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氏网新闻】关于《契谱》、戬尔”祖先世居地 以及“序”公族属问题的粗浅之见

    中华殷氏网 2013年11月25日 殷作斌


关于山东《契谱》、微山“戬尔”祖先世与其居地

以及锡北殷氏始祖“序”公族属问题的粗浅之见

                   站长 殷作斌 2013年11月25日

 

读了杭州殷振华宗亲《关于殷序族属问题的讨论----复站长<按语>并致山东微山宗亲》一文,觉得振华宗亲的分析颇有见地。我也觉得此次关于“序”公族属问题的讨论应到此打住,在没有新的发现之前,不宜再作深入的讨论。只提点建议,供涉及“序”公族属问题的各支派修谱宗亲参考。此外,读了山东微山宗亲2012年新编的六修谱《补遗》以后,笔者对出现于鲁地的《契谱》与微山支始祖“戬尔”公的先世及其居地问题有一些想法或叫粗浅之见,现提出来,供微山宗亲和鲁地的有关殷氏支派参考,但笔者绝无强求微山宗亲和鲁地的有关殷氏支派认同此见之意。

 

(一)对“序”公族属问题的初步意见

 

中华殷氏本一家,对“序”公的族属问题,能搞清则搞清,不能搞清,则可维持现状。如果连现状也无法维持,则可以“序”公为始祖,自成一支建独立新谱,在谱中不列出序公的直系先世,但可作些讨论。

依远古传说,中华殷氏以黄帝为远祖,以黄帝的五世传人子契为始祖。契逝,子昭明立。昭明逝,子相土立。相土逝,子昌若立。昌若逝,子曹圉立。曹圉逝,子冥立。冥,即屈原《天问》中的“季”,为夏代水官,因治理黄河“勤其官而水死”,业绩非凡,功同日月,成为夏代与昔大禹齐名的商族治水英雄。冥殉职后受到时夏帝的高规格封赏,赠官司空,追封“殷”地。冥子亥奉夏帝之命率族人迁至亡父的追封地殷,易“商”曰“殷”。传至亥子上甲(名微)时,终于使“中叶衰”的商族复兴,史称“上甲中兴”。因此,冥、亥、上甲,祖孙三代同被后世商王尊为高祖,依次为高祖河、高祖王亥、高祖上甲,受到高规格祭祀,冥孙上甲还被列为甲骨卜辞中发现的周祭祀谱中的第一位先公。因此,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殷”、“商”二字结下不解之缘,三千八百多年来难解难分。因此,商族又可称为殷商族,商契在《史记•殷本纪》被尊为“殷契”,夏之诸侯国商国从冥追封于“殷”起易名为“殷国”。因此,商族中以冥为支始祖的一支称为“殷氏”,第六世商侯冥成为“中华殷氏”的肇氏始祖。由于“殷”地为本已衰落的商族复兴带来好运,故殷商族人皆视“殷”地为心中的圣地,也正因为此,第十四世商君,也是第九世殷君,成汤放桀代夏而有天下后,沿用老的诸侯国号“殷”,即将新王朝的国号命名为“殷”,后世商王盘庚想挽救因“比九世乱”而岌岌可危的殷商王朝时才又想到要回迁到“殷”。从传世文献中先公先王的世次与其在甲骨卜辞的印证来看。从黄帝到冥间的历史为传说阶段,从治水英雄冥起,殷商族的历史则完全进入信史阶段。现在的中华殷氏,除了清代改汉姓殷的旗人一支以外,全为第六世商君,也是第一世殷君冥的后代是确定无疑的。冥后又传八世(历王亥、上甲、三报、两示)至成汤,放桀代夏而有天下,成就了殷家六百年基业。成汤不仅沿用老国号“殷”为国号,还仿夏启定姒姓中的“夏后氏”为夏王朝的国氏的先例,将子姓中以冥为支始祖的“殷氏”封为新王朝的国氏。除此以外,为团结商族内如林的各大小氏族,成汤还为后世立下“殷、商并用”的族规:“有殷一代,殷、商并用,族内称商,国号为殷。”这就是甲骨卜辞中“商”、“大邑商”、“天邑商”等称谓频频出现,而国号“殷”字反而罕见的原因。成汤以后,又传十六世到帝辛,为周取代。失国后的商族子姓中的殷氏族中的部分王族后裔,为不忘故国,以殷王朝的国氏“殷”为姓。这就是现代中华殷氏的来历。因此不管何支何派,不管大江南北,只要是中华殷氏,从远的来说,都是中华殷氏的肇氏始祖冥的后代,从近的来说,都是末代殷商王室的直系传人。有争议的明初人“序”公,不管其先世属南属北,都一定是末代殷商王室的裔孙,都是一家人。各支在编写族谱家乘的时候,如果能弄清“序”公的先世族属当然好;如果一时弄不清“序”公的先世族属,则可维持现状,各说各的话,但要注明我们这代人研究的初步意见,以供后世研究者参考,比如注上“锡北殷氏(余庆堂)谱谓‘序’公迁自江阴申港,而江阴申港殷谱却无有‘序’公的相关记载”等意见;若分歧意见或矛盾实在太大,连“维持现状”都难以缓解矛盾,则“序”公后人可以就以“序”公为支始祖,让“序”公一支成为中华殷氏支派之林中的独立一支,在谱中不再列出序公的直系先世,但可作些讨论。

