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姓氏世代脉络】黄帝正妃西陵嫘祖文化圣地

    中华安氏网 2009年2月15日 安志民录



  【安姓氏世代脉络】
  黄帝正妃西陵嫘祖文化圣地
 
  盐亭嫘祖故里又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嫘祖文化圣地”

                    嫘祖文化圣地 ——盐亭  
              
  嫘祖圣地 ——盐亭,位于东经105度,北纬30度,是绵阳东部丘区农业大县,全县幅员1647.59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包括回族自治乡1个),有汉、回、苗、藏等民族,总人口60.38万人。有“天然氧吧”般的美丽环境,是中国西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盐亭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生态环境优美。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55%,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茂密葱翠的森林掩映着城市和村庄,到处是鸟语花香和醉人的碧绿。穿行盐亭大地,无不为其山之幽静、水之清澈、景之美丽、气之神爽而陶醉。盐亭山水四季风韵各不相同:阳春三月,白花争艳,青枝绿叶;炎阳夏季,浓荫蔽日,蝉鸣山野;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硕果累累;数九寒冬,瑞雪纷纷,银装素裹。
  嫘祖宫
  嫘祖故里的主体景观嫘祖宫、位于盐亭高灯镇街后灯杆山,距盐亭县城41公里。据传嫘祖发明栽桑养蚕时,因在野外而常遭鼠害、便用松脂照明以避之。后在此山立杆数丈悬明灯于杆顶以驱鼠,并祈求平安,野蚕家养后渐成民俗。为把女祖恩德在山上建庙塑像,命名嫘祖宫。
  宏辉高华、堂煌典丽的嫘祖宫、造型壮观的舞台、整洁雅致的纪念馆、会议室、办公室、接待室、厨房等组成3000多平方米的庙建筑群。嫘祖宫所地高灯镇有丰富多彩的嫘祖传说故事、各具特色的嫘祖景观多处。更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如:石斧、古桑化石、古桑残 、铜镜、金蚕、古丝绢、古梭子、陶鸡、陶虎、陶杯、陶房、开元通宝铜钱和祭文原件。
  嫘祖宫与高灯镇场接连,嫘祖宫以富丽多彩、交通食宿方便和深沉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
  风景名胜——嫘祖陵
  盐亭是旅游资源品味极高、开发前景最为广阔的地区。盐亭不仅拥有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而且拥有世界旅游之精品---嫘祖文化。以嫘祖陵为中心的嫘祖陵风景区建设已初具估摸,以嫘祖坛为中心的嫘祖坛风景区建设正加紧进行。境内现已开通寻根祭祖旅游专线,每年农历二月初十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嫘祖文化节。嫘祖故里是西至成都、九寨沟,东至三峡,北至西黄陵跨区域环线旅游的明珠,必将成为全国旅游的热点景区。到盐亭旅游,既可饱览美丽的山水风光,又可祭拜伟大母祖
  嫘祖故里岐伯宫
  黄帝元妃嫘祖故里岐伯宫、地处川北盐亭茶亭古镇西街口回龙山、距盐亭县城49公里。山足与莲花湖相通,水陆码头相连、坐车或乘船都能到达。
  中华第一部中医药巨著《黄帝内经》作者、中医始祖岐伯出生于古岐舌国。他首创以中草药为人治病、开医药之先河。助嫘祖养蚕兴衣。辅弼黄帝铸成大联盟、多民族、大文化、大统一的东方文明大国。受封在岐舌国、拜军师、国师、天师。他精通医学、政治、军事、经济、哲学、易学,为人类健康发展、历史前进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岐伯故里的崇山峻岭中,生长有上千种名贵的野生中草药、茶亭乡民历来以种植中药材为支柱产业。故又史称“药谷”。芯呈梅花瓣的桔梗菊糖量8.4%,超国标2.4个百分点,全部出口到韩国。
  歧伯宫、岐伯殿、嫘祖殿、岐伯史绩馆,保存有丰富多彩的岐伯史迹。岐伯坝、岐伯树、岐伯桥、岐伯亭、岐伯墓、岐伯洞、岐伯坡、石药槽、木雕歧伯神像、出土岐伯树头等遗迹和许多民俗传统都记载着天师岐伯的丰功伟绩。
