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的姓氏文化】河南周口市举行的中华姓氏文化节

    中华安氏网 2009年1月15日 安志民



   【中华的姓氏文化】河南周口市举行的中华姓氏文化节 

  河南周口市举行的中华姓氏文化节
 
  河南周口市举行的中华姓氏文化节,历届吸引了来自世界众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企业家和国内外姓氏文化专家、学者。姓氏文化节由中国侨联、中国文联、全国工商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周口市人民政府承办,文化节的主题是“万姓同根,万宗同源,寻根联谊,合作发展”。一般在文化节期间,举行华人华侨公祭太昊伏羲大典、中华姓氏文化论坛及族谱展、“中华姓氏文化节个性化邮票”首发式、“祖地老家寻根情”联谊报告会以及多项寻根谒祖、艺术表演、文化旅游和商贸交流活动。

  谁都有名,谁都有姓,但姓氏文化的发源地在哪儿?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少姓氏?中国姓氏文化又是如何发展至今的?这一连串的疑问,在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上找到了答案。与会的海内外姓氏研究专家达成共识:中华万姓源于羲皇故都宛丘,即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源地。

  参加文化节的专家们认为, 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被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的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而河南省周口市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源地,是海内外“龙的传人”的故乡。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姓氏学专家袁达义,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长贾斌,河南省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新斌,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翔南等多位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史料,从不同的学术视角论证了伏羲、淮阳与中华姓氏文化起源及发展的渊源关系。

  寻根是人类的天性,姓氏寻根就是人们以姓氏为纽带所进行的文化寻源活动。内地长期研究姓氏寻根现象的社会学博士后、姓氏学研究专家王大良说,姓氏寻根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利用家谱寻根、以郡望堂号堂联寻根、以历史移民集散地和祖籍纪念地寻根等,其真正意义在于增强炎黄子孙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有研究资料显示,在自古至今曾产生过的上万个姓氏中,约有1,000多个姓起源于河南,百家姓中有73个起源于河南。专家认为,中华人文始祖羲皇故都河南淮阳,是中华万姓的发祥地。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张新斌等专家负责的一项寻根文化研究最新成果显示,这项研究涉及的具有开发价值的341个姓氏中,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300个大姓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的有171个;其中前100个大姓中有97个姓氏均与河南有关,77个姓氏直接起源于河南,有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这些姓氏涉及当代华人的90%。

  寻根的起点是海外,中转站是闽粤沿海地区,终点是中原河南。地处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姓氏之根的河南,理所当然地成了海内外华夏子孙姓氏寻根的集中地。河南省成立了省级姓氏研究机构,还有若干个专业委员会,与海内外姓氏研究机构或联谊机构、宗亲社团保持着密切联系,为寻根提供资料和咨询服务。据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林雪梅介绍,近20多年来,据侨务部门不完全统计,河南省共接待过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人数达30多万人的寻根谒祖团。世界陈氏、世界郑氏、世界谢氏等宗亲总会,都曾多次组织世界各国相关宗亲团体来河南寻根祭祖。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在文化节嘉宾留言簿上,华人华侨留言最多的词语是:“中华同族”、“华人同源”、“华夏一脉”等。万姓同根,百川归海。一些华人华侨还在太昊伏羲陵西侧“留根园”内,参加了以“把根留住”为主题的植树活动,以一棵棵柏树寄托对祖居地的留念之情。


分享按钮>>【安氏龙的传人说】“龙的传人”一说从何而来
>>中华司氏地理信息:江苏省(征求信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