不过,笔者还是想提出一些倾向性意见,供微山和以序公为始祖的锡北殷氏参考。

微山六修谱认为,依引进的《契谱》世系,支始祖戬尔公为微子之弟微仲的七十六世传人,戬尔公之父德明公为七十五世,德明公之弟德光公迁居无锡后,有孙名“序”(七十七世),序父为三尔(大尔、炽尔、昌尔)之一,具体为何人,谱未明示。并载:“序,字国祥。自元末世乱,祖德光寄籍江南无锡。序举明洪武庚辰进士,历任至四川右布政使司,永乐中建修北京宫殿,遣工部尚书,宗礼采办大木于蜀,议者以序督其役。序节其劳逸,上不废事,下无虐政,颂声载道。礼以劳疾卒于蜀,序为其经理殡殓,募善舆者,舁其櫬回籍。其笃于僚谊如此。后以忤上官罢职。民至今思之德政。详四川志。”这段关于“序”公的生平记录,有正有误。查《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殷序举进士为明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三甲第144名。根本不是微山六修谱中说的“序举明洪武庚辰进士”,“字国祥”的记载可能也有误。微山六修谱中这个“序”公与今锡北殷氏(余庆堂)支谱记载的“序”公定是同一人无疑。锡北殷氏(余庆堂)支谱云:“始迁祖序,字序宾,号西郊。明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进士。”这和微山六修谱中的德光公迁无锡有孙名“序”举进士的记载一致。这两个殷序同中进士,而明初那个时候,中进士的殷序,只有一人,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记载:殷序举进士为明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三甲第144名,这是铁证之一。铁证之二是锡北殷氏(余庆堂)支谱记:“序”公“迁自江阴申港,为秩公八世孙谅公的四子”,而江阴申港殷氏谱中反而没有“序”公的任何相关记载,而北方微山六修谱中却有几乎完全一致的记载。铁证之三是锡北殷氏(余庆堂)支谱记:“序”公“为秩公八世孙谅公的四子。卒葬天授乡(今东北塘镇)严埭。”但据镇江殷耀祖宗亲考证:秩公八世谅公第四子虽然名也为“序”,但字、迁居地、生平与卒葬地都与锡北殷氏谱中中进士的“序”公不同。即是说锡北殷氏谱说其始祖中进士的“序”公为“秩公八世孙谅公的四子”不真。秩公八世孙谅公的四子序的迁徙地是常州北门王下(夏)村,不是锡北;秩公八世孙谅公的四子序是青山门殷氏的始迁祖,不是锡北殷氏的始迁祖;秩公八世孙谅公的四子序是字景琪,号克缵,不是字序宾,号西郊;秩公八世孙谅公的四子序是耕读传家,不是进士;秩公八世孙谅公的四子序卒葬村东南半里杨尖墓,不是锡北殷氏谱说的卒葬天授乡(今东北塘镇)严埭。因此秩公八世孙谅公的四子序与锡北殷氏的始迁祖序,只是同名而已,实非同一人。

   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德光公一族,在山东虽是大族,但迁到了无锡,便成了单门独户,显得很孤单,传了两代以后,与北方山东老家失去联系,于是便与南方大族殷秩(字秉常)家族江阴申港支联宗,称余庆堂锡北殷氏,自己这一小支自觉有了大支作靠山,当大事办了,建了以江阴申港为母支的锡北殷氏谱,可江阴申港殷氏那边是大支派,并不将与其联宗的“序”公小支当回事,再修谱时,便将本已联宗的“序”公一支丢了,故在后世的江阴申港殷氏谱中查不到锡北“序”公一支的下落。笔者作以上的推理分析,只供以序公为始祖的锡北殷氏参考,并不强求他们非得认祖归宗回到山东微山一系不可,也不强求山东微山殷氏非得认锡北殷氏“序”公一支不可。在笔者看来,不管南方北方,不管锡北殷氏“序”公一支认南方秉常公为祖,还是认北方德光公为祖,都无所谓,反正天下殷氏是一家,大家都是夏代与昔大禹齐名的商族治水英雄“殷冥”的后代,都是末代殷商王室的苗裔。

 