  歧伯宫与龙谭文物保护区、卧龙山红军亭、檬梓垭嫘祖公园各相距5公里、交通、住宿等适合游客观光。
  歧伯故里优美的原始生态丰富的人文景观,能让人产生时光倒流的思古之感、又能唤起您对生活的满腔激情。
  龙潭庙风景区
  龙潭古庙位于嫘祖故里盐亭县茶亭乡、五指山南余脉段黄丝岭山下的龙凤两溪交汇之口。庙右是库容318万立方米、500亩水面的前锋水库、一片绿柳拂两岸、清风送游船的水乡。龙溪和凤溪相会于潭上直泻潭中而成瀑布。此大龙潭水深莫测、与梓潼县大兴乡的小龙潭地下暗河四十里连通。传说禹王治水经此、见田舍被洪涛所淹、便用龙泉剑刺穿龙洞山,让水分道流入弥江以消水患。
  龙潭庙始建于唐、扩建于清。宏伟壮观的嫘祖殿、禹王殿、歧佰殿、川至殿、观音殿、桃园殿、三清殿、瘟祖殿、孔圣殿、十二生肖殿和舞台、茶园、服务房组成占地20亩的建筑群。庙前分左右两根高耸蓝天的石“天官笔”、各高三丈三尺、粗6尺3寸。三国文物“关刀石”。龙潭还有先进的传统文化“龙潭民间易学会”在全国有名。有丰富多彩的川戏、民歌、舞龙、耍狮等民间文艺。
  紫云罩山川、绿波俺龙潭。峻岭环四面、奇峰耸九天。户户垂碧柳、家家伴清泉。十里银波灿、清风送游船。
  水、电、路三通、距盐亭县城50公里油路。
  金峰寺
  从川北山乡盐亭县城驱车,沿唐巴公路东行20余公里,至三国时代就有名的老雄关场,转上金雄柏油路继续前行,仅6公里路程,就到了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区金峰寺。
  金峰寺位居蟠龙山腰,据记载始建于元末明初年间。原庙以相连的三个大印盒式建筑群组成。寺内布局错落有致,建筑结构别具匠心。琉檐斗拱,雕梁画栋,技艺精淇;楼台水榭亭角翼然。庙外有近百株黄连古树(现仅存10余株)争相掩映。山门下古驿道(南部县的柳驿和盐亭县的富驿相距60华里)由东向西穿场而过;场后面的小河回环蜿蜒东去,潺潺的流水终年不息。因此,古代的文人墨客经此地时无不挥毫即兴。著名的古代诗人周启瑶在地的《宿金峰寺》一诗(据南部县文物馆收藏的原稿)中吟道:“石蹬通天径,金峰踞地幽;依山观锦绣,远水正回头。僧指云中树,人登劫后楼;风尘余落日,古寺一淹留。”细腻地描绘出了金峰寺的秀丽景色,唱出了人们的共同心声。如果把金峰寺的前身“白塔寺”、“五里三个场”、“三步两洞桥”、“一庙九洞碑”(每座碑板上有面盆大个圆洞,现仅存有一个碑板)的演变细说起来,那就更具有神奇的色彩。
  由于历史的原因,原庙及其风景名胜,在19世纪80年代已被毁坏殆尽了。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特别是在实施党中央开发中西部地区的战略部署中,金峰寺迎来了重建和发展的大好时机。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在的金峰寺已建成了规模宏伟的各大殿堂及生活配套设施。在林涛拥翠、色泽鲜艳的山门前,一个陡峻而又用不锈钢做扶栏的近百级石梯,直接与唐巴公路(金雄段)相连。高峡出平湖,可以断言:那时集文化、娱乐、经济腾飞和旅游为一体的金峰景区,定会令人流连忘返。正如盐亭县嫘祖诗书画院会员卢宗寅在《赞金峰寺》一诗中吟咏的那样:
  乡关风物历史悠,
  元末明初始兴游,
  街沿驿道联京苑,
  壁画诗书著王侯。
  过岗楼嫘祖文化风景区
  过岗楼风景区,位居盐亭县八角镇街后。是当代奥运射碟冠军张山的故里。相传嫘祖随黄帝巡视时曾在此短住。
  两岗之山拔地耸天雄也、两面绝壁似剑门险也、天桥横空连南北、幽谷坦道走西东奇也、松柏成林、绿波淹映秀也、此滩、险、奇、秀之过岗楼也。
  南岗建筑群以“人民文化宫”为主体,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合大院可容三午人。北面刻于石岩上的嫘祖像高15.3米、宽8米、其神韵雍容雅典、堪称当代第一大嫘祖像。左右是石雕马、蚕对峙。像前立石碑三十张、介绍嫘祖光辉的业绩。前面“巾英阁”分四层:底层是大门和走道。二楼是舞台,三楼陈列名人瓷像和简介。四楼为“张山影展”,通过十框一百多张彩照、展现张山奋勇夺冠、为国争光的飒爽英姿。东是“展览厅”、有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刘少奇、邓小平和十大元帅的图片。还应时展出以突出党的中心工作。如“香港、澳门回归图片展策。南北二岗之间山亭笔立、飞架于高空的钢桥长30米宽1.5米、距地面10米。实现3如今过岗真有楼,明目清风伴人游”的夙愿。
