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氏网新闻】对殷商族史中“殷”的简明诠释

    中华殷氏网 2013年9月28日 殷作斌


 

对殷商族史中的简明诠释:

殷商族史和殷代史中的“殷”字有八层意思:


① 殷是地域名,也是这个地域的治所(政治中心)名。上古时作为地域名的“殷”地,疆域基本稳定,其地域在太行山以东,夏商时古黄河以西,南至豫北洹水流域,北至冀南漳水流域一带。其地理位置可用“山东河西、洹漳二水流域间”十一个字来概括。夏代与大禹齐名的商族治水英雄冥被追封于此。作为“治所”名的“殷”都,是“殷地”的政治中心,在“殷”地的疆域内可能有多次变动,如王亥及上甲前期的“殷”都,上甲后期的“邺”都,盘庚、小辛、小乙时期的“殷”都,河亶甲的“相”都,武丁时期及以后的“殷”都,等等,虽都在冥的封地“殷”的疆域内,但因时间跨度长达好几百年,其地理坐标却不一定吻合。“殷”是上古时的一块风水宝地。虽然该地为何叫“殷”已经难以考证(当然,说“难以考证”也不是不可考证,请读者参见本书第三卷《殷氏志》中的《释殷》节),但因冥封于殷地,致商族又得名“殷商族”,夏之诸侯国商国奉夏帝之命易名为“殷国”却是符合史实的。要界定上古时“殷”地的疆域,必须先弄清上古时,黄河在豫北冀南的走向。谭其骧先生认为,夏商时,黄河在豫北呈南北走向。在今安阳与内黄之间自南向北由豫入冀,然后在冀南、冀中折向东北,在今天津附近入渤海。【1】刘起釪先生认为卜辞所载殷墟以东之河,也就是大伾以北的《禹贡》河,一直流到战国中世(即公元前4世纪中叶),才远离殷墟向南移,改走《汉志》所载河道。《禹贡》河道初循成皋大伾东北流,至浚县大伾山之西折而北流,即沿今肥乡至束鹿一线在殷墟以东向北流。【2】谭其骧先生还认为,与殷商族活动范围有密切关系的淇、洹、漳三水在夏商时均注入豫北、冀南间呈南北走向的古黄河。淇水在浚县宿胥口、洹河在内黄、漳水在曲州注入古黄河。【1】“殷”这块风水宝地在殷商族的兴衰史上至少起过两次关键的作用,一次是先商时期上甲在殷地的中兴,一次是中商时期盘庚迁殷后在殷地的中兴。由此可见,冥被追封于殷这件事,对子姓殷商族后来在政治上的六百年得势影响深远。建议史家再写殷商史时,记载冥被追封于殷这件事。
在研究殷商族史时,笔者发现,冥的封地殷、冥孙上甲在殷地中兴、后世商王盘庚迁殷,这三个“殷”地,实际是指同一个区域,即上述的“山东河西、洹漳二水流域间”的一块地方。在历史上,豫北安阳与冀南邺地实为一体,都在上古“殷”的地域内。在研究“殷地”时,笔者建立了两个“殷”的概念,一个是“殷的疆域”的概念,一个是“殷的治所”的概念。“殷的疆域”位置即在“山东河西、洹漳二水流域间”。“殷的治所”位置是指王亥及上甲前期的先商“殷”都位置,上甲后期的“邺”都位置,中商盘庚所迁的“殷”都位置,河亶甲的“相”都位置,武丁时期及以后的“殷”都位置,等等。我们说,冥的封地殷、冥孙上甲在殷地中兴、后世商王盘庚迁殷,这三个“殷”地,实际是指同一个区域,是对上古“殷的疆域”位置而言的。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王亥上甲前期都殷,上甲后期又都邺,盘庚都殷,是对“殷的治所”位置而言的。王亥之殷都、上甲之邺都、盘庚之殷都虽都在上古殷地的地域内,但王亥之殷都、上甲之邺都、盘庚之殷都三者之具体地望却不一定在殷地的同一个地方。在研究“殷的治所”位置的具体地望时,笔者既充分考虑到1928年以来安阳殷墟历85年来的考古成就,又注意到古文献中关于殷地的记载。笔者认为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殷都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4度18分50秒、北纬36度07分36秒的殷墟遗址(安阳小屯村一带,横跨洹河两岸,由殷商王陵遗址与殷商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肯定在上古“殷”地的疆域内,但上古殷地不是指安阳小屯附近的一城一地,而是指“山东河西、洹漳二水流域间”的一大块地方。笔者说,安阳晚商王都“殷墟”,先商王亥、上甲前期之“殷都”,上甲后期之“邺都”,都在冥的封地“殷”的地域内,并不是说王亥、上甲的在邺南30里之“殷都”、盘庚之“殷都”、武丁之“殷都”等都吻合于同一地理坐标。它们虽都在上古“殷”的疆域内,但可能分布于“殷”地的不同地方。上世纪发现的小屯殷都更可能只是武丁及武丁以后的王都,而盘庚徙迁之殷都,以及小辛、小乙所居之殷都,可能不在小屯,而在《史记•项羽本纪•索隐》引《汲冢古文》语的“南去邺州三十里”的地方。其地理位置应在漳水南、洹水北。虽然安阳一带,洹水的古今河道可能有所变动,但盘庚之“殷在邺南三十里”,却是一把刚性的尺子。结合考古发现,盘庚徙迁殷都之首选地望与1999年秋发现的洹北商城较为吻合,即使学界将来确认洹北商城为河亶甲的相都,也还不能排除洹北商城为盘庚与河亶甲相继为都的可能。当然,如果将来在洹北商城更北的漳南、洹北间有新的商都遗址发现,则可再作讨论。正如郑州大学李民先生所言:“多少年来,在殷墟的发掘中,未找到盘庚、小辛、小乙时的遗址和遗存,也并未发现盘庚、小辛、小乙时期的甲骨文,其原因就应在于上述所说的盘庚之始迁是在漳南、洹北。”(李民《洹北商城性质的再认识》,收于《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429-432页。)李民先生的言外之意是盘庚、小辛、小乙时期的考古证据尚埋在“漳南、洹北”的地下,而未被我们发现。至于王亥、上甲之殷都的地望,在没有被考古发现确认前,当应以《通鉴外纪》卷二引《汲冢古文》语 “殷在邺南三十里”为准。至于《路史•国名纪》卷三说的上甲的“邺”都 ,当也在冥之封地“殷”的疆域内,即在“山东河西、洹漳二水流域间”。至于上甲“邺”都的具体位置,在没有被考古发现确认前,仍应该以古代地理文献记载为准,即“邺”在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东。此邺地的沿革比较清晰:春秋时齐桓公筑有邺城,战国魏置有邺县,魏文侯时西门豹曾任邺令,并留下一则脍炙人口的《河伯娶妇》的故事。西汉魏郡,治所为邺。东汉末,冀州、相州的治所也先后为邺。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公,都于邺。三国曹丕代汉,虽定都洛阳,但邺仍为五都之一。十六国至北朝时的后赵、前燕、东魏、北齐皆都于邺。因此在“山东河西、洹漳二水流域间”的上古“殷”的疆域内,已有“两个定点、一把尺子”可确认,也可遵循:一个定点是由历代文献基本确定其地理位置的“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东),另一个定点就是横跨安阳洹河两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4度18分50秒、北纬36度07分36秒的殷墟遗址,一把尺子就是盘庚的殷都“在邺南三十里”。有了这“两点一尺”作基准,我们便不难判断与上古“殷”地相关的诸多地点的准确地理位置,如王亥及上甲前期的“殷”都,上甲后期的“邺”都,盘庚、小辛、小乙时期的“殷”都,河亶甲的“相”都,武丁时期及以后的“殷”都,等等。