(二)对山东《契谱》、微山“戬尔”祖先世及其居地的粗浅之见

 

微山殷氏族谱,从清康熙九年~十一年(1670-1672)创修到清同治十二年(1873)五修间,本名《古滕殷氏族谱》,因微山为古滕州之地,得名。1953年析微山县,经族人议决,在 2002年六修时,更名为《微山殷氏族谱》。在前五届族谱中均以戬尔公为始祖,各届老谱中均未提及戬尔公父祖辈的名讳和更远各代的世系。例如,八世应寅公(黄门公)于康熙九年(1670)撰写的创修谱序谓:“滕之有殷氏也,环微山而居近祖茔也。宋元改革,中原鼎沸,散处于江浙冀北之间。东阿郓城亦其流派。谱牒无存,上世之世难稽矣!已若今日之聚族蕃衍于此地者,盖自戬尔祖始。吾身八世,……”。微山殷氏肇谱始者八世应寅公这段话说明,在清代康熙年间,微山殷氏支始祖戬尔公之先的逐代名讳便佚失不可考了。通览《古滕殷氏族谱》二至五届谱序也无一人超越八世应寅公考出戬尔公的先世来。现在的2002年微山六修谱和2012年编写的《微山殷氏族谱补遗本》中之所以能在戬尔支正谱之外考出戬尔公的先世,那是因为后来在民间发现了《契谱》和兄弟支东阿单尔祖支清康熙46年老谱等民间谱牒的缘故。    