  北岗建筑群主体“王泉寺”佛教圣地。现已建成庙宇三座、近1000平方米。垭口盐西油路中左侧是“观音殿”、上有石观音,下有古岩泉、含多种矿物质、饮后倦意顿消、还可疗疾、朝拜者络绎不断。观音殿北上80梯是“天王殿”、两傍四大天王赫赫生威。中居捧腹大笑的弥勒佛。从天王殿再登200梯便到“玉佛泉院”是由“大雄宝殿”、“韦陀殿”、禅房、经堂、用砖墙围成的一座清静佛院。殿内释迦牟尼坐于中、佛身高一丈多、两边十八罗汉各观喜、怒、哀、乐之表情。高悬的幢幡宝盖、五光十色、极显幽秘、朝日晨钟暮鼓、远近皆闻。
  过岗楼风景区、以它深沉的文化独具的特色、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良好服务设施、美丽的自然风光。近几年已接待中央、省、市、县领导,港、澳、台胞和游客十万以上。
  四川盐亭嫘祖故里丝绸之源
    《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嫘祖,是我国丝绸的伟大发明家,和炎黄二帝同一时期,是有史籍记载的我们中华各族人民的伟大母亲。而千古传颂的黄帝元妃、妻子嫘祖,其故里何在呢?
    考证解开千古之谜
    四川省盐亭县,始建于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西魏时“以近盐井”而名盐亭。目前,不仅有大量的出土蚕桑文物、化石、嫘祖文化遗迹,唐代《嫘祖圣地》碑,而且还有许多关于嫘祖发现天虫、养蚕制丝的传说。经四川盐亭嫘祖文化研究会,证明四川省盐亭县为嫘祖出生地,解开了困扰史学界的千古之谜。
    嫘祖生于盐亭青龙山
    在盐亭县城南60公里,金鸡镇和高灯镇交界处有一山为嫘祖山,嫘祖山的嫘祖穴,相传是嫘祖出生地。传说嫘祖诞生于5000年前的古西陵国,故里即今四川省盐亭县金鸡镇青龙山嫘祖穴。少年时的嫘祖便显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慧。一天,嫘祖在摘桑葚时,偶然发现桑虫结的黄茧,便摘来含在口中玩耍,由于唾液浸泡加热溶解了胶质,嫘祖无意中顺手理出了茧中的丝线。用手一摸,还挺结实,不像蜘蛛丝那样容易断。聪明的嫘祖顿生编织蚕丝以代替兽皮树叶作衣服的欲望。后来,嫘祖将野桑茧变为家养,又发明了一些缫丝的工具,实现了她以丝绸作衣服的梦想。从此,开启了西陵部落衣着文明时代,结束了穿树叶、披兽皮的生活方式。此后,年轻的嫘祖以发明丝帛而称雄西陵,并受到黄帝的仰慕。便与黄帝联盟联姻,巡行天下,教民养蚕,普及蚕桑丝绸文化。辅佐黄帝,统一中原,奠立国基,是以称她为母。如今,盐
    亭每个与丝织有关的地名都有一个嫘祖蚕桑织业的故事在流传,老百姓仍保留有每年祭祀嫘祖的民俗。
    丝绸之源就在盐亭
    中华学者探密人类遗址认定,世界丝绸之源在嫘祖故里盐亭。盐亭人民充分认识到嫘祖文化是祖国丝绸文明的里程碑,丝绸文化又是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相依的见证,因而努力恢复了嫘祖的历史地位与她的本来面目。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嫘祖故里———四川盐亭,将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天府之国,迎接海内外来宾。
  嫘祖故里初探
  鸿蒙初开,乾坤始奠,万物萌生,灵长渐进。猿类分化,古猿类人。寰球至第四纪,母系之人成群,食野果,啮腥臊,披树叶,衣兽皮,采猎有获则饱,得穴筑巢则安。后数世,母系群落为男性主宰,骠悍男性群落征并小系,形成部落。轩辕丘之部落联合并征并若干部族,战蚩尤,胜炎帝,北起涿鹿,横跨黄河长江,征至东海、黄海、渤海,而为其首领之轩辕,被拥为大酋长黄帝,为中华民族奠定了雏形。黄帝入雍,得周部落始祖后稷(今陕西武功人),教民种植畜养;南入荆,得西陵氏慧女雷氏,立为正妃,教民栽桑养蚕,缫织缝缀蔽体。于是农耕定居社会雏形奠基。后世传说上苍赐谷神后稷、衣神雷氏(即嫘祖亦称雷祖、先蚕)予黄帝耕织安民,以定天下。斯时,民安定而贡赋兴,铜、锡、玉帛、皮、墨等,岁必上贡。