② 殷是夏代诸侯国的国号名。因夏代商族治水英雄冥封于殷而得名,是因始封地的地名而立国。其前身为舜帝时商族始祖契的封国“商”。商国的第六代君主冥即甲骨卜辞中“高祖河”的原型人,也即屈原《天问》中的“季”。冥任夏之水官,二十多年如一日,终以身殉职,“勤其官而水死”,业绩非凡,功同日月。冥殉职后,受到时夏帝高规格封赏,赠司空,追封于殷(或可为公爵,史未明载),破例享受天子祭祀天地日月之神的高规格祀种“郊祭”。冥是第六代商君,也是第一代殷君。冥子亥奉夏命率商族迁于其亡父封地殷,即殷君位,为第二代殷君。因当时原居地河东“商丘”水患严重,已不适于居住,所以商族很乐意迁去殷。此为商族有天下之前“都八迁”中的“第五迁”。亥因“仆牛”宾于有易,因故恼了有易人,被杀。亥子上甲(名微)即位,为第三代殷君(卜辞证实,亥与上甲间,尚有亥弟恒一世,因即位时间短,或是因在有易仆牛而失踪的“空即位”,为《史记》所忽略)。上甲借邻国河伯之师,灭了有易,诛其君绵臣,报了父仇。上甲时,因诛灭有易,领土向北延伸,有所扩大,国力增强,史称上甲在殷地中兴。上甲为便于控制新增的北方领土,将其都由“殷”稍向北移,迁至“殷”北去三十里的“邺”(读者注意:上甲后期所居的“邺”都,仍在冥的封地“殷”的疆域内),此为“第六迁”。传至夏帝孔甲时,“殷侯复归于商丘”。此为“第七迁”,第七迁的主人“殷侯”是谁,史未明载,依年代推算,似为第六代殷君报丁。殷君报丁“复归于商丘”的原因,可能是河东的原居地“商丘”的洪水已退,原居地又变得适于居住。殷侯报丁“复归于商丘”,虽离开了经营几代的“殷”地,但“殷”这国号名、以冥为始祖的商族中殷氏族的族号名,却保留了下来。时人不再称商族的诸侯国名为“商国”,而改称为“殷国”。“殷”这诸侯国名,一直沿用到成汤代夏时,没有变。后来至第九代殷君成汤(也称冥后九世殷汤、或契后十四世商汤)即位时,“始居亳,从先王居”,此为商族有天下之前,都邑的“第八迁”。