《契谱》给出了从黄帝起到帝辛止的《殷氏本源世系图》,其世系基本上是照抄《史记》;又给出《微子世系图》(《契谱》中的原名叫《殷氏派承世系图》),以微子、微仲兄弟为一世,其中从一世到二十六世错误不多,基本上是照抄了正史中微子宋公族的世系,从二十七世到七十六世戬尔公和七十七世序公(字国祥)间,则多半与正确的世系不合,明显看出攀龙附凤、囊括历代殷氏名人,特别是囊括陈郡长平殷氏由晋至唐近八百年间的殷氏名人的痕迹,如战国时弱小的卫国名相殷顺且(在《契谱》中被排为微子后二十六世,且误为魏相),秦末被项梁、项羽叔侄谋杀灭门的会稽郡守殷通(在《契谱》中被排为二十八世),汉东海博士殷嘉和左冯翊殷氏殷周(在《契谱》中殷嘉和殷周成为亲兄弟,被排为三十二世),琅琊殷氏博士殷崇(在《契谱》中殷崇为殷嘉的儿子,三十三世),弘农功曹殷氏殷肃(三十四世),东汉会稽太守殷丹(三十八世)等。《契谱》中收进的陈郡长平殷氏名人世系关系错乱更多,如殷识(在《契谱》中误为殷义,四十二世),殷羡、殷融(四十三世),殷浩(四十四世),将本不是兄弟的殷孝祖、殷道鸾排为亲兄弟(四十六世),将殷道鸾之子殷琰当成殷孝祖之子(四十七世),殷高明(五十世),殷不害(五十一世),殷开山(五十三世),将本是殷开山父亲的殷僧首与殷开山堂侄殷令名(开山堂弟闻礼子)当成亲兄弟并列为五十二世,且将“令名”误写为“令明”,将高明→不占→英童(承继,英童实为不害子)→闻礼→令言→子敬→践猷→寅→亮这连续九代直系关系错排成高明→不佞→梵童→崚→瑶→践猶→寅→亮连续七代关系,中间各代还丢了许多兄弟旁系,将与亮不是一支的本是东汉谏议大夫殷封的二十一代孙唐司空殷侑(五十九世)错排成殷亮的孙子等。总之,《契谱》中世系关系错乱,张冠李戴处,比比皆是。《契谱》中收进的这些长平殷氏名人,多与真实的世系不符。其中不仅遗漏了长平殷氏之祖北地太守功封汝南的殷续,而且遗漏了垂直世系甚明的长平殷氏可考始祖殷褒(亦作殷裒)。而殷续、殷褒的诸多后代反而被收进《契谱》中。《契谱》中收进的大量长平殷氏名人的世系已经被证明为不实,收进的更久远的战国至汉的那些殷氏名人的世系是否真实,当然更是可想而知。(我在此文后,附上陈郡长平殷氏从可考始祖殷褒起的真实世系图供山东各支派相信《契谱》为真的宗亲参考)。因此,我认为齐鲁大地发现的《契谱》一书,除照抄《史记》中的殷先公先王和殷亡后正史中明载的各代宋公是基本真实的以外,从微子数起的二十七世以后的世系多半不真实。因此,《契谱》中世系的真实性,基本不可信,无可参考的史料价值。微山宗亲比较聪明,在2002年六修时,在正谱中,仍维持五修体例,定戬尔公为一世,而在正谱中没有将戬尔公定为微子、微仲后七十六世。因为他们知道《契谱》中有许多矛盾,所以在微山六修谱中,只将《契谱》的内容单独列出,放在《卷首》中,而不作为谱系正文。我2009年就看出了《契谱》的问题和微山宗亲在六修谱中引进《契谱》的手法高明之处(即微山宗亲处理殷族远世问题的方法要比某些支派宗亲处理一百几十世老谱的方法高明得多),但我当时因为怕影响微山宗亲的修谱积极性而没有指出。但今天形势不同了,在殷氏几个网站的推动之下,中华殷氏各地各支派宗亲已经觉醒,大家已经不忌讳讨论或修正谱中的存在问题了,故至今我才敢于指出微山六修谱引进的别于前五届谱的《契谱》是问题颇多的。所谓《契谱》,我们殷氏网站,几年前就收到不知名的网友从山东寄来一本邮印本。现已查明:《契谱》本由戬尔二弟东阿支始祖单尔支族人传开,云从河南老家获得。正如微山六修谱《补遗》第24页中所说:“清光绪年间东阿十三世祖允符公曾来过郗山走访(允符公,增贡举,乡饮介宾。曾为《殷氏家乘》写过序言,是东阿四届谱的主修人),并带来《殷氏家乘》,交流了续谱经验。《家乘》即《契谱》,由汶上族人兆彬公从河南老家而得。光绪丙子年(1876) 兆彬公徒步,杖策到东阿访问允符公,把《家乘》送给他。以后允符公又带到郗山,从此《家乘》在殷氏家族中传开。”笔者在几年前就非常关注《契谱》的问题,因为它的出现,大大干扰了鲁南、鲁西南各支殷氏的修谱溯源问题。笔者早就想解决《契谱》的问题,但由于有十万众的微山六修谱的问世,使这个问题处理起来非常棘手。现在看到2012年的微山六修谱《补遗》,才知道微山宗亲仍深信《契谱》为真。但微山宗亲有一股求真精神,为求真实祖地,曾组织人力奔走数年,处理问题处处、时时以大局为重。所以,笔者认为目前,解决《契谱》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再不能拖了,再拖下去,可能要误导鲁南、鲁西南各支殷氏以后几个世纪的修谱问题。从《补遗》可看出,《契谱》出现并广为传播的过程是这样的:清光绪年间东阿十三世祖允符公说→汶上族人兆彬从河南获得《契谱》→光绪丙子年(1876)兆彬将《契谱》送给东阿允符公→允符公为《契谱》作序(按:《契谱》中这个“序”笔者看过,但没有允符公的署名)并且可能被写进东阿四届谱(因为允符公是东阿四届谱的主修人)→允符公将《契谱》带到郗山,送给微山宗亲→《契谱》因此在族人中传开→1991年微山长支长房二十世孙宪润重新整理了《契谱》,并为《契谱》写了1991年整理版的《后记》、由十九世孙昭民缮写、二十世孙宪群督梓,三人合作终于油印出《契谱》单行本传于世(其中有一本即传到笔者这里)→微山宗亲于2002年将《契谱》引进六修谱→2012年微山宗亲又对老《契谱》加以润色,写进六修谱《补遗》。因此,要想搞清《契谱》的来龙去脉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遍查河南老家河内地区,看看那儿的宗亲是否有人听说过有《契谱》传世,或看到过《契谱》文本;②查查汶上的支谱,了解一下兆彬公自河南老家何地何人手中获得《契谱》,因为兆彬公主修过清道光十八年(1836)汶上二届谱,因知兆彬公也是汶上名人,他自河南老家何地何人手中觅得《契谱》的过程,在汶上1994年三修谱中或汶上支宗亲的传说中,应该有所反映;③详查一下清光绪年间,东阿十三世允符公送《契谱》给微山宗亲的具体过程(如微山何人接收、何人保管和2002年将其引进六修谱的过程等);④仔细研讨一下允符公为《契谱》写的“序”,看看能否从中了解一些信息。