  西陵氏为何部落,嫘祖为何地何族人氏?文字所记最古之事,惟有传说,况资料极少,有文字记载乃四千年以后之事。据我国最早的地理学文献《书经?禹贡》载,夏禹治水,初奠山川,禹以冀为中州,冀之西分为荆、豫、梁、雍四州,冀之东分为兖、青、徐、扬四州。《禹贡》载:“荆及衡阳惟荆州(湖北南漳西南之荆山阳湖南衡山以南是荆州。)江汉朝宗于海(长江、汉水入海好像诸侯朝见天子一样),九江孔殷(沅水、渐水、元水、辰水、叙水、酉水、澧水、资水、湘水都合于洞庭湖,水势盛大),沱潜既道(长江的支流沱水、汉水的支流潜水已疏通),云土梦作义(音)(云土,泽名,中有土丘可耕种;梦,泽名,在江北侧,两个泽开始得到治理)。”夏禹所划荆州疆域独以疏通长江为标志,西陵为长江开口之地,处荆山之西南,巫山以东,其地广西陵峡周围数百里,此地人之群落以地名之,为西陵氏。正如黄帝起于轩辕丘为轩辕氏,以地名为姓氏耳。上古之世,长江尚未疏导。西陵峡羁锁五龙(长江上游五大支流),上下游水患尤甚。“洪水泡天”、“洪水济天”多患于此。近江峡数百里,洪水动辄淹没数月乃至经年,氏族群落不可沿江而居,惟峡之东北百余里之山丘利于人群居住。斯地即今之苟家垭区域,近西陵峡,通荆山北地。当时道途闭塞,无战乱之忧,处峡江东北之山丘,无水患之忧。其山陵有雷丘(雷公山)居住西陵氏部族雷氏,倚狩猎种植果腹,养蚕缫织蔽体,雷氏中有慧女,缫丝缀缝出色,为轩辕所羡,娶为正妃,专事教民养蚕缫织,蔽体御寒。至此,黄帝令养蚕之民岁必以丝帛上贡。今之苟家垭上古时或为雷公丘、雷公山不可确知,然雷家冲其地今在近处。至于苟家垭之“苟”或说为“敬”,或说“敬”家分姓为“苟”、“文”两姓,另存原姓“敬”,现在此地仍存三姓。
  上古之文明,其传承方式主要是靠传说,传说传承了人类的习俗、崇拜、仪节等。苟家垭之养蚕史古远,养蚕习俗有上古之风,尤其祭祀蚕神之礼仪流传深远。养蚕人每年三祭。一是初祭,在怀孵蚕卵前举行。先是选身强力壮、已有生育之少妇孵蚕卵。清扫专用房间,用艾蒿烟熏,以雄黄调白酒口喷墙角,择吉日上供,在房内焚香三日祭蚕神,孵蚕妇净身静心,单身独居,避生人,避荤腥油烟,禁说“鼠”、“蝇”、“病”之类的字或音,禁忌很多,直待蚁蚕出,庄严气氛始得解除。二是大祭。每年时值春蚕大眠放食之前的夏历三月十五日(一说是蚕神生日,一说为蚕神升天之日),古时蚕农群聚雷丘(一说雷家冲)祭祀蚕神,祈祷丰收,后若干世,蚕农逐年集资,修成蚕神庙(一说财神庙),即雷祖庙。大祭之日,祭品除香烟酒果外,给神龛、神像披丝绸是必须的。主祭多为女性,或遇丰年,多有唱戏、玩灯之盛举。大祭形成了庙会,常常聚南漳、保康、东湖、当阳临县之民数以万计,祭至三日才散。三是末祭,为收茧缫丝、种蛾产卵之后。其时,家家户户杀鸡、烹腊肉、缫丝锅里煮盐鸡蛋,摆上供品作祭,请蚕卵入侵,送蚕神回天宫,举家入宴庆丰收。宴后,洗涤蚕具,并用艾蒿、柏枝、雄黄等烟薰后专屋收藏。此种郑重而广有影响祭祀蚕神之礼仪,西陵峡周围数百里区域唯有苟家垭有之。这一套完善祈祭蚕神之礼仪,苟无古远传说之传承,岂能传世!解放后,此礼仪早已打倒,然庙会依然热闹异常。

  盐亭嫘祖故里又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
  “嫘祖文化圣地”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集中国史学界专家学者智慧历时数年,编辑出版《炎黄汇典》。在编辑该书中曾派专人对盐亭嫘祖遗址、民间传说进行了考察和收集。定论四川盐亭是嫘祖故里。出版时设计了盐亭嫘祖图案,载图28幅,并将考察结论刊于书中:
盐 亭 嫘 祖 故 里
盐亭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低丘陵地区,距绵阳市81公里。相传是黄帝正妃、“先蚕”嫘祖的诞生地和归葬地。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路史•后记五》: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为先蚕。
相传盐亭古为西陵之地。当地人世世代代敬奉“先蚕”嫘祖。在盐亭县金鸡镇嫘祖山,曾有唐开元年间的嫘祖圣地碑,记述了嫘祖生殁之地及其功绩。碑文曰“女中圣贤王凤,黄帝元妃嫘祖,生于本邑嫘祖山,殁于衡阳道,遵嘱葬于青龙之首,碑碣犹存。”宋《元丰九域志》:“梓州,蚕丝山,每上春日,远近士女游此山,以祈蚕丝。”蚕丝山位于盐亭县高灯镇。今金鸡镇、高灯镇一带,有丰富多彩的嫘祖故事,妇孺尽知,耳口相传。并有多处与嫘祖名字有关的人文遗址、自然景观和纪念性建筑,如嫘祖墓、蚕丝山、藏丝洞、丝姑庙、嫘祖殿、嫘轩宫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过“先蚕节”、舞蚕龙,庆嫘祖寿诞的民俗。
从此,陕西黄帝陵,湖南炎帝陵,隋州神农故里,新郑轩辕故里,宝鸡炎帝祠,盐亭嫘祖故里,宜昌嫘祖庙,涿鹿大战遗址、灵宝黄帝铸鼎原,上党炎帝文化遗址等10处被中国史学界确认为历代国家祭祀场所,民间拜祖圣地。
2008年,盐亭县委、政府邀请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前来参加揭牌活动,盐亭嫘祖故里又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嫘祖文化圣地”。其批文如下:
1998年5月,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经过对盐亭嫘祖文化遗存、民间传说和民间民俗文化考察,定论盐亭是嫘祖的诞生地。会长陈钧撰文:
通过研究,可以重申一下:西陵氏之女嫘祖,是我国养蚕治丝的创始人, 是当之无愧的“先蚕”,她诞生于富饶美丽的四川省中部,涪江支流梓江流域盐亭。盐亭是嫘祖故里。
2001年7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贾芝先生亲自审定《嫘祖传》书稿,并为该书作序。摘录如下:
“黄帝元妃嫘祖是有史籍记载的中华民族伟大母亲。从史籍记载民间传说等多方面看,嫘祖诞生西陵氏,即今四川省盐亭县。
回顾远古历史,第一个为人类社会文明起了伟大开创作用的是嫘祖,她至今成为我们应当学习和宣传的人类社会文明的光辉模范,也是人们永远歌颂的典范。”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系中国史学、民间、民俗文艺界的权威研究组织早就定论了盐亭是嫘祖故里。由于宣传不够,致使部份人存疑。本刊再次作以公布。

打好“蚕丝祖神”品牌 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嫘祖研究》编委会
当今世界,不论大国小国,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本土文化。在现代化的大潮中,城市化、工业化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人们发现,生活越现代化,越向往古代;越时尚,越怀念传统;越雕饰化,越崇尚自然;越都市化,越向往山林。究其所以是人类本身的精神问题没有解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问题也没解决。人们开始关注日益遭受破坏和威胁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关注人类自己的生存根系。
跳出固有有形、静态的物质遗产思维,将思维延伸到精神的、生态的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使人顿时豁然开朗。人的内心世界,精神富有,不是你手头的财产,不是你头顶的王冠,更不是你座下的奔驰。而是良心,品德和心灵。如失去这些,再华丽的物质世界,也黯然无光。有美好的心灵和精神,再贫瘠的世界,也熠熠生辉。
原来精神这一内心世界的非物质文化也有物质性,其物质性是文象,非物质性是文脉。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不够全面的,因而造成迷茫。这是当今人类对自己文明创造过程认识的一大进步。
当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倍加珍视保护时,一个现代的、完整的物质遗产观便鲜活地呈现在人民面前。
嫘祖是世界上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者,泽被中华,惠及全球,在中华和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的篇章,被历代尊为先蚕,民间祭祀为“蚕神”。她不仅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遗产,而且给人类留下了珍贵的非物资文化遗产。由于时间久远,属于黄帝时代。我们研究她,大多是按固有的物质观进行文物考古,古史考证,遗存寻觅佐证方面解读她,这也是一项及其重要的研究工作。但盐亭的嫘祖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特别是嫘祖的民间、民俗传说文化独具特色,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造成了嫘祖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没有彰显,而纠缠在有形的物质文化论证上的纷争不矣。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05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通知》。国际、国内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升到了有史以来的一个新的高度,至今还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
