉之文,皆嘗考之,无著见者,而独幸昭明太子之选,不遗殷公家庙之碑,得其所以自陈迁润之源本,喜而不寐者累日夜,古人谓忘其祖者忘其天也,吾固不敢忘吾天,乃今斯得其所天矣!于是,遡本穷源,着殷氏本源考,而采节其人之见于简牒者,俾吾族之尊祖敬宗者,得以览证焉。

 

 

【殷正茂著《本原考》校勘注释】:

①“未”:《暨阳香麓殷氏宗谱》和留邨《殷氏宗谱》作“未”、《麒麟殷氏家乘》作“末”。从上下文判断应为“未”。

②“臆”:《暨阳香麓殷氏宗谱》和留邨《殷氏宗谱》作“臆”、《麒麟殷氏家乘》作“憶”。从此句的意思判断应为“臆”。

③“闻”:《暨阳香麓殷氏宗谱》和留邨《殷氏宗谱》作“闻”、《麒麟殷氏家乘》作“间”。查唐冯宿撰《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原文,应为“闻”。

④“祔”:《麒麟殷氏家乘》和留邨《殷氏宗谱》作“祔”,《暨阳香麓殷氏宗谱》作“袝”。

从此句的意思判断应为“祔”。

⑤“初”:《麒麟殷氏家乘》和留邨《殷氏宗谱》作“初”,《暨阳香麓殷氏宗谱》作“始”。

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定为“初”。

⑥“再”:《麒麟殷氏家乘》和留邨《殷氏宗谱》作“再”,《暨阳香麓殷氏宗谱》作“夏”。

从上下文判断,应为“再”。

⑦“以”:《麒麟殷氏家乘》作“以”,留邨《殷氏宗谱》作“已”,《暨阳香麓殷氏宗谱》作“己”。从词意判断,应为“以”。

⑧“详”:《暨阳香麓殷氏宗谱》有“详”字,留邨《殷氏宗谱》和《麒麟殷氏家乘》无“详”字。从句意判断,此处应有“详”字。 

⑨“缺”:《麒麟殷氏家乘》和留邨《殷氏宗谱》作“缺”,《暨阳香麓殷氏宗谱》作“關”(关的繁体)。从词意判断,应为“缺”。

 

 

 

 

 

 

 

 


分享按钮>>【简氏古代名人】简朝亮
>>【鲍氏网新闻】恭贺鲍琥公墓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