笔者,细读《契谱》之“序”和宪润先生于1991年十月写的《契谱》“后记”,有重大发现:①《契谱》之“序”绝非东阿十三世允符公所作,从行文口气来看,此序必为微山人所作,序中说“吾微祖出离朝歌,隐居波山,恐后事宗支紊乱,记有谱事,传于后世……”,只是作者的一种伪托,其实《契谱》的成文与微子一点关系也没有。②微山殷宪润先生1991年十月写的《契谱》之“后记”云:“《殷氏家乘》即《契谱》系祖记传抄本。八世祖应寅公康熙十一年(1672)创祖谱时,亦有此本流传。”此说不真,与前述汶上兆彬公于光绪年间才从河南老家觅得《契谱》,在时间先后上相矛盾;另外,如果八世祖应寅公康熙十一年(1672)创初谱时,即有《契谱》传世,应寅公肯定会在初谱序中提及,而实际上,应寅公在初谱序中对他知《契谱》一事,只字未提。③宪润先生1991年十月写的《契谱》之“后记”又云:“这次印刷《契谱》是在众多祖传抄本的基础上综合对照,确知其谬误者作了纠正。”由此可知,即使《契谱》确为汶上兆彬公光绪年间在河南老家觅得,其“真本”一定已经被修改得大大变样了。我们现在见到的《契谱》最早本是1991年十月的油印本,最晚本是2012年收录在微山六修谱《补遗》中的本子。为了从源头上查清《契谱》,以定真伪,殷氏网站曾委托河南卫辉、新乡、鹤壁、安阳有关宗亲代表在河南河内一带遍查《契谱》踪迹。动员了好多会上网的河南宗亲帮忙,查了三年,也未见有《契谱》的蛛丝马迹,河南河内地区宗亲也从未听说过有《契谱》传世,可见传言汶上兆彬公从河南老家觅得《契谱》一说不能成立,《契谱》之来源十分可疑,多半是清末人的伪作,希望深信《契谱》可靠的东阿、微山宗亲详察,建议微山、东阿宗亲,仔细揣摩老谱编修者(如《古滕殷氏族谱》的创修者应寅公)的实事求是的建谱修谱思想,在下届再搞新谱时应妥善解决微山六修谱及其《补遗》引进《契谱》的问题,以免贻误子孙后代。但笔者此建议也仅是建议而已,并没有任何强求之意,最终作出要否排除《契谱》对后世修谱干扰的还得靠鲁南和鲁西南各支派宗亲自己。

微山戬尔支宗亲有十万之众,大家都很关心戬尔的父祖辈及其由何处迁来微山的问题。在这方面,殷宪润、殷茂金等老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笔者代表殷氏诸网站向他们表示敬意。《契谱》的远系虽然多不真实,但《契谱》中对戬尔公父祖辈的记录应该说是基本可信的,这符合一般谱牒书越久远越不可信,距今越近越可信的一般规律。《契谱》记载:微子之弟微仲的七十三世传人叫“静方”。这七十三世虽然不可信,但微山支始祖戬尔公的曾祖名讳叫“静方”当属可信。《契谱》载“静方”生三子:守谦、守让、守训(七十四世)。长房守谦字无损仕元官济宁任城尉子,生二子:德明、德光(七十五世)。长房德明,生子四:戬尔、单尔、百尔、谷尔(七十六世);次房德光,迁居无锡县,生子三:大尔、炽尔、昌尔(七十六世)。此“七尔”兄弟,当也属可信。所以笔者以前曾鼓励微山宗亲在六修谱基础上继续努力,争取“七尔”统谱。但现在看来,因戬尔公或其父祖辈究竟由何地迁来微山(即古滕之地)还未解决,故“七尔”统谱问题还只能是一种理想。  