2007年6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上再次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他说:“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句话的理解:第一,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第二,它是民族智慧的象征;第三,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温家宝总理精辟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使人们更深刻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
2006年,绵阳市人民政府首批将盐亭出版的民间文学著作《嫘祖传说》;竞技类“耍蚕龙”、“桃子龙”及“蚕姑庙”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又首批将盐亭的民间文学著作《嫘祖传说》更名为《蚕丝祖神传说》,竞技类“桃子龙”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彰显了省、市政府对嫘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
省、市政府将嫘祖“蚕丝祖神”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史以来官方首次对盐亭嫘祖文化研究的肯定。还了列代官民早就认可嫘祖的本来历史面貌。“蚕丝祖神”传说流传在盐亭,盐亭自然是丝绸的发源之地,是嫘祖的故里了。
省、市政府将“蚕丝祖神”品牌确立在盐亭,“蚕丝祖神”品牌具有东西方人都认可的诸神皆是偶像,需要崇拜的精神心理祈求,其品牌效应必将扬名天下。
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它体现的是特定民族或群体精神和人类情感。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传统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是一个民族深层文化基因,是一个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具有唯一性。国际、国内法规规定,其知识产权神圣不可侵范。
在当今文明转型时期,新旧事物的更迭非常无情,人们不是能很快地就看到正在逝去事物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一些遗产就在物换星移中消亡。因此,谁提前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谁就将珍贵的遗产留住,谁就具有比有形物质遗产不知贵重多少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财富。
迷人而沉甸甸的“蚕丝祖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已经落在盐亭人民的手里。我们应解放思想转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开启官智和民智,挖掘出嫘祖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的价值,打好“蚕丝祖神”品牌,守护好精神家园,让这张靓丽、璀璨、响亮的名片为地区经济、文化服务。一个新的嫘祖文化研究、开发春天必将到来。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的最新定义,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嫘 祖 故 里


分享按钮>>【安姓氏世代脉络】黄帝元妃西陵氏女嫘祖
>>【安姓氏世代脉络】中华嫘祖陵地(图)