③ “殷”是商族子姓中位列九大氏族“殷、时、来、宋、空同、北髦、目夷、萧”之首的“殷氏族”的族号名,因冥追封于殷而得名。冥为中华殷氏的“肇氏始祖”,《世本》记载的商族子姓九大氏族中的殷氏族,从此始。

④ 殷是成汤代夏后的国号名,商是族名,成汤的国号为殷不为商。成汤代夏后的国号为什么称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代夏前的诸侯国号本来就是“殷”,成汤成为天下共主后,是沿用老国号“殷”,就如同周武王代殷前诸侯国号是周,代殷成为天下共主后,仍沿用老国号周为国号一样。成汤国号为“殷”不为“商”的铁证,便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更古一些的证据便是孔子、孟子坚称殷不称商,孟子只有在引用《诗》时,才说出“商”字。如《公孙丑上》说:“诗云‘商之子孙,其丽不亿。’”余皆称殷。目前我们对成汤国号为殷的论证,虽还处于从文献到文献的论证阶段,即是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殷代时商族人自己称“殷”的考古证据,但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春秋墓出土的“有殷天乙唐(湯)孙宋公栾乍(作)其妹句敔夫人季子媵??(簠)”铜器铭文,应能间接证明司马迁《史记》称《殷本纪》而不称《商本纪》是有所本的;应至少能证明在周代时殷商王族的直系传人宋公族人是称“殷”不称“商”的;也应至少能证明周代时人对前朝是称“殷”不称“商”的;更能证明有些学者认为,殷亡后周人称前朝为殷而不称商,是周人对前朝的贬称,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春秋墓的主人正是子姓宋国第28位君主宋景公头曼的亲妹妹,如果称“殷”带有贬意,那么周代子姓宋公族人是绝对不会称“殷”的,子姓宋公族人绝对不会自打嘴巴,自己蔑视自己的祖宗的。(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拙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01期。)