依笔者初步判断,从历代殷氏迁徙大势来看,戬尔公及其先世是土生土长的微山人,似不可能。因为鲁西和鲁西南连同江苏徐州、豫东商丘这古宋地一带曾既是黄泛区自然灾害频繁又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一地域在元末时的土著人已经很少,多是在明初、明中由外地迁来,殷氏家族当然也不例外。一说,源于河南卫辉府汲县,似乎也不准确。此说在微山六修《补遗》中说得最为明确。六修《补遗》云:“东阿单尔祖支清康熙四十六年第一修谱载:始祖是河南卫辉府汲县人,兄弟凡四自明洪武十五年奉旨一人守业,三人北迁,一则住滕县,一则住寿张,吾祖(按:指东阿支始祖单尔)居于东阿旧城村随籍焉。寿张、郓城、汶上等族谱均有从河南迁鲁地的记载。”查《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汲县,古旧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卫辉市西南汲城。属河内郡。西晋为汲郡治。北齐废入武城县。隋开皇六年(586年)改武城县复置,治今卫辉市。属卫州。大业初汲郡。唐、宋为卫州置。元为卫辉路治。明清为卫辉府治。1988年设卫辉市。”从地理位置来看, 这汲县正是当年周武王和帝辛大战的古战场牧野所在地,位于今淇县的西南方。汲县属河内,本处于殷王畿内。该地于元末,已经赤地千里无人烟,现在这一地区(含安阳、淇县在内)的殷姓人多在明初从山西迁来,因此东阿单尔祖支老谱所持之卫辉汲县说,多不可靠。更大可能是戬尔公祖居地本在晋,在明初迁移晋人口填冀、豫、鲁的大移民浪潮中,先迁入卫辉汲县短暂住过一段时期,然后又迁至今齐鲁大地。以后以讹传讹,就变成东阿老谱中说的源于卫辉府汲县之说。据史书记载,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189万人,河北人口189万人,山西人口达403万人,山西人口超过河南、河北两省人口的总和。从明朝洪武四年至永乐十五年的近五十年里,在洪洞大槐树下共移民十八次(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年间八次),朱明王朝用又逼又骗又哄的方法,经洪洞大槐树移民点,先后从山西迁出人口总计300万人,主要迁往京、冀、鲁、豫、皖、苏、鄂、陕、甘、宁等地,以冀、鲁、豫、皖为重点迁移目的地。东阿老谱云:“兄弟凡四自明洪武十五年奉旨一人守业,三人北迁。”这正符合朱明王朝当年制订的山西人口迁出政策,据《洪洞县志》有关资料记载,迁民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规定。戬尔兄弟四人,三房迁出,一房守业,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我想提醒微山宗亲要注意戬尔公原籍山西之说。考虑到今豫北殷氏(含汲县在内)大多是明初从山西迁入的史实,作出戬尔公自山西迁出,而后先落户卫辉府汲县,继又迁鲁的判断,是既符合明初中国北方大移民的实际,又不违背东阿老谱的记载的。同时也考虑到《补遗》中提及的《高唐殷氏》先世源于山西洪洞的记载。《高唐殷氏》光绪二十五年谱序有云:“殷氏,望族也,其先世本系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四槐树人,前明永乐年间存信公徙于山东高唐州。……”
上述的戬尔公源自山西,先迁卫地,继迁鲁地,只是一种假定,还有一种假定:“戬尔公先世为凤阳大族”之说也不能轻易否定。1950年出土复又入土保护的殷云霄(字近夫)墓志铭,是比东阿老谱记载更为可靠的资料。铭曰“殷氏凤阳大族也,所居七十余灶,人号曰黑门殷氏。元末有讳仲名者,避乱东平,因家于寿张。仲名四子:尚文、尚礼、尚德、尚贤。尚礼为鲁府典仗,族复犬善畜马,人号曰白马殷氏。尚文生胜,胜生铎,铎生玘号刚斋,以贡士为昌黎令,刚严多知,民畏爱之。刚斋娶张氏,继室以任氏,皆不孕子,乃内李氏孕七月,生近夫。既长,修眉碧目,口可容拳,体羸而骨健,读书数行下,既成诵,终身不忘,年二十有六举弘治乙丑进士。……”殷云霄(字近夫)墓志铭开篇这段关于近夫先世的记载,当绝对真实可靠,不能乱加怀疑。微山宪润宗亲谓,墓志铭说凤阳殷氏才七十余户,哪能算大族呢?殊不知,在元代那地广人稀的社会中,一个地方(可能是一个村庄),能有七十多户殷姓人家,也的确可算是大族了。再加上墓志铭撰写者出于对死者家族的尊重,用些夸张词语也是可以理解的。细读此墓志铭,笔者的第一直觉是,近夫之父刚斋(讳玘)多半不是微山六修谱中戬尔之弟,老三百尔门中人,因为若近夫之父刚斋(讳玘)为微山六修谱中老三百尔门中人,则微山六修谱中戬尔公父祖辈几代人的名讳和兄弟排行都会受到殷云霄(字近夫)墓志铭中近夫先世诸多名讳的质疑,即使人名可用一人多名、多字、多号来解释,但近夫墓志铭中,元代由凤阳始迁鲁者仲名生有四子(尚文、尚礼、尚德、尚贤),似难与微山六修谱的说法相合。如果依微山六修谱,确认殷云霄(字近夫)为微山六修谱中老三百尔门中人,且依微山六修谱定殷云霄(字近夫)为七十九世,则《补遗》中,定铎为七十六世百尔就是错的。如果认为后出的《补遗》定铎为七十六世百尔正确(在1991年经宪润先生整理的《契谱》原版中,“七尔”原本是七十五世,不是《六修谱》及其《补遗》中修改的七十六世 ),则殷云霄(字近夫)就应为七十八世,而不应是六修谱的七十九世。下面以2012年后出的《补遗》为准,进行推算。《补遗》认为殷近夫祖父铎是七十六世百尔的字。则殷近夫父玘(号刚斋)就应为七十七世,殷近夫就应为七十八世(而不是六修谱记的七十九世),殷近夫曾祖胜就应是七十五世,对应于戬尔公之父德明,即是说六修谱中的七十五世“德明”就应别有名“胜”(而德明弟德光则难在铭文中找到对应之人);同理,胜之父尚文就应是七十四世守谦的另一名,尚文之父仲名就应是六修谱中七十三世静方的另一名。铭文中尚文为兄弟四人,而微山六修谱中,与尚文对应的守谦却只兄弟三人,又不合。同时,我们知道,六修谱中的说法是缘于《契谱》的,而经宪润宗亲整理敲定的1991版《契谱》原文中,守谦并非七十四世,而是七十三世(守谦之父静方为七十二世)。如果上述推理成立,则可断定:戬尔公并非外地迁来,而是出生于鲁地。因为殷近夫墓志铭明载始迁鲁地元末避乱东平寿张的是戬尔公的曾祖父“仲名(又名“静方”)。若殷近夫被确认是老三“百尔”门中人,则可确认戬尔公的先世源于凤阳。此凤阳当指安徽滁州之凤阳,凤阳县是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里。“凤阳”之名是朱元璋赐给的。凤阳在明代之前叫钟离城或钟离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钟离县为中立县,同时在濠州西南凤凰山南麓建中都。洪武三年因县城北临淮河,将中立县改为临淮县,这是临淮地名之始。洪武六年临濠府改为中立府,洪武七年中立府改名凤阳府,府治迁往新城,同时割临淮县的太平、清洛、广德、永丰四乡设凤阳县,洪武十九年将虹县(今五河、固镇一带)南八都并入凤阳县。据《明一统志》记载,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自洪武七年至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今凤阳县境内为凤阳府治和凤阳、临淮二县地。凤阳府,明初直属中书省,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南京。从殷近夫墓志铭来看,殷近夫先祖,应是元末凤阳之大族,本有七十几户的殷姓人家。但这七十几户殷姓人家现在是否还有后代常居凤阳呢?答案是否定的。因此,要想到今凤阳去找殷近夫近支,看来也是不可能的。回顾元末历史。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占领淮河两岸的大片地域。同年,置淮安府,领海、泗、安东三州,山阳、清河、沭阳、盐城、桃源、赣榆、天长、盱眙8县。旋又以泗州、盱眙、天长改隶风阳府;并降安东州为县,仍隶淮安府,以邳州、睢宁、宿迁县改隶淮安府。时淮安府共辖二州九县。战乱使淮安、凤阳及其周围地区人口逃毙殆尽,亟待移民充实。同时,江南地区的地主阶级人士有很多依附张士诚。故明朝初年,政治上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进行强制性的大规模的移民。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迁苏、松、杭、嘉、湖诸府之民4000余户至临濠垦田。又移江南民14万户于风阳府。泗州、盱眙为交通要道,经明末大乱,人口锐减 ,时均属凤阳府,故迁移的14万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安置于泗州和盱眙。此后百余年中,又陆续将江南的人民迁徙苏皖两省北部。由此可知,现在的凤阳殷氏理应不是殷近夫的先祖凤阳殷氏,而是属于陈郡殷氏南渡后裔于明初至明中又返迁回江北的一支。

以上粗浅之见,也仅供微山宗亲参考。

 

 

附件目录

附件1:关于殷序族属问题的讨论

----复站长《按语》并致山东微山宗亲

    杭州 殷振华 2013年11月20日

附件2:关于云霄墓志铭的一点看法

        微山殷氏家族理事会副理事长 殷宪润 2012年11月27日

附录3:陈郡长平殷氏殷褒支世系图

  殷作斌 据正史和历代姓氏学权威史志书整理而得(历时三十年)

 

附件正文  

           (两个附件的正文见后)

附件1:关于殷序族属问题的讨论

----复站长《按语》并致山东微山宗亲

    杭州 殷振华 2013年11月20日

 

(一)关于无锡“锡北殷氏”始迁祖殷序身世,目前有四个版本:

(1) 据锡北殷氏(余庆堂)谱:

始迁祖殷序,字序宾,号西郊。明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进士,

明宣德年间迁自江阴申港。为秩公八世孙谅公的四子。卒葬天授乡(今

东北塘镇)严埭。(宦绩从略)。据北京殷正和查证,其生卒年为1335-1415年。

(2)  据锡山(梁溪)殷氏(嘉告堂)谱

   秩公八世孙安史公因任官毘陵(今常州?)迁无锡梁溪为始迁祖。

其四世孙诚公生四子,长曰序,字聚彬,号西郊,永乐甲申进士,官

云南左布政使司副使。在其二弟士能项下载有“其长兄及三(士通)

四(士达)五(士铭)俱迁徙,后裔远近不一,采访未实,尚未联谱,

俟后之有志者”。

  (3)  据山东微山殷氏六修谱

元官守谦大公次子德光因避元末之乱,迁居江南无锡县。德光所

生三子(长大尔、次炽尔、三昌尔),三子之一有子名序。谱载:“序,字国祥。自元末世乱,祖德光寄籍江南无锡。序举明洪武庚辰进士,历任至四川右布政使司,永乐中建修北京宫殿,遣工部尚书,宗礼采办大木于蜀,议者以序督其役。序节其劳逸,上不废事,下无虐政,颂声载道。礼以劳疾卒于蜀,序为其经理殡殓,募善舆者,舁其櫬回籍。其笃于僚谊如此。后以忤上官罢职。民至今思之德政。详四川志。”