⑤ “殷”是殷代的国氏称。夏代的国氏称是姒姓中的夏后氏,殷代的国氏称是商族子姓中的殷氏。

是商王族的指代称,在殷商族内部又称“商王族”为大宗殷”。“大宗殷”就是商族中第一大氏族---殷氏族中第一大宗的意思,也有“天下第一宗”之意。“大宗殷”实际上就是史书上常说的“殷王族”或“商王族”。“大宗殷”是殷商族内部各氏族对“殷王族”或“商王族”的敬称,或惯称。

⑦ 成汤虽定国号名为“殷”,但“商”是子姓商族的族号名,是商族的祖根。有了“殷”这国号和国氏以后,为团结商族内如林的大小氏族,成汤决定,“商”这族号仍要保留,万不可废。并对何时称“商”,何时称“殷”,作出界定,立下殷、商并用的规矩:“殷、商并用,族内称商,国号称殷。”凡是商族内的一切族事活动,如祭祀、向祖宗贞问吉凶与祈求福祉的占卜贞问活动等,还必须称商。商王在管理族内事务行使“族权”时,要自称商王,而不能自称殷王,更不能自称殷帝。商王只有在以天下共主身份处理“国事”,行使“天子权”时,才称“殷”,如外交、向天下发布昭告、与诸侯盟会、征伐反叛者等场合才用国号“殷”,其他场合还一律称“商”。而殷墟卜辞,正是祭祀、向祖宗贞问吉凶与祈求福祉的占卜贞问活动的记录,这所有占卜贞问活动都属于商族内部的族事活动,这就是卜辞中大量出现“商”字(如“商”、“天邑商”、“大邑商”等)而“殷”字却罕见的原因。

⑧ “殷”是现代的一个姓。其来源,可以作如下概括:殷的远祖是子姓商族始祖契,商族的“立族史”至少有四千多年。殷氏的“肇氏始祖”是第六代商君也是第一代殷君冥,殷氏的“得氏史”至少有三千八百多年。至于现代的殷姓人究竟是殷王族中哪些人的后代,这是个既与殷商亡国,又与殷商族规范“王族”范围,即规范“大宗殷”成员范围的复杂问题。在殷亡之前,只有殷氏,没有殷姓。殷氏是子姓九大氏族之一,包括商王族在内的所有殷氏族成员都姓子。即是说,在殷亡之前,只有子姓殷氏,独立的殷姓还没有出现,独立的殷姓是殷亡以后才出现的。殷亡后,殷商末代商王族部分成员,即末代“大宗殷”的部分成员为不忘故国将“子姓殷氏”升级为独立姓氏“殷”,才有了殷姓。因此要弄清现代殷姓人是末代商王族或末代“大宗殷”中哪些成员的后代,首先得要弄清末代商王族,即末代“大宗殷”的成员范围。在殷代,规范“王族”即“大宗殷”成员范围的封建宗族通则是“五世而斩”,即是说,“商王族”即“大宗殷”的范围是随着时王的更替而变动的。以时王这一世为中心,上至“王祖”,下至“王孙”,这五代属于“大宗殷”王族成员,五代以远,则要分为子姓殷氏中的“别宗”。依此“五世而斩”分宗通则,传到末代商王帝辛(纣)这一世时,所谓殷商末代“大宗殷”的成员,实际上就是从帝辛的祖父太丁起五代内的成员。因此就殷姓的得姓而言,殷姓的“肇姓始祖”是帝辛的祖父太丁(文丁)。更具体的世系有帝乙系、比干系、箕子系等,其中帝乙系又可分成帝辛系、微子系、微仲系三个子系。殷姓人由子姓殷氏升级为“独立殷姓”的“得姓史”至少有三千多年。
-------------------------------------------------------------------

注释:

[1]谭其骧:《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刘起釪:《卜辞的河与<禹贡>大伾》,《殷墟博物苑苑刊》创刊号,1989年。


分享按钮>>【何氏网新闻】何玥再次感动广西
>>【侯氏网新闻】武警:侯小勤任政治部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