(4)今有扬州殷氏与我们联系,声称殷序由彼地出生。材料尚未收到。

(二)现对照分析各谱,提出下列初步意见:

(1)据镇江耀祖宗亲考证:秩八世谅公携三子庠,四子序同迁常州北门王下(夏)村,为青山门始迁祖。四子序,字景琪,号克缵,耕读传家,卒葬村东南半里杨尖墓。

其字、号均别于锡北序公,且未闻序有何官职,尤其是两位序公卒葬地各有其所,似应判为名讳巧合。江阴申港殷谱无有关殷序  记载,故迁自江阴申港之说缺乏证据。

(2)锡山(梁溪)殷氏序公,字聚彬,与序宾为谐音,号相同,官职相符,但不全。疑点是,两地相距仅三十里,似不应有“采访未

实”之说。聚彬为秩公十二世孙,与序宾有三代人的年代差,缺

乏生卒年记载,无以对比真伪。

(3)山东微山殷氏六修谱所叙,序,字国祥,有别于序宾。举进士年代有误。确切地说,明洪武庚辰科实为建文庚辰科。建文四年,

明成祖朱棣废除建文年号,改为洪武三十五年,故称洪武年也说

得过去。但庚辰科无殷姓人士登榜。据查《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

引》,殷序举进士为明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三甲第144名。

    山东微山谱载序公宦迹与余庆堂谱载相符,有漏载的部分,也有比余庆堂谱载更翔实之处。如任遣工部尚书,为宗礼料理后事及忤上官致被罢官等情节,余庆堂谱均无记载。

    综观锡山殷氏、微山殷氏谱载,都很像。然而,若无铁证,要族人确认几百年前的先祖,确实很难,何况又有好几家!但不管是与不是,我们殷氏本来就是一家。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寻找新的证据,更希望殷商两网,利用你们接触面广,探索手段多的优势给予帮助。

   关于联宗问题,与殷西房联宗的有三支,其中较大的一支是仁里

桥殷氏,始迁祖天恩、天惠、天恕(秩公十五世孙)是秩八世谅公长

子华甫公的后裔,序公为谅公四子。三公比序小一百多岁。仁里桥族

小,殷西房族大,想来应是小族傍大族。

以上是个人的想法,如有不当,请宗亲们指正。

           (杭州  殷振华   手机号:15355093007)

 

附2:关于云霄墓志铭的一点看法

微山殷氏家族理事会副理事长  殷宪润   2012-11-27

 

 

墓志铭载:“殷氏凤阳大族也,所居七十余灶,人号黑门殷氏,元末有讳仲名者、避乱东平,因家寿张……”。我认为凤阳不是仲名祖居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元末明初战争频繁,百姓避难无所,东奔西走,殷氏从老家河南,暂时逃到凤阳,以煎盐为生。因历史跨度长,居隹地变数很大,几经变迁,于明洪武十五年殷氏又从河南老家迁往鲁地。徐州志和殷氏各支谱记载是清楚的。

仲名生尚文,尚文生胜,胜生铎,(铎讳百尔亦名卓尔字铎号直轩)铎生玘字佩玉号刚斋。钟名(作斌注:似仲名字误)是百尔祖的曾祖父(静方字钟名(作斌注:似仲名字误)。阳谷族谱记载清楚,世系正确。

凤阳大族一语,不是单指仲名族人,或有其它殷氏家族居住。即写凤阳大族,又写七十余灶人,即七十户,以煎盐为生,大族能指70户吗?凤阳是先祖暂时避难之所。

阳谷和梁山各自为谱,今年十月初,阳谷,梁山,河南台前三地百尔之后,来微山找我商量合谱之事,共同研究、讨论、交流了续谱经验。他们回去后即着手办理合谱之事,百尔为始迁祖,二世祖刚斋公,三世祖云霄、去霓二公。传三世分支,传五世分派,共分二支六派,世系正确。现编排完备,正在付梓。

现在十几个县族事较多,还需时日去办。遇到什么难题及时向你请教。

         不多写了,望教授指正                           殷宪润2012年11月27日

 

  附录3:陈郡长平殷氏殷褒支世系图

        殷作斌 据正史和姓氏学权威史志书整理而得(历时三十年)  

    要看世系图,请点击下边的链接 :                         

 

http://www.china-yinshang.com/batch.download.php?aid=1240


分享按钮>>燕孝王之第六子——乾公
>>陈寅恪晚年诗中的“梅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